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中供熱發(fā)展的展望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6d3aaf8256d8d42a02f6002bd19cd3/796d3aaf8256d8d42a02f6002bd19cd31.gif)
![市集中供熱發(fā)展的展望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6d3aaf8256d8d42a02f6002bd19cd3/796d3aaf8256d8d42a02f6002bd19cd32.gif)
![市集中供熱發(fā)展的展望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6d3aaf8256d8d42a02f6002bd19cd3/796d3aaf8256d8d42a02f6002bd19cd33.gif)
![市集中供熱發(fā)展的展望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6d3aaf8256d8d42a02f6002bd19cd3/796d3aaf8256d8d42a02f6002bd19cd34.gif)
![市集中供熱發(fā)展的展望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6d3aaf8256d8d42a02f6002bd19cd3/796d3aaf8256d8d42a02f6002bd19cd3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京市集中供熱進展的展望 北京市熱力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以集中供熱為主的大型一類企業(yè),要緊為首都黨政軍和國家機關、各國駐華使館、公寓、教科文等大型建筑、工業(yè)企業(yè)及居民生活提供優(yōu)質的供熱服務。四十多年來,特不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熱力公司在供熱進展、生產運行、企業(yè)進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較大的進展,截止1998年,供熱能力近5000MW,集中供熱面積3800萬m2。 一、北京集中供熱的回憶 集中供熱理論的提出可追溯到一百五十多年往常,早在1845年,偉大導師恩格斯就預見到分散的取暖形式必須被集中供熱代替。他講:“就拿取暖來講吧,不知白費了多少勞動和物質,每個房間必須有一個大火爐,每
2、個火爐必須分不生火,添煤和照顧;必須把燃料送到每一個房間,而爐灰還得加以清除,但是像目前的一些大的公共建筑物,如工廠、教堂等,裝置一個巨大的總的取暖設備,比如用一個發(fā)熱中心和一些蒸汽管子來代替這些單獨的火爐,那是多么簡單和廉價。”我們現(xiàn)在的集中供熱確實是用如此一種形式,通過管道把熱能輸送到每一個建筑物、每一戶中,減少了人口稠密地區(qū)的污染,提高了室內的舒適程度,這是人類的一個進步。 北京集中供熱進展到今天,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困難奮斗、競爭進展的歷程?;貞浰氖荒甑臍v史,北京熱力公司的進展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是從1958年至1965年。 北京市集中供熱最早開始于1956
3、年。1956年,黨中央成立了都市規(guī)劃建設委員會,負責北京市的總體建設規(guī)劃,其中專門制定了北京的熱化方案。依照這一熱化方案,1957年開始籌建北京第一熱電廠,同時開始修建兩條熱力管線,一條是直徑400mm長7.2公里的蒸汽管線;一條是直徑500mm長6公里的熱水管線,并建成了11座熱力站,當年年底供熱面積為2.75萬平方米,從而拉開了北京都市集中供熱的序幕。1958年8月,北京市煤氣熱力公司成立。1959年,為配合建國十周年,北京市建成了東起八王墳西至民族飯店,長達10公里,管徑為700mm的熱水網長安線,當年供熱面積達到61.15萬平方米。同時建成蒸汽管網的多條干線開始向化工區(qū)供熱,從此北京市
4、的集中供熱開始形成規(guī)模。 從1958年至1965年,由于集中供熱剛剛開始,屬于初創(chuàng)規(guī)模不大,治理也比較單純,要緊治理幾條供熱管網和為數不多的熱力站,因此也稱為單純治理時期。 供熱進展的第二時期是從1965年至1979年底。 1965年,為彌補北京第一熱電廠蒸汽供應不足,公司開始籌建第一座熱源廠 雙井蒸汽廠,國家投資630萬元,裝機6臺蒸發(fā)量為每小時30噸的燃煤鏈條鍋爐。1966年蒸汽廠建成投產,季供汽量30萬噸蒸汽,使北京市集中供熱能力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1969年民用集中供熱面積204萬平方米,外供蒸汽為820噸/小時。1969年至1976年集中供熱進展差不多停頓,至1976年公司的供熱面積
5、增加了147萬平方米,供熱總面積為350萬平方米。1976年北京第二熱電廠開始修建,電廠南線與北線于1977年動工,南線管道直徑800mm,沿著前三門大街往東,北線管徑最大1000mm,是從白云路向北至燕京飯店,向東與民族飯店前的第一熱電廠管網相連,全長14公里。至1979年底,公司供熱面積為509萬平方米。 在這十年里,公司進展處于治理熱源、供熱管網和用戶的時期,并逐步積存了治理集中供熱系統(tǒng)的經驗,培養(yǎng)了自己的治理干部和技術人才。 從1980年開始至今,熱力公司進入綜合進展時期。 1981年,北京第二熱電廠的供熱面積為312萬平方米,當年全市集中供熱總面積為646萬平方米。1982年,熱力公
6、司開始籌建左家莊供熱廠,隨后陸續(xù)建成了左熱東干線和西干線,1985年建成投入運行,共投資7800萬元。至此,北京市集中供熱熱源廠的布局差不多形成,同年集中供熱面積達916萬平方米。 1988年開始興建方莊供熱廠,裝機容量為10臺29MW/臺的熱水鍋爐,總供熱能力290MW,沒有自發(fā)電,是擴建方莊小區(qū)配套的供熱廠,1989年投入運行。 位于北京市西部,距西三環(huán)17公里的石景山熱電廠于1986年建成投產發(fā)電,但外部供熱管網由于市政府財政緊張,沒有建成。1990年市政府向世界銀行申請貸款,建設供熱管線。經世界銀行專家評估后,同意將此項目列為北京都市環(huán)保項目貸款,代款金額5400萬美元。項目內容要緊為
7、建設直徑1200mm管網20公里、中繼加壓泵站2座、雙榆樹供熱廠。國內配套資金部分由市政府解決。 1991年10月石熱供熱管網開始建設,1992年3月15日,長20公里的供熱管網全面開工,同年10月建成試運行,當年供熱面積350萬平方米。1993年又建設了兩座熱網加壓泵站,達到了外供熱至696MW的供熱能力。 進入90年代,都市東郊地區(qū)建設迅速進展,為緩解東部地區(qū)供熱緊張的狀況,1994年市政府同意擴建左家莊供熱廠,安裝四臺容量為29MW的熱水鍋爐,可增加供熱面積100萬平方米。在工期緊、任務重的情況下,當年設計、當年施工、當年對外供熱,得到市政府領導的確信。 華能北京熱電廠是華能集團和市政府
8、共同建設的都市熱電工程,該廠一期裝機容量650MW,民用供熱總能力1349MW,工業(yè)蒸汽每小時500噸。廠內建設由華能集團負責,廠外供熱管網由我公司負責建設。至1998年底,華能北京熱電廠市內供熱管網工程已完工。這項工程熱水輸配干線24.96公里,蒸汽輸送干線4公里,最大的熱水管網管徑1400mm,蒸汽管徑1000mm,是目前國內口徑最大的供熱管網。目前,華能北京熱電廠蒸汽管網已完成試運行,從今年冬季開始將對外供熱。 雙榆樹供熱廠是與石景山熱電廠配套的尖峰鍋爐房,由公司自己負責建設。原在北京市的總體規(guī)劃中有雙榆樹供熱廠那個項目,但建成時刻沒有確定。在市、局向世界銀行申請貸款過程中,通過世界銀行
9、的專家評估,認為石景山熱電廠對外供熱能力的696MW在一年中幾乎有五分之四的時刻里發(fā)揮不出最大的供熱能力。按合理的規(guī)則,應該在熱網中建設一座與之相配套的尖峰鍋爐房,以使石景山熱電廠發(fā)揮出最大的供熱效益。通過北京市政府商量,決定提早建設雙榆樹供熱廠,把雙榆樹供熱廠作為石景山熱電廠供熱系統(tǒng)的尖峰鍋爐房,增加供熱面積500萬平方米。如此石景山熱電廠的最終供熱能力就從原來的696MW增加到1044MW,供熱面積從原來規(guī)劃的1000萬平方米增加到1500萬平方米。目前,雙榆樹供熱廠及外網管線差不多建成,進行了試運,今年冬季可對外供熱。 從1997年開始,為改善首都環(huán)境,依照市政府指示、公司貸款1億元人民
10、幣,先后對左家莊供熱廠、方莊供熱廠的鍋爐進行了燃料結構的改造,兩廠共24臺鍋爐全部由燃煤改為燒天然氣,至1998年底改造工作全部完成。改造后兩廠可提供供熱能力近116MW,增加供熱面積200萬平方米,并減少燃煤27萬噸,廢渣6萬噸,廢水45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6400噸,為改善首都的空氣質量作出了貢獻。 回憶從1956年北京市成立都市規(guī)劃委員會,有了熱化方案開始,進展到今天共走過四十多年的歷程。通過四十多年的進展,熱力公司從第一年供熱的2.75萬平方米差不多進展到目前的3799萬平方米,供熱面積增加了1381倍;供熱管網主干線達到328公里,比1958年的13.2公里管網增加了近25倍;熱力
11、交換站達1015座,比58年的11座熱力站增加了92倍;公司的固定資產已達到38億元人民幣;職工人數達到四千六百多人。目前,公司下屬有左家莊供熱廠、方莊供熱廠、雙榆樹供熱廠和雙井蒸汽廠等4座熱源廠;有負責蒸汽管網和熱水管網運行治理的管網治理所;有負責熱力交換站運行的熱力站治理因此及負責熱力儀表安裝運行的儀表治理所。公司還擁有生產供熱設備的專業(yè)制造廠,建設部批準的甲級設計資質的專業(yè)設計公司,擔負熱力外網管道、熱力站施工的熱力工程公司,并與一些跨國公司成立了生產供熱工程所用的預制保溫管、換熱器、溫度操縱閥等合資企業(yè)。 二、對供熱進展中幾個重大技術改造的體會 回憶北京集中供熱的進展歷程,歸納起來在技
12、術問題和進展上圍繞著壓力平衡、水力平衡、能量平衡、全局操縱來進行,依照每一個時期,公司采取了不同的技術措施,下面歸納整理出來供大伙兒借鑒。 1.熱網直接改為間接連接是大型供熱網的必由之路北京集中供熱網在進展初期,除個不重點用戶外,均采納外網與用戶直接聯(lián)接的方式。進展到1985年,供熱面積達到900萬m2,出現(xiàn)了大面積水力失調,管網漏水量明顯增大的傾向,一般補水量在熱網循環(huán)水量的2,而瞬時達5,致使熱源廠因補水不足壓力下降關閉熱網泵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嚴峻阻礙供熱質量。面對這種情況,熱力公司的領導和技術人員向國外同行學習,先后赴丹麥、芬蘭等國考察,又聘請德國供熱專家講學,逐漸認識到,在如此龐大的供熱
13、網,又有熱電廠和尖峰鍋爐房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必須改善以往的連接方式,改用戶和熱網的直接連接為間接連接,這也是國外同行差不多走完的過程。 北京供熱系統(tǒng)的改造歷經三年,自1986年開始,至1988年差不多完成,在改造中摸索了一些新的思路。 (1)在北京供熱網中首次大規(guī)模使用了板式換熱器,由于大部分熱力站的改造是在原有熱力站的土建結構中進行,而傳統(tǒng)使用的列管式換熱器占地面積大傳熱系數一般在10002000Kcal/h.m2,而板式換熱器傳熱系數可達30004000Kcal/h.m2,滿足了現(xiàn)場占地的要求,且間接換熱使用板式換熱器一次回水溫度比二次回水溫度在正常情況下僅高23,從此開始了北京集中供熱系
14、統(tǒng)中采暖用換熱器要緊使用板式換熱器的局面。 (2)在設計中采納了多項新技術。例如,有采溫順生活熱水供應的熱力站采納一次水串并聯(lián)的方式,即把生活熱水換熱器分為二級,先用采暖一次回水加熱自來水,進一步降低熱網回水溫度,生活熱水溫度不夠時,再開啟熱網一次水加熱,達到節(jié)約熱網一次水量,降低回水溫度,利用低勢熱能的目的。在設備上使用了蝶閥,立式水泵等新產品。 (3)首次使用整體組裝式熱力站,實現(xiàn)了工廠化生產,減少了現(xiàn)場占地和安裝時刻。 (4)研制了熱力站自動化操縱儀表,提出了依照二次水平均溫度操縱供熱的模式,實現(xiàn)了供熱和自控方式的結合。 通過三年的改造,至1988年底,供熱面積達到1304萬m2,全部實
15、現(xiàn)了用戶和熱網的間接連接,熱網補水率從原來的百分位數,降低到千分位數,為熱網的進展建立了基礎。 直接改間接連接工作,從技術上講是解決了全網的壓力平衡問題,起到了兩個作用: (1)由于操縱了熱網的補水,使熱網定壓點壓力得到操縱,不致產生因補水不足循環(huán)水泵人口壓力降低而被迫停泵的后果,熱網壓力的穩(wěn)定,為熱源廠生產和用戶流量調節(jié)起到了基礎保證作用。 (2)現(xiàn)代都市建筑物高差專門大,間接連接起到了全網和局部隔絕的作用,各自按照自己的安全、經濟合理的壓力運行。 2.熱網流量操縱是做好熱量輸送的基礎 完成直接改間接的第一步工作,解決了熱網補水的壓力平衡問題,而現(xiàn)在水力失調則顯得更加突出,供熱系統(tǒng)由于自身因
16、素決定,在沒有自動操縱的條件下,屬于非自我穩(wěn)定性系統(tǒng)而有不于供電系統(tǒng),例如:供電系統(tǒng)負荷減少時,由于設備電抗增加而自發(fā)減少電流達到新的平衡。而供熱系統(tǒng)則不然,在因負荷減少而引起放熱量減少的情況下,如不進行操縱,只會引起回水溫度的升高,而流量并不能自行減少,如此就形成了熱網水力失調的內在因素。而在大型供熱網中,由于分支多、環(huán)路多、用熱設備種類多,造成水力失調的引發(fā)條件,在這種情況下,熱力公司每年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調節(jié),但仍不能專門好解決失調問題,只能用加大循環(huán)水量的方法來保證不利用戶而造成大量用戶過熱形成整體熱量的白費。 解決水力失調的問題,開始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動操縱,采納電動閥門,
17、盡管能夠實現(xiàn),但由于國產設備質量不可靠,治理人員技術水平低,投入大量資金而仍不能專門好發(fā)揮效益。 1985年德國供熱專家來公司講學,提出在德國廣泛使用自力式流量操縱閥對各熱力站按照負荷分配流量進行操縱,后公司派人到歐洲考察也看到了該閥門的使用情況,并于1988年進行實驗,效果專門好,使用可靠,操作簡便,不需電力和任何能源,專門適合北京情況,因此熱力公司作出規(guī)定,對舊用戶在兩年內安裝完成,新建熱力站一律配套安裝。 通過兩年的努力,自力式流量操縱閥的安裝比率達到了90以上,完全改變了過去那種熱網流量不能操縱的局面,每年進展面積超過150萬平方米以上,至1990年總供熱面積達1610萬平方米。 在熱
18、力站中安裝流量操縱閥,從技術上講是解決熱網的水力平衡問題,水力平衡是衡量平衡的基礎。在差不多解決水力平衡之后,熱力公司的治理人員才從繁重的手工調節(jié)中解放出來,熱網的啟動變得安全平緩。以往是外網拚命向熱源要流量,現(xiàn)在是熱源要求放流量,穩(wěn)定了大局。為供熱啟動每天投入近千萬平米制造了條件,現(xiàn)在供熱投訴率逐年降低。 3.多熱源聯(lián)合運行實現(xiàn)能量平衡 在北京集中供熱系統(tǒng)內共有8座熱源廠,其中四座熱電廠,四座作為尖峰鍋爐房的大型鍋爐房,假如把熱電廠內的熱水鍋爐也作為尖峰熱源計算,差不多能力和尖峰能力各占約50,熱源廠中分不以煤、重油、天然氣作燃料,從成本上講,燃氣成本最高,因此,以熱網的經濟性上講應該是:優(yōu)
19、先使用燃煤電廠的熱能,其次是燃油,最后使用燃氣鍋爐房。在北京集中供熱系統(tǒng)中,由于一直處于熱源緊張的局面,因而一直是各熱源廠獨立運行,阻礙了供熱的經濟性,加之技術方面的緣故,認為沒有變頻泵無法解決定壓問題,不敢并網,1998年,公司通過慎重討論,在技術上反復論證,解決了并網的幾個技術認識問題,即:對并網后定壓點轉移的認識,溫度平衡的變化,廠內工況的變化和管網流淌狀態(tài)的變化。于1998年10月5日兩廠并網,取得了對上述理論認識的驗證,并節(jié)約了上千萬元的運行費用,為今后北京市集中供熱多熱源聯(lián)網運行打開了大門。 單位:MW 熱源 基本 尖峰 合計 第一熱電廠 233 348 581 第二熱電廠 348
20、 348 696 石景山熱電廠 696 / 696 高碑店熱電廠 884 465 1349 左熱 / 408 408 方熱 / 291 291 雙榆樹供熱廠 / 348 348 合計 2161 2208 4369 百分比 49 51 100 解決多熱源聯(lián)網運行的問題,從經濟角度講是降低供熱的成本,提高集中供熱的經濟效益,從技術角度上講,是解決了能量平衡的問題。因為各熱源廠和部分管網獨立運行,必定出現(xiàn)有的地區(qū)熱量富余,有的地區(qū)不夠用的局面,即大馬拉小車和小馬拉大車,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情況,并網后由于管網實現(xiàn)了水力工況的新平衡狀態(tài),就能夠通過熱源調節(jié)供熱量而達到平衡全局,節(jié)約能源的目的。 當前,北
21、京集中供熱系統(tǒng)要全部實現(xiàn)聯(lián)網還有專門多工作要做,但怎么講開始了第一步。 4.市熱力公司所治理的集中供熱的調度自成立到80年代初一直是靠一部電話,調度人員兩眼一摸黑,完全是靠下面電話反映情況,給調度的及時性、準確性帶來專門大困難。 在7080年代,公司曾建立了幾個區(qū)域數據傳輸網,但由于受到技術和設備的限制,還沒有投入使用就淘汰了。 1989年,熱力公司和航天部502所、16所等單位共同建立了一套用無線信號傳輸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能夠把兩座熱電廠和20多個熱網關鍵點的數據傳輸至調度室。 1990年,利用丹麥政府貸款,熱力公司建立了一座中繼泵站和一個熱力站的遠程監(jiān)測和操縱。 1997年,公司利用世界銀行貸款
22、,建立了自石景山熱電廠至城區(qū)供熱管網的監(jiān)測系統(tǒng),采納光纖通信。 至1998年,我們差不多建成一套和管網相適應的集中監(jiān)測系統(tǒng),能夠將8座熱源廠和47個熱網關鍵點,5個熱力站的溫度、壓力、流量、補水量等參數瞬時傳輸至公司總調度室,在公司總調的100平方米大屏上可隨時觀看各點參數,計算機顯示屏可顯示當前和歷史的參數,提高了調度水平。 在1998年7月4日,因熱網中一條戶線跑水,在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關心下,不到2小時,操作熱網閥門70多道,迅速找出了漏點。 1998年11月21日,左家莊供熱廠經歷了先停天然氣,剛剛啟動轉入供熱又全廠停電的連續(xù)故障的考驗,設備未出現(xiàn)任何問題。上述兩個故障,假如沒有這一套監(jiān)測系統(tǒng)
23、,是不可能短時刻處理完成的。 熱網監(jiān)測是第一步,有了這一步,我們能夠做到掌握全局。操縱是第二步,我們正在考慮在經濟條件同意下的操縱方案。 三、北京都市集中供熱面臨的進展機遇和挑戰(zhàn) 從2000年至2010年這十年間,在穩(wěn)步進展集中供熱的同時,北京市還要積極推行清潔能源供熱,進一步操縱大氣污染,節(jié)約能源。以后十年里,北京市將新建太陽宮供熱廠、草橋供熱廠、鄭常莊供熱廠、東郊供熱廠四座大型供熱廠及配套的都市熱水管網;積極推廣清潔能源供熱;結合都市熱力網的新建和改造,積極采納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提高熱網的運行治理水平。下面分不就2000年至2010年十年間的熱源、供熱范圍、熱力管網和集中供熱效益等問題作
24、一展望: 1.熱源 現(xiàn)在北京熱源能力5000MW,可供熱面積7000萬m2,現(xiàn)只供3800萬m2,可進展3200萬m2,為加速進展提供了條件。 2000年至2010年間,華能北京熱電廠將增加供熱能力1349MW;方莊供熱廠將增加供熱能力116MW;新建草橋供熱廠供熱能力為349MW;新建太陽宮供熱廠供熱能力為349MW;新建鄭常莊供熱廠供熱能力為349MW;新建東郊燃氣輪機供熱廠供熱能力為232MW;從而使北京都市熱力網新增供熱能力1744MW。 依照2000年至2010年間北京市區(qū)規(guī)劃建筑進展速度、清潔能源供應情況和其他集中供熱方式的增長速度,為確保北京市的大氣環(huán)境,增加1744MW的供熱能
25、力,能夠使2010年北京市區(qū)的集中供熱率與清潔能源供熱率之和達到88.8。從都市熱網供熱系統(tǒng)的熱源分布看,新增以上熱源,有利于聯(lián)網運行后各熱源的供熱量調配,使熱源分布更加合理。新建以上熱源和建設有限的熱源連通線,可向三環(huán)路內(特不是二環(huán)路內)供熱約2000萬平方米,經濟效益相當明顯。 為了增加華能北京熱電廠的供熱能力,供水溫度達到150,以后十年內還增加3臺供熱量各為116MW的尖峰熱水鍋爐,使華能北京熱電廠外供民用熱負荷能力達到1698MW。 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間,北京都市熱力網供熱系統(tǒng)中各熱源廠供熱總能力將達到6700MW,供熱熱源的分布更趨合理。西部熱源除石景山熱電廠、第二熱電
26、廠和雙榆樹供熱廠外,新增了鄭常莊供熱廠;東部熱源除華能北京熱電廠(供熱能力增加349MW)、第一熱電廠和左家莊熱電廠外,新增了太陽宮供熱廠和東郊供熱廠;中南部的方莊供熱廠聯(lián)網,并新增了草橋供熱廠。在這十年里,都市熱力網供熱系統(tǒng)的蒸汽總外供能力仍為1320噸,沒有新增加蒸汽熱源。 2.供熱范圍 2000年至2010年間,由于蒸汽熱源沒有增加,蒸汽負荷的分布也變化不大,仍集中在東郊工業(yè)區(qū)。依照北京市冬季蒸汽供不應求,夏季蒸汽供大于求的特點,應優(yōu)先保障生產用戶生產工序的蒸汽負荷需求,并逐步將有條件的非生產用戶和生產用戶的非生產用汽部分改為熱水介質供熱。為解決夏季蒸汽負荷的供求矛盾,利用蒸汽制冷是一條
27、特不有利的進展途徑,要鼓舞采納蒸汽介質夏季制冷。關于在蒸汽管網范圍內的用戶,推舉使用蒸汽作動力進行制冷,不僅使用戶經濟效益明顯,也使蒸汽負荷在夏季找到了一條好的出路,還能夠提高熱力公司的經濟效益和供熱管網的利用率。 民用熱負荷在2000年至2010年間仍要緊集中在市三環(huán)路以內,其供熱面積達9344萬平方米,三環(huán)路以外供熱面積為1156萬平方米,三環(huán)路內與三環(huán)路外供熱面積之比為10.12。2000年至2010年間北京市區(qū)集中供熱總面積將達到18400萬平方米,其中北京市熱力公司的供熱面積將達到1.05億平方米。市區(qū)民用集中供熱率為60.53,其中三環(huán)路以內達72.19;2000年至2010年間市
28、區(qū)民用集中供熱率和清潔能源供熱率之和為88.8。 3.熱力管網 到2010年,北京都市民用熱力管網總長約500公里,最大管徑為1400MM。2000年至2010年間北京都市熱力管網有四條東西大干線:平安大道干線、原長安線、長安復線和廣外干線。熱力管網把除東郊供熱廠以外的西部熱源(石景山熱電廠、第二熱電廠、雙榆樹供熱廠、鄭常莊供熱廠)和東部熱源(華能北京熱電廠、第一熱電廠、左家莊供熱廠、太陽宮供熱廠)以及中南部熱源(草橋供熱廠、方莊供熱廠)連接起來,形成了10個熱源聯(lián)網運行的格局。為了充分發(fā)揮熱力管網的輸送能力,提高供熱系統(tǒng)運行的經濟性和可靠性,北京市要利用2000年至2010年這十年的時刻,實
29、現(xiàn)都市熱力管網供熱系統(tǒng)的10個熱源聯(lián)網運行。 但集中供熱目前也遇到了空前的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要緊來自燃料結構的改變和集中供熱與分散供熱理論上的爭議兩個方面,我們從事集中供熱行業(yè)的同志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由于中國是一個富煤貧油的國家,我國的燃料結構在90年代初往常一直以煤為主。例如北京,在總體能源消耗中,燃煤占了65,而隨著近年來國民經濟的進展,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出現(xiàn)了在供熱領域中,多種能源并存,相互競爭的局面。如在北京,目前就有燃煤、燃油、燃氣、電采暖等多種形式,應該講各種供熱形式有其內在的優(yōu)勢與劣勢,在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進展中,應因地制宜、合理確定熱源種類不能搞一刀切。但目前,有
30、一些對集體供熱行業(yè)并不十分了解的人把供熱收費難這種治理體制上的問題,強加給集中供熱事業(yè)本身,因此而否定集中供熱,錯誤地得出了“北京市不宜再建燃煤的大型熱電廠和大型區(qū)域鍋爐房”的結論。 熱力學第二定律講明,在能量的轉換過程中,必定產生熵增,由于熵增,使原來能量的品位或者講能級降低,也確實是講,從第二定律能夠看出,能量并不是永久能夠轉化并被利用,我們所能夠利用的,只是能量中的可用部分。那個地點人們又引出了和的概念來講明那個問題: 和 系統(tǒng)在給定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下,其能量中能夠完全地、連續(xù)地轉化為任何一種其它形式的能量的那部分是,而不具有任何可轉化的那部分叫做。 能= En=EA 那個地點講的是能量轉化的有限性,為了解釋這種有限性,人們對能En又提出了有序能和無序能的概念: 有序能是指載能物系中的差不多載能粒子所具有的勢或運動方向是完全相同的能。如電能、磁場、重力場等。有序能從一種形式轉變?yōu)榱硪环N形式是以功的形式來實現(xiàn)的,并可百分之百地轉化。 無序能是指由于載能體內的載能粒子紊亂運動而宏觀體現(xiàn)的一類能量,如熱能。在一定條件下,無序能可轉化為有序能,但數量不可能百分之百。 這種對能、有序能、無序能的認識,正是我們熱電聯(lián)產集中供熱對能量利用的理論基礎,即:在燃料燃燒、能量釋放這一過程中,既產生了有序能,又產生了無序能,單發(fā)電不供熱的發(fā)電廠,只利用了能中有序的那一部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合同
- 2024-2026年中國公共安全軟件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年度門面租賃合同(含線上線下融合推廣條款)
- 2025年度大型基礎設施項目聯(lián)營協(xié)議書標準范本
- 2025年其他木制工藝品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20241226-203601
- 鋅基潤滑脂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書
- 2025年度文化產業(yè)園共同出資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旋游流器淀粉泵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中國家居清洗用品行業(yè)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單位助學金申請書
- GB/T 4365-2024電工術語電磁兼容
- 高校體育課程中水上運動的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 油氣勘探風險控制-洞察分析
- GB 12710-2024焦化安全規(guī)范
- 2022年中考化學模擬卷1(南京專用)
- 醫(yī)療機構質量管理指南
- 2024-2025銀行對公業(yè)務場景金融創(chuàng)新報告
- 《醫(yī)療機構老年綜合評估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
- 2025屆鄭州市高三一診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2025年軍隊文職考試《公共科目》試題與參考答案
- 新《安全生產法》安全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