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物理機械效率復習題_第1頁
九年級物理機械效率復習題_第2頁
九年級物理機械效率復習題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 文檔Word 文檔 PAGE PAGE 4 / 4九年級物理機械效率復習題學問點學習在于能將其應用在試題當中,下面是我給大家?guī)淼木拍昙壩锢頇C械效率復習題,希望能夠關懷到大家!九年級物理機械效率復習題( ) A.越省力的機械,其機械效率越高B.越費勁的機械,其機械效率越高C.做的有用功越多,機械效率越高D.有用功確定時,額外功越少,機械效率越高=W 有用/W W 總確定時,W W 有用越多,無法確定的高低。由=W 有用/W W 總=W 有用+W =W /(W 有用+W 額外),所以可D 是對的。答案:D( ) A.B.削減機械做功的時間C.有用功確定,削減額外功 D.增加重物上升的高

2、度解析:在使用機械時,轉變機械做功的時間或高度,有用功和總功會同時轉變相同的倍數(shù),由=W 有用/W 總可得,機械效率不會轉變。由=W 有用/W 總、W 總=W 有用+W 額外可得 =W 有用/(W 有用+W 額外),當W 有用確定時,W 額外越少,就越高。答案:C50 kg 1 m 294 ( )A.490 J、490 J B.490 J、294 JC.588 、294 J D.588 、490 J1 m2 根據(jù)總功和有用功的計算公式得W =Fs=294 N2 m=588 有用=Gh=mgh=50 kg9.8 N/kg1 m=490 J。答案:D課本圖中的三種方法中,運沙子做的有用功其中第 種

3、方法做的總功最少,種方法的效率最高。解析根據(jù)W=Fs 求出有用功有用=G 沙h=100 N6 m=600 J 和三種方法中=W 有用/W 案。答案:600 三 三15-2-1 8 N,彈簧測力3 N30 cm,則使用該滑輪組做的總功為 額外功為這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15-2-1解析:根據(jù)該滑輪組的組裝,可看出有三段繩子承擔鉤碼,那么繩子自由端3 倍,由W 總W =Gh、W 總=W +W =W 有用/W 答案:0.9 0.1 90%在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跟傾斜程度的關”試驗中,要保證不同傾斜程度的斜面相同。要到達探究目的,需要測量不同傾斜程度的斜面的機械效率,那么,測機械效率時,需要測量的物理

4、量需要測量工具。=W /W 總及W 總=Fs 和W 有用; 根據(jù)所要測的物理量,確定合適的測量工具。答案:光滑程度 斜面的高度、長度、物重、拉力刻度尺、彈簧測力計30 分鐘訓練 (穩(wěn)固類訓練,可用于課后)( )B.1C.機械效率越高,越省力 D.機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例越大=W /W 總可知機械效率與時間和力無關;因為在使用機械時,總功總大于有用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 1根據(jù)機械效率的定義可推斷選項D 是正確的。答案:D如圖15-2-2 是工人師傅往高處運送貨物的兩種方法500 10 N( )圖 15-2-2B.甲圖中的拉力小于乙圖中的拉力C.甲圖中的機械效率等于乙圖中的機械效率D.甲

5、圖中的機械效率大于乙圖中的機械效率解析:因為不計摩擦和繩子重,根據(jù)滑輪組省力狀況,可以推斷兩種方法所用拉力的大小以及繩子末端和物體移動的距離之間的關系。在甲圖中的拉力等于滑輪和重物總重的 1/2,拉力移動的距離等于重物的 2 倍,在乙圖中的拉力等于滑輪和重物總重的 1/3,拉力移動的距離等于重物的 3 倍,所以甲圖中的拉力大于乙圖中的拉力。依據(jù)=W 有用/W 總=Gh/Fs,求出機械效率進行比較。答案:C( ) A.增加物體移動的距離 B.轉變繩子的繞法C.增加物體的質量 D.增加動滑輪的個數(shù)解析:對于一個固定的滑輪組來說,承擔重物的繩子的段數(shù)為n,那么繩子 末端移動的距離就是重物移動距離的n

6、=W有用/W總=Gh/Fs=G/nF=mg/nF, 由此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跟距離無關,跟物體受到的重力有關。因為在使用滑 輪組時,做的額外功主要是克服動滑輪的重力做的功,所以轉變繩子的繞法不會 轉變機械效率,只有動滑輪越重即個數(shù)越多,做的額外功就越多,機械效率反而 低。答案:C小紅在探究”時,提出以下假設:機械效率可能跟動滑輪重有關機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體重有關機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體上升的高度有關機械效率可能跟承重繩子的段數(shù)有關15-2-3 ( )圖 15-2-3A. B. C. D.解析:從題中的假設可以看出,機械效率可能受多個因素的影響,在驗證其中某個因素是否影響機械效率時要用把握變量法。

7、比較本試驗,可以看出試驗中動滑輪相同,物體重相同,而承重繩子的段數(shù)不同。對滑輪組來說,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跟物體上升的高度無關。通過比較可以得出答案。答案:D15-2-4,在“”15-2-4 所示的滑輪組,只要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鉤碼受到的重力G,然后 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重物升高,讀出拉力F 的值就可以算出=15-2-4解析:對于滑輪組來說,承擔重物的繩子的段數(shù)為n,那么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就是重物移動距離的n 倍,所以=W 有用/W 總=Gh/Fs=G/nF。答案:勻速 G/5F15-2-5 所示,小剛用如下列圖的動滑輪,拉著物體M 0.5 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重20 N,它受到

8、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2 倍水平拉力為25 N2 s 內拉力做的功該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圖 15-2-5解析:題中是用動滑輪拉物體,那么,W 有用不等于 Gh,因為直接用手拉物體用的力不等于物重,而等于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所以有用功等于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乘以物體移動的距離。根據(jù)動滑輪的特點和速度公式,求出物體和拉力移動的距離,根據(jù)總功的計算方法,求出總功和有用功,再根據(jù)=W 有用/W 總求出機械效率。答案:50 80%李明在做“格中,并算出了該斜面的機械效率。s/m h/m G/N F/N /J 總功/J 機械效率0.5 0.25 2 1.5 0.5 0.5 100%在相互溝通中,李洋一眼就看出李明

9、測得的機械效率是錯的,他告知李明機械效率不行能為 100%。請你幫李明找找機械效率為100%的緣由,李明測得實際機械效率應。5 N 的木塊,該斜面的機械效率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解析:根據(jù)W 總=Fs 和W =Gh =W 有用/W 可推斷物體因重發(fā)生轉變時斜面機械效率的轉變。答案:(1)總功算錯了 66.7% (2)變大600 N 的物體勻速拉上高處,拉力應不小于 若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75%,則拉力應。越費勁。=W 有用/W 總答案:300 4009.(2021 浙江杭州模擬,33)如圖 15-2-6 所示,小周學過有關“機械效率”的學問后提出了一個問題:“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

10、的傾斜程度有沒有關系?”針對這個問題他做了在斜面上勻速拉動物塊的探究試驗,并記錄試驗數(shù)據(jù)如下:圖 15-2-6試驗次數(shù) 斜面的傾斜程度 物體重 G/N 物體上升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物體移動距離 s/m 有用功W 有/J 總功W 總/J 機械效率1 較緩 5.0 0.10 1.6 0.50 0.50 0.80 63%2 較陡 5.0 0.15 2.2 0.50 0.75 1.1 68%3 最陡 5.0 0.25 3.1 0.50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求出第三次試驗的有用功總功為 機械效率;通過對上述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你認為斜面省力狀況與斜面傾斜程度的關是:斜面越陡,;通過對上述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你對斜面機械效率的問題可獲得的初步結是:。有用功W有用5 5 5 W總1 0 J= 100%=80.6%。123 答案:(1)1.25 1.55 81%或 80.6% (2) 費勁(3) 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在其他條件不變的狀況下,斜面越陡機械效率越高1 如圖-7 0 N 的物體,繩子自由端拉力F 400 N20 s 10 。求:圖 15-2-7物體上升的速度;滑輪組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