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元備考特供(三)01重點題型突破坐標曲線題解題技巧曲線類試題是生物高考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一類題型,此類試題信息含量大,難度大,曲線種類大多復雜,但無論曲線怎么復雜,其關鍵均為數(shù)與形。數(shù)就是圖像中的點起點、轉折點和止點;形就是曲線的變化趨勢及將來動態(tài),抓住關鍵,具有一個正確的解題策略,此類試題就會迎刃而解?!绢}型例解】(2015北京模擬)下圖為甲、乙兩種植物CO2吸收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圖。據(jù)圖回答:(1)甲、乙兩種植物細胞呼吸較強的是_植物。在A、C點時,植物細胞中可以產生ATP的細胞器有_。當光照強度達到E點后,限制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有_。(2)如果在圖中F點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內
2、葉綠體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將_,其主要原因是發(fā)生在_停止,使_減少,影響_;同時_過程仍斷續(xù)進行。(3)當平均光照強度在B和D之間,光照和黑暗的時間各為12 h。實驗前后,甲植物中有機物總量將_,乙植物中有機物總量將_。解析(1)由圖可知,甲植物的呼吸速率為2 mg/(m2h),乙植物的呼吸速率為1 mg/(m2h),故甲植物的呼吸較強。A、C點細胞既進行光合作用,又進行細胞呼吸,產生ATP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和葉綠體。E點時光照強度不再是限制甲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此時限制因素主要是CO2濃度和溫度。(2)F點時突然停止光照,在類囊體膜(上)的光反應停止,ATP和H的產生減少,使暗反應中C3的還
3、原受影響,此時C3的消耗減少,C5的產生減少,即C3含量增加,C5含量減少。(3)以甲植物為例,光照大于B點光強時,每小時在有機物堆積量(以CO2吸收量來衡量)大于1 mg/(m2h),因此光照12小時的有機物堆積量大于12 mg/(m2h),而夜晚每小時的呼吸量為2 mg/(m2h),因此12小時呼吸量為24 mg/(m2h),再根據(jù)關系式:12小時中有機物總量光照照12小時有機物的積累量夜晚12小時的呼吸量,得出結果小于零,說明實驗前后甲植物有機物總量將減少,同理分析乙植物的有機物總量將增加。答案(1)甲線粒體、葉綠體CO2濃度和溫度(2)增加類囊體膜(上)的光反應ATP和NADPHC3化
4、合物的還原CO2與C5化合物結合(3)減少增加【方法技巧】生物坐標曲線題的類型很多,無論曲線怎么復雜,其關鍵是數(shù)和形。數(shù)就是圖像中的點起點、轉折點和終點;形就是曲線的變化趨勢,乃至將來動態(tài)。抓住了關鍵,還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解題思路,可分三步:一、識圖:識圖的關鍵是三看(既識標、明點、析線):第一看理解坐標圖中縱、橫坐標的含義,找出縱、橫坐標的關系,再結合教材,聯(lián)系相應的知識點。(即識標)第二看曲線中的特殊點(頂點、始終點、轉折點、交叉點)所表示了什么生物學意義。(即明點)第三看曲線的走向、變化趨勢。揭示各段曲線的變化趨勢及其含義。根據(jù)縱、橫坐標的含義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圍內,隨“橫坐標量”的增加,
5、“縱坐標量”逐漸增加或減小。超過一定范圍后,隨“橫坐標的量”的增加,“縱坐標的量”減少或增加,或者達到某種平衡狀態(tài)。若為多重變化曲線坐標圖,要分別揭示其變化趨勢,然后對比分析,找出符合題意的曲線或者是結論。或者是教材中的結論性語言。(既析線)二、析圖:解決為什么的問題,通過聯(lián)想與圖像有關的概念、規(guī)律、原理等,并尋求圖像中各自變量與函數(shù)的關系,由此分析圖中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些特殊點?曲線為什么有這種變化趨勢?它們說明了什么?以此揭示問題的實質和規(guī)律。三、用圖:識圖是基礎,析圖是關鍵,用圖是目的。把生物學問題巧妙而合理地設置成圖像題,使學生通過剖析圖像,運用圖中曲線特征、規(guī)律來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培養(yǎng)學
6、生能力的目的。最后用規(guī)范的生物學語言表達(表達能力)。表述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有:不善于表述過程和說明問題;表述不規(guī)范、不簡潔、不準確;不到位或越位,更多的原因是對動態(tài)、靜態(tài)的要求和范圍把握不準。訓練的策略主要是:仔細地看(教材表述)、認真地聽(教師表達)、規(guī)范地練(解題時強烈的自我意識)?!炯记稍囉谩?在四種不同的實驗條件(0.1%CO2、30 ,0.1%CO2、20 ,0.03%CO2、30 ,0.03%CO2、20 )下,測定光照強度對光合速率的影響。圖中曲線分別表示實驗的結果。下列對于限制實驗、實驗、P點光合速率主要因素的判斷,正確的一組是()A光照強度CO2濃度溫度BCO2濃度光照強度溫
7、度C溫度光照強度CO2濃度D溫度CO2濃度光照強度解析比較實驗和可知,自變量是溫度,實驗20 小于實驗30 ,實驗比實驗的光飽和點高,故限制實驗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同理,比較實驗和、和可知,限制實驗的主要因素分別是CO2濃度、溫度。影響P點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強度。答案D2. 如圖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閉大棚內一晝夜中CO2濃度的變化。圖乙中曲線a表示某種植物在20 、CO2濃度為0.03%的環(huán)境中隨著光照強度的變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變化;在B點時改變某種條件,結果發(fā)生了如曲線b所示的變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在一晝夜中CO2濃度最高和最低的兩個時刻即a時刻和b時刻,植物的光合作用速
8、率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速率。(2)分析圖乙中的B點,改變的某種條件可能是(列舉一種情況即可)_。理由:_。(3)圖乙中A點與B點相比較,A點時葉綠體中H的含量_(填“多”或“少”)。如果圖乙中A、C點時溫度分別降低10 ,則曲線有何變化?請在圖丙中表示出來。解析(1)圖甲中,a時刻CO2濃度最高,此時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其后,隨光照強度增強,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b時刻CO2濃度最低,此時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隨著時間推移光照強度減弱,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最后只進行呼吸作用。(2)圖乙中,在B點時,改變某種條件會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量(在光照強度
9、不變的情況下)有所增加,說明B點時改變的條件很可能是增加環(huán)境中的CO2濃度或適當提高環(huán)境中的溫度。(3)圖乙中,A、B點表示在CO2濃度、溫度等條件相同時,光照強度不同,光合作用合成量也不同。A點時的光照強度低于B點時的,所以A點時的H含量少于B點時的。在C點時,光照強度不是限制光合作用合成量的主要因素,CO2濃度、溫度的適當提高都會增加光合作用合成量。若此時溫度降低10 ,光合作用合成量則會有所減少。在A點時,溫度降低10 ,光合作用合成量比原溫度時有所減少,但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合成量繼續(xù)增加,最后達到平衡。答案(1)等于(2)溫度適當升高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光合作用
10、增強(或CO2濃度增加在一定的CO2濃度范圍內,隨著CO2濃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強)(3)少如圖所示02分類實驗提升對照類實驗“對照性原則”是生物學實驗設計和實施實驗的一個重要原則。通過設置對照實驗,可以排除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從而增加實驗結果的可信度和說服力。對照實驗就是一個條件(即因素)不同,而其他條件(因素)都相同的情況下所進行的實驗,研究此條件(因素)和結果之間的關系,這一組就是“實驗組”,而不包含此條件(因素)的一組稱為“對照組”。【高考實驗】常見的對照實驗有如下四種類型:(一)空白對照。空白對照指不做任何實驗實驗的對照組或不給對照組以任何處理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不給對照組任何處
11、理因素是相對實驗組而言的,實際上對照組還是要做一定的處理,只是不加實驗組的處理因素,或者說相對于實驗組而言,除實驗變量外,別的處理與實驗組完全相同??瞻讓φ漳苊靼椎貙Ρ群鸵r托實驗組的變化和結果,增加說服力。通常未經實驗因素處理的對象組為對照組,經實驗因素處理的對象組為實驗組;或處于正常情況下的對象組為對照組,未處于正常情況下的對象組為實驗組。例如,在“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的實驗中,向甲試管溶液加入試劑,而乙試管溶液不加試劑(零劑量),一起進行溫水浴加熱,比較它們的變化。這樣,甲為實驗組,乙為對照組,且乙為典型的空白對照。空白對照能明白地對比和襯托出實驗組的變化和結果,增強了說服力。(
12、二)自身對照。指實驗與對照在同一對象上進行,即不另設對照。自身對照方法簡便,關鍵是看清實驗處理前后現(xiàn)象變化的差異。實驗處理前的對象狀況為對照組,實驗處理后的對象變化則為實驗組。如“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就出現(xiàn)了兩次對照,其中第一次對照是在高濃度溶液處理下,質壁分離狀態(tài)與自然狀態(tài)形成對照;第二次對照是在低濃度溶液處理下,復原后狀態(tài)與質壁分離狀態(tài)形成對照。又如:要研究植物根具有向重力性,莖具有背重力性,可把某一植株橫放于培養(yǎng)基上,讓其自然生長,經過一段時間后,便可觀察到根向重力生長,莖背重力生長。這里,對照和實驗都在同一個體上進行,屬于自身對照。(三)相互對照。相互對照是指不單獨設對
13、照組,而是幾個實驗組相互對比對照,其中每一組既是實驗組也是其他級別的對照組,由此得出相應的實驗結論。一般是在探究某種實驗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不明確的情況下使用,通過實驗的相互對比,確立實驗變量和反應變量的關系。在等組實驗法中,若不設空白對照,則大都是運用相互對照。相互對照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無關變量的影響,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例如,“植物的向性運動”的等組實驗中,5個實驗組采用的都是相互對照,較好的平衡和抵消了無關變量的影響,使實驗結果更具有說服力。又如“驗證植物根對礦質離子有選擇吸收的特性”,可把番茄和水稻分別培養(yǎng)在成分相同的培養(yǎng)液中,過一段時間后,測定培養(yǎng)液中各種礦質元素離子濃度的變化,就
14、會發(fā)現(xiàn)番茄吸收Ca多,吸收Si少;而水稻吸收Si多,吸收Ca少。以上就是兩個實驗組的相互對照。再如,在“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的實驗中,需要設置有氧和無氧兩個條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氣條件下細胞呼吸的方式,這兩個實驗組的結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過對比可以看出氧氣條件對細胞呼吸的影響。(四)條件對照。條件對照是指雖給對象施以某種實驗處理,但這種處理是作為對照意義的,給定的處理因素正是為了保證實驗中對照組與實驗組相比只是少了實驗變量的影響,或者說這種處理不是實驗假設所給定的實驗變量意義的。通常施以條件因素的對象組為對照組,施以實驗因素的對象組為實驗組。例如,在艾弗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中,
15、實驗組是“R型活細菌S型細菌的DNA混合培養(yǎng)”,條件對照組是“R型活細菌S型細菌的DNA和DNA酶混合培養(yǎng)”。再如,“驗證甲狀腺激素促進幼小動物發(fā)育”的實驗中,采用等組實驗法,其實驗設計方案是:以蝌蚪為實驗材料,甲組(實驗組)飼喂甲狀腺激素;乙組(條件對照組)飼喂甲狀腺抑制劑;丙組(空白對照組)對蝌蚪不做任何處理。通過比較、對照、更能充分說明實驗變量甲狀腺激素有促進動物生長發(fā)育的作用。條件對照的目的是通過對比得出相對立的結論,以驗證實驗結論的正確性?!緦嶒灷}】如圖甲是某同學“探究影響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圖。試回答:(1)圖甲裝置中隔在燈與反應瓶之間的盛水玻璃柱的具體作用是_,此種處
16、理是在調整實驗的_變量。(2)若實驗中每隔5 min縮短一次反應瓶與盛水玻璃柱之間的距離,隨著兩者間距離的減小,水銀柱的高度_,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_。(3)某同學利用兩套圖甲所示裝置中的部分器材進行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兩裝置內的小麥種子質量相等;開始時兩個水銀流體壓力計的水銀柱a、b高度一致)。將裝置放在適宜的條件下使種子萌發(fā),一段時間后,會發(fā)現(xiàn)a與b的高度關系是_。解析(1)影響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光照強度、溫度和CO2濃度等,根據(jù)對實驗裝置的分析可以推測,盛水玻璃柱的具體作用是避免光照引起溫度的改變而違背單一變量原則;若溫度不是人為控制的自變量,又與光合作用有關,則溫度就是實驗的無關
17、變量。(2)反應瓶中有NaHCO3溶液,可以為植物提供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釋放的O2造成了反應瓶中氣體體積的增加,最終使水銀柱的高度下降;光合作用的強度越大,水銀柱的高度下降的速度越快。(3)圖乙中左邊裝置測量的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與產生的CO2量的差值,右邊裝置測量的是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故一段時間后兩者水銀柱高度的關系是ab。答案(1)吸收燈光的熱量,避免光照對試管內的水溫造成影響無關(2)下降加快光照強度增大,光合作用產生的O2增多(3)aN2。(6)農家肥即有機肥,分解后可為農作物提供CO2和礦質元素,有利于光合作用的進行。答案(1)a(2)a植物的呼吸速率向右(3)葉綠體基質類
18、囊體薄膜D(4)低高(5)(6)農家肥被微生物分解為農作物提供CO2;提供礦質元素;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提高土壤的通氣性,促進植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答出任意兩項即可)【高考命題】1. 下圖表示某高等綠色植物體內的部分生理過程,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能夠在葉肉細胞生物膜上進行的生理過程有、B階段生成的H可作為還原劑用于過程生成水C過程可為葉肉細胞吸收Mg2等提供動力D過程進行的場所分別是葉綠體基質、細胞質基質、線粒體解析據(jù)圖可知,階段、分別代表光反應、暗反應、細胞呼吸,表示光反應產生ATP,表示C3的還原,分別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無氧呼吸、有氧呼吸。能夠在葉肉細胞生物膜上進行的生理過程有(光反
19、應發(fā)生于類囊體的薄膜上)、中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發(fā)生在線粒體內膜上),故A正確;階段生成的H將作為還原劑還原C3,故B錯誤;過程和都合成ATP,為細胞吸收Mg2等提供動力,過程產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應,故C錯誤;過程進行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過程進行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過程進行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D錯誤。答案A2. 如圖是葉肉細胞在不同光照強度下葉綠體與線粒體的代謝簡圖。以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處于黑暗環(huán)境中,那么該細胞單位時間釋放的CO2量即為呼吸速率B細胞沒有與外界發(fā)生O2和CO2交換,可斷定此時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細胞處在較強光照條件下,細胞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量為
20、n1與n2的和D分析細胞可得出,此時的光照強度較弱且n1小于m2解析細胞中,線粒體利用的O2除來自葉綠體外,還要從細胞外吸收,說明細胞呼吸強度大于光合作用強度,細胞進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過程中,O2的凈消耗量(吸收量)m2與CO2的凈生成量n1相等,D錯誤。答案D2光合作用、細胞呼吸的測定方法及實驗裝置【解題依據(jù)】(1)表觀(凈)光合速率的測定方法NaHCO3溶液作用:玻璃瓶中的NaHCO3溶液保證了容器內CO2濃度的恒定,滿足了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植物光合速率指標:植物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使容器內氣體壓強增大,毛細管內的水滴右移。單位時間內水滴右移的體積即是光合速率。條件:整個裝置必須在
21、光下。動態(tài)分析:當外界條件變化時,CO2(光)補償點移動規(guī)律a若呼吸速率增加,CO2(光)補償點應右移,反之應左移。b若呼吸速率基本不變,條件的改變使光合速率下降時,CO2(光)補償點應右移,反之應左移。c陰生植物與陽生植物相比,CO2(光)補償點和飽和點都相應向左移動。(2)細胞呼吸狀況的實驗測定歸納欲測定與確認某生物的呼吸類型,應設置兩套呼吸裝置,兩套呼吸裝置中的單一變量為NaOH與蒸餾水,即用等量的蒸餾水取代實驗組的NaOH溶液,其他所有項目均應一致,加蒸餾水的裝置內氣壓變化應由CO2與O2共同決定。兩套裝置可如下圖所示,當然,此時仍有必要設置另一組作誤差校正之用。結果與分析若裝置1液滴
22、左移,裝置2液滴不動,則表明所測生物只進行有氧呼吸(因有氧呼吸產CO2量與耗O2量相等)。若裝置1液滴不動,裝置2液滴右移,則表明所測生物只進行無氧呼吸(因無氧呼吸只產CO2,不耗O2)。若裝置1液滴左移,裝置2液滴右移,則表明該生物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裝置1與裝置2液滴均左移,則呼吸過程中O2吸收量大于CO2釋放量,呼吸底物中可能有脂質參與。a為使實驗結果精確,排除實驗誤差還應設置如圖裝置3,以便校正。b進行結果與結論的描述時應“先結果后結論”,而不是“先結論后結果”,如上。【典例研析】取一植物形態(tài)、大小、生長發(fā)育狀況相同的4張葉片按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燒杯中的液體可以保證葉
23、片所需的水與礦質元素的正常供應,氣體的體積變化可以通過觀察油滴的運動進行判斷。(不考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外界氣壓的變化和蒸騰作用的影響)(1)適宜的光照下,裝置A中油滴的移動情況是_,原因是_。(2)適宜的光照下短時間內(裝置內仍有O2存在)裝置B中油滴的移動情況是_。放置一段時間后,裝置中的O2消耗完畢,這時油滴的移動方向是_,寫出此時的反應方程式:_。(3)分析裝置C中的油滴移動情況與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關系:_。(4)能否直接用裝置C、D證明光合作用需要CO2,為什么?_。如果用裝置B、C證明光合作用需要CO2,實驗前應該將葉片進行怎樣的處理?_。(5)要測定葉片細胞呼吸的強度最好選擇裝
24、置_。解析(1)由于裝置A處于適宜的光照下,再根據(jù)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可知消耗的氣體量與產生的氣體量相等,而裝置A內的清水不影響氣壓變化,則壓強不變,故油滴不移動。(2)裝置B內的NaOH溶液能吸收CO2,有氧呼吸消耗O2使壓強減小,則油滴向左移動。裝置B中的O2消耗完畢時,則葉片只能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CO2,而CO2又被NaOH溶液吸收,壓強不變,油滴不移動。(3)裝置C中CO2緩沖液提供一定濃度的CO2,且保持不變,若光合作用產生的O2量大于細胞呼吸消耗的O2量,則壓強增大,油滴向右移動;若光合作用產生的O2量等于細胞呼吸消耗的O2量,則壓強不變,油滴不移動;若光合作用產生的
25、O2量小于細胞呼吸消耗的O2量,則壓強減小,油滴向左移動。(4)要證明光合作用需要CO2,則自變量為CO2的有無,其他條件都相同,但裝置C、D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對葉片進行饑餓處理消耗原有淀粉,有利于檢測是否新產生了淀粉。(5)測定葉片細胞呼吸的強度,需要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擾,所以裝置應遮光。答案(1)不移動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體積等于釋放出的O2體積,細胞呼吸吸收的O2體積等于釋放出的CO2體積(2)向左移動不移動C6H12O6eq o(,sup7(酶)2C2H5OH2CO2少量能量(3)當光合作用強度大于細胞呼吸強度時,油滴向右移動;當光合作用強度等于細胞呼吸強度時,油滴不移動;當光合作用強
26、度小于細胞呼吸強度時,油滴向左移動(因為CO2緩沖液在CO2濃度低時可以釋放出CO2,而在濃度高時要吸收CO2,從而保證裝置內CO2濃度的穩(wěn)定)(4)不能。因為二者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饑餓處理(5)D【高考命題】3. (2015湖北調研)下面三個裝置可用于研究萌發(fā)的種子的呼吸作用的方式及其產物,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A三個裝置中的種子都必須進行消毒處理,都不需要設置對照實驗B甲裝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產生熱量C乙裝置可用于探究萌發(fā)的種子是否進行有氧呼吸D丙裝置可用于探究萌發(fā)的種子的呼吸作用是否產生CO2解析為排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響,種子必須進行消毒處理,為排除無關變量(外界溫度、氣壓等)對實
27、驗的影響,上述實驗需要設置對照實驗。若乙裝置中種子進行有氧呼吸,就會有氧氣的消耗,產生的等體積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裝置瓶內氣體體積減小,液滴左移;若只進行無氧呼吸,則沒有氧氣的消耗,液滴不移動。答案A4. 如圖甲所示為測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裝置,在密封的試管內放一新鮮葉片和CO2緩沖液,試管內氣體體積的變化可根據(jù)毛細刻度管內紅色液滴的移動距離測得。在不同強度的光照條件下,測得的氣體體積變化如圖乙所示。(1)標記實驗開始時毛細刻度管中紅色液滴所在位置。實驗時,試管內變化的氣體是_。(2)若此時圖甲植物光照強度為15千勒克司,則1小時光合作用產生的氣體量為_毫升。若此時植物葉片的呼吸熵(CO
28、2/O2)為0.8(呼吸時產生的CO2和消耗的O2的比值),那么植物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還需從外界吸收_毫升CO2。(3)為了防止無關因子對實驗結果的干擾,本實驗還應設置對照實驗,對照實驗裝置與實驗組實驗裝置的區(qū)別是_。如果對照組在相同光照條件下,毛細刻度管中的紅色液滴較實驗組向右移了5毫升,其原因是_。(4)如果將試管中的CO2緩沖液改為無菌水,則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指標是_值。該方法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不能較準確地說明光合作用速率變化,原因是_。解析本題考查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實驗探究,明確“紅色液滴移動”的實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由于圖甲中存在CO2緩沖液,所以在不同光照強度下,液滴位置
29、改變的本質是O2的消耗和釋放。光合作用產生O2的氣體量應包括積累量和葉片消耗量(15千勒克司時為15050200毫升),同時,植物自身呼吸作用產生的CO2為0.85040(毫升),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O2量等于消耗的CO2量,故植物還需從外界吸收160毫升CO2。設置對照時可將新鮮葉片改為經消毒的死葉片;除葉片本身會影響實驗外,環(huán)境因素也可能影響實驗結果。若改裝置中的緩沖液為無菌水,則測得值為釋放的CO2與吸收O2量的差。答案(1)O2(2)200160(3)新鮮葉片改為經消毒的死葉片環(huán)境因素(如溫度變化等)對實驗的影響(4)釋放的CO2與吸收O2量的差光合作用強度大于細胞呼吸強度,使光合作用所
30、需CO2不夠或光合作用吸收和產生的氣體量相等,變化量與細胞呼吸強度相關3. 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相關計算【解題依據(jù)】(1)呼吸速率的表示方法:植物置于黑暗環(huán)境中,測定實驗容器內CO2增加量、O2減少量或有機物減少量。(2)凈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時間內O2釋放量、CO2吸收量或有機物積累量表示。真正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時間內O2產生量、CO2固定量或有機物產生量表示。(3)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的關系(4)相關計算植物的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同時進行時,存在如下關系:光合作用實際產氧量(葉綠體產氧量)實測植物氧氣釋放量細胞呼吸耗氧量。光合作用實際CO2消耗量(葉綠體消耗CO2量)實測
31、植物CO2消耗量細胞呼吸CO2釋放量。光合作用葡萄糖凈生產量(葡萄糖積累量)光合作用實際葡萄糖生產量(葉綠體產生或合成的葡萄糖量)細胞呼吸葡萄糖消耗量。(5)以凈光合速率的大小來判斷植物能否正常生長(自然狀態(tài)下以一天24小時為單位)凈光合速率大于0時,植物因積累有機物而正常生長。凈光合速率等于0時,植物因無有機物積累不能生長。凈光合速率小于0時,植物因有機物量減少而不能生長,且長時間處于此種狀態(tài)下植物將死亡?!镜淅形觥?2015衡陽聯(lián)一)在一定濃度的CO2和適當?shù)臏囟葪l件下,測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光合速率,結果如表所示。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推測:當光照強度為3 klx時,A植物與B植物固
32、定的CO2量的差值為()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時光照強度/klx光飽和點時光照強度/klx光飽和點時CO2吸收量(mg102cm2葉1h1黑暗條件下CO2釋放量(mg102cm2葉1h1)A植物13206B植物393015注:當光照強度達到某一點后,再增大光照強度,光合強度不增加,這一點的光照強度稱為光飽和點。A11B2C9 D20解析黑暗條件下CO2釋放量表示呼吸速率,A、B植物的呼吸速率分別為6 mg/(100 cm2葉h)、15 mg/(100 cm2葉h)。光飽和點時CO2吸收量表示凈光合速率,等于真正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之差。在光照強度為3 klx時,A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20626mg
33、/(100 cm2葉/h),B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為15mg/(100 cm2葉/h)。因此,當光照強度為3 klx時,A植物與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為11。答案A【高考命題】5. 以測定的CO2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研究溫度對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光照相同時間,35 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與30 時相等B光照相同時間,在20 條件下植物積累的有機物的量最多C溫度高于25 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開始減少D兩曲線的交點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的量相等解析該圖縱坐標分別表示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即植物積累的有機物量)和
34、黑暗中二氧化碳的釋放量(即呼吸作用),因此,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應該是兩條曲線的數(shù)值之和。35 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為(3.53)mg/h,30 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為(3.53)mg/h,故光照相同時間,35 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與30 時相等;制造有機物最多的應該不是25 而是3035 ,積累量最多的才是25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的量相等的點應該是光照下植物不吸收二氧化碳的點,而不是圖中二者曲線的交點。答案A6下列對該表數(shù)據(jù)分析正確的是()溫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0
35、3.00黑暗中釋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A.晝夜不停地光照,在35 時該植物不能生長B晝夜不停地光照,在15 時該植物生長得最快C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在20 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最多D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在30 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是10 時的2倍解析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代表的是有機物的積累量,黑暗中放出CO2的量代表的是有機物的消耗量。35 時該植物的有機物積累量為3,能正常生長。植物生長最快時的溫度為25 。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在20 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為:3.25121.51
36、221 mg;同理可算出其他溫度條件下有機物的積累量,在所有的溫度中20 時有機物積累量最多。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在10 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為:1.75120.751212 mg;在30 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為:3.5123.0126 mg;在10 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是30 時的2倍。答案C4. 光合作用速率關系曲線圖中各點移動【解題依據(jù)】1. CO2(或光)補償點和飽和點的移動方向:一般有左移、右移之分,其中CO2(或光)補償點B是曲線與橫軸的交點,CO2(或光)飽和點C則是最大光合速率對應的CO2濃度(或光照強度),位于橫軸上。(1)呼吸速率增加,其他條件不變時,C
37、O2(或光)補償點B應右移,反之左移。(2)呼吸速率基本不變,相關條件的改變使光合速率下降時,CO2(或光)補償點B應右移,反之左移。(3)陰生植物與陽生植物相比,CO2(或光)補償點和飽和點都應向左移動。2. 曲線上其他點(補償點之外的點)的移動方向:在外界條件的影響下,通過分析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變化,進而對曲線上某一點的縱、橫坐標進行具體分析,確定橫坐標左移或右移,縱坐標上移或下移,最后得到該點的移動方向。(1)呼吸速率增加,其他條件不變時,曲線上的A點下移、其他點向左下方移動,反之A點上移、其他點向右上方移動。(2)呼吸速率基本不變,相關條件的改變使光合速率下降時,曲線上的A點不動,其
38、他點向左下方移動,反之向右上方移動?!镜淅形觥繉⒋ㄜ褐仓甑囊蝗~片置于恒溫的密閉小室,調節(jié)小室 CO2 濃度,在適宜光照強度下測定葉片光合作用的強度(以 CO2 吸收速率表示),測定結果如下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如果光照強度適當降低,a 點左移,b 點左移 B如果光照強度適當降低,a 點左移,b 點右移 C如果光照強度適當增強,a 點右移,b 點右移 D如果光照強度適當增強,a 點左移,b 點右移解析如果光照強度適當降低,則光合作用強度會降低,而呼吸作用不變,需要更大的二氧化碳濃度才能使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由于光照減弱光合作用的最大值要相應減小,因此a點應右移,b點左移;相
39、反如果光照強度適當增強,則光合作用強度會增加,a點左移,b點右移。答案D【高考命題】7. 如圖曲線表示在適宜溫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強度下,甲、乙兩種植物葉片的CO2凈吸收速率與CO2濃度的關系。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CO2濃度大于a時,甲才能進行光合作用B適當增加光照強度,a點將左移CCO2濃度為b時,甲、乙總光合作用強度相等D甲、乙光合作用強度隨CO2濃度的增大而不斷增強解析對于甲植物而言,a點時CO2凈吸收速率為0,說明此時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故在a點之前,甲植物已經開始進行光合作用;適當增加光照強度,光合速率增大,a點將左移;CO2濃度為b時,甲、乙的凈光合作用強度相等,而總光
40、合作用強度凈光合作用強度呼吸作用強度,由圖可知,甲的呼吸作用強度大于乙,故b點時,甲的總光合作用強度大于乙;在一定范圍內隨CO2濃度的增大,甲、乙的光合作用強度增強,超過這一范圍,隨CO2濃度的增大,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強。答案B8. 在相同光照和溫度條件下,空氣中CO2含量與植物光合產量(有機物積累量)的關系如圖所示。理論上某種C3植物能更有效的利用CO2,使光合產量高于m點的選項是()A若a點在a2,b點在b2時B若a在a1,b在b1時 C若a點在a2,b在b1時D若a在a1,b點在b2時解析a點為CO2補償點(光合作用吸收的CO2與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達到動態(tài)平衡量時環(huán)境中的CO2濃度)
41、,b點為CO2飽和點(再增加CO2濃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時環(huán)境中的CO2濃度)。要使光合產量增加,就需增加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量,降低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量。在光照和溫度相同條件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又取決于植物吸收的CO2的量,要使光合產量(有機物積累量)高于m點,需要降低CO2的補償點,增加CO2的飽和點,即答案D。答案D04專家預測考題高考大猜想【預期考情】細胞代謝是高中生物的核心內容之一,命題近幾年以非選擇題為主。試題涉及圖表、曲線、實驗等多種形式。命題內容仍然是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為熱點,本部分內容與其他章節(jié)聯(lián)系密切,學科內綜合題目較多,還可以以工農業(yè)生產實際為切入點,進行命題。2015年高考中這部分內容仍然會成為高考的熱點。【預測考題】1對下列曲線圖的相關描述,正確的是()A圖(1)縱坐標可以是K吸收量,橫坐標可以是呼吸作用強度B圖(2)縱坐標可以是酶活性,橫坐標可以是溫度C若圖(3)中橫坐標表示底物濃度,縱坐標表示反應速率,則可表示等量酶在不同溫度下的反應速率曲線D若圖(3)中橫坐標表示底物濃度,縱坐標表示反應速率,表示正常情況下反應速率與底物濃度的關系,則可表示加入抑制劑后的反應速率與底物濃度關系解析K的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消耗能量,呼吸作用強度為0時,K的吸收量為0,A錯誤;低溫時酶活性較低,但酶不會失活,B錯誤;不同溫度下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東酒店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客艙服務操作與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電子商務企業(yè)運營沙盤實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海洋大學《證券與投資》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東軟學院《大數(shù)據(jù)處理與智能決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課件工傷保險》課件
- SWOT分析培訓課件
- 《經濟型連鎖酒店》課件
- 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育數(shù)據(jù)挖掘理論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贛東學院《生物工程進展與創(chuàng)業(yè)指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七年級科學上冊10.1.1身體降的標志學案無答案牛津上海版
- 血液科侵襲性真菌的治療
- 重點專科建設實施方案(四篇)
- 淺析巖溶地區(qū)工程地質勘察手段及應用
- 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考試試卷附答案解析
- 羅伊模式個案護理
- 公益性崗位開發(fā)申請審批表
- 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知到章節(jié)答案智慧樹2023年西安交通大學
- 組織協(xié)同運用平衡計分卡創(chuàng)造企業(yè)合力
- 車輛剮蹭自愿和解協(xié)議書模板
- 兒科課件過敏性紫癜
- 學校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