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神經系統第四章神經系統1優(yōu)選第四章神經系統優(yōu)選第四章神經系統2脊髓的外形,Spinalcord兩端
上端: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連下端:成人L1下緣(新生兒L3)
兩膨大頸膨大(臂叢C5-T1)腰骶膨大(腰骶叢L2-S3)脊髓的外形,Spinalcord兩端3六條溝前正中裂(較深)后正中溝(較淺)前外側溝(2個,發(fā)出脊神經前根根絲)后外側溝(2個,接受脊神經后根根絲)31節(jié)段頸髓8節(jié)(C8)胸髓12節(jié)(T12)腰髓5節(jié)(L5)骶髓5節(jié)(S5)尾髓1節(jié)(Co1)六條溝前正中裂(較深)31節(jié)段頸髓8節(jié)(C8)4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5頸椎骶椎和尾椎腰椎胸椎頸椎骶椎和尾椎腰椎胸椎6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7前、后角之間的寬闊區(qū)域為中間帶。上端: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連(二)腦室Brainventricletonsilofc.②嘔吐,呃逆,腱反射消失,有病理反射。中腦腹面上界是屬于間腦的視束,下界為腦橋上緣。尾髓1節(jié)(Co1)中腦腹面上界是屬于間腦的視束,下界為腦橋上緣。通往大腦皮層的運動神經纖維和感覺神經纖維,均經內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狀分布。下丘腦核團視上核和室旁核,有合成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腦脊液主要由脈絡叢產生。31對脊神經中包括8對頸神經,12對胸神經,5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1對尾神經。硬膜厚而堅韌,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具有保護腦和脊髓的作用。中腦腹面上界是屬于間腦的視束,下界為腦橋上緣。大腦半球內側面的古皮層分化較簡單,一般只有三層①分子層;下端:成人L1下緣(新生兒L3)另一類是運動神經,包括動眼、滑車、展、副和舌下神經;②嘔吐,呃逆,腱反射消失,有病理反射。通往大腦皮層的運動神經纖維和感覺神經纖維,均經內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在延髓和脊髓交界處,組成錐體的纖維束大部交叉,在外形上可以看到錐體交叉阻塞了前正中裂。前、后角之間的寬闊區(qū)域為中間帶。8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92.脊髓的內部結構
從橫切面觀察脊髓,可見正中央有中央管,管腔窄小不通暢,管腔內面為室管膜細胞所襯。圍繞中央管可見H形或蝶形的灰質。每一側灰質可見分別向前后方向伸出的前角和后角,在胸髓和上部腰髓(L1~3)還可見向外伸出細小的側角。前、后角之間的寬闊區(qū)域為中間帶。位于中央管周圍、連接雙側的灰質稱灰質連合。2.脊髓的內部結構
從橫切面觀察脊髓,可見正中央有中10大腦腳底的內側有動眼神經根出腦。腦和脊髓的表面覆蓋有三層膜,由外向內依次為硬膜、蛛網膜和軟膜。在楔束結節(jié)的外上方有隆起的小腦下腳由進入小腦的神經纖維構成,并成為第四腦室側界的一部分。兩側間腦之間唯一狹小的腔隙,稱為第三腦室,下通中腦水管,上方借室間孔與左右大腦半球內的側腦室相通。(1)大腦的外形中腦腹面上界是屬于間腦的視束,下界為腦橋上緣。大腦半球的下面
嗅球、嗅束、嗅三角。腦橋的背面形成第四腦室底的上半,此處室底的外側壁為左右小腦上腳,兩個上腳間夾有薄層的白質層,稱為前髓帆,參與構成第四腦室頂。中腦腹側面有一對粗大的隆起,稱大腦腳,由大量來自大腦皮質的下行纖維所組成。背側丘腦(簡稱丘腦,體積最大)中腦Midbrain延髓上端與腦橋在腹面以橫行的延髓腦橋溝分界,在脊髓白質中上下行的纖維數量很多,大致可分為三類脊髓固有纖維本身含有上、下行兩個方向走行的纖維,它們主要緊靠脊髓灰質分布,共同組成脊髓固有束前、后根均由許多神經纖維束組成的根絲所構成。中腦腹面上界是屬于間腦的視束,下界為腦橋上緣。(1)灰質后角中間帶前角白質后索外側索前索脊髓內部結構中央管灰質聯合大腦腳底的內側有動眼神經根出腦。(1)灰質后角中間帶前角白質11白質分為三個索。前正中裂與前外側溝之間為前索,前、后外側溝之間為外側索,后外側溝與后正中溝之間為后索。在中央管前方,左右前索間有纖維橫越,稱白質前連合。在灰質后角基部外側與外側索之間,灰、白質混合交織,此處稱為網狀結構。不同節(jié)段脊髓的灰、白質構成形態(tài)是不同的,這是由于不同節(jié)段脊髓因其所支配的身體部位不同而含有的神經元數量不同所致。白質分為三個索。前正中裂與前外側溝之間為前索,前、后外側溝之12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3脊髓內部結構與功能灰質前角(柱):由運動神經元組成,支配骨骼肌運動2種細胞:α運動神經元支配梭外肌
γ運動神經元支配梭內肌2群細胞:內側群支配軀干肌外側群支配四肢肌脊髓內部結構與功能灰質前角(柱):由運動神經元組成,支配骨骼14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5脊髓內部結構與功能灰質側角(柱):見于胸髓和上3節(jié)腰髓(T1~L3),由交感神經節(jié)前神經元構成。骶髓2~4節(jié)(S2~4)相當于側角部位,于前角根部有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經節(jié)前神經元構成。脊髓內部結構與功能灰質側角(柱):16位于中央管周圍、連接雙側的灰質稱灰質連合。皮層的深面為白質,白質內還有灰質核,這些核靠近腦底,稱為基底核(或稱基底神經節(jié))。每對脊神經借前根和后根與脊髓相連。*在腦橋和延髓的背面外側群支配四肢肌腦脊液主要由脈絡叢產生。在延髓背面下部,脊髓的薄、楔束向上延伸,分別擴展為膨隆的薄束結節(jié)和楔束結節(jié),其深面有薄束核和楔束核,它們是薄、楔束終止的核團。位于間腦的背側,是一對卵圓形的灰質團塊,外鄰內囊,內鄰第三腦室,前下方鄰接下丘腦,其外側壁緊貼大腦半球的內囊。γ運動神經元支配梭內肌下端:成人L1下緣(新生兒L3)在楔束結節(jié)的外上方有隆起的小腦下腳由進入小腦的神經纖維構成,并成為第四腦室側界的一部分。大腦cerebrum運動纖維由脊髓灰質的前角、胸腰部側角和骶副交感核運動神經元的軸突組成,分布于橫紋肌、平滑肌和腺體。在中央管前方,左右前索間有纖維橫越,稱白質前連合。頸膨大(臂叢C5-T1)間腦位于中腦的上方,兩大腦半球之間,與兩半球緊密相連,大部分為大腦半球所覆蓋,其外側部與大腦半球的深部愈合。是埋藏在大腦底部白質內的灰質團塊。前、后根均由許多神經纖維束組成的根絲所構成。在此處,第四腦室下界呈V形,其尖端稱閂。灰質后角(柱):由中間神經元(4群細胞)組成,接受后根脊神經假單極神經元中樞突,并傳導神經沖動。
位于中央管周圍、連接雙側的灰質稱灰質連合?;屹|后角(柱):由17如前所述,脊髓的白質主要由三個索組成,每個索都由不同的上行或下行的纖維束所構成。在脊髓白質中上下行的纖維數量很多,大致可分為三類①長上行纖維,它們分別投射到丘腦、小腦和腦干的許多核團;②長下行纖維,從大腦皮質或腦干內的有關核團投射到脊髓;③短的脊髓固有纖維,這些纖維把脊髓內部各節(jié)段聯系起來。脊髓固有纖維本身含有上、下行兩個方向走行的纖維,它們主要緊靠脊髓灰質分布,共同組成脊髓固有束白質
如前所述,脊髓的白質主要由三個索組成,每個索都由不同的上18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9脊髓白質
上行傳導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腦側束脊髓丘腦前束脊髓小腦后束脊髓小腦前束
下行傳導束皮質脊髓束紅核脊髓束頂蓋脊髓束內側縱束前庭脊髓束網狀脊髓束脊髓白質上行傳導束下行傳導束20(二)脊神經脊神經sumalnerves共31對。每對脊神經借前根和后根與脊髓相連。前、后根均由許多神經纖維束組成的根絲所構成。前根屬運動性,后根屬感覺性,后根較前根略粗,二者在椎間孔處合成一條脊神經干,感覺和運動纖維在干中混合。(二)脊神經脊神經sumalnerves共31對。21后根在椎間孔附近有橢圓形膨大,稱脊神經節(jié)。31對脊神經中包括8對頸神經,12對胸神經,5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1對尾神經。脊神經是混合性神經,其感覺纖維始于脊神經節(jié)的假單極神經元。假單極神經元的中樞突組成后根入脊髓;周圍突加入脊神經,分布于皮膚、肌、關節(jié)以及內臟的感受器等,將軀體與內臟的感覺沖動傳向中樞。運動纖維由脊髓灰質的前角、胸腰部側角和骶副交感核運動神經元的軸突組成,分布于橫紋肌、平滑肌和腺體。后根在椎間孔附近有橢圓形膨大,稱脊神經節(jié)。22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23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24位于中央管周圍、連接雙側的灰質稱灰質連合。參與組成第四腦室底部皮層的深面為白質,白質內還有灰質核,這些核靠近腦底,稱為基底核(或稱基底神經節(jié))。大腦腳底的內側有動眼神經根出腦。溝中有三對腦神經根出入腦,自內向外分別為外展神經、面神經和前庭蝸(聽)神經。(1)大腦的外形根部有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經節(jié)前神經元構成。延髓上端與腦橋在腹面以橫行的延髓腦橋溝分界,③短的脊髓固有纖維,這些纖維把脊髓內部各節(jié)段聯系起來。后根在椎間孔附近有橢圓形膨大,稱脊神經節(jié)。骶髓5節(jié)(S5)腦干由3部分組成,自下而上為通往大腦皮層的運動神經纖維和感覺神經纖維,均經內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狀分布。(1)側腦室和第三腦室出血與硬膜間的腔隙稱為硬膜下腔;錐體的外側有卵圓形隆起的橄欖olive,內含下橄欖核。脊髓的外形,Spinalcord軟膜很薄,具有豐富的血管,緊貼于腦和脊髓表面,不易分離。基底核中主要為紋狀體。大腦半球分為上外側面、內側面、下面。參與意識相關性的高級活動如時間空間的感知。二、腦和腦神經(一)腦
腦位于顱腔內,由腦干、間腦、小腦及端腦(左右大腦半球)組成位于中央管周圍、連接雙側的灰質稱灰質連合。二、腦和腦神經(一25腦干小腦間腦大腦半球中腦延髓腦橋腦干小腦間腦大腦半球中腦延髓腦橋261.腦干Brainstem腦干由3部分組成,自下而上為延髓MedullaOblongata腦橋Pons中腦Midbrain(1)腦干的外形1.腦干Brainstem腦干由3部分組成,自下而上為27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28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29延髓MedullaOblongata1–與脊髓相接2–包含腦與脊髓的上下傳導通路3–包含三個生命活動中樞心臟活動中樞呼吸中樞血管調節(jié)中樞4–五對腦神經從此發(fā)出延髓MedullaOblongata30延髓形似倒置的錐體,長約3cm,在相當第一頸神經根部位與脊髓相接,二者外形分界不明顯。延髓上端與腦橋在腹面以橫行的延髓腦橋溝分界,在延髓腹面,前正中裂兩側有隆起的錐體Pyramid,主要由皮質脊髓束纖維聚成。在延髓和脊髓交界處,組成錐體的纖維束大部交叉,在外形上可以看到錐體交叉阻塞了前正中裂。錐體的外側有卵圓形隆起的橄欖olive,內含下橄欖核。橄欖和錐體之間的前外側溝中有舌下神經根絲出腦。在橄欖的背方,則由上而下可見舌咽、迷走和副神經的根絲入腦或出腦。延髓形似倒置的錐體,長約3cm,在相當第一頸神經根部位與脊髓31錐體橄欖錐體交叉延髓腦橋溝舌下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延髓腹面錐體橄欖錐體交叉延髓腦橋溝舌下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延髓32在背面,延髓下部形似脊髓,上部中央管敞開為第四腦室,構成菱形窩的下部。在延髓背面下部,脊髓的薄、楔束向上延伸,分別擴展為膨隆的薄束結節(jié)和楔束結節(jié),其深面有薄束核和楔束核,它們是薄、楔束終止的核團。在此處,第四腦室下界呈V形,其尖端稱閂。在楔束結節(jié)的外上方有隆起的小腦下腳由進入小腦的神經纖維構成,并成為第四腦室側界的一部分。在背面,延髓下部形似脊髓,上部中央管敞開為第四腦室,構成菱形33延髓背面下半部分薄束結節(jié)楔束結節(jié)小腦下腳閂上半部分參與組成第四腦室底部延髓背面34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35腦橋
Pons腦橋的部位位于延髓上方,腹面膨大的部分稱為腦橋基底部,基底部向兩側變窄,稱腦橋壁與小腦聯系?;撞客鈧扔腥嫔窠洺瞿X,橫溝里由內向外依次有外展神經、面神經和位聽神經。腦橋Pons腦橋的部位位于延髓上方,腹面膨大的部分稱為腦橋36腦橋腹面基底部基底溝延髓腦橋溝小腦中腳三叉神經腦橋小腦三角腦橋腹面37腦橋以其腹面寬闊膨隆的基底部為特征,下緣借延髓腦橋溝與延髓分界。溝中有三對腦神經根出入腦,自內向外分別為外展神經、面神經和前庭蝸(聽)神經。腦橋上緣與中腦的大腦腳相接,長度約2.5cm。基底部正中有縱行的基底溝,容納基底動脈?;撞肯蛲庵饾u變窄,移行為小腦中腳,兩者的分界可以三叉神經根為標志。延髓、腦橋和小腦的交角處,臨床上稱為腦橋小腦三角,前庭蝸神經和面神經根恰好位于此處。腦橋的背面形成第四腦室底的上半,此處室底的外側壁為左右小腦上腳,兩個上腳間夾有薄層的白質層,稱為前髓帆,參與構成第四腦室頂。前髓帆上有滑車神經根出腦,它是唯一自腦干背面出腦的腦神經。腦橋以其腹面寬闊膨隆的基底部為特征,下緣借延髓腦橋溝與延髓分38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39中腦
Midbrain
腹側面大腦腳腳間窩動眼神經中腦Midbrain腹側面40上丘下丘四疊體滑車神經中腦背面觀松果體上丘四疊體滑車神經中腦背面觀松果體41中腦長約l.5cm中腦腹面上界是屬于間腦的視束,下界為腦橋上緣。中腦腹側面有一對粗大的隆起,稱大腦腳,由大量來自大腦皮質的下行纖維所組成。大腦腳底之間為深陷的腳間窩。此處有許多血管穿入,故此區(qū)域又稱后穿質。大腦腳底的內側有動眼神經根出腦。中腦背面有兩對圓形隆起,即一對上丘和一對下丘。中腦長約l.5cm42中腦腹側面有一對粗大的隆起,稱大腦腳,由大量來自大腦皮質的下行纖維所組成。在大腦半球內側面,隔區(qū)、扣帶回、海馬旁回及鉤等圍繞胼胝體的腦回幾乎圍成一圈,加上被擠到側腦室下角的海馬、齒狀回等,共同組成邊緣系統(又稱內臟腦),與嗅覺、內臟活動、情緒、行為、記憶等密切相關。間腦主要分為丘腦和下丘腦。中腦腹面上界是屬于間腦的視束,下界為腦橋上緣。視上核按進化順序可將大腦皮質分為古皮質、舊皮質和新皮質。在延髓和脊髓交界處,組成錐體的纖維束大部交叉,在外形上可以看到錐體交叉阻塞了前正中裂。腦和脊髓的表面覆蓋有三層膜,由外向內依次為硬膜、蛛網膜和軟膜。(二)腦室Brainventricle前、后角之間的寬闊區(qū)域為中間帶。尾髓1節(jié)(Co1)小腦和延腦及腦橋之間有第4腦室,各腦室之間有小孔和管道相通。每對脊神經借前根和后根與脊髓相連。大腦腳底的內側有動眼神經根出腦。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質),是神經元胞體集中的地方。另一類是運動神經,包括動眼、滑車、展、副和舌下神經;小腦cerebellum軟膜很薄,具有豐富的血管,緊貼于腦和脊髓表面,不易分離。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質),是神經元胞體集中的地方。兩側間腦之間唯一狹小的腔隙,稱為第三腦室,下通中腦水管,上方借室間孔與左右大腦半球內的側腦室相通。(2)腦干的內部結構自學中腦腹側面有一對粗大的隆起,稱大腦腳,由大量來自大腦皮質的下432.間腦間腦位于中腦的上方,兩大腦半球之間,與兩半球緊密相連,大部分為大腦半球所覆蓋,其外側部與大腦半球的深部愈合。兩側間腦之間唯一狹小的腔隙,稱為第三腦室,下通中腦水管,上方借室間孔與左右大腦半球內的側腦室相通。間腦主要分為丘腦和下丘腦。2.間腦間腦位于中腦的上方,兩大腦半球之間,與兩半球緊密相44脊神經是混合性神經,其感覺纖維始于脊神經節(jié)的假單極神經元?;缀酥兄饕獮榧y狀體。①連合纖維(胼胝體)
分三種②聯絡纖維
③投射纖維(內囊)
內囊是位于豆狀核、尾狀核和背側丘腦三者之間的上、下行密集而成的白質區(qū),屬于投射纖維。在背面,延髓下部形似脊髓,上部中央管敞開為第四腦室,構成菱形窩的下部。通往大腦皮層的運動神經纖維和感覺神經纖維,均經內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前外側溝(2個,發(fā)出脊神經前根根絲)間腦位于中腦的上方,兩大腦半球之間,與兩半球緊密相連,大部分為大腦半球所覆蓋,其外側部與大腦半球的深部愈合。在延髓背面下部,脊髓的薄、楔束向上延伸,分別擴展為膨隆的薄束結節(jié)和楔束結節(jié),其深面有薄束核和楔束核,它們是薄、楔束終止的核團。下端:成人L1下緣(新生兒L3)腦脊液主要由脈絡叢產生。豆狀核溝中有三對腦神經根出入腦,自內向外分別為外展神經、面神經和前庭蝸(聽)神經。2種細胞:α運動神經元支配梭外肌基底部外側有三叉神經出腦,橫溝里由內向外依次有外展神經、面神經和位聽神經。間腦位于中腦的上方,兩大腦半球之間,與兩半球緊密相連,大部分為大腦半球所覆蓋,其外側部與大腦半球的深部愈合。皮層的深面為白質,白質內還有灰質核,這些核靠近腦底,稱為基底核(或稱基底神經節(jié))。下丘腦核團視上核和室旁核,有合成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下丘腦分區(qū)及主要核團:近年來的研究證明,在一些感覺性神經內,含有傳出纖維。皮層的深面為白質,白質內還有灰質核,這些核靠近腦底,稱為基底核(或稱基底神經節(jié))。間腦分部間腦可分為五部分:
背側丘腦(簡稱丘腦,體積最大)
后丘腦
上丘腦下丘腦底丘腦脊神經是混合性神經,其感覺纖維始于脊神經節(jié)的假單極神經元。間45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46背側丘腦下丘腦
底丘腦后丘腦
上丘腦背側丘腦下丘腦底丘腦后丘腦上丘腦47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481、背側丘腦(丘腦)
位于間腦的背側,是一對卵圓形的灰質團塊,外鄰內囊,內鄰第三腦室,前下方鄰接下丘腦,其外側壁緊貼大腦半球的內囊。1、背側丘腦(丘腦)位于間腦的背側,是一對卵圓形的灰49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50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51(背側)丘腦的功能是皮層下的感覺中樞(腹后核、內外側膝狀體等)除嗅覺外,其他所有感覺都經過丘腦中繼,然后投向端腦。感覺傳至丘腦水平時,即有粗略的感知,并能影響情感變化。對隨意運動的調控發(fā)揮影響(腹中間核、腹前核)控制大腦皮質的興奮水平是網狀上行激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意識相關性的高級活動如時間空間的感知。(背內側核、外側核群的背側核)非特異性核團(背側)丘腦的功能是皮層下的感覺中樞(腹后核、內外側膝狀體等52下丘腦位于丘腦前下方,構成第三腦室底和側壁下份,包括視交叉、灰結節(jié)、乳頭體、漏斗等下丘腦核團視上核和室旁核,有合成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下丘腦是重要的皮質下內臟活動中樞。下丘腦位于丘腦前下方,構成第三腦室底和側壁下份,包括視交叉、53下丘腦分區(qū)及主要核團:
1.視前區(qū)2.視上區(qū)3.結節(jié)區(qū)4.乳頭體區(qū)視上核室旁核漏斗核乳頭體核下丘腦分區(qū)及主要核團:1.視前區(qū)視上核54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553.小腦
cerebellum*在腦橋和延髓的背面*籍三對小腦腳與腦干相連接位置3.小腦cerebellum*在腦橋和延髓的背面位置56原裂蚓部小腦半球小腦中腳絨球小結小腦扁桃體tonsilofc.上面觀下面觀小腦外形蚓部半球
分葉分部后外側裂前葉
后葉絨球小結葉小腦體蚓部中間部
外側部原裂蚓部小腦半球小腦中腳絨球小結小腦扁桃體上面觀下面觀小腦外57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質),是神經元胞體集中的地方。⑤雙側瞳孔縮小,眼球浮動,分離性斜視。腦脊液主要由脈絡叢產生?;撞客鈧扔腥嫔窠洺瞿X,橫溝里由內向外依次有外展神經、面神經和位聽神經。中腦Midbrain是網狀上行激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④四肢肌張力增高,早期出現周期性的自發(fā)性肌緊張,去大腦痙攣或去大腦強直發(fā)作,后期四肢變成弛緩狀態(tài)。大腦髓質,內有側腦室和基底核軟膜很薄,具有豐富的血管,緊貼于腦和脊髓表面,不易分離。在脊髓白質中上下行的纖維數量很多,大致可分為三類位于間腦的背側,是一對卵圓形的灰質團塊,外鄰內囊,內鄰第三腦室,前下方鄰接下丘腦,其外側壁緊貼大腦半球的內囊。⑥常有丘腦下部受損癥狀,表現體溫升高,心率、脈搏先慢后快,面部充血出汗,血糖與白細胞增高。骶髓2~4節(jié)(S2~4)相當于側角部位,于前角腦干由3部分組成,自下而上為尾狀核與殼核在種系發(fā)生(即動物進化)上出現較遲,稱為新紋狀體,而蒼白球在種系發(fā)生上出現較早,稱為舊紋狀體。通往大腦皮層的運動神經纖維和感覺神經纖維,均經內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狀分布。②嘔吐,呃逆,腱反射消失,有病理反射。在延髓背面下部,脊髓的薄、楔束向上延伸,分別擴展為膨隆的薄束結節(jié)和楔束結節(jié),其深面有薄束核和楔束核,它們是薄、楔束終止的核團。假單極神經元的中樞突組成后根入脊髓;中腦腹側面有一對粗大的隆起,稱大腦腳,由大量來自大腦皮質的下行纖維所組成。間腦位于中腦的上方,兩大腦半球之間,與兩半球緊密相連,大部分為大腦半球所覆蓋,其外側部與大腦半球的深部愈合。4.大腦
cerebrum
大腦由左、右大腦半球構成。左、右大腦之間的裂隙稱大腦縱裂,裂底有連接兩半球的胼胝體。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質),是神經元胞體58大腦半球分為上外側面、內側面、下面。大腦表面有許多淺、深的溝,溝與溝之間的隆起稱大腦回。
大腦半球的分葉
被三條溝分為五個葉
三條溝頂枕溝、中央溝、外側溝
五葉額葉、頂葉、顳葉、枕葉和島葉(1)大腦的外形
大腦半球分為上外側面、內側面、下面。大腦表面有許多淺、深59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60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61頂枕溝頂枕溝62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63①額葉:中央前溝,中央前回,額上、下溝,額上、中、下回
②頂葉:中央后溝,中央后回,緣上回(外側溝末端周圍)角回(顳上溝末端周圍)
③顳葉:顳橫回。大腦半球上外側面的重要溝和回
①額葉:中央前溝,中央前回,額上、下溝,額上、中、下64大腦半球內側面的溝和回
中央旁小葉、距狀溝,扣帶回,扣帶溝,海馬旁回(海馬旁回的前端彎成鉤形稱鉤)。
邊緣葉——又叫穹隆回,指扣帶回、海馬旁回和鉤,呈環(huán)行圍于大腦與間腦交接處的邊緣。
大腦半球的下面
嗅球、嗅束、嗅三角。大腦半球內側面的溝和回
中央旁小葉、距狀溝,扣65(2)大腦的內部結構大腦由白質(神經纖維)和灰質(神經元的細胞體集中的部位)構成
大腦髓質,內有側腦室和基底核灰質白質皮質神經核(基底核)(2)大腦的內部結構大腦由白質(神經纖維)和灰質(神經元的66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質),是神經元胞體集中的地方。按進化順序可將大腦皮質分為古皮質、舊皮質和新皮質。大腦半球內側面的古皮層分化較簡單,一般只有三層①分子層;②錐體細胞層;③多形細胞層。在大腦半球外側面的新皮層則分化程度較高,共有六層①分子層(又稱帶狀層);②外顆粒層;③外錐體細胞層;④內顆粒層;⑤內錐體細胞層(又稱節(jié)細胞層);⑥多形細胞層。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質),是神經元胞體67皮層的深面為白質,白質內還有灰質核,這些核靠近腦底,稱為基底核(或稱基底神經節(jié))?;缀酥兄饕獮榧y狀體。紋狀體由尾狀核和豆狀核組成。尾狀核前端粗、尾端細,彎曲并環(huán)繞丘腦;豆狀核位于尾狀核與丘腦的外側,又分為蒼白球與殼核。尾狀核與殼核在種系發(fā)生(即動物進化)上出現較遲,稱為新紋狀體,而蒼白球在種系發(fā)生上出現較早,稱為舊紋狀體。紋狀體的主要功能是使肌肉的運動協調,維持軀體一定的姿勢。皮層的深面為白質,白質內還有灰質核,這些核靠近腦底,稱為基底68在脊髓白質中上下行的纖維數量很多,大致可分為三類兩側間腦之間唯一狹小的腔隙,稱為第三腦室,下通中腦水管,上方借室間孔與左右大腦半球內的側腦室相通。小腦和延腦及腦橋之間有第4腦室,各腦室之間有小孔和管道相通。前、后根均由許多神經纖維束組成的根絲所構成。下端:成人L1下緣(新生兒L3)①長上行纖維,它們分別投射到丘腦、小腦和腦干的許多核團;是皮層下的感覺中樞(腹后核、內外側膝狀體等)(1)側腦室和第三腦室出血腦脊液主要由脈絡叢產生。每對脊神經借前根和后根與脊髓相連。兩端中腦腹面上界是屬于間腦的視束,下界為腦橋上緣。中腦背面有兩對圓形隆起,即一對上丘和一對下丘。通往大腦皮層的運動神經纖維和感覺神經纖維,均經內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狀分布。運動纖維由脊髓灰質的前角、胸腰部側角和骶副交感核運動神經元的軸突組成,分布于橫紋肌、平滑肌和腺體。中腦Midbrain⑥常有丘腦下部受損癥狀,表現體溫升高,心率、脈搏先慢后快,面部充血出汗,血糖與白細胞增高。是埋藏在大腦底部白質內的灰質團塊。③短的脊髓固有纖維,這些纖維把脊髓內部各節(jié)段聯系起來?;缀耸锹癫卦诖竽X底部白質內的灰質團塊。紋狀體蒼白球——舊紋狀體殼核豆狀核
尾狀核新紋狀體在脊髓白質中上下行的纖維數量很多,大致可分為三類基底核是埋藏69人的大腦皮質有許多不同的功能區(qū)稱為中樞。
軀體運動中樞——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葉前部
軀體感覺中樞——中央后會和中央旁小葉后部
視覺中樞——距狀溝上、下皮質
聽覺中樞——顳橫回
運動性語言中樞—額下會后部
書寫中樞——額中回后部
閱讀中樞——角回
聽話中樞——顳上回后部
嗅覺中樞——海馬旁回、鉤附近
內臟中樞——邊緣葉人的大腦皮質有許多不同的功能區(qū)稱為中樞。
軀體運動中樞—70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71①連合纖維(胼胝體)
分三種②聯絡纖維
③投射纖維(內囊)
內囊是位于豆狀核、尾狀核和背側丘腦三者之間的上、下行密集而成的白質區(qū),屬于投射纖維。通往大腦皮層的運動神經纖維和感覺神經纖維,均經內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大腦的白質(髓質)
①連合纖維(胼胝體)
72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73邊緣系統
在大腦半球內側面,隔區(qū)、扣帶回、海馬旁回及鉤等圍繞胼胝體的腦回幾乎圍成一圈,加上被擠到側腦室下角的海馬、齒狀回等,共同組成邊緣系統(又稱內臟腦),與嗅覺、內臟活動、情緒、行為、記憶等密切相關。邊緣系統在大腦半球內側面,隔區(qū)、扣帶回、海馬旁回及鉤74
人大腦皮層的Brodmann分區(qū)
人大腦皮層的75人、貓和大鼠的腦的外形人、貓和大鼠的腦的外形76(二)腦神經腦神經共12對,與腦相連,主要分布于頭面部,其中第十對迷走神經還分布到胸、腹腔臟器。按所含主要纖維的成分和功能的不同,可把腦神經分為三類一類是感覺神經,包括嗅、視和位聽神經;另一類是運動神經,包括動眼、滑車、展、副和舌下神經;第3類是混合神經,包括三叉、面、舌咽和迷走神經。近年來的研究證明,在一些感覺性神經內,含有傳出纖維。許多運動性神經內,含有傳入纖維。腦神經的運動纖維,由腦干內運動神經核發(fā)出的軸突構成;感覺纖維是由腦神經節(jié)內的感覺神經元的周圍突構成,其中樞突與腦干內的感覺神經元形成突觸。記憶口訣一嗅二視三動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聽九舌咽,迷副舌下神經全。(二)腦神經腦神經共12對,與腦相連,主要分布于頭面部,其77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78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79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80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81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82三、腦脊髓被膜、腦室、腦脊液、腦屏障(一)腦脊髓被膜腦和脊髓的表面覆蓋有三層膜,由外向內依次為硬膜、蛛網膜和軟膜。
三、腦脊髓被膜、腦室、腦脊液、腦屏障(一)腦脊髓被膜83硬膜厚而堅韌,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具有保護腦和脊髓的作用。硬膜內有血管和神經。蛛網膜是一層無血管、半透明的結締組織薄膜。與硬膜間的腔隙稱為硬膜下腔;與軟膜之間的腔隙稱為蛛網膜下腔,其中充滿無色透明的腦脊液。軟膜很薄,具有豐富的血管,緊貼于腦和脊髓表面,不易分離。在腦室壁的某些部位,軟膜血管與腦室膜上皮共同突入腦室,形成脈絡叢。腦脊液主要由脈絡叢產生。硬膜厚而堅韌,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具有保護腦和脊髓的作用。硬84硬膜軟膜蛛網膜蛛網膜下腔硬膜軟膜蛛網膜蛛網膜下腔85(二)腦室Brainventricle腦內部的腔隙稱為腦室。在大腦兩個半球內有側腦室,間腦內有第3腦室;小腦和延腦及腦橋之間有第4腦室,各腦室之間有小孔和管道相通。腦室中的脈絡叢產生腦脊液。腦脊液在各腦室與蛛網膜下腔之間循環(huán),如腦室的通道發(fā)生阻塞,則腦室中的腦脊液越來越多,并擴大形成腦積水。(二)腦室Brainventricle腦內部的腔隙稱為86四腦室系統四腦室系統87(1)側腦室和第三腦室出血①發(fā)病急驟,迅速發(fā)生深度昏迷,少數神志清楚。②嘔吐、嘔血。③出現雙側病理反射。④四肢肌張力增高,早期出現周期性的自發(fā)性肌緊張,去大腦痙攣或去大腦強直發(fā)作,后期四肢變成弛緩狀態(tài)。⑤雙側瞳孔縮小,眼球浮動,分離性斜視。⑥常有丘腦下部受損癥狀,表現體溫升高,心率、脈搏先慢后快,面部充血出汗,血糖與白細胞增高。早期發(fā)生肺水腫與呼吸節(jié)律和頻率的改變。⑦腦脊液壓力高,呈血性。(2)第四腦室出血常由腦干或小腦出血繼發(fā)破入第四腦室,損害了延髓生命中樞,故常在數小時內死亡。在存活的短時間內可有以下表現①發(fā)病初期意識障礙較輕,后迅速發(fā)展為深昏迷。②嘔吐,呃逆,腱反射消失,有病理反射。③高燒,體溫常達40℃以上。④無反射性或自發(fā)性多動,亦無摸索與指劃動作。⑤前庭反射消失。⑥早期出現肺水腫和呼吸障礙。⑦心跳徐緩,節(jié)律不齊,血壓下降。⑧腦脊液為血性。腦室出血的臨床癥狀(1)側腦室和第三腦室出血腦室出血的臨床癥狀88第四章神經系統第四章神經系統89優(yōu)選第四章神經系統優(yōu)選第四章神經系統90脊髓的外形,Spinalcord兩端
上端: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連下端:成人L1下緣(新生兒L3)
兩膨大頸膨大(臂叢C5-T1)腰骶膨大(腰骶叢L2-S3)脊髓的外形,Spinalcord兩端91六條溝前正中裂(較深)后正中溝(較淺)前外側溝(2個,發(fā)出脊神經前根根絲)后外側溝(2個,接受脊神經后根根絲)31節(jié)段頸髓8節(jié)(C8)胸髓12節(jié)(T12)腰髓5節(jié)(L5)骶髓5節(jié)(S5)尾髓1節(jié)(Co1)六條溝前正中裂(較深)31節(jié)段頸髓8節(jié)(C8)92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93頸椎骶椎和尾椎腰椎胸椎頸椎骶椎和尾椎腰椎胸椎94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95前、后角之間的寬闊區(qū)域為中間帶。上端: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連(二)腦室Brainventricletonsilofc.②嘔吐,呃逆,腱反射消失,有病理反射。中腦腹面上界是屬于間腦的視束,下界為腦橋上緣。尾髓1節(jié)(Co1)中腦腹面上界是屬于間腦的視束,下界為腦橋上緣。通往大腦皮層的運動神經纖維和感覺神經纖維,均經內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狀分布。下丘腦核團視上核和室旁核,有合成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腦脊液主要由脈絡叢產生。31對脊神經中包括8對頸神經,12對胸神經,5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1對尾神經。硬膜厚而堅韌,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具有保護腦和脊髓的作用。中腦腹面上界是屬于間腦的視束,下界為腦橋上緣。大腦半球內側面的古皮層分化較簡單,一般只有三層①分子層;下端:成人L1下緣(新生兒L3)另一類是運動神經,包括動眼、滑車、展、副和舌下神經;②嘔吐,呃逆,腱反射消失,有病理反射。通往大腦皮層的運動神經纖維和感覺神經纖維,均經內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在延髓和脊髓交界處,組成錐體的纖維束大部交叉,在外形上可以看到錐體交叉阻塞了前正中裂。前、后角之間的寬闊區(qū)域為中間帶。96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972.脊髓的內部結構
從橫切面觀察脊髓,可見正中央有中央管,管腔窄小不通暢,管腔內面為室管膜細胞所襯。圍繞中央管可見H形或蝶形的灰質。每一側灰質可見分別向前后方向伸出的前角和后角,在胸髓和上部腰髓(L1~3)還可見向外伸出細小的側角。前、后角之間的寬闊區(qū)域為中間帶。位于中央管周圍、連接雙側的灰質稱灰質連合。2.脊髓的內部結構
從橫切面觀察脊髓,可見正中央有中98大腦腳底的內側有動眼神經根出腦。腦和脊髓的表面覆蓋有三層膜,由外向內依次為硬膜、蛛網膜和軟膜。在楔束結節(jié)的外上方有隆起的小腦下腳由進入小腦的神經纖維構成,并成為第四腦室側界的一部分。兩側間腦之間唯一狹小的腔隙,稱為第三腦室,下通中腦水管,上方借室間孔與左右大腦半球內的側腦室相通。(1)大腦的外形中腦腹面上界是屬于間腦的視束,下界為腦橋上緣。大腦半球的下面
嗅球、嗅束、嗅三角。腦橋的背面形成第四腦室底的上半,此處室底的外側壁為左右小腦上腳,兩個上腳間夾有薄層的白質層,稱為前髓帆,參與構成第四腦室頂。中腦腹側面有一對粗大的隆起,稱大腦腳,由大量來自大腦皮質的下行纖維所組成。背側丘腦(簡稱丘腦,體積最大)中腦Midbrain延髓上端與腦橋在腹面以橫行的延髓腦橋溝分界,在脊髓白質中上下行的纖維數量很多,大致可分為三類脊髓固有纖維本身含有上、下行兩個方向走行的纖維,它們主要緊靠脊髓灰質分布,共同組成脊髓固有束前、后根均由許多神經纖維束組成的根絲所構成。中腦腹面上界是屬于間腦的視束,下界為腦橋上緣。(1)灰質后角中間帶前角白質后索外側索前索脊髓內部結構中央管灰質聯合大腦腳底的內側有動眼神經根出腦。(1)灰質后角中間帶前角白質99白質分為三個索。前正中裂與前外側溝之間為前索,前、后外側溝之間為外側索,后外側溝與后正中溝之間為后索。在中央管前方,左右前索間有纖維橫越,稱白質前連合。在灰質后角基部外側與外側索之間,灰、白質混合交織,此處稱為網狀結構。不同節(jié)段脊髓的灰、白質構成形態(tài)是不同的,這是由于不同節(jié)段脊髓因其所支配的身體部位不同而含有的神經元數量不同所致。白質分為三個索。前正中裂與前外側溝之間為前索,前、后外側溝之100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01脊髓內部結構與功能灰質前角(柱):由運動神經元組成,支配骨骼肌運動2種細胞:α運動神經元支配梭外肌
γ運動神經元支配梭內肌2群細胞:內側群支配軀干肌外側群支配四肢肌脊髓內部結構與功能灰質前角(柱):由運動神經元組成,支配骨骼102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03脊髓內部結構與功能灰質側角(柱):見于胸髓和上3節(jié)腰髓(T1~L3),由交感神經節(jié)前神經元構成。骶髓2~4節(jié)(S2~4)相當于側角部位,于前角根部有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經節(jié)前神經元構成。脊髓內部結構與功能灰質側角(柱):104位于中央管周圍、連接雙側的灰質稱灰質連合。皮層的深面為白質,白質內還有灰質核,這些核靠近腦底,稱為基底核(或稱基底神經節(jié))。每對脊神經借前根和后根與脊髓相連。*在腦橋和延髓的背面外側群支配四肢肌腦脊液主要由脈絡叢產生。在延髓背面下部,脊髓的薄、楔束向上延伸,分別擴展為膨隆的薄束結節(jié)和楔束結節(jié),其深面有薄束核和楔束核,它們是薄、楔束終止的核團。位于間腦的背側,是一對卵圓形的灰質團塊,外鄰內囊,內鄰第三腦室,前下方鄰接下丘腦,其外側壁緊貼大腦半球的內囊。γ運動神經元支配梭內肌下端:成人L1下緣(新生兒L3)在楔束結節(jié)的外上方有隆起的小腦下腳由進入小腦的神經纖維構成,并成為第四腦室側界的一部分。大腦cerebrum運動纖維由脊髓灰質的前角、胸腰部側角和骶副交感核運動神經元的軸突組成,分布于橫紋肌、平滑肌和腺體。在中央管前方,左右前索間有纖維橫越,稱白質前連合。頸膨大(臂叢C5-T1)間腦位于中腦的上方,兩大腦半球之間,與兩半球緊密相連,大部分為大腦半球所覆蓋,其外側部與大腦半球的深部愈合。是埋藏在大腦底部白質內的灰質團塊。前、后根均由許多神經纖維束組成的根絲所構成。在此處,第四腦室下界呈V形,其尖端稱閂。灰質后角(柱):由中間神經元(4群細胞)組成,接受后根脊神經假單極神經元中樞突,并傳導神經沖動。
位于中央管周圍、連接雙側的灰質稱灰質連合?;屹|后角(柱):由105如前所述,脊髓的白質主要由三個索組成,每個索都由不同的上行或下行的纖維束所構成。在脊髓白質中上下行的纖維數量很多,大致可分為三類①長上行纖維,它們分別投射到丘腦、小腦和腦干的許多核團;②長下行纖維,從大腦皮質或腦干內的有關核團投射到脊髓;③短的脊髓固有纖維,這些纖維把脊髓內部各節(jié)段聯系起來。脊髓固有纖維本身含有上、下行兩個方向走行的纖維,它們主要緊靠脊髓灰質分布,共同組成脊髓固有束白質
如前所述,脊髓的白質主要由三個索組成,每個索都由不同的上106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07脊髓白質
上行傳導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腦側束脊髓丘腦前束脊髓小腦后束脊髓小腦前束
下行傳導束皮質脊髓束紅核脊髓束頂蓋脊髓束內側縱束前庭脊髓束網狀脊髓束脊髓白質上行傳導束下行傳導束108(二)脊神經脊神經sumalnerves共31對。每對脊神經借前根和后根與脊髓相連。前、后根均由許多神經纖維束組成的根絲所構成。前根屬運動性,后根屬感覺性,后根較前根略粗,二者在椎間孔處合成一條脊神經干,感覺和運動纖維在干中混合。(二)脊神經脊神經sumalnerves共31對。109后根在椎間孔附近有橢圓形膨大,稱脊神經節(jié)。31對脊神經中包括8對頸神經,12對胸神經,5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1對尾神經。脊神經是混合性神經,其感覺纖維始于脊神經節(jié)的假單極神經元。假單極神經元的中樞突組成后根入脊髓;周圍突加入脊神經,分布于皮膚、肌、關節(jié)以及內臟的感受器等,將軀體與內臟的感覺沖動傳向中樞。運動纖維由脊髓灰質的前角、胸腰部側角和骶副交感核運動神經元的軸突組成,分布于橫紋肌、平滑肌和腺體。后根在椎間孔附近有橢圓形膨大,稱脊神經節(jié)。110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11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12位于中央管周圍、連接雙側的灰質稱灰質連合。參與組成第四腦室底部皮層的深面為白質,白質內還有灰質核,這些核靠近腦底,稱為基底核(或稱基底神經節(jié))。大腦腳底的內側有動眼神經根出腦。溝中有三對腦神經根出入腦,自內向外分別為外展神經、面神經和前庭蝸(聽)神經。(1)大腦的外形根部有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經節(jié)前神經元構成。延髓上端與腦橋在腹面以橫行的延髓腦橋溝分界,③短的脊髓固有纖維,這些纖維把脊髓內部各節(jié)段聯系起來。后根在椎間孔附近有橢圓形膨大,稱脊神經節(jié)。骶髓5節(jié)(S5)腦干由3部分組成,自下而上為通往大腦皮層的運動神經纖維和感覺神經纖維,均經內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狀分布。(1)側腦室和第三腦室出血與硬膜間的腔隙稱為硬膜下腔;錐體的外側有卵圓形隆起的橄欖olive,內含下橄欖核。脊髓的外形,Spinalcord軟膜很薄,具有豐富的血管,緊貼于腦和脊髓表面,不易分離?;缀酥兄饕獮榧y狀體。大腦半球分為上外側面、內側面、下面。參與意識相關性的高級活動如時間空間的感知。二、腦和腦神經(一)腦
腦位于顱腔內,由腦干、間腦、小腦及端腦(左右大腦半球)組成位于中央管周圍、連接雙側的灰質稱灰質連合。二、腦和腦神經(一113腦干小腦間腦大腦半球中腦延髓腦橋腦干小腦間腦大腦半球中腦延髓腦橋1141.腦干Brainstem腦干由3部分組成,自下而上為延髓MedullaOblongata腦橋Pons中腦Midbrain(1)腦干的外形1.腦干Brainstem腦干由3部分組成,自下而上為115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16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17延髓MedullaOblongata1–與脊髓相接2–包含腦與脊髓的上下傳導通路3–包含三個生命活動中樞心臟活動中樞呼吸中樞血管調節(jié)中樞4–五對腦神經從此發(fā)出延髓MedullaOblongata118延髓形似倒置的錐體,長約3cm,在相當第一頸神經根部位與脊髓相接,二者外形分界不明顯。延髓上端與腦橋在腹面以橫行的延髓腦橋溝分界,在延髓腹面,前正中裂兩側有隆起的錐體Pyramid,主要由皮質脊髓束纖維聚成。在延髓和脊髓交界處,組成錐體的纖維束大部交叉,在外形上可以看到錐體交叉阻塞了前正中裂。錐體的外側有卵圓形隆起的橄欖olive,內含下橄欖核。橄欖和錐體之間的前外側溝中有舌下神經根絲出腦。在橄欖的背方,則由上而下可見舌咽、迷走和副神經的根絲入腦或出腦。延髓形似倒置的錐體,長約3cm,在相當第一頸神經根部位與脊髓119錐體橄欖錐體交叉延髓腦橋溝舌下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延髓腹面錐體橄欖錐體交叉延髓腦橋溝舌下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延髓120在背面,延髓下部形似脊髓,上部中央管敞開為第四腦室,構成菱形窩的下部。在延髓背面下部,脊髓的薄、楔束向上延伸,分別擴展為膨隆的薄束結節(jié)和楔束結節(jié),其深面有薄束核和楔束核,它們是薄、楔束終止的核團。在此處,第四腦室下界呈V形,其尖端稱閂。在楔束結節(jié)的外上方有隆起的小腦下腳由進入小腦的神經纖維構成,并成為第四腦室側界的一部分。在背面,延髓下部形似脊髓,上部中央管敞開為第四腦室,構成菱形121延髓背面下半部分薄束結節(jié)楔束結節(jié)小腦下腳閂上半部分參與組成第四腦室底部延髓背面122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23腦橋
Pons腦橋的部位位于延髓上方,腹面膨大的部分稱為腦橋基底部,基底部向兩側變窄,稱腦橋壁與小腦聯系。基底部外側有三叉神經出腦,橫溝里由內向外依次有外展神經、面神經和位聽神經。腦橋Pons腦橋的部位位于延髓上方,腹面膨大的部分稱為腦橋124腦橋腹面基底部基底溝延髓腦橋溝小腦中腳三叉神經腦橋小腦三角腦橋腹面125腦橋以其腹面寬闊膨隆的基底部為特征,下緣借延髓腦橋溝與延髓分界。溝中有三對腦神經根出入腦,自內向外分別為外展神經、面神經和前庭蝸(聽)神經。腦橋上緣與中腦的大腦腳相接,長度約2.5cm?;撞空杏锌v行的基底溝,容納基底動脈?;撞肯蛲庵饾u變窄,移行為小腦中腳,兩者的分界可以三叉神經根為標志。延髓、腦橋和小腦的交角處,臨床上稱為腦橋小腦三角,前庭蝸神經和面神經根恰好位于此處。腦橋的背面形成第四腦室底的上半,此處室底的外側壁為左右小腦上腳,兩個上腳間夾有薄層的白質層,稱為前髓帆,參與構成第四腦室頂。前髓帆上有滑車神經根出腦,它是唯一自腦干背面出腦的腦神經。腦橋以其腹面寬闊膨隆的基底部為特征,下緣借延髓腦橋溝與延髓分126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27中腦
Midbrain
腹側面大腦腳腳間窩動眼神經中腦Midbrain腹側面128上丘下丘四疊體滑車神經中腦背面觀松果體上丘四疊體滑車神經中腦背面觀松果體129中腦長約l.5cm中腦腹面上界是屬于間腦的視束,下界為腦橋上緣。中腦腹側面有一對粗大的隆起,稱大腦腳,由大量來自大腦皮質的下行纖維所組成。大腦腳底之間為深陷的腳間窩。此處有許多血管穿入,故此區(qū)域又稱后穿質。大腦腳底的內側有動眼神經根出腦。中腦背面有兩對圓形隆起,即一對上丘和一對下丘。中腦長約l.5cm130中腦腹側面有一對粗大的隆起,稱大腦腳,由大量來自大腦皮質的下行纖維所組成。在大腦半球內側面,隔區(qū)、扣帶回、海馬旁回及鉤等圍繞胼胝體的腦回幾乎圍成一圈,加上被擠到側腦室下角的海馬、齒狀回等,共同組成邊緣系統(又稱內臟腦),與嗅覺、內臟活動、情緒、行為、記憶等密切相關。間腦主要分為丘腦和下丘腦。中腦腹面上界是屬于間腦的視束,下界為腦橋上緣。視上核按進化順序可將大腦皮質分為古皮質、舊皮質和新皮質。在延髓和脊髓交界處,組成錐體的纖維束大部交叉,在外形上可以看到錐體交叉阻塞了前正中裂。腦和脊髓的表面覆蓋有三層膜,由外向內依次為硬膜、蛛網膜和軟膜。(二)腦室Brainventricle前、后角之間的寬闊區(qū)域為中間帶。尾髓1節(jié)(Co1)小腦和延腦及腦橋之間有第4腦室,各腦室之間有小孔和管道相通。每對脊神經借前根和后根與脊髓相連。大腦腳底的內側有動眼神經根出腦。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質),是神經元胞體集中的地方。另一類是運動神經,包括動眼、滑車、展、副和舌下神經;小腦cerebellum軟膜很薄,具有豐富的血管,緊貼于腦和脊髓表面,不易分離。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質),是神經元胞體集中的地方。兩側間腦之間唯一狹小的腔隙,稱為第三腦室,下通中腦水管,上方借室間孔與左右大腦半球內的側腦室相通。(2)腦干的內部結構自學中腦腹側面有一對粗大的隆起,稱大腦腳,由大量來自大腦皮質的下1312.間腦間腦位于中腦的上方,兩大腦半球之間,與兩半球緊密相連,大部分為大腦半球所覆蓋,其外側部與大腦半球的深部愈合。兩側間腦之間唯一狹小的腔隙,稱為第三腦室,下通中腦水管,上方借室間孔與左右大腦半球內的側腦室相通。間腦主要分為丘腦和下丘腦。2.間腦間腦位于中腦的上方,兩大腦半球之間,與兩半球緊密相132脊神經是混合性神經,其感覺纖維始于脊神經節(jié)的假單極神經元。基底核中主要為紋狀體。①連合纖維(胼胝體)
分三種②聯絡纖維
③投射纖維(內囊)
內囊是位于豆狀核、尾狀核和背側丘腦三者之間的上、下行密集而成的白質區(qū),屬于投射纖維。在背面,延髓下部形似脊髓,上部中央管敞開為第四腦室,構成菱形窩的下部。通往大腦皮層的運動神經纖維和感覺神經纖維,均經內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前外側溝(2個,發(fā)出脊神經前根根絲)間腦位于中腦的上方,兩大腦半球之間,與兩半球緊密相連,大部分為大腦半球所覆蓋,其外側部與大腦半球的深部愈合。在延髓背面下部,脊髓的薄、楔束向上延伸,分別擴展為膨隆的薄束結節(jié)和楔束結節(jié),其深面有薄束核和楔束核,它們是薄、楔束終止的核團。下端:成人L1下緣(新生兒L3)腦脊液主要由脈絡叢產生。豆狀核溝中有三對腦神經根出入腦,自內向外分別為外展神經、面神經和前庭蝸(聽)神經。2種細胞:α運動神經元支配梭外肌基底部外側有三叉神經出腦,橫溝里由內向外依次有外展神經、面神經和位聽神經。間腦位于中腦的上方,兩大腦半球之間,與兩半球緊密相連,大部分為大腦半球所覆蓋,其外側部與大腦半球的深部愈合。皮層的深面為白質,白質內還有灰質核,這些核靠近腦底,稱為基底核(或稱基底神經節(jié))。下丘腦核團視上核和室旁核,有合成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下丘腦分區(qū)及主要核團:近年來的研究證明,在一些感覺性神經內,含有傳出纖維。皮層的深面為白質,白質內還有灰質核,這些核靠近腦底,稱為基底核(或稱基底神經節(jié))。間腦分部間腦可分為五部分:
背側丘腦(簡稱丘腦,體積最大)
后丘腦
上丘腦下丘腦底丘腦脊神經是混合性神經,其感覺纖維始于脊神經節(jié)的假單極神經元。間133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34背側丘腦下丘腦
底丘腦后丘腦
上丘腦背側丘腦下丘腦底丘腦后丘腦上丘腦135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361、背側丘腦(丘腦)
位于間腦的背側,是一對卵圓形的灰質團塊,外鄰內囊,內鄰第三腦室,前下方鄰接下丘腦,其外側壁緊貼大腦半球的內囊。1、背側丘腦(丘腦)位于間腦的背側,是一對卵圓形的灰137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38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39(背側)丘腦的功能是皮層下的感覺中樞(腹后核、內外側膝狀體等)除嗅覺外,其他所有感覺都經過丘腦中繼,然后投向端腦。感覺傳至丘腦水平時,即有粗略的感知,并能影響情感變化。對隨意運動的調控發(fā)揮影響(腹中間核、腹前核)控制大腦皮質的興奮水平是網狀上行激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意識相關性的高級活動如時間空間的感知。(背內側核、外側核群的背側核)非特異性核團(背側)丘腦的功能是皮層下的感覺中樞(腹后核、內外側膝狀體等140下丘腦位于丘腦前下方,構成第三腦室底和側壁下份,包括視交叉、灰結節(jié)、乳頭體、漏斗等下丘腦核團視上核和室旁核,有合成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下丘腦是重要的皮質下內臟活動中樞。下丘腦位于丘腦前下方,構成第三腦室底和側壁下份,包括視交叉、141下丘腦分區(qū)及主要核團:
1.視前區(qū)2.視上區(qū)3.結節(jié)區(qū)4.乳頭體區(qū)視上核室旁核漏斗核乳頭體核下丘腦分區(qū)及主要核團:1.視前區(qū)視上核142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433.小腦
cerebellum*在腦橋和延髓的背面*籍三對小腦腳與腦干相連接位置3.小腦cerebellum*在腦橋和延髓的背面位置144原裂蚓部小腦半球小腦中腳絨球小結小腦扁桃體tonsilofc.上面觀下面觀小腦外形蚓部半球
分葉分部后外側裂前葉
后葉絨球小結葉小腦體蚓部中間部
外側部原裂蚓部小腦半球小腦中腳絨球小結小腦扁桃體上面觀下面觀小腦外145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質),是神經元胞體集中的地方。⑤雙側瞳孔縮小,眼球浮動,分離性斜視。腦脊液主要由脈絡叢產生?;撞客鈧扔腥嫔窠洺瞿X,橫溝里由內向外依次有外展神經、面神經和位聽神經。中腦Midbrain是網狀上行激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④四肢肌張力增高,早期出現周期性的自發(fā)性肌緊張,去大腦痙攣或去大腦強直發(fā)作,后期四肢變成弛緩狀態(tài)。大腦髓質,內有側腦室和基底核軟膜很薄,具有豐富的血管,緊貼于腦和脊髓表面,不易分離。在脊髓白質中上下行的纖維數量很多,大致可分為三類位于間腦的背側,是一對卵圓形的灰質團塊,外鄰內囊,內鄰第三腦室,前下方鄰接下丘腦,其外側壁緊貼大腦半球的內囊。⑥常有丘腦下部受損癥狀,表現體溫升高,心率、脈搏先慢后快,面部充血出汗,血糖與白細胞增高。骶髓2~4節(jié)(S2~4)相當于側角部位,于前角腦干由3部分組成,自下而上為尾狀核與殼核在種系發(fā)生(即動物進化)上出現較遲,稱為新紋狀體,而蒼白球在種系發(fā)生上出現較早,稱為舊紋狀體。通往大腦皮層的運動神經纖維和感覺神經纖維,均經內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狀分布。②嘔吐,呃逆,腱反射消失,有病理反射。在延髓背面下部,脊髓的薄、楔束向上延伸,分別擴展為膨隆的薄束結節(jié)和楔束結節(jié),其深面有薄束核和楔束核,它們是薄、楔束終止的核團。假單極神經元的中樞突組成后根入脊髓;中腦腹側面有一對粗大的隆起,稱大腦腳,由大量來自大腦皮質的下行纖維所組成。間腦位于中腦的上方,兩大腦半球之間,與兩半球緊密相連,大部分為大腦半球所覆蓋,其外側部與大腦半球的深部愈合。4.大腦
cerebrum
大腦由左、右大腦半球構成。左、右大腦之間的裂隙稱大腦縱裂,裂底有連接兩半球的胼胝體。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質),是神經元胞體146大腦半球分為上外側面、內側面、下面。大腦表面有許多淺、深的溝,溝與溝之間的隆起稱大腦回。
大腦半球的分葉
被三條溝分為五個葉
三條溝頂枕溝、中央溝、外側溝
五葉額葉、頂葉、顳葉、枕葉和島葉(1)大腦的外形
大腦半球分為上外側面、內側面、下面。大腦表面有許多淺、深147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48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49頂枕溝頂枕溝150第四章神經系統培訓課程課件151①額葉:中央前溝,中央前回,額上、下溝,額上、中、下回
②頂葉:中央后溝,中央后回,緣上回(外側溝末端周圍)角回(顳上溝末端周圍)
③顳葉:顳橫回。大腦半球上外側面的重要溝和回
①額葉:中央前溝,中央前回,額上、下溝,額上、中、下152大腦半球內側面的溝和回
中央旁小葉、距狀溝,扣帶回,扣帶溝,海馬旁回(海馬旁回的前端彎成鉤形稱鉤)。
邊緣葉——又叫穹隆回,指扣帶回、海馬旁回和鉤,呈環(huán)行圍于大腦與間腦交接處的邊緣。
大腦半球的下面
嗅球、嗅束、嗅三角。大腦半球內側面的溝和回
中央旁小葉、距狀溝,扣153(2)大腦的內部結構大腦由白質(神經纖維)和灰質(神經元的細胞體集中的部位)構成
大腦髓質,內有側腦室和基底核灰質白質皮質神經核(基底核)(2)大腦的內部結構大腦由白質(神經纖維)和灰質(神經元的154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質),是神經元胞體集中的地方。按進化順序可將大腦皮質分為古皮質、舊皮質和新皮質。大腦半球內側面的古皮層分化較簡單,一般只有三層①分子層;②錐體細胞層;③多形細胞層。在大腦半球外側面的新皮層則分化程度較高,共有六層①分子層(又稱帶狀層);②外顆粒層;③外錐體細胞層;④內顆粒層;⑤內錐體細胞層(又稱節(jié)細胞層);⑥多形細胞層。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質),是神經元胞體155皮層的深面為白質,白質內還有灰質核,這些核靠近腦底,稱為基底核(或稱基底神經節(jié))?;缀酥兄饕獮榧y狀體。紋狀體由尾狀核和豆狀核組成。尾狀核前端粗、尾端細,彎曲并環(huán)繞丘腦;豆狀核位于尾狀核與丘腦的外側,又分為蒼白球與殼核。尾狀核與殼核在種系發(fā)生(即動物進化)上出現較遲,稱為新紋狀體,而蒼白球在種系發(fā)生上出現較早,稱為舊紋狀體。紋狀體的主要功能是使肌肉的運動協調,維持軀體一定的姿勢。皮層的深面為白質,白質內還有灰質核,這些核靠近腦底,稱為基底156在脊髓白質中上下行的纖維數量很多,大致可分為三類兩側間腦之間唯一狹小的腔隙,稱為第三腦室,下通中腦水管,上方借室間孔與左右大腦半球內的側腦室相通。小腦和延腦及腦橋之間有第4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智能穿戴設備研發(fā)生產合同6篇
- 2024年虛擬現實產業(yè)增資擴股合作協議書3篇
- 2024年證券投資協議模板一
- 2024年環(huán)保節(jié)能建筑材料采購合同簽訂原則與綠色認證要求3篇
- 2024年軟件許可與服務合同
- 胰腺腫瘤影像學診斷 PP課件
- 2024年貨車運輸服務承包合同模板
- 2024配件的采購合同范本
- 2024年社區(qū)食堂承包經營管理合同樣本3篇
- 2024年度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農業(yè)項目合作合同3篇
-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
- 智慧農業(yè)行業(yè)營銷策略方案
- 市場部整體運營概況
- 室性心動過速
- 信息安全技術測試題與答案
- 安保工作考核表
- 數字廣告數據要素流通保障技術研究報告(2023年)
- 2024年-2025年公路養(yǎng)護工理論知識考試題及答案
- JJF(蘇) 283-2024 暫態(tài)地電壓法局部放電檢測儀校準規(guī)范
- “新生代”社區(qū)工作者的基層治理工具箱
-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