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勘察勘察規(guī)范課件_第1頁
巖土工程勘察勘察規(guī)范課件_第2頁
巖土工程勘察勘察規(guī)范課件_第3頁
巖土工程勘察勘察規(guī)范課件_第4頁
巖土工程勘察勘察規(guī)范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涉及規(guī)范《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版;《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程》(JGJ72-2004);《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規(guī)范》(GB50025-2004);《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督ㄖこ炭辈煳募幹粕疃纫?guī)定》第1頁/共97頁涉及規(guī)范《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1巖土工程勘察承載力地基變形三個概念第一部分三個概念第2頁/共97頁巖土工程勘察承載力地基變形三個概念第一部分三個概念第2頁2巖土工程勘察的定義:

根據(jù)建設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評價建設場地的地質(zhì)、環(huán)境特征和巖土工程條件,編制勘察文件的活動?!浴稁r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巖土工程勘察第3頁/共97頁巖土工程勘察的定義:根據(jù)建設工程的3場地工程地質(zhì)和水文地質(zhì)條件場地地震效應場地內(nèi)不良地質(zhì)作用查明場地環(huán)境工程地質(zhì)問題場地穩(wěn)定性和建筑適宜性分析、統(tǒng)計、選定巖土參數(shù)計算巖土體變形、強度和穩(wěn)定性分析評價結論和建議編制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巖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質(zhì)條件:地形地貌、地質(zhì)構造、地層巖性及土的物理力學性質(zhì),地下水、不良地質(zhì)作用等水文地質(zhì)條件:主要包括地下水的類型、賦存條件、埋藏深度、水位變化幅度;補徑排條件、層間水力聯(lián)系、化學成分、主要的水文地質(zhì)參數(shù)等見下頁第4頁/共97頁場地工程地質(zhì)和水文地質(zhì)條件場地地震效應場地內(nèi)不良地質(zhì)作用查4分析評價分析工程地質(zhì)測繪、勘探、測試成果和已搜集的資料;分析室內(nèi)土工試驗結果;分析原位測試、工程物探成果;評價場地適宜性;評價場地地質(zhì)條件的穩(wěn)定性;評價巖土體的變形、強度和穩(wěn)定性;評價場地的地震效應;評價場地水、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巖土工程勘察第5頁/共97頁分析評價分析工程地質(zhì)測繪、勘探、測試成果和已搜集的資料;巖土5常用的勘察手段工程地質(zhì)測繪與調(diào)查勘探與取樣原位測試室內(nèi)試驗巖土工程勘察第6頁/共97頁常用的勘察手段工程地質(zhì)測繪與調(diào)查巖土工程勘察第6頁/共97頁6勘察規(guī)范強度性條文規(guī)定的勘察報告內(nèi)容勘察目的、任務要求和依據(jù)的技術標準;擬建工程概況;勘察方法和勘察工程量布置;場地地形、地貌、地層、地質(zhì)構造、巖土性質(zhì)及其均勻性;各項巖土性質(zhì)指標,巖土的強度參數(shù)、變形參數(shù)、地基承載力的建議值;地下水埋藏情況,類型、水位及其變化;土和水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可能影響工程穩(wěn)定和不良地質(zhì)作用的描述和對工程危害程度的評價;場地穩(wěn)定性和適宜性的評價;GB50021-2001(2009年版)巖土工程勘察第7頁/共97頁勘察規(guī)范強度性條文規(guī)定的勘察報告內(nèi)容勘察目的、任務要求和依據(jù)7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要求的報告內(nèi)容1

擬建工程概況;

2

勘察目的、任務要求和依據(jù)的技術標準;

3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及其完成情況;

4

場地地形、地貌、地質(zhì)構造;

5

場地各層巖土的類型、分布、工程特性,巖石的產(chǎn)狀、結構和風化情況;

6

埋藏的河道、浜溝、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7

場地地下水埋藏情況,類型、水位及其變化;判定水和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巖土工程勘察第8頁/共97頁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要求的報告內(nèi)容1

擬建工程概況;88

巖土參數(shù)的統(tǒng)計、分析和選用;

9

分析和評價場地和地基的穩(wěn)定性;

10分析和評價采用天然地基的可行性,建議天然地基持力層,并提出承載力等參數(shù);

11選用樁基礎時,應提出適宜的樁型及樁端持力層建議,提供樁基設計所需的巖土參數(shù),必要時估算單樁承載力;

12需進行地基變形計算時,應提供變形計算參數(shù),必要時預測建筑物的變形特征;13需進行地基處理時,應提出地基處理方案建議,并提供相應的巖土參數(shù);《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巖土工程勘察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要求的報告內(nèi)容第9頁/共97頁8

巖土參數(shù)的統(tǒng)計、分析和選用;

9

分析和評價場地和地基的914存在特殊土的場地,應滿足相關專門規(guī)范的要求,提供相關參數(shù),分析、論證及評價工程建設適宜性,提出治理措施的建議;

15存在可能影響工程穩(wěn)定的不良地質(zhì)作用的場地,應對其進行描述、分析,評價對工程的危害及工程建設適宜性,提出防治建議;

16當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時,應對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進行評價;

17邊坡工程應提供邊坡穩(wěn)定計算參數(shù),評價邊坡穩(wěn)定性,提出潛在的不穩(wěn)定邊坡的整治措施的建議;

18基坑工程應提供邊坡穩(wěn)定分析及支護設計、施工所需巖土參數(shù),提出支護措施、環(huán)境保護和監(jiān)測工作的建議;?!督ㄖこ炭辈煳募幹粕疃纫?guī)定》巖土工程勘察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要求的報告內(nèi)容第10頁/共97頁14存在特殊土的場地,應滿足相關專門規(guī)范的要求,提供相關參10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要求的報告內(nèi)容19有季節(jié)性凍土的地區(qū),提供場地土的標準凍結深度;

20必要時,預測地基土和地下水在建筑施工和使用期間可能產(chǎn)生的變化及其對工程和環(huán)境的影響,提出防治方案的建議;21規(guī)范或任務要求的其他內(nèi)容《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巖土工程勘察第11頁/共97頁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要求的報告內(nèi)容19有季節(jié)性凍土11承載力承載力承載力:

地基土承受上部荷載的能力。

容許承載力:確保地基不產(chǎn)生剪切破壞而失穩(wěn),同時又保證建筑物的沉降不超過允許值的最大荷載。

——摘自《巖土工程基本術語標準》(GB/T50279-1998)

第12頁/共97頁承載力承載力承載力:第12頁/共97頁12容許承載力一詞實際包括了兩種概念。一種僅指取用的承載力滿足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要求,在荷載作用下地基尚處于彈性狀態(tài)或僅局部出現(xiàn)了塑性,取用的承載力距極限承載力有足夠的安全度;另一種概念是指不僅滿足上述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要求,同時也必須滿足建筑物允許變形的要求,即同時滿足強度和變形的要求。前一種概念完全限于地基承載能力的取值問題,是對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一種控制標準,是相對于極限承載力而言;后一種概念是對地基設計的控制標準,地基設計必須同時滿足強度和變形兩個要求,缺一不可。第13頁/共97頁容許承載力一詞實際包括了兩種概念。一種僅指取用的承載力滿足強13承載力承載力特征值:

由載荷試驗測定的地基土壓力變形曲線線性變形段內(nèi)規(guī)定的變形所對應的壓力值,其最大值為比例界限值。

——摘自《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承載力第14頁/共97頁承載力承載力特征值:承載力第14頁/共97頁14s平板荷載試驗沉降曲線P0——比例界限壓力

Pu——極限壓力OABP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承載力P0Pu第15頁/共97頁s平板荷載試驗P0——比例界限壓力OABP承載力特征值的確15第16頁/共97頁第16頁/共97頁16第17頁/共97頁第17頁/共97頁17地基規(guī)范規(guī)定的承載力特征值的修正(5.2.4)《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5.2.4條,當基礎寬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時,從載荷試驗或其它原位測試、經(jīng)驗值等方法確定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尚應按(5.2.4)式進行修正。承載力第18頁/共97頁地基規(guī)范規(guī)定的承載力特征值的修正(5.2.4)《建筑地基基礎18黃土規(guī)范規(guī)定的承載力特征值的修正(5.6.5)《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規(guī)范》(GB50025-2004)5.6.5條,當基礎寬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1.5m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尚應按(5.6.5)式進行修正。承載力第19頁/共97頁黃土規(guī)范規(guī)定的承載力特征值的修正(5.6.5)《濕陷性黃土地19b—基礎底面寬度(m),當基礎寬度小于3m或大于6m時,可分為按3m或6m計算;d—基礎埋置深度(m),一般可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當為填方時,可自填土地面標高算起,但填方在上部結構施工完成后,應自天然地面標高算起;對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型基礎或筏形基礎時,基礎埋置深度可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在其他情況下,應自室內(nèi)地面標高算起。兩規(guī)范深度修正中起始埋置深度不同,我認為并沒有太多理由可以解釋,很可能壓根兒就沒有查對,抄來抄去抄錯了。

——摘自《土力學與巖土工程師》高大釗著承載力第20頁/共97頁b—基礎底面寬度(m),當基礎寬度小于3m或大于6m時,可分20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1)一般情況從室外地面標高算起,當室外地面標高不同時,按較小值計算。承載力第21頁/共97頁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承載力第21頁/共97頁21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2)填土整平地區(qū):若填土先于上部結構施工,按填土地面標高算起;若填土在上部結構施工以后,從天然地面標高算起。承載力第22頁/共97頁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承載力第22頁/共97頁22大面積壓實填土地基,是指填土寬度大于基礎寬度兩倍的質(zhì)量控制嚴格的填土地基,質(zhì)量控制不滿足要求的填土地基深度修正系數(shù)應取1.0.第23頁/共97頁大面積壓實填土地基,是指填土寬度大于基礎寬度兩倍的質(zhì)量控制嚴23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3)對于地下室:采用箱型基礎或筏形基礎時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適用于基礎底面地基反力的平均值不小于挖去的原有土重的情況。當為超補償基礎,即建筑物的重量小于挖去土重,應按建筑物重量的等效土層厚度計算基礎等效埋置深度de,并取d=de。承載力第24頁/共97頁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承載力第24頁/共97頁24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3)對于地下室:當采用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時,應從室內(nèi)地面標高算起,也就是從地下室底板面標高算起。承載力第25頁/共97頁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承載力第25頁/共97頁25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4)對于主裙樓一體的結構,對于主體結構地基承載力的深度修正,宜將基礎底面以上范圍內(nèi)的荷載,按裙樓基礎兩側的超載考慮,當超載寬度大于基礎寬度兩倍時,可將超載折算成土層厚度作為基礎埋深,基礎兩側超載不等時,取小值。承載力第26頁/共97頁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承載力第26頁/共97頁26基礎等效埋置深度de的計算方法舉例:有一筏板基礎埋深10m,一側修建一個同深度的三層地下車庫,每層自重25kN/m3;上部覆土重度20kN/m3;設計抗浮水位距設計地面3m,水上土的重度為18kN/m3;水下為20kN/m3;計算基礎等效埋置深度de1)若沒有地下水:de=(3×25+20×1)÷18=5.3m;2)因存在地下水,應考慮地下車庫本身受到的浮力,水位以下按土層的浮重度計算:de=(3×25+20×1-7×10)÷10=2.5m;基礎旁邊有個洞第27頁/共97頁基礎等效埋置深度de的計算方法舉例:基礎旁邊有個洞第27頁27基礎等效埋置深度de的計算時,應考慮車庫與建筑物基礎型式、尺寸大小、連接方式、施工方法與次序等。

如下圖所示,有三種情況:1)如果車庫與建筑物基礎為整體筏板,尺寸也不大,是否二者可以當作一個整體的建筑物,承載力按基底以上的實際土層厚度d計算;第28頁/共97頁基礎等效埋置深度de的計算時,應考慮車庫與建筑物基礎282)如果二者基礎是分開的,或者設有后澆帶,主體建筑竣工后,才澆筑后澆帶。車庫的寬度①小于地基整體破壞的范圍,那么實際的基礎旁側超載不止車庫的自重,還包括一部分基地以上的地基土重,承載力會高一些。3)如果車庫尺寸很大,整體性也較好,車庫②的寬度大于地基整體破壞的范圍,那么實際的基礎旁側超載是整體車庫的總自重,承載力也會高一些。第29頁/共97頁2)如果二者基礎是分開的,或者設有后澆帶,主體建筑竣工后,才29討論1:如何確定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承載力第30頁/共97頁討論1:承載力第30頁/共97頁301載荷試驗2其它原位測試

如靜力觸探試驗、旁壓試驗等3公式計算

如規(guī)范5.2.5當偏心距e小于等于0.033倍基礎底面寬度時,根據(jù)抗剪強度指標確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公式為

(5.2.5)4工程實踐經(jīng)驗

第31頁/共97頁1載荷試驗第31頁/共97頁31討論2:

某基坑深8.0m,開挖基坑底面,進行淺層平板載荷試驗,所得到承載力特征值,是否需要修正?

承載力第32頁/共97頁討論2:承載力第32頁/共97頁32討論3:

土的強度與下列哪些指標或參數(shù)有關?含水量、液限、塑限、孔隙比、重度、內(nèi)摩擦角、粘聚力承載力第33頁/共97頁討論3:承載力第33頁/共97頁33液限公式:庫侖定律:第34頁/共97頁液限公式:庫侖定律:第34頁/共97頁34地基變形地基變形:是指地基在上部荷載作用下,巖土體被壓縮而產(chǎn)生的相應變形。地基變形由瞬時沉降、固結沉降和蠕變沉降(次固結)所組成。。

地基變形第35頁/共97頁地基變形地基變形:地基變形第35頁/共97頁35地基變形地基變形允許值:

為保證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確定的變形控制值。

——摘自《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建筑物的地基變形計算值,不應大于地基變形允許值。地基變形特征分為:沉降量、沉降差、傾斜、局部傾斜。第36頁/共97頁地基變形地基變形允許值:建筑物的地基變形計算值,不應大于地基36地基變形計算的規(guī)范方法第37頁/共97頁地基變形計算的規(guī)范方法第37頁/共97頁37第38頁/共97頁第38頁/共97頁38第39頁/共97頁第39頁/共97頁39沉降計算實例柱下單獨矩形基礎,基礎底面尺寸為2.0×3.2m,埋深2m,作用于基礎上(設計地面標高處)的軸向荷載N=1250kN,①層粉土fak=180kPa;有關地基勘察資料與基礎剖面詳見下圖。用《規(guī)范》法計算基礎中點最終沉降量。第40頁/共97頁沉降計算實例柱下單獨矩形基礎,基礎底面尺寸為2.40(1)基底壓力計算

基礎底面以上,基礎和填土的重度?0=20kN/m3.p=(N+G)/F=(1250+2.0×3.2×20×2)/(2.0×3.2)=235.3kPa(2)計算地基土的自重應力,Z從基底標高算起:z=0m,Pc=19.5×2=39kPa

z=1m,Pc1=39+19.5×1=58.5kPa

z=3m,Pc3=58.5+20×2=98.5kPa

z=5m,Pc5=98.5+(20-10)×2=118.5kPaz=7m,Pc7=118.5+(18.5-10)×2=135.5kPa計算步驟詳解:第41頁/共97頁(1)基底壓力計算計算步驟詳解:第41頁/共9741(3)基底附加壓力計算p0=p-?D=235.3-19.5×2=196.3kPa

(4)確定沉降計算深度Zn根據(jù)規(guī)范公式(5.3.8)Zn=b(2.5-0.4lnb)=2.0×(2.5-0.4ln2.0)=4.5第③層黏土為軟弱土層,暫定沉降計算深度取做第③層黏土的地面,即暫定Zn=7.0.(5)基礎中心點下地基中豎向附加應力計算,用角點法計算,l/b=1.6/1.0=1.6,z/b=z/1.0第42頁/共97頁(3)基底附加壓力計算第42頁/共97頁42(6)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公式(5.3.5)計算基礎中心點最終沉降量計算過程見下表.

(7)根據(jù)(GB50007-2011)5.3.7條的規(guī)定,驗算沉降計算暫定深度:B=2.0m,Δz=0.3m,

自6.70m~7.00m,

Δsn`=1.02mm,1.02÷120.19=0.0085≤0.025,滿足公式

(5.3.7)

則計算深度取做7.0m滿足要求

第43頁/共97頁(6)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43z

(m)l/bz/b

Esi

(kPa)(mm)(mm)0

1.600.25000

1.01.00.23260.23260.23266.030.4430.443.03.00.15560.46680.23423.355.7386.175.05.00.11020.55100.08422.823.61109.787.07.00.08440.59080.03983.010.41120.19(7)計算=3.43,查表5.3.5,因P0>fak查沉降計算經(jīng)驗系數(shù),=1.34

(8)基礎中心點下的最終沉降量=120.19×1.34=161.05mm第44頁/共97頁zl/bz/b

Esi0

1.600.250044公式5.3.8的討論:對于柱下獨立基礎,b應按等代正方形邊長計算,上題中等代邊長為2.53m,按照規(guī)范公式5.3.8計算地基沉降計算深度為5.3m。z

(m)l/bz/b

Esi

(kPa)(mm)(mm)0

1.600.25000

1.01.00.23260.23260.23266.030.4430.443.03.00.15560.46680.23423.355.7386.175.05.00.11020.55100.08422.823.61109.785.35.30.10550.55920.00823.02.15111.93第45頁/共97頁公式5.3.8的討論:zl/bz/b

Esi0

45根據(jù)(GB50007-2011)5.3.7條的規(guī)定,驗算沉降計算深度:B=2.0m,Δz=0.3m,

自5.00m~5.30m,

Δsn`=2.15mm,2.15÷111.93=0.019≤0.025,滿足公式

(5.3.7)

則計算深度取做5.30m滿足要求111.93/120.19=93.1%(沉降比)在計算深度5.30m時,計算附加應力/自重應力=19.63/121.1=16.2%(應力比)第46頁/共97頁根據(jù)(GB50007-2011)5.3.7條的規(guī)定,驗算沉降46思考:現(xiàn)規(guī)范地基變形計算深度的變形比法與應力比法的關系?第47頁/共97頁思考:第47頁/共97頁47地基變形計算需注意的其它問題計算地基變形時,應考慮相鄰荷載的影響,其值可按應力疊加原理,采用角點法計算。當建筑物地下室基礎埋置較深時,需要考慮開挖基坑地基土的回彈。工程技術負責人在勘察綱要中應注意該項要求,選取土樣進行固結回彈再壓縮試驗,以計算回彈再壓縮變形量。地基變形第48頁/共97頁地基變形計算需注意的其它問題計算地基變形時,應考慮相鄰荷載的48討論:土的壓縮模量如何取值?第49頁/共97頁討論:第49頁/共97頁49第50頁/共97頁第50頁/共97頁50一編制勘察綱要前應搞清楚的問題第二部分如何編制勘察綱要第51頁/共97頁一編制勘察綱要前應搞清楚的問題第二部分如何編制勘察綱51(一)勘察階段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詳細勘察施工勘察勘察階段第52頁/共97頁(一)勘察階段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詳細勘察施工勘察勘察階段52可行性研究勘察應對擬建場地的穩(wěn)定性和適宜性做出評價,并符合以下要求:1搜集區(qū)域地質(zhì)、地形地貌、地震、礦產(chǎn)、當?shù)氐墓こ痰刭|(zhì)、巖土工程和建筑經(jīng)驗等資料;2在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資料的基礎上,通過踏勘了解場地的地層、構造、巖性、不良地質(zhì)作用和地下水等工程地質(zhì)條件;3當擬建場地工程地質(zhì)條件復雜,已有資料不能滿足要求時,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工程地質(zhì)測繪和必要的勘探工作;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擬選場地時,應進行必選分析??辈祀A段第53頁/共97頁可行性研究勘察應對擬建場地的穩(wěn)定性和適宜性做出評價,并符合以53初步勘察應對場地內(nèi)擬建建筑地段的穩(wěn)定性做出評價,并進行下列主要工作:1搜集擬建工程的有關文件、工程地質(zhì)的巖土工程資料以及工程場地范圍的地形圖;2初步查明地質(zhì)構造、地層結構、巖土工程特性、地下水埋藏條件;3查明場地不良地質(zhì)作用的成因、分布、規(guī)模、發(fā)展趨勢,并對場地的穩(wěn)定性做出評價;4對抗震設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場地,應對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做出初步評價;5季節(jié)性凍土地區(qū),應調(diào)查場地土的標準凍結深度;6初步判定水和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7高層建筑初步勘察時,應對可能采取的地基基礎類型、基坑開挖與支護、工程降水方案進行初步分析評價勘察階段第54頁/共97頁初步勘察應對場地內(nèi)擬建建筑地段的穩(wěn)定性做出評價,并進行下列主54詳細勘察應按單體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詳細的巖土工程資料和設計、施工所需的巖土參數(shù);對建筑地基做出巖土工程評價,并對地基類型、基礎形式、地基處理、基坑支護、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質(zhì)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議。主要應進行以下工作:1搜集附有坐標和地形的建筑物總平面圖,場區(qū)的地面整平標高,建筑物的性質(zhì)、規(guī)模、荷載、結構特點、基礎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許變形等資料;2查明不良地質(zhì)作用的類型、成因、分布范圍、發(fā)展趨勢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議;勘察階段第55頁/共97頁詳細勘察應按單體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詳細55詳細勘察3查明建筑物范圍內(nèi)巖土層的類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評價地基的穩(wěn)定性、均勻性和承載力;4對需進行沉降計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變形計算參數(shù),預測建筑物的變形特征;5查明埋藏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條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變化幅度;7在季節(jié)性凍土地區(qū),提供場地土的標準凍結深度;8判定水和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勘察階段第56頁/共97頁詳細勘察3查明建筑物范圍內(nèi)巖土層的類型、深度、分布、工程564.1.13

詳細勘察應論證地下水在施工和期間對工程和環(huán)境的影響。對情況復雜的重要工程,需要論證使用期間水位變化和需要提出抗浮設防水位時,應進行專門研究。第57頁/共97頁4.1.13詳細勘察應論證地下水在施工和期間對工程和環(huán)境的57條文說明防水設計水位是很重要的設計參數(shù),但要預測建筑物使用期間可能發(fā)生的最高水位有時相當困難,不僅與氣候、水文地質(zhì)等自然因素的變化有關,有時還涉及地下水開采、上下游水量調(diào)配、跨流域調(diào)水等復雜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對于重要工程,勘察單位可建議進行專門研究。有時,根據(jù)工程需要和水文地質(zhì)條件,需分別考慮地下室防滲水位、抗浮水位和地下室側墻水壓力。第58頁/共97頁條文說明防水設計水位是很重要的設計參數(shù),但要預測建筑物使用期58施工勘察

基坑或基槽開挖后,巖土條件與勘察資料不符或發(fā)現(xiàn)必須查明的異常情況時,需進行施工勘察,多因為場地地質(zhì)條件復雜,詳勘階段無法解決或留待施工勘察解決的問題??辈祀A段第59頁/共97頁施工勘察基坑或基槽開挖后,巖土條件與勘察59討論:一般性勘探孔、控制性勘探孔、鑒別孔、技術孔第60頁/共97頁討論:第60頁/共97頁60第61頁/共97頁第61頁/共97頁61勘察工作量布置布置原則:應結合勘察階段;勘察等級(工程重要性等級、場地復雜程度和地基復雜程度);擬建建(構)筑物平面布置、荷載情況;擬采用的基礎類型等。勘察手段主要包括:工程地質(zhì)測繪與調(diào)查、勘探和取樣、原位測試、室內(nèi)試驗等。勘察工作量布置第62頁/共97頁勘察工作量布置布置原則:應結合勘察階段;勘察等級(工程重要性62初勘階段勘探點平面布置地基復雜程度等級初勘階段勘探線間距(m)初勘階段勘探點間距(m)一級(復雜)50~100

30~50二級(中等復雜)75~150

40~100三級(簡單)150~300

75~200勘察工作量布置1勘探線應垂直于地貌單元、地質(zhì)構造和地層界線布置;2每個地貌單元均應布置勘探點,在地貌單元交接部位和地層變化較大的地段,勘探點應予加密;3在地形平坦地區(qū),可按方格網(wǎng)布置勘探點;注意:1表中間距不適用于地球物理勘探;2控制性勘探點宜占鉆探總數(shù)的1/5~1/3,且每個地貌單元均應有

控制性勘探點。第63頁/共97頁初勘階段勘探點平面布置地基復雜程度等級初勘階段勘探線間距(m63初勘階段勘探點深度工程重要性等級一般性勘探孔(m)控制性勘探孔(m)一級(重要工程)

≥15

≥30二級(一般工程)10~1515~30三級(次要工程)6~10

10~201勘探孔包括鉆孔、探井、原位測試孔等;2特殊用途的鉆孔除外。第64頁/共97頁初勘階段勘探點深度工程重要性等級一般性勘探孔(m)控制性勘探64初勘階段取樣及原位測試的要求4.1.9初步勘察采取土試樣和進行原位測試應符合下列要求:1采取土試樣和進行原位測試的勘探點應結合地貌單元、地層結構和土的工程性質(zhì)布置,其數(shù)量可占勘探點總數(shù)的1/4~1/2;2采取土試樣的數(shù)量和孔內(nèi)原位測試的豎向間距,應按地層特點和土的均勻程度確定;每層土均應采取土試樣或進行原位測試,其數(shù)量不宜少于6個。第65頁/共97頁初勘階段取樣及原位測試的要求4.1.9初步勘察采取土試樣和65詳勘階段勘探點平面布置1勘探點宜按照建筑物周邊線和角點布置,對無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或建筑群的范圍布置;2同一建筑物范圍內(nèi)的主要受力層或有影響的下臥層起伏較大時,應加密勘探點,查明其變化;地基復雜程度等級詳勘階段勘探點間距(m)一級(復雜)10~15二級(中等復雜)15~30三級(簡單)30~50第66頁/共97頁詳勘階段勘探點平面布置1勘探點宜按照建筑物周邊線和角點布置66詳勘階段勘探點平面布置3重大設備基礎應單獨布置勘探點;重大的動力機器基礎和高聳構筑物,勘探點不宜少于3個;4勘探手段宜采用鉆探與觸探相配合,在復雜地質(zhì)條件、濕陷性土、膨脹性土、風化巖和殘積土地區(qū),宜布置適量探井。第67頁/共97頁詳勘階段勘探點平面布置3重大設備基礎應單獨布置勘探點;重大67詳細勘察階段勘探點深度4.1.18詳細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礎底面算起,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勘探孔深度應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層,當基礎底面寬度不大于5m時,勘探孔的深度對條形基礎不應小于基礎底面寬度的3倍,對單獨柱基不應小于1.5倍,且不應小于5m;勘察工作量布置第68頁/共97頁詳細勘察階段勘探點深度4.1.18詳細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礎68詳細勘察階段勘探點深度2高層建筑和需作變形驗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應超過地基變形驗算深度;高層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應達到基底下0.5~1.0被的基礎寬度,并深入穩(wěn)定分布的地層;3對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層建筑的裙房,當不能滿足抗浮設計要求,需設置抗浮樁或錨桿時,勘探孔深度應滿足抗拔承載力評價的需求;第69頁/共97頁詳細勘察階段勘探點深度2高層建筑和需作變形驗算的地基,控制69詳細勘察階段勘探點深度4當有大面積地面堆載或軟弱下臥層時,應適當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5在上述規(guī)定深度內(nèi)遇基巖或厚層碎石土等穩(wěn)定地層時,勘探孔深度可適當調(diào)整。第70頁/共97頁詳細勘察階段勘探點深度4當有大面積地面堆載或軟弱下臥層時,70詳細勘察階段勘探點深度4.1.19詳細勘察的勘探孔深度,除應符合4.1.18條的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地基變形計算深度,對中、低壓縮性圖可取附加壓力等于上覆土層有效自重壓力20%的深度;對高壓縮性土層可取附加壓力等于上覆土層自重壓力10%的深度;第71頁/共97頁詳細勘察階段勘探點深度4.1.19詳細勘察的勘探孔深度71詳細勘察階段勘探點深度2建筑總平面內(nèi)的裙房或僅有地下部分(或當基地附加壓力P0≤0時)的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適當減小,但應深入穩(wěn)定分布地層,且根據(jù)荷載和土質(zhì)條件不宜少于基底以下0.5~1.0倍基礎寬度;第72頁/共97頁詳細勘察階段勘探點深度2建筑總平面內(nèi)的裙房或僅有地下部分(72詳細勘察階段勘探點深度3當需要進行地基整體穩(wěn)定性驗算時,控制性勘探孔深度應根據(jù)具體條件滿足驗算要求;4當需要確定場地抗震類別而鄰近無可靠的覆蓋層厚度資料時,應布置波速測試孔,其深度應滿足覆蓋層厚度的要求;5大型設備基礎勘探孔深度不宜小于基礎底面寬度的2倍;第73頁/共97頁詳細勘察階段勘探點深度3當需要進行地基整體穩(wěn)定性驗算時,控73詳細勘察階段勘探點深度當需要地基處理時,勘探孔的深度應滿足地基處理設計與施工的要求;第74頁/共97頁詳細勘察階段勘探點深度當需要地基處理時,勘探孔的深度應滿足74樁基工程的勘探點布置(GB50021)4.9.3樁基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宜采用鉆探和觸探以及其他原位測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對軟土、黏性土、粉土和砂土的測試手段,宜采用靜力觸探和標準貫入試驗;對碎石土宜采用重型或超重型圓錐動力觸探。第75頁/共97頁樁基工程的勘探點布置(GB50021)4.9.3樁基工75樁基工程的勘探點布置(GB50021)4.9.2土質(zhì)地基勘探點間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對端承樁宜為12~24m,相鄰勘探孔揭露的持力層層面高差宜控制為1~2m;對摩擦樁宜為20~35m;當?shù)貙訔l件復雜,影響成樁或設計有特殊要求時,勘探點應適當加密;復雜地基的一柱一樁工程,宜每柱設置勘探點。第76頁/共97頁樁基工程的勘探點布置(GB50021)4.9.2土質(zhì)地基76樁基工程的勘探點深度(GB50021)4.9.4勘探點的深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應達到預計樁長以下3~5d(d為樁徑),且不得小于3m;對于大直徑樁,不得小于5m;2控制性勘探孔深度應滿足下臥層驗算要求;對需驗算沉降的樁基,應超過地基變形計算深度;第77頁/共97頁樁基工程的勘探點深度(GB50021)4.9.4勘探點的77樁基工程的勘探點深度(GB50021)3鉆至預計深度遇軟弱層時,應予加深;在預計勘探孔深度內(nèi)遇穩(wěn)定堅實巖土時,可適當減??;4對嵌巖樁,應鉆入預計嵌巖面以下3~5d,并穿過溶洞,破碎帶,到達穩(wěn)定地層;5對可能有多種樁長方案時,應根據(jù)最長樁方案確定。第78頁/共97頁樁基工程的勘探點深度(GB50021)3鉆至預計深度遇軟78勘察規(guī)范對取土及原位測試的要求4.1.20詳細勘察采取土試樣和進行原位測試應滿足巖土工程評價要求,并符合下列要求:1采取土試樣和進行原位測試的勘探點應結合地貌單元、地層結構和土的工程性質(zhì)布置,其數(shù)量初步勘察階段可占勘探孔總數(shù)的1/4~1/2,詳細勘察階段不少于勘探孔總數(shù)的1/2,且取土孔數(shù)量不少于勘探孔總數(shù)的1/3.2每個場地每一主要土層原狀土試樣或原位測試數(shù)據(jù)不應少于6件(組),當采用連續(xù)記錄的精力觸探或動力觸探作為主要勘察手段時,每個場地不應少于3組。3在地基主要受力層內(nèi),對于厚度大于.50m的夾層或透鏡體,應采取土試樣進行原位測試。4土層性質(zhì)不均勻時,應增加取土和原位測試數(shù)量??辈旃ぷ髁坎贾玫?9頁/共97頁勘察規(guī)范對取土及原位測試的要求4.1.20詳細勘察采取土試79條文說明取土試樣和原位測試的數(shù)量以及試驗的項目,應由巖土工程師根據(jù)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因工程制宜。規(guī)定取土試樣和原位測試勘探孔的數(shù)量,不應少于勘探孔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作為最低限度。最佳數(shù)量應視具體情況確定,必要時可全部勘探孔取土試樣或做原位測試。第80頁/共97頁條文說明取土試樣和原位測試的數(shù)量以及試驗的項目,應由巖土工程80條文說明

取多少土樣,做什么試驗,應根據(jù)工程要求、場地大小、土層厚薄等具體情況確定,6組數(shù)據(jù)僅是最低要求。第81頁/共97頁條文說明取多少土樣,做什么試驗,應根據(jù)工程要求81條文說明本條第2款前半句的原位測試,主要指標準貫入試驗以及十字板剪切試驗、扁鏟側脹試驗等,不包括載荷試驗,也不包括連續(xù)記錄的靜力觸探和動力觸探。載荷試驗的數(shù)量要求《規(guī)范》另有規(guī)定。本次修訂增加了后半句,連續(xù)記錄的靜力觸探或動力觸探,每個場地不應少于3個孔。6組取土試驗數(shù)據(jù)和3個觸探孔兩個條件至少滿足其中之一。第82頁/共97頁條文說明本條第2款前半句的原位測試,主要指標準貫入試驗以及十82條文說明(3)不同測試方法的數(shù)量不能相加,例如取土試驗與標準貫入試驗不能相加,靜力觸探與動力觸探不能相加。第83頁/共97頁條文說明(3)不同測試方法的數(shù)量不能相加,例如取土試驗與標準83勘察工作量布置(JGJ72-2004)4.1.2詳細勘察階段勘探點的平面布設,應根據(jù)高層建筑物平面形狀、荷載分布情況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高層建筑物平面為矩形時應按雙排布設,為不規(guī)則時,應在凸出部位的角點或凹進的陰角點布設勘探點。2高層建筑物層數(shù)、荷載和建筑物體形變異較大位置處,應布設勘探點。天然地基第84頁/共97頁勘察工作量布置(JGJ72-2004)4.1.2詳細勘察階84勘察工作量布置(JGJ72-2004)3對勘察等級為甲級的高層建筑物應在中心點或電梯井、核心筒部位布設勘探點。4單棟高層建筑物的勘探點數(shù)量,對勘察等級為甲級的不應少于5個勘探點,乙級不應少于4個??刂菩钥碧近c的數(shù)量不應少于勘探點總數(shù)的1/3且不少于2個。5高層建筑群可按建筑物并結合方格網(wǎng)布設勘探點。相鄰的高層建筑物,勘探點可互相共用。

第85頁/共97頁勘察工作量布置(JGJ72-2004)3對勘察等級為甲級的85勘察工作量布置(JGJ72-2004)4.1.3根據(jù)高層建筑勘察等級,勘探點間距應控制在15~35m范圍內(nèi),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1甲級宜取較小值,乙級可取較大值;2在暗溝、塘、浜、湖泊沉積地帶和沖溝地區(qū);在巖性差異顯著或基巖面起伏很大的基巖地區(qū);在斷裂破碎帶、地裂縫等不良地質(zhì)場地;勘探點間距宜取小值并可適當加密。3在淺層巖溶發(fā)育地區(qū),宜采用物探和鉆探相配合進行,采用淺層地震勘探和孔間地震CT或孔間電磁波CT測試,查明巖溶和土洞發(fā)育程度、范圍和連通性。鉆孔間距宜取小值或適當加密,溶洞、土洞密集時宜在每個柱基下布設勘探點。

第86頁/共97頁勘察工作量布置(JGJ72-2004)4.1.3根據(jù)高層建86勘探點深度箱型或筏板基礎:控制性勘探孔深度:dc=d+acβb一般性勘探孔深度:dg=d+agβbd–箱型基礎或筏形基礎埋置深度(m);acag–與土壓縮性有關的經(jīng)驗系數(shù),根據(jù)基礎下的地基主要地層選??;β–與高層建筑層數(shù)或基底壓力有關的經(jīng)驗系數(shù),對勘察等級為甲級的高層建筑物可取1.1,對乙級可取1.0;b–箱型基礎或筏形基礎寬度,對圓形基礎或環(huán)形基礎,按最大直徑考慮,對不規(guī)則形狀的基礎,按面積等代成方形、矩形或圓形面積的寬度或直徑考慮(m)。勘察工作量布置(JGJ72-2004)第87頁/共97頁勘探點深度箱型或筏板基礎:勘察工作量布置(JGJ72-20087(JGJ72-2004)表4.1.4經(jīng)驗系數(shù)ACAG值

土類值別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含黃土)軟土ac

0.5~0.70.7~0.90.9~1.21.0~1.52.0ag0.3~0.40.4~0.50.5~0.70.6~0.91.0注:表中范圍值對同一類土中,地質(zhì)年代老、密實或地下水位深者取小值,反之取大值。勘察工作量布置(JGJ72-2004)第88頁/共97頁(JGJ72-2004)表4.1.4經(jīng)驗系數(shù)ACAG88復合地基

高層建筑復合地基勘察方案:勘探點平面布置同天然地基??辈炜咨疃葢蠘痘辈斓囊蟆?辈旃ぷ髁坎贾茫↗GJ72-2004)第89頁/共97頁復合地基高層建筑復合地基勘察方案:勘察工作量布置(JGJ789勘察工作量布置(JGJ72-2004)4.2.1對于端承樁,勘探點的平面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勘探點應按柱列線布置,其間距應能控制樁端持力層層面和厚度的變化,宜為12~24m;2控制性勘探點不少于勘探點總數(shù)的1/3.樁基第90頁/共97頁勘察工作量布置(JGJ72-2004)4.2.1對于端承樁90勘察工作量布置(JGJ72-2004)4.2.1對于摩擦型樁,勘探點的平面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勘探點應按建筑物周邊或柱列線布置,其間距宜為20~35m;2勘探等級為甲級單棟建筑勘探點數(shù)量不少于5個,勘探等級為甲級單棟建筑勘探點數(shù)量不少于4個.3控制性勘探點應占勘探點總數(shù)的1/3~1/2..樁基第91頁/共97頁勘察工作量布置(JGJ72-2004)4.2.1對于摩擦型91高層勘察規(guī)范對取土及原位測試的要求4.1.7采取巖土試樣和進行原位測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每棟高層建筑每一主要土層內(nèi)采取不擾動土試樣的數(shù)量或進行原位測試的次數(shù)不應少于6件(組)次;在地基主要受力層內(nèi),對厚度大于0.5m的夾層或透鏡體,應采取不擾動土試樣或進行原位測試;當土層性質(zhì)不均勻時,應增加取土數(shù)量或原位測試次數(shù);巖石試樣的數(shù)量各層不應少于6件(組);地下室側墻計算、基坑邊坡穩(wěn)定性計算或錨桿設計所需的抗剪強度試驗指標,各主要土層應采取不少于6件(組)的不擾動土試樣。第92頁/共97頁高層勘察規(guī)范對取土及原位測試的要求4.1.7采取巖土試樣和92根據(jù)《建筑工程地質(zhì)勘探與取樣技術規(guī)程》(JGJ/T87-2012),勘探點測設的平面誤差:陸域初勘階段為0~+0.50m,詳勘階段為0~0.25m。實際工作中,勘探點可移動距離不大于±10%勘探點間距,且應重新測量勘探點的坐標。勘探點平面位置調(diào)整的規(guī)定第93頁/共97頁根據(jù)《建筑工程地質(zhì)勘探與取樣技術規(guī)程》(JGJ93

1.當勘探孔的地面標高與預計整平地面標高相差較大時,應按其差值調(diào)整勘探孔深度;2.在預定深度內(nèi)遇基巖時,除控制性勘探孔仍應鉆入基巖適當深度外,其它勘探孔達到確認的基巖后即可終止鉆進;(能正確定名和判明其性質(zhì))3.在預定深度內(nèi)有厚度較大,且分布均勻的堅實土層(如碎石土、密實砂、老沉積土等)時,除控制性鉆孔應達到規(guī)定深度外,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適當減少;4.當預定深度內(nèi)有軟弱土層時,勘探孔深度應適當增加,部分控制性勘探孔應穿透軟弱土層或達到預計控制深度。5.對重型工業(yè)建筑應根據(jù)結構特點和荷載條件適當增加勘探孔深度。勘探點深度調(diào)整的規(guī)定第94頁/共97頁1.當勘探孔的地面標高與預計整平地面標高相差較大時,應按其94討論:1勘探點間距和深度與勘察等級是否有關?2為什么要進行勘察等級劃分?第95頁/共97頁討論:第95頁/共97頁951對于高層建筑,勘察等級甲級,勘探點間距取小值,勘探點深度取大值。1)與勘察手段有關;

勘察規(guī)范規(guī)定:巖土工程的分析評價,應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等級區(qū)別進行。對丙級巖土工程勘察,可根據(jù)鄰近工程經(jīng)驗,結合觸探和鉆探取樣試驗資料進行;對乙級巖土工程勘察,應在詳細勘探、測試的基礎上,結合鄰近工程經(jīng)驗進行,并提供巖土的強度和變形指標;對甲級巖土工程勘察,除按乙級要求進行外,尚宜提供載荷試驗資料,必要時應對其中的復雜問題進行專門研究,并結合監(jiān)測對評價結論進行檢驗。2)與工程量的多少;

高層規(guī)范規(guī)定,勘察等級為甲級的單幢高層建筑采取不擾動土試樣和原位測試勘探點的數(shù)量不宜少于4個。

3)與勘察取費有關。

巖土工程技術工作費:甲級120%,乙級100%,丙級80%第96頁/共97頁1對于高層建筑,勘察等級甲級,勘探點間距取小值,勘探點深96感謝觀看!第97頁/共97頁感謝觀看!第97頁/共97頁97涉及規(guī)范《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版;《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程》(JGJ72-2004);《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規(guī)范》(GB50025-2004);《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第1頁/共97頁涉及規(guī)范《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98巖土工程勘察承載力地基變形三個概念第一部分三個概念第2頁/共97頁巖土工程勘察承載力地基變形三個概念第一部分三個概念第2頁99巖土工程勘察的定義:

根據(jù)建設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評價建設場地的地質(zhì)、環(huán)境特征和巖土工程條件,編制勘察文件的活動。——摘自《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巖土工程勘察第3頁/共97頁巖土工程勘察的定義:根據(jù)建設工程的100場地工程地質(zhì)和水文地質(zhì)條件場地地震效應場地內(nèi)不良地質(zhì)作用查明場地環(huán)境工程地質(zhì)問題場地穩(wěn)定性和建筑適宜性分析、統(tǒng)計、選定巖土參數(shù)計算巖土體變形、強度和穩(wěn)定性分析評價結論和建議編制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巖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質(zhì)條件:地形地貌、地質(zhì)構造、地層巖性及土的物理力學性質(zhì),地下水、不良地質(zhì)作用等水文地質(zhì)條件:主要包括地下水的類型、賦存條件、埋藏深度、水位變化幅度;補徑排條件、層間水力聯(lián)系、化學成分、主要的水文地質(zhì)參數(shù)等見下頁第4頁/共97頁場地工程地質(zhì)和水文地質(zhì)條件場地地震效應場地內(nèi)不良地質(zhì)作用查101分析評價分析工程地質(zhì)測繪、勘探、測試成果和已搜集的資料;分析室內(nèi)土工試驗結果;分析原位測試、工程物探成果;評價場地適宜性;評價場地地質(zhì)條件的穩(wěn)定性;評價巖土體的變形、強度和穩(wěn)定性;評價場地的地震效應;評價場地水、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巖土工程勘察第5頁/共97頁分析評價分析工程地質(zhì)測繪、勘探、測試成果和已搜集的資料;巖土102常用的勘察手段工程地質(zhì)測繪與調(diào)查勘探與取樣原位測試室內(nèi)試驗巖土工程勘察第6頁/共97頁常用的勘察手段工程地質(zhì)測繪與調(diào)查巖土工程勘察第6頁/共97頁103勘察規(guī)范強度性條文規(guī)定的勘察報告內(nèi)容勘察目的、任務要求和依據(jù)的技術標準;擬建工程概況;勘察方法和勘察工程量布置;場地地形、地貌、地層、地質(zhì)構造、巖土性質(zhì)及其均勻性;各項巖土性質(zhì)指標,巖土的強度參數(shù)、變形參數(shù)、地基承載力的建議值;地下水埋藏情況,類型、水位及其變化;土和水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可能影響工程穩(wěn)定和不良地質(zhì)作用的描述和對工程危害程度的評價;場地穩(wěn)定性和適宜性的評價;GB50021-2001(2009年版)巖土工程勘察第7頁/共97頁勘察規(guī)范強度性條文規(guī)定的勘察報告內(nèi)容勘察目的、任務要求和依據(jù)104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要求的報告內(nèi)容1

擬建工程概況;

2

勘察目的、任務要求和依據(jù)的技術標準;

3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及其完成情況;

4

場地地形、地貌、地質(zhì)構造;

5

場地各層巖土的類型、分布、工程特性,巖石的產(chǎn)狀、結構和風化情況;

6

埋藏的河道、浜溝、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7

場地地下水埋藏情況,類型、水位及其變化;判定水和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巖土工程勘察第8頁/共97頁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要求的報告內(nèi)容1

擬建工程概況;1058

巖土參數(shù)的統(tǒng)計、分析和選用;

9

分析和評價場地和地基的穩(wěn)定性;

10分析和評價采用天然地基的可行性,建議天然地基持力層,并提出承載力等參數(shù);

11選用樁基礎時,應提出適宜的樁型及樁端持力層建議,提供樁基設計所需的巖土參數(shù),必要時估算單樁承載力;

12需進行地基變形計算時,應提供變形計算參數(shù),必要時預測建筑物的變形特征;13需進行地基處理時,應提出地基處理方案建議,并提供相應的巖土參數(shù);《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巖土工程勘察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要求的報告內(nèi)容第9頁/共97頁8

巖土參數(shù)的統(tǒng)計、分析和選用;

9

分析和評價場地和地基的10614存在特殊土的場地,應滿足相關專門規(guī)范的要求,提供相關參數(shù),分析、論證及評價工程建設適宜性,提出治理措施的建議;

15存在可能影響工程穩(wěn)定的不良地質(zhì)作用的場地,應對其進行描述、分析,評價對工程的危害及工程建設適宜性,提出防治建議;

16當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時,應對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進行評價;

17邊坡工程應提供邊坡穩(wěn)定計算參數(shù),評價邊坡穩(wěn)定性,提出潛在的不穩(wěn)定邊坡的整治措施的建議;

18基坑工程應提供邊坡穩(wěn)定分析及支護設計、施工所需巖土參數(shù),提出支護措施、環(huán)境保護和監(jiān)測工作的建議;?!督ㄖこ炭辈煳募幹粕疃纫?guī)定》巖土工程勘察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要求的報告內(nèi)容第10頁/共97頁14存在特殊土的場地,應滿足相關專門規(guī)范的要求,提供相關參107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要求的報告內(nèi)容19有季節(jié)性凍土的地區(qū),提供場地土的標準凍結深度;

20必要時,預測地基土和地下水在建筑施工和使用期間可能產(chǎn)生的變化及其對工程和環(huán)境的影響,提出防治方案的建議;21規(guī)范或任務要求的其他內(nèi)容《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巖土工程勘察第11頁/共97頁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要求的報告內(nèi)容19有季節(jié)性凍土108承載力承載力承載力:

地基土承受上部荷載的能力。

容許承載力:確保地基不產(chǎn)生剪切破壞而失穩(wěn),同時又保證建筑物的沉降不超過允許值的最大荷載。

——摘自《巖土工程基本術語標準》(GB/T50279-1998)

第12頁/共97頁承載力承載力承載力:第12頁/共97頁109容許承載力一詞實際包括了兩種概念。一種僅指取用的承載力滿足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要求,在荷載作用下地基尚處于彈性狀態(tài)或僅局部出現(xiàn)了塑性,取用的承載力距極限承載力有足夠的安全度;另一種概念是指不僅滿足上述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要求,同時也必須滿足建筑物允許變形的要求,即同時滿足強度和變形的要求。前一種概念完全限于地基承載能力的取值問題,是對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一種控制標準,是相對于極限承載力而言;后一種概念是對地基設計的控制標準,地基設計必須同時滿足強度和變形兩個要求,缺一不可。第13頁/共97頁容許承載力一詞實際包括了兩種概念。一種僅指取用的承載力滿足強110承載力承載力特征值:

由載荷試驗測定的地基土壓力變形曲線線性變形段內(nèi)規(guī)定的變形所對應的壓力值,其最大值為比例界限值。

——摘自《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承載力第14頁/共97頁承載力承載力特征值:承載力第14頁/共97頁111s平板荷載試驗沉降曲線P0——比例界限壓力

Pu——極限壓力OABP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承載力P0Pu第15頁/共97頁s平板荷載試驗P0——比例界限壓力OABP承載力特征值的確112第16頁/共97頁第16頁/共97頁113第17頁/共97頁第17頁/共97頁114地基規(guī)范規(guī)定的承載力特征值的修正(5.2.4)《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5.2.4條,當基礎寬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時,從載荷試驗或其它原位測試、經(jīng)驗值等方法確定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尚應按(5.2.4)式進行修正。承載力第18頁/共97頁地基規(guī)范規(guī)定的承載力特征值的修正(5.2.4)《建筑地基基礎115黃土規(guī)范規(guī)定的承載力特征值的修正(5.6.5)《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規(guī)范》(GB50025-2004)5.6.5條,當基礎寬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1.5m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尚應按(5.6.5)式進行修正。承載力第19頁/共97頁黃土規(guī)范規(guī)定的承載力特征值的修正(5.6.5)《濕陷性黃土地116b—基礎底面寬度(m),當基礎寬度小于3m或大于6m時,可分為按3m或6m計算;d—基礎埋置深度(m),一般可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當為填方時,可自填土地面標高算起,但填方在上部結構施工完成后,應自天然地面標高算起;對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型基礎或筏形基礎時,基礎埋置深度可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在其他情況下,應自室內(nèi)地面標高算起。兩規(guī)范深度修正中起始埋置深度不同,我認為并沒有太多理由可以解釋,很可能壓根兒就沒有查對,抄來抄去抄錯了。

——摘自《土力學與巖土工程師》高大釗著承載力第20頁/共97頁b—基礎底面寬度(m),當基礎寬度小于3m或大于6m時,可分117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1)一般情況從室外地面標高算起,當室外地面標高不同時,按較小值計算。承載力第21頁/共97頁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承載力第21頁/共97頁118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2)填土整平地區(qū):若填土先于上部結構施工,按填土地面標高算起;若填土在上部結構施工以后,從天然地面標高算起。承載力第22頁/共97頁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承載力第22頁/共97頁119大面積壓實填土地基,是指填土寬度大于基礎寬度兩倍的質(zhì)量控制嚴格的填土地基,質(zhì)量控制不滿足要求的填土地基深度修正系數(shù)應取1.0.第23頁/共97頁大面積壓實填土地基,是指填土寬度大于基礎寬度兩倍的質(zhì)量控制嚴120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3)對于地下室:采用箱型基礎或筏形基礎時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適用于基礎底面地基反力的平均值不小于挖去的原有土重的情況。當為超補償基礎,即建筑物的重量小于挖去土重,應按建筑物重量的等效土層厚度計算基礎等效埋置深度de,并取d=de。承載力第24頁/共97頁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承載力第24頁/共97頁121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3)對于地下室:當采用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時,應從室內(nèi)地面標高算起,也就是從地下室底板面標高算起。承載力第25頁/共97頁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承載力第25頁/共97頁122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4)對于主裙樓一體的結構,對于主體結構地基承載力的深度修正,宜將基礎底面以上范圍內(nèi)的荷載,按裙樓基礎兩側的超載考慮,當超載寬度大于基礎寬度兩倍時,可將超載折算成土層厚度作為基礎埋深,基礎兩側超載不等時,取小值。承載力第26頁/共97頁關于基礎埋置深度d的理解:承載力第26頁/共97頁123基礎等效埋置深度de的計算方法舉例:有一筏板基礎埋深10m,一側修建一個同深度的三層地下車庫,每層自重25kN/m3;上部覆土重度20kN/m3;設計抗浮水位距設計地面3m,水上土的重度為18kN/m3;水下為20kN/m3;計算基礎等效埋置深度de1)若沒有地下水:de=(3×25+20×1)÷18=5.3m;2)因存在地下水,應考慮地下車庫本身受到的浮力,水位以下按土層的浮重度計算:de=(3×25+20×1-7×10)÷10=2.5m;基礎旁邊有個洞第27頁/共97頁基礎等效埋置深度de的計算方法舉例:基礎旁邊有個洞第27頁124基礎等效埋置深度de的計算時,應考慮車庫與建筑物基礎型式、尺寸大小、連接方式、施工方法與次序等。

如下圖所示,有三種情況:1)如果車庫與建筑物基礎為整體筏板,尺寸也不大,是否二者可以當作一個整體的建筑物,承載力按基底以上的實際土層厚度d計算;第28頁/共97頁基礎等效埋置深度de的計算時,應考慮車庫與建筑物基礎1252)如果二者基礎是分開的,或者設有后澆帶,主體建筑竣工后,才澆筑后澆帶。車庫的寬度①小于地基整體破壞的范圍,那么實際的基礎旁側超載不止車庫的自重,還包括一部分基地以上的地基土重,承載力會高一些。3)如果車庫尺寸很大,整體性也較好,車庫②的寬度大于地基整體破壞的范圍,那么實際的基礎旁側超載是整體車庫的總自重,承載力也會高一些。第29頁/共97頁2)如果二者基礎是分開的,或者設有后澆帶,主體建筑竣工后,才126討論1:如何確定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承載力第30頁/共97頁討論1:承載力第30頁/共97頁1271載荷試驗2其它原位測試

如靜力觸探試驗、旁壓試驗等3公式計算

如規(guī)范5.2.5當偏心距e小于等于0.033倍基礎底面寬度時,根據(jù)抗剪強度指標確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公式為

(5.2.5)4工程實踐經(jīng)驗

第31頁/共97頁1載荷試驗第31頁/共97頁128討論2:

某基坑深8.0m,開挖基坑底面,進行淺層平板載荷試驗,所得到承載力特征值,是否需要修正?

承載力第32頁/共97頁討論2:承載力第32頁/共97頁129討論3:

土的強度與下列哪些指標或參數(shù)有關?含水量、液限、塑限、孔隙比、重度、內(nèi)摩擦角、粘聚力承載力第33頁/共97頁討論3:承載力第33頁/共97頁130液限公式:庫侖定律:第34頁/共97頁液限公式:庫侖定律:第34頁/共97頁131地基變形地基變形:是指地基在上部荷載作用下,巖土體被壓縮而產(chǎn)生的相應變形。地基變形由瞬時沉降、固結沉降和蠕變沉降(次固結)所組成。。

地基變形第35頁/共97頁地基變形地基變形:地基變形第35頁/共97頁132地基變形地基變形允許值:

為保證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確定的變形控制值。

——摘自《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建筑物的地基變形計算值,不應大于地基變形允許值。地基變形特征分為:沉降量、沉降差、傾斜、局部傾斜。第36頁/共97頁地基變形地基變形允許值:建筑物的地基變形計算值,不應大于地基133地基變形計算的規(guī)范方法第37頁/共97頁地基變形計算的規(guī)范方法第37頁/共97頁134第38頁/共97頁第38頁/共97頁135第39頁/共97頁第39頁/共97頁136沉降計算實例柱下單獨矩形基礎,基礎底面尺寸為2.0×3.2m,埋深2m,作用于基礎上(設計地面標高處)的軸向荷載N=1250kN,①層粉土fak=180kPa;有關地基勘察資料與基礎剖面詳見下圖。用《規(guī)范》法計算基礎中點最終沉降量。第40頁/共97頁沉降計算實例柱下單獨矩形基礎,基礎底面尺寸為2.137(1)基底壓力計算

基礎底面以上,基礎和填土的重度?0=20kN/m3.p=(N+G)/F=(1250+2.0×3.2×20×2)/(2.0×3.2)=235.3kPa(2)計算地基土的自重應力,Z從基底標高算起:z=0m,Pc=19.5×2=39kPa

z=1m,Pc1=39+19.5×1=58.5kPa

z=3m,Pc3=58.5+20×2=98.5kPa

z=5m,Pc5=98.5+(20-10)×2=118.5kPaz=7m,Pc7=118.5+(18.5-10)×2=135.5kPa計算步驟詳解:第41頁/共97頁(1)基底壓力計算計算步驟詳解:第41頁/共97138(3)基底附加壓力計算p0=p-?D=235.3-19.5×2=196.3kPa

(4)確定沉降計算深度Zn根據(jù)規(guī)范公式(5.3.8)Zn=b(2.5-0.4lnb)=2.0×(2.5-0.4ln2.0)=4.5第③層黏土為軟弱土層,暫定沉降計算深度取做第③層黏土的地面,即暫定Zn=7.0.(5)基礎中心點下地基中豎向附加應力計算,用角點法計算,l/b=1.6/1.0=1.6,z/b=z/1.0第42頁/共97頁(3)基底附加壓力計算第42頁/共97頁139(6)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公式(5.3.5)計算基礎中心點最終沉降量計算過程見下表.

(7)根據(jù)(GB50007-2011)5.3.7條的規(guī)定,驗算沉降計算暫定深度:B=2.0m,Δz=0.3m,

自6.70m~7.00m,

Δsn`=1.02mm,1.02÷120.19=0.0085≤0.025,滿足公式

(5.3.7)

則計算深度取做7.0m滿足要求

第43頁/共97頁(6)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140z

(m)l/bz/b

Esi

(kPa)(mm)(mm)0

1.600.25000

1.01.00.23260.23260.23266.030.4430.443.03.00.15560.46680.23423.355.7386.175.05.00.11020.55100.08422.823.61109.787.07.00.08440.59080.03983.010.41120.19(7)計算=3.43,查表5.3.5,因P0>fak查沉降計算經(jīng)驗系數(shù),=1.34

(8)基礎中心點下的最終沉降量=120.19×1.34=161.05mm第44頁/共97頁zl/bz/b

Esi0

1.600.2500141公式5.3.8的討論:對于柱下獨立基礎,b應按等代正方形邊長計算,上題中等代邊長為2.53m,按照規(guī)范公式5.3.8計算地基沉降計算深度為5.3m。z

(m)l/bz/b

Esi

(kPa)(mm)(mm)0

1.600.25000

1.01.00.23260.23260.23266.030.4430.443.03.00.15560.46680.23423.355.7386.175.05.00.11020.55100.08422.823.61109.785.35.30.10550.55920.00823.02.15111.93第45頁/共97頁公式5.3.8的討論:zl/bz/b

Esi0

142根據(jù)(GB50007-2011)5.3.7條的規(guī)定,驗算沉降計算深度:B=2.0m,Δz=0.3m,

自5.00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