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12.1杠桿 教學課件_第1頁
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12.1杠桿 教學課件_第2頁
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12.1杠桿 教學課件_第3頁
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12.1杠桿 教學課件_第4頁
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12.1杠桿 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節(jié) 杠桿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逐點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yè)提升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杠桿杠桿平衡條件杠桿分類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其中法老胡夫的陵墓最大,建于公元前二十七世紀,高146.5米,相當于40層樓高,由230萬塊重約2.5噸的大石塊疊成,最大的一塊重約16 噸,全部工程歷時30余年。古埃及人用什么工具創(chuàng)造了這一奇跡?你知道這些工具是利用了什么原理嗎?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它?知識點杠桿知1講1人們生產(chǎn)、生活中用到了下列的工具知1講知1講今天我們用塔吊建成現(xiàn)代化城市!知1講這些工具具有什么共同特征呢?知1講 注意:硬棒可以是直,也可以是彎曲的, 即杠 桿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形狀。物理學中,把能繞

2、某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蹺蹺板及上面列舉的生產(chǎn)工具都是杠桿。1.受力的作用2.繞固定點轉動3.比較堅硬共同特征杠桿的概念定義F2阻力L1動力臂L2阻力臂動力作用線阻力作用線O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使杠桿轉動的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F1動力杠桿的五要素:知1講 一“點”支點O(一定在杠桿上) 動力F1 二“力” 相對的 阻力F2 動力臂L1 三“臂” 阻力臂L2杠桿五要素知1講畫杠桿力臂的方法找點(確定支點);畫線(畫力的作用線,一般畫為虛線);作垂線段(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垂 足在力的作用線上,一般畫為虛線);標力臂(標垂足-直角符號、標

3、力臂-支 點到垂足的距離 )。知1講2. 杠桿是否都是直的?1.力臂是一定在杠桿上嗎?3. 若一力作用在杠桿上,作用點不變,但 作用方向改變,力臂是否改變?答:不是。答:杠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答:要改變。注意:知1講例 1下圖中關于動力F1的力臂的作圖中,正確的是()C知1講導引:畫動力臂的方法是過支點作動力作用線的垂線段,而A、B選項中線段與動力作用線不垂直,所以A、B選項錯誤;又因為D選項中,表示力臂的不是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故D選項錯誤,C選項正確。知1講總 結力臂是點到線的距離,找到點(支點)和線(力的作用線),由點向線作垂線段即可。畫力臂的方法可記為:一找點,二作線,點向

4、線作垂線。1下列關于杠桿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杠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B動力使杠桿轉動,阻力阻礙杠桿轉動C支點可能在杠桿的端點,也可能在杠桿中間D杠桿的長度等于動力臂和阻力臂之和知1練D2【中考河南】如圖所示,小華用蘋果和橘子來玩蹺蹺板。她將蘋果、橘子分別放在輕桿的左、右兩端,放手后,桿馬上轉動起來。使桿逆時針轉動的力是()A蘋果的重力 B橘子的重力C桿對橘子的支持力 D蘋果對桿的壓力知1練D知2講知識點杠桿平衡條件2什么是杠桿的平衡?當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靜止時,或作緩慢地勻速轉動時,我們說杠桿平衡了。買菜唉!怎樣才使它平衡讓我們從蹺蹺板開始進行探究。知2講蹺蹺板的簡化裝置:為了便

5、于探究蹺蹺板怎樣才能平衡,可以對它進行簡化。 用帶有等分刻度的均質(zhì)木尺代替蹺蹺板,用鉤碼代替人?;顒樱禾骄扛軛U的平衡條件知2講F1F2oL1L2作出杠桿的五要素知2講1. 提出問題: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2. 猜想與假設:假設一:F1+L1=F2+L2假設二:F1L1=F2L2假設三:F1/L1=F2/L2假設四:F1 L1=F2 L2知2講AB3.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器材:杠桿、鉤碼、彈簧測力計、鐵架臺測量的物理量:力的大小(2) A、B兩圖中的杠桿處于靜止狀態(tài), 實驗時采用哪幅圖?為什么?采用A圖。實驗時,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桿上直接讀出或量

6、出力臂的大小。(1)杠桿兩端裝置兩只可調(diào)節(jié)的螺母,能起 什么作用?調(diào)節(jié)杠桿自身的平衡。知2講實驗步驟:1. 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 在杠桿的左側一個位置掛上適量的鉤碼,記錄 此位置,同時在右側掛上適量的鉤碼,移動此 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記錄此 位置。3. 改變鉤碼數(shù)量或位置,重復上面的步驟,得出 三組數(shù)據(jù)。知2講 1.在實驗前要通過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 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掛鉤碼后,不能再移動平衡螺母,只能通過移動 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平衡。 3.讀數(shù)時,杠桿仍要求是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以便 直接讀出力臂的長度。實驗注意事項4.進行實驗與收集數(shù)據(jù)知2講請同學們

7、開始做實驗實驗次數(shù) F1/N L1/m F2/N L2/m1 2 3 20.1530.10 50.08100.04100.05 50.10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知2講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5. 分析論證、得出結論F1L1=F2L2杠桿的平衡條件:總之,杠桿的平衡條件是交流與合作你的實驗結論與你的假設一致嗎?你的結論是什么?知2講例2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杠桿OA可繞O點無摩擦轉動,A端用繩子系在豎直墻壁的B點,在杠桿的C點懸掛一重為20 N的物體,杠桿處于水平靜止狀態(tài)。已知OA長為50 cm,OC長為30 cm,OAB30。(1)請在圖中畫出繩子對杠桿拉力F的力臂。(2)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知2講導引:(1)力

8、臂的畫法:過支點作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2)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乘以動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根據(jù)直角三角形角與邊的關系,求出繩子對杠桿拉力的力臂;再利用已知的重力和重力的力臂以及杠桿平衡的條件求出拉力F的大小。知2講解:(1)如圖所示。(2)如圖所示,在RtOAD中,ODA90,DAO 30,所以OD1/2OA1/250 cm25 cm。 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得:FODGOC,即F 25 cm20 N30 cm,解得:F24 N。知2講總 結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公式時,動力和阻力的單位要統(tǒng)一為力的單位“N”,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單位要統(tǒng)一,但不一定是“m”,其他長度單位統(tǒng)一也可以。1杠桿是否平衡,決定

9、于()A動力與阻力的大小B動力臂與阻力臂的長短C動力與動力臂乘積和阻力與阻力臂乘積的大小D以上都不對知2練C2【中考自貢】如圖所示的杠桿正處于水平平衡,若在杠桿兩邊的鉤碼下再掛一個鉤碼(鉤碼的質(zhì)量都相同),杠桿將()A還繼續(xù)處于水平平衡B右端上升,左端下降C右端下降,左端上升D無法確定杠桿的運動狀態(tài)知2練C知3講知識點杠桿分類3F1F2動力臂l1阻力臂l2O由 F1l1=F2l2 l1l2 F1 F2這是省力杠桿知3講hhS=4hhS=4hhS=4hhS=4hOF2F1ABAB可見,省力杠桿雖然省力,但費了距離省力杠桿的特點知3講F1動力臂l1阻力臂l2O費力杠桿由 F1l1=F2l2 ,l1

10、 F2 ,這是費力杠桿知3講hS=4hABF2F1OhS=4hhS=4hhS=4hhS=4hhS=4h可見,費力杠桿雖然費了力,但可以省距離費力杠桿的特點知3講F2F1動力臂l1阻力臂l2O等臂杠桿的特點由 F1l1=F2l2l1 = l2F1 = F2這是等臂杠桿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省距離知3講皮劃艇是我國的奧運優(yōu)勢項目之一,如圖所示,是我國選手奪冠時的場景。在比賽中,運動員一手支撐住槳柄的末端(視為支點),另一手用力劃槳,此時的船槳是()A等臂杠桿 B費力杠桿 C省力杠桿 D省功杠桿例 3B知3講導引:運動員一手支撐住槳柄的末端,末端視為支點,另一手用力劃槳,阻力臂大于動力臂。因此,此時的槳屬于費力杠桿。知3講總 結識別杠桿的類型用比較法,通過比較動力臂與阻力臂的大小關系,來判斷杠桿的類型。1關于費力杠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費力杠桿的動力臂大于阻力臂B費力杠桿不能省距離C費力杠桿會費力,因此沒有用處D費力杠桿可以省距離知3練D2【中考德州】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中,使用的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