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_第1頁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_第2頁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_第3頁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_第4頁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 愛好是調動學生樂觀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每一個四班級語文老師都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愛好。每個四班級語文老師在教學之前都應該寫四班級語文教案。下面是為大家收集有關于小學語文四班級上冊教案,希望你喜歡。 小學語文四班級上冊教案1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和平鴿”圖案】 師:同學們,大家瞧,它是誰呀?(生:和平鴿)真厲害!你們都認識它呀!恩,和平鴿是我們最常使用的和平標志。它來自于圣經諾亞方舟的故事。一天,上帝告訴諾亞洪水快來了,于是他和兒子趕緊造了一艘名叫方舟的大船。洪水漫來時,他們一家登上了方舟,并把許許多多的動物帶上了船。在淹沒了大地的洪水退去之后,諾亞放

2、出鴿子讓他們帶回關于陸地的信息。最終,一只鴿子銜著橄欖枝飛了回來,諾亞知道平安已經到來。從此,人們就用鴿子和橄欖枝來象征和平。 (板書:和平) 師:如今,和平仍然是世界人民永恒的主題,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為了表達全世界兒童渴望和維護和平的心聲,兒童和平條約就在1986年誕生了!(板書:兒童、 條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第五單元第一課兒童和平條約,請大家齊讀課題。(生齊讀)大家讀得整齊又響亮! 師:那什么是條約呢?誰是查閱資料小能手,告訴大家吧! 生:條約是指國家和國家簽定的有關政治、軍事、經濟或文化等方面的權利和義務的文書。 師:謝謝_同學響亮的回答。瞧,我們的老朋友丁丁和冬冬也表揚你來

3、了。他們今天要送給大家一把“金鑰匙”是什么呢?(課本第55頁“金鑰匙”)【課件播放丁丁的聲音,學生掌握閱讀解釋的方法】 哪位同學能夠根據這個方法找到兒童和平條約的背景解釋? 生:1986年是國際和平年,石家莊市的劉玉玲同學【師出示劉玉玲的圖片】代表中國兒童在紐約法拉興草坪公園舉行的兒童和平條約簽字儀式上簽了字。 師:你很快就掌握了查閱解釋的本領,真棒!劉玉玲當時是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中學生,她曾寫信給聯合國秘書長和美國總統(tǒng),呼吁世界和平。1989年被評為首屆全國十佳少先隊員。條約中都寫了些什么,讓我們一起走進兒童和平條約。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句話,并

4、在每句話的開頭標出序號。讀中若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可以用圓圈標出,運用我們已學的識字方法解決或請教同學、老師。(生自由讀、同桌互測) 2、師:文章一共有幾句話組成?(指名回答:八句)你的眼力真好,看得出你是個細心的孩子。 3、師:接下來吳老師要檢查你們自學生字詞的情況。(期間師指導個別字的讀音、書寫要點或請個別學生回答) 【課件出示詞語:條約 宣告 武器 疾病 仇恨 饑餓 無家可歸 共享 給予 食品 潔凈 探索 恐懼 幻想】 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讀 4、師:接下來,老師要有請冬冬領讀課文,同學們在下面小聲跟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師播放課文錄音】 三、入情入境,細讀品味 1

5、、師:跟隨著冬冬讀完全文,那么你知道全世界的兒童向世界“宣告”什么?(板書:宣告) 生1:未來的世界,應該和平。 生2:我們要沒有戰(zhàn)爭、武器、破壞、疾病、仇恨、饑餓、更沒有無家可歸的事情發(fā)生。 2、師:你概括得很準確,能不能把1-3句話用莊重的語氣讀一讀? 3、師:有的同學可能納悶了,我們每天生活在和平的環(huán)境中享受著小皇帝、小公主般的高級待遇,現在還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課,難道有些小朋友真的正在忍受饑餓病痛、無家可歸嗎?是,是真的!你們看 【課件播放伊拉克兒童片段,渲染氛圍】 4、師:這些照片都是近幾年美國對伊拉克展開戰(zhàn)爭中的一幕幕血腥的場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戰(zhàn)爭很可怕,孩子們失去親人

6、,無家可歸。 生2:他們忍受著痛苦、饑餓、他們害怕孤獨,他們要和平 生3:他們不能像我們這樣如此幸福。他們太可憐了 5、師:是啊!同樣是少年兒童,他們卻過早體驗什么是硝煙戰(zhàn)火,什么是生離死別,他們眼中飽含著恐懼和憎恨。他們如此渴望和平,向往和平(齊聲說)。 (板書:向往) 請同學們再次把1-3句讀一讀,共同體會他們對戰(zhàn)爭的憎恨。 6、學習46句話 (過渡)師:消滅一切與和平對立的事物,這個世界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切換畫面,用心發(fā)現和平的世界給予我們的恩惠吧!請同學們默讀46句,思考:和平的世界是一番怎樣的景象?我們是怎么做的? 師指名回答,指導讀句子,感受和平帶給我們的幸福生活。 師:

7、我們將共享富饒的大地,保衛(wèi)美麗的天空以及保持河水的潔凈,這既是和平世界給予我們的恩惠,更是給予我們的義務和責任。帶上我們的這份責任心齊讀46句話。 拓展聯想:除了人類這些賴以生存的美妙環(huán)境,和平的世界里,我們還可以擁有什么?有什么義務和責任呢?【課件出示】 仿說句子: (誰)給予我們 (什么), 我們將 (怎樣做)。 7、學習78句話 (過渡)師:沒有戰(zhàn)爭,處處鳥語花香、歡聲笑語,那是一個多么美妙、和諧的世界啊!讓我們?yōu)榱撕推?、為了現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而努力吧!請同學們自由讀78句,思考:我們不僅有享有和平的權利,同時也有維護、制造和平的義務和責任,為了世界的和平,我們可以做些什

8、么?(板書:制造) 生回答。 師:細心的同學可能發(fā)現第七句話中出現了四個“和平”,是多寫了,還是重復了呢?(生回答)你們真聰慧,每個和平表示的意思范圍逐漸增大,所以在朗讀時要把聲調逐漸上升。我們一起試試吧!(生齊讀) 師:只有我們共同攜手,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才能制造一個和平的世界。讓我們加入和平志愿者的行列,叫響我們的和平口號吧!請大家再次齊讀最后兩句話。 四、回歸整體,升華主題 1、師:遠離戰(zhàn)爭,珍愛和平,制造和平是時代給予我們的責任,請同學們再次帶上這份責任齊讀兒童和平條約,一起維護和平。(全班齊讀) 2、師:同學們讀得真棒,學會根據課文的意思來朗讀了。如果那些侵略者聽到我們的聲音一

9、定會被震撼的。從這個條約你想到了什么?(課后思考題) 生1:努力學習,實現和平。 生2:講文明,不打架。 3、師:你們都是和平小衛(wèi)士,讓我們一起放飛和平鴿吧!【拇指交叉擺出鴿子飛翔的動作,生雙手放于胸前,隨后聽口令雙手逐漸高舉,做放飛狀。】 五、課外延伸(課外作業(yè)) 讀一讀詩歌放飛和平。感愛好的同學可以搜集一些有關呼吁世界和平的文學作品,讀一讀?;蛘咿k成小報。 附:放飛和平 和平, 一個多么親切的字眼!一個世界兒童、婦女、老人迫切擁戴的字眼。 和平,一個與戰(zhàn)爭相對的字眼! 一個在戰(zhàn)火紛飛的時候,溫暖人心的字眼。 和平 ,一個難以實現的字眼! 一個飛舞了幾十年,幾百年,都無法兌現的字眼。不知是誰

10、讓和平的鳥,折斷了翅膀,鷓鴣不時盤旋在天空悲慘的哀號。 和平的鳥,養(yǎng)好了傷,被放飛在蔚藍的天空,播撒幸福的種子! 附:板書 兒童和平條約 和平 宣言 向往 制造 小學語文四班級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字,注意多音字“給”的讀音。隨文學習本課的關鍵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兒童和平條約的內容,體會兒童熱愛和平的美妙心愿,激發(fā)學生從小熱愛世界和平的美妙情感。鼓舞同學們?yōu)槭澜绾推阶鲆恍┝λ芗暗氖隆?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了解兒童和平條約的內容,切身體會兒童熱愛和平的美妙心愿。 2、通過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向往世界和平的美妙景象,激勵學生為世界和平做

11、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趣,揭示課題。 1、(板書:條約)同學們,你們知道“條約”嗎?結合預習說說你對“條約”的了解。 2、解釋“條約”:國與國之間簽定的有關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權利與義務的文書。 3、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一篇有趣的條約:兒童和平條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鼓舞學生讀題質疑,部分解疑。 (1)兒童和平條約和其它條約有什么不同? 兒童和平條約不用強制別人執(zhí)行,它表達的是全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妙心愿。 (2)兒童和平條約簽定的原因和時間? 1986年為聯合國“國際和平年”。這一年,全世界圍繞“和平”這一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其中之一就是簽定一項公約“兒童

12、和平條約”。同年9月全世界兒童聚集在美國,分別代表本國兒童在條約上簽字。代表中國在條約上簽字的是11歲的小學生劉玲。 (3)兒童和平條約里都寫了什么內容?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過渡:兒童和平條約里都寫了什么內容?帶著我們的好奇心走進課文。 2、根據自學提示,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把自己認為難懂的詞句做上記號,聯系實際想一想。 3、小組內互幫互學,溝通自學情況。 4、分段指名讀課文,集體正音。注意:多音字“給”在本課的讀音。 5、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默讀。要求:邊讀邊想,條約有些什么內容? (2) 組內溝通。要求:試著關上書說一說。 (3)

13、 指導學生概括條約內容:向往和平珍愛和平、維護和平 制造和平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快速瀏覽課文,梳理課文條理。 2、溝通:兒童和平條約字里行間都表達了兒童共同的心聲,這心聲是什么?(相機板書:和平) 3、過渡:我們初讀課文便讀出了全世界兒童的共同心聲。如果再走進條約,細細品味,我們還能夠體會出條約蘊涵的那份執(zhí)著以及兒童維護和平的決心。下節(jié)課我們再進一步學習條約。 四、指導書寫 1、 小組內自由識記、書寫生字。 2、 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導語: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四課,知道了全世界兒童的共同心聲:希望世界和平!這節(jié)課,我們再次走進兒童和平條約,去體會條約背后蘊涵的那份執(zhí)著與

14、真情。 二、 入情入境,細讀感悟 1、學習14自然段:向往和平 (1) 過渡:和平,世界人民永恒的主題;和平,世界人民向往的生活;和平,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作為“我們世界的兒童,宣告未來的和平?!?(2)自由讀14自然段,說說你從中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 相機出示句子:“我們要消滅一切!”鼓舞學生質疑:“這一切”指的什么? (4) 默讀14自然段,勾畫相應詞語,小組溝通:聯系實際說說你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5) 拓展想象:除了“戰(zhàn)爭”、“破壞”、“憎恨”等詞語,“這一切”還可能指的是什么?(一切與和平相悖的事物) (6)集體溝通,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用朗讀表達出來。(指導朗讀)

15、 (7)播放音像畫面,老師激情渲染戰(zhàn)亂場面:戰(zhàn)火硝煙,肆意彌漫,無數轟炸機從人們的家園上空飛過,轉眼間,城市變?yōu)閺U墟,到處是哭泣和呼喊,人與人之間充斥著冷漠、恐懼和憎恨。多少人在戰(zhàn)爭中失去家園,多少親人不得不面對生死離別!看到這樣一個動亂的年代,你在想什么?想說點什么?(消滅“這一切”,世界渴望和平、向往和平) (8)情感朗讀。可以引讀。 2、 學習59自然段:珍愛和平、維護和平 (1)過渡:消滅一切與和平對立的事物,這個世界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切換畫面,用心發(fā)現和平的世界給予我們的恩惠吧。 (2)點讀59自然段,其他學生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樣的景象?我們是怎么做的? (3)指導讀句

16、子,感受和平帶給我們的幸福生活。 (4) 我們將共享富饒的大地、保衛(wèi)美麗的天空以及保持河水的潔凈,這既是和平世界給予我們的恩惠,更是給予我們的義務和責任。帶上我們的這份責任心齊讀59自然段。 (5)拓展聯想:除了人類這些賴以生存的美妙環(huán)境,和平的世界里,我們還可以擁有什么?又會有什么責任和義務呢?仿說句子:(誰)給予我們(什么)我們將(怎樣做) 3、學習第10自然段:制造和平 (1)承上啟下:沒有戰(zhàn)爭,處處鳥語花香、歡聲笑語,那是一個多么美妙、和諧的世界啊!人們的生活幸福而舒適,心情開朗而豁達。讓我們?yōu)榱撕推?、為了現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而努力吧! (2)自由讀第10自然段。思考:我

17、們不僅有享有和平的權利,同時也有維護、制造和平的義務和責任,為了世界和平,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3)只有我們共同攜手,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才能制造一個和平的世界!讓我們加入和平志愿者的行列,叫響我們的和平口號吧!齊讀第10段。 三、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1、過渡:遠離戰(zhàn)爭,珍愛和平、制造和平,是時代給予我們的責任。請同學來說說學習本課的收獲。 2、小組合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著背下來。 3、介紹一篇詩歌放飛和平,讀一讀。感愛好的同學可以搜集一些有關呼吁世界和平的文學作品,讀一讀,或者辦成小報。 板書設計: 4、兒童和平條約 向往 珍愛 和平 制造 小學語文四班級上冊教案3 教材簡說: 這

18、篇課文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國慶_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_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的全都喝彩。 課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代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和背景,然后細致描述了兩個場景:兒童隊員準備參加國慶檢閱,商量怎么解決一件“棘手的事”;國慶節(jié)那天兒童隊員參加檢閱的情景 課文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很突出。集中體現在文中細致的心理描寫:剛開始,大家都很猶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樣解決該不該讓博萊克參加檢閱這個難題。又想使自己的檢閱隊伍整齊劃一,又不想傷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萊克。還是隊長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并獲得了大家的全都贊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

19、激動自豪,經歷了一個艱難的變化過程。課文的語言描寫也很有特色。從文中幾個人物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們鮮明的個性特點,人物形象比較豐滿。 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體會人物心理的變化,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本課語文學習的重點。體會關鍵語句“這個孩子真棒這些孩子真棒”的深層含義是學習本課的難點。另外,課文洋溢著濃濃的現代意識和人文關懷:要自尊、自強,要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平等權利,使學生在閱讀時初步感受到這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習目標: 1.會認“俱、拄”等5個生字。會寫“俱、博”等14個字。正確讀寫“檢閱、俱樂部、挑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隊員們關注弱勢的美妙

20、的心靈。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隊員們關注弱勢的美妙的心靈。 教學課時安排: 2課時 整體教學設想: 一、讀文解題,感知全文 1.板書課題:檢閱 試問學生:什么是“檢閱”? 2.基于學生不甚理解,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進一步理解檢閱。 3.溝通: 現在你知道什么是“檢閱”了嗎? 4.出示插圖,看這就是在七月,波蘭首都華沙歡慶國慶節(jié)舉行的一次檢閱流行。 你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隨機指導朗讀文中有關描寫檢閱隆重場面的句子。 隨機讀詞:博萊克截肢拄拐等,了解博萊克 二、再讀課文,了解故事 就從這一隊孩子身上,發(fā)生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1.學生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思考

21、:隊員們發(fā)生了什么事? 2.匯報溝通,理清脈絡: (兒童隊員準備參加國慶撿閱,商量怎么解決一件“棘手的事”;國慶節(jié)那天兒童隊員參加檢閱的情景) 在溝通中隨機指名讀相關段落,及時正音,如:鴉雀無聲羨慕沉默的局面情不自禁等。 三、走進故事,品味語言 在這一次盛大的檢閱中,博萊克和兒童隊員們以他們出色的表現博得了觀眾的稱贊,他們是這樣說的: 生齊讀:這個小伙子真棒! 這些小伙子真棒! 觀眾為什么稱贊他們呢?難道僅僅是因為隊伍走得整齊嗎?還有沒有其他的原因? 你想說什么呢?(我知道博萊克得到大家的稱贊是因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 大家都想表達這一個意思,對么?好。下面我們就先走進博萊克,去體驗

22、一下,他“棒”在何處。誰來把博萊克參加檢閱時的情景展示給大家? (一)走進博萊克 1.一生讀。多媒體出示帶有畫面的文字。 2.生自由讀,邊讀邊想:哪些話讓你感受博萊克棒。 3.溝通 重點品讀:他同全隊保持全都,目視右方,睜著大眼睛望著檢閱臺。 哪些詞讓你感覺到博萊克棒?(根據學生回答,抓重點詞指導朗讀。) 想象當時博萊克在想什么?透過這個鏡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體會人物心情,引導有感而讀。) 看著這拐杖,這高揚的頭,這挺起的胸脯,你想對博萊克說句什么話呢?(進一步指導朗讀) 4.博萊克真的讓我們佩服。好!同學們,這一幕幕鏡頭,一個個場景不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萬的觀眾也看到了,所以,他

23、們由衷的稱贊這個自信、堅強的孩子 生齊讀:這個小伙子真棒! 讓我聽到你發(fā)自內心的稱贊! 生再齊讀:這個小伙子真棒! (二)走進兒童隊員 1.如果說博萊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堅強迎來了觀眾的稱贊,那么人們?yōu)槭裁催€要糾正說這些小伙子真棒! 2.沒考慮這個問題是么?沒關系,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并不難,只要我們走進檢閱前的那次討論中,去看看,去聽聽,去想想就明白了。(出示課文29段)讀一讀,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 3.溝通。 預設情況如下: 生:我知道了在討論時同學們因為要不要博萊克參加這件事很為難。 師:從哪感受到大家的為難? 生:從“大家都鴉雀無聲”感受到了,誰都不愿意說這件事。 生:一個隊員說:“這是一件棘

24、手的事?!闭f明很難辦。 生:我從這一段感受到的:“勸他不去?要不把它放在隊尾?怎么跟他說呢?” 師:是啊,這一段有6個問號,多為難哪。誰能把你的為難傳遞給大家? 生讀。 師:這我就不明白了,博萊克左腿截肢,很不適合參加這次檢閱,直接告訴他不就行了么?相信他會理解的,還用為難么? 生:不能直接告訴他,會傷害他的自尊心的。 師:哦,原來是怕博萊克傷心,自卑。這可怎么辦呢?隊長,隊長在哪里呢?你可是兒童隊的核心啊!你有好主意么? (生不敢舉手,終于有一只手怯怯的舉起來。) 師:好!隊長在這里,想說什么呢? 生:隊員們,如果我們把博萊克放在隊伍的第一排還不是一般的隊員! (出示隊長的話。) 師:這么好

25、的主意怎么說的聲音這么小?來,自信得說一遍,注意是用“洪亮”的聲音說。 聲再讀。同學們踴躍嘗試! 師:隊長的話音剛落,馬上有一個隊員接口說 生:太棒了!這才叫兒童隊呢!別的隊肯定會羨慕我們,第一排走這一名拄拐的兒童隊員! 師:你好像是在朗誦,不是說話呀!一名隊員激動地說 生說(很激動的樣子) 師:他的話音剛落,教室里議論紛紛,有的說 生:隊長的主意真高! 師:也有的說 生:不愧是隊長!博萊克一定會興奮的。 師:還有的說 生:真是一個絕妙的主意! 師:大家都夸隊長的主意好,但好在哪里呢?我怎么不知道?誰來幫我解決這個疑問? 生:隊長讓博萊克走在第一排,給了博萊克信心。 生:讓博萊克感受到自己和一

26、般人一個樣,他們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 師:說得好!讓博萊克感受到自己和一般的兒童隊員是一樣的,這就是隊長主意的高妙之處。 4.我知道博萊克也明白大家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隊伍中走得那么出色。讓我們再來看看檢閱隊伍中的博萊克。(出示:在隊伍的第一排睜大眼睛望著檢閱臺。再次指導朗讀這個句子) 5.師:看著這整齊的隊伍,看著這堅強的博萊克,想著隊員們對博萊克的關愛,人們怎能不稱贊呢? 生齊讀: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 四、走出故事,升華認識。 1.老師誦讀最后一節(jié)。 2.這長時間的掌聲是送給誰的? 3.雖然長時間的掌聲淹沒了觀眾的議論聲,但你知道他們還會議論什么呢?(通過想象說話,升華課

27、文主題。融人文性與工具性于一體。) 五、鞏固積累,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書寫“博”、“截”、“默”、“羨慕” 六、課外練筆,引申主題。 1.讀完了課文,我們每個人肯定都有這樣的感受:這次國慶檢閱,不僅檢閱了孩子們整齊的隊伍,更檢閱了他們美妙的心靈!相信每個人都永遠忘不了這次難忘的檢閱。你們也一定有好多心里話要說,對嗎? 2.任選一個內容,寫寫你想說的話。 (1)博萊克回到家里,他激動的心情無法平靜下來。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請?zhí)嫠讶沼泴懴聛?。 (2)讀了這個故事,我想說: 小學語文四班級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2、

28、能借助詞典等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詩中的詞句。 3、背誦古詩,對重要詞句能夠默寫。 4、體會富有人生哲理的詩句。 5、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山河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詩中描繪的景象。 2、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話,并聯系生活從中獲得啟示。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讀題釋題 1、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在咱們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譽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廬山。我們一起去領略廬山風光吧!(出示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廬山各山峰圖片) 2、西林寺有塊墻壁,看,墻壁上還寫著一首詩呢!這是宋朝大詩人蘇軾游覽廬山后題寫在上面的。詩題叫題西林壁。(板書課題) 3、

29、釋題?!邦}”是什么意思?(提示學生借助解釋是學古詩的一個重要方法)“題西林壁”又該怎么解釋呢? 二、初讀,讀通讀順 1、學生自讀詩句兩遍,第一遍注意讀準字音,第二遍力求讀通句子,讀出節(jié)奏。 2、指名朗讀,學生評價。相機正音,如:“嶺”“此”等。練讀詩句。 3、讀古詩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讀出節(jié)奏。誰能試一試?其他同學注意傾聽。 4、老師相機范讀,學生評議。重點指導讀“橫看成嶺側成峰”,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讀出“峰”和“嶺”的區(qū)別。 5、師生合作讀。 三、再讀,感受“不同” 1、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將這首詩讀了好幾遍,但好詩不厭百回讀。讀多了,你就會對詩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受,這就是人們常說的“

30、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請你們再輕聲讀這首詩,一行行地讀,一行行地想,看看能不能自己讀懂詩句的意思。 2、同桌溝通。(掌握方法:查子典,結合詩后解釋,查工具書,上網查資料等) 3、問題檢測:蘇軾身在何處?(具體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觀察廬山呢?) 4、理解“橫看”:怎樣看是橫看?看我的五指山(老師以手示意),怎樣看是橫看?也就是正面,前面。蘇軾還身在何處?理解蘇軾身處位置不同。 5、老師:蘇軾身在山前,身在山側,身在遠方,身在近處,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但無論在哪兒,他都身在一個范圍之內,那就是廬山之中。老師范讀,引導學生想象身處這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象。 6、出示課件,真切感受“不同”,引讀“橫看成嶺側成峰

31、,遠近高低各不同”。 7、蘇軾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讓我們沿著蘇軾的蹤跡到廬山去看看吧!閉上眼睛,隨著老師的朗讀,你仿佛來到了何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理解身處不同位置看到的廬山景象也不同。 出示課件,老師引讀。 四、品讀,感悟“不識” 1、看到廬山的這千般面貌,蘇軾不禁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不識廬山真面目。指名讀。 2、引導質疑:蘇軾為什么會“不識廬山真面目”? 3、鏈接簡介:他是唐宋八人家之一的蘇軾,他是多才多藝的蘇東坡,他還是學識淵博的“蘇學士”,他不愿停留在“不識”,他還想知道為什么“不識”。于是,他問自己,他問山中游客,他還問你們:孩子,我為何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4、可是

32、,我都身在廬山之中認仔細真仔仔細細地觀察了呀,怎么還會“不識”呢?(感悟因“不同”而“不識”。)揭示哲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_者迷,旁觀者清”啊! 5、于是,蘇軾文思泉涌,揮毫在西林壁上寫下了這千古流傳的詩篇(學生讀全詩) 五、升華,積累運用 1、結合生活經歷運用詩句談感受。 2、聯系生活實際運用詩句。 3、練習背誦。 板書設計: 題西林壁 蘇軾(宋) 橫 側 遠 近 各不同 客觀全面 高 低 不識 只緣 認識事物 ( 果 ) ( 因) 小學語文四班級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要求掌握文中字、詞、句的意思; 2.能夠熟練背誦并默寫詩篇,讓學生了解語感對學習語言的重要性。 2.理解詩中所蘊含

33、的哲理: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效果不同;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學習本課讓學生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2.理解詩中所含哲理,培育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風景畫、錄像、實物投影儀、實物:三棱柱 【教學過程】 一、場景設置 在教室里懸掛以山為主題的國畫,同時包括風景畫。 二、導入 1.引入新課 師: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風景優(yōu)美。同學們都知道哪些風景名勝,說說看。 生說風景(目的:激發(fā)學生學習愛好,培育熱愛祖國的思想) 師:同學們說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紹一處風景。(放映廬山錄像)(目的:讓學生對廬山有初步認識,吸引學生注意力) 師:看了以后,你覺得廬山怎么樣?

34、 生談感想(目的:使學生對廬山的感性認識進行梳理,同時鞏固認識。) 師:的北宋詩人蘇軾在觀賞了廬山后,寫下至今仍為人們稱頌的詩篇題西林壁。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這首古詩(板書詩題) 三、講解 2.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師:請同學們自讀古詩,并把不認識的字勾出來。 3.齊讀古詩,糾正讀音。 師:我知道班上的同學朗誦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為老師朗誦一次。 生讀古詩,對出現的問題加以糾正。(重點:卷舌音、平舌音) 4.范讀古詩,講讀法。 師:同學們朗誦得不錯,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頓就更好了。可別小看停頓,在古詩中是很有講究的。一般來說,一句詩中每兩個字一停頓,最后三個字連著讀。大家愿意聽老師根據這個規(guī)則朗

35、誦一遍嗎? 師配樂朗誦古詩 現在請同學們在每句詩的停頓處用“/”作上標記 師:請同學們再來朗誦一遍,注意停頓。 生齊讀古詩(配樂) 5.明確學習任務,組織自學。 師:在這堂課中我們要完成以下的學習任務(出示學習任務),請讀一遍。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完成學習任務?(激勵學生)好,現在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先完成前四項學習任務。如果遇到了難題可以向老師,同學求助。(合作學習)(課堂預計:自學過程中,學生在解釋詩時會不知道如何下手;解決辦法:講學法,我們在解釋古詩時,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謂拆分法,就是將一句詩分成若干個部分分別加以解釋,然后將這些解釋聯系起來。同時你還必須聯系整首詩的內容來解釋,舉例說明

36、。) 生自學,老師根據實際情況出示相關資料(資料:蘇軾個人情況。西林寺。)播放廬山風景。 6.組織學生溝通學習成果。 師:你們的任務完成了嗎? 生匯報。 師:那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加以糾正。) 生提問,師組織互助解疑。 7.鞏固 師:我們再來領略一下廬山的風光。我希望同學們邊看就邊想我們學的這首詩的內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嶺。 生觀看錄像。 師:在看過了美麗的廬山后,我想請一位同學來判斷一下黑板上的圖形哪一個是山嶺,哪一個是山峰,現在請同學來朗誦這首詩。(引發(fā)感情:在朗誦這首詩時你可以想象一下廬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霧遮擋著連綿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廬山,廬山時隱時現,看到如此美麗

37、的風景,你非常的興奮,于是就朗誦出這首廣為流傳的題西林壁) 8.分析古詩結構,引導學生體會古詩所說的道理。 師:看得出許多同學都想來朗誦,那就請同學們一起朗誦。但在朗誦這首詩時,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一般來說,古詩可分為兩部分所見和所感。同學們在朗誦時看看這首詩中哪一部分是寫詩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寫的感受的。(學生朗誦時出示課件)(前兩句是寫詩人看到的,后兩句寫感受。)詩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廬山,可是詩人眼中的廬山卻有不同的樣子,這是為什么呢?對此詩人是怎樣解釋的?(只緣身在此山中)為什么處于山中就看不清廬山的全貌呢?(提示:詩人站在廬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個面呢?所以

38、無論詩人從什么角度看廬山,都只能看到廬山的一個部分) 9.背誦 師:下面請同學們背誦這首古詩。 生背誦古詩(出示課件) 師檢查背誦情況 10.總結 師:這首詩通過寫詩人在廬山因為觀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廬山也不相同,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觀察事物時,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樣子會不同?,F在,我要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大家在聽故事時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錯在那里。 師講故事盲人摸象 師:請同學們說說這四位盲人他們錯在那里? 11.結束 師:請大家對比學習任務自己檢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學習要求)生檢查。詩人蘇軾通過觀賞廬山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了解一個事物就必須全面的進行觀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實,許多道理就存

39、在于我們的生活、學習中,希望同學們也做個有心人,從生活、學習中找道理,學道理。好嗎? 小學語文四班級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的朗讀古詩,會默寫古詩。 2、 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聯系生活體會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感悟詩境。 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實際,體會“_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思想。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激發(fā)情趣,導入新課 1、 集體背誦望廬山瀑布這首詩?!叭照障銧t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2、 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篇關于廬山的詩題西林壁(板書)。讓我們隨著詩人蘇軾一起,到廬

40、山去領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風光。 二、 了解詩人,理解題意。 1、 這首詩的是誰,誰能把課前預習到的有關詩人的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被合稱“三蘇”。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本文是蘇軾在被貶途中經過廬山是寫下的五首游記之一。 2、 溝通對題目題西林壁的認識。 題:書寫。 西林:在江西廬山后。 壁:墻壁。 老師簡介題壁詩形成的原因。 三、 精讀古詩,理解詩意。 1、 老師泛讀。 2、 學生結合解釋,自由閱讀,自主思考。 3、 指名讀詩,正音。 4、 集體溝通,能讀懂哪些?還有哪些讀不懂?老師相機進行一下指導 (1)

41、 在學生感知廬山之美時,老師可出示廬山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圖片,引導學生用學過的詞匯來表示“遠近高低”所見的不同形態(tài),并用簡筆畫的形式畫一畫。 橫:連綿起伏、層戀疊嶂 側:高聳入云、高峻挺拔 遠:群山環(huán)繞、重巒疊嶂 近:奇峰羅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霧繚繞 低:高聳入云 (2)引導學生說一說廬山的景色給人的總體印象是什么?雄偉壯觀,千姿百態(tài)(板書) (3)引導學生讀中發(fā)現一個問題:觀察的角度不同,結果也不同。最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可回憶課文畫楊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前兩句。 (5)老師重點引導學生品讀三、四句。重點理解“緣”的意思。師生采納問答式反復朗

42、讀這句,深層思考:為何身在廬山,卻不識廬山真面目?引導學生討論后歸納: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只有把各處的景色綜合起來,才能看到廬山的全貌,這正是“_者謎,旁觀者清”。(板書)所以我們要想對事物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就要多聽一聽他人的意見。 (6)引導學生品讀名詩佳句:王之渙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倍鸥ν溃骸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三、吟誦古詩,品悟詩境。 1、老師提示讀詩方法,并進行朗誦示范,指名說說怎樣把握詩歌節(jié)奏(重音與停頓)? 2、學生自由朗讀,引導學生在聯想中品味。 3、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這首詩。喜愛廬山,從多個角度,細致地觀察了廬山,

43、簡潔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奇特景象,可見他對廬山的奇麗景象留戀往返?,F在,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出的贊美之情。 四、總結 題西林壁這首古詩,不僅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tài)景色的贊美,更包含了“_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 五、 作業(yè) 1、 背誦、默寫題西林壁 2、 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么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的意思。 小學語文四班級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能結合上下文理解“山巔”“滋潤”“寄托”等詞語意思。 2、培育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邊想象的讀書習慣。 3、引導學生感受太陽公公博大無私的愛,體會太陽最愛小朋友,并能像太陽表達自己的感情 4、認識排比

44、句和擬人句,能體會這樣寫得好處。 教學重點: 1、認識排比句和擬人句,能體會這樣寫得好處。 2、品讀課文,體會太陽最愛小朋友,并能像太陽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在孩子身上,寄托著人類的理解和希望”這句話的意思,感受借太陽的目光表達對孩子們的希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導入:孩子們,你們喜歡太陽嗎?為什么? 2、導入課題: 是呀,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讓我們滿懷心中的感激向太陽公公道一聲太陽,你好!(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遇到生字時借助拼音多讀幾次。 2、生自由初讀。 3、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45、。 (多媒體出示生詞)指名認讀生詞,老師相機正音,指導認清字形,同桌互讀檢查。 齊讀生詞。 4、檢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情況。 三、精讀課文: 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一讀,你從這段話中明白了什么?(這是文章的總啟句,采納了擬人的手法去寫) 2、觀察一下,你從句式上明白了什么?(這是一個排比句,句式整齊) 3、指導朗讀 4、那么太陽究竟看見了什么,聽說了什么,又知道哪些事情呢?請同學們盡情發(fā)揮你們的想象說吧。 第二課時: 一、品讀吟誦,讀中感悟 (一)學習26自然段 1、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從西邊落下,他看見的東西最多,他聽說過的故事最多,他知道的事情也最多。他會看見什么呢?(河流、大海、森林、人

46、類、動物)他又會聽到什么呢?(河水嘩嘩流、小鳥在唱歌、小朋友在歡笑) 過渡:他知道我們小朋友的哪些事情呢?他又為小朋友們做了些什么呢?讓我們走進課文,一起來學習第2自然段。 2、導學第2自然段。 (1)指名讀。(板書:讀) (2)孩子們,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板書:思) (3)溝通感受。 (4)你能把你的感受批在這一段的旁邊呢?(板書:批) (5)帶著自己的感受美美地讀一讀吧!(板書:讀) 3、總結學法。 4、自主選擇學習第36自然段。 根據剛才第2自然段的學習方法,從3、4、5、6自然段中選擇一個自己最感愛好的段落,按讀思批讀的順序自主學習,行嗎?開始吧。 5、學生自主選擇學習,老

47、師巡視指導。 6、溝通反饋。(注意:相機溝通指導) (1)第4自然段 學生溝通匯報。 老師指導:仔細讀讀這段話,想想有什么問題嗎? 學生提問:為什么不寫“瓜田長出了瓜,果林掛滿了果。”而是寫“瓜田長出了蜜,果林掛滿了甜?!?課件出示: 叫瓜田長出了瓜,果林掛滿了果 叫瓜田長出了蜜,果林掛滿了甜。 能讀出心中那甜如蜜的滋味嗎? 從“瓜田長出了蜜,果林掛滿了甜?!蹦氵€體會到什么?(孩子們的歡樂、農民伯伯豐收的喜悅、那甜蜜的心情、那流露出的甜蜜的笑容等。) 小結:一個“甜”,一個“蜜”,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瓜果的甜,還感受到了孩子的歡樂,家民伯伯豐收的喜悅,這種寫法真妙呀!讓咱們讀出自己的感受吧。(齊

48、讀這一段) (2)第6自然段 體會“滋潤”的意思。 A孩子們,當你非??诳蕰r,喝一杯清涼的水,感覺怎樣? B水分充足,感到非常舒適,這就是“滋潤”的意思。 C太陽公公用他的光和熱滋潤了鳥兒的歌喉,讓它快樂地歌唱;滋潤了山川,讓山川充滿生機;它還滋潤了什么? 小結; 太陽公公用他的光和熱滋潤了世間的萬事萬物,給小鳥制造了一個多美的家呀!讓我們和小鳥一起用自己滿心的愛歌唱大自然,歌唱那滋潤了萬物的太陽公公吧!(齊讀26段) 7、當當小詩人。 太陽公公還知道什么,還為我們做了些什么?誰來當小詩人繼續(xù)往下說。 課件出示: 太陽公公還知道小朋友喜歡( ),就發(fā)出光來,放出溫暖來,讓( )。 8、太陽公公

49、用他的光和熱給咱們帶來了一個多美的世界呀!讓我們滿懷心中的感激向太陽公公道一聲太陽,你好!(生再次齊讀課題) (二)學習713段 1、太陽公公就這樣每天微笑著行走在天上,(師引讀第7段)他最愛小朋友了。他愛(生接讀)也愛(生接讀)愛(生接讀)也愛(生接讀)。 2、師:其實,孩子們也是同樣愛著太陽,你能從文中的語句中感受到嗎?引導讀8-13自然段。 3、 讓我們讀出來吧,把我們的心里話向太陽傾訴吧! 師生分角色讀,指導學生讀好“太陽,你好!” 4、你還相對太陽說些什么?暢所欲言。 二、回顧全文,拓展延伸 1、沒有饑餓、沒有戰(zhàn)爭、熱愛和平,向往和平,讓世界充滿和平,這是人類共同的理想和希望,而要實現一切美妙的愿望需要我們全世界的少年兒童去共同制造。所以,太陽公公在孩子們身上寄托著人類的理想和希望,所以,太陽公公最愛孩子,一切來到太陽下的孩子他全都愛。孩子們,讓我們帶著對太陽公公的問候,帶著對太陽公公的愛,帶著心中的感激,再向太陽公公道一聲:太陽,你好!(生再次齊讀課題) 2、太陽公公為我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