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常人方法學-西方社會學理論(侯鈞生版)課件_第1頁
第16章-常人方法學-西方社會學理論(侯鈞生版)課件_第2頁
第16章-常人方法學-西方社會學理論(侯鈞生版)課件_第3頁
第16章-常人方法學-西方社會學理論(侯鈞生版)課件_第4頁
第16章-常人方法學-西方社會學理論(侯鈞生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6章

常人方法學第16章常人方法學創(chuàng)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哈羅德·加芬克爾。1917年生于美國新澤西州的紐瓦克市,1935年起進入紐瓦克大學學習經(jīng)濟學,1942年在北卡羅萊納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46年到1952年在哈佛大學社會關系學院師從帕森斯攻讀博士學位,1952年獲得博士學位后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教,1966年到1975年任社會學系系主任,1988年退休。創(chuàng)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哈羅德·加芬克爾。1917年生于美國新第16章-常人方法學-西方社會學理論(侯鈞生版)課件加芬克爾在1954年創(chuàng)造了“常人方法學”(ethnomethodology)一詞,由ethno、method、ology三部分組成,分別意為常人(普通人everyone或成員)、方法、學問,合起來意為常人方法學,意為一門研究常人在日常生活中行為處事所用的方法的學問。加芬克爾在1954年創(chuàng)造了“常人方法學”(ethnometh“常人方法學的研究在分析日常生活活動時,將其看作(社會)成員的方法,成員用它們使日常生活看起來是理性的,并出于各種實踐目的使行動是可講述的(reportable),也就是‘可說明的’(accountable)……”?!俺H朔椒▽W的研究在分析日常生活活動時,將其看作(社會)成員代表作:《常人方法學研究》(1967年),該書是常人方法學正式誕生的標志,也是常人方法學的主要代表作。其他代表人物:薩克斯、西庫雷爾、齊默爾曼、波爾納、謝格羅夫等。代表作:《常人方法學研究》(1967年),該書是常人方法學正一、常人方法學的理論淵源帕森斯的社會學理論現(xiàn)象學與現(xiàn)象學社會學維特根斯坦與日常語言哲學符號互動論一、常人方法學的理論淵源帕森斯的社會學理論二、常人方法學論社會秩序問題對帕森斯理論和傳統(tǒng)社會學的批判和反思:批判以帕森斯的功能主義理論為首的傳統(tǒng)社會學日益脫離社會實踐。批判傳統(tǒng)社會學對社會和人的形象的假定。批判傳統(tǒng)社會學的科學主義取向。二、常人方法學論社會秩序問題對帕森斯理論和傳統(tǒng)社會學的批判和批判以帕森斯的功能主義理論為首的傳統(tǒng)社會學日益脫離社會實踐。傳統(tǒng)社會學長期忽略對人們生活其中的“第一生活環(huán)境”即日常生活現(xiàn)實的分析,而以那些抽象的概念如結構、功能、角色等去說明社會現(xiàn)實。這種對社會現(xiàn)象的科學闡述方式扭曲了社會現(xiàn)實本身。常人方法則主張拋棄傳統(tǒng)社會學的理論框架和方法論,沿著舒茨的研究路徑,建構起直接揭示日常生活世界本身的理論和方法論。批判以帕森斯的功能主義理論為首的傳統(tǒng)社會學日益脫離社會實踐。批判傳統(tǒng)社會學對社會和人的形象的假定。傳統(tǒng)社會學假定社會事實是外在于個人的客觀存在物。常人方法論指出,社會事實是一種反身性的社會現(xiàn)實,不完全獨立于個人之外,會受到人的影響,處于不斷建構過程中。傳統(tǒng)社會學將人視為“判斷的傀儡”,認為行動者在社會行動中通過主動遵從已被內化了的規(guī)范而做出符合社會規(guī)范秩序的行動。這忽略了人類實踐的積極創(chuàng)造性,不能真正說明行動者是如何賦予行動以意義,如何感知和解釋行動,規(guī)范如何支配行動。批判傳統(tǒng)社會學對社會和人的形象的假定。批判傳統(tǒng)社會學的科學主義取向傳統(tǒng)社會學要求社會學家科學地描述世界,將科學理性用作解釋人類行動的方法論準則。常人方法學認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并不懂得使用科學理性,普通人使用日常推理而非科學推理來完成生活實踐,所以用科學理性來理解人類日常生活實踐活動是有問題的,會誤解甚至扭曲日常生活活動。批判傳統(tǒng)社會學的科學主義取向加芬克爾和帕森斯關于社會秩序的論戰(zhàn)帕森斯認為,社會秩序的實現(xiàn)是由于社會中存在一種規(guī)范秩序,它是社會成員對于社會的一致性理解,通過內化(主要是社會成員的社會化)過程,使成員得以共享這種規(guī)范秩序。當社會成員按照它規(guī)定的規(guī)則行事時,就避免了“失范”和“戰(zhàn)爭”,從而產(chǎn)生了社會中穩(wěn)定的事實秩序。加芬克爾和帕森斯關于社會秩序的論戰(zhàn)加芬克爾和帕森斯關于社會秩序的論戰(zhàn)加芬克爾指出,帕森斯將行動者視為判斷傀儡,完全忽視了日常生活中行動復雜的組織過程和行動者從事的大量權宜性的努力。社會行動結構不是社會行動著遵循已有社會規(guī)范的產(chǎn)物,而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正在進行的權宜性的成就”。正如舒茨所言:“生活世界就是不斷被我們的行動所修正并不斷修正我們行動的世界”。加芬克爾和帕森斯關于社會秩序的論戰(zhàn)三、日常生活與推理實踐常人方法學就是沿著舒茨開辟的道路投入對日常生活的實踐的分析,研究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運用嘗試性知識、程序和思考來解釋日常情境并行動的方法,并從普通人的日常行動及其看待行動的思考模式來考察社會現(xiàn)象。三、日常生活與推理實踐常人方法學就是沿著舒茨開辟的道路投入對社會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是沒有受到社會學訓練的普通人,他們才是現(xiàn)實社會的真正建構者和詮釋者。社會并不需要社會學家的分析、觀察和評論,因為社會早已按大多數(shù)人的觀點和方法“客觀”“現(xiàn)實”的存在和運行了,社會學家只需要觀察日常實踐生活的形式特征就行了。社會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是沒有受到社會學訓練的普通人,他們才是現(xiàn)實日常推理實踐活動的特征可說明性索引性反身性(反思性)日常推理實踐活動的特征1、日常實踐活動的可說明性日常生活實踐是一種可說明(可觀察和可報道)的實踐,意味著實踐的某些部分可以被參與者或旁觀者向他人描述、報道,可以被看到和談論,并為成員所理解,成為可認識的行動實踐。社會規(guī)范和規(guī)則是實踐行動可說明的基礎,充當參照標準的角色,不管實踐行動符合或違背社會規(guī)范規(guī)則,它都可充當解釋和說明實踐行動的基礎。1、日常實踐活動的可說明性日常生活實踐是一種可說明(可觀察和2、日常表達的索引性索引性在常人方法學中處于核心地位。索引性:人的行動與場景之外的社會結構之間的復雜關聯(lián)。也就是說,我們日常的話語中總是包含著與情境相連的情境外的意義。2、日常表達的索引性索引性在常人方法學中處于核心地位。索引性表達和客觀性表達索引性是日常表達的特征,完全依賴于情境的,而且任何一個看似孤立的表達或行動歸根結底都是索引鏈上的一環(huán)??陀^性是科學表達的特征。主要是對事物的客觀性質的普通特征予以描述,不受情境限制。借助客觀表達,各種精確的科學才得以建立。索引性表達和客觀性表達日常生活中的索引性表達是普遍的,盡管它模糊和不精確,卻不妨礙交流。反之,如果語言過于準確卻會破壞互動的意義。常人方法論從不試圖對行動進行理論說明,只要描述和說明索引性表達的合理性就可以了,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xiàn)日常生活真實面貌。日常生活中的索引性表達是普遍的,盡管它模糊和不精確,卻不妨礙揭示索引性表達的合理性經(jīng)驗研究例子(夫婦倆人在客廳看電視)丈夫:今天晚上我有點累。妻子:怎么個累法?身體累還是精神累,還是就覺得無聊?丈夫:不知道,主要是身體累吧。妻子:那是筋骨疼還是肌肉酸呢?丈夫:我想兩者都有吧,不要太鉆牛角尖?。ǚ驄D倆人繼續(xù)看電視)丈夫:怎么這些老電影都用同樣的背景?妻子:你是指什么老電影?是所有的老電影還是大部分老電影,還是就說這個老電影呢?丈夫:你怎么了?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妻子:我希望你能講得清楚一點。丈夫:你明白我的意思!不和你說了。揭示索引性表達的合理性經(jīng)驗研究例子談話的實際內容(談話者實際表達的意思)學生甲:你怎么這么晚?(我們不是約好了5點食堂門口見嘛,你怎么遲到了)學生乙:我剛下樓碰到了宋老師了(無奈的語氣)。(我本來是準時出來的,誰知道剛下樓就碰到宋老師了,他跟我聊了老半天,我也著急啊,沒辦法,他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學生甲:啊,他沒問你論文的事?(你真夠倒霉的,那我理解了。他和你說了些什么,我們的論文馬上就要交了,他讓我們修改,可我們還沒有改呢,他是不是批評你了)談話的實際內容(談話者實際表達的意思)對話內容可能很簡單,但言外之意很多,談話之所以能夠被理解,不僅基于表達出來的東西,還要依據(jù)大量未表達出來的言外之意。對于言外之意的理解需要依賴于談話當事人最近的互動過程和前景預期。因為言外之意是無窮無盡、難以琢磨的,所以實踐活動中的任何規(guī)則都不可能預先知道行動的情況和決定行動。對話內容可能很簡單,但言外之意很多,談話之所以能夠被理解,不3、日常行動的反身性行動的反身性是指行動與說明、場景之間的不可分性。行動總處于場景之中,而行動也構建了場景;說明雖然使行動被理解,但說明本身也是行動的內在組成部分,也不能脫離場景而存在。“說明在某種意義上是其所說明的環(huán)境的一部分,其在詳盡說明環(huán)境的同時也為環(huán)境所詳盡說明,這種反身性保證了自然語言的索引性特征”。3、日常行動的反身性行動的反身性是指行動與說明、場景之間的不加芬克爾關于反身性的一項經(jīng)驗研究實驗設計:邀請10名大學生參加一項稱為精神心理治療法的實驗。實驗者和被試分別在兩個相鄰屋子,通過對講機談話。被試提出至少10個只能用是或否回答的問題,由實驗者作出回答,但答案是隨機設定的。當被試每得到一個回答即對回答予以秘密評論。實驗目的:觀察被試如何使這些隨機答案具有意義。加芬克爾關于反身性的一項經(jīng)驗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被試并不認為實驗者的回答是隨機的,反而認為回答是針對問題的,并總是從回答中尋找預期的意義。于是,在幾個提問回答之后,被試和實驗者之間形成一種基本互動模式,這反過來又為被試理解以后的回答提供了依據(jù),并決定著他們接下來提出的問題。即使面對自相矛盾的回答,被試也力求作出合理解釋,總是想方設法地維持已建立起的基本互動模式。研究發(fā)現(xiàn):被試并不認為實驗者的回答是隨機的,反而認為回答是針研究結論:在整個咨詢過程中,回答的意義是被試依照某種基本模式反身性地建構出來的?!拔墨I解釋法”,即反身性的建構過程,就是將一種實際現(xiàn)象當做一種預先假定的基本模式的說明。一方面,這個基本模式(被試對實驗者回答的理解形成的固定互動模式)是由其個別證據(jù)(試驗中的開始幾個回答)引申而來;另一方面,個別證據(jù)反過來又是被基本模式所解釋的。模式本身和模式的特例相互強化,相互證明,互為對方的反身。研究結論:在整個咨詢過程中,回答的意義是被試依照某種基本模式實踐行動的意義也是反身性地構造起來的。實踐行動者在用其所屬的互動模式理解具體互動行為時,也將互動過程本身確定為一定類型的社會結構。也就是說,行動者在按照社會規(guī)范和標準的預期組織自己的活動時,也正用這些活動來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和維持這種社會規(guī)范的。實踐行動的意義也是反身性地構造起來的。四、常人方法學與傳統(tǒng)社會學:批判與方法論1、常人方法論的無差異性傳統(tǒng)社會學在看待社會學和生活世界的關系上都采用了主客觀二元對立思維方式——社會學家始終具有與研究對象相對立的主體身份,將社會學家視為站在生活世界之外的觀察者。常人方法論則主張社會學要立足點置于日常生活中,要用普通人處理日常生活的方法、人與人交往互動的方式來研究社會現(xiàn)象;社會學本身也是一種日?;顒樱贸H说难酃鈦砝斫?。四、常人方法學與傳統(tǒng)社會學:批判與方法論1、常人方法論的無差這種觀點就徹底放棄了社會學家的主體地位,擺脫了二元對立思維方式。而一旦社會學進入常人世界,社會學的研究問題領域也發(fā)生了變化,由社會結構轉向人際交往,從抽象的模式分析轉向具體可直接感知的日常實踐分析如談話。這種觀點就徹底放棄了社會學家的主體地位,擺脫了二元對立思維方2、方法論的獨特適當性胡塞爾的主張——“回到事情本身”,以盡可能接近社會現(xiàn)象本身為原則,要求研究者直接觀察,直接參與到環(huán)境中,使用現(xiàn)象學描述方法呈現(xiàn)事物的本來面目。“方法的獨特適當性”:即根據(jù)研究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使用社會學、人類學、解釋學等學科的經(jīng)驗研究方法來達到研究目的。2、方法論的獨特適當性胡塞爾的主張——“回到事情本身”,以盡3、破壞性實驗破壞性試驗是加芬克爾創(chuàng)立的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簡單的說,就是通過打破常規(guī)而發(fā)現(xiàn)常規(guī)。因為現(xiàn)實社會通常是現(xiàn)成的、不言而喻和毋庸置疑的,要想考察現(xiàn)實是怎么形成的,必須要擾亂現(xiàn)實的穩(wěn)定性,看看現(xiàn)實是如何重新建構的。3、破壞性實驗破壞性試驗是加芬克爾創(chuàng)立的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實驗1:要求學生回家后把父母稱為先生、女士,使用禮貌用語回答父母問題,破壞家庭原有的人際互動預期。實驗2:要求醫(yī)學院學生聽研究生入學考試的一段面試錄音。學生從錄音判斷出,申請者方言重,言語混亂,詞不達意,自吹自擂,詆毀其他學校專業(yè),不善交際等。之后讓學生看申請者的“正式信息”(假的):父親是企業(yè)總經(jīng)理,該生愛好文學,理科成績優(yōu)秀,研究能力強,曾有醫(yī)院工作經(jīng)歷且很成功,并已被錄取,推薦者的評價很好。之后要求學生再聽錄音,重新評估申請者。結果表明:“學生們積極的處理資料中的不一致,努力使兩種印象達到協(xié)調一致”。實驗1:要求學生回家后把父母稱為先生、女士,使用禮貌用語回答實驗結果:被試在面臨預期受到破壞時會產(chǎn)生緊張,并希望按照一些特殊方式解釋非常規(guī)情況的出現(xiàn),比如“你病了”“你瘋了”等。這恰好說明了日?;又邪罅繘]有言明的背景假設、共享知識和隱含模式,人們對于什么是常規(guī)的、預期的有著一致的認識。實驗結果:被試在面臨預期受到破壞時會產(chǎn)生緊張,并希望按照一些重構秩序的三種技巧尋求正常模式(提示彼此會到正常模式中);視角互換(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可能會發(fā)現(xiàn)具有相同的經(jīng)驗,因為人們往往會忽視視角的差異);運用“等待”假定(在不清楚對方的真實意思時,會等待必要的信息來理解對方的言語和行為)。重構秩序的三種技巧五、常人方法論的新發(fā)展1、談話分析談話分析簡稱CA,始于薩克斯的研究,被譽為常人方法學王冠上的一顆明珠,現(xiàn)已成為常人方法學研究中最顯要的理論支系之一,并對人類學、語言學、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等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五、常人方法論的新發(fā)展1、談話分析薩克斯認為,談話本身就是中最基本的社會行動類型,可以加以研究。談話分析就是關注于談話者形成談話活動的方法和程序。用薩克斯的話來說,就是通過對談話本身的結構和組織過程的分析,“揭示社會互動得以產(chǎn)生和被理解的過程與期待”。薩克斯認為,談話本身就是中最基本的社會行動類型,可以加以研究談話分析的特征:注重分析發(fā)生在經(jīng)驗環(huán)境中的、從事日?;顒拥娜藗冎g實際發(fā)生的談話,而不是日常語言哲學家們在頭腦中設想的“理想化的句子”。將談話本身作為研究對象,關注話語之間的關系,而非談話者間的關系。談話分析的特征:談話分析的特征:將談話視為實踐活動,強調談話活動的自我組織過程。談話需要談話者運用各種方法組織語言和把控互動過程,要理解談話的意義需要了解談話的組織過程。強調盡量完整保存談話內容,保證研究材料完全來自日常世界,而不是研究者強加的,所以最好的記錄手段是錄像、錄音,能夠完整真實地再現(xiàn)談話過程。談話分析的特征:談話分析的形式薩克斯早期關注于對日常生活的談話分析,70年代末以來,轉向了制度化領域中的談話分析。制度性談話:參與談話各方中至少一方是一個制度或正式機構中的成員,并且談話是任務取向的比如教室教學中的談話、法庭辯論、新聞訪談、醫(yī)患交談等。制度性談話涉及到成員的互動策略與制度結構之間的關系。談話分析的形式談話分析的形式次序輪流。不管是在制度化情境中還是日常生活中,談話行為都受到輪次系統(tǒng)的影響。次序輪流即交談中的一方先說話,然后是另一方,因而這種次序輪流成了交談的關鍵。例如:什么時候應該暫停并提供明確提示,以提示對方他可以開始說話了;什么時候應該打斷;什么時候討論等。談話分析的形式2、工作研究工作研究主要關注職業(yè)工作過程這種組織化現(xiàn)象,研究“一種職業(yè)活動是如何工作的”,比如自然科學、演奏、演講等職業(yè)是如何工作的。以往關于職業(yè)或工作的社會學研究關注職業(yè)的特征而非職業(yè)本身。工作研究將職業(yè)活動本身當做社會現(xiàn)象,將科學研究、數(shù)學推理、藝術創(chuàng)造等職業(yè)當做從社會角度組織起來的專業(yè)實踐活動來研究。2、工作研究工作研究主要關注職業(yè)工作過程這種組織化現(xiàn)象,研究六、常人方法論的影響與評價1、常人方法論開創(chuàng)了思維方式上的革命常人方法論堅決反對傳統(tǒng)社會學的科學主義立場,力圖從日常生活世界出發(fā),使用普通人處理日常生活、人與人交往互動的方法。常人方法論認為社會學、科學研究本身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使社會學放棄了作為客體對立面的主體地位的二元對立思維方式,從而克服了科學主義。由于它把研究者納入主體間性關系之中來思考,因此是徹底經(jīng)驗主義的,從而具有了反思性,克服了傳統(tǒng)社會學想把社會當成一種經(jīng)驗世界來研究,但又站在經(jīng)驗世界之外,而不能真正理解行動者行動的意義的矛盾。六、常人方法論的影響與評價1、常人方法論開創(chuàng)了思維方式上的革2、常人方法論對主流社會學的影響近年來,常人方法學對主流社會理論發(fā)展的影響以成顯而易見的事實,當代重要的社會理論家如吉登斯、柯林斯、哈貝馬斯、布迪厄等都曾系統(tǒng)地研究常人方法學的理論,并大量吸收其概念和研究思路以發(fā)展自己的理論。2、常人方法論對主流社會學的影響符號互動論思想小結

符號互動論明顯的理論特征:

1、重視人的主觀(自我)因素,強調人既是客體又是主體(即自我的雙重性);

2、重視對社會微觀層次的研究,強調個人的特殊性,注重對個人之間的互動過程的研討;

3、重視對實際生活和互動過程即所謂經(jīng)驗世界的考察,主張從生活經(jīng)驗中歸納出理論。符號互動論思想小結符號互動論明顯的理論特征:符號互動論的理論局限1、過分側重于個人的、個別的因素,忽視乃至否定社會結構、社會制度的重要作用;2、盡管布魯默等人一再強調他們的理論能夠研究大型的社會組織和結構,但是從符號互動論的基本命題、方法論原則以及所從事的經(jīng)驗研究的內容和成果看,它始終是長于個人、小群體的社會學理論;3、符號互動論強調主觀意義的重要價值與作用,在方法論上則注重于研究者個人的感覺、直覺,因而有只相信某種個人的直接經(jīng)驗的傾向,這就必然限制其研究活動的范圍。符號互動論的理論局限1、過分側重于個人的、個別的因素,忽視乃第16章

常人方法學第16章常人方法學創(chuàng)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哈羅德·加芬克爾。1917年生于美國新澤西州的紐瓦克市,1935年起進入紐瓦克大學學習經(jīng)濟學,1942年在北卡羅萊納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46年到1952年在哈佛大學社會關系學院師從帕森斯攻讀博士學位,1952年獲得博士學位后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教,1966年到1975年任社會學系系主任,1988年退休。創(chuàng)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哈羅德·加芬克爾。1917年生于美國新第16章-常人方法學-西方社會學理論(侯鈞生版)課件加芬克爾在1954年創(chuàng)造了“常人方法學”(ethnomethodology)一詞,由ethno、method、ology三部分組成,分別意為常人(普通人everyone或成員)、方法、學問,合起來意為常人方法學,意為一門研究常人在日常生活中行為處事所用的方法的學問。加芬克爾在1954年創(chuàng)造了“常人方法學”(ethnometh“常人方法學的研究在分析日常生活活動時,將其看作(社會)成員的方法,成員用它們使日常生活看起來是理性的,并出于各種實踐目的使行動是可講述的(reportable),也就是‘可說明的’(accountable)……”?!俺H朔椒▽W的研究在分析日常生活活動時,將其看作(社會)成員代表作:《常人方法學研究》(1967年),該書是常人方法學正式誕生的標志,也是常人方法學的主要代表作。其他代表人物:薩克斯、西庫雷爾、齊默爾曼、波爾納、謝格羅夫等。代表作:《常人方法學研究》(1967年),該書是常人方法學正一、常人方法學的理論淵源帕森斯的社會學理論現(xiàn)象學與現(xiàn)象學社會學維特根斯坦與日常語言哲學符號互動論一、常人方法學的理論淵源帕森斯的社會學理論二、常人方法學論社會秩序問題對帕森斯理論和傳統(tǒng)社會學的批判和反思:批判以帕森斯的功能主義理論為首的傳統(tǒng)社會學日益脫離社會實踐。批判傳統(tǒng)社會學對社會和人的形象的假定。批判傳統(tǒng)社會學的科學主義取向。二、常人方法學論社會秩序問題對帕森斯理論和傳統(tǒng)社會學的批判和批判以帕森斯的功能主義理論為首的傳統(tǒng)社會學日益脫離社會實踐。傳統(tǒng)社會學長期忽略對人們生活其中的“第一生活環(huán)境”即日常生活現(xiàn)實的分析,而以那些抽象的概念如結構、功能、角色等去說明社會現(xiàn)實。這種對社會現(xiàn)象的科學闡述方式扭曲了社會現(xiàn)實本身。常人方法則主張拋棄傳統(tǒng)社會學的理論框架和方法論,沿著舒茨的研究路徑,建構起直接揭示日常生活世界本身的理論和方法論。批判以帕森斯的功能主義理論為首的傳統(tǒng)社會學日益脫離社會實踐。批判傳統(tǒng)社會學對社會和人的形象的假定。傳統(tǒng)社會學假定社會事實是外在于個人的客觀存在物。常人方法論指出,社會事實是一種反身性的社會現(xiàn)實,不完全獨立于個人之外,會受到人的影響,處于不斷建構過程中。傳統(tǒng)社會學將人視為“判斷的傀儡”,認為行動者在社會行動中通過主動遵從已被內化了的規(guī)范而做出符合社會規(guī)范秩序的行動。這忽略了人類實踐的積極創(chuàng)造性,不能真正說明行動者是如何賦予行動以意義,如何感知和解釋行動,規(guī)范如何支配行動。批判傳統(tǒng)社會學對社會和人的形象的假定。批判傳統(tǒng)社會學的科學主義取向傳統(tǒng)社會學要求社會學家科學地描述世界,將科學理性用作解釋人類行動的方法論準則。常人方法學認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并不懂得使用科學理性,普通人使用日常推理而非科學推理來完成生活實踐,所以用科學理性來理解人類日常生活實踐活動是有問題的,會誤解甚至扭曲日常生活活動。批判傳統(tǒng)社會學的科學主義取向加芬克爾和帕森斯關于社會秩序的論戰(zhàn)帕森斯認為,社會秩序的實現(xiàn)是由于社會中存在一種規(guī)范秩序,它是社會成員對于社會的一致性理解,通過內化(主要是社會成員的社會化)過程,使成員得以共享這種規(guī)范秩序。當社會成員按照它規(guī)定的規(guī)則行事時,就避免了“失范”和“戰(zhàn)爭”,從而產(chǎn)生了社會中穩(wěn)定的事實秩序。加芬克爾和帕森斯關于社會秩序的論戰(zhàn)加芬克爾和帕森斯關于社會秩序的論戰(zhàn)加芬克爾指出,帕森斯將行動者視為判斷傀儡,完全忽視了日常生活中行動復雜的組織過程和行動者從事的大量權宜性的努力。社會行動結構不是社會行動著遵循已有社會規(guī)范的產(chǎn)物,而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正在進行的權宜性的成就”。正如舒茨所言:“生活世界就是不斷被我們的行動所修正并不斷修正我們行動的世界”。加芬克爾和帕森斯關于社會秩序的論戰(zhàn)三、日常生活與推理實踐常人方法學就是沿著舒茨開辟的道路投入對日常生活的實踐的分析,研究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運用嘗試性知識、程序和思考來解釋日常情境并行動的方法,并從普通人的日常行動及其看待行動的思考模式來考察社會現(xiàn)象。三、日常生活與推理實踐常人方法學就是沿著舒茨開辟的道路投入對社會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是沒有受到社會學訓練的普通人,他們才是現(xiàn)實社會的真正建構者和詮釋者。社會并不需要社會學家的分析、觀察和評論,因為社會早已按大多數(shù)人的觀點和方法“客觀”“現(xiàn)實”的存在和運行了,社會學家只需要觀察日常實踐生活的形式特征就行了。社會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是沒有受到社會學訓練的普通人,他們才是現(xiàn)實日常推理實踐活動的特征可說明性索引性反身性(反思性)日常推理實踐活動的特征1、日常實踐活動的可說明性日常生活實踐是一種可說明(可觀察和可報道)的實踐,意味著實踐的某些部分可以被參與者或旁觀者向他人描述、報道,可以被看到和談論,并為成員所理解,成為可認識的行動實踐。社會規(guī)范和規(guī)則是實踐行動可說明的基礎,充當參照標準的角色,不管實踐行動符合或違背社會規(guī)范規(guī)則,它都可充當解釋和說明實踐行動的基礎。1、日常實踐活動的可說明性日常生活實踐是一種可說明(可觀察和2、日常表達的索引性索引性在常人方法學中處于核心地位。索引性:人的行動與場景之外的社會結構之間的復雜關聯(lián)。也就是說,我們日常的話語中總是包含著與情境相連的情境外的意義。2、日常表達的索引性索引性在常人方法學中處于核心地位。索引性表達和客觀性表達索引性是日常表達的特征,完全依賴于情境的,而且任何一個看似孤立的表達或行動歸根結底都是索引鏈上的一環(huán)??陀^性是科學表達的特征。主要是對事物的客觀性質的普通特征予以描述,不受情境限制。借助客觀表達,各種精確的科學才得以建立。索引性表達和客觀性表達日常生活中的索引性表達是普遍的,盡管它模糊和不精確,卻不妨礙交流。反之,如果語言過于準確卻會破壞互動的意義。常人方法論從不試圖對行動進行理論說明,只要描述和說明索引性表達的合理性就可以了,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xiàn)日常生活真實面貌。日常生活中的索引性表達是普遍的,盡管它模糊和不精確,卻不妨礙揭示索引性表達的合理性經(jīng)驗研究例子(夫婦倆人在客廳看電視)丈夫:今天晚上我有點累。妻子:怎么個累法?身體累還是精神累,還是就覺得無聊?丈夫:不知道,主要是身體累吧。妻子:那是筋骨疼還是肌肉酸呢?丈夫:我想兩者都有吧,不要太鉆牛角尖?。ǚ驄D倆人繼續(xù)看電視)丈夫:怎么這些老電影都用同樣的背景?妻子:你是指什么老電影?是所有的老電影還是大部分老電影,還是就說這個老電影呢?丈夫:你怎么了?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妻子:我希望你能講得清楚一點。丈夫:你明白我的意思!不和你說了。揭示索引性表達的合理性經(jīng)驗研究例子談話的實際內容(談話者實際表達的意思)學生甲:你怎么這么晚?(我們不是約好了5點食堂門口見嘛,你怎么遲到了)學生乙:我剛下樓碰到了宋老師了(無奈的語氣)。(我本來是準時出來的,誰知道剛下樓就碰到宋老師了,他跟我聊了老半天,我也著急啊,沒辦法,他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學生甲:啊,他沒問你論文的事?(你真夠倒霉的,那我理解了。他和你說了些什么,我們的論文馬上就要交了,他讓我們修改,可我們還沒有改呢,他是不是批評你了)談話的實際內容(談話者實際表達的意思)對話內容可能很簡單,但言外之意很多,談話之所以能夠被理解,不僅基于表達出來的東西,還要依據(jù)大量未表達出來的言外之意。對于言外之意的理解需要依賴于談話當事人最近的互動過程和前景預期。因為言外之意是無窮無盡、難以琢磨的,所以實踐活動中的任何規(guī)則都不可能預先知道行動的情況和決定行動。對話內容可能很簡單,但言外之意很多,談話之所以能夠被理解,不3、日常行動的反身性行動的反身性是指行動與說明、場景之間的不可分性。行動總處于場景之中,而行動也構建了場景;說明雖然使行動被理解,但說明本身也是行動的內在組成部分,也不能脫離場景而存在?!罢f明在某種意義上是其所說明的環(huán)境的一部分,其在詳盡說明環(huán)境的同時也為環(huán)境所詳盡說明,這種反身性保證了自然語言的索引性特征”。3、日常行動的反身性行動的反身性是指行動與說明、場景之間的不加芬克爾關于反身性的一項經(jīng)驗研究實驗設計:邀請10名大學生參加一項稱為精神心理治療法的實驗。實驗者和被試分別在兩個相鄰屋子,通過對講機談話。被試提出至少10個只能用是或否回答的問題,由實驗者作出回答,但答案是隨機設定的。當被試每得到一個回答即對回答予以秘密評論。實驗目的:觀察被試如何使這些隨機答案具有意義。加芬克爾關于反身性的一項經(jīng)驗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被試并不認為實驗者的回答是隨機的,反而認為回答是針對問題的,并總是從回答中尋找預期的意義。于是,在幾個提問回答之后,被試和實驗者之間形成一種基本互動模式,這反過來又為被試理解以后的回答提供了依據(jù),并決定著他們接下來提出的問題。即使面對自相矛盾的回答,被試也力求作出合理解釋,總是想方設法地維持已建立起的基本互動模式。研究發(fā)現(xiàn):被試并不認為實驗者的回答是隨機的,反而認為回答是針研究結論:在整個咨詢過程中,回答的意義是被試依照某種基本模式反身性地建構出來的?!拔墨I解釋法”,即反身性的建構過程,就是將一種實際現(xiàn)象當做一種預先假定的基本模式的說明。一方面,這個基本模式(被試對實驗者回答的理解形成的固定互動模式)是由其個別證據(jù)(試驗中的開始幾個回答)引申而來;另一方面,個別證據(jù)反過來又是被基本模式所解釋的。模式本身和模式的特例相互強化,相互證明,互為對方的反身。研究結論:在整個咨詢過程中,回答的意義是被試依照某種基本模式實踐行動的意義也是反身性地構造起來的。實踐行動者在用其所屬的互動模式理解具體互動行為時,也將互動過程本身確定為一定類型的社會結構。也就是說,行動者在按照社會規(guī)范和標準的預期組織自己的活動時,也正用這些活動來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和維持這種社會規(guī)范的。實踐行動的意義也是反身性地構造起來的。四、常人方法學與傳統(tǒng)社會學:批判與方法論1、常人方法論的無差異性傳統(tǒng)社會學在看待社會學和生活世界的關系上都采用了主客觀二元對立思維方式——社會學家始終具有與研究對象相對立的主體身份,將社會學家視為站在生活世界之外的觀察者。常人方法論則主張社會學要立足點置于日常生活中,要用普通人處理日常生活的方法、人與人交往互動的方式來研究社會現(xiàn)象;社會學本身也是一種日常活動,要用常人的眼光來理解。四、常人方法學與傳統(tǒng)社會學:批判與方法論1、常人方法論的無差這種觀點就徹底放棄了社會學家的主體地位,擺脫了二元對立思維方式。而一旦社會學進入常人世界,社會學的研究問題領域也發(fā)生了變化,由社會結構轉向人際交往,從抽象的模式分析轉向具體可直接感知的日常實踐分析如談話。這種觀點就徹底放棄了社會學家的主體地位,擺脫了二元對立思維方2、方法論的獨特適當性胡塞爾的主張——“回到事情本身”,以盡可能接近社會現(xiàn)象本身為原則,要求研究者直接觀察,直接參與到環(huán)境中,使用現(xiàn)象學描述方法呈現(xiàn)事物的本來面目?!胺椒ǖ莫毺剡m當性”:即根據(jù)研究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使用社會學、人類學、解釋學等學科的經(jīng)驗研究方法來達到研究目的。2、方法論的獨特適當性胡塞爾的主張——“回到事情本身”,以盡3、破壞性實驗破壞性試驗是加芬克爾創(chuàng)立的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簡單的說,就是通過打破常規(guī)而發(fā)現(xiàn)常規(guī)。因為現(xiàn)實社會通常是現(xiàn)成的、不言而喻和毋庸置疑的,要想考察現(xiàn)實是怎么形成的,必須要擾亂現(xiàn)實的穩(wěn)定性,看看現(xiàn)實是如何重新建構的。3、破壞性實驗破壞性試驗是加芬克爾創(chuàng)立的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實驗1:要求學生回家后把父母稱為先生、女士,使用禮貌用語回答父母問題,破壞家庭原有的人際互動預期。實驗2:要求醫(yī)學院學生聽研究生入學考試的一段面試錄音。學生從錄音判斷出,申請者方言重,言語混亂,詞不達意,自吹自擂,詆毀其他學校專業(yè),不善交際等。之后讓學生看申請者的“正式信息”(假的):父親是企業(yè)總經(jīng)理,該生愛好文學,理科成績優(yōu)秀,研究能力強,曾有醫(yī)院工作經(jīng)歷且很成功,并已被錄取,推薦者的評價很好。之后要求學生再聽錄音,重新評估申請者。結果表明:“學生們積極的處理資料中的不一致,努力使兩種印象達到協(xié)調一致”。實驗1:要求學生回家后把父母稱為先生、女士,使用禮貌用語回答實驗結果:被試在面臨預期受到破壞時會產(chǎn)生緊張,并希望按照一些特殊方式解釋非常規(guī)情況的出現(xiàn),比如“你病了”“你瘋了”等。這恰好說明了日常互動中包含著大量沒有言明的背景假設、共享知識和隱含模式,人們對于什么是常規(guī)的、預期的有著一致的認識。實驗結果:被試在面臨預期受到破壞時會產(chǎn)生緊張,并希望按照一些重構秩序的三種技巧尋求正常模式(提示彼此會到正常模式中);視角互換(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可能會發(fā)現(xiàn)具有相同的經(jīng)驗,因為人們往往會忽視視角的差異);運用“等待”假定(在不清楚對方的真實意思時,會等待必要的信息來理解對方的言語和行為)。重構秩序的三種技巧五、常人方法論的新發(fā)展1、談話分析談話分析簡稱CA,始于薩克斯的研究,被譽為常人方法學王冠上的一顆明珠,現(xiàn)已成為常人方法學研究中最顯要的理論支系之一,并對人類學、語言學、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等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五、常人方法論的新發(fā)展1、談話分析薩克斯認為,談話本身就是中最基本的社會行動類型,可以加以研究。談話分析就是關注于談話者形成談話活動的方法和程序。用薩克斯的話來說,就是通過對談話本身的結構和組織過程的分析,“揭示社會互動得以產(chǎn)生和被理解的過程與期待”。薩克斯認為,談話本身就是中最基本的社會行動類型,可以加以研究談話分析的特征:注重分析發(fā)生在經(jīng)驗環(huán)境中的、從事日常活動的人們之間實際發(fā)生的談話,而不是日常語言哲學家們在頭腦中設想的“理想化的句子”。將談話本身作為研究對象,關注話語之間的關系,而非談話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