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關系_第1頁
論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關系_第2頁
論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關系_第3頁
論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關系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旺旺名:洋溢baobao紅字部分為所需修改部分論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關系摘要:在刑法學界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關系有不同觀點,想象競合說,法條競合說,無競合說,當行為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騙取公私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的,更是實踐中難以解決的問題。所以廓清兩罪的關系在理論和實踐中都顯得很重要。行為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去騙取財物的情況下理論和司法實踐卻存在著很大的分歧。當行為人的行為既滿足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又滿足招搖撞騙罪的構成要件時,就應當依據(jù)特殊法優(yōu)于一般法的原則,以招搖撞騙罪定罪處罰,這樣更加合理。關鍵詞:招搖撞騙罪 詐騙罪 法條競合 引言: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騙取財物的情況,冒充

2、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騙取財物的行為,涉及招搖撞騙罪和詐騙罪兩個罪名,立法與司法解釋對搖撞騙罪與詐騙罪兩罪的定性,沒有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刑法界多對此問題各持己見,聚訴不已。在理論上澄清兩者的關系,對司法實務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一、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特征(一)招搖撞騙罪的概念特征1.招搖撞騙罪的概念刑法學界對招搖撞騙罪的定義仍存在較大的爭議,未能達成一致的認識。當前不同的學者對其定義主要有蘇長青、章志祥認為招搖撞騙罪是指為了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務,進行欺騙活動,損害國家機關威信、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的行為。 黃明儒認為搖撞騙罪是指為了謀取非法利益,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

3、和職務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正?;顒雍凸珓招抛u的行為。 趙秉志認為招搖撞騙罪,是指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招搖撞騙,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和正常活動的行為。 定義包涵了以下幾個基本要素:謀取非法利益為目的,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欺騙性的活動。分歧比較明顯:一是對“招搖撞騙”的解釋存在差異,二是對該罪危害結果的理解各不一樣,三是對冒充的內(nèi)容理解存在差異。招搖撞騙罪的概念應該是對招搖撞騙犯罪行為本質特征的高度、全方位的精確概括。2招搖撞騙罪的構成要件一犯罪行為與另一犯罪行為區(qū)分的主要標志就是犯罪構成的不同,招搖撞騙罪的構成應有客體、客觀方面、主體和主觀方面四個要件。招

4、搖撞騙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有兩大類不同觀點:復雜客體與簡單客體。招搖撞騙罪侵犯的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國家機關以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形象、威信,又侵犯了其他合法利益。在招搖撞騙罪的客觀方面,“冒充行為”,“冒充行為的對象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不具有某種特定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務的人員,對外假稱其具有某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并以此身份或職稱進行活動。招搖撞騙罪的主體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行為人只要只要是年滿 16周歲,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既包括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包括本國公民、外國公民和無國籍人員采取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進行招

5、搖撞騙,就可能構成招搖撞騙罪。招搖撞騙罪的主觀方面要求行為人主觀方面為故意,主觀目的就是騙取某種非法利益。(二)詐騙罪的概念特征1.詐騙罪的概念刑法學界對于詐騙罪的定義高銘暄、馬克昌認為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張明楷認為詐騙罪是指以不法所有為目的,使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王作富認為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使人陷于錯誤認識并“自愿”處分財產(chǎn),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其中王作富的觀點最具代表性,生動的描述了整個詐騙罪的犯罪過程,表明了詐騙罪是目

6、的犯、行為人實施詐騙的行為方法,受騙人的主觀狀態(tài)和客觀行為、詐騙罪的犯罪對象。2.詐騙罪的構成要件詐騙罪的客體,傳統(tǒng)刑法理論認為,詐騙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公私財產(chǎn)所有權。國內(nèi)刑法學界通說認為是公私財產(chǎn)所有權,但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所有權關系也日趨多元,所有權說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例如第三人詐騙占有人合法占有他人的財物的情形是否構成詐騙罪?詐騙罪的犯罪對象應該包括財產(chǎn)性利益,至于一些騙取非財產(chǎn)性利益的行為,都不構成詐騙罪。詐騙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采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使人陷于錯誤認識并“自愿”處分財產(chǎn),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所謂欺騙行為,就是使他人陷入與客觀真實不相

7、符認識的行為。詐騙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只要是達到了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為詐騙罪的主體,我國刑法立法單將自然人列為犯罪主體的。詐騙罪是目的犯,要求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非法占有是行為人的一種主觀意愿,而不要求真實的達到占有的狀態(tài),如果缺少實際的占有,則可能認定為詐騙罪未遂。二、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競合(一)詐騙罪與招搖撞騙罪競合的理論界的通說 在詐騙罪與招搖撞騙罪的界限方面,理論界的通說認為,招搖撞騙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人民警察的身份或職位,而詐騙罪沒有這一限制。行為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去騙取財物, 一行為同時觸犯了招搖撞騙罪

8、和詐騙罪兩個罪名, 為一種想象競合犯關系。想象競合犯是指一個行為觸犯數(shù)個罪名的犯罪形態(tài), 此一行為往往具有數(shù)罪過和數(shù)結果的特征。當詐騙的對象是財物時,如果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人民警察,就按招搖撞騙罪論處;如果沒有此特征,則應按詐騙罪論處。行為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騙取財物是想象競合犯,還是法條競合犯關鍵在于“包容關系”。如果詐騙財物的數(shù)額特別巨大,根據(jù)罪刑相適應的要求,可按法條競合的原則,從一重罪處斷,以詐騙罪定罪處罰。理論界對此已達成共識,則應肯定,對沒達成共識的,則可以考慮用立法的形式來解決問題,當不能確定行為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騙取財物的定性問題時,可考慮對詐騙罪和招

9、搖撞騙罪進行重構來徹底解決這些矛盾。(二)刑法理論界通說解釋的質疑持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存在法條競合關系的論者,在肯定了法條競合包括包容關系的競合和交叉關系的競合的基礎上,認為兩罪屬交叉關系的競合。而我國刑法界中,對于交叉法條競合的法律適用原則存在著較大爭議,重法優(yōu)于輕法的適用原則占據(jù)主流。1.罪刑法定原則 因為想像競合犯的處斷原則是于犯罪行為所觸犯之各罪中,從一重罪處罰,這也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立法例,是十分合理的。近代刑法學之父的費爾巴哈在他的刑法教科書中,用拉丁語以法諺的形式表述了罪刑法定主義的三原則:“無法律則無犯罪,無法律則無刑罰,無刑罰則無犯罪”。 類推解釋是對于法律沒有明文規(guī)定的事項

10、,援用關于同他相類似的事項的法律進行解釋。行為之被認為犯罪和處罰,必須依據(jù)事先有法律明文所作的規(guī)定。由法官立法,從而根據(jù)類推解釋的處罰,超越法官的權限,將導致法官恣意適用法律。詐騙罪是結果犯,要求“數(shù)額較大”才構成犯罪,而招搖撞騙罪在犯罪構成上無“數(shù)額”條件的限制,是行為犯,情節(jié)嚴重是其重罪情節(jié)。刑法第279條沒有對構成招搖撞騙罪的情節(jié)特別嚴重時的法定刑進行規(guī)定,因此,對招搖撞騙罪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情況,應當依據(jù)刑法第266條的規(guī)定進行定罪處罰。2.刑法總則與分則關系 根據(jù)法理學中,法律適用的規(guī)則:特殊優(yōu)于一般的原理,如果刑法分則中有不同于刑法總則的規(guī)定,適用刑法分則的規(guī)定。刑法第266條規(guī)定了:

11、“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痹谠p騙罪與其他罪的競合問題上的定罪處罰就應當按照分則的規(guī)定,依照特殊的詐騙罪定罪量刑。刑法所調(diào)整的社會關系具有廣泛性和復雜性的特點, 立法者在刑事立法時, 為了便于對各種具體犯罪更為準確地定罪和量刑。詐騙罪與招搖撞騙罪間為法條競合中的交叉競合關系, 以犯罪客體為標準確立科學的刑法分則體系, 進而依據(jù)行為侵害的犯罪客體, 對犯罪進行歸類、描述與罪名確定。3.法條競合處理方式法條競合,是指某一行為雖然表面上看與數(shù)個刑法條文相,如何選擇適用條文,一般要依據(jù)以下原則來解決: (1)特別關系,即一般法與特別法的關系,(2)個刑法條文的犯罪構成內(nèi)容超過其他刑法條文的時候,即存

12、在吸收關系,后者為前者所吸收,因此前者的適用就排除后者的適用,(3)在定罪時可以任擇其一時,它們之間就存在著擇一關系。從犯罪構成的角度來分析,詐騙罪與招搖撞騙罪是交叉關系,交叉部分是行為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人民警察,詐騙公私財物的行為。通說在處理騙取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的情況下,要從一重罪處斷,以詐騙罪定罪處罰。刑法第279條招搖撞騙罪之規(guī)定, 為了處理詐騙罪和招搖撞騙罪的關系, 對招搖撞騙行為作限制解釋, 將騙取財物從招搖撞騙罪中排除出去, 以免罪刑不均衡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 出發(fā)點雖然是好的, 但并不足取。招搖撞騙行為應包含騙取財物行為,并不會產(chǎn)生如競合關系罪刑不均而有失司法公正的問題。詐騙罪與

13、招搖撞騙罪間為法條競合中的交叉競合關系, 而不存在普通法與特別法之關系, 沒有必要及理由將騙取財物特別是較大財物, 從招搖撞騙罪中排除出去, 也不會因此而出現(xiàn)競合關系否定論者所擔心的罪刑不均衡的不合理現(xiàn)象。(三)詐騙罪與招搖撞騙罪競合的解決 法律是僵化的條文,解釋是法律適用的生命。無立法或司法解釋,不代表在適用法律時不能根據(jù)實際需要合理的解釋法律。用理論上爭議頗多的法條競合的適用理論難以有效的指導司法實踐。對于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關系,我們可以通過合理解釋的途徑,使其得以明晰,從而有效的為司法實務提供具有可行性的理論依據(jù)。 刑法第266條中的規(guī)定“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就是對詐騙罪與招搖

14、撞騙罪的競合問題的處理結果,即當行為人的行為既滿足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又滿足招搖撞騙罪的構成要件時,就應當依據(jù)特殊法優(yōu)于一般法的原則,以招搖撞騙罪定罪處罰。當行為人的行為既滿足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又滿足招搖撞騙罪的構成要件時,就應當依據(jù)特殊法優(yōu)于一般法的原則,以招搖撞騙罪定罪處罰。在承認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存在法條交叉競合關系的前提下,應嚴格堅持特殊法優(yōu)于普通法的處罰原則,承認詐騙罪明確規(guī)定了“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適用于處理詐騙罪與招搖撞騙罪之間的關系。從重法優(yōu)于輕法存在的不足,排除重法優(yōu)于輕法的適用,關于不適用重法優(yōu)于輕法的原則,可能會出現(xiàn)罪刑不均的現(xiàn)象,但不能成為阻止適用特殊法優(yōu)于普通法的理

15、由。從法條競合擇一性的角度分析,法條競合犯的處罰本質就是從競合的法條之間找一個最相適應的法條作為定罪判刑的依據(jù)。重法優(yōu)于輕法既為適用原則,又何必特別加以規(guī)定,從而產(chǎn)生司法上困惑。所以,處理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之間的競合關系,應嚴格依據(jù)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的原則。三、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區(qū)分與立法構建(一)、司法實踐上處斷的困惑 持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存在法條競合關系的論者,在肯定了法條競合包括包容關系的競合和交叉關系的競合的基礎上,認為兩罪屬交叉關系的競合。刑法第266條詐騙罪中關于“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一般解釋為是詐騙罪之特別法與普通法的法條競合的法律適用原則,而不適用與詐騙罪中的交叉關系的

16、法條競合。而我國刑法界中,對于交叉法條競合的法律適用原則存在著較大爭議,重法優(yōu)于輕法的適用原則占據(jù)主流。對于刑法第266條中“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的理解,根據(jù)文理解釋優(yōu)先的解釋原理,從文意上看,只要對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情形,無論是法條的包容競合還是交叉競合,都應依照其他規(guī)定條文處理,而不能為支持某觀點而繞開最近的文理解釋。招搖撞騙罪侵犯的法益主要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正?;顒?對于此罪中的“情節(jié)嚴重”,未有司法解釋作出明確規(guī)定。對于以冒充國家工作人員為手段而侵犯了財產(chǎn)權的行為,司法中很可能僅根據(jù)是否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這一情節(jié)而適用不同的罪名對行為人從重處罰。對于其他犯罪構成要件均相同的冒充

17、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詐騙的行為予以不同定性而從重處罰,使得罪刑相適應原則得不到切實的貫徹。(二)相互獨立關系的提倡 對于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關系,我們可以通過合理解釋的途徑,使其得以明晰,從而有效的為司法實務提供具有可行性的理論依據(jù)。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分屬不同章節(jié),其主要侵犯的法益不同。因此,將招搖撞騙罪的目的限制解釋為愛情、地位、榮譽、資格等非物質利益,符合刑法的體系與立法之目的。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騙取少量財物的行為,因其對財產(chǎn)法益的侵害較小,與詐騙罪的實行行為不相當,完全可以為招搖撞騙罪所包容。法條競合處罰原則的理論分歧較大,對是否適用重法優(yōu)于輕法的原則也未達成統(tǒng)一的認識,且對于兩罪孰重之比

18、較標準也不明確,在司法實踐中使法官自由裁量權過大,易造成司法擅斷。招搖撞騙罪作限制解釋,法官只能嚴格按法條擇一適用,且使罪刑相當,罰當其罪,符合刑法公正、正義之目標。(三)、立法上重構的建議 對于招搖撞騙罪和詐騙罪的法條修訂應從兩點把握:一是將招搖撞騙罪的犯罪目的局限在追求非物質性利益上,對于行為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招搖撞騙的,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行為不認為構成本罪。二是在詐騙罪中增加了一款,即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詐騙公私財物,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修訂后的刑罰其體現(xiàn)在從刑罰的功能來看,招搖撞騙罪修訂后在構成上只認定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謀取非物質性利益的,才構成犯罪,對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謀取物質利益的,則不認為構成本罪,但這并沒有放縱犯罪分子,因為在詐騙罪中增加了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詐騙公私財物依照前款從重處罰的規(guī)定,對招搖撞騙罪作出了補充規(guī)定。其次從司法實踐來看,二者不存在法條競合或想像競合的關系,對行為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騙取財物的定性問題很容易解決,即直接定詐騙罪,并從重處罰。這樣既解決了理論上的爭議,又解決了司法實踐中處斷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