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兩宋的政治和軍事 鞏固練習- 人教統(tǒng)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第9課:兩宋的政治和軍事 鞏固練習- 人教統(tǒng)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第9課:兩宋的政治和軍事 鞏固練習- 人教統(tǒng)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第9課:兩宋的政治和軍事 鞏固練習- 人教統(tǒng)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第9課:兩宋的政治和軍事 鞏固練習- 人教統(tǒng)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兩宋的政治和軍事1.北宋統(tǒng)治者經(jīng)常輪換各地駐屯的軍隊,其主要目的是為了()A.增強軍隊戰(zhàn)斗力 B.防止武將專權C.加強禁軍 D.防止地方專權2.唐朝前期實行府兵制,府兵有著較強的戰(zhàn)斗力。北宋王安石為了改變“積弱”局面,在軍事方面采取的措施是借鑒了唐朝府兵制的()A.寓兵于農(nóng),兵農(nóng)合一B.士兵服役期間免征賦役C.兵將分離,不易形成將帥擁兵自重的局面D.士兵定期更換駐地3.下列對王安石變法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實現(xiàn)富國強兵是其基本出發(fā)點B.其改革從根本上維護了地主階級利益C.改革徹底解除了北宋中期的社會危機D.變法失敗具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4.宋太祖實行崇文抑武的政策,但北宋兵額卻漸增,建國初22萬人,到宋真宗時91.2萬人,這說明()A.邊患日趨嚴重 B.立國政策改變C.軍人地位上升 D.藩鎮(zhèn)擁兵自重5.“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該詩反映的時代背景應該是()A.宋遼對抗 B.南宋與金對峙C.宋夏和議 D.北宋與金對峙6.“大宋皇帝謹致誓書于契丹皇帝闕下:共遵成信,虔奉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臣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這段話反映的是()A.北宋與遼的友好往來 B.北宋向契丹送納貢金C.宋遼之間的貿(mào)易往來 D.北宋向遼交納“歲幣”7.與漢朝的州牧、縣令大不相同,宋朝州縣長官叫“知州”、“知縣”,全稱“權知某軍州(縣)事”,“權知”意為暫時主管,“軍”指該地廂軍,“州(縣)”指民政。宋代“知州”、“知縣”的設立表明()A.宰相的軍政大權被分割 B.地方行政單位發(fā)生變化C.皇帝對地方的控制加強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8.宋高宗與金簽訂紹興和議,宋金以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一線為界,宋以向金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tǒng)治權的穩(wěn)固。從此以后()A.宋金呈南北對峙狀態(tài)B.南宋政權歸順于金朝C.女真族金朝入主中原D.宋金之間以和平為主9.據(jù)史書記載,經(jīng)過王安石變法,“中外府庫無不充衍,小邑所積錢米亦不減二十萬”。這反映出王安石變法()①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②緩解了財政危機③徹底扭轉了積貧局面④緩和了社會矛盾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0.“丞相秦檜任人唯親,使得南宋的官員階層烏煙瘴氣,地方上的稅收有一部分被地方官員劫持?!庇纱丝梢?宋高宗時期的南宋政權()A.外強中干,守內(nèi)虛外 B.吏治腐敗,財政空虛C.外戚專權,禍國殃民 D.宋金對峙,世為侄國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國內(nèi)學界一般提到宋朝歷史總是與經(jīng)濟上積貧、軍事上積弱劃等號,這其中的原因繞不開宋朝崇文抑武的基本國策。但也有學者認為,崇文抑武國策的推行,促進了宋朝的繁榮。根據(jù)材料,從中提煉出一個觀點,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簡要論述。(要求:觀點明確,論述須有史實依據(jù),史論結合)1.答案:B根據(jù)材料及所學,宋太祖趙匡胤吸取唐末滅亡的教訓,實行“更戍法”,加強對將士的防范,以防止武將專權割據(jù),答案為B。2.答案:A在強兵方面,對農(nóng)民進行編制管理和軍事訓練,希望恢復“兵農(nóng)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A項正確。3.答案:C本題抓住題干的限定詞“不正確的是”,王安石變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宋中期的社會危機,但并未徹底解除社會危機,故C與題意相符。4.答案:A宋朝一直實行崇文抑武的立國之策,執(zhí)行養(yǎng)兵的政策,這些都沒有改變,軍隊人數(shù)的增加是因為邊患越來越嚴重,A項正確。5.答案:B由“西湖歌舞幾時休”“直把杭州作汴州”等信息,可判斷該詩描述了南宋統(tǒng)治者滿足現(xiàn)狀,偏安江南一隅的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南宋與金對峙局面形成之后。故選B。6.答案:D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北宋向遼交納“歲幣”的官方文書,不屬于經(jīng)貿(mào)往來,故A、B、C三項不符合材料信息,D項正確。7.答案:C從題干中“知州”、“知縣”名義上是以中央官員的身份兼任地方的信息可知C項符合題意;題干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關系,而非對宰相權力的分割,選項A排除;宋代地方長官名稱的變化不等于行政單位的變化,選項B排除;科舉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對地方行政的控制,故D項錯誤。8.答案:A紹興和議以后,南宋對金稱臣,南北一直呈對峙狀態(tài),故A項正確。宋金對峙,向金稱臣,但后來又不再向金稱臣,而是“世為侄國”,故B項錯誤;金朝在和議之前已經(jīng)進入中原地區(qū),故C項錯誤;和議之后,宋金之間又發(fā)生多次戰(zhàn)爭,故D項錯誤。9.答案:A題目材料“中外府庫無不充衍,小邑所積錢米亦不減二十萬”反映官府的府庫充實,這是王安石變法的成效,即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緩解了財政危機,①②正確;王安石的變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積貧局面,說徹底扭轉了是違背歷史史實的,故③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到社會矛盾問題,故④錯誤。綜上分析①②正確,③④錯誤,故答案為A。B、C、D均不符合題意。10.答案:B從題干來看,南宋政府任人唯親,風氣不正,官員階層烏煙瘴氣,故B項正確。11.答案:示例一觀點:宋朝崇文抑武國策促進了宋朝的繁榮。論述:宋朝實行崇文抑武國策,在政治上鏟除割據(jù)勢力,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和社會穩(wěn)定;安定的社會局面,有利于經(jīng)濟發(fā)展、科技進步;社會環(huán)境寬松,文人享有較多自由,推動了文學藝術的發(fā)展,理學興起。綜上所述,崇文抑武國策的推行促進了宋朝社會政治、經(jīng)濟、科技、文化的全面繁榮。示例二觀點:宋朝崇文抑武國策導致了積貧積弱局面。論述:宋朝強化皇權,實施崇文抑武國策,軍事調(diào)兵權和統(tǒng)兵權分離,嚴重削弱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和國防力量,在對遼、西夏的戰(zhàn)爭中屢戰(zhàn)屢敗。大量文職官員的設置,導致官僚機構越來越臃腫龐大,造成了嚴重的冗官、冗費的局面,財政支出緊張,國力虛弱。綜上所述,崇文抑武國策的推行,使宋朝最終陷于積貧積弱的局面,與宋朝軍事上的失敗有重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