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論語》讀書筆記論語》讀書筆記15篇《論語》讀書筆記1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樣看“中庸”這兩個字的?;蛟S在現(xiàn)代漢語中它含有一些貶義的成分。但《論語》中所說的中庸,或者說我這里所說的中庸,卻不是那個意思。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第六)。其中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采取不偏不倚、調(diào)和折衷的態(tài)度”(金山詞霸?高級漢語大詞典)。個人覺得,還可以推而廣之,將中庸解釋為:不走極端,尋找矛盾雙方之間的平衡點。應(yīng)該說,這是貫穿整部《論語》的一個重要思想。我們不妨看幾個例子。有人說我的這種言論是在抹殺中國古代優(yōu)秀的文化。其實不然。我主張打倒的,是那個作為思想枷鎖的《論語》,是那個用所謂的“仁義道德”(魯迅語)來禁錮人們的思想的《論語》。將其打倒,反而有助于我們從全新的角度認識《論語》。所以,我主張這樣讀論語:僅僅把它當作一部書,不帶歷史偏見地來讀。這樣讀一讀,我覺得,《論語》本身并不是框框條條道德規(guī)范。它是鮮活的生活。首先,論語源自生活。和西方的很多道德倫理著作不一樣,他沒有對某一個問題的深入專門的論述,他只是一個個生活中的片斷,并且其中的角色并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言語將被記錄下來。,所以顯得十分自然??鬃又鲝堃远Y治國。春秋時期禮崩樂壞,所謂僭越的事情不斷發(fā)生??鬃訄詻Q維護周禮,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禮樂“八佾舞于庭”,孔子聞之大發(fā)脾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圖通過正名分來匡正每個人的行為,建立一個和諧而有秩序的社會。孔子要求“為國以禮”,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種體現(xiàn)。他反對以高壓手段維護統(tǒng)治,主張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禮”來引導民眾,形成一種和諧的社會氛圍:“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睂ζ胀癖娛┮远Y,突破了奴隸社會“禮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進步的歷史意義?!墩撜Z》讀書筆記2《論語》中的許多哲理近乎常識,卻很深沉,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這是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精神。讀《論語》,就好像是穿越到了孔子時代。老子是以“柔”為主的辯證法,孔子是以“中”為基點,法家和兵家提倡“剛”,這就是中國文化的三足。讀了《論語》之后,我更欣賞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作為儒學經(jīng)典讀物《論語》可謂是把這一精神闡釋的淋漓盡致??鬃釉f:“墨家兼愛,是無父也;揚子無我,是無君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句話雖有失偏頗,但是卻讓我明白了,只有把個人放在社會的倫理體系里面,個人價值才能真正得到體現(xiàn),個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顯。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就是教育我們要在學習生活中吧“學”和“思”結(jié)合起來,勤勉治學,才能學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對其的解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子曰:“君子不器”。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句話。人并不是被別人控制的工具或者機器,而是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思想特征的,人應(yīng)該充分發(fā)揮自己潛在的才能。孔子后來也收門徒三千,并對他們教導有方,后來就成為了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一本《論語》讓我感悟很多,里面的許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們?nèi)W習。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與今天所提倡的和諧社會相契合。儒學的那種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為人們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歸宿的。正如《論語雍也》中所提到的“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薄墩撜Z》讀書筆記3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標榜說,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而如今,多少人知道《論語》,多少人會去研讀《論語》,更別說有人會去潛心研究和體會《論語》帶給我們的真理和境界。于丹老師以其深厚的古典修養(yǎng),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yǎng)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fā)來解讀《論語》,讓我們有機會來到孔夫子身邊,聆聽人生的真諦?!霸谖业男哪恐校鬃又挥袦囟?,沒有色彩。”于丹說,“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薄啊墩撜Z》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的確,世間的真理不一定是束之高閣、高不可攀的,而應(yīng)該是平淡的、樸素的、具有普適性的。就像《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而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緩和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子教學的態(tài)度,也是儒家的一種態(tài)度。這種從容不迫的氣度,這樣一種謙抑的態(tài)度,是多么得令人敬佩啊!這讓我聯(lián)想到了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時常提倡要努力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真正的和諧是什么?它不僅僅是小區(qū)里的和諧,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有人對自然的一種敬畏,人和社會的一種融合。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擁有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擁有孔夫子那樣的態(tài)度。現(xiàn)如今社會貧富差距越拉越大,社會矛盾比較突出,許多人越來越覺得不平衡了,總是埋怨為什么別人可以住海天別墅,自己卻蝸居于簡陋的屋子之中,別人為什么可以開名車喝名酒,而自己卻還每天擠著公車上班。于丹老師說:“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nèi)來,無限深刻地去發(fā)現(xiàn)內(nèi)心。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弊迂曉鴨柨鬃印柏毝鵁o陷,富而無驕,何如?”孔子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境界:“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即一個人不僅安于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內(nèi)心能時常保持快樂,這種快樂,不會被貧困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nèi)心快樂的人。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zhì)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內(nèi)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孔夫子教給我們的快樂秘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nèi)心的那份安寧。我想,這就是《論語》能給我們的現(xiàn)實啟示吧?!墩撜Z》讀書筆記4《論語》,是一本對中華民族的政治,經(jīng)濟,道德,倫理,人性的形成都產(chǎn)生倫理極為深遠的影響,可以說,它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共同的財富。在1988年1月巴黎貝爾獎獲得者的聚會上,瑞典的漢內(nèi)斯,阿爾夫曾今講過:”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個世紀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安恢刮覀冎袊耍瓦B世界也對孔夫子說的話有著高尚的評價,因為論語讓我們變得勤奮,謙虛,熱情……,也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理論。這本書讓我們知道美與丑,真與假,善與惡,讓我們從小就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果你們也認真讀讀《論語》,吸取其中的道理,就會讓你們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真正有才學的人!《論語》告訴大家的真理永遠是最簡單的,它只是把我們內(nèi)心的良知激活了。書中,每一則的篇章不長,但是無言也是一種教育。《論語》,讓我們在圣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論語》讀書筆記5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源遠流長的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論語》。這不僅是儒家學說的經(jīng)典,更是中華傳世名著。它章節(jié)簡短,以雍容典雅的語調(diào)簡潔凝煉的格言警句來表達深刻的思想,讓人們受益匪淺,也讓我感觸頗深。《論語》中的許多哲理近乎常識,卻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笨鬃咏逃牡茏?,無論在家還是出外都要孝敬父母,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誠信,廣泛地關(guān)愛民眾,并且親近有仁德。做到這些以后,如果還有時間和精力,那么就可以用來讀書學習文獻知識了。是啊,做事之前先要學會做人。作為教師,我們教育學生的時候不單單只教他們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學會如何做人,明白做人的道理。只有這樣才能教出品德高尚,成績優(yōu)異的好學生。《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我們作為教師,要有一顆平常心孜孜不倦地追求,去做好我們每天該做的事情,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xiàn)我們不平凡的人生價值。《論語》讀書筆記6《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墩撜Z》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jīng)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于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墩撜Z》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為一部優(yōu)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yīng)答,點到即止;或啟發(fā)論辯,侃侃而談;富于變化,娓娓動人?!墩撜Z》又善于通過神情語態(tài)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鬃邮恰墩撜Z》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龍?征圣》);書中不僅有關(guān)于他的儀態(tài)舉止的靜態(tài)描寫,而且有關(guān)于他的個性氣質(zhì)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鬃右虿氖┙蹋瑢τ诓煌膶ο?,考慮其不同的素質(zhì)、優(yōu)點和缺點、進德修業(yè)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xiàn)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jù)《顏淵》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甚施與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讱”。顏淵學養(yǎng)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lǐng),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聞斯行之?!币驗椤扒笠餐?,故進之?!边@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墩撜Z》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鑒意義。《論語》讀書筆記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開篇的這三句話,可以說是老幼皆知,其意思也不用特別解釋了。可南懷瑾先生卻是這樣解釋的:做學問,要隨時注意“時”和“習”,要隨時隨地學習。當你有進步時,能不愉悅嗎?你的學問沒有人能夠理解時,有個難得的知己來看你了,能不高興嗎?做學問的人,也可能一輩子沒人能了解你,那也不生氣,這樣的人不就是君子嗎?這樣的解釋,比起常人的理解,不知要高出多少層。南懷瑾先生這樣解釋的原因是,原句第一個字“學”不能僅僅當作狹義的“書本學問”理解,而是要從人生修養(yǎng)上講起才行。也就是說,“學問是從人生經(jīng)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蹦敲?,把“學”字的意義理解的這么寬泛,符合孔子的原意嗎?南懷瑾先生說,《論語》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而現(xiàn)在,一條一條分開印,是宋儒們把它圈斷的。整個二十篇《論語》連起來,又是一整篇大文章。這倒又是一種新鮮的解讀方式。誰都知道,《論語》是語錄體著作,既然是語錄體,就很讓人習慣于把那一條條論述分開來獨立理解。這本來也不算錯,卻容易造成斷章取義。把“學”字理解成狹義的“書本學問”,就是斷章取義造成的。所以,南懷瑾先生說《論語》中所說的“學”,不是僅僅文章寫得好,也不僅僅是知識淵博,它還包括“做人好做事對”,哪怕一個人是文盲,但只要是會做人做事,就是有“學問”。這是南懷瑾把整部《論語》研究完后,用“整體觀”看待《論語》得出的結(jié)論。為了證明自己把“學”字理解成“人生修養(yǎng)”的“學問”的正確性,南懷瑾先生還列舉了《論語》中子夏的話來證明自己的結(jié)論?!白酉脑唬嘿t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币馑际强吹胶玫娜司妥鹁此?,在家能竭盡全力愛家愛父母;在社會上做事、對人、對國放棄私心,對朋友言而有信,這樣的人,雖說沒讀過書,也一定說這人真有學問。這句話足以證明“學”不僅僅指“書本學問”。正因為南懷瑾先生解讀《論語》與眾不同,他解讀《論語》的著作才命名為《論語別裁》。他這個“別裁”不僅僅與現(xiàn)代人對《論語》的一般理解不一樣,而且特別與宋代以來朱熹學派的儒家學者對《論語》的注解不一樣。以朱熹為代表的宋代儒士們因為是以對“語錄體”的理解方式來理解《論語》,結(jié)果斷章取義,讓后人造成了對孔子思想的極大誤解。比如宋儒們理解上述子夏的那段話時就出現(xiàn)了偏差。他們把“賢賢易色”理解成“看到好人馬上跟他學習,連女色都不能親近了”。把“色”字的“態(tài)度、形色”之意理解成了“女色”,以至于近現(xiàn)代人攻擊孔子“違反人性”。他們還把“事君能致其身”的“君”理解成“皇帝”,又讓近現(xiàn)代人攻擊孔子是“專制思想”,因為《論語》要人為皇帝全力服務(wù)嘛。孰不知,“君”在此應(yīng)泛指為“你尊敬的人”,也即是“朋友同事”或“你答應(yīng)給人辦事的人”。像這樣對孔子思想斷章取義的理解,還有很多處。所以,南懷瑾先生說:“孔家店被人打倒,老板沒有錯,是店員們搞錯的,這要特別修正的?!爆F(xiàn)在,是到了真正復原孔子的“仁義”思想的本色的時候了。南懷瑾先生獨特的“經(jīng)史相參”、“整體看待”式解讀能幫我們吹盡黃沙,淘出真金?!墩撜Z》讀書筆記8既然我們可以有這么多朋友,那么朋友有沒有種類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薄昂汀笨梢暈殚_放與包容,“同”可視為封閉與單一。從人際交往來說,“和”指與不同類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與氣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類型指得又是什么呢?我覺得“朋友”這個詞事實上很難定義,在很多場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詞。勉強加以分類,可以以一個個體為中心,從他的主觀角度出發(fā),以工具性目的和價值或情感認同性目的各自所占比例為尺度,畫圈。圍繞個體最緊的是主要以純粹價值認同為紐帶的朋友,越外圍的朋友,工具性越重。當然,所謂工具性和認同性只是為了劃分方便,在實際中,兩者攙雜在一起,很難一刀切。不過,也會有極端情況,如果我們對于一個人毫無感情可言,與他相交只剩利用價值了,我想我們即使稱之為朋友,其內(nèi)涵也變味兒了。這還僅僅是主觀的劃分,讀書筆記客觀的現(xiàn)實生活常常讓我們與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關(guān)系,而認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但兩個人的心還是相通的,客觀不能,主觀也無須見面。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這種情況。但是這種劃分仍不嚴密,只考慮了常態(tài)、共時的情況。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會結(jié)交上述兩種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難忘的是在人生的關(guān)鍵時刻出現(xiàn)的,又不能永遠在一起的朋友。這雖然是人生憾事,話又說回來,我們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聯(lián)系。因為情感的相投、價值的認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機緣下才產(chǎn)生。執(zhí)著地追求全面的了解可能會使剎那的美感煙消云散。所謂距離產(chǎn)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種和諧,該散就散,回憶有時更加美好。所以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quán)?!保ㄗ雍保┰龠M一步說,如果我們能欣賞他人異于己的地方,那和他們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難的事。這一點與認同感并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賞異己,便意味著從反面認同了對方的“異”,從“異”中求得了“同”,達到“和合”的境界。這或許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礎(chǔ)。《論語》讀書筆記9孔子,春秋戰(zhàn)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無鬼不曉?!墩撜Z》,封面精致,外殼鵝黃,厚厚的,正上方用宋體寫著“論語”二字,下面寫著“孔子的智慧”幾個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畫,讓人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本書。翻開書頁,一股油墨香味撲鼻而來,?。∵@本書我已經(jīng)心儀很久了,還就是媽媽特意從書店買來的呢!這本書中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為最精辟的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薄眱删湓挕5谝痪湓挼囊馑季褪牵骸翱鬃诱f:“時常溫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明白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為學習就是為了自我,這難道不就是一個君子嗎?””告訴了我們:“常常持續(xù)愉快的情緒,做任何事就能夠得心應(yīng)手。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時,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就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钡诙湓挼囊馑季褪牵骸翱鬃诱f:“三個人一齊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必須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取他們的優(yōu)點來學習,如果就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我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薄备嬖V了我們:“朋友或同學當中,每個人都有優(yōu)缺點,重要的就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改正自我的缺點?!边@兩句話寫得真好,我們大家也要好好讀讀哦!《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就應(yīng)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就是內(nèi)心的修養(yǎng);做人,就就應(yīng)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就應(yīng)要假若發(fā)現(xiàn)了自我的任何缺點和過失,務(wù)必得勇于改過,不能故意不改,并裝作沒發(fā)現(xiàn);做人,就就應(yīng)要本著正大光明的態(tài)度來做事,這就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論語》讀書筆記10《論語》是我國儒家思想的經(jīng)典絕學,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們的提問后所做的記錄;有一部分是回答諸侯國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問題;還有一部分沒有問題,只是記錄孔子的一些言論。因此,《論語》中記載的言論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對我們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例如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中,孔子告訴我們?nèi)绾握_對待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中,我們知道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空想而不讀書就必然會產(chǎn)生疑惑等等。然而,如果我們仔細閱讀《論語》,除了那些我們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們還會找到一些能夠反映時代背景的語句。例如:“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嘗無誨焉?!彼囊馑际牵簩W生主動帶一束肉干來見我,我是不會不教他的。我認為,當今社會的師生關(guān)系融洽,學生尊敬老師,老師愛護學生,這些都不需要物質(zhì)來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個年代,學生要送禮才可以得到老師的賜教,這足以反映出當時封建社會的腐朽。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意思是說:孔子上朝的時候,與下大夫說話,侃侃而談,從容不迫;與上大夫說話,態(tài)度和悅;君子在場時,說話局促不安。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級的人說話態(tài)度明顯不同,他的做法與當今以人為本、和諧社會是不相符的,充分說明孔子所處時代是一個等級分明的時代。此外,“從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的意思是說:朋友送的禮物如果只有車馬,沒有祭肉,孔子也不會行拜禮。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當時的人們很重視祭祀祖先,即使別人送再多的東西,如果沒有祭肉,主人也不會高興當然,雖然在《論語》中,我們看到了一些帶有明顯時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會的腐敗氣息的言論。但從整體上看,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則、治家治國道理,使我們受益匪淺?!墩撜Z》讀書筆記11想找出一本影響了中國的書并不難,從《詩經(jīng)》到《易經(jīng)》從《左傳》到《史記》都影響了中國,但要找到一本能夠長遠地影響中國發(fā)展進程并且對中國人的精神品性影響深遠的書,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經(jīng)典之作——《論語》。每個星期的星期五下午,最后兩節(jié)課是信息和《論語》閱讀課,我覺得算是最放松的課了吧。信息課上完后,《論語》閱讀課并不會讓我感到有壓力,老師帶著我們讀論語,釋論語,析論語,并且結(jié)合日常生活。論語中大多都非常貼近生活,做人也好做事也罷,都適用至今。李榮浩的一首歌《年少有為》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懂得什么是珍貴。"是啊!假如我年少有為…相信有很多和我差不多大的人,關(guān)于這句話都有自己深刻的感受吧。在這碩大的宇宙,我什么也算不上,我很平凡,很脆弱也很頑強?!墩撜Z》中有一則是孔子對自己人生的規(guī)劃,“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隨心所欲,不逾矩?!边@是孔子對自己的規(guī)劃,可我們一介凡人有幾個能做到這樣的。但我們在風華正茂的年代應(yīng)該根據(jù)自身情況確立自己的理想,平凡中亦可活出偉大。未來好像十分遙遠,但作為一名高中生,眼下我們每天不得不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wù),正如孔子的那些弟子一樣,他們每天也像我們一樣。只是他們是拜孔子為師,主動向?qū)W;而我們現(xiàn)在大多是被動學習,疲于奔命??鬃佑泻芏嗟茏佣挤浅5那趭^,而顏回是最勤奮的那個,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思是,孔子說:“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缓勶?,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 泵看巫x到這里,我都會覺得汗顏,那么惡劣的環(huán)境,能樂觀相學。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有顏回一半刻苦勤奮好學,我相信給我們肯定不會差,我想告訴那些和我一樣正在努力的同學們,眾生皆苦,你也不能輸啊?!墩撜Z》在中國甚至世界都是一本極具影響力的書,教會我們很人生的道理,多希望每個人在閑暇之余都能閱讀閱讀《論語》,學習學習前人的經(jīng)驗,這樣或許就會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墩撜Z》讀書筆記12那些話語在無聲中穿越四季,比曾經(jīng)更永恒,延長到了下個冬季?!}記“溫故而之新,可以為師矣”,“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粗?,“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一條條古訓在耳邊輕吟,每一條都富含著深刻的道理,引人沉思,《論語》中的博大精深,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領(lǐng)悟明白的,它跨越了千年塵埃,吹散了腐朽陰霾鑄成了不朽的千古絕唱。曾經(jīng)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是沒有一種叫做”永恒”的東西的,那些一直被人們都傳通的事都發(fā)生在看不見的地方,讓我們無從感觸,而直到我接觸《論語》后,才知道為什么它要以流傳千古,因為它的一切內(nèi)涵都是與生活和做人的基本道理息息相關(guān)的。一直在努力的表達著,用僅存的溫暖去書寫。它讓我們懂得了什么呢?和那片天空一樣柔軟的感受,它們一直帶著”有意義”快活的前行,無所顧盼的前行。簡潔的話語中透出須臾般永恒的真諦,它讓我懂得了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它讓我懂得了什么呢?天空的尉藍,云朵的匿跡,暗影收斂的腳步,知道與理解的誠實,父母與親人的憂慮與愛,學習與思考的正比性。它讓我懂得了一定要好好珍惜,要堅持最初的方向。它讓我懂得了做呢?還以為道路一直都會平坦,航程一直都有光束,行途一直都有溫暖,自己會一點點放棄。它讓我懂得了五彩與繽紛的夢,雖然喜愛,卻是為了更有意義的美好事物的存在。在《論語》寬闊的道路上前進,總會路過那些溫良與美好,總會學會善良高尚,去相信航程絕不會是無盡天光,去相信幸福的曙光?!墩撜Z》使我懂得的,使我堅信的,就隨著它的流傳而日久彌新,不被風化。《論語》讀書筆記13通過聽朱先生的課,對《論語》乃至整個儒學的看法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zhuǎn)變??鬃拥拇_是了不起的圣人,同時也認識到儒學與佛法大有相通之處。以下就學習體會略談數(shù)端:一、以前雖然對《論語》并不陌生,但過去的理解非常浮淺。主要原因是態(tài)度與方法不正確,朱先生曾講過,讀《論語》,首先要把態(tài)度擺正。孔子是圣人,自己是凡夫,對圣人要有至誠的仰慕與崇敬?!墩撜Z》是傳道、修行之書,僅靠邏輯分析、考據(jù)論證之類的現(xiàn)代學術(shù)方法是不能得門而入的,要靠真誠心去感通圣人之志。圣人的心是純?nèi)惶煺嬷?,圣人所講、所傳,無非也是這顆真心,我們只有發(fā)起真誠心,超越糾纏我們心性的世俗心,才能與圣人感通。如果真的能這樣,則《論語》就能不讀自通,王鳳儀善人就是這樣的例子。其次,《論語》作為修行書,處處體現(xiàn)著實踐精神,君子“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學《論語》不是靠嘴巴,而是用行動,要把圣人的思想落實在實踐中,落實在工作與生活細節(jié)中,特別要落實到家庭生活。一位居士曾說過,有的人在工作單位上是君子,可一回到家里就成了小人。修行人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家庭是修行的第一道場,要在家庭生活中化稟性,去習性,格物至知。這很不容易,學生在這方面做得很差。二、學佛前讀《論語》,都是為了學術(shù)研究。讀來讀去,總感到這本語錄體著作非常瑣碎,多是一些道德教訓,搞不清其主旨是什么;對書的結(jié)構(gòu)、層次也不清楚。聽了朱先生的課后,才明白了這些問題。儒家學問的根本是心性,此心性也稱為明德、天命之性、誠、明、天等,王陽明稱之為良知,“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論語》中則多稱之為仁,仁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真正的主人,只是凡夫把它迷失了。夫子之學,就是一個仁字,此仁即夫子之道,夫子一生的工作,是使眾生復歸仁性。錢穆先生《孔子傳》說:“其生命,其年歲,其人,即全在志學好學志道樂道之無盡向往無盡追求中。其所憤,所樂,亦全在此。此以外則全可忘?!士鬃赢吷鋵崉t只是一志學志道好學樂道之人而已。”(61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痹俞屧唬骸胺蜃又?,忠恕而已矣?!边@個“一”其實就是仁,曾子為什么解釋為“忠恕”呢?仁是道之體,忠恕是道之用,道體難以言傳,故曾子從用上說;而且,忠恕也是進入仁體的門徑。只要弄明白了仁這個根本問題,《論語》就容易懂了,《論語》全篇,其實都在講這個仁字。夫子之學是形而上的仁與形而下的倫理規(guī)范的合一,儒家的道德是德性與德相之合體,仁作為德性,是無私無我的,偉大的,具有浩然之氣,是道德之本體;而德相則是德性的具體表現(xiàn),是各式各樣的規(guī)范,是道德之現(xiàn)象。作為本體,德性永恒不變,不論什么時代,人的德性都是相同的;而德相則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孔子的仁學,體用一如,即事即理,體現(xiàn)了宇宙人生的中庸之道,為中華文明建立了根基。但近代西學傳入后,中國人的道德觀只涉及到德相,德性卻失落了,這樣,德相也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剩下一個空殼?,F(xiàn)在,這個空殼也不復存在了,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道德的時代,自古迄今,道德之淪喪無過于今日。而道德重建,也只有復歸德性,才能成功。聽朱先生的課還有一大收獲,就是弄清了《論語》全書的結(jié)構(gòu)與層次。先生認為《論語》是根據(jù)《周易》編排的。學生對此感到很新奇,通過先生的講解,深感此說確實很有道理。在此基礎(chǔ)上,學生從自己所研究的美學專業(yè)角度,把《論語》當作一部美學書,因為仁就是真善美慧的合一,當然也是美的本體。從這樣的角度理解,則第一篇為大道之美,道為乾、為體,第二篇為大德之美,德為坤、為用,第三篇為禮樂之美,禮樂以仁為體方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第四篇則為大仁之美,第五篇為涵養(yǎng)之美,第六篇為內(nèi)省之美,第七篇為師道之美,第八、九兩篇為德行之美,第十篇是夫子的.氣象風度之美。而每一篇,又分若干層次,如第二篇18至21章討論政治結(jié)構(gòu)中君主、大臣、士、師各自的職分,說明諸方面結(jié)合起來,政治才能和諧。這些都在講課分析得很清楚,這樣,整篇《論語》的文脈就一目了然了。三、先生在授課中還介紹了王鳳儀、劉友生、譚榮清的學問與德行,學生看了一些的資料,很受教育,得到很多的啟發(fā)。首先,王鳳儀是儒家血脈的傳承者,是儒家學說的大實踐家。近代以來,特別是新文化運動以后,隨著西學的傳入,知識界盡吹西風,儒家學說被歪曲并倍受打擊。然而,“禮失而求諸野”,在此危難之時,草根儒學家王鳳儀先生領(lǐng)導的道德運動異軍突起,并再傳至劉友生善人于當代,顯現(xiàn)出頑強的生命力,形成了具大的社會影響。然而從那時至今,知識界對此一直盲然無知,毫無反應(yīng),這說明近代以來,知識界不曾有過真正的學問。王鳳儀先生是儒學發(fā)展史上重要的人物,他出現(xiàn)在西方思想傳入中國的近現(xiàn)代,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說明儒家思想家完全能夠適應(yīng)于當代社會。其次,王鳳儀的實踐與理論,也說明包括儒家在內(nèi)的中國心性之學是真理,是具有實證特點的真正學問。王鳳儀并沒有讀過書,他的學問,全從自己的天性(仁、明德、良知)中流現(xiàn)出來,此天性人人皆有,是真實的存在,不管體驗到與否、發(fā)現(xiàn)與否,它都“客觀地”、“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地”存在于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只是一般人都被稟性與習性所控制,為恨怨惱怒煩所染污,這種天性便不能顯現(xiàn)。只要我們老老實實做格物至知、誠意正心的修證功夫,就能得到真實的受用。最后,對王鳳儀的學問(包括整個儒家學問)與佛法的關(guān)系,也要有清醒的認識。王鳳儀、劉善人雖然也談到過佛法、成佛等問題,但其學說只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屬凈業(yè)三福中的第一福),修到最高水平也只是命終后升天,是不能出離三界的,更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其學說沒有達到緣起性空、能所雙遣、絕待圓融的層次。有的人說,你連人都沒有做好,修佛能成功嗎?若論通途法門,靠自力斷惑證真,則這種觀點是正確的。但這種說法并不適合念佛法門,凈宗一法,以信愿感通佛的愿力,臨命終往生西方以出離三界,往生的基本條件是信愿行三資糧,除此之外,再也沒有更高的要求。故《觀經(jīng)》下三品往生者都是惡人,這正說明信愿力、佛力的不可思議。但現(xiàn)在有人把儒家學說(甚至《弟子規(guī)》)當成往生的條件,這種知見是大有問題的。但另一方面,念佛人也要認真學習儒家學說,實踐王鳳儀先生的學問,這能夠培養(yǎng)我們真誠心,格物至知以對治習氣,化稟性去習性以復天性,這都有利于增上我們的信愿力,有利于增高往生品位。四、通過學習《論語》,對孔子的形象有了新的認識。孔子本人的形象應(yīng)當是什么?二千多年來,夫子被不斷解釋、演繹,形成了各各不同、差別巨大的形象系列,曾被稱為至圣先師,也曾被稱為喪家犬。這是一個解釋學問題,佛法則稱之為唯識所現(xiàn)。孔子的形象是由解釋者心性境界水平?jīng)Q定的,人們所看到的孔子的形象其實是自我心象的外顯。通過學習《論語》,真切感受到孔子是一位超凡脫俗的圣者,也真切感到所有語言都不能完美地描述他,賢者顏淵倘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闭镜枚喔?,就能看到孔子有多高。所有學問之中,只有佛法才是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只有從佛法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儒家,正如張商英所說:“吾學佛,然后知儒?!蓖恚瑢W佛然后才能識夫子面目。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認為夫子是儒童菩薩,并說:“使夫子而生竺國,必演揚佛法以度眾生;使釋迦而現(xiàn)魯邦,必闡明儒道以教萬世。蓋易地則皆然。大圣人所作為,凡情固不識也?!贝髱煹姥蹐A明,境界不可測度,我們當仰信祖師之言,不以凡情測度夫子。學習《論語》的收獲是巨大的,聽朱先生講課也是非常愉快的,期待著先生講后十章,還有《大學》、《中庸》等?!墩撜Z》讀書筆記14宋代的開國宰相趙普曾經(jīng)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這說明《論語》這本儒學中的“圣經(jīng)”有太多太多的營養(yǎng)等待我們?nèi)ノ?。一翻《論語》我們一定會看到“仁、德、孝、學、禮、和、知”這七個字,它們整部論語的核心,更是整個儒學的核心??梢哉f儒學的核心是《論語》,而《論語》的核心便是這七個字,我們便要讀懂這七個字。讀懂它們不容易,兩千多年來多少名人在思考這個詞題到今天也說不清楚,以下是我的個人見解?!叭省奔磹廴耍拼磉叺拿恳粋€包括陌生人。這一點與墨家類似,但是儒學沒有一味的愛人?!白釉唬何ㄈ收吣芎萌?,能惡人?!闭f的便是這個道理。那些好人要愛,知錯能改的人要愛,唯獨犯了大錯且不思悔改的人不能愛。愛人有限度,有底線,所以說人要善待人但不能沒有底線?!暗隆奔吹赖?,與道家有些相同之處。但道家提倡順其自然,但孔子認為“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憋@然孔子認為道德不能順其自然,只能靠自己?!靶ⅰ奔葱⒌溃鬃釉凇墩撜Z》中的“孝”有一部分涉及了封建思想,但拋棄這些渣滓,乘下的都是精華?!靶┮舱撸錇槿手九c!”會讓我們終生受用。“學”即思學,按照王守仁的話說是“知行合一”。這正是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一句學習秘決的高度概括并提純。“禮”是“克己復禮”,這可以說是孔子被現(xiàn)代人指責的一個地方。在我看來,它其實是指不能越過的道德底線,“禮”是道德中的法律?!昂汀睘楹椭C,現(xiàn)代社會缺少這個,如同人人心懷“和”便不會鋌而走險去犯罪,不會對貪污抱有一絲幻想,不會為了貪欲去侵略他國?!爸北闶恰爸恰?。正所謂“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水變幻莫測,飄乎不定。沒有實體,卻實實在在在那里。有明,純潔,可以一眼看穿,但是又是那么令人捉摸不透,這便是智慧。這七個字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一眼望不到頭,我也只在這海邊撿些貝殼暗自竊喜,卻可能永遠也見識不到這遼闊的大海?!墩撜Z》讀書筆記15自從200X年1月在新浪的博客上帖完了《道紀》全文以來,得到眾多朋友的支持。許多朋友更是參與討論,其中的許多問題也引發(fā)了我進一步的思考。原本沒有計劃再續(xù)寫一些內(nèi)容,但是這段時間與眾多朋友的交流所引發(fā)的思考似乎很有必要加以整理。于是,就以附錄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主要是因為這之中所牽扯的題目可能與“道紀”的論述沒有必然的關(guān)聯(lián),而這之中的內(nèi)容又是“道紀”的延伸。關(guān)于“道紀”如何來指導生活是經(jīng)常被提及的一個問題,實際上只要多讀一讀《老子》、《論語》就可以了。就像我在第五章和第八章中所說的那樣:“孔子思想與絕對光速宇宙觀的符合使我們有了一個完整而豐滿的思想用來替代與絕對時間宇宙觀一起退到歷史背景中的哲學”;“將‘孔老'思想組合在一起,給我們提供了一條嶄新的思維之路。在宇宙觀轉(zhuǎn)換的時候,在我們揮手告別哲學的時候,‘孔老'思想使我們有信心走向前方?!钡?,通過前面對孔老思想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兩千多年的傳承已經(jīng)將其中的很多思想改變得面目全非了,因此與其回答如何用道紀來指導生活這個問題,不如將《論語》之中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解用道紀的方法整理清楚,如此一來,《論語》就可以方便地指導我們的生活了。學而時習之雖然在第八章中給出了我對“學而時習之”的理解,但我還是認為有必要在此處重提。作為《論語》的第一句話,它實在是太重要了。對這句話理解的誤差,會直接影響我們對《論語》的整體看法。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第一章。這幾句話太過熟悉,特別是前兩句,熟的讓人從來不想其中的含義,習以為常自然地認為完全理解。還有些人認為這不過是一些生活中的現(xiàn)象,與思想無關(guān),他們認為一個如此平常的現(xiàn)象,孔子有必要這樣大呼小叫“不亦悅乎”、“不亦樂乎”嗎。但是我們真的理解了嗎?讓我們試著解釋一下“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進而采用道紀的方法,也就是用自身的體驗加以印證。上小學時,老師將其解釋成:學習而經(jīng)常復習,不是很快樂嗎?不知道你快樂不快樂,反正我不快樂,每次為復習而復習,總會使我打瞌睡。后來我又得到了這樣的解釋:學習而后經(jīng)常實踐不是很快樂嗎?試想,如果你學得一門技藝,而后就不停的實踐,最后你不煩我都煩了,這快樂從何而來呢。起初我以為孔子所說的快樂也許不是我們能夠簡單體會到的,但是讀了幾遍《論語》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孔子在用最為簡單的語言闡述生活、社會中的種種道理,如此一來,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孔子對生活的體驗同我們有著這么大的差別呢?如果這是因為我們同圣人的理解能力有差別,那為什么在讀到后面類似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觀點的時候又覺得孔子同我們的體驗是那么的相同呢?也許我們將這個“學而時習之”給誤讀了!這句話位于《論語》的開篇,如此之簡單,簡單到了成為我們學習《論語》的障礙。于是有必要翻看一下不同版本對“學而時習之”的解釋,看來主要的問題出在“時”字上面。中關(guān)村圖書大廈里有一面書架擺著眾多版本的《論語》注釋,從一方面可以看出如今國學的火熱程度,可這眼花繚亂出版物對于一個想挑一本來學習的讀者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挑戰(zhàn)。不過這樣的狀況對于我來說到是方便得很,因為可以很快地翻閱不同版本對同一句話的解釋,從而對關(guān)于這句話的認識情況有一個總體了解,而更好的是還不必買任何一本書。于是,我看到了對“學而時習之”總體認識情況。這些解釋通通將“時”解釋為時時、時常、經(jīng)常,只有一個版本將“時”解釋成時代。如果我們追根循源,最后會追蹤到宋朝的朱熹,朱熹所作的《論語集注》中是這樣寫的:“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心中喜悅。”后來的人們不加思索的接受了朱熹的這個注解。但如果查《辭源》,“時”具有“時時”這個意思最早源于唐代。如果孔子要說明“學習而后經(jīng)常實踐”的意思,他應(yīng)該用“?!弊?,而不是“時”字。其實最好的方法是用《論語》來學習《論語》,我們可以找一找“時”字出現(xiàn)在《論語》中其他地方所具備的含義。就在同一章,三個段落之后,孔子再一次使用了“時”字:“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倍莻€時的解釋是時節(jié),時機!如此一來,問題就明了了,這個“學而時習之”的“時”也應(yīng)該也解釋成時機!由此,它的解釋就變成了:“學習到的東西,在適當?shù)臅r機,被用上了,不是很快樂嗎?”當我第一次體會到這個理解的時候,其震驚程度是不可言喻的。如果使用道紀的方法,回顧自己人生中的快樂之事時,都是學習,時機,實踐三者遇到一起時產(chǎn)生的,孔子的人生體驗一霎那間與我們接得如此之近。不僅如此,“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一下就變得不那么平常了。它不僅在描述學習,時機,實踐與快樂的關(guān)系,而且一語道破了人生的真諦,孔子用最簡單的話闡述了“快樂人生”這一個他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主題,“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實際上是人生觀。如此一來,它出現(xiàn)在《論語》的最開始就完全合理了;如此一來,《論語》給我們的感覺就完全改變了??鬃痈嬖V我們所面臨的是一個精彩紛呈的快樂人生??鬃硬粌H要闡述快樂人生的主題,而且一語中的,指出人生為何而樂,原來樂在學、時、習的交匯,這三者中的任何一項來得過于容易,都會使快樂大打折扣。學、時、習與快樂之間似乎有某種乘積關(guān)系。在這三者之中,學和習是人主觀可以把握的,而時機不僅要靠天時,還要靠我們發(fā)現(xiàn)的眼睛,即洞察力。但這三者之中“學”是基礎(chǔ),只有具備一定素質(zhì)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時機,付諸實踐??鬃映姓J在這個世界中存在天才,即生而知之者。但更多的人,包括孔子自己都是學而知之者。因此孔子強調(diào)“學”的重要性,強調(diào)“好學”的重要性。于是才有了貫穿《論語》全篇關(guān)于學習的論述。我們不僅面臨一個精彩紛呈的快樂人生,還面臨一個色彩斑斕的快樂社會,這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以前在讀到這個句子的時候,腦子里反映的實際上是“友朋自遠方來”。難怪每當我們接待遠方賓客的時候,喜歡脫口而出的總是這句話,但這恰恰是對這句話的誤讀。同“學而時習之”一樣,“有朋自遠方來”也可以分為三個要素:“有朋”、“遠方”、“來”,三者和一,不亦樂乎?!坝信蟆北硎救松杏兄就篮系娜耍@個“有”字格外重要,也許我們會有很多朋友,但不一定志同道合,不一定可以交流思想,因此“有朋”中的“有”就顯得格外珍貴。同時它又是“德不孤,必有鄰”中的“有”,孔子告訴我們這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定存在的。而“遠方”的意思是只有相距的遠,才能有個人的空間,才能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huán)境里各有所悟,古代的“遠”可以等同于地理上的遠,在信息,通訊發(fā)達的今天,長久不聯(lián)系即是“遠”。即使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天天在一起,沒有了創(chuàng)造不同領(lǐng)悟的各自不同的環(huán)境,那交流的樂趣也會打折扣。最后的“來”也很重要,來是大家相聚一起,相聚的方式、場合、時機都會給相聚的快樂帶來影響。因此,同“學而時習之”一樣,“有朋”、“遠方”、“來”與快樂之間也存在著某種乘積關(guān)系。而“有朋自遠方來”所帶來的快樂是交流的快樂,是人與人互動的快樂,是快樂社會。因此,出現(xiàn)在《論語》中的這個第二句話是社會觀?!叭瞬恢粦C,不亦君子乎?”非常容易理解,它講的是做人。什么是君子,如何成為君子是貫穿《論語》的一個主題,而在這里孔子提出了一個簡明扼要的方法去觀察君子,讓我們馬上有一個對君子感官上的認識。以人生觀、社會觀、做人為開始的《論語》,就是用這樣簡單的語言展開了我們通常為之困惑一生的問題。因此,“學而時習之”這一段作為《論語》的開篇當之無愧,“學而時習之”這一段有著與“道可道,非常道”在《老子》中相同的地位。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在《道紀》的第五章,我提出了一個頗具爭議的觀點,那就是“《論語》不僅僅是一部言論集”,我認為《論語》是孔子用對話體來寫的議論文。于是,許多朋友質(zhì)疑我的這種判斷。當然,如果從歷史的角度、從考古的角度都可以得出“《論語》是孔子去世后,由其弟子編纂而成”這樣的結(jié)論。但是,我想換一個角度去看這個問題。雖然《論語》最終定稿于諸弟子之手,但是誰又能夠保證,這本書的結(jié)構(gòu)不是孔子在世時就已經(jīng)存在了呢?要搞清這樣的問題實在很傷腦筋,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在歷史問題上兜圈子,如果我們就把《論語》當作一篇邏輯清晰,有明確的前后關(guān)系的議論文來學習,是不是會產(chǎn)生效果呢?這個出現(xiàn)在《論語》第十章最后的“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論語》第十章中的言論以討論各式各樣的禮儀為主,除去這最后一句,其余的段落基本上是一種模式。我們可以先試舉幾例,好對這第十章有個初步了解:孔子于鄉(xiāng)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鄉(xiāng)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xiāng)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升車,必正立執(zhí)綏。車中,不內(nèi)顧,不疾言,不親指。在這一章中,孔子的言論不多,主要是孔子的各種行為規(guī)范。然而,奇怪的是在這一章的最后出現(xiàn)了與上述內(nèi)容風馬牛不相及的一段話:色斯舉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這段話并不難解,奇怪的是它為什么出現(xiàn)在這里,有什么意義。先看看這段話說了些什么:飛鳥展開翅膀飛了起來,盤旋了一陣就落下集中??鬃诱f:“山梁上的雌雉鳥,時哉時哉!”隨后與子路一起,作了個儀式。這個儀式是“三嗅”,好象是嗅了三次鼻子。我們且不管孔子和子路作了什么儀式,只看這段話的整體內(nèi)容就很奇怪,不知道它要說什么。首先它和第十章中其他的段落很不一樣,即使歷來將《論語》看成是言論集,但這言論集中還是將相近的言論放到了一起。其次,這段話所描述的內(nèi)容似乎與思想毫無關(guān)聯(lián),這也與《論語》的決大部分內(nèi)容的風格不相符。倒是有些像日記,記載了莫種奇遇。而且,孔子和子路和行為也很怪異,他們走到山中看到一群鳥,孔子大喊:“山梁雌雉,時哉時哉!”然后和子路一起嗅了三次鼻子。要是我遇到了這樣的情景,肯定以為是丁春秋的星宿派在搞什么活動。果然,關(guān)于這段話的解釋就變的五花八門了。大部分的解釋認為這是筆誤,將別的地方的言論錯抄在這里,或是根本不應(yīng)該記錄到《論語》里的奇聞逸事誤記在這里。在我們搞不清含義的時候,就開始懷疑古人的能力和智慧。況且,孔子不會喜歡記載什么奇聞逸事的,因為《論語》第七章中就有,子不語:怪、力、亂、神。再看看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里是怎么說的:野雞站在山崗上面,顯得很神氣,假使它站在中央菜市場的雞籠旁邊,你說它的后果是什么?它站在那山崗上,就大有鳳凰之象。正如晉代左思的詩:“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币环笞匀坏漠嬅?,上是千仞崗,下是長江浪,一人怡然自得地站在上面,真是神仙中人,了不起,這就是得時、得位??鬃又钢巧綅徤厦利惖拇骑魧ψ勇氛f:“時哉!時哉!”意思就是說,你看,那只雌雉正在這個時候飛起來,然后又降落在那么一個好地方,這一幕活動的畫面,影射了人生處世之理??鬃又苡瘟袊?,要想救這個時代,救這個世界,救這個歷史文化,但卻深感回天乏術(shù)。他藉著這一幕景致對子路表達這個意思,而不從正面講,好像釋迦牟尼拈花微笑的手法。不用語言,就用目前這個事實指示給子路,你要懂得這個,要立足,要站穩(wěn),要站得好,早一點站到你的好位置?!皶r哉!時哉!”要把握時機。子路這時候拱手:“是!”三嗅是子路聽懂以后,恍然領(lǐng)悟而生感嘆的反應(yīng)。南懷瑾先生在試圖賦予這段話一些思想意義,但還是沒有解決這段話與第十章其他言論毫不相干的問題,況且將“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解釋成“子路聽懂以后,恍然領(lǐng)悟而生感嘆的反應(yīng)”也有些牽強。而子路的反應(yīng)想象上去還是有些怪異。如果我們換一種角度來看這段話,會不會是另一番景象呢?現(xiàn)在,我們假設(shè)《論語》不是一部言論集,而是一部議論文。那么在第十章的全部論述結(jié)束的時候,應(yīng)該出現(xiàn)的是這一章的結(jié)論,結(jié)論與論述過程在形式上的不統(tǒng)一是很常見的。于是,我們有必要仔細審視一下第十章的內(nèi)容。正象前面講的,這一章中孔子的言論不多,幾乎看不到“子曰”。這一章中的內(nèi)容主要是孔子的各種行為規(guī)范,從穿衣到吃飯,從走路到睡覺,從上班到休閑,如何站立、如何行走、如何坐、如何臥,別人送禮應(yīng)如何回應(yīng),遇到了緊急情況如何處理等等,事件具體而且瑣碎。像“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不語,寢不言”、“席不正,不坐”、“寢不尸,居不容”這樣的語句就出現(xiàn)在第十章。這與《論語》其他章節(jié)中那些談天論地,談古論今的言論完全不同,就像是孔子在諄諄教導著一群學子,就像是孔子在上一堂行為規(guī)范的課程。于是,我們就找到答案了:這完全是一組關(guān)于人在社會中交流時所需的素質(zhì)教育的課程。如果我們用這第十章的內(nèi)容和現(xiàn)今國際流行的素質(zhì)教育(Liber-Arch)作比較的話,會發(fā)現(xiàn)許多相似之處。如果第十章的內(nèi)容是素質(zhì)教育的課程,那么在第十章結(jié)尾出現(xiàn)的這段話就應(yīng)該是畢業(yè)典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服務(wù)行業(yè)銷售工作總結(jié)
- 教研工作推動學科建設(shè)
- 幼兒園小班區(qū)角計劃
- 家長育兒經(jīng)驗總結(jié)
- 家居行業(yè)營業(yè)員崗位總結(jié)
- 個人素質(zhì)低的糾正
- 科技公司辦公室衛(wèi)生防護
- 新時代好少年評選主要事跡(7篇)
- 康復科護士個人工作的述職報告
- 打通消防通道宣傳標語
- 超市柜臺長期出租合同范例
-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期中測試卷含答案(新)
- 2024政府采購評審專家考試題庫附含答案
- 第24課《穿井得一人》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shè)計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 提高吸入劑使用正確率品管圈成果匯報
- 2024年全新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人教版)
- 北京郵電大學《大數(shù)據(jù)技術(shù)與應(yīng)用》2022-2023學年期末試卷
- 2024年滬教版一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復習習題
- 吉林高校新型智庫建設(shè)實施方案
- 前臺文員的工作靈活性與適應(yīng)能力計劃
- 第八屆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