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_第1頁
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_第2頁
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_第3頁
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_第4頁
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泰國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 徐世俊532100摘要:在學習目的語的過程中,只有學生掌握了目的語的文化背景,他才算真正掌握了這門語言。本文針對泰國在漢語教學中的問題,根據(jù)自己的實際經(jīng)驗提出一些對策。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文化教學眾所周知,語言知識的教學在對外漢語的教學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但若沒有文化的導入,漢語教學是很難支撐下去的。每個學生在自己所獨有的母語文化中成長,他們的文化背景也不盡相同,因此在進行漢語學習時,母語會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影響。由此可知,在語言知識教學的同時要加強文化的學習,使兩者相互融合,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當前泰國漢語教育中文化教學與實際教學的脫節(jié)(1)教師對中國文化教學不夠重視。從事對外漢語工作的教師被稱為“語言文化的使者”,但在實際情況中卻很難實現(xiàn)兩全其美。原因在于很多對外漢語的專業(yè)人才對民族文化和知識知之甚少,也沒有引起重視,就不可能將文化教學引入到漢語教育的過程中。(2)受傳統(tǒng)的語言學觀念影響。由于漢語是一種比較復雜的語言系統(tǒng),學生往往喜歡把相互聯(lián)系的語言知識的學習分化出來,形成獨立的個體,如,很多外國學生認為語法是一個體系,拼音是一個體系,文化也是一個體系。這樣將文化與語言隔離,將對漢語學習造成障礙。(3)對中國文化內(nèi)容缺乏深層次理解。在泰國工作期間,通過對泰國北欖華文學校在學的158名選修了漢語課程的學生進行了客觀選擇題問卷測評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歸納,得出如下初步結(jié)論:學生在獲取中國文化相關知識的途徑主要是環(huán)境影響和媒體,學校課堂中獲取的較少。參加問卷調(diào)查的158名學生在“泰國學生獲取中國文化的途徑”中,有68人選擇“媒體影響”,36人選擇“課堂獲得”,54人選擇“生活環(huán)境影響”。(見表1)表1.泰國學生獲取中國文化的途徑學生獲取中國文化內(nèi)容途徑媒體影響課堂獲得生活環(huán)境影響學生人數(shù)(人)683654所占比例43%23%34%參加問卷調(diào)查的158名學生在“對獲取中國文化理解程度”中,21人選擇了“完全理解”,102人選擇了“完全理解”,35人選擇了“不理解”。(見表2)表2.對獲取中國文化理解程度對獲取中國文化理解程度完全理解基本理解不理解學生人數(shù)(人)2110235所占比例13%64.5%22%由表1可以得知,學生獲取中國文化相關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媒體和環(huán)境。媒體環(huán)境中占主導地位的則是電影、電視、歌曲及主辦的大型活動等。調(diào)查過程中很多同學表示通過這些活動既有娛樂價值,又可以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但很多同學在這個過程中陷入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況,就如表2所示,自己認為了解了在中國文化、中國習俗,然而實際上只是停留在表面階段。二、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方法1、文化差異比較法。在跨文化交際中,文化差異是普遍存在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母語文化的環(huán)境,這是無可否認的,但如何利用這一差異促進對另一文化的吸收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人們在進行第二語言的學習時,往往會產(chǎn)生負面的遷移作用,嚴重影響日常交際。這時我們就需要正確的方法去消除這種副作用。在漢語教學過程中,如果漢語教師能把中外之間的文化差異進行對比,將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文化的理解和漢語的學習。例如,在對狗的看法上的差異。中國人在不同的階段有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源于中國古代,對狗的看法大體是以排斥為主,當時有關的詞匯大多是含貶義的,如“豬狗不如”、“狼心狗肺”等。而現(xiàn)代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對狗的觀點基本上已經(jīng)改觀了,很多家庭開始飼養(yǎng)狗作為寵物。雖然那些詞語還在使用,但狗在現(xiàn)代中國人心中已是“忠誠”、“聰明”“可愛”等的代名詞。對于泰國來說,狗基本上從始至終都是受到保護的,甚至在泰國的有些地方,狗的地位已與人相提并論。這樣對中泰兩國文化差異進行比較后,學生就更加能理解中國文化,并以此為基礎,把握詞語的意義,消除在交際過程中的障礙,以促進更好的交流。2、字詞句的隨機文化導入法在漢語教學的背景中,如果碰到含有背景意義的詞時,除了告知學生其本身的詞義外,更要講解其背后隱藏的意義,穿插文化的內(nèi)容,不僅有利于文化的傳播,更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例如,在介紹“紫氣東來”時,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程度導入相關的背景和含義。在中國古代,人們往往習慣觀天象而卜測未來,在這里紫氣便是古人對天際變化的一種描述?!白蠚鈻|來”預示著好兆頭,將有喜事發(fā)生。而談到“紫”這個字時,泰國學生應該比較熟悉,因為他們很喜歡五顏六色的東西,且每天穿的衣服顏色不一便說明了這一點。除黃色外,“紫色”在我國古代也是屬于皇室貴族的御用顏色,它象征著高貴與吉祥。再如,“餃”、“餅”、“飯”、“飲”等以“食”為偏旁的字則反映了我國的飲食文化。3、分段教學法在進行對外漢語教學時,要注意教學對象是多樣化的。他們具有不同的成長背景、接受能力、學習能力、年齡范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同時,在教學是要把語言教學、文化教學及交際規(guī)則培養(yǎng)相互融合。要分階段、分層次逐步進行,不可操之過急,一蹴而就。這樣有利于學生循序漸進的進行,對學過的知識有更好的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在基礎階段,學生剛剛接觸漢語不久,對漢語的構(gòu)成、用法、詞匯等基本不了解。在學生進入中級階段后,有了一定程度的漢語基礎和文化水平,這樣就可以開始著手進行兩方面的教學:一是擴展?jié)h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內(nèi)容;二是在文化的基礎上,練習更多具有民風民俗的詞匯和語句,使交流更加順暢。隨著學生進入高級階段后,學生的漢語水平已到了一定的高度,對中國文化大體上已經(jīng)了解,這時可以開設專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課程進行教學,進一步加強使用漢語的規(guī)范。4、文化體驗法在對外漢語教育中除了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外,讓學生親身體驗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模式。中國文化豐富多彩,單靠講解或視覺欣賞是不夠的,只有融入其中才能更深刻的感知。在教授學生學習漢語的同時,可以適時開展一些關于中國文化的活動。例如,演講比賽,文化講座等。泰國學生本就活潑好動,利用音樂、小品、武術(shù)等活動可以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三、結(jié)語語言與文化是相輔相成的,語言承載著文化,文化也包含著語言。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制約著語言的發(fā)展,當前世界上各個民族語言的不同特點正說明了這一點。語言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生產(chǎn)中不斷積累和發(fā)展而形成的。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生長的土壤,而這里的土壤就是各種不同的文化。這些文化決定了語言的特點,因此語言中就會有很多反映各地民俗風情、生活習慣、思想道德、傳統(tǒng)文化的詞匯及用語。由此可知,外國學生如果想要提高交際能力,使交際變得更加順暢,那么掌握這類詞匯和用語就變得至關重要。在對外漢語的教學中,要想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和運用漢語,文化的教學則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在了解文化的基礎上,才能學好承載這種文化的語言。換言之,要在了解中國的人文風俗、歷史、地理、生活習慣、道德規(guī)范的基礎上進行漢語學習,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效率,所以對外漢語中進行文化教學是不可缺少的。參考文獻[1]陳申.語言文化教學策略研究加].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1:22.[2]呂必松.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加].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