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專題講座讓學習發(fā)生在學生身上_第1頁
英語專題講座讓學習發(fā)生在學生身上_第2頁
英語專題講座讓學習發(fā)生在學生身上_第3頁
英語專題講座讓學習發(fā)生在學生身上_第4頁
英語專題講座讓學習發(fā)生在學生身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英語專題講座讓學習發(fā)生在學生身上評價一節(jié)課是不是好課,首先應該明確考察對象。通常在教研活動中,我們聽得最多的是:教態(tài)自然,條理清晰,板書工整,備課充分,課件制作精美等等。這些評價很明顯是在評價教師,是以教師為中心,把教師當成了評價的對象,其實評價一節(jié)課是不是好課,考察的對象應該是學生,因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是我們服務的對象。教學的最終結果應該發(fā)生在學生身上。導語:教師常常說的一句話是:“我都講了多少遍了,你怎么還記不???”是啊,講了多少遍了,為什么還記不???這是教師的悲哀,是學生的無奈! 中國的教育一直是教師占領課堂,講得口干舌燥,黑板不寫滿,鈴聲不響起,決不罷休!然而在學生那里

2、不能不說收效甚微,離教師的預期很遠,與中國素質教育的預期更遠,與學生的期待教師的問題: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素質教育課堂模式的區(qū)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備課上課教師講課學生聽課(邊聽邊記)課堂練習學生作業(yè)課后輔導(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讀,學生記。)素質教育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模式:我們把這種課堂模式定名為“個性化課堂教學模式”。其核心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而教師只是組織教學,恰當?shù)膯l(fā),適時的點撥和引導,發(fā)揮其主導作用。 有位教師在講授“food and drink”一課時,她在兩個平行班中,采用了不同的教法。一個班,她采取了慣用的講授法(傳統(tǒng)

3、模式)。課堂上,她從單詞的拼寫、含義到用法;從詞組到句型,從句型又到句法,一一進行詳細講解。一節(jié)課下來,老師口干舌燥,非常疲勞;學生們緊追急趕,氣喘吁吁。整整一節(jié)課的內容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的印象卻很少;對于那些乏味枯燥的語法條框,學生更是如墜云霧之中。在另一個班,她則是給學生提前布置了任務,讓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去收集有關food and drink 方面的資料。學生們非常積極,去圖書館查資料,上網搜索相關信息,向有關人士打聽、求教-課堂上,學生們踴躍發(fā)言,不僅用英語把課本上的內容表達出來,還補充了不少知識,甚至還有不少同學談到了東、西方不同的飲食文化,肯德基、麥當勞為什么會風行中國等。一節(jié)

4、課下來,老師感覺輕松,學生心情舒暢。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并且所學的知識在頭腦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觀性、受動性和依賴性的基礎之上,而新課程改革中的學生自主學習激起了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了課堂上很好的效果。英語教學案例一啟發(fā): 我在教學八年級英語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的第一課時, 課前我讓兩個班的每個學生準備自己喜歡的水果,而我自己也準備了榨汁機、酸奶、紙杯、刀等制作shake需要的東西。我想這節(jié)課一定會生動、有趣,受學生歡迎。 上課鈴響了,我滿懷信心地走進一班教室。一開始,學生很興奮地看著我制作s

5、hake,聽著我用英語講解制作步驟,一杯shake很快制作好了。當我讓學生品嘗時候,學生聞了聞味道,說什么也不肯嘗試。接下來的活動就沒有繼續(xù)進行。可以說,我這堂課的教學失敗了。我還沒來得及總結,第二節(jié)課又開始了。我?guī)е瑯拥牟牧献哌M2班教室。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學生能很積極的響應,在我在制作時,很多學生在認真看,我在用英語講解制作步驟時,很多學生在認真聽,還小聲地復述,有的還作筆記。當shake做好時,許多學生爭先恐后地要求品嘗,在輪到由學生自己邊制作shake,邊用英語介紹材料以及制作步驟時,很多學生都愿意上來試一試,而且做得也很好。可以說這堂課比較成功。 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準備,同樣的教學

6、設計,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教學結果?上完課后,我認真地思考了這個問題。我發(fā)現(xiàn)我在備課時忽略了“備人”,忽略了不同的班、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反思從這樣的一堂課,我體會到什么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目的和意義。 英語教學案例二東北師范大學教授葉瀾,她評價一節(jié)好課的標準是:一、一節(jié)好課應該是有意義的課。對學生來說至少學到了東西,進而提高學習能力, 形成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 而不是圖熱鬧、做過場。二、一堂好課應該是有效率的課。一要看全班有多少學生有效率;二要看效率的高低;有效的課應該是充實的課,有內容的課。三、一堂好課應該是有生成性的課。即一節(jié)課不完全是預設的結果。而是在課堂中有教師和學

7、生的真是情感,智慧的交流,這個過程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tài)的生長。這樣的課可以說是內容豐富,給人以啟發(fā)。四、一堂好課應該是常態(tài)下的課。課堂的價值在于通過師生碰撞、相互討論,生成新的東西,提倡教師如果把每一節(jié)課都能當研討課來對待。五、一堂好課應該是真實的有待完善的課每一節(jié)課不可能都十全十美,但它至少應該是真實的、不粉飾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課。評價一節(jié)好課的標準是什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需要做的是:1)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2)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煉。3)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4) 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5)給學生一個機遇,讓他們自己去

8、抓住。6)給學生一個沖突,讓他們自己去討論。7)給學生一個權力,讓他們自己去選擇。8)給學生一個題目,讓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切記:自主學習不等于放任自流,要讓學生真正實現(xiàn)自主學習,教師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獨立自主學習的條件。首先要提供學習的語言材料,并幫助學生駕馭這些材料;其次要給學生提出應該完成的交際任務,幫助不同類型的學生制定實施任務的計劃。這一切都需要教師設計出能夠使用所學語言材料的情境、實施活動的組織形式和呈現(xiàn)任務結果的方式。 【感悟】:課堂之道在于,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有了學生,教師的“主導”才有了服務的對象。因此,“主導”總是圍繞“主體”行動的,一切要遵循“主體”的認知規(guī)律和成長需求。教育

9、經典語錄一:課堂之道在于,如何圍繞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主導”下,發(fā)揮其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事教育的人要知道,教師的思維不可代替學生的思維,教師的認知不可代替學生的認知,間接經驗不可代替直接經驗,唯有敢于讓學生在“經歷中體驗”,才會有真正的學習發(fā)生。 【感悟】:身為教師,我們要時刻謹記:教師永遠也不可能代替學生,這是不爭的事實。因此,我們必須讓學生去親歷學習的過程,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效的。教育經典語錄二:【感悟】:讓學生學會學習是教育者的責任,如果教師只教給了學生知識,而沒有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這個教師就是失敗的,也是不稱職的。教育經典語錄三:課堂的意義和價值不是在于教會學生學多少知識,

10、而是教會學生學習?!靖形颉浚寒斢幸惶欤覀兡茏屆恳粋€學生都把學習看作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自覺地學習,愉快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時,我們就可以對自己說“我是成功的教育者”。總有一天,我們要讓每一個兒童“嗜學如命”。教育經典語錄四:【感悟】:“自主”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合作”彰顯了集體的魅力,“探究”展示了學生的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三者有機結合,共同構成了教育的“魂魄”?!白灾?、合作、探究”,是教育的共同“魂魄”所在,是一切課改的“不二法門”,讓學生在“學”中“生”。教育經典語錄五:【感悟】:教師演得再好,始終是教師的;學生演得再差,也是學生的,是學生學習的組成部分。教師要做的不是讓自己的演技發(fā)揮到極致,

11、而是要教給學生學習表演,這才是教師明智的選擇!教師要盡可能抑制住自己的表演欲,而敢于放手讓后學生“表演”;舞臺是學生的,不是教師的!教育經典語錄六:【感悟】:傳統(tǒng)的課堂總是讓學生適應教師的教學方式,而從不會考慮學生的感受,“選鞋子”讓兒童找回了自我。教育僅靠枯燥的說教猶如紙上談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這樣只會事倍功半,“打麻將”輕松解決了課堂的疑難問題。教師真正愛學生,就應該努力做到“該放手時就放手”,給學生一個自主發(fā)展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知識、發(fā)展自己。教育就是“選鞋子”。教育就是“打麻將”。教育即“放手”、“放生”。教育經典語錄七:【感悟】: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

12、之者?!币粋€老師如果能讓他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快樂的學習,這樣的老師就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師。也只有這樣的老師,才有資格談“課堂藝術”。能讓“每一位”學生,無論他們之間存在著怎樣的差異,都能體會學習的快樂,這才是教師的課堂藝術。教育經典語錄八:【感悟】:好的課堂,應該是動靜結合的課堂。因為靈動,思維才能得到碰撞,才能激起智慧的火花,靈感才能被激發(fā)。如果課堂上,學生一個個正襟危坐,卻目光呆滯,這樣的課堂,即使紀律再好,又有什么意義可言?讓學生動手、動口、動心、動神,只有堅持這樣的“解放”,才能生長智慧、展現(xiàn)活力。教育經典語錄九【感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就是要讓學生親歷學習的過程,這樣學到的知識才是有靈性的,而不是僵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