楊競生藥用植物和民族藥學的取經(jīng)人_第1頁
楊競生藥用植物和民族藥學的取經(jīng)人_第2頁
楊競生藥用植物和民族藥學的取經(jīng)人_第3頁
楊競生藥用植物和民族藥學的取經(jīng)人_第4頁
楊競生藥用植物和民族藥學的取經(jīng)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楊競生:藥用植物和民族藥學的“取經(jīng)人”楊競生,藥用植物學家、民族藥學專家,對我國的藥用植物資源的考證及民族藥物的發(fā)掘和整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楊競生1921年出生在廣東省陽山縣,解放前就讀于上海國防醫(y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yī)大學前身),師從留日藥學博士、我國現(xiàn)代第一部藥用植物學編寫者李承祜。1952年,楊競生參加籌建云南省人民政府衛(wèi)生廳藥品檢驗所。作為云南省藥品檢驗所創(chuàng)建人之一,自此,把畢生的精力,甚至是自己的生命,都獻給了中國藥檢事業(yè)。一、野外考察九死一生瘦小的身材,其貌不揚,因采集藥材標本受傷而造成的駝背,樸實的衣著;上山采集標本時,常披著一件自制雨衣,胸前掛著一架照相機;做學問實事求

2、是,做人從不拐彎抹角楊競生總給人以一種遺世獨立的感覺。楊競生從小就喜歡植物。解放前,楊競生就讀于上海國防醫(yī)學院(現(xiàn)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yī)大學),師從留美藥學博士李承祜,并跟隨李承祜參與編寫了我國第一部藥用植物學,做了大量資料收集和文字處理工作。楊競生讀書時就常到野外采集植物標本。其中1946年4月及7月,楊競生先后兩次赴貴州平壩高峰山采集標本,所采到的一種紫薇科植物,后來被華南植物研究所(當時廣州中山大學農林植物研究所)陳煥鏞(中國植物志兩位主編之一)命名為“楊氏紫薇”,以示對楊競生工作的鼓勵多少受到這件事的鼓舞,楊競生后來赴“植物王國”云南醉心藥用植物研究,鉆研一生。1950年3月來到云南后

3、,楊競生先后任西南軍大云南分校醫(yī)助、云南步兵學校衛(wèi)生處見習司藥長,在云南軍區(qū)后勤衛(wèi)生處藥材科及軍區(qū)藥廠協(xié)助工作,并在云南軍區(qū)后勤衛(wèi)生學校任教員,后來又負責西南藥物研究所籌備工作。雖然工作頻繁變換,但楊競生總是愿意從頭學、認真干。1952年,由云南軍區(qū)后勤衛(wèi)生學校轉業(yè)的楊競生被當時的云南軍區(qū)后勤衛(wèi)生處長兼省衛(wèi)生處(廳)長王抗博委以籌建云南藥檢所的重任,任藥檢所代理行政負責人在此后的50年里,楊競生在民族藥和藥檢的道路上開拓進取。50多斤的藥材標本采集工具,1件自己改制的塑料雨衣,1個指南針,就是這些裝備,陪伴著楊競生在此后50年的研究工作中,不僅踏遍了云南所有高山,還多次踏訪西藏、甘肅、青海、四

4、川的雪山高原,以盡可能地采集新的植物標本。云南向來有“中草藥王國”的美譽,獨特的地形地貌和立體氣候,使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成為一個巨大的藥材庫,孕育了從熱帶、亞熱帶、溫帶直至寒帶的多達7000多種藥用植物。在長達50年的時間里,幾乎每年的3至9月,楊競生都風雨無阻地在野外進行采集考察活動。采集工作,常常是獨自背著行囊進山,少則幾十天,多則幾個月,就像傳說中的古代醫(yī)家那樣,看起來縹緲瀟灑,其中的艱辛和危險只有自己知道。五六十年代,交通和通訊依然不甚發(fā)達,楊競生就背著一個行囊,徒步走遍了云南的各個州市,攀遍了所有高山。和楊競生一同采集過標本的同事都知道他那股拼命勁兒:上山的時候,只管朝山路艱險之處去

5、,毫無懼色;路上,除了采集標本外,一般也不會特意停下來休息,因為不想浪費時間,楊競生甚至還經(jīng)常夜間步行,就好像永遠不知疲倦一樣??紤]到那些自然環(huán)境較好的地區(qū)的標本,前人早已采集過,而那些危險叢生、環(huán)境惡劣的地方,才更有可能采集到前人沒有采集過的新標本,于是,楊競生就專門往自然條件惡劣的地方鉆。他進過高山峽谷、鉆過原始森林、爬過雪山草地,但從不叫苦叫累,反而甘之如飴。云南的迪慶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南緣,長篇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描繪的一個遠在東方群山峻嶺之中的永恒和平寧靜之地“香格里拉”就是這里。當時迪慶交通不便人跡罕至,在迪慶采集考察時,楊競生深入偏遠的藏族居住區(qū),借住在藏民同胞家里同吃同住,

6、啃蕎麥粑、喝酥油茶、睡火塘邊除去高原反應不算,這算是采集條件非常不錯的;條件惡劣的,諸如大西南的無人區(qū),楊競生常常直接露宿荒野。餓了就吃帶的干糧充饑,干糧吃完了,就找野果草根。有時完成采集工作的時候,楊競生的臉都餓浮腫了。但在楊競生看來,只要能采集到新的標本,別說挨餓受凍,即使是冒生命危險也是值得的只是沒想到,多少年后,楊競生果然把生命獻給了標本采集工作。傈僳族的藥用植物雪茶,是一種極好的保健飲品,因其只生長在海拔數(shù)千米的高山上,被當?shù)厝朔Q為“巖石上的茶”。為了采集雪茶標本,1979年,楊競生只身一人來到青藏高原南部海拔3000多米的高黎貢山。歷盡萬難采集到標本,楊競生本來準備盡快下山,但不料

7、下山前夜突然大雪封山,楊競生被困在山洞里。雪越下越大,山里氣溫驟降,食物也不夠了,饑寒交迫的楊競生就硬生生在山洞里挺了三天,終于等到積雪融化,才掙扎著挨到附近的山村,活了下來。就在當年9月,楊競生又到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進行野外考察。為了趕時間,那天,天還沒亮楊競生便往前趕路腳下正是波濤翻滾的瀾滄江。凌晨光線條件不好,加上眼睛有近視,楊競生不慎失足,從流石灘上滾落,滾出50多米遠,幸好他背上背的植物標本夾在途中被卡在一棵小樹上,才攔住了他,如果不是這個標本夾子,楊競生掉進腳下波濤翻滾的瀾滄江,可能只能有去無回了。這次意外雖然沒有令楊競生喪命,卻也導致他第十二胸椎壓縮性骨折、小腿脛骨骨裂。重傷無

8、法行動的楊競生只好放棄了這次考察計劃,被輾轉運回昆明接受治療。數(shù)月的治療使楊競生的身體得到恢復,但他此后不得不又穿戴著鋼背心支撐了三四年。盡管如此,楊競生的身體還是留下了永久性的損傷,他的腰背再也不能伸直,終身駝背。除了風雨無阻的考察采集工作,就算是平時走在路上,楊競生都會被偶然間碰到的“小花草”吸引,駐足端詳半天。由于醉心標本采集,楊競生還鬧出過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誤會。為了解邊疆地區(qū)中藥材情況,1964年,在云南境外敵對分子活動猖獗的嚴峻形勢下,楊競生獨自一人,帶著他的“標準裝備”指南針、照相機、資料,來到中緬邊境附近的耿馬原始森林采集植物標本。為了方便搜集標本,楊競生像往常一樣,露宿在密林

9、深處,渴了就喝幾口山溪水,餓了就采集一些野果和可食植物根莖充饑。他在自己穿的皮衣上面打上蠟,這樣既可以御寒防護又可以充當防水雨衣。晚上的時候,為了防備睡著的時候被野獸攻擊,楊競生就用繩子把自己捆在大樹上過夜。這樣平安無事地過了好幾天,一天清晨,楊競生清早下樹時,被山民發(fā)現(xiàn)。村民見他一大早就出現(xiàn)在密林深處,又不似正常行路人,反而“鬼鬼祟祟”從樹上下來,便懷疑他是美蔣空投特務,于是立即找來村里的民兵將他抓獲。一搜查,在他身上還找出一枚指南針,這下“鐵證如山”了。楊競生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直到他被押解至縣城,縣上把電話打到云南省衛(wèi)生廳進行求證,證實是一場誤會之后,才將楊競生釋放。楊競生“拼命三郎”的

10、名聲遠播,成果也是實打實的。當時云南省藥品檢驗所里的標本,90都是楊競生親手采集來的,西藏自治區(qū)藥品檢驗所里,也有一半以上的標本也為他所采集。此外,北京植物研究所、華南植物研究所、甘肅省藥品檢驗所等地,都保存有大量楊競生采集的標本。楊競生的學生到重慶、成都等地檢索植物標本時還發(fā)現(xiàn),當?shù)睾芏嗯D葉標本的采集者或鑒定者,也都是楊競生。不僅是野外采集工作,在實驗室里,楊競生工作起來也經(jīng)常達到忘我癡迷的地步。楊競生鑒定標本,經(jīng)常一干就干到深更半夜,廢寢忘食,幾乎沒有節(jié)假日的概念,在家中也是從早到晚都從早到晚忙著整理鑒定植物標本或者收集藥品分析檢驗的資料;出差時,楊競生總是隨身攜帶重達幾十公斤的資料書籍,

11、以便于隨時查閱;哪怕是生病住院期間,楊競生也要插空看資料或寫東西,儼然把病房當成了他的辦公室。楊競生的藥用植物研究之路,就像玄裝取經(jīng)一樣,一路上經(jīng)歷了不知多少磨難而初心不改。二、“關一次牛棚學一門外語”標本采集和檢定需要極其豐富的知識儲備。因此,楊競生對學習也表現(xiàn)出一種常人難以企及的熱情和癡狂。楊競生是所里有名的“書呆子”,他每到一個地方,都一定會在當?shù)氐膱D書館和新華書店里駐足。1998年,藥檢所組織退休人員到大理下關開展活動,楊競生也參加了。誰知下車后楊競生就不知去向,到中午吃飯時仍未歸隊。藥檢所帶隊同志有些緊張,擔心他出了什么意外,馬上與大理州醫(yī)藥公司和州藥檢所取得聯(lián)系告知了楊競生的情況。

12、兩單位立刻派出人員在下關大街小巷四處尋找,最后,在下關新華書店內,找到了看書正入迷的楊老先生,令人哭笑不得。楊競生讀書涉獵廣泛,藥學醫(yī)學、語言文字、考古歷史、藏醫(yī)藏藥、農學園藝、植物分類、民族歷史、民族語言等都是他關注的領域。他常常四處搜尋新書好書,逐漸成為當?shù)匦氯A書店的??汀:髞頃攴灿行逻M植物、藥物的新書,就會馬上電話通知他來購買,已經(jīng)成為慣例。購買這么多的書籍,需要不少錢,楊競生一介學者,沒有什么積蓄,為了購買書籍,楊競生便節(jié)衣縮食,從牙縫里摳,寧可餓肚子,也不愿少買書。楊競生不抽煙不喝酒,外出采集考察住旅店時,永遠選擇那種5元錢、10元錢的最便宜的小店。伙食費也是楊競生“節(jié)流”的主要項

13、目。有時一天只吃一兩個饅頭,有紅薯賣的季節(jié),楊競生就買來大堆的紅薯煮熟當主食,沒有紅薯時,就買回大堆土豆煮著吃,偶爾也買一些下市的香蕉作為調劑。楊競生晚年數(shù)次自費進藏考察,每次去西藏,楊競生都不坐飛機,而是從昆明坐火車去,長途跋涉,輾轉數(shù)千里,從西寧坐汽車進藏。一旦買到一本難得的好書,比如植物學的古籍版本和影印本之類,楊競生總會欣喜不已。他家中收藏了大量的中國古藉、藥用植物、植物分類等資料,也正是這片浩瀚書海,豐富了楊競生的學識,拓展了楊競生的視野。對于學習中發(fā)現(xiàn)的困惑,楊競生容不得一刻耽誤,必須馬上解決。一次,他為了搞清楚藥書上的苗文的確切意思,特意打電話請教貴州的同行,但這種事情在電話中又

14、很難說清楚。情急之下,楊競生干脆買火車票去了貴州,直當面把書中有關苗文記述的問題指給對方看,搞清楚后才心滿意足地回到昆明?!拔母铩逼陂g,楊競生由于背景問題,每次政治運動都首當其沖,是所里最有名的“老運動員”了。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業(yè)務工作是無法正常開展了,楊競生就抓住一切空閑時間學習充電,有一段時間直接借來德文教材,開始自學德語。被關押在所里圖書室隔離審查,楊競生就在隔離室里面看書;白天在所里寫完檢查材料沒時間看書,晚上回到家,他就拿出自己收集的外語單詞、句子和資料看,寫成小卡片,或隨時記憶背誦,或分門別類整理。后來,“造反派”見他如此“冥頑不靈”,根本不拿“運動”當回事兒,就想方設法阻止他學習。

15、“造反派”把他趕去喂所里做實驗用的小白鼠,他就一邊工作,一邊摸索飼養(yǎng)小白鼠的門道后來還根據(jù)自己的心得寫了一篇飼養(yǎng)小白鼠的科研論文。除了德文,楊競生還自學了日文、俄文和藏文。同事們都說,“楊競生蹲一次牛棚,學會一門外語?!睌?shù)十載孜孜不倦的勤奮和積累,為楊競生打下了堅實的學術基礎,后來由他翻譯和編寫了英、日、俄、德等多種語言的多種重要文獻和專著。三、讓“傳說中”的草藥重回臨床 多年野外生活,使楊競生在植物學,尤其是藥用植物學方面有極高的造詣。昆明植物研究所原所長吳征鎰院士曾說:“老楊采的標本,是一般人所采不到的?!倍嗄甑囊巴馍?,鑄就了楊競生一雙慧眼,許多藏在深山老林中的藥用植物,在楊競生的一次次

16、踏訪采集中“蘇醒”過來,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給無數(shù)的患者帶來福音。在楊競生所采集的標本中,多次發(fā)現(xiàn)新種,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王文采教授單在楊競生先生所采的毛莨科標本中,就發(fā)現(xiàn)了8個新種。藥學界把其中一些新種以楊競生的名字命名,如競生烏頭、競生翠雀花、競生香青、楊氏紫薇等等,以表達對楊競生工作成果的感謝和紀念。在楊競生對云南特產中藥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考證后,糾正了一些前人的錯誤。例如,云南特產、婦科特效藥雞血藤,過去一直被認為是豆科植物。但經(jīng)過艱苦的探索和考證后,楊競生證實,雞血藤不是豆科植物,而是五加科植物南五味子。當時這一考證震驚了學術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作為國家為保證藥品質量可控、確保人

17、民用藥安全有效而依法制定的藥品法典,是藥品研制、生產、經(jīng)營、使用和管理都必須嚴格遵守的法定依據(jù)。我國先后頒布的1963年版、1977 年版、198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中藥部分)中,都有許多收載品種是云南省藥品檢驗所上報的藥品標準。從中藥材原植物標本和中藥材標本(生藥標本)的采集、整理、鑒定和資料上報的整個過程中,楊競生也都是得力骨干。四、藏藥界的“李時珍”因為對藥用植物的一股“?!眲艃海〉玫某晒矘O具分量,楊競生名氣極大,得了不少“外號”,比如因為他為了研究不要命的“癡狂”,有人稱他是“當今第一藥癡”;有感于他對藏醫(yī)藥事業(yè)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也有人稱他是“藏醫(yī)藥資源的朝圣者”;還有人

18、因他治學嚴謹、作風質樸、為人低調的風范,稱他為“庶民學者”這些“外號”都是楊競生的真實寫照,寫就的,更是他的初心和堅持,更是他對藥用植物和民族藥學的赤誠與貢獻。楊競生常說,“民族藥現(xiàn)代化的第一步,應該是原藥材的正本清源工作”。為此,楊競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專注于民族藥材基源鑒定工作。云南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各兄弟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積累了豐富的醫(yī)藥經(jīng)驗,形成了獨特的醫(yī)藥學理論體系,是中華醫(y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深深地吸引著楊競生。數(shù)十年醉心鉆研民族藥,楊競生成為全國中草藥、民族藥和藏藥界有名的“活藥典”。為了更好地研究民族藥物,繼承和發(fā)揚藏藥這一祖國醫(yī)藥學遺產,楊競生自學了苗文、

19、藏文等民族語言,閱讀了大量民族醫(yī)藥著作,更多次進入德欽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等區(qū)域進行采集考察。從1962年開始,楊競生多次獨自一人到迪慶州大雪山上采集藏藥臘葉標本;到各藏區(qū)診所了解藏藥的使用、效果等方面的資料和實物;四處尋訪藏醫(yī)院名家、名醫(yī);查閱大量的中文、藏文與梵文等原著。歷時20年,足跡踏遍了迪慶高原的雪山草地、原始森林,甚至是毗鄰的西藏鹽井縣、芒康縣,四川巴塘、理塘、鄉(xiāng)城、得榮縣,楊競生收集了大量藏醫(yī)常用植物、動物、礦物藥材的標本和實物,僅迪慶藏藥一書中就選用近600條。為了把長年采集、研究的珍貴成果貢獻出來、分享出去,楊競生集查找、考證、審定、采集、鑒定、發(fā)掘、整理和編輯于一身,主編

20、、參修了數(shù)十種有關書籍。楊競生先后擔任過新華本草(一、二、三卷)編委,迪慶藏藥(上下冊)、藏藥植物物種考定主編,中國民族藥志(一、二、三、四卷)常務編委、副主編,為六省區(qū)藏藥標準編者之一,中藥形性經(jīng)驗鑒別法(上、下冊)編者之一,中國藏藥撰稿者之一,甘孜州藏藥名錄顧問。此外,楊競生還校正補釋南方草木狀考補,審定云南天然藥物圖鑒云南主要天然藥物,注釋正確認藥圖鑒,在本草綱目拾遺藥物基源考解釋中對90多個品種進行考注,給辭海補充了幾百個條目;做了大量未出版的工作,例如,利用業(yè)余時間收集制作了上萬張中醫(yī)單方、驗方的小卡片中國民族藥志書中使用的大量資料都是楊競生查找的,或直接引用他的卡片內容。2019年

21、12月,楊競生的遺作中國藏藥植物資源考訂榮獲“第七屆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提名獎”(中國圖書三大獎之一)此前,該書已獲“中國西部地區(qū)優(yōu)秀科技圖書一等獎”,入選 “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規(guī)劃項目。該書共分上、下兩卷,259萬字,收載植物3100多種、藏藥植物彩照1100多幅、約200萬字,是迄今為止,世界范圍內,最全面、最權威的藏藥植物資源考訂的專著,內容精詳,物種豐富,填補了藏藥資源考訂空白。楊競生的研究成果為深入探索藏藥植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93年,為表彰楊競生對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國務院為他頒發(fā)政府特殊津貼。五、寫下進藏“生死狀”對于楊競生來說,退休與否根本沒有什么本質區(qū)別,因為

22、退休后他也絲毫沒有休息的打算。不過,由于終年勞累,楊競生患了心臟病,醫(yī)生為他安裝心臟起搏器,可以暫時治療和緩解他心臟方面的功能障礙,但仍需服藥控制。然而楊競生卻總是為了工作不顧身體,為了對民族藥正本清源,在安裝了心臟起搏器的情況下,他依然繼續(xù)自費開展野外考察,還多次去往西藏等高海拔地區(qū)采集藏藥,為西藏自治區(qū)藥品檢驗所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藥品檢驗所鑒定藏藥藥材標本。早在1977年,楊競生在北京參加編寫六省區(qū)藏藥標準時,和西藏藥檢所所長格桑索龍認識。后來,兩人又一起參加編寫中國民族藥志。后來,雖然年事已高,但楊競生對民族藥的熱情依然不減。隨著年齡的增長,每一次上青藏高原,都是對楊競生體能和意志極限

23、的一種挑戰(zhàn),同時也是與死神的一次搏弈。家人和同事無不為他擔憂,他卻說:“青藏高原是孕育藏醫(yī)藏藥的沃土,研究藏醫(yī)藥離不開這塊土地,只要我還能走,我就要去西藏?!?996年,75歲高齡的楊競生又一次參加西藏藥檢所組織的去林芝市墨脫縣的藥材資源考察活動。了解到楊競生安裝了心臟起搏器,在山下宿營時,有友人勸他:“明天您就不要上山了,讓年青人上去就行了。”當時楊競生一言未發(fā),可第二天大家起床時發(fā)現(xiàn),楊競生又“失蹤”了。后來,單槍匹馬的楊競生同大部隊幾乎同時到達山頂,大家才知道,楊老先生不愿放棄考察活動,自己一個人提前出發(fā)了。考察工作結束后,在終年積雪不化的雪山頂上,楊競生興奮地脫掉了上衣,只穿一件背心拍

24、照留念。1998年,楊競生準備再上高原。出于對他身體的考慮,家人曾多次勸阻楊競生不要再上西藏??蓷罡偵篂榇藢iT寫了一份生死狀,上面這樣寫道:“我到了西藏后,不管出了什么事,與任何人無關,我自己承擔所有責任,萬一死在西藏,死后把我的尸體送給西藏醫(yī)院做解剖就是了?!绷?、蹤跡難尋,功勛不滅2002年7月,81歲高齡的楊競生又要進藏考察,此次考察的目的,是為編著藏藥書收集資料。之后楊競生又馬不停蹄前往呼和浩特收集資料。這已經(jīng)是楊競生第9次自費去西藏考察,而這一年,楊競生的心臟起搏器也到了最后的使用年限。醫(yī)生及家人勸他換起搏器,可他堅持要去回來再換沒想到這一去,竟成了永訣,楊競生再也沒有了換起搏器的機

25、會。7月5日,楊競生帶著4名學生物的大學生從昆明出發(fā),一同進藏考察。一個月后,4名大學生因有其他工作回到內地,楊競生獨自一人堅持工作。9月中旬,楊競生從西藏出發(fā)赴青海和內蒙古,繼續(xù)考察和收集有關藏藥、蒙藥的資料。月下旬,楊競生到北京聯(lián)系藏藥植物物種考定一書的出版事宜。9月30日,楊競生到北京的當天,給老伴殷岱宗打了個電話,說自己一切都很好,還交代自己買了1500多元的書寄回家里,提醒家里注意查收,此后楊競生就再也沒有同家里聯(lián)系過楊競生因為裝了心臟起搏器,不能使用手機,出門在外都是他用公用電話聯(lián)系家里,家里無法主動聯(lián)絡他??斓?0月中旬時,楊競生還沒有和家里聯(lián)系,引起了家屬的不安。10月15日,

26、殷岱宗致電北京藥檢所的李九丹詢問情況,才得知楊競生已經(jīng)于10月10日離開北京去成都,并且要經(jīng)過攀枝花才回昆明。但殷岱宗打電話給成都的熟人,卻沒有打聽到楊競生的下落。得知楊競生意外失蹤,同事們也急了。云南省藥品檢驗所迅速向友鄰的藥檢系統(tǒng),特別是楊競生從北京到成都之后有可能前往的藥檢所,包括四川省藥品檢驗所、攀枝花市藥品檢驗所、涼山州藥品檢驗所、甘孜州藥品檢驗所、阿壩州藥品檢驗所、雅安市藥品檢驗所分別致電詢問下落,同時向重慶市藥品檢驗所、貴州省藥品檢驗所發(fā)傳真查詢。在遍查無果的情況下,所里又派人分別到四川省成都、攀枝花、西昌等地,進行了為期10天的實地查找工作。期間,在四川省公安廳和四川省藥品檢驗

27、所的配合下,嘗試了發(fā)布尋人啟事、系統(tǒng)內部協(xié)查尋人、鐵路沿線尋查等方式,可惜都無下落。 殷岱宗焦急萬分,向所里提出請單位上報云南省公安廳請求立案偵察協(xié)助尋找楊競生。藥檢所向主管部門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上報了關于請云南省公安廳立案偵察尋找楊競生下落的報告,得到云南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高度重視。省藥監(jiān)局專門發(fā)公函關于按特殊貢獻專家尋找楊競生同志的函至云南省公安廳進行協(xié)調??茖W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俊院士、云南省科協(xié)副主席許再富研究員等人還聯(lián)合署名發(fā)起了敬請公安廳將楊教授失蹤一事作為特例立案偵察尋找的請求報告。雖然因不符合規(guī)定,云南省公安廳無法予以立案,但省公安廳給予了大力支持,專門發(fā)函至四川省公安廳和成都市公安

28、局,請四川省廳和成都市局大力支持、協(xié)助尋找楊競生,并由刑偵總隊派出兩位刑警協(xié)助尋人。工作組查找范圍覆蓋了成都市所屬十個縣及攀枝花市所屬分縣,查找了所有火車站、客運站的行李寄存處和行李托運站,查訪了所有的醫(yī)院、旅館、收容所甚至火葬場,全面翻查了成都市、攀枝花市從2002年10月以來所發(fā)生過的案情,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可惜仍未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楊競生的失蹤是藥學界的巨大損失,在業(yè)內引起了巨大震動。隨著楊競生一起消失的,還有幾十公斤資料以及藏藥植物物種考定三分之一的原稿,所有藏藥植物彩照1100多幅。盡管難度很大,但楊競生生前好友格桑索朗、楊崇仁教授、以及學生許建初教授,都努力補訂楊競生遺著的丟失部分,希望以該書出版來告慰這位當代藥學第一癡人。楊競生的下落,似乎成了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的謎,唯有他留下的研究成果,依然昭示著他為藥學事業(yè)鞠躬盡瘁的一生。七、“重要的是讓知識共享”楊競生把研究工作看得比生命還重,對名利享受卻看得極輕,有朋友形容他到了“只管耕耘,不問收獲”的地步。楊競生曾說,“我自己的排名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這些知識與世人共享,派上用場”。1956年在中藥室兼圖書室工作時,楊競生堅持按月將所里訂閱的三十多種外文和近五十種中文雜志中有關各科室的技術資料列出題錄,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