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文言文閱讀:序跋類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林泉隨筆序明吳廷翰林泉隨筆記一卷,凡百二十二首,翰外祖淮浦先生張公之所述也。先生天質(zhì)秀異,氣骨清瑩,少孤貧,力學(xué),勇猛絕人。長博邃群典,洞達天人之蘊。修身守道,益以困厄。蓋累躓而不踣,既老而彌烈。大風(fēng)寒雪,終日不食觀其色沖沖然獨處一室凝塵滿幾有叩之者若發(fā)清磬于明堂太廟之中其音瑯瑯然使人心厲而神肅。荷苙垂釣,得意放歌,響振江皋。枕蓑而臥,起舞頹然,群兒笑而相逐,弗顧也。其志蓋凌駕千古,而泥淖一世;其氣象則真挺乎若松柏之據(jù)大壑,而上干青云;矯乎若神鶴之遨九天,而下俯凡宇。其風(fēng)韻襟懷,則擊壤以還未之多見;其所造詣,則山巔水湄之間,幽岑寂寞,有非鄙夫野
2、人之所能窺者也。翰童時,先君子澨東先生使從先生游。先生授以大學(xué)中庸,為之解說,惜未喻其至論。古今上下亙數(shù)千百年,帝王升降之?dāng)?shù),國家成敗之跡,君子小人之所以分,中國夷狄之所以異,則猶歷歷在耳。使翰一念感動,三十余年有所恐而不為惡,有所恃而為善,猶若見先生于幾席之上、床榻之前,為之供筆研而扶杖屨,其感人動物之功何如也!先生既沒,其所著錄皆散落不存。此篇為先君子所收,一日,以示翰曰:“此汝外祖手筆也。其中多格言,宜謹識之?!焙卜钜宰x者三十余年,猶以為記事之書也。至讀論李氏中和集,所謂“氣則養(yǎng)性,性則乘氣。氣存則性存,性動則氣動”。乃感而嘆曰:“此先生之所獨見也?!庇肿x論柳子鈷鉧潭西小丘記,所謂:“君
3、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寧平夷,亂慮滯志,無所容入?!眲t又嘆曰:“此先生之所養(yǎng)也。”至論諸儒為學(xué),而引易曰:“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庇衷唬骸昂翁熘?,亨。”“是故博以求之于散漫不一之途,約以會之于混融大同之域,然后足以為學(xué)。”則作而言曰:此足以見先生之所學(xué)矣!是此閑言剩語之中,而平生所學(xué)幾不出此,此豈可泯乎!于是謀入梓以傳,而述其大致于此。若夫嗣先生之學(xué),以求無愧于先生之言,與先君子之所示,則翰雖至愚,猶幸而能讀先生之書于今日也?。ㄟx自吳廷翰集,有刪改)【注】擊壤:比喻太平盛世。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洞達天人之蘊蘊:深奧之處B惜未喻其至論喻:表達,說明
4、C帝王升降之?dāng)?shù)數(shù):定數(shù),命運D君子必有游息之物游息:游玩和休憩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既老而彌烈賂秦而力虧B矯乎若神鶴之遨九天近乎卜祝之間C則擊壤以還未之多見恐年歲之不吾與D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篇就濃墨重彩地描寫了一個學(xué)識淵博、氣度超群、放蕩不羈,雖有凌云之志卻一生困厄的高潔之士,為下文的敘述和議論張本。B文中記敘了先生對作者父親的諄諄教導(dǎo),先生對帝王盛衰、國家興亡、君子小人等的見解也對作者的為人處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C作者反復(fù)誦讀淮浦先生的文章,體會到先生不僅通讀各類文獻典籍,而且
5、往往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足見其學(xué)問之高、涵養(yǎng)之深。D本文情感充沛,在描寫、敘述中表達了對先生的贊美和懷念之情;語言整散結(jié)合,比喻、鋪排等手法的運用也增強了本文的抒情色彩。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終日不食觀其色沖沖然獨處一室凝塵滿幾有叩之者若發(fā)清馨于明堂太廟之中其音瑯瑯然使人心厲而神肅。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枕蓑而臥,起舞頹然,群兒笑而相逐,弗顧也。(2)是此閑言剩語之中,而平生所學(xué)幾不出此,此豈可泯乎!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代人上王樞密求先集序書宋歐陽修某聞傳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本又鶎W(xué)也,言以載事,而文以飾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見于后世。詩書易春秋
6、,皆善載事而尤文者,故其傳尤遠。荀卿、孟軻之徒亦善為言,然其道有至有不至,故其書或傳或不傳,猶系于時之好惡而興廢之。其次楚有大夫者,善文其謳歌以傳。漢之盛時,有賈誼、董仲舒、司馬相如、揚雄,能文其文辭以傳。由此以來去圣益遠世益薄或衰下迄周隋其間亦時時有善文其言以傳者然皆紛雜滅裂不純信故百不傳一。幸而一傳,傳亦不顯,不能若前數(shù)家之暴見而大行也。甚矣,言之難行也!事信矣,須文:文至矣,又系其所恃之大小,以見其什遠不遠也。書載堯、舜,詩載商、周,易載九圣,春秋載文、武之法,荀孟二家載詩書易春秋者,楚之辭載風(fēng)雅,漢之徒各載其時主聲名、文物之盛以為辭。后之學(xué)者蕩然無所載,則其言之不純信,其傳之不久遠,勢
7、使然也。至唐之興,若太宗之政、開元之治、憲宗之功,其臣下又爭載之以文,其詞或播樂歌,或刻金石。故其間巨人碩士閎言高論流鑠前后者,恃其所載之在文也。故其言之所載者大且文,則其傳也章;言之所載者不文而又小,則其傳也不章。某不佞,守先人之緒馀。先人在太宗時,以文辭為名進士,以對策為賢良方正,既而守道純正,為賢待制,逢時太平,奮身揚名,宜其言之所載,文之所行,大而可恃以傳也。然未能甚行于世者,豈其嗣續(xù)不肖,不能繼守而泯沒之,抑有由也。夫文之行雖系其所載,猶有待焉。詩書易春秋,待忡尼之刪正。荀、孟、屈原無所待,猶待其弟子而傳焉。漢之徒,亦得其史臣之書。其始出也,或待其時之有名者而后發(fā):其既歿也,或待其后
8、之紀(jì)次者而傳。其為之紀(jì)次也,非其門人故吏,則其親戚朋友,如夢得之序子厚。李漢之序退之也。伏惟閣下學(xué)老文鉅,為時雄人,出入三朝,其能望光輝、接步武者,惟先君為舊,則亦先君之所待也,豈小子之敢有請焉。謹以家集若干卷數(shù),寫獻門下,惟哀其誠而幸賜之。(選自廬陵文鈔)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能若前數(shù)家之焯然暴見而大行也焯然:顯明的樣子B則其傳也章章:通“彰”,明顯,顯著C豈其嗣續(xù)不肖嗣:子孫后代D猶有待焉待:等待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善文其謳歌以傳以通其狂惑B故其言之所載者大且文昔者先王以為東盟主C待仲尼之刪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D或待其時之有名者
9、而后發(fā)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歐陽修認為語言是用來記錄事件的,文辭是用來修飾語言的。只有事實準(zhǔn)確可信,語言富有文采,文章才能流傳于后世。B文章的第二段列舉了荀卿、孟軻、賈誼、董仲舒、司馬相如、揚雄等人的事例,用以說明言辭能否流傳下來,由當(dāng)時社會的好惡決定。C唐代興盛之時,偉人學(xué)者博大高遠的言論能否流傳下來,取決于他們文章中所承載的內(nèi)容是否既有格局,又富于文采。D本文是替人代筆請求王樞密為其先人文集作序而寫的。歷敘前代,由經(jīng)到史,一氣貫通,對文章的流傳進行了具體充分的論述。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由此以來去圣益遠世益薄或衰下迄周隋其間亦
10、時時有善文其言以傳者然皆紛雜滅裂不純信故百不傳一。1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事信矣,須文:文至矣,又系其所恃之大小,以見其行遠不遠也。(2)其為之紀(jì)次也,非其門人故吏,則其親戚朋友,如夢得之序子厚,李漢之序退之也。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宋李忠定公全集序明李嗣玄古忠臣拂士不遇于時者,豈盡其主不知,知不用哉?蓋有見察于青宮潛邸之中,而登諸樞庭揆席之上,使之呼吸御虜,草昧扶傾,如宋忠定李公者。亦既用輒效,效輒速,能使熛馳電發(fā)之虜有所遏而不得張,已棄之河北、河?xùn)|,有所系維而不遽下,能使都城數(shù)十萬眾不期而合為之伏闕以鳴冤,布衣俠烈之士不識一面而甘為之死。然而為之君者方且猜阻惶惑,
11、若不能頃刻容于朝者,于是再貶峽中,長流絕島。臨安播遷,惡逆可赦而獨不赦公。噫,亦甚矣!迨萬里生還,公屏居閩海。荊湖云擾,則起公于荊湖,筠贛蜂屯,則又起公于筠贛。無兵無將,藏洗廩懸,公乃撫降納叛,鼓舞激昂,廓清掃蕩,而不知其功之所以成。闔辟化遷,雨金雨粟,神運鬼輸,而不知其餉之所以足。公之能亦已見于天下矣。然而可外而不可內(nèi),可暫而不可久,荊湖數(shù)月,江右年余,露布朝馳,彈章夕下,急則呼大將如小兒,緩則擯孤忠若鳧雁。若是者何哉?公蓋見善明而用心剛者也見善明則貞邪之界分而小人無以容其奸用心剛則復(fù)仇之志切而人主無以客其惰夫剛明之與柔暗其不相入也久矣。是以毫社覆亡,父兄囚辱,神州赤縣之陸沉,黠虜逆臣之陵轢
12、,若皆以為可忍,而獨不能忍忠臣拂士之匡持?!吧釥柦榈遥S予胥忌”,此公之所以愿為大夫文種,而且思為君用而不可得也。嗟乎!公之志亦足悲矣。公著述甚富,世不概見。先君任郎署時,在御府抄得詩文二十八冊歸,而欲授梓未迨。壬申鈔本為當(dāng)?shù)浪魅?,余懼先志之不彰,乃竟夜精選,募眾手雜書之,半月而功竟。今年五溪周先生來自三山,快讀選本,亟謀諸左令公,又加筆削,汰其稍緩者十之一。公之集始粹然,若丹九轉(zhuǎn)而鉛汞可捐,醴五齊而糟粕可棄矣。共為卷四十有八,為帙十有六。竊惟當(dāng)今奴虜流寇,外煽內(nèi)訌,勢雖囂張,使有人馬御之,亦何難滅此而朝食,顧寇食天下之半,虜歲入畿輔,了無齟齬。圣天子虛懷側(cè)席,倘有忠定其人者出而應(yīng)之,則云龍魚
13、水,千載一時,亦何至使黠虜群寇,鳴鏑揚鞭,謂朝廷無人哉!善乎左令公之言曰“扁鵲不世出,而方書不可不傳”。然書傳而扁鵲可代有矣。志士仁人得是集讀之,其御虜平寇之方犁然具在,曷不舉而措之?使用輒效,效輒速,以仰答不次之用、特達之知,無使千載后謂宋有忠定其人而不能用,今上能用而無其人,庶不負二三君子嘉惠表章意哉!余且跂足需之矣。(有刪改)注李綱(1083-1140),字伯紀(jì),號梁溪居士,謚忠定。歷北宋、南宋兩朝,曾任兵部侍郎、尚書仆射兼中書侍郎、丞相等,力主抗金,幾經(jīng)浮沉,紹興十年逝世于楞巖精舍。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然而為之君者方且猜阻惶惑阻:有隔膜、隔閡B黠虜逆臣之
14、陵轢陵:同“凌”,欺侮C而欲授梓未迨梓:交付排印D若丹九轉(zhuǎn)而鉛汞可捐捐:舍棄,拋棄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古忠臣拂士不遇于時者客有吹洞簫者B公乃撫降納叛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C余懼先志之不彰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D亦何至使黠虜群寇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首段記述了忠定公李綱早受賞識而登上高位,為朝廷立下了赫赫功績,建立了非同尋常的威望,卻因君主的猜忌而屢遭貶謫的事實。B李綱善于運籌帷幄,能在兵力匱乏、錢糧緊缺的困境下依然打勝戰(zhàn)。然而只要戰(zhàn)爭形勢緊張,立刻就有彈劾他的奏章,朝廷對他猜疑重重。C文章從戰(zhàn)功和著述
15、兩個角度,贊揚了李綱的過人才能,抒發(fā)對宋王朝知人不用、用人多疑的憤懣之情,寄寓了作者對李綱遭遇的深切同情。D尾段作者聯(lián)系明代當(dāng)下內(nèi)憂外患的形勢,希望時人能夠研讀李綱的軍事策略,學(xué)以致用報效朝廷,辭真而情切,也點明了結(jié)集成冊的原因。1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公 蓋 見 善 明 而 用 心 剛 者 也 見 善 明 則 貞 邪 之 界 分 而 小 人 無 以 容 其 奸 用 心 剛 則 復(fù) 仇 之 志 切 而 人 主 無 以 容 其 惰 夫 剛 明 之 與 柔 暗 其 不 相 入 也 久 矣1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使之呼吸御虜,草昧扶傾,如宋忠定李公者。(2)顧寇食天下之
16、半,虜歲入畿輔,了無齟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夜航船序張岱天下學(xué)問,惟夜航船中最難對付。蓋村夫俗子,其學(xué)問皆預(yù)先備辦。如瀛洲十八學(xué)士,云臺二十八將之類,稍差其姓名,輒掩口笑之。彼蓋不知十八學(xué)士、二十八將,雖失記其姓名,實無害于學(xué)問文理,而反謂錯落一人,則可恥孰甚。故道聽途說,只辦口頭數(shù)十個名氏,便為博學(xué)才子矣。余因想吾八越,惟余姚風(fēng)俗,后生小子,無不讀書,及至二十無成,然后習(xí)為手藝。故凡百工賤業(yè),其性理綱鑒,皆全部爛熟,偶問及一事,則人名、官爵、年號、地方枚舉之,未嘗少錯。學(xué)問之富,真是兩腳書廚,而其無益于文理考校,與彼目不識丁之人無以異也?;蛟唬骸靶湃绱搜?,則古人姓名總不必記憶矣
17、?!庇嘣唬骸安蝗?,姓名有不關(guān)于文理,不記不妨,如八元、八愷,廚、俊、顧、及之類是也。有關(guān)于文理者,不可不記,如四岳、三老、臧榖、徐夫人之類是也?!蔽粲幸簧?,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畏懾,拳足而寢。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一人,兩人?”士子曰:“兩人。”僧曰:“這等堯舜是一人,兩人?”士子曰:“自然一人!”僧乃笑曰:“這等說起來,且待小僧伸伸腳。”余所記載,皆眼前極膚淺之事,吾輩聊且記取,但勿使僧人伸腳則亦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古劍陶庵老人張岱書?!咀ⅰ恳购酱敲髂┣宄鯊堘匪陌倏祁悎D書。1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只辦口頭數(shù)十個名氏
18、辦:辨識B未嘗少錯少:稍微C無益于文理考??迹簯?yīng)試D信如此言信:確實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余因想吾八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B學(xué)問之富不知東方之既白C拳足而寢擇師而教之D且待小僧伸伸腳若屬皆且為所虜18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夜航船中有村夫俗子,也有學(xué)人士子,瀛洲十八學(xué)士、云臺二十八將這類人,看到有人把他們的姓名說錯,就掩口恥笑。B作者家鄉(xiāng)有些人,也讀過些書,對人名、官爵、年號等爛熟于胸,但作者認為他們不過是兩腳書廚,與目不識丁者沒有不同。C張岱認為“姓名有不關(guān)于文理,不記不妨”“有關(guān)于文理者,不可不記”,間接道破自己編寫夜航船一書的目的
19、D第三段敘寫僧人與士子的故事,不僅巧妙地支撐了關(guān)于學(xué)問的觀點,而且令文風(fēng)生趣,結(jié)構(gòu)上也與“夜航船”相呼應(yīng)。19用“”給下面畫線的文言文斷句。書必符乎名教,君子有所取,而讀者要非無益之言也。夫天下之事,萬有不齊,而可以憑借者理之正。事不一而理有定在猶百川萬折必歸于海否則涉于荒唐繆悠絕類離索以盲聵人之耳目者在所不取。序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實無害于學(xué)問文理,而反謂錯落一人,則可恥孰甚。(2)余所記載,皆眼前極膚淺之事,吾輩聊且記取,但勿使僧人伸腳則亦已矣。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大云山房文稿二集敘錄【清】惲 敬昔者班孟堅因劉子政父子七略為藝文志,序六藝為九種,圣人之經(jīng),永世尊
20、尚焉。其諸子則別為十家,論可觀者九家,以為“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jīng)之支與流裔”。敬嘗通會其說:儒家體備于禮及論語、孝經(jīng);墨家變而離其宗;道家陰陽家支駢于易;法家、名家疏源于春秋;縱橫家、雜家、小說家適用于詩、書,農(nóng)家、兵家、術(shù)數(shù)家、方技家,圣人未嘗專語之,然其體亦六藝之所孕也。是故六藝要其中,百家明其際會;六藝舉其大,百家盡其條流。故曰修六藝之文觀九家之言可以通萬方之略后世百家微而文集行文集敝而經(jīng)義起經(jīng)義散而文集益漓。學(xué)者少壯至老,貧賤至貴,漸漬于圣賢之精微,闡明于儒先之疏證,而文集反日替者,何哉?蓋附會六藝,屏絕百家,耳目之用不發(fā),事物之賾不統(tǒng),故性情之德不能用也。敬觀之前世,賈生自名家
21、、縱橫家入,故其言浩汗而斷制;晁錯自法家、兵家入,故其言峭實;董仲舒、劉子政自儒家、道家、陰陽家入,故其言和而多端;韓退之自儒家、法家、名家入,故其言峻而能達;曾子固、蘇子由自儒家、雜家入,故其言溫而定;柳子厚、歐陽永叔自儒家、雜家、詞賦家入,故其言詳雅有度;杜牧之、蘇明允自兵家、縱橫家入,故其言縱厲;蘇子瞻自縱橫家、道家、小說家入,故其言逍遙而震動。至若黃初、甘露之間,子桓、子建氣體高朗,叔夜、嗣宗情識精微,始以輕雋為適意,時俗為自然,風(fēng)格相仍,漸成軌范,于是文集與百家判為二途。熙寧、寶慶之會,時師破壞經(jīng)說,其失也鑿;陋儒襞積經(jīng)文,其失也膚。后進之士,竊圣人遺說,規(guī)而畫之,睇而斫之,于是經(jīng)義
22、與文集并為一物。太白、樂天、夢得諸人,自曹魏發(fā)情;靜修、幼清、正學(xué)諸人,自趙宋得理。遞趨遞下,卑冗日積。是故百家之敝當(dāng)折之以六藝;文集之衰,當(dāng)起之以百家。其高下遠近華質(zhì),是又在乎人之所性焉,不可強也已!敬一人之見,恐違大雅,惟天下好學(xué)深思之君子教正之?。ㄓ袆h節(jié))【注】班孟堅:即班固,字孟堅。統(tǒng);同“通”,通曉,明白。黃初:魏文帝曹丕年號。甘露:魏曹髦年號。熙寧:北宋神宗趙頊年號。寶慶:南宋理宗趙昀年號。襞積:堆砌。2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其諸子則別為十家別:分列。B而文集反日替者替:衰落。C子桓、子健氣體高朗氣體:(文章的)氣勢風(fēng)格。D時師破壞經(jīng)說,其失也鑿鑿:明確
23、,確鑿。22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其諸子則別為十家其皆出于此乎B圣人未嘗專語之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故其言和而多端勞苦而功高如此D是又在乎人之所性焉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2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班固認為諸子雖有缺陷,但其主旨與六經(jīng)相合,因此他在素文志中既推崇儒家經(jīng)典,又不忽視諸子的價值。B本文圍繞“百家”與“文集”的關(guān)系,列舉了很多名人的例子說明他們都是從“百家”中汲取營養(yǎng),形成了自己的文風(fēng)。C韓退之即韓愈,柳子厚即柳宗元,歐陽永叔即歐陽修,蘇子瞻即蘇軾作者對他們稱字不稱名,體現(xiàn)了古人的稱呼禮儀。D本文運用舉例、引用、對比等手法表達了鮮明的
24、觀點,語句費散結(jié)合,多鋪陳排比,氣勢磅礴,具有很強的感染力。24用“/”給文中加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故 曰 修 六 藝 之 文 觀 九 家 之 言 可 以 通 萬 方 之 略 后 世 百 家 微 而 文 集 行 文 集 敝 而 經(jīng) 義 起 經(jīng) 義 散 而 文 集 益 漓2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風(fēng)格相仍,漸成軌范,于是文集與百家判為二途。(2)遞趨遞下,卑冗日積,是故百家之敝,當(dāng)折之以六藝;文集之衰,當(dāng)起之以百家。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宋蘇文忠公全集敘明茅維自古文士之見道者,必推眉山蘇長公其人。在昔論文者,咸以梁昭明文選為指南,而長公獨非之。蓋其書出而士習(xí)益趨于文,譬之
25、曦薄虞淵,質(zhì)喪旨淆,莫之能挽者。以隋煬之不君,特患文之無節(jié),史氏嘉之,殆骎骎乎啟唐風(fēng)之一變。五季承唐之靡,而宋復(fù)振之,以紹唐之元和。其間廬陵先鳴,而眉山、南豐為輔。卒之士人所附,萃于長公,而廬陵不自功矣。然文之變也,變則創(chuàng),創(chuàng)則離,離其章而壹其質(zhì),是謂唐、宋之復(fù)古。顧徇名之士,求其離而瑕之,嘵嘵然援古以自多,將謂越唐、宋而逼秦、漢,其合者直章焉爾,而質(zhì)不唐、宋若也,奚其古?先大夫患之,輯唐、宋八家行于世,而眉山氏居其三。則嘗授諸維曰:“吾以長公合八家,姑舉其要,要以長公成一家,必舉其贏。然吾已矣,小子維識之。”昔長公被逮于元豐間,文之秘者,朋游多棄去,家人恐怖而焚之者,殆無算。逮高宗嗜其文,匯
26、集而陳諸左右,逸者不復(fù)收矣。迄今遍搜楚、越,并非善本,既嗟所缺,復(fù)憾其訛。丐諸秣陵焦太史所藏閣本外集。太史公該博而有專嗜,出示手板,甚核。參之志林仇池筆記等書,增益者十之二三,私加刊次,再歷寒燠而付之梓。即未能復(fù)南宋禁中之舊,而今之散見于世者,庶無掛漏。蓋長公之文,若無意而意合,若無法而法隨,澹而腴,淺而蓄,奇不詭于正,激不乖于和,殆無位而攄隆中之抱,無史而畢龍門之長,至乃羈愁瀕死之際,而居然樂香山之適,享黔婁之康,偕柴桑之隱也者,豈文士能乎哉!噫,世能窮長公于用,而不能窮長公于文;能不用長公,而不能不為長公用。當(dāng)其紛然而友粲然而布彌宇宙而亙今古肖化工而完真氣無一不從文焉出之而讀之澹乎若無文也
27、長公其有道者歟!又嘗語人以文之旨,第舉夫子所謂“辭達而已矣”。蓋文止乎達,而達外無文,原六藝而等于萬代,旨其蔽之哉!彼所指離不離者抑末耳。在昭明固云“老、莊、管、晏之書,以意為宗,不以文為本”者,無庸進退之也。若長公者,非其亞耶?藉令起昭明以進退其文,吾知難乎為政矣。則不佞是役也,蓋不徒以先大夫之成命在?!咀ⅰ坑轀Y,傳說中日沒之處。廬陵,這里指代王安石;南豐,這里指代曾鞏,南豐是他的出生地。黔婁,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名的隱士。2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其間廬陵先鳴先鳴:首先倡導(dǎo)B嘵嘵然援古以自多多:重視C必舉其贏贏:剩余(的文章)D激不乖于和乖:背離2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
28、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特患文之無節(jié)諸侯之所大患B而今之散見于世者雖又槁曝,不復(fù)挺者C若無意而意合窮山之高而止D蓋文止乎達相與枕藉乎舟中2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稱贊蘇軾被“文士之見道者”推崇,以他和眾人對待昭明文選的態(tài)度不同為例加以證明,亦側(cè)面可見蘇軾文風(fēng),尚古而不喜雕琢。B作者敘述隋唐以來文風(fēng)的變化和父親的囑托、文集出版的經(jīng)過,于此可見長公文集的收集、整理、出版之不易,作者在艱辛之余又感到欣慰。C作者對蘇軾的文章推崇備至,將其與諸多歷史名人賢士相提并論,稱其有諸葛亮那樣的政治懷抱,有史學(xué)家司馬遷的才華,稱贊其有白居易陶淵明的樂觀豁達。D作為“唐
29、宋派”代表人物茅坤之子,作者的文學(xué)觀念深受其父之影響,在本文中,他提倡學(xué)習(xí)唐宋古文,反對奢靡浮艷的文風(fēng)。2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當(dāng)其紛然而友粲然而布彌宇宙而亙今古肖化工而完真氣無一不從文焉出之而讀之澹乎若無文也長公其有道者歟3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然文之變也,變則創(chuàng),創(chuàng)則離,離其章而壹其質(zhì),是謂唐、宋之復(fù)古。(2)逮高宗嗜其文,匯集而陳諸左右,逸者不復(fù)收矣。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愚溪詩序【唐】柳宗元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蛟唬骸叭绞蠂L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被蛟唬骸翱梢匀疽玻云淠?,故謂之染溪?!庇嘁杂抻|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
30、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猶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為愚溝。遂負土累石,塞其隘,為愚池。愚池之東為愚堂,其南為愚亭,池之中為愚島。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夫水,智者樂也。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蓋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余,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寧武子“邦無道則愚”,智而為愚者也;顏子“終日不違如愚”,睿而為愚者也。皆不得為
31、真愚。今余遭有道,而違于理,悖于事,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則天下莫能爭是溪,余得專而名焉。溪雖莫利于世,而善鑒萬類,清瑩秀澈,鏘鳴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樂而不能去也。余雖不合于俗,亦頗以文墨自慰,漱滌萬物,牢籠百態(tài),而無所避之。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詩,記于溪石上。3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灌水之陽有溪焉陽:南面B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家:安置C夫水,智者樂也樂:喜愛D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余適:剛好3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今是溪獨見辱于“愚”寡人之于國也B以愚辭歌愚溪秦以攻取之外C得其
32、尤絕者家焉吳之民方痛心焉D皆山水之奇者句讀之不知3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把自己的愚和溪、丘、泉、溝、池、堂、亭、島等的愚融為一體。溪、丘、泉、溝、池、堂、亭、島仿佛全是作者苦難的知己,而奇石異木便成了作者耿介性格的象征。B文章清新秀麗,前兩段基本上是記敘和描寫,在記敘中抒發(fā)感情,后三段則主要是議論,在議論中表達感慨。C文章第四段,寫到寧武子和顏回,說他們都不是真的愚笨,是聰明人裝糊涂,而自己就完全不一樣了,是真正的愚蠢,表達了自己的羞愧。D愚溪詩序通篇貫穿一個“愚”字。從溪、丘、泉、溝、池、堂、亭、島等受“愚”的稱號的屈辱,自然也就可以想到作者受到的屈辱,充
33、分表達了一個遭受沉重打擊的正直士大夫的憤世嫉俗之情。3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以 愚 辭 歌 愚 溪 則 茫 然 而 不 違 昏 然 而 同 歸 超 鴻 蒙 混 希 夷 寂 寥 而 莫 我 知 也3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猶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2)今余遭有道,而違于理,悖于事,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蘇氏文集序歐陽修予友蘇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遺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錄之以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歸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棄擲埋沒糞土不能銷蝕
34、其見遺于一時必有收而寶之于后世者雖其埋沒而未出其精氣光怪已能常自發(fā)見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擯斥摧挫、流離窮厄之時,文章已自行于天下;雖其怨家仇人,及嘗能出力而擠之死者,至其文章,則不能少毀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貴遠,子美屈于今世猶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予嘗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幾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習(xí)。后百有余年,韓、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復(fù)于古。唐衰兵亂,又百余年而圣宋興,天下一定,晏然無事。又百余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時少而亂時多,幸時治矣。文章或不能純粹,或遲久而不相及,何其難之若是歟!豈非難得其人歟?茍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為之
35、貴重而愛惜之歟?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過,至廢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嘆息流涕,而為當(dāng)世仁人君子之職位,宜與國家樂育賢材者惜也!子美之齒少于予,而予學(xué)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間,予舉進士于有司,見時學(xué)者務(wù)以言語聲偶擿裂,號為“時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獨與其兄才翁及穆參軍伯長,作為古歌詩雜文,時人頗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顧也。其后天子患時文之弊,下詔書,諷勉學(xué)者以近古,由是其風(fēng)漸息,而學(xué)者稍趨于古焉。獨子美為于舉世不為之時,其始終自守,不牽世俗趨舍,可謂特立之士也。子美官至大理評事、集賢校理而廢,后為湖州長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狀貌奇?zhèn)?,望之昂然,而即之溫溫,久而愈可愛慕。其材雖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擊
36、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賴天子聰明仁圣,凡當(dāng)時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榮寵。雖與子美同時飲酒得罪之人,多一時之豪俊,亦被收采,進顯于朝廷,而子美獨不幸死矣,豈非其命也,悲夫!廬陵歐陽修序。(選自唐宋八大家文選,有改動)【注釋】蘇氏文集:即蘇舜欽文集。蘇舜欽,字子美,宋初著名散文家、詩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倡導(dǎo)者。韓、李:指韓愈、李翱。酒食之過:慶歷五年,蘇子美用賣故紙的公款宴請賓客,被御史中丞以“監(jiān)守自盜”的罪名彈劾。以言語聲偶擿裂:摘取古代典籍中的文句,再用聲調(diào)平仄、對偶等方法拼湊成文章。擿裂,剔取割裂。3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37、是A其見遺于一時遺:饋贈B子美之齒少于予 齒:年齡C忽近而貴遠貴:看重D望之昂然,而即之溫溫 即:接近37下列句子加點字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何其難之若是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B至廢為民而流落以死使民敬、忠以勸C欲以子美為根而累之者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D作為古歌詩雜文公為我獻之3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子美的文章如金似玉,正當(dāng)他遭受排斥、遇到挫折、流離困窘的時候,文章就已經(jīng)流傳于天下,即使他的怨家仇人,也不能夠損毀掩蓋他的文章的光芒。B唐朝初年,文章還留有五代文風(fēng)的余習(xí),一百多年后韓愈、李翱等人出現(xiàn),文章才恢復(fù)了古文傳統(tǒng);宋朝興起后,又過了近百年,古文才開始興盛
38、。C蘇子美為文有個性思想,見解獨特,與眾不同,在當(dāng)時文壇“時文”風(fēng)行之時,他不為所動,堅持寫古體詩文,被當(dāng)時很多人非議嘲笑。D蘇子美因“酒食之過”遭彈劾而被罷官,后來任湖州長史,不久死去;而當(dāng)初攻擊驅(qū)逐他的人卻被保全,得到了榮耀恩寵,并在朝廷擔(dān)任顯要職務(wù)。3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棄擲埋沒糞土不能銷蝕其見遺于一時必有收而寶之于后世者雖其埋沒而未出其精氣光怪已能常自發(fā)見而物亦不能掩也40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雖其怨家仇人,及嘗能出力而擠之死者,至其文章,則不能少毀而掩蔽之也。(2)獨子美為于舉世不為之時,其始終自守,不牽世俗趨舍,可謂特立之士也。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
39、成各題。長物志序明沈春澤夫標(biāo)榜林壑,品題酒茗,收藏位置圖史、杯鐺之屬,于世為閑事,于身為長物,而品人 者,于此觀韻焉、才與情焉,何也?挹古今清華美妙之氣于耳目之前供我呼吸羅天地瑣雜碎細之物于幾席之上聽我指揮挾日用寒不可衣饑不可食之器尊逾拱璧享輕千金以寄我之慷慨不平。非有真韻、真才與真情以勝之,其調(diào)弗同也。近來富貴家兒與一二庸奴、鈍漢,沾沾以好事自命,每經(jīng)賞鑒,出口便俗,入手便粗, 縱極其摩挲護持之情狀,其污辱彌甚,遂使真韻、真才、真情之士,相戒不談風(fēng)雅。嘻,亦過矣!司馬相如攜卓文君,賣車騎,買酒舍,文君當(dāng)壚滌器,映帶犢鼻裈邊;陶淵明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叢菊孤松,有酒便飲,境地兩截,要歸一致
40、;右丞茶鐺藥臼,經(jīng)案繩床; 香山名姬駿馬,攫石洞庭,結(jié)堂廬阜;長公聲伎酣適于西湖,煙舫翩躚乎赤壁,禪人酒伴, 休息夫雪堂。豐儉不同,總不礙道,其韻致才情,政自不可掩耳!予向持此論告人,獨余友啟美氏絕頷之。春來將出其所纂長物志十二卷,公之藝林,且屬余序。予觀啟美是編,室廬有制,貴其爽而倩、古而潔也;花木、水石、禽魚有經(jīng),貴其秀而遠、宜而趣也;書畫有目,貴其奇而逸、雋而永也;幾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貴其精而便、簡而裁、巧而自然也;衣飾有王謝之風(fēng),舟車有武陵蜀道之想,蔬果有仙家瓜棗之味,香茗有荀令、玉川之癖,貴其幽而閑、淡而可思也。法律指歸,大都游戲點綴中一往刪繁去奢之意存焉。豈唯庸奴、鈍漢不
41、能窺其崖略,即世有真韻致、真才情之士,角異獵奇,自不得不降心以奉啟美為金湯。誠宇內(nèi)一快書,而吾黨一快事矣!余因語啟美:“君家先嚴(yán)徵仲太史,以醇古風(fēng)流,冠冕吳趨者,幾滿百歲,遞傳而家聲香遠,詩中之畫,畫中之詩,窮吳人巧心妙手,總不出君家譜牒。即余日者過子,盤礴累日, 嬋娟為堂,玉局為齋,令人不勝描畫,則斯編常在子衣履襟帶間,弄筆費紙,又無乃多事耶?” 啟美曰:“不然。吾正懼吳人心手日變,如子所云,小小閑事長物,將來有濫觴而不可知者,聊以是編堤防之?!庇惺窃眨h繁去奢之一言,足以序是編也。予遂述前語相諗,不徒占啟美之韻之才之情,可以知其用意深矣。沈春澤謹序?!咀ⅰ块L物志:明文震亨撰。震亨,字啟美。
42、41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于身為長物長物:多余之物。B嘻,亦過矣過:過分。C書畫有目目:目錄。D冠冕吳趨者冠冕:引領(lǐng)。42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A而品人者,于此觀韻焉、才與情焉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B其調(diào)弗同也其皆出于此乎C煙舫翩躚乎赤壁相與枕藉乎舟中D大都游戲點綴中一往,刪繁去奢之意存焉于其身也,則恥師焉4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長物志,顧名思義,就是記錄可清賞把玩之物的一本書。它們看起來沒有什么實際用處,但旁人卻可由此看出主人的品性與才情。B對于真正的雅士而言,無論奢儉,可都顯示真性情。在作者看來,白居易擁名姬養(yǎng)寶馬,是雅
43、致之舉;而王維煮茶搗藥,也別有情韻。C作者認為長物志堪稱生活美學(xué)的指南,即便是真正的文人雅士也不得不將書中的觀點奉為圭臬,而其要義就在“刪繁去奢”四字。D作者高度贊揚了文氏家族對吳地文化的深遠影響,近百年的時間也無人能出其右。而文震亨正是為弘揚家族文化才寫此書,用心良苦。44用“/”給文中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挹 古 今 清 華 美 妙 之 氣 于 耳 目 之 前 供 我 呼 吸 羅 天 地 瑣 雜 碎 細 之物 于 幾 席 之 上 聽 我 指 揮 挾 日 用 寒 不 可 衣 饑 不 可 食 之 器 尊 逾 拱璧 享 輕 千 金 以 寄 我 之 慷 慨 不 平。45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44、(1)予向持此論告人,獨余友啟美氏絕頷之。(2)予遂述前語相諗,令世睹是編,不徒占啟美之韻之才之情,可以知其用意深矣。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本草綱目序(明)王世貞紀(jì)稱:望龍光知古劍;覘寶氣辨明珠。故萍實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后博物稱華,辨字稱康,析寶玉稱猗頓,亦僅僅晨星耳。楚蘄陽李君東璧,一日謁予,留飲數(shù)日。予觀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談議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裝,無長物,有本草綱目數(shù)十卷。謂予曰:“時珍,荊楚鄙人也,幼多羸疾,質(zhì)成鈍椎,長耽典籍,若啖蔗飴。遂漁獵群書搜羅百氏凡子史經(jīng)傳聲韻農(nóng)圃醫(yī)卜星相樂府諸家稍有得處輒著有數(shù)言。古有本草一書,自炎皇及漢、梁、唐、宋,下迨國朝,
45、注解群氏群舊矣。第其中舛繆差訛遺漏,不可枚數(shù),乃敢奮編摩之志,僭纂述之權(quán)。歲歷三十稔,書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復(fù)者芟之,闕者輯之,訛者繩之。舊本一千五百一十八種,今增藥三百七十四種,分為一十六部,著成五十二卷,雖非集成,亦粗大備,僭名曰本草綱目。愿乞一言,以托不朽?!庇栝_卷細玩,每藥標(biāo)正名為綱,附釋名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辯疑、正誤,詳其土產(chǎn)形狀也。次以氣味、主治、附方,著其體用也。上自墳典,下及傳奇,凡有相關(guān),靡不備采。如入金谷之園,種色奪目;如登龍君之宮,寶藏悉陳;如對冰壺玉鑒,毛發(fā)可指數(shù)也。博而不繁,詳而有要,綜核究竟,直窺淵海。茲豈僅以醫(yī)書觀哉?實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
46、臣民之重寶也。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噫,碔玉莫剖,朱紫相傾,弊也久矣。予方著弇州卮言,何幸睹茲集哉。茲集也,藏之深山石室無當(dāng),盍鍥之,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時萬歷歲庚寅春上元日,弇州山人、鳳洲王世貞拜?!咀⑨尅考o(jì):古籍記錄。天明:天才。華:西晉的張華,強記博識,廣學(xué)多聞,著有博物志十卷??担褐肝簳x名士嵇康,善認古字。猗頓:春秋時珠寶富豪,以識別寶玉著稱。墳典:三墳、五典的并稱,后轉(zhuǎn)為古代典籍的通稱。傳奇:泛指各種文藝作品。碔玉:似玉的美石。朱紫相傾:朱色和紫色相排斥。喻真假優(yōu)劣相混。太玄如子云:西漢學(xué)者揚雄(字子云)模仿周易作太玄經(jīng)。4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覘寶
47、氣辨明珠覘:察看。B解其裝,無長物長物:擅長的東西。C長耽典籍耽:沉迷。D盍鍥之鍥:雕版刻印。4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睟然貌也,癯然身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B長耽典籍,若啖蔗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C乃敢奮編摩之志至于鞭棰之間,乃欲引節(jié)D愿乞一言,以托不朽日削月割,以趨于亡4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開篇寫到了自己見到李時珍時對他的整體印象,面貌潤澤而有光彩,清瘦而有精神,談吐十分幽默,這使作者產(chǎn)生了不凡的感受。B李時珍耗費三十年心血完成本草綱目這部經(jīng)典著作后,前來請求當(dāng)時名家王世貞為之寫序,借此來擴大這部書的影響。C原來有本草這本書,自神
48、農(nóng)氏開始,注解這本書的人很多,但鮮有人能夠在注解中注意到這本書內(nèi)容的錯漏以及科學(xué)性。D王世貞對本草綱目稿本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王世貞對這部書感到很震撼,并由此引發(fā)了對撰寫者李時珍的極高贊揚。4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遂漁獵群書搜羅百氏凡子史經(jīng)傳聲韻農(nóng)圃醫(yī)卜星相樂府諸家稍有得處輒著有數(shù)言5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復(fù)者芟之,闕者輯之,訛者繩之。(2)博而不繁,詳而有要,綜核究竟,直窺淵海。參考答案:1B2D3B4終日不食/觀其色沖沖然/獨處一室/凝塵滿幾/有叩之者/若發(fā)清馨于明堂太廟之中/其音瑯瑯然/使人心厲而神肅5(1)頭枕著蓑衣躺著,起身后搖搖晃晃地手舞足蹈,一樣孩子
49、嬉笑著追逐他,(先生)也不回頭看。(2)這些(雖是)閑散留存的片言只語,但(先生)平生的學(xué)問幾乎都體現(xiàn)于此了,我怎么能使它消亡呢!【解析】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B.“喻:表達,說明”錯誤,應(yīng)該譯為明白。句意為可惜(我)不能明白其中最精妙之處。故選B。2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因果,意義不同。B.形容詞詞尾,“的樣子”;介詞,相當(dāng)于“于”,意義和用法不同。C.代詞,這里指這樣的人;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意義和用法不同。D.兩個“以”均為連詞,表目的,意義和用法相同。故選D。3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
50、并整合文中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文中記敘了先生對作者父親的諄諄教導(dǎo)”表述有誤,根據(jù)原文“翰童時,先君子澨東先生使從先生游”一段可知,文章記敘的是作者幼年時曾跟隨淮浦先生求學(xué)一事。故選B。4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的斷句能力?!敖K日不食”省略了主語淮浦先生,是完整的主謂句,在其后斷開;“觀其色沖沖然”中“沖沖然”是形容詞,作“色”(容顏)的賓語,整個“色沖沖然”又作“觀”的賓語,所以在“然”后斷開;“獨處一室”,省略了主語淮浦先生,是完整的主謂句,在其后斷開;“凝塵滿幾”是對“室”的描述,在其前后斷開;“有叩之者”中“者”表句中停頓,無義,在其后斷開;“若發(fā)清馨于明堂太廟之中”
51、是對聲音的描述,“于明堂太廟之中”是“發(fā)”的后置狀語,在“之中”后斷開。“其音瑯瑯然”是繼續(xù)對聲音的描述,“然”是形容詞詞尾,在“然”后斷開;“使人心厲而神肅”是敲門聲給人的感覺,在前后斷開。畫波浪線部分意思是:整天不進食,看他的神色卻很高興的樣子。獨處一室,滿桌灰塵,有人敲門,聲音清亮好像是從皇帝的宗廟發(fā)出來的。那聲音清脆,使人內(nèi)心嚴(yán)肅,神色恭敬。所以最后斷句為:終日不食/觀其色沖沖然/獨處一室/凝塵滿幾/有叩之者/若發(fā)清馨于明堂太廟之中/其音瑯瑯然/使人心厲而神肅。5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得分點:(1)“枕蓑”,枕著蓑衣;“頹然”,搖晃的樣子?!跋唷保敢环?,他。“顧”
52、,回頭看(譯為“在意”也可)。(2)“閑言剩語”,閑散留存的片言只語(譯為“閑談的話語”“零散的語話”等意思相近皆可,答“閑言碎語”不給分);“幾不出此”,幾乎都體現(xiàn)于此(答“幾乎不超出于此”“幾乎都包含其中”“幾乎都在其中”皆可);“泯”,消亡;“此豈可泯乎”,反問句式,我怎么能使它消亡呢!參考譯文林泉隨筆記一卷,總共一百二十二篇,是我外祖父淮浦先生張公著述的。先生風(fēng)度優(yōu)異突出,風(fēng)骨高潔,年少時貧寒無依,努力學(xué)習(xí),勇敢過人。成年后博覽群書,精通各類文獻典籍,通曉宇宙人生的深奧道理。修身養(yǎng)性,堅守正道,處境更加困厄,屢屢受挫卻不屈服,年老卻越發(fā)剛烈。刮大風(fēng)下大雪(的時候),整天不進食,看他的神
53、色卻很高興的樣子。獨處一室,滿桌灰塵,有人敲門,聲音清亮好像是從皇帝的宗廟發(fā)出來的。那聲音清脆,使人內(nèi)心嚴(yán)肅,神色恭敬。肩披白芷,江邊垂釣,稱心如意時縱聲放歌,聲音響徹江岸。頭枕著蓑衣躺著,起身后搖搖晃晃地手舞足蹈,一群孩子嬉笑著追逐他,(先生)也不回頭看。他的志向大概超越古今,卻一生陷入困境;他的形象的確挺拔如松柏生長于深壑中,卻能高聳入云霄;矯健的樣子像神鳥在高空遨游,卻向下俯瞰人間。他的姿態(tài)胸懷超群,太平盛世以來未曾見過這樣的人;他的學(xué)問,就在山頂水邊,幽靜寂寥,是鄙陋粗野之人難以探察到的。在我還是孩童時,先父澨東先生讓我跟隨外祖父淮浦先生求學(xué),先生拿大學(xué)中庸來教授,為我解釋說明,可惜(
54、我)不能明白其中最精妙之處。從古到今綿延數(shù)千年,帝王興衰的定數(shù),國家成敗的蹤跡(原由),君子與小人有區(qū)別、中原之國與少數(shù)民族之間有差異的原因,(這些話)還清清楚楚如在耳邊。使我一想起便有所觸動,三十多年有所敬畏而不做壞事,(精神)有所依賴而去做善事,如同看見先生在坐席上、在床前,(我)為他拿筆和硯,扶手杖,那感動人和萬物的功效有什么能比得上?。∠壬ナ篮?,他的著作全都散失沒有保存下來。這一冊文章是先父收集的,一天,(先父)把它拿給我看說:“這是你外祖父親筆寫的文章。這中間有很多有教育意義可作為準(zhǔn)則的語句,應(yīng)該認真地記住。”我恭敬地捧著讀了三十多年,仍把它作為記錄事情的書籍。等到讀了論李氏中和集
55、,所謂的“元氣能涵養(yǎng)性情,性情又順應(yīng)元氣。元氣在那么性情就充沛,性情發(fā)生變化那么元氣也就發(fā)生變化?!庇谑怯兴形?,嘆息道:“這是先生獨到的見解啊?!弊x論柳子鈷蝎潭西小丘記,說:“君子一定有用來游玩與休憩的外物,修煉出高尚明達的心性的器物,使他安靜平和。紛亂的憂慮、呆滯的思想,都不能進入內(nèi)心?!庇谑怯謬@息說:“這是先生的修養(yǎng)啊?!钡秸撌龈魑蝗逭咦鰧W(xué)問,就引用易經(jīng)說:“君子要多記以前圣賢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來蓄養(yǎng)自己的德行?!庇终f:“何等暢達的天上大路,亨通?!币虼?,在廣泛不同的途徑廣博地學(xué)習(xí)探求,在天人合一的境域化繁為簡融會貫通,這樣以后就可以做學(xué)問了。(我)于是寫道:“這足以體現(xiàn)先生的學(xué)問了。”
56、這些(雖是)閑散留存的片言只語,但(先生)平生的學(xué)問幾乎都體現(xiàn)于此(幾乎不超出于此)了,我怎么能使它消亡呢!于是謀劃刻印書籍來使它流傳下來,從而在此記述大概內(nèi)容。至于繼承先生的學(xué)問,來追求無愧于先生的話語和先父的教導(dǎo),那么我雖愚笨,仍然為能在今日讀到先生的書而感到幸運。6D7C8B9由此以來/去圣益遠/世益薄或衰/下迄周隋/其間亦時時有善文其言以傳者/然皆紛雜滅裂不純信/故百不傳一10(1)事情確鑿了,要有文采;文采充分了,又關(guān)系到它所倚賴的內(nèi)容大小,來看它流傳得是否久遠。(2)那些替他們整理編輯的人,不是他們的門生故吏,就是他們的親戚朋友,比如劉夢得替柳子厚作序、李漢替韓退之作序?!痉治觥?
57、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D.“待:等待”錯誤。待:依靠,依賴。故選D。7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前者相當(dāng)于“而”,表因果;后者是表目的的連詞,來。B.前者用于句中停頓,不翻譯;后者用于時間詞后,不翻譯。C.兩者都是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D.前者連詞,表承接;后者連詞,表轉(zhuǎn)折。故選C。8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第二段荀子、孟軻的例子來說明言辭能否流傳下來,還取決于當(dāng)時社會的好惡;賈誼、董仲舒、司馬相如、揚雄等人的事例,則是修飾文章使其流傳的例子。故選B。9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這句話的意思是:從那時以來,距離圣人
58、越來越遠,時代越來越衰微,直到周、隋之時,這中間也不時有善于修飾其言辭來流傳的,但都粗疏草率不真實,所以流傳下來的不足百分之一。“由此以來”,表時間短語,需要斷開;“去圣益遠”固定結(jié)構(gòu),“距離很遠了”需要斷開;“世益薄或衰下迄周隋”這一句中,時間介詞“下迄”引領(lǐng)后面的句子,需要斷開;“其間亦時時有善文其言以傳者”這一句中,結(jié)尾是虛詞“者”,表示的人,充當(dāng)句子的賓語,是一個完整的句子,需要和后面的句子斷開;“然皆紛雜滅裂不純信”,“然”表轉(zhuǎn)折,引領(lǐng)一個新的句子,需要斷開;“故百不傳一”表結(jié)果,需要斷開。10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關(guān)鍵詞:信,確鑿;文,文采;恃,依賴。(2)
59、關(guān)鍵詞:紀(jì)次,記載整理;非則,不是就是;序,作序。參考譯文:我聽說左傳記載:“言辭沒有文采,就不能久遠傳播?!本铀鶎W(xué),言辭用來記載事實,文采用來修飾言辭,只有事實準(zhǔn)確可信,語言富有文采,(文章)才能流傳于后世。詩、書、易、春秋,都是善于記載事實并且特別富有文采,因此流傳得十分久遠。荀子、孟子這些人也善于言辭,但他們(的文章)有時達到了道有時沒有,因此他們的書能否流傳下來,還取決于當(dāng)時的好惡而推崇或否定。另外楚國有屈原,善于修飾他的歌辭來使之流傳。漢代興盛的時候,有賈誼、董仲舒、司馬相如、揚雄,能夠修飾他們的文章來使之流傳。從那時以來,距離圣人越來越遠,時代越來越衰微,直到周、隋之時,這中間也
60、不時有善于修飾其言辭來流傳的,但都粗疏草率不真實,所以流傳下來的不足百分之一。有幸有一篇流傳下來,也不廣泛為人所知,不能像之前各家那樣宣揚昭著而廣泛流傳。言辭的流傳真難?。∈虑榇_鑿了,要有文采;文采充分了,又關(guān)系到它所倚賴的內(nèi)容大小,來看它流傳得是否久遠。書承載著堯、舜,詩承載著商、周,易承載著九圣,春秋承載著文、武之法,荀、孟二家承載著詩、書、易、春秋,楚辭承載著風(fēng)、雅,漢代之人各自承載著當(dāng)時君主繁盛的名望和禮樂典章來成文。后來的做學(xué)問的人完全無所承載,那么他們的言辭便不真實可信,流傳得也不久遠,這是大勢使之如此。到了唐代興盛之時,比如太宗的治理、開元之治、憲宗的功績,他們的臣子們又爭相用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辦公環(huán)境下的健康與舒適
- 未來的工作環(huán)境科技與舒適性的平衡
- 現(xiàn)代辦公環(huán)境下的智能配送技術(shù)應(yīng)用實例
- 2024秋七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 第4章 一元一次方程4.2 解一元一次方程 3用合并同類項法解方程說課稿(新版)蘇科版001
-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Reading for Writing 說課稿-2023-2024學(xué)年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
- Unit 4 Friends Forever Understanding ideas click for a friend 說課稿-2024-2025學(xué)年高中英語外研版必修第一冊
- 2024年五年級英語下冊 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第1課時說課稿 譯林牛津版
- 6 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說課稿)-2023-2024學(xué)年語文六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16《夏天里的成長》(說課稿)2024-2025學(xué)年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001
- 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 Reading and Thinking Language Focus 說課稿-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英語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001
- 寧德時代筆試題庫
- 五年級下冊北京版英語單詞
- 康復(fù)醫(yī)院患者隱私保護管理制度
- 新課標(biāo)I、Ⅱ卷 (2024-2020) 近五年高考英語真題滿分作文
- 浙江省嘉興市2023-2024學(xué)年六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xué)試卷
- 子宮脫垂手術(shù)指南
- 沈陽理工大學(xué)《數(shù)》2022-2023學(xué)年第一學(xué)期期末試卷
- DB41T 2231-2022 水利工程生態(tài)護坡技術(shù)規(guī)范
- 共享單車安全知識
- 渤海大學(xué)《大數(shù)據(jù)分析與實踐》2023-2024學(xué)年期末試卷
- 2024版2024年《咚咚鏘》中班音樂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