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考古學”名稱的由來:北宋中葉,呂大臨考古圖標志著金石學誕生。三、考古學研究的對象1、實物資料(文化遺存),分為遺物和遺跡兩大類。2、各種精神文化。如美術觀念、信仰等。“考古學文化”:是代表同一時代的、集中于同一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遺跡和遺物的共同 體。這種共同體,應該是屬于有著共同傳統(tǒng)的某一特定的社會集團,與民族的形成有關。同樣的 工具,同樣的技術以及相同的制造技術等是同種文化的特征。(3)斷定文化遺存的年代A、考古學上的“年代學”相對年代:是指各種遺跡和遺物在時間上的先后關系。斷定相對年代,通常是依靠類型學和地 層學的研究。同時也采用自然科學技術等手段。絕對年代:是指遺跡和遺物形
2、成時距今的具體年代。確定絕對年代的可靠依據:年歷學、碑碣、墓志、銅器銘文、甲骨、簡牘及其它各種器物的紀 年銘文。對史前時期的文化遺存,斷定絕對年代必須借助于自然科學的方法。B、斷定文化遺存年代常用的主要方法:其一,文字資料。其二,地層學的研究。地層學:是對地層堆積的層位上下、對堆積時代的相對遲早關系的研究。即先確認各文化層次 序的先后以斷定它們的相對年代,然后再以各層所含的遺物斷定各層的絕對年代。必須遵守的原則:一是疊壓關系; 二是打破關系。其三,類型學的研究。類型學:是將同類遺存按其形態(tài)的差異程度不同進行排比,研究其相互序列和相互關系。必須遵守的原則:一是類型學所研究的遺存必須是同一類的;二
3、是類型學必須要有“地層學”作依據。其三,地質年代學。如田野地質的結構、古物學的證 據等。其四,自然科學方法。如碳的放射性同位素斷代法(簡稱c 14法)、熱釋光法、古地磁法等??脊艑W的分支一、史前考古學和歷史考古學史前考古學和歷史考古學是按照考古學研究的年代圍劃分的。它們所研究的時間圍以文字 的發(fā)明為界限。1、史前考古學 研究文字未出現以前的歷史。2、歷史考古學歷史考古學僅限于文獻記載以后的人類歷史。其共同性是:二者研究的對象都是遺跡和遺物。3、二者的不同:一是研究任務不同;歷史考古學必須參考文獻記錄,可以與歷史學分工合作,共同探明歷史 時代人類社會的歷史;而史前考古學沒有任何文獻記載作依據,它
4、擔任著探明史前時期人類歷史 的全部任務。史前考古學主要是研究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并要充分與地質學古生物學和民 族學等學科相結合。二是研究方法不同;史前考古學主要是研究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并要充分與地質學古 生物學和民族學等學科相結合。三是斷定絕對年代的手段來不同。史前考古學在很大程度上要依 賴物理學、化學等自然科學技術;而歷史考古學則主要研究青銅時代,尤其是鐵器時代,它必須 要與歷史學相配合,同時還要依賴古文字學、銘刻學、古錢學和古建筑學等分支,在斷定絕對年 代上則主要依靠文獻記錄和年歷學的研究。二、田野考古學“田野考古學,的名稱是20世紀初被正式提出來的。1904年美國考古學家北萊和
5、德國的赫伯特施密特共同主持了對中亞科佩特山北麓安諾遺址 的發(fā)掘,開創(chuàng)了大型探方發(fā)掘的先例,并注重發(fā)掘技術,田野考古學開始成為一門科學。此后, 世界各地的田野考古均以發(fā)掘為中心,并擴大了調查的對象和圍,方法逐漸完善,技術快速進步。使用GPS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航空照相和紅外線攝影等探測方法和攝影技術發(fā)現、探測遺跡和遺物。三、特殊考古學(填空)按研究對象的不同有:美術考古學、考古學、古錢學、古文字學和銘刻學等。按所用手段和方法不同有:航空考古學、水底考古學等。按地區(qū)的不同有:歐洲考古學、非洲考古學和中國考古學等。各地區(qū)的考古學又可按時代不同分為:古典考古學(希臘、羅馬考古學)、商周考古學等許多分支。一、
6、考古學萌芽期(北宋至19世紀20年代)從研究古物的意義上說,中國從宋代開始的金石學傳統(tǒng)可以被認為是考古學的萌芽。1、宋代金石學的創(chuàng)立著作:歐陽修的集古錄、呂大臨的考古圖、薛尚功的歷代鐘鼎彝 器款識法帖、明誠的金石錄等。20世紀20年代,濟主持的對夏縣西陰村遺址的發(fā)掘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的成 立、殷墟的發(fā)掘,標志中國考古學的誕生。梁思永在殷墟第四次發(fā)掘中發(fā)現并創(chuàng)立“三疊層”,開創(chuàng)考古學層位關系的先河。1929年中國考古學者裴文中在發(fā)掘中出土了 “人”第一個頭蓋骨。三大刊物:考古學報、考古和文物創(chuàng)刊。仰韶文化1922年由瑞典學者安特生在澠池的仰韶村發(fā)現 分布的中心地區(qū):渭河流域、豫西和
7、晉南主要文化遺存:石器、器、房屋、墓葬、窖穴、灰坑等。(1)分期與類型分為半坡類型、史家類型、廟底溝類型和西王村類型(2)仰韶文化器器:主要有泥質紅和夾砂紅。一般采用泥條盤筑法。A、半坡類型:典型器形:尖底瓶、細頸壺、紅頂碗和彩盆等紋飾:繩紋、線紋、錐刺紋等彩常見紋飾:寬帶紋、平行條紋、三角紋、網紋、魚紋、人面紋等圖案彩繪多用黑色,很少用紅色B、史家類型 出現少量泥質灰,器表多素面磨光,紋飾和半坡相同。彩數量較少出現慢輪修整口沿的技術C、廟底溝類型器以泥質紅數量最多,慢輪修整口沿相當普遍。典型器型:曲腹盆和碗、瓶。紋飾:鳥紋、魚紋、花瓣紋等 彩繪多施于器表的腹部和口沿上,無彩。D、西王村類型紅
8、最多,灰次之,黑最少 口沿輪修已相當盛行,出現模制 彩很少(3)仰韶文化的房屋建筑和聚落布局A、房屋建筑:半坡類型:多為半地穴式的四面坡式建筑,只有少數是平地建筑。形制為方形或圓形 廟底溝類型:地上建筑增多,新出現長方形制的房屋,屋頂構成人字形。西王村類型:地上木構建筑較多,房屋面積較大,分間房屋比前期增多。有的大房屋呈現“前堂 后室”的布局。B、聚落布局 仰韶文化聚落以向心布局為典型形態(tài)。這種向心布局,表明當時維系氏族團 結的血緣紐帶是牢固的。半坡、北首嶺、寨三處半坡類型聚落布局最為清楚(4)仰韶文化墓葬及其葬式埋葬方式:土坑葬、甕棺葬土坑葬:分布在氏族公共墓地,排列整齊,葬式單人仰身直肢葬
9、為主,有一定數量的多人二 次合葬(撿骨葬)和同性合葬,還發(fā)現男女分區(qū)合葬。有少量的割體葬現象 埋葬方向大 多數向西或接近向西。隨葬品主要是罐、缽、尖底瓶等器。甕棺葬:絕大多數為埋葬幼兒,埋葬在居址附近。常用以較大穴器放置尸體,以盆或缽作棺蓋。有的棺蓋底部還特意鑿有小孔。北首嶺、寨、半坡等遺址都有發(fā)現甕棺葬。郭沫若詩:“半坡小兒冢,甕棺盛尸骸,甕蓋有圓孔,氣可通外。墓集居址旁,仿佛猶在懷。大人 則無棺,縱橫荒隈??芍獝壑?,萬劫永不(5)仰韶文化社會經濟狀況農業(yè)和家畜飼養(yǎng):采集和漁獵經濟:手工業(yè)經濟:2、齊家文化1924年首先在省廣和縣齊家坪發(fā)現。分布在、省境的黃河及其支流沿岸階地上。主要遺址有
10、省永靖縣大何莊,皇娘娘臺,廣和齊家坪,縣海家灣,貴南尕馬臺,大通上家,樂 都柳灣等。(1)石器 (2)冶銅業(yè):銅刀、錐、鏡、指環(huán)等一類小型紅銅器或青銅器。(3)器:紅為主,彩數量較少。彩繪以黑色為主,紅色較少。住房多是方形或長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屋室地面涂一層白灰面,光潔堅實。(4)墓葬流行長方形土坑墓,有單人葬,也有合葬,葬式:仰身直肢葬、屈肢葬和俯身葬等。出現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的成年男女合葬墓。成年男女合葬墓都是一次葬。其葬式是男性仰身直 肢,女性側身屈肢面向男子。反映出當時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以器與豬下頜骨等為隨葬品,隨葬品多寡懸殊。隨葬禮器:玉琮、玉斧、玉鏟等。(5)房屋:平面形狀有方
11、形、圓形和分間三大類,以方形房屋最為普遍龍山文化:首次發(fā)現于歷城龍山鎮(zhèn)而得名,分布于黃河中下游的、等省。主要遺址:歷城縣城字崖、日照兩城鎮(zhèn)等。(1)石器:多為磨制,穿孔技術發(fā)達。(2)器:磨光黑為主,其中的蛋殼黑是文化的最有代表性的產物。白比較盛行。(3)房屋建筑: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4)冶銅業(yè)產生(5)成組玉器出土(6)設防城堡出現一、青銅時代的主要特征1、有文字可考的歷史2、使用兩種金屬工具一一青銅器和鐵器3、大型宮殿建筑和城市的興起4、社會大變革時期西周:(一)墓地和埋葬形式1、斗雞臺墓地2、灃西墓地3、房山黃土坡燕國墓地4、土墩墓 主要發(fā)現于長江下游地區(qū)的、,表現出鮮明的地方特點。(
12、二)墓葬特點1、族葬制度很牢固 2、中原地區(qū)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在墓葬形制和隨葬品方面差別很大前者為土坑豎穴墓,隨葬器、青銅禮器等;后者為土墩墓,隨葬有大量的原始瓷器。3、中原地區(qū)的殉人仍很盛行,用人殉葬的現象在大、中、小墓都有發(fā)現(三)列鼎制度所謂“列鼎”,是指統(tǒng)治者以制度的形式規(guī)定,使用者只能按其等級地位使用不同數量的鼎,用鼎 的形制相同、紋飾相同、大小依次遞減。其具體規(guī)定是:“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 列鼎制度萌芽于西周早期;西周中期趨于成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最為盛行。其實質是強化和鞏固宗法制度和等級制度,鞏固統(tǒng)治集團部的政治利益與經濟利益的分配秩序 春秋鐵器的發(fā)明金屬貨幣的
13、產生金屬鑄貝一一空首布(一)西漢長安城 位置:位于今市西北約3公里處,臨渭岸1、修建過程(1)漢高祖五年始,興建長樂宮、未央宮、武庫(2)惠帝時,開始修城墻并修建東市、西市。(3)漢武帝時,修筑桂宮、北宮、明光宮和建章宮;開辟上林苑,并開鑿池;開鑿漕渠(4)王莽時,興建明堂、辟雍、宗廟和社稷等2、形制與布局(1)總體布局平面略呈方形總面積約為36平方公里有“斗城”之稱 城墻外設有壕溝(2)城門、街道、閭里每面城墻有3門,共12門主要街道有8條 閭里160個3、布局特點宮殿區(qū):城中南部 未央宮(西宮):城西南、形制:平面呈方形,面積約5平方公里。為皇帝朝會之處,門:四面各一 “司馬門”闕:設“東
14、闕”和“北闕”,闕上裝飾“罘崽”。長樂宮(東宮):城東南 闕:設有東闕和西闕武庫在長樂、未央兩宮之間桂宮:未央宮北靠近西城墻 北宮:未央宮北明光宮:長樂宮北 為后妃們居住的宮室,各宮殿之間都架設飛閣和地面復道相連。宮出 土大量建筑材料、鐵器、銅器、瓦當、和貨幣等建章宮:城西南位于直城門外的上林苑。號稱千門萬戶,有跨越城垣的飛閣與未央宮相連。前殿西北有太 液池,建“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池西北有神明臺、井干樓(4)居民區(qū)位于東北隅宣平門附近宣平門附近居住有不少權貴,被稱為“宣平之貴里”未央宮北闕附近為“北闕甲第”(5)工商業(yè)區(qū):東、西九市位于城西北隅橫門大街兩側 東市:商
15、賈云集之地 西市:各種手工業(yè)作坊區(qū)(6)上林苑位于城西南至東南一帶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大事擴充和改建 有離宮別館數十處,周長達100多公里。 最 主要的建筑是建章宮 另有池、溫室、“上林三官”等各種機構據漢舊儀和司馬相如上林 賦記載,苑豢養(yǎng)百獸,“長安八水”盡在其中。東漢時,上林苑被廢棄(7)禮制建筑:南郊王莽執(zhí)政時,建立明堂辟雍,興建靈臺。建立新朝以后,又建“九廟”明堂辟雍用以“正四時,出教化”,后為帝王“明經講學”之處3、布局特點1、平面布局符合周禮考工記的基本原則,即南部為宮殿區(qū),北部為工商業(yè)區(qū),十分整齊。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16、市朝一夫?!?、把宮殿、官署、居民置于同一個大城,開創(chuàng)了中國規(guī)劃大城市的先例。3、宮殿、官署區(qū)面積占全城面積約2/3,突出表現了為帝王貴族、官僚服務的性質(二)東漢城位置:北靠邙山,南依洛河位于今市東約15公里處1、形制與布局平面略呈長方形,又稱“九六城” 城門12個:主要宮殿為南宮和北宮 北宮北 面有永安宮太倉和武庫都在城的東北角 濯龍園在城的西北部 城正南面設 有太學、明堂辟雍、靈臺(2)城門與大街:12城門、24街3)宮城位置與朝寢格局:前朝后寢4)朝市布局工商業(yè)區(qū)有南市、馬市和金市記:“大市名金市,在城中;南市在城之南,馬市在大城之東?!保?)宗廟與社稷:左祖右社2、東漢城的布局特點(
17、1)南、北宮前后布置在城的中部,顯露出按中軸線布局的萌芽。(2)東漢城較多借鑒了考工記的都城營造思想進行布局,尤其是在禮制建筑的建造和使用上(3)太學、明堂、辟雍、靈臺建在城南正面,南城墻并開四門,表明都城規(guī)劃開始強調正前面 的布局?!包S腸題湊”指西漢帝王陵寢槨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壘成的框形結構?!包S腸”是指堆壘在 棺槨外的柏木;“題湊”是指木頭頭部向堆放的墓葬結構。槨室分成梓宮、便房、廂房等。黃腸題湊、玉衣、梓宮、便房、外藏槨同屬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經天子特許,諸 侯王和重臣死后也可用黃腸題湊?!邦}湊”多見于漢代,漢以后很少再用。大葆臺漢墓、雙墩1號漢墓、定漢墓2、東漢墓葬形制和隨葬品組
18、合(1)形制:主要有磚室墓,流行壁畫墓、畫像石墓,還有少量木槨墓、磚木混合結構墓、 崖洞墓和畫像磚墓。(2)墓上建筑:如墓碑、祠堂、墓闕人物和動物的雕像也開始普遍流行,并逐漸成為定制。(3)“埋地券” (4)“鎮(zhèn)墓瓶”玉器制造業(yè)玉衣是漢代較有特色的玉制品,又稱玉匣,是皇帝和高級貴族死時穿的殮服。由許多玉片組 成,用纖細的金絲、銀絲或銅絲加以編綴分等級使用。分為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 玉衣三種??脊虐l(fā)現的“玉衣”,其制度語文獻記載基本相符。西漢靖王勝夫婦為金縷, 東漢簡王焉為鎏金銅縷,比諸侯王一級要高,或是當時皇帝所特賜。城王為銀縷,嗣后 安意為銅縷,皆與規(guī)定相符。一、考古特點1、考古學的地方
19、特點突出2、是漢唐兩代的過渡時期3、民族融合更為顯著4、等級制度 十分森嚴5、的廣泛傳播6、中外海路貿易和文化交流頻繁、北城1、形制與布局1)城墻與城門仍利用東漢、晉的城墻 13個城門:東漢以來的12個城門,除開陽門以外,都在晉或北 時改了名。孝文帝初到時,在西城墻北端靠近金鏞城處新開了承明門(2)建立了單一的宮城(3)三條大街:建春門和閶闔門之間的東西向大街;東陽門和西陽門之間貫穿全城的東 西向大街;自閶闔門至宣陽門南北大街一一銅駝街(4)外郭城西城:主要為皇室貴族東城:主要是一般士庶和漢族官僚居民區(qū)南城:安置四方和四夷來的人2、布局特點(1)廢除了東漢以來南北宮的制度,建造了單一的宮城。(
20、2)出現了城和郭城。東漢以來的舊城成為北的城?!按笫小?、“小市”、和“四通市”等工 商業(yè)區(qū)都設在城以外,位置在宮城以南,完全改變了周禮考工記所記“面朝后市”的傳 統(tǒng)。(3)里坊的結構開創(chuàng)了唐代都城棋盤式格局的先例。分森嚴5、的廣泛傳播6、中外海路貿易 和文化交流頻繁一、隋代制瓷業(yè)裝飾工藝:隋瓷多光素無紋,部分帶紋飾的主要以印花(模?。?、劃畫、貼畫為主。(一)以越窯為代表的唐五代青瓷1、釉色:唐代早期越窯瓷器胎體呈淡灰色,青綠色,有的略閃黃2、類型:晚唐時出現了荷葉式或花口式的盤和碗3、裝飾:以光素為主,也有劃、亥叭堆貼和鏤空紋飾,以劃花為多。4、燒制:晚唐開始使用匣缽裝燒瓷器。1、彩繪瓷 唐代
21、彩繪瓷最著名的當推窯.窯位于市望城縣銅官鎮(zhèn)石諸湖一帶,故又稱“銅官 窯”。它是在岳州窯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燒造年代始于中唐,盛于晚唐,衰于五代。以釉下彩 繪青瓷而著稱于世三、宋代瓷業(yè)四、元明清彩瓷業(yè)(一)隋大興城的布局1、宮城位于全城北部中心,為宮殿區(qū)2、皇城在為中央衙署所在地;3、外郭城以宮城、皇城為中心,向東西南三面展開。(二)唐代對長安城的變革1、大明宮(東)建龍首原上,南寬北窄,略呈梯形,周長7679米。一直是唐代主要的朝會之所含元殿:為正殿?;实勐犝团e行大典的地方,建于高宗龍溯2年麟德殿:宮廷舉行宴會、接見藩臣和宰相奏事的場所宣政殿:皇帝召見朝集使、貢使與策試舉人之處大明宮按中軸對
22、稱布局2、興慶宮(“南”)外郭的東部,面積約1.35平方公里,原是唐玄宗稱帝前的藩邸,開元二年(714年)改名 為興慶宮。十四年進行了擴建,十六年竣工。天寶十三年(754年)又筑宮墻和城樓宮以園林為主,且不按中軸對稱布局,因此具有離宮的性質3、夾城開元14年開始修建。外傍郭城東壁,建興慶宮。北通大明宮的復壁,曲江芙蓉園的復壁4、芙蓉園曲江池芙蓉園位于郭城東南角,在大和、開成年間更加完備曲江池隋名芙蓉池,位于芙蓉園的西部。(三)都城規(guī)劃和布局城門:十二座 除南墻正門明德門 有五個門道外 其余各門均為三個門道1、宮城 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平面為長方形,面積約4.2平方公里。宮城正中為太極宮,面積約1
23、.92平方公里是隋朝和初唐時期的皇帝居所和朝會之地,唐高 宗繼位后搬到了大明宮居住東為為太子居所,又稱東宮。西側是掖庭宮,為后宮人員的住處。 北部為太倉,南端為侍省。太極宮(“大”)宮由南向北分為前朝、后寢和苑囿三塊區(qū)域前朝的正殿為太極殿,四周有廊廡圍成的巨大宮院,東西兩側建有官署。后寢的主殿是兩儀殿苑囿位于宮殿最后部,有亭臺池沼等,其北的宮墻上有玄武門2、皇城又稱“子城”,為長方形。面積約5.2平方公里位置緊靠宮城的南側,中隔橫街,北無墻。其余三面辟有五門,朱雀門是正門。城有東西向街道7條,南北向5條。道路之間分布著中央官署和太廟、社稷等祭祀建筑3、郭城又稱羅城,平面長方形,完全采取棋盤式對稱布局。城東西14條大街,南北1l條大街,把全城分割成大小不等的108坊 朱雀大街為全城的中軸線和主干道。坊設有十字街,唐天寶后又增設了曲(小巷),唐人也稱之為“狹斜”(1)里坊坊門都裝有門扉,由專職門吏掌管,負責按時開關夜晚實行全城街道嚴格宵禁,如有“犯夜者,笞二十”,即便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狼的名師教學課件
- 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性的研究
- 山坡羊教學課件
- 【課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課時SAS)+課件-2025-2026學年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
- 散學班會課件下載
- 罐頭玩偶教學課件
- 教學課件制作注意
- 【十堰】2025年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事業(yè)單位招聘393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日本祭典活動方案
- 春季脫毛活動方案
- 新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全冊預習單預習學案
- 工裝室內裝修設計合同書
- 《飯店點餐英語》課件
- 《隱身復合材料》課件
- 第11課《山地回憶》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 DB11-T 1448-2017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資料管理規(guī)程
- 浙江省2024年中考英語真題
- 兒科護理學小兒液體療法
- 百科知識競賽題庫(500題及答案)
- 網絡信息安全的職業(yè)道德與行為規(guī)范
- 痹癥中醫(yī)護理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