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杜甫詩三首》課件_第1頁
高中語文《杜甫詩三首》課件_第2頁
高中語文《杜甫詩三首》課件_第3頁
高中語文《杜甫詩三首》課件_第4頁
高中語文《杜甫詩三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杜甫詩三首》課件知人論世

仔細讀看三首詩的注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三首詩都寫于唐代宗大歷元年或二年的秋天,以時序排開。都寫于杜甫被困夔州這一個相同的地點。此時的杜甫人生遭際,情感狀態(tài),必然會折射詩作中來吧。知人論世仔細讀看三首詩的注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知人論世

一、讀書和漫游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所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開元19(時20歲)年始漫游吳越,5年之后歸洛陽應舉,不第。再漫游齊趙。以后在洛陽遇李白,二人結(jié)下深厚友誼,繼而,三人同游梁、宋(今開封、商丘)。后來李杜又到又遇高適齊州,分手后又遇于東魯,再次分別,就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的小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quán)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著他經(jīng)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后對朝廷政治、社會現(xiàn)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杜甫的經(jīng)歷和詩歌創(chuàng)作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知人論世一、讀書和漫游時期(三十五歲以前)。知人論世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fā),潼關(guān)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后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宮,做左拾遺。由于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房琯善慷慨陳詞,為典型的知識分子,但不切實際,與叛軍戰(zhàn),采用春秋陣法,結(jié)果大敗,肅宗問罪。杜甫始為左拾遺,上疏言房琯無罪,肅宗怒,欲問罪,幸得脫)。其后,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垂老別”。

杜甫的經(jīng)歷和詩歌創(chuàng)作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知人論世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知人論世

“三吏”、“三別”?!叭簟保簽椤笆纠簟保靶掳怖簟?,“潼關(guān)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

四、西南飄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jié)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guān)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jīng)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后嚴武為劍南節(jié)度使攝成都,杜甫往投,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杜甫的經(jīng)歷和詩歌創(chuàng)作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知人論世“三吏”、“三別”。“三吏”:為“石壕吏”,“新知人論世知人論世知人論世

很明顯,杜甫人生經(jīng)歷有四個階段,從河南出發(fā),到長安,到鳳翔,到成都,到夔州,直到死在湘江上,這一路線連接起來,多么像一個未劃圓的句號呀!對于生命的杜甫來說,這的確是不幸的。但對于文學的杜甫來說,這又是天大的幸事呀!莫非,詩歌注定是窮而后工的吧!

身系孤舟,貧困無依,被困夔地,年邁多病,國家飄搖,家遠千里,又時值秋日,面對萬物凋零,詩人自然易生遲暮之感,悲愁之意。季節(jié)的秋天、生命的秋天與家國的秋天,這都將為三首詩投下“悲”的底色,并反射出深沉濃郁的情感來。知人論世很明顯,杜甫人生經(jīng)歷有四個階段,從河南知人論世知人論世知人論世知人論世知人論世知人論世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七言律詩起承轉(zhuǎn)合寫景抒情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楓樹在深秋露水的侵蝕下逐漸凋零、殘傷,巫山和巫峽也籠罩在蕭瑟陰森的迷霧中。巫峽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烏云則像是要壓到地面上來似的,天地一片陰沉?;ㄩ_花落已兩載,看著盛開的花,想到兩年未曾回家,就不免傷心落淚。小船還系在岸邊,雖然我不能東歸,飄零在外的我,心卻長系故園。又在趕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搗制寒衣的砧聲一陣緊似一陣。看來又一年過去了,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翻譯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楓樹在深秋露水的侵蝕下逐漸凋零、殘傷,巫山和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傷:使草木凋落衰敗。巫山巫峽:即指夔州(今奉節(jié))一帶的長江和峽谷。蕭森:蕭瑟陰森。兼天涌:波浪滔天。塞上:指巫山。接地陰:風云蓋地?!敖拥亍庇肿鳌霸训亍?。叢菊兩開: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從離開成都算起,已歷兩秋,故云“兩開”。“開”字雙關(guān),一謂菊花開,又言淚眼開。他日:往日,指多年來的艱難歲月。故園:此處當指長安。注釋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傷: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第一首是組詩的序曲,通過對巫山巫峽的秋色秋聲的形象描繪,烘托出陰沉蕭森、動蕩不安的環(huán)境氣氛,令人感到秋色秋聲撲面驚心,抒發(fā)了詩人憂國之情和孤獨抑郁之感。這一首開門見山,抒情寫景,波瀾壯闊,感情強烈。詩意落實在“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兩句上,下啟第二、三首。全詩以“秋”作為統(tǒng)帥,寫暮年飄泊、老病交加、羈旅江湖,面對滿目蕭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國家興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寫長安盛世的回憶,今昔對比所引起的哀傷;寫關(guān)注國家的命運、目睹國家殘破而不能有所為、只能遙憶京華的憂愁抑郁。賞析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第一首是組詩的序曲,通過對巫山巫峽的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全詩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麗的意境。格律精工,詞彩華茂,沉郁頓挫,悲壯凄涼意境深宏,讀來令人蕩氣回腸,最典型地表現(xiàn)了杜律的特有風格,有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首章對秋而傷羈旅,是全詩的序曲,總寫巫山巫峽的秋聲秋色。用陰沉蕭瑟、動蕩不安的景物環(huán)境襯托詩人焦慮抑郁、傷國傷時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長安”的主題。起筆開門見山敘寫景物之中點明地點時間。“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搖落,白露為霜?!拔咨轿讔{”,詩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傷”、“蕭森”給意境籠罩著敗落景象,氣氛陰沉,定下全詩感情基調(diào)。賞析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全詩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麗的意境。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接著用對偶句展開“氣蕭森”的悲壯景象?!敖g”承“巫峽”,“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風云在天而接地陰,可見整個天地之間風云波浪,極言陰晦蕭森之狀。萬里長江滾滾而來,波濤洶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實景;“塞上風云”既寫景物也寓時事。當時土蕃入侵,邊關(guān)吃緊,處處是陰暗的戰(zhàn)云,虛實兼之。此聯(lián)景物描繪之中,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和時局那種動蕩不安、前途未卜的處境和作者胸中翻騰起伏的憂思與郁勃不平之氣。把峽谷深秋、個人身世、國家淪喪囊括其中,波瀾壯闊,哀感深沉。賞析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接著用對偶句展開“氣蕭森”的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頸聯(lián)由繼續(xù)描寫景物轉(zhuǎn)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觸動羈旅情思。與上二句交叉承接,“叢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間”句?!八铡奔赐?,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對叢菊,故云“兩開”,“叢菊兩開他日淚”,表明去年對叢菊掉淚,今年又對叢菊掉淚;兩開而字,實乃雙關(guān),既指菊開兩度,又指淚流兩回,見叢菊而流淚,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見羈留夔州心情的凄傷。“故園心”,實即思念長安之心?!跋怠弊忠嚯p關(guān)詞語: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長安,系于故園。從云安到夔州苦苦掙扎了兩年,孤舟不發(fā),見叢菊再開,不禁再度流淚,心總牽掛著故園。詩人《客社》一詩亦云:“南菊再逢人病臥”,《九日》又云:“系舟身萬里”,均可參讀。此處寫得深沉含蓄,耐人尋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園,為下七首張目。賞析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頸聯(lián)由繼續(xù)描寫景物轉(zhuǎn)入直接抒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尾聯(lián)在時序推移中敘寫秋聲。西風凜冽,傍晚時分天氣更是蕭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將來臨,人們在加緊趕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樓上,晚風中傳來急促的砧聲。白帝城在東,夔州府在西,詩人身在夔州,聽到白帝城傳來的砧杵之聲。砧杵聲是婦女制裁棉衣時,槌搗衣服的聲音。砧即搗衣之石。此詩末二句,關(guān)合全詩,回到景物,時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羈旅之情更見艱難,故能結(jié)上生下,下面接著寫夔州孤城,一氣蟬聯(lián)。錢注杜詩稱:“以節(jié)則杪秋,以地則高城,以時則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別,末句標舉興會,略有五重,所謂嵯峨蕭瑟,真不可言?!辟p析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尾聯(lián)在時序推移中敘寫秋聲。西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

從景來看,“凋傷”、“蕭索”,寫盡了秋的衰敗之氣??伞坝衤丁?、“楓樹林”與下聯(lián)的“涌”與“接”相應,又不乏富麗勁健啦。作者的羈旅之苦與家國之悲進行了很好的互通。從情來悟,“淚”與“故園心”算是點睛之筆,很好地與上聯(lián)的景進行了呼應,它表明作者之情不僅在家,更在國,否則不會以“故園”這個意象取代“故鄉(xiāng)”吧!尾聯(lián)的側(cè)面烘托(以景結(jié)情),更見真情!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從景來看,“凋傷”、詠懷古跡寫法之美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珮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起承轉(zhuǎn)合寫景抒情詠懷古跡寫法之美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詠懷古跡寫法之美成千上萬的山巒山谷連綿不斷地奔赴荊門,王昭君生長的山村還至今留存?;蕦m離開去到那塞外沙漠,最后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墳對著黃昏。糊涂的君王只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里環(huán)佩叮當是昭君歸魂。千載流傳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傾訴的分明是滿腔悲憤。翻譯詠懷古跡寫法之美成千上萬的山巒山谷連綿不斷地奔赴荊門,王昭君詠懷古跡寫法之美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明妃:指王昭君。去:離開。紫臺:漢宮,紫宮,宮廷。朔漠:北方的沙漠。青冢:指王昭君的墳墓。注釋詠懷古跡寫法之美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注釋詠懷古跡寫法之美這是組詩《詠懷古跡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的懷抱。詩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時表現(xiàn)了昭君對故國的思念與怨恨,并贊美了昭君雖死,魂魄還要歸來的精神,從中寄托了詩人自己身世及愛國之情。全詩敘事明確,形象突出,寓意深刻。“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詩的發(fā)端兩句,首先點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據(jù)《一統(tǒng)志》說:“昭君村,在荊州府歸州東北四十里?!逼涞刂?,即在今湖北秭歸縣的香溪。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這是三峽西頭,地勢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處,東望三峽東口外的荊門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遠隔數(shù)百里,本來是望不到的,但他發(fā)揮想象力,由近及遠,構(gòu)想出群山萬壑隨著險急的江流,奔赴荊門山的雄奇壯麗的圖景。他就以這個圖景作為這首詩的首句,起勢很不平凡。杜甫寫三峽江流有“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長江二首》)的警句,用一個“爭”字,突出了三峽水勢之驚險。這里則用一個“赴”字突出了三峽山勢的雄奇生動。這是一個有趣的對照。但是,詩的下一句,卻落到一個小小的昭君村上,頗有點出人意外,因而引起評論家一些不同的議論。明人胡震亨評注的《杜詩通》就說:“群山萬壑赴荊門,當似生長英雄起句,此未為合作?!币馑际沁@樣氣象雄偉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長英雄的地方才適當,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適合,不協(xié)調(diào)的。清人吳瞻泰的《杜詩提要》則又是另一種看法。他說:“發(fā)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謂山水逶迤,鐘靈毓秀,始產(chǎn)一明妃。說得窈窕紅顏,驚天動地?!币馑际钦f,杜甫正是為了抬高昭君這個“窈窕紅顏”,要把她寫得“驚天動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偉氣象來烘托她。楊倫《杜詩鏡銓》說:“從地靈說入,多少鄭重?!币才c這個意思相接近。賞析詠懷古跡寫法之美這是組詩《詠懷古跡五首》其中的第三詠懷古跡寫法之美“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鼻皟删鋵懻丫?,這兩句才寫到昭君本人。詩人只用這樣簡短而雄渾有力的兩句詩,就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從這兩句詩的構(gòu)思和詞語說,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賦》里的話:“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guān)山無極。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钡?,仔細地對照,杜甫這兩句詩所概括的思想內(nèi)容的豐富和深刻,大大超過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詩解意》說:“‘連’字寫出塞之景,‘向’字寫思漢之心,筆下有神?!闭f得很對。但是,有神的并不止這兩個字。讀者只看上句的紫臺和朔漠,自然就會想到離別漢宮、遠嫁匈奴的昭君在萬里之外,在異國殊俗的環(huán)境中,一輩子所過的生活。而下句寫昭君死葬塞外,詩人用青冢、黃昏這兩個最簡單而現(xiàn)成的詞匯,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藝術(shù)匠心。在日常的語言里,黃昏兩字都是指時間,而在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間了,它指的是那和無邊的大漠連在一起的、籠罩四野的黃昏的天幕,它是那樣地大,仿佛能夠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獨有一個墓草長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這句詩就給人一種天地無情、青冢有恨的無比廣大而沉重之感。“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边@是緊接著前兩句,更進一步寫昭君的身世家國之情。畫圖句承前第三句,環(huán)佩句承前第四句。畫圖句是說,由于漢元帝的昏庸,對后妃宮人們,只看圖畫不看人,把她們的命運完全交給畫工們來擺布。省識,是略識之意。說元帝從圖畫里略識昭君,實際上就是根本不識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劇。環(huán)佩句是寫她懷念故國之心,永遠不變,雖骨留青冢,魂靈還會在月夜回到生長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詞人姜夔在他的詠梅名作《疏影》里曾經(jīng)把杜甫這句詩從形象上進一步豐富提高:“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边@里寫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而不是長安的漢宮,特別動人。月夜歸來的昭君幽靈,經(jīng)過提煉,化身成為芬芳縞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賞析詠懷古跡寫法之美“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詠懷古跡寫法之美“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這是此詩的結(jié)尾,借千載作胡音的琵琶曲調(diào),點明全詩寫昭君“怨恨”的主題。據(jù)漢代劉熙的《釋名》說:“琵琶,本出于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卻曰琶?!睍x代石崇《明君詞序》說:“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爾也。”琵琶本是從胡人傳入中國的樂器,經(jīng)常彈奏的是胡音胡調(diào)的塞外之曲,后來許多人同情昭君,又寫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樂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詩歌里就密切難分了。前面已經(jīng)反復說明,昭君的“怨恨”盡管也包含著“恨帝始不見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還是一個遠嫁異域的女子永遠懷念鄉(xiāng)土,懷念故土的怨恨憂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積累和鞏固起來的對鄉(xiāng)土和祖國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前面提到,這首詩的開頭兩句,胡震亨說“群山萬壑赴荊門”的詩句只能用于“生長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長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適當,正是因為他只從哀嘆紅顏薄命之類的狹隘感情來理解昭君,沒有體會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吳瞻泰意識到杜甫要把昭君寫得“驚天動地”,楊倫體會到杜甫下筆“鄭重”的態(tài)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驚天動地”,何以值得“鄭重”的道理說透。昭君雖然是一個女子,但她身行萬里,青冢留千秋,心與祖國同在,名隨詩樂長存,詩人就是要用“群山萬壑赴荊門”這樣壯麗的詩句來鄭重地寫她。杜甫的詩題叫《詠懷古跡》,他在寫昭君的怨恨之情時,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國之情的。杜甫當時正“飄泊西南天地間”,遠離故鄉(xiāng),處境和昭君相似。雖然他在夔州,距故鄉(xiāng)洛陽偃師一帶不像昭君出塞那樣遠隔萬里,但是“書信中原闊,干戈北斗深”,洛陽對他來說,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鄉(xiāng),正好借昭君當年想念故土、夜月魂歸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鄉(xiāng)的心情。清人李子德說:“只敘明妃,始終無一語涉議論,而意無不包。后來諸家,總不能及。”這個評語說出了這首詩最重要的藝術(shù)特色,它自始至終,全從形象落筆,不著半句抽象的議論,而“獨留青冢向黃昏”、“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劇形象,卻在讀者的心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賞析詠懷古跡寫法之美“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痹亼压袍E寫法之美庚信懷古傷(諷)今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杜甫詠懷古跡寫法之美庚信懷古傷(諷)今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杜甫詠懷古跡寫法之美

拂去歷史的纖塵,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本詩人物故事。本詩中的王昭君,作為四大美女之一,從湖北秭歸被選入漢宮,卻因畫家毛延壽的緣故,未被元帝選中,而最終成為與匈奴和親的犧牲品,抱憾終生。這正好應了“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等詩句。

但這個故事與杜甫有何相干?一定是夔州城,一定的三峽地,一定是故鄉(xiāng)情!想想另外的四個人,理應如此。再看看“生長明妃尚有村”更應如此。再想想杜甫的此時遭際,不是正想著“洛陽”故鄉(xiāng)么?于是,那詩中的“怨恨”不應只是對元帝不見遇的怨思,更應是遠嫁異域的女子永遠懷念鄉(xiāng)土、懷念故土的怨恨憂思呀!難怪詩人在一篇便有奇句“群山萬壑赴荊門”,借三峽的雄奇山勢,將我們的視線引向明妃之村啦!王昭君杜甫詠懷古跡寫法之美拂去歷史的纖塵,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本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登高意蘊之美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起承轉(zhuǎn)合寫景抒情登高意蘊之美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登高意蘊之美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fā)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翻譯登高意蘊之美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登高意蘊之美詩題一作《九日登高》。古代農(nóng)歷九月九日有登高習俗。選自《杜詩詳注》。作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秋天的重陽節(jié)。嘯哀:指猿的叫聲凄厲。注釋登高意蘊之美詩題一作《九日登高》。古代農(nóng)歷九月九日有登高習俗登高意蘊之美

杜甫的《登高》總體上給人一種蕭瑟荒涼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將個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涼的秋景之中,極盡沉郁頓挫之能事,使人讀來,感傷之情噴涌而出,如火山爆發(fā)而一發(fā)不可收拾。如一般詩篇,《登高》首聯(lián)寫景,開門見山,渲染悲涼氣氛。詩中如是寫到: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兩句都是動靜結(jié)合,寓靜于動中構(gòu)造了一幅以冷色調(diào)著墨的絕妙的水墨畫?!帮L急天高猿嘯哀”,一個“急”,一個“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馬進入作者所營造的令人憂傷的情境里不可自拔。接著,苦悶情緒溢滿于胸,無處排遣,詩人將其濃縮寄托于鳥的處境下,這樣寫道:渚清沙白鳥飛回,它構(gòu)造的是一幅冷淡慘白的畫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鳥”是“飛回”的,在一片蕭瑟肅殺的荒無人煙的“渚沙”之中飛舞盤旋,可見其孤獨,不禁令人想起“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凄涼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而從整幅畫的構(gòu)造視角來說,這是一幅描畫天地之一處的視野較窄的微觀水墨畫。賞析登高意蘊之美杜甫的《登高》總體上給人一種蕭瑟荒登高意蘊之美

頷聯(lián)集中表現(xiàn)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lián)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透過沉郁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最后,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的視角回歸微觀,回到詩人個人身上。頸聯(lián)如是說到: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悲秋”已讓人黯然神傷,“萬里悲秋”更是讓人凄愴不已。一個“?!弊指堑莱觥叭f里悲秋”時常與我相伴,悲哀感之強烈濃重,令人心神寂寥,無可排遣。若從字面義來理解,“萬里悲秋”時常來做客,詩人不應是孤獨的,而是有人陪伴的,所以與下一句“獨登臺”產(chǎn)生矛盾。實則不然,且看詩人用字便知。賞析登高意蘊之美頷聯(lián)集中表現(xiàn)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登高意蘊之美從一般用法來說,“作”連接抽象的事物,如作難、作廢、作別,而“做”連接的都是能在實際生活中感知到的具體事物,如做作業(yè)、做工、做衣服?!翱汀北臼菍嶋H能感知到的具體事物,一般指“人”,詩人在這里用了“作”,不用“做”,令人疑惑,細細想來,是詩人用詞巧妙之處?!叭f里悲秋”是抽象的事物,寄托詩人感傷情緒之景物是會令人心生孤獨悲傷之感的景色,不是實際生活中具體的事物,故不用“做”,而用“作”。達到的效果是加深悲秋之感,更強烈濃重,只有“萬里悲秋”與我相伴,我只能“獨登臺”,獨在異鄉(xiāng)的孤獨惆悵感與深秋景色之荒涼凄冷水乳交融,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托詩人悲秋傷己的傷感情懷。詩人由秋及人,有感而發(fā),寫自己年老多病,拖著殘軀獨自登上高臺,那種異鄉(xiāng)懷人的情感噴薄而出,心中苦悶躍然紙上。尾聯(lián)“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連用四個字“艱”“難”“苦”“恨”,組合在一起,極盡筆墨突出詩人內(nèi)心的痛苦和郁悶程度之深,愁腸百結(jié),愁緒萬千,以致于白了頭發(fā),傷了身體,失了流年,壯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緒,綿延不絕,令人哀悸。賞析登高意蘊之美從一般用法來說,“作”連接抽象的事物,如作難、作登高意蘊之美詩前半寫景,后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首聯(lián)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tài),一一得到表現(xiàn)。次聯(lián)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三聯(lián)表現(xiàn)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xiāng)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四聯(lián)又從白發(fā)日多,護病斷飲,歸結(jié)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張上。此詩八句皆對。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嘗有對”,胸腹好象“無意于對”。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曠代之作”(均見胡應麟《詩藪》)的盛譽,就是理所當然的了。賞析登高意蘊之美詩前半寫景,后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登高意蘊之美

《登高》是歷來被傳誦。楊倫在《杜詩鏡銓》中說它是“杜集七言律詩第一”,胡應麟在《詩藪》中說它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贊譽是一浪高過一浪。

這贊美里,相當一部分是因為詩的對仗之美吧。這首詩可謂句句相對,十分難得。非但如此,有的聯(lián)內(nèi)還相對,如首聯(lián)中的“風”對“天”,“急”對“高”,“渚”對“沙”,“清”對“白”。登高意蘊之美《登高》是歷來被傳誦。楊倫在《杜詩登高意蘊之美

首聯(lián)、頷聯(lián),四句詩,寫出了“風”、“天”、“猿”、“渚”、“沙”、“鳥”、“落木”、“長江”八個意象,且動靜變化,色彩情態(tài)不一,疊詞變韻,應接不暇!登高意蘊之美首聯(lián)、頷聯(lián),四句詩,寫出了“風”登高意蘊之美

頸聯(lián)兩句,居然包括了八層意思?!叭f里”言地遠,“秋”言時之凄慘,“作客”言羈旅,“?!毖跃寐?,“百年”言齒暮,“多病”言衰疾,“臺”言高迥處,“獨登臺”言無親朋。登高意蘊之美頸聯(lián)兩句,居然包括了八層意思?!暗歉咭馓N之美

一首詩下來,“猿嘯哀”、“落木蕭蕭下”、“悲秋”寫盡了季節(jié)之秋;“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繁霜鬢”、“潦倒”寫盡了生命之秋;“艱難”寫盡了國家之秋。杜甫就是杜甫,他縱然貧病交加,卻并不低沉消極,依然“位卑未敢忘國憂”。這使人想到了《蘭亭集序》中的王羲之,使人想到了《前赤壁賦》中的蘇子。登高意蘊之美一首詩下來,“猿嘯哀”、“落木蕭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登高》情境默寫拓展延伸《登高》情境默寫高中語文《杜甫詩三首》課件知人論世

仔細讀看三首詩的注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三首詩都寫于唐代宗大歷元年或二年的秋天,以時序排開。都寫于杜甫被困夔州這一個相同的地點。此時的杜甫人生遭際,情感狀態(tài),必然會折射詩作中來吧。知人論世仔細讀看三首詩的注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知人論世

一、讀書和漫游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所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開元19(時20歲)年始漫游吳越,5年之后歸洛陽應舉,不第。再漫游齊趙。以后在洛陽遇李白,二人結(jié)下深厚友誼,繼而,三人同游梁、宋(今開封、商丘)。后來李杜又到又遇高適齊州,分手后又遇于東魯,再次分別,就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的小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quán)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著他經(jīng)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后對朝廷政治、社會現(xiàn)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杜甫的經(jīng)歷和詩歌創(chuàng)作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知人論世一、讀書和漫游時期(三十五歲以前)。知人論世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fā),潼關(guān)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后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宮,做左拾遺。由于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房琯善慷慨陳詞,為典型的知識分子,但不切實際,與叛軍戰(zhàn),采用春秋陣法,結(jié)果大敗,肅宗問罪。杜甫始為左拾遺,上疏言房琯無罪,肅宗怒,欲問罪,幸得脫)。其后,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垂老別”。

杜甫的經(jīng)歷和詩歌創(chuàng)作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知人論世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知人論世

“三吏”、“三別”?!叭簟保簽椤笆纠簟?,“新安吏”,“潼關(guān)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

四、西南飄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jié)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guān)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jīng)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后嚴武為劍南節(jié)度使攝成都,杜甫往投,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杜甫的經(jīng)歷和詩歌創(chuàng)作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知人論世“三吏”、“三別”?!叭簟保簽椤笆纠簟保靶轮苏撌乐苏撌乐苏撌?/p>

很明顯,杜甫人生經(jīng)歷有四個階段,從河南出發(fā),到長安,到鳳翔,到成都,到夔州,直到死在湘江上,這一路線連接起來,多么像一個未劃圓的句號呀!對于生命的杜甫來說,這的確是不幸的。但對于文學的杜甫來說,這又是天大的幸事呀!莫非,詩歌注定是窮而后工的吧!

身系孤舟,貧困無依,被困夔地,年邁多病,國家飄搖,家遠千里,又時值秋日,面對萬物凋零,詩人自然易生遲暮之感,悲愁之意。季節(jié)的秋天、生命的秋天與家國的秋天,這都將為三首詩投下“悲”的底色,并反射出深沉濃郁的情感來。知人論世很明顯,杜甫人生經(jīng)歷有四個階段,從河南知人論世知人論世知人論世知人論世知人論世知人論世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七言律詩起承轉(zhuǎn)合寫景抒情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楓樹在深秋露水的侵蝕下逐漸凋零、殘傷,巫山和巫峽也籠罩在蕭瑟陰森的迷霧中。巫峽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烏云則像是要壓到地面上來似的,天地一片陰沉?;ㄩ_花落已兩載,看著盛開的花,想到兩年未曾回家,就不免傷心落淚。小船還系在岸邊,雖然我不能東歸,飄零在外的我,心卻長系故園。又在趕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搗制寒衣的砧聲一陣緊似一陣。看來又一年過去了,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翻譯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楓樹在深秋露水的侵蝕下逐漸凋零、殘傷,巫山和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傷:使草木凋落衰敗。巫山巫峽:即指夔州(今奉節(jié))一帶的長江和峽谷。蕭森:蕭瑟陰森。兼天涌:波浪滔天。塞上:指巫山。接地陰:風云蓋地?!敖拥亍庇肿鳌霸训亍?。叢菊兩開: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從離開成都算起,已歷兩秋,故云“兩開”?!伴_”字雙關(guān),一謂菊花開,又言淚眼開。他日:往日,指多年來的艱難歲月。故園:此處當指長安。注釋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傷: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第一首是組詩的序曲,通過對巫山巫峽的秋色秋聲的形象描繪,烘托出陰沉蕭森、動蕩不安的環(huán)境氣氛,令人感到秋色秋聲撲面驚心,抒發(fā)了詩人憂國之情和孤獨抑郁之感。這一首開門見山,抒情寫景,波瀾壯闊,感情強烈。詩意落實在“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兩句上,下啟第二、三首。全詩以“秋”作為統(tǒng)帥,寫暮年飄泊、老病交加、羈旅江湖,面對滿目蕭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國家興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寫長安盛世的回憶,今昔對比所引起的哀傷;寫關(guān)注國家的命運、目睹國家殘破而不能有所為、只能遙憶京華的憂愁抑郁。賞析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第一首是組詩的序曲,通過對巫山巫峽的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全詩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麗的意境。格律精工,詞彩華茂,沉郁頓挫,悲壯凄涼意境深宏,讀來令人蕩氣回腸,最典型地表現(xiàn)了杜律的特有風格,有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首章對秋而傷羈旅,是全詩的序曲,總寫巫山巫峽的秋聲秋色。用陰沉蕭瑟、動蕩不安的景物環(huán)境襯托詩人焦慮抑郁、傷國傷時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長安”的主題。起筆開門見山敘寫景物之中點明地點時間。“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搖落,白露為霜。“巫山巫峽”,詩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傷”、“蕭森”給意境籠罩著敗落景象,氣氛陰沉,定下全詩感情基調(diào)。賞析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全詩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麗的意境。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接著用對偶句展開“氣蕭森”的悲壯景象?!敖g”承“巫峽”,“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風云在天而接地陰,可見整個天地之間風云波浪,極言陰晦蕭森之狀。萬里長江滾滾而來,波濤洶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實景;“塞上風云”既寫景物也寓時事。當時土蕃入侵,邊關(guān)吃緊,處處是陰暗的戰(zhàn)云,虛實兼之。此聯(lián)景物描繪之中,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和時局那種動蕩不安、前途未卜的處境和作者胸中翻騰起伏的憂思與郁勃不平之氣。把峽谷深秋、個人身世、國家淪喪囊括其中,波瀾壯闊,哀感深沉。賞析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接著用對偶句展開“氣蕭森”的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頸聯(lián)由繼續(xù)描寫景物轉(zhuǎn)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觸動羈旅情思。與上二句交叉承接,“叢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間”句。“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對叢菊,故云“兩開”,“叢菊兩開他日淚”,表明去年對叢菊掉淚,今年又對叢菊掉淚;兩開而字,實乃雙關(guān),既指菊開兩度,又指淚流兩回,見叢菊而流淚,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見羈留夔州心情的凄傷?!肮蕡@心”,實即思念長安之心?!跋怠弊忠嚯p關(guān)詞語: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長安,系于故園。從云安到夔州苦苦掙扎了兩年,孤舟不發(fā),見叢菊再開,不禁再度流淚,心總牽掛著故園。詩人《客社》一詩亦云:“南菊再逢人病臥”,《九日》又云:“系舟身萬里”,均可參讀。此處寫得深沉含蓄,耐人尋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園,為下七首張目。賞析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頸聯(lián)由繼續(xù)描寫景物轉(zhuǎn)入直接抒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尾聯(lián)在時序推移中敘寫秋聲。西風凜冽,傍晚時分天氣更是蕭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將來臨,人們在加緊趕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樓上,晚風中傳來急促的砧聲。白帝城在東,夔州府在西,詩人身在夔州,聽到白帝城傳來的砧杵之聲。砧杵聲是婦女制裁棉衣時,槌搗衣服的聲音。砧即搗衣之石。此詩末二句,關(guān)合全詩,回到景物,時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羈旅之情更見艱難,故能結(jié)上生下,下面接著寫夔州孤城,一氣蟬聯(lián)。錢注杜詩稱:“以節(jié)則杪秋,以地則高城,以時則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別,末句標舉興會,略有五重,所謂嵯峨蕭瑟,真不可言?!辟p析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尾聯(lián)在時序推移中敘寫秋聲。西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

從景來看,“凋傷”、“蕭索”,寫盡了秋的衰敗之氣??伞坝衤丁薄ⅰ皸鳂淞帧迸c下聯(lián)的“涌”與“接”相應,又不乏富麗勁健啦。作者的羈旅之苦與家國之悲進行了很好的互通。從情來悟,“淚”與“故園心”算是點睛之筆,很好地與上聯(lián)的景進行了呼應,它表明作者之情不僅在家,更在國,否則不會以“故園”這個意象取代“故鄉(xiāng)”吧!尾聯(lián)的側(cè)面烘托(以景結(jié)情),更見真情!秋興八首結(jié)構(gòu)之美從景來看,“凋傷”、詠懷古跡寫法之美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珮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起承轉(zhuǎn)合寫景抒情詠懷古跡寫法之美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詠懷古跡寫法之美成千上萬的山巒山谷連綿不斷地奔赴荊門,王昭君生長的山村還至今留存?;蕦m離開去到那塞外沙漠,最后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墳對著黃昏。糊涂的君王只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里環(huán)佩叮當是昭君歸魂。千載流傳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傾訴的分明是滿腔悲憤。翻譯詠懷古跡寫法之美成千上萬的山巒山谷連綿不斷地奔赴荊門,王昭君詠懷古跡寫法之美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明妃:指王昭君。去:離開。紫臺:漢宮,紫宮,宮廷。朔漠:北方的沙漠。青冢:指王昭君的墳墓。注釋詠懷古跡寫法之美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注釋詠懷古跡寫法之美這是組詩《詠懷古跡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的懷抱。詩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時表現(xiàn)了昭君對故國的思念與怨恨,并贊美了昭君雖死,魂魄還要歸來的精神,從中寄托了詩人自己身世及愛國之情。全詩敘事明確,形象突出,寓意深刻?!叭荷饺f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詩的發(fā)端兩句,首先點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據(jù)《一統(tǒng)志》說:“昭君村,在荊州府歸州東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歸縣的香溪。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這是三峽西頭,地勢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處,東望三峽東口外的荊門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遠隔數(shù)百里,本來是望不到的,但他發(fā)揮想象力,由近及遠,構(gòu)想出群山萬壑隨著險急的江流,奔赴荊門山的雄奇壯麗的圖景。他就以這個圖景作為這首詩的首句,起勢很不平凡。杜甫寫三峽江流有“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長江二首》)的警句,用一個“爭”字,突出了三峽水勢之驚險。這里則用一個“赴”字突出了三峽山勢的雄奇生動。這是一個有趣的對照。但是,詩的下一句,卻落到一個小小的昭君村上,頗有點出人意外,因而引起評論家一些不同的議論。明人胡震亨評注的《杜詩通》就說:“群山萬壑赴荊門,當似生長英雄起句,此未為合作。”意思是這樣氣象雄偉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長英雄的地方才適當,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適合,不協(xié)調(diào)的。清人吳瞻泰的《杜詩提要》則又是另一種看法。他說:“發(fā)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謂山水逶迤,鐘靈毓秀,始產(chǎn)一明妃。說得窈窕紅顏,驚天動地?!币馑际钦f,杜甫正是為了抬高昭君這個“窈窕紅顏”,要把她寫得“驚天動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偉氣象來烘托她。楊倫《杜詩鏡銓》說:“從地靈說入,多少鄭重。”也與這個意思相接近。賞析詠懷古跡寫法之美這是組詩《詠懷古跡五首》其中的第三詠懷古跡寫法之美“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鼻皟删鋵懻丫?,這兩句才寫到昭君本人。詩人只用這樣簡短而雄渾有力的兩句詩,就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從這兩句詩的構(gòu)思和詞語說,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賦》里的話:“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guān)山無極。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钡牵屑毜貙φ?,杜甫這兩句詩所概括的思想內(nèi)容的豐富和深刻,大大超過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詩解意》說:“‘連’字寫出塞之景,‘向’字寫思漢之心,筆下有神?!闭f得很對。但是,有神的并不止這兩個字。讀者只看上句的紫臺和朔漠,自然就會想到離別漢宮、遠嫁匈奴的昭君在萬里之外,在異國殊俗的環(huán)境中,一輩子所過的生活。而下句寫昭君死葬塞外,詩人用青冢、黃昏這兩個最簡單而現(xiàn)成的詞匯,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藝術(shù)匠心。在日常的語言里,黃昏兩字都是指時間,而在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間了,它指的是那和無邊的大漠連在一起的、籠罩四野的黃昏的天幕,它是那樣地大,仿佛能夠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獨有一個墓草長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這句詩就給人一種天地無情、青冢有恨的無比廣大而沉重之感?!爱媹D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边@是緊接著前兩句,更進一步寫昭君的身世家國之情。畫圖句承前第三句,環(huán)佩句承前第四句。畫圖句是說,由于漢元帝的昏庸,對后妃宮人們,只看圖畫不看人,把她們的命運完全交給畫工們來擺布。省識,是略識之意。說元帝從圖畫里略識昭君,實際上就是根本不識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劇。環(huán)佩句是寫她懷念故國之心,永遠不變,雖骨留青冢,魂靈還會在月夜回到生長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詞人姜夔在他的詠梅名作《疏影》里曾經(jīng)把杜甫這句詩從形象上進一步豐富提高:“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边@里寫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而不是長安的漢宮,特別動人。月夜歸來的昭君幽靈,經(jīng)過提煉,化身成為芬芳縞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賞析詠懷古跡寫法之美“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詠懷古跡寫法之美“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边@是此詩的結(jié)尾,借千載作胡音的琵琶曲調(diào),點明全詩寫昭君“怨恨”的主題。據(jù)漢代劉熙的《釋名》說:“琵琶,本出于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卻曰琶?!睍x代石崇《明君詞序》說:“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爾也?!迸帽臼菑暮藗魅胫袊臉菲?,經(jīng)常彈奏的是胡音胡調(diào)的塞外之曲,后來許多人同情昭君,又寫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樂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詩歌里就密切難分了。前面已經(jīng)反復說明,昭君的“怨恨”盡管也包含著“恨帝始不見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還是一個遠嫁異域的女子永遠懷念鄉(xiāng)土,懷念故土的怨恨憂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積累和鞏固起來的對鄉(xiāng)土和祖國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前面提到,這首詩的開頭兩句,胡震亨說“群山萬壑赴荊門”的詩句只能用于“生長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長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適當,正是因為他只從哀嘆紅顏薄命之類的狹隘感情來理解昭君,沒有體會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吳瞻泰意識到杜甫要把昭君寫得“驚天動地”,楊倫體會到杜甫下筆“鄭重”的態(tài)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驚天動地”,何以值得“鄭重”的道理說透。昭君雖然是一個女子,但她身行萬里,青冢留千秋,心與祖國同在,名隨詩樂長存,詩人就是要用“群山萬壑赴荊門”這樣壯麗的詩句來鄭重地寫她。杜甫的詩題叫《詠懷古跡》,他在寫昭君的怨恨之情時,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國之情的。杜甫當時正“飄泊西南天地間”,遠離故鄉(xiāng),處境和昭君相似。雖然他在夔州,距故鄉(xiāng)洛陽偃師一帶不像昭君出塞那樣遠隔萬里,但是“書信中原闊,干戈北斗深”,洛陽對他來說,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鄉(xiāng),正好借昭君當年想念故土、夜月魂歸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鄉(xiāng)的心情。清人李子德說:“只敘明妃,始終無一語涉議論,而意無不包。后來諸家,總不能及。”這個評語說出了這首詩最重要的藝術(shù)特色,它自始至終,全從形象落筆,不著半句抽象的議論,而“獨留青冢向黃昏”、“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劇形象,卻在讀者的心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賞析詠懷古跡寫法之美“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詠懷古跡寫法之美庚信懷古傷(諷)今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杜甫詠懷古跡寫法之美庚信懷古傷(諷)今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杜甫詠懷古跡寫法之美

拂去歷史的纖塵,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本詩人物故事。本詩中的王昭君,作為四大美女之一,從湖北秭歸被選入漢宮,卻因畫家毛延壽的緣故,未被元帝選中,而最終成為與匈奴和親的犧牲品,抱憾終生。這正好應了“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等詩句。

但這個故事與杜甫有何相干?一定是夔州城,一定的三峽地,一定是故鄉(xiāng)情!想想另外的四個人,理應如此。再看看“生長明妃尚有村”更應如此。再想想杜甫的此時遭際,不是正想著“洛陽”故鄉(xiāng)么?于是,那詩中的“怨恨”不應只是對元帝不見遇的怨思,更應是遠嫁異域的女子永遠懷念鄉(xiāng)土、懷念故土的怨恨憂思呀!難怪詩人在一篇便有奇句“群山萬壑赴荊門”,借三峽的雄奇山勢,將我們的視線引向明妃之村啦!王昭君杜甫詠懷古跡寫法之美拂去歷史的纖塵,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本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登高意蘊之美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起承轉(zhuǎn)合寫景抒情登高意蘊之美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登高意蘊之美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fā)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翻譯登高意蘊之美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登高意蘊之美詩題一作《九日登高》。古代農(nóng)歷九月九日有登高習俗。選自《杜詩詳注》。作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秋天的重陽節(jié)。嘯哀:指猿的叫聲凄厲。注釋登高意蘊之美詩題一作《九日登高》。古代農(nóng)歷九月九日有登高習俗登高意蘊之美

杜甫的《登高》總體上給人一種蕭瑟荒涼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將個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涼的秋景之中,極盡沉郁頓挫之能事,使人讀來,感傷之情噴涌而出,如火山爆發(fā)而一發(fā)不可收拾。如一般詩篇,《登高》首聯(lián)寫景,開門見山,渲染悲涼氣氛。詩中如是寫到: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兩句都是動靜結(jié)合,寓靜于動中構(gòu)造了一幅以冷色調(diào)著墨的絕妙的水墨畫?!帮L急天高猿嘯哀”,一個“急”,一個“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馬進入作者所營造的令人憂傷的情境里不可自拔。接著,苦悶情緒溢滿于胸,無處排遣,詩人將其濃縮寄托于鳥的處境下,這樣寫道:渚清沙白鳥飛回,它構(gòu)造的是一幅冷淡慘白的畫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鳥”是“飛回”的,在一片蕭瑟肅殺的荒無人煙的“渚沙”之中飛舞盤旋,可見其孤獨,不禁令人想起“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凄涼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而從整幅畫的構(gòu)造視角來說,這是一幅描畫天地之一處的視野較窄的微觀水墨畫。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