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無機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_第1頁
考研無機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_第2頁
考研無機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_第3頁
考研無機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_第4頁
考研無機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內(nèi)容概要:一.無機化學(理論部分)知識點應用歸納1、無機物(分子或離子)構(gòu)型:(1)簡單分子(或離子):(2)配合物:2、物質(zhì)的熔、沸點(包括硬度):(1)晶體類型:原子晶體,離子晶體,金屬晶體,分子晶體(2)離子晶體:(3)分子晶體(4)金屬晶體:金屬鍵(與價電子、價軌道有關)3、物質(zhì)的穩(wěn)定性:(1)無機小分子:(2)配合物:4、物質(zhì)的磁性:(1)無機小分子:MO (掌握雙原子分子軌道能級圖)(共價雙原子分子)(2)配合物:5、物質(zhì)的顏色:(1)無機小分子:極化理論(2)配合物:6、無機物溶解度:(1)離子晶體:(2)共價化合物:7、物質(zhì)的氧化還原性:影響因素(1)溶液酸、堿度(2)物質(zhì)的聚

2、集狀態(tài)8、化學反應方向:(1)熱力學數(shù)據(jù):(2)軟硬酸堿理論9、分子極性、鍵的極性、鍵角、鍵長等:10、推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級組取值,選擇組合理量子數(shù):四個量子數(shù)取值規(guī)則11、溶液中有關質(zhì)點濃度計算: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還原平衡,配合解離平衡:利用多重平衡規(guī)則,K是關鍵12、常見的基本概念:對角線規(guī)則;惰性電子對效應;Lewis酸、堿;質(zhì)子酸、堿;緩沖溶液;屏蔽效應;鉆穿效應;同離子效應;鹽效應;鑭系收縮;電負性;電離勢;電子親合勢;晶格能;鍵能;有效核電荷及求法等。二.無機化學(元素部分)(1)結(jié)構(gòu)(2)性質(zhì):重點是化學性質(zhì) 無機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1、熟悉元素周期表和元

3、素周期律(電子排布和周期表的關系,化合價和最外層電子數(shù)、元素所在的族序數(shù)的關系(包括數(shù)的奇偶性),微粒的半徑大小和元素周期表的關系,非金屬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酸性和元素周期表的關系)。熟悉常見的分子或單質(zhì)、化合物的物質(zhì)結(jié)構(gòu)(水、氨氣、二氧化碳、金剛石、二氧化硅的結(jié)構(gòu)特點,相同電子數(shù)的微粒(10電子,18電子,H2O2和H2S,CO、N2、C2H4,O2、CH4)。2、知道典型的溶解性特征加入過量硝酸從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沉淀:AgCl,原來溶液是Ag(NH3)2Cl;后者是硅酸沉淀,原來的溶液是可溶解的硅酸鹽溶液。生成淡黃的沉淀,原來的溶液中可能含有S2,或者是S2O32加入過量的硝酸不能觀察到沉淀溶

4、解的有AgCl,BaSO4;BaSO3由于轉(zhuǎn)化成為BaSO4而不能觀察到沉淀的溶解。AgBr,AgI,也不溶解,但是沉淀的顏色是黃色。能夠和鹽反應生成強酸和沉淀的極有可能是H2S氣體和鉛、銀、銅、汞的鹽溶液反應。: 沉淀先生成后溶解的:CO2和Ca(OH)2,Al3+和氫氧化鈉,AlO2和鹽酸,氨水和硝酸銀3、操作不同現(xiàn)象不同的反應: Na2CO3和鹽酸;AlCl3和NaOH,NaAlO2和鹽酸;AgNO3和氨水;FeCl3和Na2S;H3PO4和Ca(OH)2反應。4、先沉淀后澄清的反應: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繼續(xù)滴加沉淀溶解: ;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沉淀后澄

5、清: ;NaAlO2溶液中滴加鹽酸,也是先沉淀后澄清: ;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 ;次氯酸鈣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 ;KAl(SO4)2與NaOH溶液: ;5、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最終能生成沉淀的物質(zhì):苯酚鈉溶液、硅酸鈉溶液、偏鋁酸鈉溶液(這三種都可以與少量硝酸反應產(chǎn)生沉淀)、飽和碳酸鈉溶液。苯酚鈉溶液: ;硅酸鈉溶液: ;飽和碳酸鈉溶液: ;偏鋁酸鈉溶液: ;6、能生成兩種氣體的反應:HNO3的分解: ;Mg與NH4Cl溶液的反應: ;電解飽和食鹽水: ;C與濃HNO3加熱時反應: ;C與濃H2SO4加熱時反應: ;7、: 型的反應: 8、兩種單質(zhì)反應生成黑色固體:F

6、e與O2、Fe與S、Cu與O29、同種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與氣態(tài)氧化物可以發(fā)生反應生成該元素的單質(zhì)的是: S、N元素H2SSO2 ;NH3NO ;NH3NO2 ;10、同種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與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發(fā)生反應生成鹽的是:N元素NH3HNO3 ;11、同時生成沉淀和氣體的反應:Mg3N2H2O ;CaC2H2O ;Na2S2O3H2SO4 ;Ba(OH)2(NH4)2SO4 ;Al3+、Fe3+S2、CO32、HCO3間的雙水解反應:Al3+S2 ;Al3+HCO3 ;Fe3+CO32 ;12、常見的置換反應:(1)金屬置換金屬:如溶液中金屬與鹽的反應: ;鋁熱反應: ;(2)非金屬置

7、換非金屬:鹵素間的置換: ;氟氣與水的反應: ;二氧化硅與碳的反應: ;硫化氫與氯氣反應: ;(3)金屬置換非金屬:活潑金屬與非氧化性酸的反應: ;鈉與水的反應: ;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 ;(4)非金屬置換金屬:氫氣與氧化銅的反應: ;碳與氧化鐵反應: 。13、一種物質(zhì)分解成三種物質(zhì):2KMnO4 NH4HCO3 (NH4)2CO3 NaHCO3 Ca(HCO3)2 Cu2(OH)2CO3 HNO3 14、三合一的反應:NH3H2OCO2 4Fe(OH)2O22H2O 4NO2O22H2O 4NO3O22H2O CaCO3CO2H2O Na2CO3CO2H2O AlO2Al3+H2O 15、能

8、同酸反應的單質(zhì):(1)金屬單質(zhì)(順序表前的可以同非氧化酸反應,后面的只能與氧化性酸反應)ZnH2SO4(?。?ZnH2SO4(濃) CuHNO3(濃) AgHNO3(稀) (注意:鐵、鋁遇冷的濃硫酸、硝酸會鈍化)(2)C、S、P可跟氧化性酸(濃H2SO4、HNO3)反應CH2SO4(濃) CHNO3(濃) SH2SO4(濃) SHNO3(濃) (3)鹵素(Cl2、Br2、I2)、O2可與還原性酸(H2S、H2SO3)反應H2SX2 H2S(溶液)O2 H2SO3X2 H2SO3O2 (4)Si只與氫氟酸反應: SiHF 16、能同堿反應的單質(zhì):硫、硅、鋁、鹵素單質(zhì)SKOH(濃) SiNaOHH

9、2O AlNaOHH2O Cl2NaOH Cl2Ca(OH)2 注意:既能跟酸又有跟堿反應的單質(zhì)有Al、S、Si、P、鹵素單質(zhì)17、既能與酸又能與堿反應的無機化合物:弱酸的酸式鹽、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弱酸的銨鹽;NaHCO3HCl NaHCO3NaOH Al2O3H2SO4 Al2O3NaOH Al(OH)3NaOH Al(OH)3H2SO4 18、既能與酸又能與堿反應均有氣體放出的有:NH4HCO3、(NH4)2CO3、NH4HSO3、(NH4)2SO3、NH4HS、(NH4)2SNH4HCO3HCl NH4HCO3NaOH (NH4)2SO3H2SO4 (NH4)2SO3NaOH N

10、H4HSHCl NH4HSNaOH 19、能生成沉淀和強酸的反應:H2S與Cl2、Br2;CuSO4與H2SH2SCl2 CuSO4H2S 能生成兩種強酸的反應:Cl2(Br2、I2)與SO2反應Cl2SO2H2O 無機框圖題 題眼歸納一、特征反應1與堿反應產(chǎn)生氣體(1)(2)銨鹽:2與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1)(2)3Na2S2O3與酸反應既產(chǎn)生沉淀又產(chǎn)生氣體: S2O32-+2H+=S+SO2+H2O4與水反應產(chǎn)生氣體(1)單質(zhì)(2)化合物5強烈雙水解6既能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1)單質(zhì):Al (2)化合物:Al2O3、Al(OH)3、弱酸弱堿鹽、弱酸的酸式鹽、氨基酸。7與Na2O2反應82Fe

11、Cl3+H2S=2FeCl2+S+2HCl9電解 2NaCl(熔融) 電解 2Na + Cl210鋁熱反應:Al+金屬氧化物金屬+Al2O311 Al3+ Al(OH)3 AlO2-12歸中反應:2H2S+SO2=3S+2H2O H2S+H2SO4( 濃)=S+SO2+2H2OH2S+3H2SO4( 濃) 加熱 4SO2+4H2O 4NH3+6NO4N2+6H2O13置換反應:(1)金屬金屬(2)金屬非金屬(3)非金屬非金屬(4)非金屬金屬14三角轉(zhuǎn)化:交叉型轉(zhuǎn)化:15受熱分解產(chǎn)生2種或3種氣體的反應:銨鹽16特征網(wǎng)絡:(1)(2)AA為弱酸的銨鹽:(NH4)2CO3或NH4HCO3;(NH4

12、)2S或NH4HS;(NH4)2SO3或NH4HSO3(3)無機框圖中常用到催化劑的反應:17.關于反應形式的聯(lián)想:熱分解反應:典型的特征是一種物質(zhì)加熱(1變2或1變3)。含有電解熔融的Al2O3來制備金屬鋁、電解熔融的NaCl來制備金屬鈉。2.兩種物質(zhì)的加熱反應: 3.三種物質(zhì)之間的反應:二、物質(zhì)的重要特征:1、性質(zhì)特征:(1)物質(zhì)的顏色:有色氣體單質(zhì):F2、Cl2-、O3其它有色單質(zhì):Br2(深棕紅色液體)、I2(紫黑色固體)、S(淡黃色固體)、Cu(紅色固體)、Au(金黃色固體)、P(白磷是白色固體,紅磷是赤紅色固體)、Si(灰黑色晶體)、C(黑色粉未)無色氣體單質(zhì):N2、O2、H2 有

13、色氣體化合物:NO2黃色固體:S、Na2O2、AgBr、AgI、FeS2黑色固體:FeO、Fe3O4、MnO2、C、CuS、PbS、CuO紅色固體:Fe(OH)3、Fe2O3、Cu2O、Cu藍色固體:五水硫酸銅(膽礬或藍礬) ;綠色固體:七水硫酸亞鐵(綠礬) ;紫黑色固體:KMnO4、碘單質(zhì)。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有色離子(溶液)Cu2+、Fe2+、Fe3+、MnO4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不溶于稀酸的黃色沉淀:S、AgBr、AgI全部顏色分類紅色:Fe2O3紅棕色;Fe(OH)3紅褐色;Fe(SCN)2+紅色(或血紅色);Cu2O紅

14、色(或磚紅色);被氧化的苯酚(即苯醌)粉紅色;石蕊在pH5的溶液中呈紅色;酚酞在pH810的溶液中呈淺紅色;NO2紅棕色;紅磷暗紅色;Br2深棕紅色;品紅溶液紅色;充氦氣、氖氣的燈管紅色; Cu紫紅色;甲基橙在pH4.4的溶液中呈黃色。藍色:Cu2+、Cu(OH)2、CuSO45H2O;石蕊在pH8的溶液中呈藍色;I2遇淀粉變藍色;液態(tài)、固態(tài)的氧氣淡藍色; 黑色:木炭、焦炭、黑色火藥、MnO2、CuO、CuS、Cu2S、PbS、Ag2S、FeS、FeO、Fe3O4黑色;Si灰黑色。綠色:Fe2+淺綠色;Cl2黃綠色;CuCl2濃溶液綠色(很濃黃綠色、稀則藍色);堿式碳酸銅綠色。金色:銫、金。褐

15、色:Ag2O褐色。 重要的反應:鋁熱反應、過氧化鈉性質(zhì)、Mg+CO2、Fe3+Fe2+、漂白粉性質(zhì)、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電解熔融氧化鋁、電解飽和食鹽水、化工上的反應(硅酸鹽工業(yè)、硫酸工業(yè)、硝酸工業(yè)、皂化反應)。(2)物質(zhì)的狀態(tài):常溫下為液體的單質(zhì):Br2、Hg 常溫下的常見的無色液體:H2O H2O2常見的氣體:H2、N2、O2、F2、Cl2 、NH3、HF、HCl(HX)、H2S、CO、CO2、NO、NO2、SO2)注:有機物中的氣態(tài)烴CxHy(x4);有機化學中有許多液態(tài)物質(zhì),但是含氧有機化合物中只有HCHO常溫下是氣態(tài)常見的固體單質(zhì):I2、S、P、C、Si、金屬單質(zhì)。白色膠狀沉淀(Al

16、(OH)3、H4SiO4)(3)物質(zhì)的氣味: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H2S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Cl2、SO2、NO2、HX、NH3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濃鹽酸、濃硝酸、濃氨水、氯水、溴水(4)物質(zhì)的毒性:非金屬單質(zhì)有毒的:Cl2、Br2、I2、F2、S、P4常見的有毒氣體化合物:CO、NO、NO2、SO2、H2S能與血紅蛋白結(jié)合的是CO和NO(5)物質(zhì)的溶解性:極易溶于水的氣體:HX、NH3常見的難溶于水的氣體:H2、N2、NO、CO、CH4、C2H4、C2H2S和P4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2、組成特征:(1)不含金屬元素的離子化合物:銨鹽(2)含有金屬元素的陰離子:MnO4、Al

17、O2、Cr2O72(3)AB2型的化合物:CO2、NO2、SO2、SiO2、CS2、ClO2、CaC2、MgX2、CaX2、BeCl2、KO2等(4)A2B2型的化合物:H2O2、Na2O2、C2H2等(5)A2B型的化合物:H2O、H2S、Na2O、Na2S等(6)AB型的化合物:CO、NO、HX、NaX、MgO、CaO、MgS、CaS等(7)能形成A2B和A2B2型化合物的元素:H、Na與O3、結(jié)構(gòu)特征:(1)具有正四面體結(jié)構(gòu)的物質(zhì):甲烷、白磷、NH4+、金剛石等(2)屬于線型分子的是:CO2、CS2、C2H2等(3)屬于平面分子的有:C2H4、苯等4、分子的極性:(1)常見的非極性分子:

18、CO2、CS2、CH4、CCl4、C2H4、C2H2、C6H6等(2)常見的極性分子:雙原子化合物分子、H2O、H2S、NH3、H2O2等5特征反應現(xiàn)象:三、重要的實驗現(xiàn)象:1、燃燒時火焰的顏色:(1)火焰為藍色或淡藍色的是:H2、CO、CH4、H2S、C2H5OH;(2)火焰為蒼白色的為H2與Cl2;(3)Na燃燒時火焰呈黃色。2、沉淀現(xiàn)象:(1)溶液中反應有黃色沉淀生成的有:AgNO3與Br、I;S2O32與H+、H2S溶液與一些氧化性物質(zhì)(Cl2、O2、SO2等);(2)向一溶液中滴入堿液,先生成白色沉淀,進而變?yōu)榛揖G色,最后變?yōu)榧t褐色沉淀,則溶液中一定含有Fe2+;(3)與堿產(chǎn)生紅褐色

19、沉淀的必是Fe3+;(4)產(chǎn)生黑色沉淀的有Fe2+、Cu2+、Pb2+與S2;(5)與堿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的一般是Mg2+和Al3+,若加過量NaOH沉淀不溶解,則是Mg2+,溶解則是Al3+;(6)加過量酸產(chǎn)生白色膠狀沉淀者是SiO32。3、放氣現(xiàn)象:(1)與稀鹽酸反應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且此氣體可使品紅溶液褪色,該氣體一般是二氧化硫,原溶液中含有SO32或HSO3。(2)與稀鹽酸反應生成無色氣體,且此氣體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此氣體可能是CO2或SO2;(3)與堿溶液反應且加熱時產(chǎn)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此氣體可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紅,此氣體中氨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離子;4、變色現(xiàn)

20、象:(1)Fe3+與SCN、苯酚溶液、Fe、Cu反應時顏色的變化;(2)遇空氣迅速由無色變?yōu)榧t棕色的氣體必為NO;(3)Fe2+與Cl2、Br2等氧化性物質(zhì)反應(4)酸堿性溶液與指示劑的變化;(5)品紅溶液與Cl2、SO2等漂白劑的作用;(6)碘遇淀粉變藍。(7)鹵素單質(zhì)在水中和在有機溶劑中的顏色變化。5、放熱現(xiàn)象:(1)強酸和強堿溶于水時一般放熱,鹽溶于水時一般吸熱,NaCl溶于水時熱量變化不大。(2)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混合反應吸熱、二氧化碳與碳的反應也是吸熱;(3)酸堿中和、金屬與酸、物質(zhì)與氧氣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6、與水能發(fā)生爆炸性反應的有F2、K、Cs等。四、重要的反應條件:1、需

21、催化劑的無機反應:(1)氯酸鉀的分解: ;(2)過氧化氫的分解: ;(3)合成氨反應: ;(4)氨的催化氧化: ;(5)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 ;2、必須控制170才能發(fā)生的反應,必是制取乙烯的反應;3、需放電才能進行的反應:N2與O2的反應: ;4、需光照的反應:HNO3、HClO、AgX的分解;H2與Cl2混合見光爆炸;五、重要的化工生產(chǎn)反應:1、煅燒石灰石: ;(注意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敝邪娜齻€化學方程式。以及成語“滴水穿石”、“鐘乳石的形成”中包含的化學方程式)2、水煤汽的生產(chǎn): ; 3、鹽酸的生產(chǎn):氫氣在氯氣中燃燒 ;4

22、、漂白粉的生產(chǎn):將氯氣通入石灰乳中粉 ;漂白粉的成分是:,其中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鈣,真正起漂白作用的則是次氯酸。5、硫酸的生產(chǎn)(接觸法): ; ; ;6、玻璃的生產(chǎn):工業(yè)上用純堿、石灰石和石英為原料來生產(chǎn)普通玻璃。 ; ;7、合成氨生產(chǎn): ;8、工業(yè)生產(chǎn)硝酸(氨氧化法): ; ; 。9、電解飽和食鹽水: ;10、金屬的冶煉:(1)鈉的冶煉: ;(2)鎂的冶煉: ;(3)鋁的冶煉: ;(4)鐵的冶煉: ;(5)鋁熱反應: ;11、在常溫常壓下呈氣態(tài)的化合物,降溫使其固化得到的晶體屬于 A分子晶體 B原子晶體 C離子晶體 D何種晶體無法判斷1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徑越大,其單質(zhì)

23、的熔點一定越高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越小越容易失去電子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氫化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它的沸點一定越高D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越大,其單質(zhì)的沸點一定越高13、將純水加熱至較高溫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水的離子積變大、pH變小、呈酸性B水的離子積不變、pH不變、呈中性C水的離子積變小、pH變大、呈堿性D水的離子積變大、pH變小、呈中性14、用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0.5 mol Al與足量鹽酸反應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1NAB標準狀況下,11.2 L SO3所含的分子數(shù)為0.5NAC0.1 mol CH4所含的電子數(shù)為1NAD46 g 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數(shù)

24、為1NA15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氯化鋁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Al3+ + 4NH3H2O = AlO2- + 4NH4+ + 2H2OB澄清石灰水與少量蘇打溶液混合:Ca2+ + OH- + HCO3- = CaCO3+ H2OC碳酸鈣溶于醋酸:CaCO3 + 2H+ = Ca2+ + CO2 + H2OD氯化亞鐵溶液中通入氯氣:2Fe2+Cl2 = 2Fe3+ 2Cl-16、某氯化鎂溶液的密度為1.18 gcm-3 ,其中鎂離子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5.1%。300 mL該溶液中Cl- 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約等于A0.37 mol B0.63 mol C0.74 mol D1.5 mol17、濃

25、度均為0.1molL1的三種溶液等體積混合,充分反應后沒有沉淀的一組溶液是ABaCl2NaOH NaHCO3 BNa2CO3 MgCl2 H2SO4CAlCl3NH3H2ONaOH DBa(OH)2 CaCl2 Na2SO418、已知下列分子或離子在酸性條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發(fā)生如下變化H2O2 H2O IO3- I2 MnO4-Mn2+ HNO3NO如果分別用等物質(zhì)的量的這些物質(zhì)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AH2O2 BIO3- CMnO4-DHNO319、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電離平衡:CH3COOH CH3COOH+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加入水時

26、,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減小D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2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NH3是極性分子,分子中N原子處在3個H原子所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BCCl4是非極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處在4個Cl原子所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CH2O是極性分子,分子中O原子不處在2個H原子所連成的直線的中央DCO2是非極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不處在2個O原子所連成的直線的中央21、X、Y、Z和W代表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它們滿足以下條件:元素周期表中,Z與Y相鄰,Z與W相鄰;Y、Z和W三種元

27、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7。請?zhí)羁眨海?)Y、Z和W三種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 ,理由是 ;(2)Y是 ,Z是 ,W是 ;(3)X、Y、Z和W可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8:2:4:1。寫出該化合物的名稱及化學式 。22、置換反應的通式可以表示為:單質(zhì)(1)化合物(1) 化合物(2)單質(zhì)(2)請寫出滿足以下要求的3個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都小于20;6種單質(zhì)分屬6個不同的主族。23、室溫下,向一定量的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稀鹽酸,直至鹽酸過量。請分析上述實驗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反應;溶液的成分;溶液 pH 的變化:分析:c(NH4+)+

28、 c(H+) = c(Cl) + c(OH)序號離子濃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溶質(zhì)(化學式)溶液的 pH1c(Cl)c(NH4+)c(H+)c(OH)NH4Cl c(NH4+) c(H+) c(OH)NH4Cl 和 NH3H2O c(H+)= c(OH)NH4Cl 和 NH3H2O=74c(NH4+) c(Cl) c(OH) c(H+)NH4Cl 和 NH3H2O75c(NH4+) c(Cl)= c(OH) c(H+)NH4Cl 和 NH3H2O76c(NH4+) c(OH) c(Cl) c(H+)NH4Cl 和 NH3H2O77c(Cl) c(NH4+) c(H+) c(OH)NH4Cl 和HCl

29、c(NH4+)= c(H+) c(OH)NH4Cl 和 HCl c(H+) c(NH4+) c(OH)NH4Cl 和HCl分子直徑; = 2 * GB3 氣體分子處于永恒無規(guī)則運動狀態(tài); = 3 * GB3 氣體分子之間相互作用可忽略,除相互碰撞時; = 4 * GB3 氣體分子相互碰撞或?qū)ζ鞅诘呐鲎捕际菑椥耘鲎?。碰撞時總動能保持不變,沒有能量損失。 = 5 * GB3 分子的平均動能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2、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 = 1 * GB3 假定前提:a、分子不占體積;b、分子間作用力忽略 = 2 * GB3 表達式:pV=nRT;R8.314kPaLmolK = 3 * GB3 適用條件

30、:溫度較高、壓力較低使得稀薄氣體 = 4 * GB3 具體應用:a、已知三個量,可求第四個; b、測量氣體的分子量:pV=RT(n=) c、已知氣體的狀態(tài)求其密度:pV=RTp=p3、混合氣體的分壓定律 = 1 * GB3 混合氣體的四個概念分壓:相同溫度下,某組分氣體與混合氣體具有相同體積時的壓力;分體積:相同溫度下,某組分氣體與混合氣體具有相同壓力時的體積體積分數(shù):=摩爾分數(shù):xi= = 2 * GB3 混合氣體的分壓定律定律:混合氣體總壓力等于組分氣體壓力之和; 某組分氣體壓力的大小和它在混合氣體中體積分數(shù)或摩爾數(shù)成正比適用范圍:理想氣體及可以看作理想氣體的實際氣體應用:已知分壓求總壓或

31、由總壓和體積分數(shù)或摩爾分數(shù)求分壓、4、氣體擴散定律 = 1 * GB3 定律:T、p相同時,各種不同氣體的擴散速率與氣體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 (p表示密度) = 2 * GB3 用途:a、測定氣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b、同位素分離二、液體1、液體 = 1 * GB3 蒸發(fā)氣體與蒸發(fā)氣壓A、飽和蒸汽壓:與液相處于動態(tài)平衡的氣體叫飽和氣,其氣壓叫做飽和蒸汽壓簡稱飽和氣;B、特點:a、溫度恒定時為定值;b、氣液共存時不受量的變化而變化;c、物質(zhì)不同,數(shù)值不同 = 2 * GB3 沸騰與沸點沸騰:當溫度升高到蒸汽壓與外界壓力相等時,液體就沸騰,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特點:a、沸點的大小與外界壓力有

32、關;外界壓力等于101kPa時的沸點 為正常沸點;b、沸騰是液體表面和內(nèi)部同時氣化的現(xiàn)象2、溶液 = 1 * GB3 溶液與蒸汽壓a、任何物質(zhì)都存在飽和蒸汽壓;b、純物質(zhì)的飽和蒸汽壓只與物質(zhì)本身的性質(zhì)和溫度有關;c、一定溫度下飽和蒸汽壓為常數(shù);d、溶液蒸汽壓的下降:p=p-p=Km = 2 * GB3 溶液的沸點升高和凝固點的下降定量描述:沸點升高 T=Km 凝固點下降 T=Km 僅適用于非電解質(zhì)溶液注 意: = 1 * GB3 T、T的下降只與溶劑的性質(zhì)有關 = 2 * GB3 K、K的物理意義:1kg溶劑中加入1mol難揮發(fā)的非電解質(zhì)溶質(zhì)時,沸點的升高或凝固點下降的度數(shù)應用計算: = 1

33、* roman i、已知稀溶液的濃度,求T、T = 2 * roman ii、已知溶液的T、T求溶液的濃度、溶質(zhì)的分子量 d、實際應用: = 1 * roman i、制冷劑:電解質(zhì)如NaCl、CaCl = 2 * roman ii、實驗室常用冰鹽?。篘aCl+HO22C CaCl+HO-55C = 3 * roman iii、防凍劑:非電解質(zhì)溶液如乙二醇、甘油等 = 3 * GB3 滲透壓 a、滲透現(xiàn)象及解釋: 滲透現(xiàn)象的原因:半透膜兩側(cè)溶液濃度不同; 滲透壓:為了阻止?jié)B透作用所需給溶液的額外壓力 b、定量描述:VantHoff公式: V=nRT = 即=cRT 為溶液的滲透壓,c為溶液的濃度

34、,R為氣體常量,T為溫度。當濃度c較小時,可近似為cm = 4 * GB3 非電解質(zhì)稀溶液的依數(shù)性a、難揮發(fā)非電解質(zhì)稀溶液的蒸汽壓下降、凝固點下降、沸點上升和滲透壓變化都與溶液中所含的種類和性質(zhì)無關,只與溶液的濃度有關,總稱溶液的依數(shù)性,也叫非電解質(zhì)稀溶液的通性。注意:上述非電解質(zhì)稀溶液的有關計算公式用于電介質(zhì)稀溶液時要乘以相應電解質(zhì)中溶液中的質(zhì)點數(shù);但濃溶液不能用上述公式計算。三、膠體1、膠體的組成:分散相+分散介質(zhì)+穩(wěn)定劑2、膠體的性質(zhì): = 1 * GB3 光學性質(zhì):丁達爾效應膠團對光的散射現(xiàn)象; = 2 * GB3 動力性質(zhì):布朗運動膠團粒子的不規(guī)則運動; = 3 * GB3 電學性質(zhì)

35、:電泳現(xiàn)象膠粒在電場下的不規(guī)則運動3、溶膠的穩(wěn)定性 = 1 * GB3 動力學穩(wěn)定性:膠團運動 = 2 * GB3 聚集穩(wěn)定性:膠粒的帶電性使同種電荷有排斥作用; = 3 * GB3 熱力學穩(wěn)定性:膠體粒子因很大的比表面積而能聚集成大顆粒4、膠體的聚沉關鍵:穩(wěn)定性的去除 = 1 * GB3 加電解質(zhì),如明礬使水凈化(吸附電荷); = 2 * GB3 與相反電性的溶膠混合; = 3 * GB3 加熱第二章 化學動力學初步一、化學反應速率 = 1 * GB3 表達:化學反應速率可用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率來表示。 = 2 * GB3 數(shù)學表達式:對于反應AB:=或注:以反應物濃度減少和生

36、成物濃度增大和生成物濃度增大表示是符號不同;用不同物質(zhì)濃度來表示反應速率不同。2、反應進度 = 1 * GB3 定義:對于化學計量方程式,若定義d,稱為反應進度。表示物質(zhì)變化量除以相應的計量系數(shù)。 = 2 * GB3 表達式:,表示化學計量系數(shù)。 = 3 * GB3 表式意義:表示一個反應進行的程度;其綱量為摩爾;指按化學計量方程式進行一個單位的反應 = 4 * GB3 注 意:反應進度的表示與計量方程式的寫法有關。3、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數(shù) = 1 * GB3 速率方程:把反應物濃度和反應速率聯(lián)系起來的數(shù)學表達式。 對于反應:aA+BbgG+hH 反應速率v=kc(A)c(B),即為速率方程式,

37、式中的常數(shù)k即為反應速率常數(shù)。 = 2 * GB3 反應速率常數(shù):物理意義:k只取決于反應的本性(E,活化能)和溫度;注意事項:k是溫度的函數(shù),與濃度的大小無關; k的單位即量綱,隨速率方程變化而變化; k一般由實驗測得,只有基元反應可以直接寫出。 = 3 * GB3 速率方程的實驗測定 作圖法:由濃度時間動力學曲線可得到斜率k及速率常數(shù); 初速法:可得到個反應的反應級數(shù)4、基元反應和非基元反應 = 1 * GB3 基元反應:反應物分子在有效碰撞過程中經(jīng)過一次化學變化就能轉(zhuǎn)化為產(chǎn)物的反應;注 意:由一個基元反應構(gòu)成的化學反應又稱簡單反應; 只有基元反應才能根據(jù)質(zhì)量作用定律直接寫出速率方程 =

38、2 * GB3 非基元反應:反應分子需經(jīng)過幾步反應才能轉(zhuǎn)化為反應產(chǎn)物的反應。 注 意:非基元反應的速率方程不能根據(jù)反應式寫出速率方程,必須根據(jù)實驗測定的結(jié)果有反應歷程推出,并驗證;復雜的非基元反應分成若干個基元反應最慢一步發(fā)寧作為蘇空反應步驟5、反應級數(shù) = 1 * GB3 定義:速率方程中各反應物濃度的指數(shù); = 2 * GB3 說明:如v=kc則反應物A的反應級數(shù)為m,反應物B的反應級數(shù)為n;總反應級數(shù)為m+n = 3 * GB3 注意:a、反應級數(shù)表示了反應物濃度對反應速率影響的大小關系;反應級數(shù)只能由實驗測定;b、反應級數(shù)可以是整數(shù)、分數(shù)、零或負數(shù); c、零級反應的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

39、無關 = 4 * GB3 反應級數(shù)的確定 基本方法測定反應物濃度c隨時間t的變化;作c-t圖像,求個時刻的速度v;分析v與濃度c的變化關系,確定m、n二、化學反應速率理論1、碰撞理論 = 1 * GB3 主要內(nèi)容:反應物分子間的相互碰撞是反應進行的必要條件,反應物分子碰撞頻率越高,反應速率越快,但并非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應發(fā)生,能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碰撞為有效碰撞 = 2 * GB3 有效碰撞發(fā)生的條件:相互碰撞的分子應有適合的碰撞取向;相互碰撞的分子必須具有足夠的能量。把能夠發(fā)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稱為活化分子 = 3 * GB3 根據(jù)碰撞理論,增大化學反應速率的方法:增大單位時間內(nèi)分子碰撞的總數(shù)增大濃度

40、;增大碰撞總數(shù)中有效碰撞的百分數(shù)升高溫度 = 4 * GB3 活化能:碰撞理論認為,活化能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與反應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2、過渡態(tài)理論 = 1 * GB3 主要內(nèi)容:化學反應并不是通過簡單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應物到生成物的過程中 經(jīng)過一個高能的過渡態(tài),處于過渡態(tài)的分子叫做活化絡合物。活化絡合物是一種是一種高能量的不穩(wěn)定的反應物原子組合體,它能較快的分解為新的能量較低的生成物。 = 2 * GB3 活化能E:過渡態(tài)理論認為,活化能是反應物分子能量與處于過渡態(tài)的活化絡合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3、活化能:決定反應速率的內(nèi)在因素 = 1 * GB3 活化能在一定溫度范圍內(nèi)可認為是常數(shù)

41、; = 2 * GB3 活化能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很大;E越小,反應速率越大; = 3 * GB3 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的活化能,故可以降低化學反應速率三、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1、濃度:由速率方程v=kc知,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有一定的影響 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與的影響是通過濃度來實現(xiàn)的。2、溫度 = 1 * GB3 范特霍夫規(guī)則:對于一般的化學反應,溫度每升高10K,反應速率增加2-4倍 = 2 * GB3 阿倫尼烏斯公式:表達式:,其中,A為特征常數(shù),既指前因子;E為經(jīng)驗常數(shù)即活化能,k為反應速率常數(shù),R為摩爾氣體常數(shù)8.314,e為自然對數(shù)底,該公式的對數(shù)形式為應用:(1)求某一溫度下某反應的k

42、:作圖法:lgk對作圖可得一直線關系;斜率:;截距l(xiāng)g斜率大的活化能E大,反應速率隨溫度的升高增加較快二點法:不同溫度下反應速率常數(shù)k的計算 (2)由lgk-的圖像得出的結(jié)論: = 1 * roman i、同一反應,低溫低和高溫時變化同樣的溫度,低溫時反應速率變化大;即一個反映在低溫時速率隨溫度變化比高溫區(qū)更顯著 = 2 * roman ii、不同反應,變化相同的溫度時,E大的反應k變化大。升高溫度有利于大的反應3、催化劑及基本特征a、催化劑和催化作用:正催化劑;負催化劑(阻化劑)b、催化劑的特征: = 1 * roman i、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不改變反應方向; = 2 * roman i

43、i、催化劑同等程度地改變正逆反應的活化能,同時提高正逆化學反應速率; = 3 * roman iii、催化劑具有一定的選擇性; = 4 * roman iv、催化劑在反應前后不發(fā)生變化,但在反應過程中會變化第三章 化學熱力學初步一、熱力學定律及基本定律1、基本概念 = 1 * GB3 環(huán)境與體系a、體系 = 1 * roman i、定義:人為劃出的作為研究對象的一部分空間。 = 2 * roman ii、分類:敞開體系(與外界可進行物質(zhì)能量交換) 封閉體系(只有能量交換) 孤立體系(物質(zhì)、能量均不與外界交換)b、環(huán)境:出體系以外的其他部分,與體系存在能量交換 = 2 * GB3 功和熱:a、熱

44、(Q): = 1 * roman i、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由于溫差而傳遞的能量 Q0,體系從環(huán)境中吸熱;Q0,體系從環(huán)境中放熱; 物體之間可通過功、熱、輻射三種形式交換能量 = 2 * roman ii、熱容、比熱容、摩爾熱容b、功: = 1 * roman i、熱力學中除熱外,其它各種被傳遞的能量統(tǒng)稱為功 氣體膨脹做功:W=-pV 環(huán)境對體系做功,W0;體系對環(huán)境做功,W0 = 3 * GB3 狀態(tài)及狀態(tài)函數(shù)狀態(tài):體系的某種存在狀況。它由一系列的物理量決定,如氣體的p、V、T 等,一旦體系處于一定的狀態(tài),體系的所有其它性質(zhì)都有確定值 狀態(tài)函數(shù):在特定狀態(tài)下,某一性質(zhì)具有唯一值,則稱該狀態(tài)為狀態(tài)函數(shù)。結(jié)

45、論:狀態(tài)一定值一定,殊途同歸變化同,周而復始變化零。 = 4 * GB3 過程與途徑過程:體系變化狀態(tài)變化的經(jīng)過途徑:變成一個過程所經(jīng)歷的具體步驟注意:體系狀態(tài)函數(shù)的變化只取決于體系始終變化的過程,而與變化的路徑無關 = 5 * GB3 廣度性質(zhì)與強度性質(zhì)廣度性質(zhì):及容量性質(zhì),與體系中物質(zhì)的量成正比的量,具有加和性強度性質(zhì):數(shù)值上不隨體系中物質(zhì)總量的變化而變化的物理量,不具加和性 = 6 * GB3 熱力學標準態(tài):當系統(tǒng)中各種氣態(tài)物質(zhì)的氣壓均為標準壓力,固態(tài)和液態(tài)物質(zhì)表面承受的壓力等于壓力,溶液中各物質(zhì)的濃度均為1時,我們就說物質(zhì)處于熱力學標準態(tài)。注:熱力學標準態(tài)并未對溫度有限制,熱和溫度都有

46、熱力學標準態(tài)。2、熱力學定律: = 1 * GB3 熱力學第一定律實質(zhì):能量守恒與轉(zhuǎn)化定律數(shù)學表達式:注意: = 1 * roman i、Q與W的符號; = 2 * roman ii、功和熱不是狀態(tài)函數(shù),但兩者之和是狀態(tài)函數(shù) = 2 * GB3 熱力學第二定律:揭示了宏觀過程的方向與限度 熵增加原理:孤立體系有自發(fā)向混亂度增加的方向變化的趨勢 = 3 * GB3 熱力學第三定律:任何純物質(zhì)的完整晶體在T=0K時的熵值為零二、化學熱力學四個重要的狀態(tài)函數(shù)1、熱力學能(內(nèi)能) = 1 * GB3 符號U,是系統(tǒng)內(nèi)各種形式能量的總和 = 2 * GB3 內(nèi)能的變化U對于孤立體系,環(huán)境改變,內(nèi)能不變;

47、對于非體系,標準摩爾反應熱力學能變化(反應內(nèi)能變化):符號,表示反應是在熱力學標準態(tài)下進行的,其值的大小與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一一對應。2、焓 = 1 * GB3 焓定義:HU=pV焓變:符號規(guī)定:放熱反應,H0;吸熱反應,H0單位:kJmol表式意義:化學反應在等溫等壓下發(fā)生,不做其它功時,化學反應的熱效應等于系統(tǒng)狀態(tài)函數(shù)的變化量注意:H表示每摩爾反應即時,而不是每摩爾反應物 = 2 * GB3 熱化學方程式表式意義:表示化學反應與其熱效應關系的化學方程式標準寫法(以下列為例): 焓的變化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都處于標準態(tài)反應進度反應溫度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注意事項 = 1 * roman i、需

48、注明反應條件; = 2 * roman ii、需注明各物質(zhì)的存在狀態(tài); = 3 * roman iii、正確表達反應的熱效應標準反應焓定義:當反應物和生成物都處于標準態(tài)時的反應焓變,用來表示非標準態(tài)(壓力不為)時,則表示為單位:,標準狀態(tài)下,反應進度為時的焓變3、熵 = 1 * GB3 混亂度和熵混亂度:即無序度,其大小與體系中存在的微觀粒子數(shù)目有關熵:體系混亂度的熱力學度量表示符號:S;單位:;熵是狀態(tài)函數(shù),具有廣度性質(zhì) = 2 * GB3 絕對熵:任何溫度下的熵值,及溫度為T時,注:絕對熵為相對值 = 3 * GB3 反應熵:發(fā)生1mol時熵變化的簡稱,化學反應的上增大還是減小,有時很容易

49、判斷:凡氣體分子增多的反應,一定是熵增反應;反之是熵減小反應;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目不變的反應難以熵增還是熵減 = 4 * GB3 標準熵定義:在標準狀態(tài)下,1mol純凈物質(zhì)的絕對熵叫標準熵符號:;單位:;注:應指定溫度T熵的可比性 = 1 * roman i、在相同條件下,; = 2 * roman ii、結(jié)構(gòu)相似,相對分子量不同的物質(zhì),隨相對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 = 3 * roman iii、相對分子量接近,分子結(jié)構(gòu)越復雜的,也越大 = 5 * GB3 標準摩爾反應熵變熱力學標準態(tài)下,反應終始態(tài)物質(zhì)的熵值之差標準摩爾反應熵變(標準反應熵):意義: = 1 * roman i、正值(熵增加)傾

50、向自發(fā)過程; = 2 * roman ii、負值傾向非自發(fā)過程4、自由能 = 1 * GB3 吉布斯自由能定義:封閉系統(tǒng)在等溫等壓條件下向環(huán)境可能做的最大有用功對應的狀態(tài)函數(shù),符號為;計算公式:在等溫條件下可以理解為,焓變(H)=自由能變化(G)+熱力學溫度(T)熵變(S)c、意義:當G0時,0,表明自由能被用來做最大有用功,是自發(fā)過程; 當G0時,0,表明過程非自發(fā)進行,必需由環(huán)境對體系做功 = 2 * GB3 自由能G反應自發(fā)性的判據(jù)定溫定壓下,任何自發(fā)變化總是反應吉布斯自由能函數(shù)減少G0,自發(fā)過程,正向反應自發(fā); G,非自發(fā)過程,其逆反應為自發(fā)過程 = 3 * GB3 標準摩爾生成自由能

51、 定義:在熱力學標準態(tài)下你,穩(wěn)定單質(zhì)的生成自由能為零。由穩(wěn)定單質(zhì)生成1mol純物質(zhì)時反應的自由能變化為該物質(zhì)的標準摩爾生成自由能。 符號: 單位: 標準狀態(tài)下,穩(wěn)定單質(zhì)的=0 = 4 * GB3 有關的計算 方法一: 已知標態(tài)下的,求 當溫度變化不大時,可近似認為是常數(shù),為298K時的值 方法二:由求 (生成物) 方法三:根據(jù)蓋斯定律求 方法四:對的修正公式 三、化學熱力學的應用1、蓋斯定律 = 1 * GB3 內(nèi)容:如果一個反應可以分幾步進行,則總反應的焓變等于各分步反應焓變之和,前提是保持反應條件(溫度、壓力)不變。 = 2 * GB3 應用:用于進行太慢或反應速率不易控制而無法直接測得反

52、應熱的化學反應。 = 3 * GB3 應用條件:a、某化學反應是在等壓(或等容)的條件下進行的,在分步完成時各分步反應也要在等壓(等容)條件下進行 b、要消去某一物質(zhì)時,不僅要求物質(zhì)的種類相同,其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也要相同。第四章 化學反應的熱平衡一、化學平衡1、化學平衡的建立:在一定的條件下,可逆化學反應的正負反應速率相等時的狀態(tài)。2、化學平衡的特點: = 1 * GB3 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 = 2 * GB3 在平衡狀態(tài)下,; = 3 * GB3 化學平衡的組成與到達平衡的途徑無關。3、注意:化學平衡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暫時的動態(tài)平衡; 從熱力學(宏觀)上講,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系統(tǒng)的

53、吉布斯自由能達到最低時的狀態(tài),在宏觀上表現(xiàn)為靜止; 從動力學(微觀)上分析,處于平衡的反應不過是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時的狀態(tài),是整個反應保持平衡,實際上正逆反應仍在進行二、化學平衡常數(shù)1、標準平衡常數(shù) = 1 * GB3 定義:在一定的溫度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以產(chǎn)物計量系數(shù)為冪的平衡濃度的乘積與以反映計量系數(shù)為冪的平衡濃度的乘積的比值為常數(shù),即化學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用符號表示。 = 2 * GB3 表達式:對于反應, ,量綱為1 = 3 * GB3 平衡常數(shù)的意義:化學平衡常數(shù)是反應進行程度的標志。值越大,反應進行程度越大,反應進行得越徹底。 = 4 * GB3 影響因素:的大小與反應物自身

54、的性質(zhì)和反應的溫度有關,而與體系中各組分的濃度、分壓無關 = 5 * GB3 書寫標準平衡表達式的注意事項式中各組分濃度或分壓為反應平衡時的濃度或分壓;反應中有固體和純液體物質(zhì)時,其濃度視為常數(shù),不寫在表達式中;對于非水溶液,當水作為溶質(zhì)時,其濃度應視為常數(shù),寫在表達式中;的表達式與方程式的書寫有關;多重平衡原則:總反應的等于各相加分反應的之積;正逆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互為倒數(shù) e、平衡常數(shù)的大小與溫度有關,除298K溫度外,在其它狀態(tài)下,書寫時標明溫度 = 6 * GB3 有關計算:已知反應的求平衡轉(zhuǎn)化率2、實驗平衡常數(shù) = 1 * GB3 定義:實驗得到的平衡常數(shù)叫做實驗平衡常數(shù)或經(jīng)驗平衡常

55、數(shù)。 = 2 * GB3 分類:濃度平衡常數(shù);分壓平衡常數(shù) = 3 * GB3 表達式:濃度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 壓強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 二者關系: = 4 * GB3 與標準平衡常數(shù)的比較標準煤平衡常數(shù)的量綱統(tǒng)一為1;實驗平衡常數(shù)有之分,且量綱不統(tǒng)一,特殊情況下才為1;3、反應熵J(分壓熵或濃度熵) = 1 * GB3 表達式:對于反應 濃度商 壓強商 = 2 * GB3 與平衡常數(shù)的比較 JK時,0,反應逆向進行; J=K時,=0,反應達到平衡; JK時,0,反應正向進行 三、化學平衡的移動1、平衡移動:從舊的平衡狀態(tài)轉(zhuǎn)移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的過程2、勒沙特列原理:一旦改變維持化學平衡的條件,平衡就會向著

56、減弱這個改變的方向移動。注意: = 1 * GB3 該原理不能實際判定某一系統(tǒng)是否達到平衡,只是預言了平衡打破后,體系的新的平衡移動的方向; = 2 * GB3 平衡移動的結(jié)果是建立了新的平衡體系; = 3 * GB3 利用勒沙特列原理不能進行定量計算第五章 酸堿平衡一、酸堿理論介紹 = 1 * GB3 酸堿的概念:凡是在水溶液中電離產(chǎn)生的陽離子全部是的物質(zhì)叫做酸;凡是電離產(chǎn)生的陰離子全部是的物質(zhì)叫做堿;在水溶液中電離產(chǎn)生的陽離子除外尚有其它離子或電離產(chǎn)生的陰離子除外尚有其它離子的物質(zhì)的物質(zhì)叫做鹽。 = 2 * GB3 中和反應的實質(zhì): = 3 * GB3 局限性:a、該理論的立論基礎是水溶液

57、中電解質(zhì)的電離,不能脫離水溶液的范疇,非水體系不適用;b、只適用于含、的物質(zhì),無法解釋、呈堿性的事實;2、布倫斯惕勞倫酸堿質(zhì)子理論 = 1 * GB3 酸堿的概念:凡是能給出的物質(zhì)都是酸;凡是能接受的物質(zhì)都是堿 = 2 * GB3 共軛酸堿對:質(zhì)子酸堿不是孤立的,它們通過質(zhì)子相互聯(lián)系,質(zhì)子酸釋放質(zhì)子轉(zhuǎn)化為它的共軛堿,質(zhì)子堿得到質(zhì)子轉(zhuǎn)化為它的共軛酸。這種關系稱為酸堿共軛關系,其酸堿稱為共軛酸堿對。 = 3 * GB3 酸堿反應實質(zhì):質(zhì)子轉(zhuǎn)移的過程;中和反應的實質(zhì):質(zhì)子的傳遞;電離作用的實質(zhì):水與分子酸堿之間的質(zhì)子傳遞;阿倫尼烏斯酸堿理論中鹽類水解的實質(zhì):水與離子酸堿之間的質(zhì)子傳遞 = 4 * G

58、B3 注意:a、在質(zhì)子酸堿理論中,酸和堿可以是分子,可以是離子;b、同一物質(zhì)有時可以做酸,有時可以做堿;c、質(zhì)子理論中沒有鹽的概念,也無水解反應;d、單獨一對共軛酸堿對本身是不能發(fā)生酸堿反應的3、路易斯酸堿理論二、水的電離和pH標度1、水的離子自遞 = 1 * GB3 水即是質(zhì)子酸又是質(zhì)子堿,水分子之間可以進行質(zhì)子傳遞: 簡寫為,即為水的電離 = 2 * GB3 水的離子積純水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稱為質(zhì)子自遞常數(shù),簡稱為水的離子積。298K時,純水的,水的質(zhì)子自遞是吸熱反應,故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水溶液的pH值 = 1 * GB3 溶液的pH值 方便起見,當?shù)臐舛刃∮?時,用pH表示溶液的酸度;當

59、溶液的濃度大于1時,用的濃度,表示溶液的酸度。也可以表示溶液的酸堿度, 298K時,另外,水溶液的酸堿性取決于與的濃度的相對大小時,溶液呈酸性;時,溶液呈堿性;=時,溶液呈中性 = 2 * GB3 酸堿測定計 = 3 * GB3 生物學意義 = 4 * GB3 酸堿指示劑 假設In表示石蕊,HIn(紅) 當c(HIn)c(In)時,溶液呈紅色,是酸性; 當c(HIn)c(In)時,溶液呈藍色,是堿性甲基橙變色范圍:紅3.1橙4.4黃酚酞變色范圍:無色8.0粉紅9.8紅三、水溶液中的酸堿電離平衡1、電離度與稀釋定律: = 1 * GB3 電離度():已電離的弱電解質(zhì)分子數(shù)和溶液中弱電解質(zhì)分子初始

60、分子數(shù)的百分比: = 2 * GB3 稀釋定律:在一定溫度下,(為定值),某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度隨溶液濃度的減小而增加2、酸堿的強弱 = 1 * GB3 電離平衡常數(shù)對于任意酸,達到電離平衡時, 為弱酸電離平衡常數(shù),用來衡量酸的強弱,值越大,酸性越強1時,為強酸;1時為弱酸多元弱酸對應多級電離平衡常數(shù)同理,對于弱堿來講,越大,堿性越強注意:酸堿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表征了酸堿給出質(zhì)子或接受質(zhì)子的能力 = 2 * GB3 共軛酸堿與的聯(lián)系:= = 3 * GB3 區(qū)分效應與拉平效應區(qū)分效應:溶劑使酸的強度得以顯出差別的效應稱為區(qū)分效應,該溶劑被稱為區(qū)分溶劑。拉平效應:溶劑將酸的強度拉平的效應稱為拉平效應,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