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8個常用文言虛詞意義、用法(含例句譯文)搜集整理:廣東省陸豐市林啟恩紀念中學 鄭旺吉 高考考綱要求我們掌握的文言虛詞有18個。按音序排列如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亦可用歌訣來幫助記憶:之乎者也,因為所以,而且與其于焉,則乃若何?,F(xiàn)將其意義和用法予以歸類,并附例句及譯文,以期幫助廣大高中學生理解、記憶。一、而1.用作連詞??蛇B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一)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勸學)螃蟹有六條腿,兩只大鉗。(二)表示遞進關系??勺g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君子廣
2、泛地學習,而且天天對照檢查自己。(三)表示承接關系??勺g為“就”“接著”,或不譯。如: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石鐘山記)我正心中驚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fā)出。(四)表示轉折關系??勺g為“但是”“卻”。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五)表示假設關系??勺g為“如果”“假如”。 如: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各位如果有這個意愿,看我的馬頭行事就可以了。(六)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刹蛔g。如: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我曾經整天地想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我小心謹慎地起來2.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
3、;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例如: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你的父親做吏部的長官,把我調到京城任職,那么你也就可以時時侍奉母親了。3.復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把撫尺罷了。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懂得道理有早有晚,技藝和學問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如此罷了。二、何1.用作疑問代詞。單獨作謂語,問原因,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為什么這樣呢?為了
4、尊重(你們)大國的威嚴以表示敬意啊。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我曾經探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 于(以上)兩種心情,為什么呢?作賓語,主要代處所和事物,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要后置。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劉豫州現(xiàn)在想要到什么地方去呢?大王來何操?(鴻門宴)大王您來的時候拿了什么東西?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既然)這樣,那么什么時候才快樂呢?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在這里早晚能聽到的是什么呢?(只能聽到)杜鵑凄楚的啼叫和猿猴哀鳴的音聲。2.用作副詞。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
5、么”“怎么”。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鎧甲,向他面北朝拜稱臣呢?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樣”。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婀賯餍颍┑搅烁钕骂^發(fā)來對天發(fā)誓,(抱頭痛哭,)眼淚沾濕衣襟(的可憐地步),是多么衰敗啊!復音虛詞“何如”“何以”。(一)“何如”常用于疑問句中,表疑問或詰問,相當于“怎么樣”或“什么樣”。如: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樊噲說:“今天的事情怎么樣?”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竊符救趙)現(xiàn)在派了一部車過來就要取代我, 這是怎么回事呢
6、?君以袁某為何如人哉?(譚嗣同)你以為我袁某是什么樣的人?(二)“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于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于“拿什么”“憑什么”等。榮祿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譚嗣同)榮祿待您一向優(yōu)厚,您將怎樣對待他呢? 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曹劌)問:“(你)憑什么作戰(zhàn)?”三、乎1.用作語氣助詞。(一)表疑問語氣??勺g為“嗎”“呢”。幾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你冷嗎?想要吃嗎?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zhàn))將軍(指孫權)您迎順曹操,想要得到一個什么歸宿呢?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報劉一丈書)哪有相公這個時候出來會見客人的呢?(二)表測度語氣,可譯為“吧
7、”。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ㄇf暴見孟子)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樂,那齊國恐怕就治理很不錯了!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圣人成為圣人,愚人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此吧?(三)用于感嘆句,可譯為“啊”“呀”等。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誰能想到橫征暴斂的毒害有比這毒蛇更厲害的?。ㄋ模┯迷诰渲?,表示停頓語氣。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為什么惶惶不安,想要到哪里去呢?2.用作介詞,相當于“于”(一)表示動作發(fā)生的時間,“在”“從”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二)表示動作涉及的對象,“對”“向
8、”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君子廣泛的學習,而且天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會智慧明達,行為沒有過錯了。(三)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在”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的中間。(四)表示比較,“比”“跟相比”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因為我比你們年齡大一點,不要因為我(年齡大這一點就不說了)。3. 用作形容詞詞尾,有時相當于“地”。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五人墓碑記)所以如今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個人了。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ㄢ叶〗馀#┯帽”〉牡度?,插入有空隙的骨節(jié)和組合部位
9、間,對于刀刃的運轉和回旋來說,那是多么寬綽而有余地呀。四、乃1.用作副詞。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就”“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相背的,可譯為“卻”“竟然” “反而” “才”等;還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才”“僅”等。例如: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曹劌論戰(zhàn))曹劌說:“位高祿厚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朝去覲見魯莊公。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國強大而燕國弱小,而您又受到趙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F(xiàn)在您卻是從趙國逃跑去投靠燕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
10、鐘山記可是(知識)淺薄的人,竟然用斧頭去敲擊(石頭)來考證石鐘的來由。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大王應當齋戒五天,在大堂之上設九賓之禮,我才能獻上和氏璧。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項羽于是又率兵向東走,到了東城的時候,只剩下二十八個騎兵。2.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例如: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當朝廷的軍隊向北平定中原的時候, (你)在家祭時不要忘記把勝利的消息告訴你的父親。3.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例如: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11、(赤壁之戰(zhàn))如果事情不成功,這便是天意了。嬴乃夷門抱關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信陵君竊符救趙侯嬴(我)本是夷門的守門人,公子卻親身委屈車馬去迎接我。五、其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一)第三人稱代詞??纱恕⒋挛?,有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shù))。例如: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聽從了他的建議,大王您也開恩赦免了我。(二)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整個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譯為“他”“它”,不能加“的”。如: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怕他撞破寶玉,就婉言
12、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撞璧)。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出生在我之前,他懂得道理固然也在我之前。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些都是說它適于觀賞的方面。(三)活用為第一人稱。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zhàn))現(xiàn)在我魯肅迎順曹操,曹操想必會把我送還鄉(xiāng)里,品評我的名位,還少不了(讓我做一個)低級的從事。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我也后悔自己跟隨那些人出來,以致沒能盡享那游覽的樂趣。(四)指示代詞,表遠指??勺g為“那”“那個”“那些”“那里”。如: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13、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五)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如: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在亂石中間選擇其中的一兩塊敲打。2.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這個原因吧!(表測度) 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難道誰還能譏笑我嗎?(表反詰)汝其勿悲?。ㄅc妻書) 你可不要悲傷?。ū硗裆蹋┕ブ豢耍瑖焕^,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攻它又攻不下來,包圍它又
14、沒有后續(xù)部隊,我們還是回去吧。(表祈使)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給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記你父親的意愿。(表期望)3.用作連詞。通常放在句首,或表選擇,可譯為“還是”;或表假設,可譯為“如果”。(一)表示選擇關系,相當于“是還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呢,還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呢?(二)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送東陽馬生序)如果學業(yè)有不精通,道德有沒形成的地方,不是天生資質低下,就是心思不如我專注罷了。4.用作助詞,起調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可不翻譯。霰雪紛其無垠兮,云霏霏其承宇。(涉江)
15、大雪紛飛無邊無際,烏云濃重緊壓著屋檐。六、且1.用作連詞。表示遞進關系、并列關系。例如: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赤壁之戰(zhàn))他所率領的中原軍隊不超過十五六萬,而且久已疲勞。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zhàn)) 況且將軍可以憑借來抵御曹操的便利條件,就是長江。 河水清且漣漪。(伐檀)河水又清又泛著一圈圈波紋。有時相當于“尚且”,先讓步,后推進一層。例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欓T宴)我死尚且不逃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辭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古代的圣人,他們超過一般人很遠了,尚且跟從老師向老師請教。2.用作副詞。相當于“將”“將要”,“暫且”“姑且
16、”。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如果不出洞,火把就要燒完了。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ㄊ纠簦┗钪娜藭呵彝瞪?,死去的人就算永遠完了。以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驢)認為(這驢)將要咬自己呢,非常害怕。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你只好暫時回娘家去,我現(xiàn)在暫且回太守府里辦事。3.用作助詞,作用相當于“夫”,表示以下要發(fā)表議論。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H藺相如列傳) 一個平庸的人尚且對這種情況感到羞恥,更何況是將軍宰相呢?有時“且夫”連用,表示下文更進一步議論。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而且,天下并沒有減小或削弱,雍州的地勢,殽山、函谷關的險固,還和原
17、來一樣。七、若1.用作代詞。(一)表對稱,相當于“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若毒之乎?(捕蛇者說)你怨恨這件事嗎?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捕蛇者說)更換你的差役(指捕蛇),恢復你的賦稅,怎么樣呢?(二)表近指,相當于“這”“這樣”“如此”。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論語憲問) 南宮適走出去,孔子說:“這個人真是個君子呀!這個人真尊重道德呀!”2.用作連詞。(一)表假設,相當于“如果”“假設”等。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赤壁之戰(zhàn))假如能夠憑江東的兵力,和中原(曹操)抗衡,不如早與他們斷絕交往。(二)表選擇,相當于“或”“或者”。以萬人若一
18、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帶領一萬人或者一個郡投降的,封為萬戶侯?!叭簟焙汀胺颉薄爸痢苯Y合,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層意思的開頭,表示他轉。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岳陽樓記) 像那連綿的雨不斷如織,整月不晴;陰冷的風呼嘯著,渾濁的水浪沖向天空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岳陽樓記)至于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時,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八、所1.用作助詞。經常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合,組成“所”字結構?!八弊纸Y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如: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在大
19、庭廣眾之中,不應該有拜訪朋友的事,現(xiàn)在工子您卻特意拜訪我。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所以我即使很愚笨,但是最終也收獲了很多知識。余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指南錄后序)我在患難中,有時候用詩來記述個人的遭遇?!八焙蛣釉~結合,后面再有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后序)夜晚就派兵包圍他所住的屋子。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世莫能知,故隱屠間耳。(信陵君竊符救趙) 我拜訪的那個屠戶朱亥,這人是個賢人,世人不了解他,因此才埋沒在屠戶中間。2.在有些句子中,“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錄后序)(我)在賈家
20、莊差點被巡查的騎兵凌辱逼死。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侯嬴我聽說如姬的父親被人所殺。3.復音虛詞 “所以”。 “所”和“以”連用,文言中也常見。用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表示原因,一種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我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以國家利益為先以個人私仇為后。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出師表)親近賢臣,遠離小人,這就是先漢之所以興隆的原因;親近小人,遠離賢臣,這就是后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表示手段或憑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信陵君竊符救趙)我用來禮待侯贏的方法已經
21、足夠完備了,天下沒有誰不知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老師是用來傳教道理、教授學業(yè)、解答疑惑的人。九、為“為”在文言中經常用作動詞和介詞,也可以用作助詞。用作動詞,意思是“做”。還可作判斷詞“是”用。這些都屬于實詞范圍。下文介紹作虛詞用的幾種用法。1.用作介詞。除表被動外,一般讀去聲。(一)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向”“對”等。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保ㄌ一ㄔ从洠┻@里的人(對漁人)說:“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起這里的事。” 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信陵君竊符救趙)如姬對公子哭訴,公子派門客斬掉她仇人的頭顱。(二)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勺g為“替”“給”等。 當橫行
22、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zhàn))應當縱橫天下,為東漢皇室去除殘穢勢力。公為我獻之。(鴻門宴)您替我敬獻給他。(三)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勺g為“當”“等到”“在”等。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在他來到的時候,請允許我們捆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四)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勺g為“為著”、“為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序)天下人為了利益而蜂擁而至,為了利益各奔東西。(五)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牛)我看到它難以處理,因此小心翼翼地警惕起來,目光因此集中到一點,動作因此放慢了。
23、(六)表示被動關系。讀陽平聲,可譯為“被”。“為”所引進的是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有時亦可不出現(xiàn)主動者;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有決瀆于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五蠹)如果有人在商朝還盡全力去疏導河流,一定會被商湯、周武王恥笑了。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欓T宴)不然的話,你們這些人都將被他所俘虜!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赤壁之戰(zhàn))現(xiàn)在如果不趕快去,恐怕被曹操搶了先。2.用作助詞。讀陽平聲,放在疑問句之末,表示詰問,前面有疑問代詞跟它呼應??勺g為“呢”?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現(xiàn)在人家正像切肉的刀和砧板,我們是(砧板上的)魚和肉,為什么(還要)告辭呢?十、焉1
24、.語氣助詞(一)常用在句末,根據情況可譯為“啊”“呢”“了”等,有時也可不譯。如: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可以遠看卻不能輕慢戲耍它啊。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您如果可憐它毫無罪過就走向受死的地方,那么宰牛和宰羊又有什么區(qū)別呢?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等到太子丹把荊軻刺秦王當作辦法,才招致禍患了。(二)用于句中,表示停頓,不翻譯。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不懂得句讀,不能解答疑難,有的從師學習,有的就不從師學習。(三)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后面表示狀態(tài),相當于“然”。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阿房宮賦)那曲折盤結的,環(huán)繞回旋的,像蜂房,像水渦
25、。2.代詞(一)表第三人稱,“他”“他們”“它”“它們”。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所以我寫了這篇說,用來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官吏看到它。(二)表疑問,“哪里”“什么”“怎么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況且在哪里放置土石?3.兼詞,可理解為“于是”,“是”代人、事或處所。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殽之戰(zhàn))你們一定會死在這一帶,我在這里收拾你們的尸骨。十一、也語氣助詞。經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種語氣。1.表示判斷語氣的,如: 死生,晝夜事也。(指南錄后序)死,是早晚之間的事情。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左忠毅公逸事)我老師的意志,如鐵石鑄造似的堅強啊。2.表示肯定語氣的,如:昔人云:
26、“將以有為也。”(指南錄后序古人說:“(忍辱不死)是準備憑借這個有所作為??!”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左忠毅公逸事)我對上惟恐辜負了朝廷,對下恐怕對不起我的老師。就是有否定詞的句子,仍然是一種表否定的肯定。如: 眾曰:“若所為誠快,然使君冤未白,猶無益也?!保〞╇u者事)大家說:“你干的確實痛快,但總管的冤沒有昭雪,(對他)還是沒有益處?!?.表示疑問語氣的,如: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我們君王大概沒什么病吧,不然怎么能奏樂呢?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您怕死了嗎?為什么哭泣呢?4.表示感嘆語氣的,如: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莊暴見孟子)
27、君王喜愛打獵,為什么使我們痛苦到這樣的極點?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您漂亮極了,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也”表示疑問語氣和感嘆語氣,句中一般要用疑問代詞。5.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如:丘也聞有國有家者(季氏將伐顓臾)孔丘我聽說過:無論是有國的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 十二、以1.用作介詞。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借”“依據”“按照”“用(憑)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察今)用舊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國家,正和這個(
28、故事)相同。 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希望拿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于是他進宮廷拜見(魯莊公)。問魯莊公:“您憑借什么作戰(zhàn)?”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寡人之于國也)按季節(jié)進山用斧頭砍伐林木,那么木材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記)這時以大中丞官銜作蘇州巡撫的是魏閹的私黨(魏忠賢的手下)。(三)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而且因為一塊寶玉的緣故違背強大秦國的友好表示,這是不可以的。時操軍兼以饑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戰(zhàn)) 當時曹操的軍隊
29、又由于饑荒和瘟疫,死去的人有一多半。(四)引進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于”,可譯為“在”“從”。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記)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冒著風雪到達泰安。請數(shù)公子行日,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xiāng)自剄。(信陵君竊符救趙)我(斗膽)請求計算著公子您行程的日子,就在您到達晉鄙軍營的日子面向北自盡。(五)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例如: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戰(zhàn)國策周策)(如果)世事有變故,大王可以割讓漢中跟楚國求和。(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想要
30、率領賓客前往同秦國拼命,與趙國共存亡。2.用作連詞。用法和“而”有較多的相同點,只是不能用于轉折關系。(一)表示并列或遞進關系,常用來連接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譯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游褒禪山記)大凡(道路)平坦而且距離近(的地方),那么游覽的人就多;(道路)險要而且距離遠(的地方),那么到那里(游覽)的人就少。(二)表示承接關系,“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后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勺g為“而”或省去。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我和四個人拿著火把進入(洞內)。(三)表示目的或結果關系,“以”后的動
31、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勺g“而”“來”“用來”“以致”等。例如:作師說以貽之。(師說)寫了師說來贈送他。斂貲財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記)募集錢財來送他起行。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不應該隨意看輕自己,說一些不恰當?shù)脑?以致堵塞忠臣進諫的道路。(四)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信陵君竊符救趙)諸侯因為公子有才能,又多門客,十幾年不敢派兵攻打魏國。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古人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廣泛。(五)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
32、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樹木欣欣向榮,泉水涓涓而流。3.復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發(fā)展或推斷的結果。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因此人們大多肯把書借給我。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我因此記下它,慨嘆酈道元的簡陋,并笑話李渤的淺薄。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庖丁解牛) 所以十九年了我的刀刃還好像是剛在磨刀石上磨過一樣。十三、因1.用作介詞(一)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原因,相當于“因為”。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諫太宗十思疏)施恩于人,就要考慮不要因為私心喜愛而錯誤的獎賞。(二)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所借助的時機,可譯為“
33、趁著”。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鴻門宴)敬酒過后,(你就)請求舞劍助興,趁機在座位上刺死劉邦。(三)表示動作行為所借助的事物,可譯為“憑借”“依靠”。 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傳)到了楚國,又憑借豐厚的禮物(賄賂)楚國當權的大臣靳尚。(四)表示動作行為旁及的對象,可譯為“通過”“經由”。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聽到了這些話,就赤膊背著荊條,通過賓客(領著)到藺相如府上請罪。2.用作連詞,連接分句,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等 。祥符中,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雁蕩山)祥符年間,因為建造玉清宮,到山上砍伐木材,才有人見
34、到了它。3.用作副詞(一)表示兩件事前后相承,可譯為“繼續(xù)”。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的中間,有別國的軍隊侵略它,接連下來國內又遇到饑荒。(二)表示順接上文,可譯為“于是”“就”。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zhàn))于是拔刀砍了面前放置奏章的幾案。4.用作動詞,“遵循”“沿襲”。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過秦論)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惠武王、昭襄王承接已有的基業(yè),沿襲前代的策略。5.用作名詞,“機會”。留待作遺施,于今無會因。(孔雀東南飛)留下給你做個紀念,從今以后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十四、于“于”是介詞
35、,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系。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于”“給”“由于”等。得復見將軍于此。(鴻門宴)能夠在這里再次見到將軍。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輸)楚國在土地方面有多余,可是在百姓方面卻不足。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只求在亂世中茍全性命,不想在諸侯中顯身揚名。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赤壁之戰(zhàn))請(讓我)奉(您的)命令去向孫將軍求救。權起更衣,肅追于宇下。(赤壁之戰(zhàn))孫權起身去廁所,魯肅在屋檐下追上了他。謂獄中語
36、乃親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左公)說在監(jiān)獄里聽到的話,是(他)親耳從史可法那里聽到的。故燕王欲結于君。(廉頗藺相如列傳)所以燕王想和您結盟。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而)對于他自己,卻以向老師求學為恥。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于侍臣。(記王忠肅公翱事)以前先皇把僧保所買來的西洋珠賞賜給左右近臣。2.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例如:良曰:“長于臣。”(鴻門宴)張良說:“比我年長?!北?,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冰是由水結成的,但比水更寒冷。有時則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和狀態(tài),可不譯。例如: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五人墓碑記)非同尋常的陰謀(指篡奪帝位的陰
37、謀)難于立刻發(fā)動。3.放在動詞之后,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例如: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五人墓碑記)有的脫身逃走,不能被遠近各地所容納。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我實在害怕被大王您欺騙而辜負了趙國。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戰(zhàn)) 我不能讓整個吳國的土地和人民,被別人所操縱。4.復音虛詞“于是”,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的“于是”不完全相同。(一)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xiàn)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現(xiàn)代漢語也這樣用。 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在這種情況下,秦王才很不高興的為趙王敲了一下瓦盆。
38、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吳郡的百姓正在內心痛恨他,于是乘他厲聲呵斥的時候,就大聲呼喊著追逐他。(二)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后,“于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筛鶕坝凇钡牟煌梅ǎ謩e相當于“在這”“從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說)我的祖父死在這件事(指捕蛇)上,我的父親(也)死在這件事上。十五、與1.用作介詞,介紹出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相當于“和”“同”“跟”等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陳勝年輕的時候,曾經跟人一起受雇傭耕田。2.用作連詞,連接詞與詞,或詞組與詞組,表示并列關系,可譯為“和”。獨卿與子敬與孤同耳。(赤壁之戰(zhàn))只有
39、你和魯肅跟我的想法一樣。3.通“歟”,語氣詞,可譯為“嗎”“吧”等。此時讀y 。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冉有,這恐怕是你的過錯吧?4.用作動詞,可視不同的語境譯為“給與”“結交”“贊同”“參加”“參與”。我持玉斗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我拿了一雙玉斗,想要送給亞父。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失去所結交的同盟者,不明智。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原不與。(屈原列傳)上官大夫見到了想要改動(其中的內容),屈原不同意。蹇叔之子與師。(殽之戰(zhàn))蹇叔的兒子也參加在這支隊伍中。十六、則1.用作連詞,可表示多種關系。(一)表示承接關系。一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復句中的前后兩層意思,表示兩件事
40、情在時間上、事理上的緊密聯(lián)系。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例如: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鴻門宴)項王說:“壯士!賞賜你一杯酒?!庇谑?左右)給了他一杯酒。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所以木料用墨線量過就能使它更直,金屬的刀劍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能更鋒利。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我)仔細地觀察,原來山下都是石頭的洞穴和裂縫。子燦寐而醒,客則鼾睡炕上矣。(大鐵椎傳)子燦一覺醒來,客人卻已打著呼嚕睡在床上了。(二)表示假設關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設的情況,相當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斷的結果,相當于“那么”
41、“就”。例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在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便經常導致滅亡。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如果我不做這個差事(指捕蛇),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三)表示并列關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之間是并列關系(不是表示兩個詞之間)。可譯為“就”,或不譯。例如: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學習,就值得羞恥;向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學習,就近于諂媚。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孔子說:“學生們進家要做到孝順父母,出外要順從兄長”(四)表示轉折、讓步關系。表示意思有轉折時,“則”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譯為 “可是” “卻”;表示姑且承認一件事,預備下句轉入正意時,“則”字用在上一分句,可譯為“雖然” “倒是”。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對于他們自身,卻以從師學習為恥。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東門)他的居處雖然距離我很近了,可是他的人品境界距離我依然非常遙遠啊!2.用作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 例如: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這就是岳陽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救災物資調配與管理實施細則
- 簡單購物車課程設計
- 城市圖書館附近租賃合同
- 2024超市蔬菜供貨合同模板
- 簡單計算機教學課程設計
- 2024年產品質量安全保證合同
- 2024個體工商戶雇工勞動合同書模板樣本
- 房地產銷售聘用合同證明
- 臨時美工設計師招聘協(xié)議
- 2024勞動合同變更的法律問題論
- 拖拉機底盤優(yōu)化設計方案
-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yè)教學計劃
- 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范G50345-2012
- 初中語文-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2023年工會財務管理制度范本
- 足球比賽記錄表格
- 營養(yǎng)科工作制度與職責
- 《統(tǒng)計學-基于Excel》(第3版)課后參考答案 賈俊平
- 杭州郭莊調研
- 短歌行教學講解課件
- 機械設計圖紙標準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