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廈門一中2021-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統(tǒng)編版高二選擇性必修下注意事項:
1.所有試卷的選擇題,務必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涂卡時注意試題題號和答題卡題號要一一對應。
2.答題卷和作文內(nèi)容請使用黑色中性筆或黑色鋼筆,在相應的答題區(qū)域作答,超出規(guī)定答題區(qū)域不得分。
3.試卷只交答題紙,并務必按要求寫清自己的考號和班級、座號和姓名。
一、課內(nèi)基礎知識(每小題2分,共12分)
1.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當一段盛傳不衰的千古佳話消溶于靈山秀水之間時,便賦予它夢一樣撲朔迷離的云翳(yì),史詩一樣深邃豐富的內(nèi)涵,令人在陶醉中思索,在思索中慨嘆盤桓(yuán)。
B.武則天于久視元年與近臣雅集時,效仿王羲之蘭亭修禊(qì),曲(qǔ)水流殤,后將眾詩輯成《流杯亭侍宴詩》,命鳳閣舍人李嶠作序,秘書丞殷仲容書丹,刻碑記事。
C.所有房子都有被戰(zhàn)火焚燒的跡(jī)象,戶牖(fǔ)破敗,箱柜凌亂,街巷空無一人。亂生的沙棗樹和胡楊樹終于自由了,到處都是一片失去控制的瘋狂漫延的綠意。
D.那纖小的茉莉花既不愁苦也不羞慚,它心里裝著鮮(xiǎn)為人知的圓滿,它容春天的音訊在花瓣下靜臥,它微笑著肩挑盛(chéng)放清香的重擔。
2.下列選項中,全都含有古今異義現(xiàn)象的一項是(2分)
A.九歲不行 則告訴不許 于是悵然慷慨 自以為得其實
B.嘗從人事 空中而多竅 臨清流而賦詩 臣欲奉詔奔馳
C.列坐其次 有感于斯文 又有清流激湍 余方心動欲還
D.室僅方丈 本自無教訓 亦崎嶇而經(jīng)丘 余固笑而不信
3.下列選項中,對加點詞解釋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生生所資(憑借) 少長咸集(全都) 余扃牖而居(關閉) 不能喻之于懷(明白)
B.不矜名節(jié)(憐惜) 余韻徐歇(聲音) 舟行適臨汝(辭別) 其制稍異于前(規(guī)制)
C.日薄西山(輕微) 故病且怠(生?。?迨諸父異爨(大概) 感吾生之行休(經(jīng)歷)
D.責臣逋慢(逃避) 逮奉圣朝(等到) 帝鄉(xiāng)不可期(約定) 景翳翳以將入(景色)
4.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詞類活用現(xiàn)象全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垣墻周庭 樂琴書以消憂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B.具以表聞 眄庭柯以怡顏 見長人者好煩其令 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C.或棹孤舟 園日涉以成趣 爪其膚以驗其生枯 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D.東犬西吠 余舟行適臨汝 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高余冠之岌岌兮
5.下列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修禊,古人于陰歷三月上巳日(魏以后為三月初三),到水邊嬉游沐浴,祓除不祥。
B.歸寧,回家省親,多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與“不圖子自歸”中“歸”同義。
C.秀才,漢代選拔人才的一種科目,推舉優(yōu)秀人才,與隋唐科舉考試的“秀才”相同。
D.表,古代臣子向帝王陳情言事的文體,以議為主,表達臣子對君主的規(guī)勸和建議。
6.下列關于課文句子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原文: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
譯文:我的辛酸苦楚,并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明明白的知曉的,天地神明實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B.原文: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譯文:一天,祖母責備我說:“孩子,好久不見你的蹤影,為什么竟然每天靜悄悄在這里,很像女孩啊?”
C.原文: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譯文:(我)本來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虛妄之談。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
D.原文:已矣乎!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譯文:算了吧!人寄身于天地間能有多長時間?為什么不隨心所愿,生與死都順隨自然?為什么心神惶惶不安,到底想要到哪里去?
二、現(xiàn)代文閱讀(26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4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題
材料一:
“五四”以來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現(xiàn)一種認為“世界文化本一體,中西文化的差異純粹是時代性”的觀點,可稱為“有古今無中外論”。這種論調(diào)的根本錯誤,在于忽視乃至抹殺人類社會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這一歷史事實。既然人類社會在一定的歷史階段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類文化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共同的民族文化不僅可以把一定數(shù)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這些人與其他人區(qū)別開來。人類社會以民族為基本形式這一事實還告訴我們,具體的文化總是各種各樣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類文化只能存在于這些具體的民族文化之中。離開了各種各樣具體的民族文化,所謂一般的人類文化只是一種虛構。因此,文化“有古今無中外論”既不符合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也違背了一般能通過特殊而存在的辯證法。
文化差異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復雜的。
首先,地理的隔絕機制是民族差異形成的基本條件。因為地域的遼闊、山海的阻礙等因素,各個民族各自獨立地生存,文化上差異的產(chǎn)生也不可避免。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是民族差異最重要的自然根源。例如,在不同地理環(huán)境下,就分別產(chǎn)生了農(nóng)業(yè)部族、畜牧業(yè)部族及少數(shù)以工商為主的部族。
其次,不同文化發(fā)展成果對人類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異的最高表現(xiàn)。文化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但文化發(fā)展的成果又不斷地反作用于人本身。各民族在創(chuàng)造不同風格的音樂、美術的同時,也發(fā)展了不同的審美趣味。各民族不同的審美偏好,正是文化成果長期作用于人本身的結果。審美趣味如此,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也莫不如此。在這個意義上,一個民族的共同文化不僅表現(xiàn)了該民族的共同心理,而且創(chuàng)造了該民族的共同心理。這種文化成果與人自身的身心變化的相互作用,是民族差異的放大器、加速器和穩(wěn)定器。
其三,一定范圍內(nèi)自由創(chuàng)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異形成的重要機制。種族、地理環(huán)境、文化傳統(tǒng)等是人們從事文化創(chuàng)造的基礎,同時也是對文化創(chuàng)造的限制,而自由創(chuàng)造只是在這一定范圍內(nèi)的發(fā)揮。因而,文化的發(fā)展既非絕對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統(tǒng)一。 (摘編自張岱年、程宜山《中國文化精神》)
材料二:
文化差異性是始終存在的。歷史上對待這種差異性曾經(jīng)有過三種不同的態(tài)度。
第一種是對凡與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為異端,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絕滅之而后快。當年白種人占領南、北美洲,對當?shù)赝林幕褪浅诌@種態(tài)度。
第二種是承認其價值,但只是作為珍稀的收藏、獵奇的點綴或某種可供研究的歷史遺跡,實際上是排斥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抽空其生命,崇拜其空殼。如果我們混同了已成遣跡的、定型了的“傳統(tǒng)文化”和今天仍然活著的并主宰著億萬中國人民生活方式、思維習慣的,受過現(xiàn)代文化洗禮的“文化傳統(tǒng)”之間的根本區(qū)別,以復舊充新生,抵銷中國文化的現(xiàn)代化,那么,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將陷入困境。
第三種態(tài)度是一種文化相對主義的態(tài)度。這是將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語境內(nèi)去進行觀照的一種方式。它贊賞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對用產(chǎn)生于某一文化體系的價值觀去評判另一文化體系,承認一切文化,無論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價值,因而應受到其重。
這種態(tài)度當然遠比前兩種態(tài)度來得寬容合理,但再進一步追問:千差萬別的文化有沒有普造認同的東西呢?人類有沒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義?這些都是文化相對主義所面臨的、必須回答的問題。
無論如何,文化差異總是現(xiàn)階段普遍存在的事實。正是這些差異賦予了人類文化以多樣性。我們固然不必保留辮子或者“三寸金蓮”以供獵奇者玩賞,但中國文化自有其無法“歐化”的特殊的魅力,中國文化的更新也自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所謂的文化相互同化、融合而導致的“世界文化一體化”,只能帶來人類文化的單調(diào)和沒落。事實上,正是由于差異的存在,各個文化體系之間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鑒,并在相互參照中進一步發(fā)現(xiàn)自已,將異國作為幫助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他者”,從另一種文化的陌生角度來觀察自己,看到許多從內(nèi)部無法看到的東西。
由于文化的差異性,當兩種文化接觸時,就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誤讀。所謂誤讀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傳統(tǒng)、思維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讀另一種文化。他原有的“視域”決定了他將對另一種文化如何選擇,如何切割,然后又決定了他如何對其認知和解釋。文化之間的誤讀難以避免,無論是主體文化從客體文化中發(fā)現(xiàn)新義還是反觀自己,都很難不包含誤讀的成分。而從歷史來看,這種誤讀又常是促進雙方文化發(fā)展的契機,因為恒守同一的解讀,其結果必然是僵化和封閉。 (摘編自樂黛云《文化差異與文化誤讀》)
7.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人類社會在一定歷史階段以民族形式存在,決定人類文化也只能是民族的、具體的,不存在一般的人類文化。
B.地理環(huán)境影響民族文化的形成,還阻礙了文化之間的同化、融合;地理條件不同,產(chǎn)生的部族也一定不同。
C.不同的文化發(fā)展成果長期作用于人,可造就不同的民族心理;不同的民族心理又反過來催生不同的文化成果。
D.文化相對主義贊賞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承認一切文化的合理性,應成為我們文化交流時需要堅守的原則。
8.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化差異造就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它是一個民族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標志,它的存在有必要性與普遍性。
B.如果在自由創(chuàng)造上不同,即使種族、地理環(huán)境、文化傳統(tǒng)等要素相同,發(fā)展出來的文化也仍然有可能不一樣。
C.對待傳統(tǒng)文化,應發(fā)揮它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以保持其生命力,而不應把它珍藏起來或當作歷史研究的對象。
D.在文化交流中,既要保持本國文化的特殊性以避免被同化,又要分清主客,利用客體文化來反觀自我、發(fā)展自我。
9.下列選項中的語句,最適合作為論據(jù)支撐材料一第一段觀點的一項是(3分)
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
B.和羹之美,在于合異。(《三國志.夏侯玄傳》)
C.單則易折,眾則難摧。(《北史.吐谷渾傳》)
D.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林則徐)
10.對“世界文化一體化”論調(diào)的批駁,兩則材料的側重點有何不同?請簡要說明。(4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3小題,共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題
文本一:
讀山 賈平凹
在城里待得一久,身子疲倦,心也疲倦了?;匾淮卫霞遥裁匆膊蝗プ?,什么也不去想,懶懶散散地樂得清靜幾天。家里人都忙著他們的營生,我便往河上釣幾尾魚了,往田畦里拔幾棵菜了,然后空著無事,就坐在窗前看起山來。
山于我是有緣的。但我十分遺憾,從小長在山里,竟為什么沒對山有過多少留意?如今半輩子行將而去了,才突然覺得山是這般活潑潑的新鮮。每天都看著,每天都會看出點內(nèi)容;久而久之,好像面對著一本大書,讀得十分地有滋有味了。
其實這山來得平常。出門百步,便可蹬著那道崖縫夾出的細水,直嗓子喊出一聲,又可以叩得石壁上一片嗡嗡回音。太黑亂,太粗笨了,渾渾沌沌的。無非是崛起的一堆石頭,早晚一推窗子,黑兀兀地就在面前。午后四點,它便將日光逼走,陰影鋪了整個村子。但我卻不覺得壓抑,我說它是憨小子,憨得可愛。這么再看看,果然就看出了動人處,那陽面,陰面,一溝,一梁,緩緩陡陡,起起伏伏,似乎是一條偌大的蟲,蠕蠕地從遠方運動而來了,驀然就在那里停下,驟然一個節(jié)奏的凝固。這個發(fā)現(xiàn),我大驚,才明白:渾渾沌沌原來是在表現(xiàn)著大智,強勁的騷動正寓以屑屑的靜寂里??!
于是,我常常捉摸這種內(nèi)在的力,尋找著其中貫通流動的氣勢。但我失望了,終未看出什么規(guī)律。一個山峁,一個山峁,見得十分平凡,但怎么就足以動目?一個崖頭,一個崖頭,連連綿綿地起伏,卻分明有種精神在團聚著?我這么想了:一切東西都有規(guī)律,山則沒有:無為而為,難道無規(guī)律正是規(guī)律嗎?
最是那方方圓圓的石頭生得一任兒自在,滿山遍坡的,或者立著,或者倚著,仄,斜,蹲,臥,各有各的形象,純以天行,極拙極拙了。抽到極處,卻便又雅到了極處。
有趣的是山上的路那么亂!而且沒有一條直著,能從山下走到山頂,能從山頂走到山底,常常就莫名其妙地岔開,或者干脆斷去了。山上啃草的羊羔總是迷了方向,在石里,樹里,時隱時現(xiàn)。我終未解,那短的彎路,看得見它的兩頭,為什么總感不到盡頭呢?如果將那彎線兒拉直,或許長了,那一定卻是感覺短了呢,因為城里的大街,就給人這種效果。這效果太過直白無趣。我懂了:這就是含蓄、豐富吧!
如果是早晨,起來看天的四腳高懸,便等著看太陽出來,山頂就腐蝕了一層紅色,折身過山梁,光就有了棱角,谷溝里的石石木木,全然淡化去了,隱隱透出輪廓,倏忽又不復存在,如夢一般,完全的光明和完全的黑暗竟是一樣看不清任何東西,使我久久陷入迷惘,至今大惑不解。
看得清的,要算是下雨天了。自然那雨來得不要太猛,雨扯細線,就如從絲簾里看過去,山就顯得嫵嫵媚媚。漸漸黑黝起來,黑是潑墨地黑,白卻白得光亮,那石的陽處,云的空處,天的闊處,樹頭的虛靈處……一時覺得山是個瑩透物了,似乎可以看穿山的那邊,有蓄著水的花冠在搖曳,有一只兔子水淋淋地喘著氣……很快雨要停了,天朗朗一開,山就像一個點著的燈籠,凸凸凹凹,深深淺淺,就看得清楚:遠處是鐵青的,中間是黑灰的,近處是碧綠的,看得見的那石頭上,一身的苔衣,茸茸的發(fā)軟發(fā)膩,小草在錚棱棱挺著,每一片葉子,像長著一顆眼珠,亮亮地閃光。這時候,漫天的鳥如撕碎紙片的自由,一朵淡淡的云飄在山尖上空了,數(shù)它安詳。
我總恨沒有一架飛機,能使我從高空看下去山是什么樣子,曾站在房檐看院中的一個土堆,上面甲蟲在爬,很覺得有趣,但想從天上看下面的山,一定更有好多妙事了,但我卻確實在滿月的夜里,趴在地上,仰臉兒上瞧過幾次山。那是月亮還沒有出來,天是一個昏昏的空白,山便覺得富富態(tài)態(tài);候月光上來了,但卻十分地小,山便又覺得瘦骨嶙峋了。
到底我不能囫圇圇道出個山來,只覺得它是個謎,幾分說得出,幾分意會了則不可說,幾分壓根兒就說不出。天地自然之中,一定是有無窮的神秘,山的存在,就是給人類的一個窺視嗎?我趴在窗口,雖然看不出個徹底,但卻入味,往往就不知不覺從家里出來,走到山中去了。我走月也在走,我停月也在停。我坐在一堆亂石之中,聚神凝想,夜露就潮起來了,山風森森,竟幾次不知了這山中的石頭就是我呢,還是我就是這山中的一塊石頭?
(有刪改)
文本二:
午夜失眠,索性起床望窗外的風景。凌晨兩點多,南側雪山的燈火也消失了。三座雪山?jīng)]有因為燈火的離去而黯淡,相反,它們在星光下顯得更加的挺拔和光華。當你的眼睛適應了真正的黑暗后,你會發(fā)現(xiàn)黑暗本身也是一種明亮。仰望天上的星星,我覺得它們當中的哪一顆都可以做我身邊的一盞永久的神燈。而先前還如花一樣盛開的人間燈火,它們就像我愛人的那雙眼睛一樣,會在我為之無限陶醉時,不說告別,就抽身離去。雪山沐浴著燦爛的星光,煥發(fā)出一種孤寂之美。那隱隱發(fā)亮的一道道雪痕,就像它淺淺的笑影一樣,溫存可愛。凌晨四時許,星光稀疏了,而天卻因為黎明將至呈現(xiàn)著一股深藍的色調(diào),雪山顯得愈發(fā)的壯美了。我想我在望雪山的時候,它也在望我。我望雪山,能感受到它非凡的氣勢和獨特的美;而它望我的房屋,是否只是一頭牛的影子?而我只是落在這牛身上的一只飛蠅?
我還記得一九九八年河水暴漲之時,每至黃昏,河岸都有濃濃的晚霧生成。有一天我站在窗前,望見愛人從小路上歸家。他的身后是起伏的白霧,而他就像霧中的一棵柳樹。那一瞬間,我有一股莫名的恐慌感,覺得這幻想一樣的霧似乎把愛人也虛幻化了,他在霧中仿佛已不存在。現(xiàn)在想來,死亡就像上帝撤向人間的迷霧,它說來就來,說去就去。它能劫走愛人的身影,但它奈何不了這巍峨的雪山。有雪山在,我的目光仍然有可注視的地方,我的靈魂也依然有可依托的地方。
(節(jié)選自遲子建《雪山的長夜》)
11.下列對兩個文段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本一以我在城里生活得身心俱疲、回老家尋得清靜為開頭,既點出了讀山的緣由,也自然引出下文讀山的發(fā)現(xiàn)和感悟。
B.山上的路那么亂,總感覺不到盡頭,作者卻認為這些是有趣的,表現(xiàn)出賈平凹飛揚活潑的思緒和不懼困難的強勁生命力量。
C.文本一從多個角度讀山,感悟豐富深刻,這些感悟和哲思既引發(fā)讀者思考現(xiàn)實生活,也有助于讀者消解生活中的困惑。
D.文本二用“星光”凸顯夜色下的雪山的壯美,作者把雪山人格化,從中尋得心靈的慰藉,全文的情感表達憂傷而不絕望。
12.文本一中蘊含了很多正反相對、有無相生的哲理。試從文中找出四組,概括性列舉。(4分)
13.文本一和文本二記錄的都是作者“讀山”行為,但是在語言特點以及主題意蘊上存在較大差異,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6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40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1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題。
傅咸字長虞,剛簡有大節(jié)。好屬文論,雖綺麗不足,而言成規(guī)鑒。咸寧初,襲父爵,拜太子洗馬,累遷尚書右丞。出為冀州刺史,繼母杜氏不肯隨咸之官,自表解職。三旬之間,遷司徒左長史。時帝留心政事,詔訪朝臣政之損益。咸上言曰:“陛下處至尊之位,而修布衣之事,親覽萬機,勞心日昃。然泰始開元以暨于今,十有五年矣。而軍國未豐,百姓不贍,一歲不登便有菜色者,誠由官眾事殷,蠶食者多而親農(nóng)者少也。”惠帝即位,楊駿輔政。時司隸荀愷從兄喪,自表赴哀,詔聽之而未下,愷乃造駿。咸因奏曰:“死喪之戚,兄弟孔懷。同堂亡隕,圣恩矜憫,聽使臨喪。詔未下而便以行造,急諂媚之敬,無友于之情。宜加顯貶,以隆風教。”帝以駿管朝政,有詔不問,駿甚憚之。咸復與駿箋諷切之,駿意稍折,漸以不平。由是欲出為京兆、弘農(nóng)太守,駿甥李斌說駿,不宜斥出正人,乃止。駿弟濟素與咸善,與咸書曰:“江海之流混混,故能成其深廣也。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觀每事欲了。俗云:“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癡,復為快耳!君為左丞,維正八坐,此未易居?!本訜o何,駿誅。咸轉(zhuǎn)為太子中庶子,遷御史中丞。咸再為本郡中正,遭繼母憂去官。頃之,起以議郎長兼司隸校尉。咸前后固辭,不聽,救使者就拜,咸復送還印緩。公車不通催使攝職成以身無兄弟喪祭無主重自陳乞乃使于官舍設靈坐。時朝廷寬弛,豪右放態(tài),交私請托,朝野溷淆。咸奏免河南尹澹、左將軍倩、廷尉高光、兼河南尹何攀等,京都肅然,貴戚懾伏。時仆射王戎兼吏部,咸奏:“戎備位臺輔,兼掌選舉,不能謐靜風俗,以凝庶績,至令人心傾動,開張浮竟。中郎李重、李義不相匡正。請免戎等官?!庇分胸┙饨Y以咸劾戎為違典制,越局侵官,干非其分,奏免咸官。詔不許。元康四年卒官,時年五十六,謚曰貞。
(選自《晉書.傅咸傳》,有刪節(jié))
1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公車不通/催使攝職/咸以身無兄弟/喪祭無主/重自陳乞/乃使于官舍設靈坐/
B.公車不通/催使攝職/咸以身無兄弟喪祭/無主重自/陳乞乃使于官舍設靈坐/
C.公車不通/催使攝職/咸以身無兄弟喪祭/無主重自陳乞/乃使于官舍設靈坐/
D.公車不通/催使攝職/咸以身無兄弟/喪祭無主重自/陳乞乃使于官舍設靈坐/
1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洗馬,古代官名,是太子侍從官。因在太子出行時作前導,又稱為“太子洗馬”。
B.布衣,原義為布制衣服、麻布衣服,因平民不能穿綾羅錦繡,故以布衣借指平民。
C.從兄,指父親的兄弟,即堂叔伯一輩年紀長于自己的人,泛指同族中的年長男性。
D.豪右,指封建社會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戶。秦漢時,豪族住在城市的右邊,故稱。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傅咸注重孝道,孝順繼母。他任冀州刺史時,繼母不肯隨行,他上表請求免職,在家侍奉繼母:繼母去世,他又離職守喪。
B.傅咸剛正率直,直言時弊。他上書直陳國家、人民不富足的原因是官員太多,事務冗雜,蠶食侵占的人多而重農(nóng)耕的人少。
C.傅咸耿直狷介,重視教化。他認為荀愷未經(jīng)皇帝同意就去楊駿家赴喪,急于諂媚,上書要求貶黜荀愷,以此弘揚教化。
D.傅咸不畏豪強,彈劾豪右。他上奏罷免了許多高官,京城肅然;他認為王戎沒有盡職,李重、李義也沒能匡正,一并彈劾。
1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好屬文論,雖綺麗不足,而言成規(guī)鑒。
(2)咸前后固辭,不聽,敕使者就拜,咸復送還印綬。
18.楊濟給傅咸寫信有什么目的?黃庭堅《登快閣》首句化用“了事正作癡”一句,他以“癡兒”自稱有什么用意?(4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列這首宋詩,完成19-20小題。
寄黎眉州① 蘇軾
膠西高處望西川②,應在孤云落照邊。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掃雨余天。
治經(jīng)方笑春秋學③,好士今無六一④賢。
且待淵明賦歸去,共將詩酒趁流年。
[注]①作者寫這首詩時在密州任上,密州在膠西。黎錞以尚書屯田郎中出知眉州,故稱“黎眉州”。②瓦屋、峨眉兩山和蘇軾的故鄉(xiāng)眉山都在西川。③春秋學:黎錞精研《春秋》,當時執(zhí)政的王安石素不喜《春秋》。④六一:歐陽修自號六一居士,曾以“文行蘇洵,經(jīng)術黎錞”向英宗推薦二人。
1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寫作者登高遠眺,“孤云落照”,既是實景,又飽蘸了詩人的情感。
B.頷聯(lián)中作者借助想象,將內(nèi)心情感融人對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繪中。
C.頸聯(lián)將自己與歐陽修做比較,表達詩人自嘆不及歐陽修賢能的自謙之情。
D.前四句側重描寫景物,畫面感極強;而后四句側重抒發(fā)情懷,感情濃烈。
20.詩的結尾兩句是什么意思?它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10分)
2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陳情表》中“ , ”兩句表達自己孤孤單單無依無靠地獨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的處境。
(2)《陳情表》中“ , ”兩句表明自己無論生死必將報答君恩。
(3)《種樹郭橐駝傳》中的“ , ”是郭橐駝種樹成功的秘訣,也告訴我們做事要符合事物自身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4)《蘭亭集序》中,王羲之描寫聚會時宜人的天氣的語句是
“ , ”
(5)杜甫在《客至》中,描寫招待寒酸簡單卻滿蘊真情的語句是
“ , ”
四、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4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題。(9分)
歷代的文學作品,與其說是藝術實踐,倒不如說是“審美人格”的構建。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卜算子.缺月掛疏桐》為人熟知,這首詞是蘇軾初貶黃州時所作,作者借月夜孤鴻既表現(xiàn)了內(nèi)心深處的幽獨、寂寥,也表達了、蔑視流俗的心境。(),使藝術追求與人格信仰完美地融合。如果沒有深厚的藝術修養(yǎng)則無法呈現(xiàn)這種審美人格。
魏晉風度能永遠地讓人銘記,這和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寧波浙江寧波慈溪市人民法院招聘審判輔助人員13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蘇教新版選修6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北師大版必修3生物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粵教新版高三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打印機租賃及租賃期滿資產(chǎn)回收合同3篇
- 2025年蘇教新版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度鋼材產(chǎn)業(yè)鏈上下游戰(zhàn)略合作合同
- 2025年統(tǒng)編版九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西師新版高二數(shù)學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度新型環(huán)保材料窗戶安裝與推廣合同2篇
- 多子女贍養(yǎng)老人協(xié)議書范文
- 安踏運動品牌營銷策略研究
- 彩票市場銷售計劃書
- 骨科抗菌藥物應用分析報告
- 支付行業(yè)反洗錢與反恐怖融資
- 百詞斬托福詞匯excel版本
- 基礎設施綠色施工技術研究
- 寶鋼BQB 481-2023全工藝冷軋中頻無取向電工鋼帶文件
- 車輛定損情況確認書范本
- 高中英語新課標詞匯表(附詞組)
- 2022年高考湖南卷生物試題(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