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理工大學中藥學課程教學大綱(64學時-田春雨)_第1頁
華北理工大學中藥學課程教學大綱(64學時-田春雨)_第2頁
華北理工大學中藥學課程教學大綱(64學時-田春雨)_第3頁
華北理工大學中藥學課程教學大綱(64學時-田春雨)_第4頁
華北理工大學中藥學課程教學大綱(64學時-田春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9中藥學課程教學大綱課程名稱:中藥學 課程編號:H15020英文名稱:Chinese Materia Medica 課程屬性:必修課學 時: 64學時 學 分:4先修課程: 中醫(yī)基礎理論 后續(xù)課程:方劑學 適用專業(yè): 中醫(yī)學專業(yè) 一、課程簡介 中藥學課程是中醫(yī)藥學的必修課程之一,開設在大二上半年,它是以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診斷學等前期基礎課程的內容為支撐,中藥學是介紹中藥的基本理論和各種中藥的來源、采制、性能、功效和臨床應用等知識的一門學科。本課程主要分為總論和各論兩大部分,總論主要介紹功效、性能等中藥基本理論以及中藥產、制、配伍、炮制等影響中藥臨床效應的因素;各論介紹300

2、多種臨床常用和有代表性的中藥的性能、功效和臨床應用等知識。通過對中藥學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中藥基本理論和常用中藥的性能,應用理論知識及技能,使學生對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診斷學的理解和融會貫通的思考能力得以鞏固,同時為方劑學及其他中醫(yī)藥專業(yè)課的學習奠定基礎。二、課程內容及學時分配教 學 環(huán) 節(jié) 課 時 安 排講課習題課討論課實驗課上機其它合計6464第一章中藥的起源和中藥學的發(fā)展(建議學時數(shù):1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中藥、本草、中藥學的含義。2.能力培養(yǎng):介紹中藥學這門課程的學習方法3.教學方法:講授【重點】1.各個時期學術發(fā)展特點及主要本草代表著作。 2.本課程的學習方法【難點

3、】無第二章 中藥的產地與采集(建議學時數(shù): 1 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道地藥材的概念并舉例2.能力培養(yǎng):中藥產地與藥效的關系以及中藥采集的規(guī)律3.教學方法:講授【重點】1.道地藥材的概念、例子【難點】1.產地、采集季節(jié)與藥效的關系;2.藥材的多道地性;第三章 中藥的炮制 (建議學時數(shù): 2 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中藥炮制的目的2.能力培養(yǎng):炮制對中藥功效的影響以及炮制的方法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舉例式教學法【重點】1.中藥炮制的目的;2.火制的幾種方法【難點】用同一種輔料炮制中藥材,所達到的目的可是多種;第四章 中藥的藥性理論(建議學時數(shù):4學時)

4、【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1.中藥藥性理論的概念及中藥治病的基本原理。2.四氣的概念、所表示的作用,及其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2.能力培養(yǎng):能夠運用所學的中藥藥性理論對單味中藥的性味進行推導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舉例式教學法【重點】1. 四氣、五味所表示藥物的作用。2. 升降浮沉的作用特點?!倦y點】1.對中藥四性中平性藥的認識。2.五味所表示藥物的作用。第五章 中藥的配伍(建議學時數(shù):1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1.中藥的配伍目的;2.中藥的配伍七情、七情配伍的臨床意義;3.中藥配伍的含義;2.能力培養(yǎng):配伍是中醫(yī)藥臨床運用的主要形式,初步領會中醫(yī)的思維方式和方

5、法。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舉例式教學法【重點】1.中藥七情配伍中各情的含義;2.配伍的目的;3.藥物的“七情;【難點】同一藥物存在多種配伍關系,七情配伍關系具有相對性。第六章 中藥的用藥禁忌(建議學時數(shù):1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十八反、十九畏的內容;2.能力培養(yǎng):掌握臨床用藥的禁忌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舉例式教學法【重點】配伍禁忌;【難點】十九畏與七情配伍關系中的相畏的“畏”之間的區(qū)別第七章 中藥的中藥的劑量與用法(建議學時數(shù):1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中藥劑量的含義以及中藥不同給藥途徑和劑型對療效的影響;2.能力培養(yǎng):常用藥物的煎服方法3.教

6、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舉例式教學法【重點】1.確定中藥用量的依據(jù); 2.中藥特殊的煎煮要求與服藥方法;【難點】無;第八章 解表藥(建議學時數(shù):3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發(fā)散風寒藥麻黃、桂枝、紫蘇、防風、荊芥、羌活、白芷、薄荷、牛蒡子、桑葉、菊花、葛根、柴胡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以重點藥物如麻黃的功效與主治為例,學會對中藥性能的歸納與理解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舉例式教學法【重點】1.發(fā)散風寒藥中部分兼有止痛功效,且又可祛風濕;而有的則又能通鼻竅;2.發(fā)散風熱藥中部分兼有清熱解毒功效,且又可利咽透疹;而有的則又能止痙;3.初學各論,在記誦

7、各藥時應當以功效為核心,注意區(qū)別各藥功效異同;【難點】1.理解麻黃、羌活歸膀胱經的依據(jù)。2.理解葛根的解肌、升陽以止瀉的功效;柴胡、升麻升陽舉陷的作用機理。3.同為發(fā)散風寒藥,其作用強度、機理以及特點有異;同類藥物又在兼有功效方面具有次共性,應當注意把握和選擇用藥。第九章 清熱藥(建議學時數(shù):6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石膏、知母、梔子、夏枯草、黃芩、黃連、黃柏、金銀花、連翹、板藍根、蒲公英、魚腥草、射干、白頭翁、生地黃、玄參、牡丹皮、赤芍、青蒿、地骨皮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學會運用比較與歸類的學習方法學習功效相似的中藥,掌握各藥的共同之處,

8、然后同中求異;3.教學方法:比較式教學法、舉例式教學法【重點】1.清熱藥及五類清熱藥功效、主治病癥、性能特點、配伍應用、使用注意方面的共性。2.生石膏與知母效用比較。3.黃芩、黃連、黃柏在功效與應用上的異同。4.生地與玄參功效異同。5.丹皮與赤芍的功用異同?!倦y點】1.解釋天花粉是瓜蔞的根,不要誤認為是花粉入藥;2.濕熱邪氣致病的特點與所致病證的范圍較廣,需結合中醫(yī)基礎的知識加以理解與記憶。第十章 瀉下藥(建議學時數(shù):2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大黃、芒硝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學會運用比較與歸類的學習方法學習功效相似的中藥,掌握各藥的共同之處

9、,然后同中求異;3.教學方法:比較式教學法、舉例式教學法【重點】大黃、芒硝的功效、應用、適應證、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難點】對“上病治下”、“釜底抽薪”治療思路的理解與運用第十一章 祛風濕藥(建議學時數(shù):2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獨活、木瓜、威靈仙、秦艽、防己、桑寄生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學會運用比較與歸類的學習方法學習功效相似的中藥,掌握各藥的共同之處,然后同中求異;3.教學方法:比較式教學法、舉例式教學法【重點】獨活、川烏、木瓜、蘄蛇、防己、秦艽、桑寄生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及特殊使用注意。【難點】羌活與獨活、蘄蛇與烏梢蛇、五加皮

10、與桑寄生等相似藥物性能功用的異同點。第十二章 化濕藥(建議學時數(shù):1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蒼術、厚樸、藿香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通過五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點啟發(fā)學生理解化濕藥的歸經以及作用;3.教學方法:討論式教學法【重點】藿香、蒼術、厚樸、佩蘭、砂仁、草果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及特殊使用注意。【難點】藿香與佩蘭、蒼術與厚樸等相似藥物性能功用的異同點第十三章 利水滲濕藥(建議學時數(shù):2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茯苓、澤瀉、薏苡仁、車前子、茵陳、金錢草、虎杖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

11、學生運用中藥藥性理論分析具體中藥的性味和臨床運用能力;3.教學方法:討論式教學法【重點】1.利水滲濕藥的含義、功效、主治、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2.茯苓、澤瀉、薏苡仁、車前子、川木通、茵陳、金錢草、虎杖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及特殊使用注意?!倦y點】茯苓的藥性第十四章 溫里藥(建議學時數(shù):2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附子、干姜、肉桂、吳茱萸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中藥藥性理論分析具體中藥的性味和臨床運用能力;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比較式教學法【重點】1. 溫里藥的功效、主治、性能特點、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2. 附子、干姜、肉

12、桂、吳茱萸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及特殊使用注意。3. 附子與干姜、附子與肉桂的比較?!倦y點】將溫里散寒的這個高度概括的作用細化包括溫肺化飲、溫里散寒、溫腎助陽、溫經通脈等。第十五章 理氣藥(建議學時數(shù):2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橘皮、枳實、木香、香附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中藥藥性理論分析具體中藥的性味和臨床運用能力;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比較式教學法【重點】1.理氣藥的含義、功效、主治病證、主要性能特點、配伍應用與使用注意。2.橘皮(附橘核、橘絡、橘葉、化橘紅)、枳實(附枳殼)、木香、沉香的主要性能、功效、應用及特殊

13、的使用注意。【難點】比較相似藥物如橘皮與青皮的功效、應用的異同點。第十六章 消食藥(建議學時數(shù):1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山楂、神曲、麥芽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中藥藥性理論分析具體中藥的性味和臨床運用能力;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比較式教學法【重點】山楂、神曲、麥芽的性能特點、功效和應用?!倦y點】相似藥物麥芽與谷芽在性味、功效、和應用的區(qū)別。第十七章 驅蟲藥(建議學時數(shù):1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使君子、苦楝皮、檳榔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中藥藥性理論分析具體中

14、藥的性味和臨床運用能力;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比較式教學法【重點】使君子、檳榔、苦楝皮的性能特點、功效和應用。【難點】相似藥物在性味、功效、和應用的區(qū)別。第十八章 止血藥(建議學時數(shù):4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小薊、地榆、三七、茜草、白及、艾葉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中藥藥性理論分析具體中藥的性味和臨床運用能力;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比較式教學法【重點】地榆、大薊、白及、仙鶴草、艾葉的功效和應用。【難點】1.相似藥物大薊與小薊在性味、功效和應用的區(qū)別。2.白及、艾葉的性能特點;3.炮姜、生姜、干姜的區(qū)別應用。第十九章

15、活血化瘀藥(建議學時數(shù):4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川芎、郁金、延胡索、益母草、紅花、桃仁、丹參、牛膝、馬錢子、土鱉蟲、水蛭、莪術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中藥藥性理論分析具體中藥的性味和臨床運用能力;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比較式教學法【重點】益母草、牛膝、丹參、紅花、桃仁的性能特點、功效和應用?!倦y點】1.牛膝、丹參的性能特點2.桃仁與紅花功用異同。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藥(建議學時數(shù):4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半夏、浙貝母、川貝母、瓜蔞、桔梗、苦杏仁、紫蘇子、百部、桑白皮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

16、意;2.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中藥藥性理論分析具體中藥的性味和臨床運用能力;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比較式教學法【重點】半夏、天南星、旋復花性能、功效與應用?!倦y點】半夏的藥性特點以及在治療痰證和嘔吐中的應用。第二十一章 安神藥(建議學時數(shù):1.5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朱砂、磁石、龍骨、酸棗仁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中藥藥性理論分析具體中藥的性味和臨床運用能力;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比較式教學法【重點】1.重鎮(zhèn)安神藥與養(yǎng)心安神藥的性能及作用特點。2.朱砂、龍骨、酸棗仁的功效與應用?!倦y點】朱砂、磁石、龍骨、酸棗仁的作用

17、特點及遠志治療心腎不交失眠的機理。第二十二章 平肝熄風藥(建議學時數(shù):4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石決明、牡蠣、代赭石、羚羊角、牛黃、鉤藤、天麻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中藥藥性理論分析具體中藥的性味和臨床運用能力;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比較式教學法【重點】1.平肝熄風藥、平抑肝陽藥的性能特點、功效與應用。2.石決明、牡蠣、代赭石的性能、功效與應用?!倦y點】平抑肝陽、平肝潛陽、軟堅散結的含義。第二十三章 開竅藥(建議學時數(shù):1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麝香、石菖蒲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

18、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中藥藥性理論分析具體中藥的性味和臨床運用能力;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比較式教學法【重點】麝香、石菖蒲的功效與應用?!倦y點】開竅藥的適應證。第二十四章 補虛藥(建議學時數(shù):8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人參、黨參、黃芪、白術、甘草鹿茸、淫羊藿、杜仲、續(xù)斷、菟絲子、當歸、熟地黃、何首烏、白芍、阿膠、北沙參、麥門冬、龜甲、鱉甲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中藥藥性理論分析具體中藥的性味和臨床運用能力;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比較式教學法【重點】1.補虛藥的含義,補氣、補陽、補血、補陰四類藥性味、功效、適應范圍、配伍方

19、法。2.人參、黨參、黃芪、白術、甘草、鹿茸、淫羊藿、杜仲、續(xù)斷、菟絲子、當歸、熟地、白芍、北沙參、麥冬、龜甲、鱉甲的功效、適應癥、使用注意。3. 補陽藥、補血藥的含義、功效、適應癥、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倦y點】1.補氣與補血、補氣與補陽、補陰與補陽,補陰與補血、補氣與補陰的實際意義。2.甘草在方劑當中的作用及使用注意。3.益精血的含義。第二十五章 收澀藥(建議學時數(shù):2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五味子、烏梅、山茱萸、桑螵蛸、蓮子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中藥藥性理論分析具體中藥的性味和臨床運用能力;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比較式教

20、學法【重點】1.收澀藥的含義、功效、適應范圍,常與補虛藥配伍的意義及藥物的性能特點、注意事項。2.五味子、烏梅、山茱萸、桑螵蛸、蓮子、海螵蛸的性能、功效、應用及特殊的使用注意?!倦y點】1.各種滑脫證的臨床表現(xiàn)、相似藥物烏梅和訶子,蓮子與芡實在功效及應用的異同。2.中醫(yī)滑脫證的含義、收澀藥的功效及適應證。第二十六章 涌吐藥(建議學時數(shù):0.5學時)【學習目的和要求】1.知識掌握掌握:常山的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中藥藥性理論分析具體中藥的性味和臨床運用能力;3.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比較式教學法【重點】1.涌吐藥的含義、功效、適應范圍及藥物的性能特點、注意事項。2.常山的性能、功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