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詞匯之介詞、連詞 課件_第1頁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詞匯之介詞、連詞 課件_第2頁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詞匯之介詞、連詞 課件_第3頁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詞匯之介詞、連詞 課件_第4頁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詞匯之介詞、連詞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常識目錄CONTENTS介詞01連詞02一、介詞(一)介詞

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詞組的前面,組成介詞結(jié)構(gòu),作動詞或形容詞的狀語或補語,以表示時間、處所、目的、原因、方式、對象等。

古代漢語常用的介詞有“于(於、乎)、以、為、由、自、從、向、在、用、被”等。(一)介詞

1、于(於、乎)△“于”和“於”的區(qū)別①上古不同音。②主要區(qū)別在于書寫形式上,即“于”產(chǎn)生的時間比“於”早(甲古文中只用“于”,戰(zhàn)國后多寫作“於”,后有簡化為“于”)。(一)介詞(1)①表示處所,包括方位和方向,此時“于”字可不出現(xiàn)。例: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蹲髠鳌べ夜辍吩酵豕篡`棲於會稽之上。《國語·勾踐滅吳》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墩撜Z·季氏將伐顓臾》顏成子游立侍乎前?!肚f子·齊物論》吾聞秦軍圍趙王巨鹿?!妒酚洝ろ椨鸨炯o(jì)》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妒酚洝の鏖T豹治鄴》(一)介詞②表示時間。例:自朝至于日中昃(zè)不遑暇食?!渡袝o逸》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韓非子·五蠹》有志乎古者希矣。韓愈《答李翊書》(一)介詞(2)介紹涉及的對象。例:先民有言:“詢于芻蕘?!毖圆﹩栆??!盾髯印ご舐浴窛}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蹲髠鳌む嵅硕斡谯场防麧墒┖跞f物?!肚f子·大宗師》(一)介詞(3)表示比較。例: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盾髯印駥W(xué)》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於長安君。《戰(zhàn)國策·觸龍説趙太后》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4)表示被動。例:刑賞已諾,信乎天下矣?!盾髯印ね醢浴罚ㄒ唬┙樵~2、以(1)表示動作行為以某物為工具或憑借,譯為“用”或“拿”。例:蛇出於其下,以肱擊之?!蹲髠鳌れ斨畱?zhàn)》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荀子·勸學(xué)》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俄n非子·五蠹》(一)介詞2、以(2)表示憑借某種資格、身份或地位,率領(lǐng)或依照。例:至其時,西門豹往會之河上,……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妒酚洝の鏖T豹治鄴》騫以郎應(yīng)募使月氏?!稘h書·張騫傳》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妒酚洝ろ椨鸨炯o(jì)》余船以次俱進?!顿Y治通鑒·漢紀(jì)五十七》(一)介詞2、以(3)表示原因,譯為“因”、“因為”、“由于”。例: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稇?zhàn)國策·魏策四》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妒酚洝り惿嫫鹆x》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一)介詞2、以(4)表示時間,譯為“于”、“在”。例:文(田文,即孟嘗君)以五月五日生?!妒酚洝っ蠂L君列傳》韓說以太初三年為游擊將軍?!妒酚洝ばl(wèi)將軍驃騎列傳》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一)介詞2、以△①“以”字的位置:用在謂語動詞之前或謂語動詞之后。例: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盾髯印駥W(xué)》②把“以”的賓語提前,以突出或強調(diào)。例: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蹲髠鳌R桓公伐楚》一以當(dāng)十?!妒酚洝ろ椨鸨炯o(jì)》(一)介詞2、以③“以”字的賓語上文出現(xiàn)過,這時賓語可省略。例: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蹲髠鳌む嵅硕斡谯场?/p>

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④“無以(亡以)”是一種凝固形式,“以”后可不帶賓語。例: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盾髯印駥W(xué)》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读凶印珕枴罚ㄒ唬┙樵~2、以⑤“以”可作連詞,作用略同于“而”。例: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史記·孫臏》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王勃《滕王閣序》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一)介詞3、為(1)“為”(四聲)經(jīng)常和它后面的賓語一起放在謂語動詞前面作狀語,表示對象、目的、原因等關(guān)系。例:為長安君約車百乘。《戰(zhàn)國策·觸龍説趙太后》苦為河伯娶婦?!妒酚洝の鏖T豹治鄴》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滅。《荀子·天論》漢族十余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妒酚洝ろ椨鸨炯o(jì)》(一)介詞3、為(2)“為”后面的賓語可省略。例:禹之時,十年九澇,而氺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肚f子·秋水》居輜車中,坐為計謀?!妒酚洝O臏》煩大巫嫗為入報河伯?!妒酚洝の鏖T豹治鄴》(3)表被動,讀二聲。(一)介詞3、為(2)“為”后面的賓語可省略。例:禹之時,十年九澇,而氺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肚f子·秋水》居輜車中,坐為計謀。《史記·孫臏》煩大巫嫗為入報河伯?!妒酚洝の鏖T豹治鄴》(3)表被動,讀二聲。二、連詞(二)連詞1、定義:是連接詞、詞組或句子的虛詞。(二)連詞2、分類(1)與①連詞:連接并列的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詞組。例:蜩與學(xué)鳩笑之?!肚f子·逍遙游》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屈原《離騷》吾與女同好棄惡,復(fù)憂舊德,以追念前勛?!蹲髠鳌蜗嘟^秦》凡有爵者與七十者與未齔者,皆不為奴?!稘h書·刑法志》△現(xiàn)代漢語連詞“和”連接三個以上的并列成分,一般只在末一項前用一次。(二)連詞②介詞:它前后的成分不是并列的,而是和它后面的賓語組成介詞結(jié)構(gòu),在句中作狀語。例: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蹲髠鳌でf公十年》夸父與日逐走?!渡胶=?jīng)·夸父逐日》君安與項伯有故?《史記·鴻門宴》一次。(二)連詞△①介詞“與”的賓語可省略。

例:獨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妒酚洝り惿嫫鹆x》萬峰無不下伏,獨蓮花與抗耳。徐宏祖《游天都》②介詞“與”和連詞“與”的區(qū)別。A介詞前有狀語修飾。B介詞后的成分可以省略。C介詞的成分可以前置。D連詞的成分位置可互換。(二)連詞(2)而①用在聯(lián)合結(jié)構(gòu)里,連接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動詞性的詞組,表示兩種性質(zhì)或行為的聯(lián)系。例:美而艷?!蹲髠鳌せ腹辍?/p>

敏于事而慎于言?!墩撜Z·學(xué)而》

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執(zhí)其手而與之謀。《國語·勾踐滅吳》(二)連詞△A連接兩個主謂結(jié)構(gòu),表示兩件事情的聯(lián)系。例: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故令尹誅而楚姦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俄n非子·五蠹》臣死而秦治,賢于生也?!稇?zhàn)國策·范睢說秦王》B一般不連接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但作謂語且?guī)в忻鑼懶再|(zhì)的名詞或名詞性詞組除外。例: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勸學(xué)》(二)連詞C用于順接和逆接,但并不是“而”本身有這兩種性質(zhì)。a順接是指相連接的兩項在意思上是并列的,或者是相承的,中間沒有轉(zhuǎn)折。譯為“而且、就”等。例: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渡胶=?jīng)·精衛(wèi)填海》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論語·學(xué)而》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fù)得兔。《韓非子·五蠹》

吾聞沛公慢而易人。《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二)連詞b逆接是指相連接的兩項在意思上是相對的或相反的,即含有轉(zhuǎn)折的意思。譯為“但是、卻”等。例: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謀攻》

水淺而舟大也?!肚f子·逍遙游》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呂氏春秋·察今》

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二)連詞②用在偏正結(jié)構(gòu)里,連接狀語和謂語動詞,意思上是一種順接,但并不是并列和轉(zhuǎn)折的意思。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蹲髠鳌でf公十年》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業(yè)。《荀子·勸學(xué)》

太后盛氣而揖之。《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經(jīng)·夸父逐日》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妒酚洝り惿嫫鹆x》

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恫渡哒哒f》(二)連詞②用在偏正結(jié)構(gòu)里,連接狀語和謂語動詞,意思上是一種順接,但并不是并列和轉(zhuǎn)折的意思。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莊公十年》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業(yè)?!盾髯印駥W(xué)》

太后盛氣而揖之?!稇?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經(jīng)·夸父逐日》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妒酚洝り惿嫫鹆x》

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恫渡哒哒f》(二)連詞③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里,放在主謂之間,意思上是一種逆接,表示不該有而有的事,或含有假設(shè)的意思。例: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戰(zhàn)國策·趙策三》子產(chǎn)而死,誰其嗣之?《左傳·襄公三十年》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見;意不如安,愿無變國俗?!墩f苑·奉使》(二)連詞(3)則、然則①則A表示兩事在時間上的相承,譯為“就、便”。例:戰(zhàn)則請從?!蹲髠鳌でf公十年》聞令下,則各以其學(xué)議之?!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人情一日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晁錯《論貴粟疏》(二)連詞(3)則、然則①則B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聯(lián)系,譯為“那么、那么就”。例: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肚f子·逍遙游》民貧則奸邪生。晁錯《論貴粟疏》(二)連詞(3)則、然則△這種“則”,如果用于平行的兩個分句,那就形成對比。例:應(yīng)之以治則吉,應(yīng)之以亂則兇。《荀子·天論》是故無事則國富,有事則兵強?!俄n非子·五蠹》入則心非,出則巷議。《史記·秦始皇列傳》(二)連詞(3)則、然則C表示假設(shè),譯為“如果、假如”。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肚f子·逍遙游》項王乃謂海春侯大司馬曹咎等曰:“謹守成皋!則漢欲挑戰(zhàn),慎勿與戰(zhàn)!”《史記·項羽本紀(jì)》(二)連詞(3)則、然則D表示發(fā)現(xiàn),譯為“原來已經(jīng)”。例: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墩撜Z·子路從而后》(二)連詞(3)則、然則②然則A指示代詞加連詞,表示順著上文的語義,申說應(yīng)有的后果。例:今后有構(gòu)木鉆燧于夏后之世者,必為鯀禹笑矣……然則今有美堯、舜、禹、湯、武、禹之道于當(dāng)今之世者,必為新圣笑矣?!俄n非子·五蠹》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李斯《諫逐客書》(二)連詞(3)則、然則②然則B凝固形式,譯為“那么”。例: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范仲淹《岳陽樓記》吾方以此為鑒。然則吾何以傳女曹哉?汪琬《傳是樓記》(二)連詞(4)雖、雖然①“雖”表示讓步,譯為“雖然、即使”。例:十五歲矣,雖少,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贝搜噪m小,可以喻大也?!妒酚洝だ顚④娏袀鳌冯m有槁暴,不復(fù)挺者,揉使之然也?!盾髯印駥W(xué)》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二)連詞(4)雖、雖然②“雖然”是連詞和指示代詞的連用,譯為“雖然如此”。例: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孟子·許行》雖然,猶有未樹也?!肚f子·逍遙游》(二)連詞(5)然、然而①“然”表示轉(zhuǎn)折,譯為“可是、但是、然而”。例:自始合,茍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蹲髠鳌れ斨畱?zhàn)》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妒酚洝じ咦姹炯o(jì)》(二)連詞(5)然、然而②然而A指示代詞加連詞,譯為“如此,而”、“雖然如此,但是”。例: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睹献印す珜O丑下》汝潁以為險,江漢以為池,限之以鄧林,緣之以方城,然而秦師至而鄢郢舉,若振槁然?!盾髯印ぷh兵》(二)連詞(5)然、然而B凝固形式,“然”字用來肯定上文的事實,“而”字轉(zhuǎn)折引出下文的結(jié)論或另一事實,譯為“可是、但是”。例:步履星羅,四周于天下,輪運而輻集;合為朝覲會同,離為守臣捍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禮傷尊,下堂而迎覲者。柳宗元《封建論》)(二)連詞(6)之①代詞②連詞A連接定語和中心語,表示領(lǐng)屬關(guān)系或修飾關(guān)系,譯為“的”。例:是炎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