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驗丸-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七-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1e2eff05ba594e6176712ccbd222f1/541e2eff05ba594e6176712ccbd222f11.gif)
![神驗丸-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七-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1e2eff05ba594e6176712ccbd222f1/541e2eff05ba594e6176712ccbd222f12.gif)
![神驗丸-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七-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1e2eff05ba594e6176712ccbd222f1/541e2eff05ba594e6176712ccbd222f13.gif)
![神驗丸-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七-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1e2eff05ba594e6176712ccbd222f1/541e2eff05ba594e6176712ccbd222f14.gif)
![神驗丸-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七-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1e2eff05ba594e6176712ccbd222f1/541e2eff05ba594e6176712ccbd222f1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45神驗丸_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七_(dá)方劑加減變化匯總神驗丸_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七_(dá)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191.1. 組成: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191.2. 功效:冷勞氣痢,腹脅疼痛,水谷不消。 191.3.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七。 19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192. 相似度75%:神曲丸 192.1. 組成:神曲、蕪荑、吳茱萸各等分。 192.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192.3. 減:黃連 192.4. 功效: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內(nèi)冷痛。 192.5. 來源:《普濟(jì)方》卷二一三。 193. 相似度75%:蕪荑丸 193.1. 組成:蕪荑、黃連、神曲、麥芽(炒)各等分。 193.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193.3. 加:麥芽 193.4. 減:吳茱萸 193.5. 功效:小兒五疳。 203.6. 來源:《銀海精微》卷上。 204. 相似度75%:消疳化蟲丸 204.1. 組成:蕪荑、黃連、神曲、麥糵各等分。 204.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04.3. 加:麥糵 204.4. 減:吳茱萸 204.5. 功效:小兒因疳生蟲,五心煩熱者。 204.6. 來源:《杏苑》卷六。 205. 相似度75%:四味茱連丸 205.1. 組成:吳茱萸(炒)、黃連(炒)、神曲、荷葉各等分。 205.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05.3. 加:荷葉 205.4. 減:蕪荑 205.5. 功效:腹脹噫氣吞酸,食不能化。 205.6. 來源:《保嬰撮要》卷十。 206. 相似度60%:訶黎勒散 206.1. 組成:訶黎勒(炮,去核)半兩,吳茱萸(湯浸,焙炒)半兩,木香半兩,蕪荑(炒)半兩,黃連(去須,炒)1兩。 216.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16.3. 加:訶黎勒、木香 216.4. 減:神曲 216.5. 功效:寒濕傷脾,濡瀉。 216.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四。 217. 相似度50%:橘皮茱連散 217.1. 組成:橘皮6錢,吳茱萸3錢,黃連1兩(同吳茱萸炒),竹茹1團(tuán)。 217.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17.3. 加:橘皮、竹茹 217.4. 減:神曲、蕪荑 217.5. 功效:痘瘡初起,干嘔而噦。 217.6. 來源:《張氏醫(yī)通》卷十五。 218. 相似度50%:堅止湯 218.1. 組成:黃連1兩,吳茱萸1兩,厚樸1兩(一方干姜代吳萸)。 218.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18.3. 加:厚樸 228.4. 減:神曲、蕪荑 228.5. 功效:傷寒下痢赤白膿血,腹中痛者。 228.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一四三。 229. 相似度50%:加味香連丸 229.1. 組成:黃連2兩(炒),吳茱萸(滾水泡,炒)2兩,木香1錢,白豆蔻(帶殼,面裹火煨)1錢5分(秘方加乳香1錢、沒藥1錢)。 229.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29.3. 加:木香、白豆蔻 229.4. 減:神曲、蕪荑 229.5. 功效:諸痢。 229.6. 來源:《古今醫(yī)鑒》卷五。 2210. 相似度50%:緩中丸 2210.1. 組成:神曲(炒黃)半兩,訶子皮(炒)半兩,吳茱萸(揀凈,炒黑色)2兩。 2210.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210.3. 加:訶子皮 2210.4. 減:黃連、蕪荑 2210.5. 功效:傷乳食泄瀉。 2310.6. 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十。 2311. 相似度50%:苦散 2311.1. 組成:吳茱萸5兩,黃連5兩,白芍藥(俱銼如豆,同炒赤)5兩。 2311.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311.3. 加:白芍藥 2311.4. 減:神曲、蕪荑 2311.5. 功效:小兒脾受濕,泄痢不止,米谷不化;亦治疳氣下痢。 2311.6. 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養(yǎng)生必用》。 2312. 相似度50%:黃連丸 2312.1. 組成:黃連(去須,炒)2兩,木香1兩,吳茱萸(湯洗3遍,炒干)1兩。 2312.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312.3. 加:木香 2312.4. 減:神曲、蕪荑 2312.5. 功效:傷寒后一切痢疾,無問冷熱,腹痛。 2312.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二十六。 2313. 相似度50%:黃連茱萸散 2313.1. 組成:黃連(去須)1兩,吳茱萸(揀去枝梗)半兩,干姜2錢,巴豆(肥大者)1個(去皮)。 2413.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413.3. 加:干姜、巴豆 2413.4. 減:神曲、蕪荑 2413.5. 功效:小兒傷乳食下瀉。 2413.6. 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十。 2414. 相似度50%:黃連丸 2414.1. 組成:黃連、吳茱萸各等分。 2414.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414.3. 減:神曲、蕪荑 2414.4. 功效:腸風(fēng)下血。 2414.5. 來源:《朱氏集驗方》卷六。 2415. 相似度50%:黃連丸 2415.1. 組成:黃連半兩,蕪荑(去皮)、使君子(去殼)半兩(洗凈,研)。 2415.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415.3. 加:使君子 2415.4. 減:神曲、吳茱萸 2515.5. 功效:疳疾。 2515.6. 來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2516. 相似度50%:六神丸 2516.1. 組成:木香(濕紙裹煨)、黃連(去須)、神曲(炒)、川楝子肉、蕪荑、麥蘗(炒)各等分。 2516.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516.3. 加:木香、川楝子肉、麥蘗 2516.4. 減:吳茱萸 2516.5. 功效:小兒諸疳。 2516.6.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二五四引《局方》。 2517. 相似度50%:蘆薈丸 2517.1. 組成:龍膽草1兩,黃連(去須)1兩,蕪荑1兩(去皮,先炒黃色,次入前藥,一處炒赤色)。 2517.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517.3. 加:龍膽草 2517.4. 減:神曲、吳茱萸 2517.5. 功效:脾胃積熱,遂成疳疾。小兒疳積,其狀漸黃瘦,拍背如鼓鳴,脊骨如鋸,乃積而生熱成疳也。 2617.6. 來源:《醫(yī)方大成》引湯氏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二五五)。 2618. 相似度50%:黃連茱萸湯 2618.1. 組成:黃連4兩,吳茱萸1兩,當(dāng)歸1兩,石榴皮3兩。 2618.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618.3. 加:當(dāng)歸、石榴皮 2618.4. 減:神曲、蕪荑 2618.5. 功效:積冷徹白痢下不斷,變成赤黑血汁爛魚腦,腸疼痛,枯瘦不能飲食。 2618.6. 來源:《普濟(jì)方》卷二一一。 2619. 相似度50%:茯苓茱萸丸 2619.1. 組成:茯苓、吳茱萸(湯浸5次,焙干)、芍藥(不問赤白皆可用)、黃連(去須)各等分。 2619.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619.3. 加:茯苓、芍藥 2619.4. 減:神曲、蕪荑 2619.5. 功效:傷寒。 2619.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車論》。 2720. 相似度50%:斷下丸 2720.1. 組成:神曲1兩(微炒),吳茱萸(綠色者揀凈,泡洗7遍)1兩。 2720.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720.3. 減:黃連、蕪荑 2720.4. 功效:暴瀉。 2720.5. 來源:《百一》卷六引孫盈仲方。 2721. 相似度50%:二氣黃金丸 2721.1. 組成:黃連、吳茱萸、當(dāng)歸各等分。 2721.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721.3. 加:當(dāng)歸 2721.4. 減:神曲、蕪荑 2721.5. 功效:赤白下痢,變生惡證,大便若魚爛黑汁,腸中切痛,枯瘦不能食者。 2721.6. 來源:《元和紀(jì)用經(jīng)》。 2722. 相似度50%:二色丸 2722.1. 組成:吳茱萸(揀去枝梗)2兩,黃連(去須)2兩,巴豆49粒(去皮)。 2722.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822.3. 加:巴豆 2822.4. 減:神曲、蕪荑 2822.5. 功效:赤白痢。 2822.6. 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十一。 2823. 相似度50%:二色丸 2823.1. 組成:吳茱萸2兩,黃連2兩。 2823.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823.3. 減:神曲、蕪荑 2823.4. 功效:痢疾及水泄,腸風(fēng)。 2823.5. 來源:《本草綱目》卷三十二引《衛(wèi)生雜興》。 2824. 相似度50%:二宜散 2824.1. 組成:黃連(去須)1兩,吳茱萸(湯浸,焙,炒)1兩。 2824.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824.3. 減:神曲、蕪荑 2824.4. 功效:膿血痢。 2824.5.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六。 2925. 相似度50%:黃連丸 2925.1. 組成:黃連1兩(去須,微炒),蚺蛇膽半兩,蕪荑1兩(微炒)。 2925.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925.3. 加:蚺蛇膽 2925.4. 減:神曲、吳茱萸 2925.5. 功效:小兒久痢,腸頭挺出。 2925.6. 來源:《圣惠》卷九十三。 2926. 相似度50%:扶老強(qiáng)中丸 2926.1. 組成:吳茱萸(揀凈,炒)4兩,干姜(炮)4兩,大麥糵(炒)10兩,神曲(銼,炒)20兩(一方有陳皮2兩,青皮2兩)。 2926.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2926.3. 加:干姜、大麥糵 2926.4. 減:黃連、蕪荑 2926.5. 來源:《百一》卷二。 2927. 相似度50%:秘傳正胃丸 2927.1. 組成:吳茱萸1兩,黃連1兩。 2927.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027.3. 減:神曲、蕪荑 3027.4. 功效:吞酸。 3027.5. 來源:《松崖醫(yī)徑》卷下。 3028. 相似度50%:甘露散 3028.1. 組成:黃連(去須,銼)1兩,吳茱萸半兩。 3028.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028.3. 減:神曲、蕪荑 3028.4. 功效:暑氣。 3028.5.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三十四。 3029. 相似度50%:化蟲丸 3029.1. 組成:蕪荑、黃連、神曲、麥蘗、烏梅(各微炒)、陳皮(去白)各等分。 3029.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029.3. 加:麥蘗、烏梅、陳皮 3029.4. 減:吳茱萸 3029.5. 功效:小兒好食炭土,不長肌膚,五心煩熱,鼻赤齒搖。 3029.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三九九。 3130. 相似度50%:化蟲丸 3130.1. 組成:白蕪荑、黃連、神曲、麥芽(各炒)等分。 3130.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130.3. 加:白蕪荑、麥芽 3130.4. 減:吳茱萸、蕪荑 3130.5. 功效:疳熱。 3130.6. 來源:《醫(yī)學(xué)綱目》卷三十八引湯氏方。 3131. 相似度50%:化蟲丸 3131.1. 組成:蕪荑、錫灰、神曲、麥蘗各等分。 3131.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131.3. 加:錫灰、麥蘗 3131.4. 減:吳茱萸、黃連 3131.5. 功效:諸蟲。 3131.6. 來源:《朱氏集驗方》卷十五。 3132. 相似度50%:如神散 3132.1. 組成:白芍藥、川當(dāng)歸、吳茱萸、黃連(炒赤色)各等分。 3132.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232.3. 加:白芍藥、川當(dāng)歸 3232.4. 減:神曲、蕪荑 3232.5. 功效:腸胃氣虛,冷熱不調(diào),下痢赤白,狀如魚腦,里急后重。 3232.6. 來源:《普濟(jì)方》卷二一一。 3233. 相似度50%:黃連馬通湯 3233.1. 組成:小豆1升,黃連1兩(去毛),馬通汁3升,吳茱萸1兩。 3233.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233.3. 加:小豆、馬通汁 3233.4. 減:神曲、蕪荑 3233.5. 功效:天行毒病,或下不止,咽痛。 3233.6. 來源:《外臺》卷六引《深師方》。 3234. 相似度50%:肥兒丸 3234.1. 組成:白蕪荑(去殼秤)、黃連(去須)、神曲、麥糵各等分。 3234.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234.3. 加:白蕪荑、麥糵 3234.4. 減:吳茱萸、蕪荑 3334.5. 功效:小兒食積,脾熱成疳,乳食不下,腹脹吐瀉,腹大青筋,體瘦多涎,發(fā)稀白禿,齦爛目翳,口舌、周身生瘡,小便澄白。以及驚風(fēng)后失音?;蛑勿岱e,或治疳瘦。風(fēng)后喑不能言。涎多,涎流不出口者,乃名脾熱。五疳或白禿體瘦,腹脹成疳,或作瀉不止,或食積脾疳,目生云翳,牙齦腐爛,發(fā)熱瘦法。 3334.6. 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五引《朱氏家傳》。 3335. 相似度50%:香連丸 3335.1. 組成:黃連(大如雞爪者,去枝梗,橫切)3錢,吳茱萸3錢,木香3錢,石蓮子肉3錢。 3335.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335.3. 加:木香、石蓮子肉 3335.4. 減:神曲、蕪荑 3335.5. 功效:下痢膿血,赤白相雜,里急后重。 3335.6. 來源:《育嬰秘訣》卷四。 3336. 相似度50%:豬肚丸 3336.1. 組成:柴胡1兩,黃連1兩,秦艽1兩(凈),蕪荑2兩(瓦上煿干,去殼取肉,別為末,臨時入用)。 3336.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336.3. 加:柴胡、秦艽 3336.4. 減:神曲、吳茱萸 3436.5. 功效:小兒肝熱面瘦。 3436.6. 來源:《準(zhǔn)繩_幼科》卷八。 3437. 相似度50%:茱萸丸 3437.1. 組成:吳茱萸2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黃連2兩(去須,微炒)。 3437.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437.3. 減:神曲、蕪荑 3437.4. 功效:水瀉不止。赤白痢,腹臍痛,日夜無度,膿血相雜,里急及腸風(fēng)下血。 3437.5. 來源:《圣惠》卷五十九。 3438. 相似度50%:茱萸丸 3438.1. 組成:吳茱萸1兩,黃連1兩(去須)。 3438.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438.3. 減:神曲、蕪荑 3438.4. 功效:冷熱不調(diào),赤白五色,諸般痢,腹痛后重。 3438.5. 來源:《普濟(jì)方》卷三九七。 3439. 相似度50%:茱萸丸 3439.1. 組成:吳茱萸1兩(黑豆汁浸,炒干),黃連(去須)1兩半。 3539.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539.3. 減:神曲、蕪荑 3539.4. 功效:產(chǎn)后赤白痢日久,臍腹冷疼。 3539.5. 來源:《圣濟(jì)總錄》(人衛(wèi)本)卷一六五。 3540. 相似度50%:茱連丸 3540.1. 組成:黃連(去須)、吳茱萸(湯泡7遍)、罌粟殼(蜜炙,去頂)各等分。 3540.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540.3. 加:罌粟殼 3540.4. 減:神曲、蕪荑 3540.5. 功效:泄瀉及赤白痢。 3540.6.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七。 3541. 相似度50%:茱連丸 3541.1. 組成:吳茱萸(揀凈)、黃連(去須,半寸一截,同炒熟,分為二處)。 3541.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541.3. 減:神曲、蕪荑 3541.4. 功效:赤白痢。痞滿。 3641.5. 來源:《直指》卷十四。 3642. 相似度50%:茱連散 3642.1. 組成:黃連半兩,吳茱萸2錢。 3642.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642.3. 減:神曲、蕪荑 3642.4. 功效:痘疹吐者。初發(fā)熱,暴吐不止,此火氣上逆也。 3642.5. 來源:《痘疹世醫(yī)心法》卷十一。 3643. 相似度50%:茱連散 3643.1. 組成:黃連半兩,吳茱萸2錢(2味同炒),青竹茹1團(tuán)。 3643.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643.3. 加:青竹茹 3643.4. 減:神曲、蕪荑 3643.5. 功效:干嘔。 3643.6. 來源:《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3644. 相似度50%:中經(jīng)丸 3644.1. 組成:神曲(炒)1兩,干姜(炮)1兩,麥蘗(炒)2兩,吳茱萸半兩(湯洗7次,焙干)。 3744.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744.3. 加:干姜、麥蘗 3744.4. 減:黃連、蕪荑 3744.5. 功效:蠱脹,虛腫滿脹,不思飲食。 3744.6.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二九引《施圓端效方》。 3745. 相似度50%:制肝散 3745.1. 組成:白芍1兩,吳茱萸5分,黃連1錢,茯苓5錢。 3745.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745.3. 加:白芍、茯苓 3745.4. 減:神曲、蕪荑 3745.5. 功效:肝木克胃土,飲食入胃即吐。 3745.6. 來源:《辨證錄》卷五。 3746. 相似度50%:萸連丸 3746.1. 組成:吳茱萸、黃連(去蘆)各等分。 3746.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746.3. 減:神曲、蕪荑 3846.4. 功效:痢。 3846.5. 來源:《百一》卷六,名見《證治要訣類方》卷四。 3847. 相似度50%:引胃湯 3847.1. 組成:人參1錢,黃連3錢,吳茱萸3分,菖蒲3分。 3847.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847.3. 加:人參、菖蒲 3847.4. 減:神曲、蕪荑 3847.5. 功效:胃中濕熱極盛,腹痛作痢,上吐不食,下痢不止,甚至勺水難飲,胃中悶亂者。 3847.6. 來源:《辨證錄》卷七。 3848. 相似度50%:曲糵丸 3848.1. 組成:神曲(銼,炒)1兩,麥糵(炒)1兩,黃連(去須)半兩,巴豆3粒(去殼同炒,令轉(zhuǎn)色,去巴豆不用)。 3848.2. 原方對照:神曲(炒)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黃連(去須,炒)3分,蕪荑(炒)3分。 3848.3. 加:麥糵、巴豆 3848.4. 減:吳茱萸、蕪荑 3848.5. 功效:酒癖不消,心腹脹滿,噫醋吞酸,呃逆不食,脅助疼痛。 384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辦公樓裝修合同終止協(xié)議書
- 汽車銷售行業(yè)購車合同補充協(xié)議
- 2024年環(huán)保工程項目管理咨詢合同
- 高新技術(shù)企業(yè)知識產(chǎn)權(quán)轉(zhuǎn)讓合同
- 酒店物業(yè)設(shè)施管理服務(wù)合同
- 科研機(jī)構(gòu)科技成果轉(zhuǎn)化合同
- 2024年智能交通系統(tǒng)建設(shè)項目投資合同
- 美容美發(fā)行業(yè)發(fā)型設(shè)計合同
- 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開發(fā)項目合同
- 文化娛樂行業(yè)版權(quán)轉(zhuǎn)讓合同
- 人教版高中生物學(xué)新舊教材知識差異盤點
- 四年級四年級下冊閱讀理解20篇(附帶答案解析)經(jīng)典
- 大連高新區(qū)整體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產(chǎn)業(yè)及功能布局)
- 國有資產(chǎn)管理法律責(zé)任與風(fēng)險防控
- 未婚生子的分手協(xié)議書
- 變更監(jiān)事章程修正案范例
- 北京小客車指標(biāo)租賃協(xié)議五篇
- 輸液室運用PDCA降低靜脈輸液患者外滲的發(fā)生率品管圈(QCC)活動成果
- YY/T 0681.2-2010無菌醫(yī)療器械包裝試驗方法第2部分:軟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強(qiáng)度
- 煙氣管道阻力計算
- 城鄉(xiāng)環(huán)衛(wèi)一體化保潔服務(wù)迎接重大節(jié)日、活動的保障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