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探索文明道路上的“提燈者”李伯謙:考古的初心是“修國史”公開課_第1頁
對話探索文明道路上的“提燈者”李伯謙:考古的初心是“修國史”公開課_第2頁
對話探索文明道路上的“提燈者”李伯謙:考古的初心是“修國史”公開課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話探索文明道路上的“提燈者”李伯謙:考古的初心是“修國史”來源:“CCTV4”微信公眾號 時間:2022. 08. 16什么是“人類文明”?怎么才算出現(xiàn)了國家?中華文明從何開始?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已經(jīng) 走過百年時間,在一代又一代考古人的努力下,這些問號正在被一一解開。如果說考古是探索文明的一盞明燈,考古人李伯謙就是行走其間、承上啟下的“提燈者”。 從學生時代確定“修國史”的考古初心,到提出中國考古學的基本方法之一 “文化因素分析 方法”,再到主持“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工作,在過去60多年間,李伯謙始終堅持 從田野間挖掘中國文明的起源,而今已年近八旬的他依然活躍在考古一線,梳理著中華文明 的源

2、流和脈絡?!拔拿魈皆词敲褡遄孕诺脑慈崩畈t認為,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需要自己實實在 在的歷史,“把它弄清楚,才能有歷史自信心?!笨脊诺某跣氖恰靶迖贰?956年,李伯謙考入北大考古專業(yè)。在讀書時,他就參與了周口店的考古和開掘工作, 并得到了郭沫假設、裴文中、賈蘭坡等人的關注。但彼時,考古學在國內還實實在在是個“冷 門”學科?!翱脊艑W究竟有什么用處,當時爭論很大?!碧K秉琦教授講課時的一番話讓李伯謙記憶 猶新?!八f,學考古初心是什么?初心就是修國史,修理的修,就是要把中國的歷史 弄清楚。中國這么大地方,人口又這么多,要把中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梳理清楚不容易?!鄙鲜兰o70年代,蘇秉琦交給李伯謙一

3、個任務,讓他帶著學生參加江西吳城遺址的開掘。 這是長江以南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第一個青銅文化遺址,李伯謙將其命名為“吳城文化”?!笆紫仁撬臅r間早,相當于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商代、西周。然后東西很奇特,既有 南方的印紋陶,又有北方的特點。當?shù)亻_掘的最小的那個遺址叫吳城,我們就以此命名,叫 吳城文化?!薄皡浅俏幕钡母拍畹玫搅硕鄶?shù)人的認可,也給李伯謙帶來了極大的信心,“考古只要 走出去、只要動手、動腦子,就能有新的建設?!倍畈t提出的、運用到吳城文化、二里 頭遺址、殷墟遺址等多個遺存研究中的“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也成為了中國考古學的基本方 法之一。文明探源是民族自信的源泉“中國文明的起源不能是空口說白話,必

4、須是要走到田野中親自挖出來。從文化因素分 析,確定它的時代、性質、特點,最后綜合起來再分析它?!崩畈t認為,只有經(jīng)過了這個 過程,我們才能知道我們的歷史怎么來的,“原來中國這么強大,有這么悠久的歷史,有了 自信心,才能激發(fā)我們的創(chuàng)造性。”多年來,李伯謙不斷思考探索,以考古構建囊括整個社會文化開展的大歷史。2022年7月29日,由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編著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新書在北 京發(fā)布。時隔二十多年,李伯謙等考古學家依然不間斷對這段歷史的研究,在古老迷霧中, 劃下明亮金線。作為1996年“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表示,新書中最大的不同是全方 位的表現(xiàn)出中國的考古學是多學科聯(lián)合攻關,

5、“現(xiàn)代科技也用得上了,古代文獻也有了,考 古也有了,古文字也有了,它對于我們得出的成果做了實事求是的進一步的說明。”在“夏商周斷代工程”研究過程中西方社會曾有質疑,其中在2000年發(fā)布簡版報告時, 紐約時報發(fā)表了中國:古老歷史引發(fā)現(xiàn)代質疑。對此李伯謙認為,要從兩方面看待質疑?!皬暮玫姆矫鎭碇v,促使我們認真地進行研究, 不斷地解答我們不知道的問題;另外一方面也看得出來,有一些人是心懷不滿,想看你的笑 話。我覺得都可以理解。我們需要把每一個結論怎么得來的原原本本講清楚,所以我們又做 7 20來年。”“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對于自己民族的歷史,國家的歷史都要有心緒,為什么呢? 因為這是追溯到我們的祖

6、先怎么來的,我們的國家怎么來的,這樣子才能把歷史延長。如果 連這都不知道,那還談什么今后的開展呢?沒有考古什么都不敢說?!迸袛辔拿鞯闹袊桨副皇澜缯J可什么叫做文明、什么叫做國家,學術上有不同的意見。“現(xiàn)在對古代文明的開展,分了 古國、王國、帝國。古國階段被認為是從原始時代剛剛有貧富分化、向階級社會過渡的時期, 有的可能有文字,有的可能就沒有,有了文字也不完全,比方說最初是刻劃符號,慢慢才變 成文字。”李伯謙稱不一定說什么都有了才能證明它是文明,其實絕大多數(shù)地方也并不是只 用文字、青銅器和城市這三個傳統(tǒng)要素作為文明認定的標準?!皬闹袊膶嶋H情況來看,我們認為首先是要從它的社會狀況是不是出現(xiàn)了貧富分化, 有沒有高低之分,有沒有宮殿、大型建筑,如果有了這些,說明它已經(jīng)有了分化,有了等級 的區(qū)別,這樣的話才是有了文明的跡象。”實際上,中國考古學對文明認定的標準打破了西 方考古學的一些基本標準。李伯謙稱,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中國的方法是實事求是、是正確的。2000年,李伯謙開始主持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到目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已經(jīng)進 行到第五期。李伯謙稱這個工程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進一步構建中華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開展 過程,“如何開展,如何相互影響、傳承借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這個過程弄得清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