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實驗室生物安全_第1頁
艾滋病實驗室生物安全_第2頁
艾滋病實驗室生物安全_第3頁
艾滋病實驗室生物安全_第4頁
艾滋病實驗室生物安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艾滋病實驗室生物安全艾滋病實驗室生物安全艾滋病實驗室生物安全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艾滋病實驗室生物安全日期:20xx年X月艾滋病實驗室生物安全HIV的生物危害第一類、第二類病原微生物統(tǒng)稱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屬第二類病原微生物,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HIV相關檢測的生物安全級別HIV抗體檢測(包括篩查和確證實驗)、抗原檢測和相關的免疫學檢測應在符合Ⅱ級生物安全實驗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檢測實驗室中進行。HIV分離培養(yǎng)、濃縮、中和試驗、細胞培養(yǎng)及研究工作及其它需要應用活病毒的研究工作,應在Ⅲ級生物安全實驗室(BSL-3)中進行。HIV核酸提取和檢測均應在符合Ⅱ級生物安全實驗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檢測實驗室中進行。HIV病毒株應保存在符合Ⅲ級生物安全實驗室(BSL-3)要求的艾滋病實驗室;HIV陽性樣品,包括全血、血清、血槳和其他組織(液)、核酸提取物應保存在符合BSL-2要求的艾滋病實驗室。生物安全保證措施建立安全制度實驗室的安全工作制度或安全標準操作程序(S-SOP)。意外事故處理預案,主要是生物安全意外事故。內容包括應急處理、登記和報告、調查和處理。信息安全及保密制度:與HIV/AIDS檢測相關的所有資料均應嚴格保密,包括送檢單、檢測記錄、樣品登記、報告單及工作人員年度檢測結果等,不得對無關人員透露檢測結果。培訓和管理實驗室應進行全員安全培訓并強化“普遍性防護原則”安全意識,所有的血液、未固定的組織和組織液樣品,均應視為有潛在的傳染性,都應以安全的方式進行操作。所有管理和檢測人員都應接受省級以上艾滋病檢測實驗室主持的安全培訓,包括上崗前培訓和復訓,并接受管理人員的監(jiān)督。必須對新上崗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使他們清楚實驗室工作的潛在危險,通過考核等方式確認他們具備安全操作的能力后方可單獨工作。必須對新調入人員、外來合作、進修和學習的人員進行生物安全培訓,經實驗室主任批準后,方可進入實驗室。生物安全培訓和監(jiān)督應有客觀詳實的記錄。實驗室主任應詳細了解所有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背景、特長、性格特點等。要根據人員特點、工作種類、所涉及的生物材料合理安排工作區(qū)域,要定期對實驗室環(huán)境進行安全檢查。個人保健和防護遇有手部皮膚有開放性傷口及其他不適于工作的情況,應暫停工作。皮膚的微小傷口、擦傷等,應用防水敷料嚴密覆蓋。應為每一名在艾滋病實驗室工作的人員提供充足的防護服、一次性乳膠手套、口罩、帽子和覆蓋足背的工作鞋。應將清潔的防護服和其他個人防護用品置于實驗室清潔區(qū)內的專用處存放。實驗室應設置應急沖洗眼睛裝置。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HIV抗體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肝炎病毒標志物檢測,應接種乙肝疫苗。應每年對工作人員采血檢測HIV抗體,血清應長期保留。進實驗室工作前要摘除首飾,修剪長的帶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嚴禁在實驗室內進食、飲水、吸煙和化妝。實驗操作時應穿合適防護服(白大衣、隔離衣或一次性工作服)、戴手套和口罩、穿實驗室專用的工作鞋。如接觸物的傳染性大、應戴雙層手套;含有HIV的液體(樣品或病毒培養(yǎng)液)有可能噴濺時,應戴防護眼鏡、穿防水(如塑料)圍裙。工作完畢,先脫去手套,再脫去防護服,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穿過的污染的防護服應及時放入污物袋中,消毒后方可洗滌或廢棄。操作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防護服被污染應立即更換,如手套破損,應立即丟棄、洗手并換上新手套。不能用戴手套的手觸摸暴露的皮膚、口唇、眼睛、耳朵和頭發(fā)等。不要將手套清洗或消毒后再次使用,因為使用表面活性劑清洗可使手套對水的通透性增加,消毒劑可以引起手套的破損。禁止使用口腔吸液管,必須使用移液器來操作實驗的所有液體。安全操作試劑及樣品的管理應嚴格按要求妥善保存血清及其它體液樣品,應按有關規(guī)定設立專門儲存陽性血清、質控品的血清庫和/或毒種庫,應上鎖并指定專人管理。對存放試劑和有毒有害物質的區(qū)域應進行監(jiān)控,冷藏柜、冰箱、培養(yǎng)箱和存放生物試劑、化學危險品、放射性物質的容器,置于工作人員視線之外的地點時應上鎖。實驗室的清潔和消毒工作完畢應對工作臺面消毒,推薦用0.1~0.2%的次氯酸溶液消毒;用消毒液清洗后要干燥20min以上;操作過程中如有樣品、檢測試劑外濺,應及時消毒。如有大量高濃度的傳染性液體濺出,在清潔之前應先用1%的次氯酸鈉溶液浸泡,然后戴上手套擦凈。樣品的采集和處理抽取靜脈血液(或以其它方式收集血液樣品)時要注意安全,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戴手套,謹慎操作,防止血液污染雙手。應小心防止被針頭和其它利器刺傷。如用濾紙采樣,應按常規(guī)將手指或耳垂局部消毒。刺破皮膚后,迅速把濾紙沾上,切勿讓血液滴落在其它物體表面造成污染。采血后待血樣干燥后再包裝送檢。離心樣品時要使用密閉的罐和密封頭,防止離心時液體溢出或在超/高速離心時形成氣溶膠。樣品的帶入、帶出和操作不得將非實驗室物品帶入實驗室。包裝有測試樣品的包裹應在實驗室的安全柜內打開,不能在收發(fā)地點或倉庫等地點打開,同時,打開包裹的人員應接受過處理感染源方面的訓練并穿戴合適的防護服;實驗室應具有處理感染源的設備并準備好可消毒的容器。打開樣品容器時要小心,防止內容物潑濺。要核對樣品與送檢單,檢查樣品管有無破損和溢漏。如發(fā)現(xiàn)溢漏應立即將尚存留的樣品移出,對樣品管和盛器進行消毒,同時要按照程序報告有關負責人。要檢查樣品的狀況,記錄有無嚴重溶血、微生物污染、血脂過多以及黃疸等情況。如污染過重或者認為不能接受,則應將樣品用安全方式廢棄,同時將情況通知送樣人。常規(guī)處理血液、體液樣品可在工作臺上進行,如樣品有可能濺出,則應戴手套、口罩和防護眼鏡,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將樣品轉送到其他實驗室時,應防止對工作人員、患者或環(huán)境造成污染。護送樣品的人應清楚接收地點和接收人,實驗室負責人或其指定的人員應及時確認樣品已送達指定的實驗室,被轉入安全位置并得到妥善處理。被污染或可能污染的材料在帶出實驗室前應進行消毒。用后的包裹應進行消毒。用于國際空運的樣品要按照國際空運協(xié)會(IATA)的規(guī)則進行包裝和標記,并提交相應的資料。使用利器注意事項應盡量避免在實驗室使用針頭、刀片、玻璃器皿等利器,以防刺傷。如果必須使用,在處理或清洗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刺傷或劃傷,并應對用過的物品進行消毒。應使用安全針具采血,如蝶形真空針,自毀性針具等,以降低直接接觸血液和刺傷的危險性。應將用過的銳器直接放入耐穿、防滲漏的利器盒,用過的針頭應直接放入堅固的容器內,消毒后廢棄禁止將使用后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過的針頭、刀片等利器。污染物處理艾滋病實驗室產生的所有廢棄物,包括不再需要的樣品、培養(yǎng)物和其它物品,均應視為感染性廢棄物,應置于專用的密封防漏容器中,安全運至消毒室,經高壓消毒后再進行處理或廢棄。艾滋病檢測實驗室常用的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方法高壓蒸汽消毒,121℃,保持15~干燥空氣烘箱消毒(干烤消毒)140℃,保持2~3h化學消毒方法含氯消毒劑(次氯酸鈉,含有效氯2000~5000mg/L)75%乙醇2%戊二醛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物品常用的消毒方法廢棄物缸:5000mg/L次氯酸鈉。生物安全柜工作臺面和儀器表面:75%乙醇。溢出物:5000mg/L次氯酸鈉。污染的臺面和器具:2000mg/L次氯酸鈉,也可以用過氧化氫或過氧乙酸。器械可用2%戊二醛消毒。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處理危險性微生物時所用的箱型空氣凈化安全裝置。I類生物安全柜至少裝置一個高效空氣過濾器對排氣進行凈化,工作時柜正面玻璃推拉窗打開一半,上部為觀察窗,下部為操作窗口。外部空氣由操作窗吸進,而不可能由操作窗口逸出。工作狀態(tài)時保證工作人員不受侵害,但不保證實驗對象不受污染。Ⅱ類生物安全柜至少裝置一個高效空氣過濾器對排氣進行凈化,工作空間為經高效過濾器凈化的無渦流的單向流空氣。工作時柜正面玻璃推拉窗打開一半,上部為觀察窗,下部為操作窗口。外部空氣由操作窗吸進,而不可能由操作窗口逸出。工作狀態(tài)下遵守操作規(guī)程時既保證工作人員不受侵害,又保證實驗對象不受污染。CLASSII級生物安全柜CLASSII級生物安全柜根據結構以及氣流分配不同主要是外排氣流不同分為:A型:(30%排在室內)B型:B1(70%接管道外排)B2(100%接管道外排)B3(30%接管道外排)CLASSIIA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位置操作人員意外事故處理發(fā)生意外事故時,應針對事故的類型立即進行緊急處理,主要包括:皮膚針刺傷或切割傷,應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沖洗,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用70%乙醇或其它消毒劑消毒傷口。皮膚污染:用水和肥皂沖洗污染部位,并用適當的消毒劑浸泡,如70%乙醇或其它皮膚消毒劑。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鹽水沖洗污染部位。衣物污染:盡快脫掉污染的衣物,進行消毒處理。污染物潑濺:小范圍污染物潑濺,應立即進行消毒處理和清洗。發(fā)生大范圍污染物潑濺事故時,應立即通知實驗室主管領導和安全負責人到達事故現(xiàn)場,查清情況,確定消毒的程序。發(fā)生空氣污染時,可采用低溫蒸汽甲醛氣體對空氣進行消毒,但甲醛有致癌作用,不宜用于生物安全柜和實驗室的常規(guī)空氣消毒。如果發(fā)生重大潑濺事故,應采取以下措施進行:從污染處疏散人員,但要防止污染擴散;控制污染擴散,鎖門并禁止人員進入;通知實驗室主管領導、安全負責人等,查清情況,確定消毒處理的程序;必要時可進行生物安全柜和/或實驗室的低溫蒸汽甲醛氣體消毒,使用這種方法生物安全柜和/或實驗室必須密閉,人員必須離開。具體操作可按說明書執(zhí)行。溢漏處可用經消毒劑浸泡的吸水物質覆蓋;消毒劑作用10-15分鐘后,移走吸水性物質,用消毒劑沖洗,用水清洗。意外及事故的登記、報告和檢測對重大意外和事故必須進行登記,對職業(yè)暴露事故應填寫“艾滋病職業(yè)暴露人員個案登記表”。對重大意外和事故必須進行報告和檢測步驟1:確定暴露級別步驟2:確定HIV傳染源頭嚴重程度哪些情況暴露不會導致HIV感染由于職業(yè)暴露而導致的HIV感染的概率是很小的,并不是每一次職業(yè)暴露都會導致HIV感染的發(fā)生,許多情況下可以不必過度緊張擔心,如:(1)經證實接觸的可疑血液或體液為HIV陰性;(2)完整無損皮膚或無新鮮流血的陳舊性傷口等接觸HIV陽性血液、感染性體液;(3)

完整無破損皮膚或無新鮮流血的陳舊性傷口等接觸HIV陽性血液、感染性體液且及時沖洗消毒后;(4)

完整粘膜或皮膚粘膜結合部短時接觸少量、低滴度(如HIV血漿濃度低于1500拷貝/毫升)HIV陽性血液或感染性體液;感染風險應將職業(yè)暴露補救防護藥品放在醫(yī)務人員24小時都能拿取的地方。保證有足夠的醫(yī)療防護用品貯存,并能隨時取用。要求醫(yī)護人員在發(fā)生職業(yè)暴露的第一時間按照處置流程進行防護,并及時報告感染辦進行職業(yè)暴露備案登記存檔管理。規(guī)范建立健康檔案,定期免疫接種。加強過程控制中相關細節(jié)的管理改善洗手條件:配備感應或腳踏式洗手裝置,以洗手液替代肥皂。洗手標準化:將洗手的步驟、時間以圖示方式張貼于洗手處。醫(yī)療廢物嚴格按分類處理,明顯標識,雙層包裝,防滲漏,防遺撒。銳器置入銳器盒內。制定減輕職業(yè)壓力的策略新職員安全操作培訓建立暴露后預防和普遍性應急預防方案案例提示1、在處理一次性醫(yī)療用品時,要將針頭、刀片等銳器與其它物品分開存放和處理,銳器等要裝在耐刺的朔料桶中,以免發(fā)生被混在污物中的銳器扎傷等事故。2、暴露級別為2級,暴露源級別為重度類型;3、在發(fā)生職業(yè)暴露后馬上進行局部緊急處理是對的;4、發(fā)生職業(yè)暴露后,最好在4小時內服藥,即使超過了24小時仍然要服藥。案例提示1、在臨床工作中,尤其在為艾滋病人的醫(yī)療操作中,一要注意戴口罩,二要戴防護眼鏡。2、這屬于粘膜的暴露,不要用眼藥水滴眼,否則容易損傷粘膜,增加感染的機會。3、在暴露源不明時,先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待暴露源明確后,要根據暴露級別和暴露源類型重新調整用藥方案。艾滋病的流行與實驗室診斷一、艾滋病簡介二、艾滋病流行現(xiàn)狀(全球、全國、全?。┤?、艾滋病實驗室診斷四、實驗室質量控制五、生物安全與職業(yè)暴露預防一、艾滋病簡介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IDS)的病原體慢病毒屬的逆轉錄病毒感染和破壞CD4+T淋巴細胞,導致免疫系統(tǒng)的損害HIV-1亞型:A-J(M),O和NHIV-2亞型:A-FHIV的傳播史來自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1700B.C.從SIV分離出HIV-1-1930’sAIDS可能開始於非州-1950’s首次報導於中非-1981散播到中美,美國,歐州HIV的構造Gp120殼糖蛋白Gp41殼糖蛋白P17基質蛋白P24內膜蛋白逆轉錄酶蛋白酶脂質膜層病毒DNA嵌入細胞核的DNA接合體液可能感染腦脊髓液滑膜液胸膜液腹膜液心包液羊膜液膿體液中HIV含量傳染源:艾滋病人與艾滋病毒攜帶者易感人群所有人高危人群:1、多性伴人群,如嫖娼賣淫、同性戀2、經常使用或接觸血液者,如血友病人、受血者3、注射吸毒者4、性病病人5、艾滋病毒感染者的配偶、子女6、艾滋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如醫(yī)務人員二、艾滋病流行現(xiàn)狀

(全球、全國、全?。﹫蟾鍴IV的傳播途徑構成流行特點傳播方式復雜隱蔽90年代初期,僅在援外人員中發(fā)現(xiàn)艾滋病感染者90年代中期,出現(xiàn)了經采供血感染和注射毒品感染的病例-90年代后期,又發(fā)現(xiàn)了經性接觸傳播的病例-艾滋病傳播的三種途徑在我省都已出現(xiàn)HIV/AIDS:報告人數僅為冰山一角今天艾滋病在中國流行的形勢三、艾滋病實驗室診斷診斷的重要性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延長生命進行防治教育,改變高危行為、預防進一步傳播和職業(yè)暴露減低母嬰傳播的危險性早期治療,保障和穩(wěn)定免疫系統(tǒng)的應答功能檢測病毒-檢定抗體,抗原-病毒核酸(DNA/RNA)免疫系統(tǒng)–CD4計數檢測HIV的血清學檢測 急性期–病毒量與抗體非急性期–抗體HIV感染者的監(jiān)測病毒量與CD4計數的追蹤檢測窗口期感染后,血液HIV檢測結果陰性期間90%感染者在暴露3個月后,檢測結果陽性10%在暴露后3至6個月間,檢測結果陽性HIV抗體的檢測:檢測的可靠性假陰性:輸血者1/251,000(0.0004%)結果假陰性的原因-窗口期:期限中數,1個月;很少>6個月

-HIV-1分類亞型(SubtypeO)

-不正常的機體反應結果錯誤的最主要原因:電腦和工作人員的錯誤意料外的結果應重復檢測急性期/早期感染HIV抗體的適當檢測時間-基線(Baseline)-暴露后6周-暴露12周-暴露后26周暴露六個月后,病毒抗體檢測結果大致已轉陽性艾滋病EIA方法發(fā)展病毒量檢測血液中病毒量(計數/亳升)PCR(多聚酶鏈鎖反應)或bDNA能影響開始藥物治療的時間與藥物的選擇(若病毒量>100,000/毫升,能預測病癥的發(fā)展容許三倍的誤差存在:例如30,000可算是介乎10,000與90,000間的任何可能數值同時發(fā)生的疾病和新近的疫苗注射可使檢測結果反常治療的目標:病毒量低于測量的限度–“測不到”,=<50/亳升核酸檢測對血液安全的影響意大利93家血液中心開展核酸檢測2001年至2006年6年來對血液安全的影響結果。資料來源:Transfusion.2008Oct;48(10):2205-13各種診斷檢測法的檢定HIVCD4計數單位:計數/毫升或淋巴細胞中CD4的百分比%正常計數:600-1200典型的下降:50-100/年-CD4是評估病人的至關重要的基礎-是確定HIV感染發(fā)展、抗病毒治療、預防機會性感染的依據當CD4<200,大多數感染開始同時患有其他疾病和新近的疫苗注射可使檢測結果反常定期追蹤檢測是關鍵AIDS的正式診斷CD4<200或AIDS的臨床表現(xiàn)從HIV到AIDS不能治愈藥物可局部治療免疫缺陷并發(fā)疾病藥物可抑制病毒,延長壽命作病毒量(ViralLoad)和免疫系統(tǒng)(CD4計數)的追蹤檢驗四、實驗室質量控制室內質量控制試劑盒內部對照:陽性、陰性對照室內質控品:外部質控品。以此數據繪制質控圖-Levey-Jennings質控圖是最常用的質控圖,該圖使用累計和技術或趨勢分析技術的圖形提供系統(tǒng)偏移和漂移的狀況。-“即刻法”質控方法是在對同一批外部質控血清連續(xù)測定3次后,即可對第3次檢驗結果進行質控。Levey-Jennings質控圖繪制在常規(guī)條件下,對同一批血清連續(xù)測定20次(天)或以上,獲得一組S/CO值,求均數()和標準差(s),超出2s或3s的數據不應刪除。將均值()和標準差(s)分別在質控框架圖中標示出來。以S/CO值作縱座標(Y軸),每一批次試驗作橫座標(x軸),繪制質控圖。從第21次起,將每次質控血清的檢測結果依次點入該質控框架圖中,檢驗進入質控狀態(tài)。實驗室質量考評質量控制是對從樣品接收到發(fā)出報告整個過程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管理過程,包括:-人員能力;-實驗室分區(qū)和環(huán)境;-儀器設備;-檢測過程(試劑、操作過程,外部質控品使用)??荚u方式問卷調查與相關信息收集發(fā)放外部質控樣品現(xiàn)場檢查反饋與通報五、生物安全與職業(yè)暴露預防生物安全保證措施建立安全制度培訓和管理個人保健和防護安全操作使用利器注意事項污染物處理意外事故處理職業(yè)暴露后處理原則及時原則報告原則保密原則知情同意原則職業(yè)暴露后預防局部急救對暴露級別的評估對暴露源的評估預防性用藥報告與保密HIV抗體的實驗室檢測本章規(guī)定了HIV抗體的檢測方法、程序、結果報告、檢測策略及質量控制。適用于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檢驗檢疫機構、采供血機構及衛(wèi)生保健機構??勺鳛閷IV感染者診斷和監(jiān)測的實驗室依據。HIV抗體檢測實驗室要求應符合《全國艾滋病檢測工作管理辦法(2006年版)》中對檢測實驗室人員、建筑設施和設備等條件的要求。應符合《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對II級生物安全實驗室(BSL-2)的各項要求。實驗室安全按本規(guī)范第八章規(guī)定執(zhí)行。實驗室的質量保證按本規(guī)范第九章規(guī)定執(zhí)行。HIV抗體檢測的目的HIV抗體檢測可用于診斷、血液篩查、監(jiān)測等。以診斷為目的的檢測是為了確定個體HIV感染狀況,包括臨床檢測、自愿咨詢檢測、根據特殊需要進行的體檢等。以血液篩查為目的的檢測是為了防止輸血傳播HIV,包括獻血員篩查和原料血漿篩查。以監(jiān)測為目的的檢測是為了解不同人群HIV感染率及其變化趨勢,包括各類高危人群、重點人群和一般人群。研究HIV抗體檢測的要點根據目的選擇檢測方法及檢測策略。嚴格遵守實驗室SOP。篩查試驗陽性,須作確證試驗。篩查試驗陰性,不應做確證試驗。篩查及確證試驗陽性均應做好咨詢工作。達到保證措施的必要條件貫徹有關HIV檢測的法規(guī)有效的檢測方法和檢測試劑常規(guī)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全國艾滋病檢測工作管理1990.全國HIV檢測管理規(guī)范(試行)1997.9.全國艾滋病檢測工作規(guī)范2003.5.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試行)------“規(guī)范”------“辦法”

2004.8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2009.9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修訂版)2006.6全國艾滋病檢測工作管理辦法------“辦法”艾滋病檢測實驗室檢測信息上報各級艾滋病檢測實驗室所在機構每月應填寫《HIV抗體檢測數及陽性人數統(tǒng)計報表》(附表6),并于每月10日前完成網絡直報。未開展網絡直報的單位,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收集信息后統(tǒng)一上報。HIV感染的實驗診斷檢測方法HIV培養(yǎng),核酸測定,P24抗原檢測,血清抗體測定金標準血清HIV抗體測定,HIV感染后平均25天檢出,待12周時幾乎全檢出HIV抗體檢測兩個階段(篩查和確證)三個程序(篩查-復檢-確證)五種標本(血清,血漿,濾紙干血斑,唾液,尿液,)HIV感染后的血清學動態(tài)血清學檢測標準的血清學檢測指用EIA進行篩查,然后用免疫印跡實驗(WB)進行確證。EIA篩查實驗需要重復,復測陽性是做WB檢測的指征。如果抗原抗體聯(lián)合試劑檢測呈陽性反應,而抗體試劑檢測為陰性反應,則應進行隨訪,必要時考慮進行HIV-1p24抗原或核酸檢測。HIV抗體篩查---篩查(-)出具“HIV抗體陰性”報告篩查(+)出具“HIV抗體待復檢”,不能出陽性報告---復查填寫“HIV抗體復檢檢測單”,兩人簽字(檢驗人員、審核人員)重新采集受檢者的血樣原樣和新樣連同送樣單送確證實驗室做好檢測前后咨詢初篩試驗結果的報告對HIV抗體篩查試驗,呈陰性反應者可出具”HIV抗體陰性”報告(可用附表1);對初篩試驗呈陽性反應者不能出陽性報告,可出具“HIV抗體待復檢”報告(附表1)。初篩試驗呈陽性反應樣品的轉送如需送上級實驗室進行確,需要填寫“HIV抗體復檢檢測單”(附表2),經1名檢驗人員和1名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審核簽字。送當地艾滋病篩查中心實驗室,再轉送艾滋病確證實驗室。檢測的方法一、檢測HIV抗體篩查方法1.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EIA)2.化學發(fā)光或免疫熒光試驗3.快速檢測(RT)及其它檢測試驗明膠顆粒凝集試驗(PA)免疫滲濾試驗免疫層析試驗二、確證試驗方法免疫印跡試驗(WesternBlot)條帶免疫試驗放射免疫沉淀試驗(RIPA)免疫熒光試驗(IFA)等。酶標免疫技術(EIA)人員培訓◎ELISA原理;

◎臨床意義;

◎熟悉檢測技巧,

◎熟悉檢測試劑性能(包括試劑盒組成,包被片段及其組成);

◎熟悉檢測儀器的原理及性能;掌握數據處理的能力和質量控制知識。

◎需經有關部門組織的專門培訓班,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方法間接法Ag+Ab→Ag-AbAg-Ab+IgG*競爭法Ag+Ab/Ab*夾心法Ag+Ab→Ag-AbAg-Ab+Ag*ELISA檢測試劑根據其設計原理、抗原制備難易和歷史發(fā)展可粗分為四代。第一代產品是使用HIV全病毒裂解物為抗原,應用間接法原理檢測HIV抗體;第二代產品是使用在細菌或真菌中表達的人工重組或化學合成多肽HIV抗原,應用間接法原理檢測HIV抗體。第三代試劑使用合成多肽HIV抗原(少數用重組抗原),應用雙抗原(或雙抗體)夾心法原理檢測HIV抗體(或抗原)。第四代試劑是已超出只查抗體的傳統(tǒng)酶聯(lián)方法,可同時測出抗體和抗原。每一代HIVEIA試劑實驗原理HIV“窗口期”第一代HIVAb:6-8星期酶聯(lián)免疫試劑操作步驟試劑盒選擇必須使用經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注冊批準、批批檢合格、在有效期內的試劑,試劑應從靈敏度,特異性,精密度,穩(wěn)定性,簡便性,安全性及經濟性作出全面的評價。敏感性:是該方法能夠檢測出最弱陽性標本的能力,

真陽性數敏感度=×100%真陽性數+假陰性數特異性:是該方法能夠檢測出真陰性標本的能力。真陰性數特異度=×100%真陰性數+假陽性數精密度:ELISA試劑一般指其批內CV,其值應小于15%;定量試劑應同時考察線性范圍試劑盒選擇穩(wěn)定性:試劑在規(guī)定條件下能儲存的時間,一般采用破壞性試驗即將試劑存放于37℃保存,定期測定其靈敏度,特異性和精密度等指標,直到其質量指標開始下降為止,通常認為37℃每穩(wěn)定一天相當于4-10℃保存一個半月。簡便性:指在不影響試劑的前三項指標的前題下,實驗和測定步驟越少越好,在定性試驗中結果判斷簡單明了,定量試驗結果計算也應簡單。安全性:指試劑對操作者和環(huán)境安全無害無傳染性。經濟性:試劑在同等質量條件下通過大規(guī)模生產或技術進步降低成本而市場價格比較合理。通過詢問試劑包被物的組成,如原料來源(基因工程或合成多肽),片段的組合(按比例混合或化學合成),片段的長短等判斷試劑的優(yōu)劣;試劑評價需要有權威的血清考核盤(Panel)進行檢測,由于Panel一般實驗室不易取得,每進行一次試劑評價也很麻煩??梢酝ㄟ^間接的信息對試劑進行選擇。根據權威部門發(fā)布的試劑評價結果,了解市場上試劑的質量優(yōu)劣。如參考中國CDCAIDS參比實驗室組織的《全國HIV抗體診斷試劑臨床質量評估》結果對試劑進行選擇。儀器質控為使儀器保持最佳工作狀態(tài)應建立維護和校正儀器的標準操作程序(SOP),所要控制的儀器包括移液器(加樣槍),水浴箱(溫箱),洗板機和酶標儀。移液器:ELISA加樣量小(5-100ul),其準確性直接影響實驗結果,利用稱重法檢查:吸取刻度指示量的水,萬分之一天平稱重后計算吸量是否準確,一般應在±10%以內;水浴箱

經常檢查水浴箱溫度計所示的溫度和水中(或溫箱內)實測溫度是否一致,允許有±1℃的誤差;洗板機

每個廠家設置洗板后的殘留液有各自的規(guī)定一般不超過2ul,人工扣板時,墊紙不濕,定期檢查管孔是否堵塞;酶標儀

經常維護其光學部分,防止濾光片霉變,定期檢測校正,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EIA結果判斷OD值各孔OD值是通過某一波長的一束光自上而下照射,并檢測被液體吸收的光的量。Cut-off值(臨界值)是將檢測的陽性和(或)陰性對照的OD值代入廠商提供的計算公式計算出來的判斷陽性和陰性結果的界值。不同廠商、不同方法的試劑臨界值計算公式不同。EIA結果判斷有反應:樣本的OD值>CUTOFF值無反應:樣本的OD值<CUTOFF值不確定(灰色區(qū)):CUTOFF值上下10%灰區(qū)概念

把定量分析的正常值范圍引入定性分析建立灰區(qū)概念,即將CO值上下的一段區(qū)域定為陽性可疑,需重復實驗或換試劑重測以確定其陰陽性,如仍落在灰區(qū)范圍內則報告+(陽性)。

灰區(qū)概念對血站系統(tǒng)的獻血員篩查尤為重要?;覅^(qū)的設置有二種:

1)C.O×(1±CV),

CV為該試劑的批內CV

(一般在15-20%間);

2)C.O±2s,s為實驗室做室內質控ROC的s。EIA影響因素反應時間溫度酶結合物的穩(wěn)定性影響ELISA試驗效果常見問題原因分析及解決辦法影響ELISA試驗效果常見問題原因分析及解決辦法影響ELISA試驗效果常見問題原因分析及解決辦法EIA試驗的優(yōu)缺點化學發(fā)光或免疫熒光試驗這類試劑采用發(fā)光或熒光底物,既可檢測抗體,也可聯(lián)合檢測抗原抗體。HIV抗原或抗體包被于固相載體,加入待檢樣品和酶或熒光標記的HIV抗原或抗體,加發(fā)光或熒光底物,用發(fā)光或熒光儀測定結果。有效試驗的陰性和陽性對照必須符合試劑盒規(guī)定??焖贆z測(RT)及其它檢測試驗明膠顆粒凝集試驗(PA):是HIV血清抗體檢測的一種簡便方法。將HIV抗原致敏明膠顆粒作為載體,與待檢樣品作用。當待檢樣品含有HIV抗體時,明膠顆粒與抗體發(fā)生凝集反應,根據凝集情況判讀結果。PA試劑有兩種:同時檢測HIV-1和HIV-2抗體以及分別檢測HIV-1和HIV-2抗體。有效試驗必須有陰性和陽性質控。凝集試驗與ELISA的原理比較凝集試驗與ELISA操作步驟的比較小結操作簡便,不需任何輔助設備可以單人份操作SFDHIV1/2PA可同時檢測HIV-1型(包括O群)和HIV-2型抗體。由于使用了重組抗原及明膠顆粒凝集技術,試劑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對HIV血清轉化盤的研究顯示:敏感性與酶免法相當特異性高于99.8%免疫滲濾試驗:斑點ELISA和斑點免疫膠體金(或膠體硒)快速試驗:均以硝酸纖維膜為載體,HIV抗原點狀固定在膜上,加待檢樣品。陽性結果在膜上抗原部位顯示出有色斑點。反應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效試驗的質控點必須顯色。免疫層析試驗:以硝酸纖維膜為載體,HIV抗原線狀固定在膜上,待檢樣品(血液或唾液)沿著固相載體遷移,陽性結果在膜上抗原部位顯示出有色條帶。有效試驗的質控帶必須顯色。此法操作簡便,不需特殊儀器,出結果快,特別適合在未產前檢查的分娩孕婦、高危行為的求診者、輸血前的急診者、邊遠地區(qū)供血者、VCT、急診室、解剖室、殯儀館以及意外暴露時追蹤傳染源等情況下使用。對于實驗條件差,技術人員水平較低的發(fā)展中國家也較適用。但其敏感性、特異性均較ELISA法低,且檢測結果結果用肉眼判讀,易受主觀因素的影響,不同的檢驗人員觀察同一個結果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弱陽性結果常常較難判別。對篩查結果的解釋篩查檢測的目的是檢出所有的陽性者,因此對篩查試劑的質量要求是敏感性必須好,在注重強調敏感性的情況下,特異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出現(xiàn)假陰性或假陽性結果,同時還有可能出現(xiàn)的技術誤差等等。因此分析篩查結果時,必須全面考慮。解釋結果要十分謹慎,這也是為什么篩查實驗的陽性結果不能最終確定為HIV抗體陽性,必須做確證實驗才能下結論。假陽性結果一些含有針對HLA抗原的抗體患自身免疫性疾?。ㄈ缦到y(tǒng)性紅斑狼、風濕病等寄生蟲(如瘧疾等)其他病毒(如病毒性肝炎等)近期疫苗接種(如流感疫苗接種等)高丙種球蛋白癥技術誤差實驗中出現(xiàn)技術誤差是難免的,特別是在一次做大批量檢測時。血清標本或試劑稀釋或配備不正確加樣器污染或不正確加錯標本臨近孔交叉污染洗滌程序錯誤吸光檢測不正確假陰性結果“窗口期”感染者嚴重的HIV相關免疫紊亂者血清轉換期:一些病人在病程的晚期發(fā)生血清學轉換,可能由于免疫系統(tǒng)的崩潰所致;也可能于HAART治療導致免疫重建的病人IgG抗體缺乏者抗原量過量對確證結果的解釋WB的檢測結果是在轉印條膜特異性HIV抗原的位置上出現(xiàn)深淺不同的條帶,按照不同的的帶型,最終結果可以判斷為HIV抗體陽性、HIV抗體陰性、HIV抗體不確定。HIV抗體陽性:說明是真正感染了HIV,為HIV感染者或AIDS。HIV抗體陰性:①未感染HIV②“窗口期”感染者對確證結果的解釋HIV抗體不確定:是一個比較令人困惑的問題。不僅篩查陽性的標本可以出現(xiàn)不確定的結果,篩查陰性的標本做WB檢測時也有大約15%出現(xiàn)一個或幾個抗原的不確定結果。早期感染:有過HIV感染危險行為的個體。處在血清轉換的過程,出現(xiàn)P24最多見,2—3個月以后可以顯示確切的陽性反應。在WB條帶中,P24、P31和P55比單獨P17預示早期感染的價值高得多。對確證結果的解釋AIDS病人:在病程的晚期,可能喪失對P24抗原和其他抗原的反應性而表現(xiàn)為持續(xù)的不確定結果。非特異性反應:共同抗體的交叉反應,多見于膠原-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高球蛋白血癥及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對不確定結果如何處理不論是哪種可能都應進行隨訪,結合流行病學資料,可以在4周后隨訪檢測,如帶型沒有進展或呈陰性反應,則報告陰性;如隨訪期間出現(xiàn)陽性反應,則報告陽性;如隨訪期間帶型有進展,但不滿足陽性標準,應繼續(xù)隨訪到8周。如帶型沒有進展或呈陰性反應則報告陰性;滿足HIV抗體陽性診斷標準則報告陽性,不滿足陽性判斷標準可視情況決定是否繼續(xù)隨訪。對不確定結果如何處理隨訪期間可根據需要,檢測病毒核酸或P24抗原作為輔助診斷。如果出現(xiàn)HIV-2型的特異性指示條帶,根據實際情況需用HIV-2型免疫印跡試劑再做HIV-2的抗體確證試驗或HIV-2核酸檢測,以進一步明確HIV-2感染狀態(tài),疑難樣品送國家艾滋病參比實驗室進一步分析。檢測與咨詢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2009年修訂版)

全國艾滋病檢測工作管理辦法共八章三十五條本辦法由衛(wèi)生部負責解釋,自發(fā)布之日起施行二○○六年六月十二日本管理辦法適用于全國所有開展艾滋病檢測工作的機構第一章總則目的:為加強對全國艾滋病檢測工作的監(jiān)督管理,規(guī)范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的設置和驗收,確保艾滋病檢測工作質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條例》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衛(wèi)生部對1997年頒布的《全國艾滋病檢測工作規(guī)范》進行了補充修改,制訂了《全國艾滋病檢測工作管理辦法》衛(wèi)生部主管全國艾滋病檢測及其監(jiān)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衛(wèi)生行政部門主管轄區(qū)內的艾滋病檢測及其監(jiān)督管理工作。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艾滋病檢測的日常管理工作。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yī)療機構、采供血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等承擔職責范圍內的艾滋病檢測工作,并接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業(yè)務指導。

第二章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的設置省級以上衛(wèi)生行政部門根據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布局和艾滋病流行情況,統(tǒng)籌規(guī)劃確定承擔艾滋病檢測工作的實驗室。國家對艾滋病檢測實驗室實行分類管理,按照實驗室的職能、開展檢測工作的性質及范圍共分三類實驗室,分別是艾滋病參比實驗室、艾滋病檢測確證實驗室、艾滋病檢測篩查實驗室。艾滋病參比實驗室艾滋病參比實驗室設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其職能包括:1、承擔全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網絡建設的業(yè)務技術指導和評價工作。2、建立全國艾滋病檢測質量保證及質量控制體系,組織國家級實驗室能力驗證和艾滋病診斷試劑臨床質量評估。

3、承擔艾滋病檢測疑難樣品的分析和確證,對有爭議的檢測結果進行仲裁,出具最終檢測報告。4、開展應用性研究,承擔與艾滋病防治相關的病原學鑒定、現(xiàn)場綜合防治、調研、監(jiān)測、臨床治療等工作中的相關檢測任務。5、建立國家艾滋病病毒毒種庫、樣品庫、質控品庫、基因庫和細胞庫。6、為艾滋病確證中心實驗室開展省級實驗室質量管理、省級艾滋病診斷試劑臨床質量評估和自愿咨詢檢測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7、組織全國艾滋病檢測相關業(yè)務培訓,組織制定和修改與艾滋病檢測工作有關的技術規(guī)范和指南。艾滋病檢測確證實驗室包括艾滋病確證中心實驗室和艾滋病確證實驗室。艾滋病確證中心實驗室設在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確證實驗室可設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yī)療機構、血液中心、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等。艾滋病確證中心實驗室職能負責職責范圍內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網絡建設的業(yè)務技術指導和評價,組織艾滋病檢測實驗室人員技術培訓。建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體系,組織省級實驗室能力驗證和艾滋病診斷試劑的臨床質量評估。承擔省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指定區(qū)域內的艾滋病病毒抗體確證、抗體篩查和其他艾滋病檢測工作。開展應用性研究,承擔與艾滋病防治相關的病原學鑒定、現(xiàn)場綜合防治、調研、監(jiān)測、臨床治療等工作中相關的檢測任務。建立職責范圍內的艾滋病檢測樣品庫和質控品庫。收集、整理和分析艾滋病檢測數據及相關資料,建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基本資料庫和艾滋病檢測資料數據庫。定期向省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艾滋病檢測數據及相關資料,并配合其做好個案調查、登記等隨訪工作。負責對開展自愿咨詢檢測工作的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的技術支持和指導。艾滋病確證實驗室職能

承擔當地衛(wèi)生行政部門指定的艾滋病病毒抗體確證、抗體篩查和其他艾滋病檢測工作。及時向艾滋病確證中心實驗室報告經確證的陽性結果,并配合其做好個案調查、登記等隨訪工作。承擔當地衛(wèi)生行政部門指定的艾滋病檢測篩查實驗室的業(yè)務技術指導、培訓和評價任務。定期匯總艾滋病檢測資料,并上報艾滋病確證中心實驗室和同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協(xié)助艾滋病檢測實驗室開展自愿咨詢檢測工作,給予技術支持和指導。艾滋病檢測篩查實驗室包括艾滋病篩查中心實驗室、艾滋病篩查實驗室和艾滋病檢測點。艾滋病篩查中心實驗室設在市(地)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篩查實驗室和艾滋病檢測點可設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yī)療機構、采供血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等。艾滋病篩查實驗室職能

(1)開展艾滋病病毒抗體的篩查試驗,根據需要可開展其他艾滋病檢測工作。

(2)負責將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呈陽性反應的樣品送當地艾滋病篩查中心實驗室或艾滋病檢測確證實驗室。

(3)定期匯總艾滋病檢測資料,并上報當地艾滋病篩查中心實驗室或艾滋病檢測確證實驗室。

(4)對自愿咨詢檢測工作提供技術支持。艾滋病檢測點職能

(1)開展艾滋病病毒抗體的篩查試驗。

(2)負責將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呈陽性反應的樣品送當地艾滋病篩查實驗室或艾滋病篩查中心實驗室。

(3)定期匯總艾滋病檢測資料,并上報當地艾滋病篩查實驗室或艾滋病篩查中心實驗室。

(4)開展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工作。第三章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的驗收開展艾滋病檢測工作的實驗室要經過技術和條件驗收,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實驗室不得開展艾滋病檢測工作。設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的機構或單位應向省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提交申請書。省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組織專家組按照“艾滋病檢測實驗室基本標準”(見附件),對艾滋病檢測實驗室人員業(yè)務能力、設施、條件等進行驗收。艾滋病檢測確證實驗室的驗收

省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組織專家組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查,對符合規(guī)定、材料齊全的申請者,組織有國家級專家參加的省級艾滋病檢測實驗室驗收專家組進行現(xiàn)場驗收。省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對通過驗收者發(fā)出合格通知,同時抄送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未通過驗收者整改后可重新提出申請。艾滋病檢測篩查實驗室的驗收省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組織專家組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查,對符合規(guī)定、材料齊全的申請者,由省級(或市地級)艾滋病檢測實驗室驗收專家組進行現(xiàn)場驗收。省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對通過驗收者發(fā)出合格通知,同時抄送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未通過驗收者整改后可重新提出申請。省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在組織對采供血機構執(zhí)業(yè)驗收時,應選派艾滋病檢測實驗室驗收專家組專家參加對采供血機構實驗室的驗收。采供血機構取得執(zhí)業(yè)許可后,抄送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備案。遷移艾滋病檢測實驗室或變更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的類別,按本辦法上述規(guī)定重新申請驗收。省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應將艾滋病檢測實驗室驗收情況對外公布,并接受相關部門的監(jiān)督檢查。第四章艾滋病檢測工作要求艾滋病檢測實驗室應在規(guī)定的職能范圍內開展檢測工作,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規(guī)范。檢測技術及程序應符合《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艾滋病檢測實驗室技術人員需要經過相關的業(yè)務培訓,經考核合格者由相關機構發(fā)給培訓證書,持證上崗。非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人員不得從事艾滋病檢測工作。艾滋病檢測實驗室中使用國家規(guī)定需要強檢的儀器設備,必須由同級或上級計量認證部門定期檢定,非國家強檢的儀器設備應定期要求廠家或供應部門維護和校準。艾滋病檢測實驗室中使用的檢測試劑必須是經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注冊、且符合相關要求的試劑。艾滋病檢測篩查實驗室發(fā)現(xiàn)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呈陽性反應的樣品必須及時送艾滋病檢測確證實驗室,不得擅自處理。艾滋病檢測確證實驗室收到送檢樣品后應盡快進行確證試驗,最遲不得超過十個工作日,一次性檢測大量樣品等特殊情況除外。艾滋病檢測確證實驗室出具的艾滋病病毒抗體確證報告應以保密方式發(fā)送。艾滋病病毒抗體確證試驗結果應當告知本人;本人為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應當告知其監(jiān)護人。艾滋病檢測實驗室應有專人負責妥善保存檢測記錄和各種檔案,不得擅自修改和銷毀。記錄保存期不少于十年,國家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艾滋病檢測工作應遵守自愿和知情同意原則,國家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需按《艾滋病免費自愿咨詢檢測管理辦法(試行)》執(zhí)行。艾滋病檢測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得泄露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姓名、住址、檢測結果等有關情況。第五章艾滋病檢測工作中的生物安全艾滋病檢測實驗室應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相關規(guī)定,對污染場所、物品以及醫(yī)療廢棄物進行消毒和無害化處置,遵循“標準防護原則”,防止實驗室內外污染。艾滋病檢測工作中涉及到艾滋病病毒毒種(株)和檢測樣品的采集、保藏、攜帶、運輸,必須符合衛(wèi)生部的有關規(guī)定。艾滋病檢測實驗室必須執(zhí)行《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的要求及衛(wèi)生部的有關規(guī)定。艾滋病檢測實驗室人員發(fā)生職業(yè)暴露后,應按照《醫(y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yè)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試行)》及其它相關規(guī)定及時處理。第六章實驗室質量管理艾滋病參比實驗室負責對全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的檢測質量進行檢查。艾滋病確證中心實驗室負責對職責范圍內的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的檢測質量進行檢查。艾滋病檢測實驗室應建立健全實驗室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體系,并有專人負責質量體系的正常運轉。艾滋病檢測篩查實驗室必須參加省級以上實驗室能力驗證;艾滋病檢測確證實驗室必須參加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的實驗室能力驗證。艾滋病檢測實驗室能力驗證結果由組織者定期公開發(fā)布。第七章監(jiān)督管理各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的監(jiān)督管理工作。實驗室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擅自開展艾滋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