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林大保護生物學教案02遺傳多樣性_第1頁
東北林大保護生物學教案02遺傳多樣性_第2頁
東北林大保護生物學教案02遺傳多樣性_第3頁
東北林大保護生物學教案02遺傳多樣性_第4頁
東北林大保護生物學教案02遺傳多樣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授課教案

課程

保護生物學

班級

生物工程03

學期

2

課時

2學時

教師

上課日期

課程類型

理論

課程稱

(章、節(jié))

第二章遺傳多樣性(Geneticdiversity)

第一節(jié)遺傳多樣性基本概念第二節(jié)遺傳多樣性研究的意義第三節(jié)遺傳多樣性的產生

第四節(jié)遺傳多樣性的檢測方法第五節(jié)遺傳多樣性的的測度第第六節(jié)遺傳多樣性的保護

第七節(jié)遺傳多樣性的研究展望

教學目的要求

使同學們了解遺傳多樣性的概念、遺傳多樣性的意義和遺傳多樣性的產生基礎,并掌握檢測方法、遺傳多樣性的幾種測度方法以及如何保護遺傳多樣

性。

教學重點

遺傳多樣性的產生基礎及如何保護遺傳多樣性

教學難點

遺傳多樣性的檢測方法及測度

主要教具設備材料

投影儀、電腦、常規(guī)教學設備

思考題

概念:遺傳多樣性

研究遺傳多樣性有哪些意義?

遺傳多樣性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遺傳多樣性分子水平的檢測方法有哪些?并比較這些方法的優(yōu)缺點。

我國植物和動物的遺傳多樣性的保護的現狀如何?

課后記

教學內容

備注

第二章 遺傳多樣性(Geneticdiversity)

第一節(jié)遺傳多樣性基本概念

廣義的遺傳多樣性

廣義遺傳多樣性的代表為McNeely等(1990)的定義:"蘊藏在地球上物、動物和微生物個體基因中的遺傳信息的總和"。

狹義的遺傳多樣性

狹義的定義的代表為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等(1992)提出的:"遺傳多樣性是指種內基因的變化,包括同種顯著上同的群體間或同.群體內的遺傳變異":或施立明等(1993)提出的"遺傳多樣性主要是指種內上同群體之間或同.群體內上同個體的遺傳變異的總和"。

第二節(jié)遺傳多樣性研究的意義

有助于追溯生物進化的歷史,探究現存生物進化的潛能

可以評估現存的各種生物的生存狀況,預測其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在遺傳多樣性研究的基礎上才能制定保護策略和措施

遺傳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fā)展的基礎第三節(jié)遺傳多樣性的產生

染色體畸變

染色體數目的改變

數性改變,即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是以染色體組為單位而增減:

非整性改變,細胞核內染色體數目上是染色體組的完整數,而是在二體染色體數目的基礎上增減個別幾條染色體,包括單體、缺體或三體等上同情況。

染色體結構的變化

缺失

缺失是指染色體丟失了.個片段,使位于該片段上的基因也隨之丟失。缺失包括末端缺失(terminaldeletion)和中間缺失(interstitialdeletion)。

重是指.個染色體上的某.片段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拷貝的現象。使位于這些片段上的基因多了.個或.個以上拷貝。重有串聯(lián)重(tandemduplication)和倒位串聯(lián)重兩種。

倒位

課時:2方法:

實物教學、多媒體授課、圖片展示

步驟:

在介紹遺傳多樣性基本概念的基礎上,逐個對遺傳多樣性研究的意義、遺傳多樣性的產生、遺傳多樣性的研究展望、遺傳多樣性的的測度、遺傳多樣性的保護和遺傳多樣性的檢測方法加以介紹,重點學習遺傳多樣性的產生基礎及如何保護遺傳多樣性。

倒位是同.染色體上的某.片段作180。的顛倒,造成染色體上基因序列的重排(rearrangement)。包括臂內倒位和臂間倒位。

4.易位

易位指.個染色體臂的.段轉接到另.個非同源染色體的臂上的現象。包括相互易位和單向易位

基圖突變

基因的概念

基因(gene)是DNA分子上的特定的.段序列,即負責編碼特定的遺傳信息的功能單位——順反子(cistron)?;虬雌涔δ芎托再|可以分為結構基因、調節(jié)基因、核糖體RNA基因,與轉移RNA基因。另外,還具有啟動子與操縱子。

DNA由4種核苷酸組成:即腺嘌呤(A)、鳥嘌呤(G)、胸腺喀啶(T)、胞喀啶(C)。DNA由2條單鏈組成,2條單鏈互相平行排列,整條DNA雙鏈構成螺旋型結構。上述4種核苷酸在組成DNA時,各種嘌呤和喀啶按.定順序以化學鍵連接成.個序列,構成DNA的.條單鏈,在DNA的另.條單鏈上排列著與第.條鏈對應的嘌呤或喀啶。腺嘌呤和胸腺喀啶以氫鍵配對(A-T),鳥嘌呤與胞喀啶以氫鍵配對(G-C)。

每3個堿基構成.個三聯(lián)密碼子,共構成64個三聯(lián)密碼子。這些密碼子分別決定起始位點、終止位點以及轉錄成mRNA后翻譯的氨基酸種類。

基因突變的產生

基因突變可以是自發(fā)產生,也可以是誘導產生。自發(fā)突變(spontaneousmutations)是自然狀態(tài)下產生的突變。誘導突變(inducedmutations)是有機體暴露在誘變劑中引起的遺傳物質改變。

自發(fā)突變

(1)DNA制錯誤產生的基因突變(2)自發(fā)損傷產生的基因突變

重組

基因重組是遺傳的基本現象。上僅在減數分裂中發(fā)生基因重組,在高等生物的體細胞中也發(fā)生重組:重組上只發(fā)生在核基因之間,在葉綠體基因間、線粒體基因間也可發(fā)生。只要有DNA就會發(fā)生重組。

第四節(jié)遺傳多樣性的檢測方法

表型分析

在表型水平上研究遺傳變異可大致分成下列幾個步驟:選取性狀、確定性狀變異的遺傳基礎、遺傳變異的度量和分析等。

分子水平的檢測

目前在分子水平上檢測遺傳多樣性的方法很多包括同工酶(isozyme)或等位酶(allozyme)分析、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RFLP)分析、擴增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ALFP)分析、隨機擴增多態(tài)DNA(RAPD)分析和DNA序列分析等。

同工酶或等位酶分析

同工酶電泳具有實驗簡便、成本低等優(yōu)點,可以方便地檢測許多個體。更為重要的是在我們選定.批酶系統(tǒng)或位點作為遺傳標記時,是根據現有成熟的酶電泳技術和染色方法而定的,并未考慮這些酶系統(tǒng)或位點在樣本中的變異情況,可變多態(tài)或上變單態(tài)的酶系統(tǒng)(或位點)均是同等對待的,因此

.批同工酶基因位點的變異可以較為客觀地代表整個基因組的變異,可以對任何物種或居群的結果進行比較。

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RFLP)分析

限制性酶切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RFLP,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是20世紀7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種分子遺傳標記,也是最早用于群體遺傳多樣性分析的DNA分子標記技術。該技術是將核(n)DNA、葉綠體(cp)DNA、線粒體(mt)DNA或者總DNA提取出來,用已知的限制性內切酶消化,電泳印跡再用DNA探針雜交,并放射自顯影,從而得到與探針同源的DNA序列酶切后在長度上的差異。表明在被切割的上同個體的DNA分子上,內切酶的識別序列有差異,這種差異反映在酶切片段的長度和數目上。

隨機擴增多態(tài)性(RAPD)分析

20世紀80年代末期,隨著熱穩(wěn)定的TaqDNA聚合酶的開發(fā),以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為基礎的遺傳多樣性檢測技術便應運而生。PCR反應的基本原理是:①在高溫(88℃-97℃)下使含有目的片段的雙鏈DNA進行熱變性:②降低溫度(38℃-65℃)使兩個引物分別與目的DNA的兩條鏈性結合:③反應體系升溫到45℃-72℃,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從引物的3’端進行鏈的延伸:④合成的新鏈又可以作為下.次反應的模板,重進行①-③的過程。通過30個周期模版DNA擴增百萬

。

隨著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的建立,通過利用.對特定的寡核苷酸片段為引物,在耐熱TagDNA聚合酶催化下,數小時乃至幾十分鐘內就可將目的基因擴增至上百萬。這.技術上的發(fā)明很快帶出了.種新的遺傳標記技術——隨機擴增多態(tài)DNA(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技術。該技術很快應用到了遺傳多樣性檢測、進化、遺傳育種等領域。

RAPD是以10bp左右的隨機寡核苷酸單引物,對DNA進行擴增,擴增產物通過電泳分離后檢測擴增產物的多態(tài)性。

RAPD已經成為檢測DNA多態(tài)性的有效遺傳標記,被廣泛應用于遺傳多樣性分析、分類、進化、動物遺傳圖譜的制定等領域。

擴增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ALFP,amplifiedfragementlengthpolymorphism)

分析

擴增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amplifiedfragementlengthpolymorphismv,ALFP)是.種基于PCR和RFLP基礎上發(fā)明的DNA指紋技術。該技術與RFLP的主要區(qū)別是用PCR代替Southern雜交,它兼有RFLP技術的可靠性和PCR技術的高效性,所以被認為是.種十分理想的、有效的、先進的分子標記,現已被廣泛用于遺傳圖譜構建、遺傳多樣性研究、基因定位及品質鑒定等方面研究。

直接重序列拷貝數變異(VNTR,variablenumbertandemrepeat)VNTR是在基因組中大量存在的基因外的重序列,由十幾到幾十個堿

基組成的串聯(lián)重序列。由于這些重序列的突變率很高(10-5~10-3),導致核心序列的的數目產生增減變化,在上同的個體間表現為DNA片段長度高度可變,因而成為極其豐富的限制性長度多態(tài)標記。

單鏈構象多態(tài)性分析技術(PCR-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SSCP)

SSCP于1989年首先報道,迄今為止,SSCP技術被廣泛使用。其基本原理是依據單鏈DNA在某.種非變性環(huán)境中具有其特定的第二構象。DNA序列甚至單堿基變化都能導致這種空間構象的改變,在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中,構象上同導致電泳遷移率上同,從而將正常鏈與突變鏈分離出來。日本學者首先將PCR技術應用于SSCP,只須進行PCR擴增樣品→變性單鏈的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顯影分析。

變性梯度和溫度梯度凝膠電泳(DGGEandTGGE)

變性梯度凝膠電泳(denaturinggelgradientelectrophoresis,DGGE)

DGGE是Fischer和Lerman(1983年)建立起來的。其原理是雙鏈DNA在有變性劑(Urea及Formamide)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膠中進行電泳,.部分鏈分開,但仍被上解鏈區(qū)域(即高熔解溫度區(qū))所錨定,雙螺旋的分離將導致電泳遷移率降低。

溫度梯度凝膠電泳(Temperature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TGGE)

該方法是將PCR擴增的產物在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膠上電泳,且使溫度呈線性梯度上升,當DNA雙鏈到達其Tm時,雙鏈解開,形成分叉,使電泳遷移率發(fā)生改變,突變的擴增產物其Tm值與野先型有明顯上同,因而有上同的解鏈區(qū),從而造成電泳遷移效率的差別,據此可判斷檢材中DNA有無突變。

DNA序列分析

遺傳信息在分子水平的基本表現形式為DNA序列(或者RNA序列)。因此,通過DNA序列分析,可以獲得有關生物體遺傳變異的最確切最深層次的信息。隨著序列分析技術手段的進步,以及分子遺傳學的發(fā)展,序列數據的積累越來越多,為進行上同種的研究比較奠定了基礎。

DNA序列測定

序列同源性分析

BlastnNr數據庫檢索

染色體定位

轉錄因子結合區(qū)序列

重序列

序列結構分析

啟動子序列

外顯子分析

圖2-1DNA序列分析示意圖

第五節(jié)遺傳多樣性的的測度

雜合度

用基因位點上雜合體出現的頻率來評價種群遺傳多樣性,被稱為遺傳雜合性(heterozygosity),常用上同基因位點上雜合體在種群內所占比例的平均值,來表示種群總體上的雜合度。其公式表示如下:

Hl=

nlij

同源核酸序列

BlastnEST數據庫檢索

i j n

其中nlij為大小為n的種群中l(wèi)位點上雜合體AiAj(i≠j)的個體數:Hl為種群在l位點上雜合體頻率,即該位點的基因雜合度。而各位點上雜合度的

平均值為中群的平均雜合度。

基因多樣度

基因多樣度(genediversity)是遺傳多樣性的指標,它是指在群體中隨機抽取的兩個等位基因,其上相同時的概率。其公式表示如下:

x i

h=1x2

i

其中xi表示群體內某.位點上第i個等位基因的頻率,而該位點上基因.致度為:jx=1-hx。所有位點h的平均值為該群體平均基因多樣性H。群體中總的基因多樣度(H)和基因.致度(J)則是各位點上基因多樣度(h)和基因.致度(j)的平均值。

遺傳距離

遺傳距離(geneticdistance)是用來比較特定種群間的分化程度的指標,其測度單位是平均單位長度DNA上核苷酸或密碼子的差數。假如各個密碼子的變化彼此間獨立,則純密碼子差數的期望值為標準遺傳距離。

兩個種群間的遺傳距離表示為:

D= mI

其中I=Jxy/(JxJy)1/2代表種群x和種群y之間的遺傳同.性(geneticidentity),Jx、Jy、Jxy分別為前文所介紹的群體x、y內以及彼此間的基因.致度。

基因頻率

指某.特定類型的等位基因,在群體內出現的概率叫基因或等位基因頻率。它是基因多樣性研究的基本參數。指某.特定型(等位基因的上同組合)的個體在整個群體中出現的概率叫做基因型頻率。以二體種群為例,.個基因位點有兩個等位基因A1和A2,等位基因位點上有3種可能的基因型:

A1A1、A1A2和A2A2

設N11、N12和N22分別代表A1A1、A1A2和A2A2的數量,且N11+N12+N22=N

基因型A1A1、A1A2和A2A2的相對頻率分別是:

X11=N11/N,X12=N12/N,X22=N22/N

A1,A2基因頻率或等位基因頻率分別為:

x1=(2N11+N12)/(2N)=X11+X12/2

x2=(2N22+N12)/(2N)=X22+X12/2

Hardy-Weinberg定律

為了研究群體遺傳結構及其變化規(guī)律,英國學者哈迪(Hardy)和德國學者溫伯格(Weinberg)提出了Hardy-Weinberg定律,其中心內容是:在隨機交配的大群體中,若沒有選擇、突變、或者遷移因素的作用,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在世代間保持恒定:而且,基因頻率與基因型頻率間存在簡單的關系。符合上述條件的群體叫做平衡種群。其公式為:

x2=(l(l】

此公式應用YATES修正項,式中:代表觀測值,代表理論值。

影響Hardy-Weinberg平衡的因素:①隨機交配的偏移:②基因頻率的隨機漂變:③突變:④群體間的遷移:⑤自然選擇。

固定系數

在進化過程中,同.祖先的種群或者亞群,在遺傳漂變等因素的作用下,彼此間的差異會上斷積累,而群體內個體間的遺傳關系則趨于接近。常常用固定系數來描述這種遺傳分化的過程。固定系數(fixationindices)是Wright最早提出來的,他還給出了.個著的公式:

1Fit=(1Fis)(1Fst)

其中Fit表示在群體中,相對于隨機配子結合而言,實際產生后代的結

合配子之間的相關程度:Fis則表示在亞群體中,相對于隨機配子結合而言,實際產生后代的結合配子之間的相關程度,可以用來度量基因型頻率對Hardy-Weinberg平衡比例的偏差:Fst表示相對于群體內隨機配子結合而言,每.個亞群內隨機的兩個配子之間的相關程度,可以作為亞群間遺傳分化程度的度量指標。

第六節(jié)遺傳多樣性的保護

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的遺傳信息儲存在DNA分子中,DNA序列的變化導致生物發(fā)生形態(tài)、細胞、生理、生物化學各方面的變異,也決定生物的形態(tài)和生態(tài)

物遺傳多樣性及保護

地衣和苔蘚物的遺傳多樣性及其保護

除了保護地衣賴以生存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外,還要注意:

①應采取分區(qū)、按年、有計劃、有節(jié)制的輪換采收:

②世界珍稀種應選擇合適地段,建立珍稀地衣保護小區(qū)加以保護:

③應采取菌、藻分離培養(yǎng),進行室內保存:

④加強對中國地衣物種多樣性的調查、采集、分離、培養(yǎng)和研究。

裸子物和被子物多樣性及其保護

動物遺傳多樣性及保護

無脊椎動物多樣性及其保護

昆蟲的多樣性及其保護

脊椎動物多樣性及其保護

3微生物的多樣性及保護

第七節(jié)遺傳多樣性的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