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線橋梁路基混凝土凍融防護試驗工程施工方案_第1頁
哈大線橋梁路基混凝土凍融防護試驗工程施工方案_第2頁
哈大線橋梁路基混凝土凍融防護試驗工程施工方案_第3頁
哈大線橋梁路基混凝土凍融防護試驗工程施工方案_第4頁
哈大線橋梁路基混凝土凍融防護試驗工程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哈大客專橋梁路基混凝土防護工程現(xiàn)場試驗施工方案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金屬及化學研究所2013年6月匯報提綱1、試驗工程概況 2、病害類型及程度 3、混凝土防護及防水涂料的研發(fā)及應用情況 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 5、修補及防護方案 6、密封膠施工技術要求 7、密封膠施工質量檢查 8、涂層施工技術要求 9、涂層施工質量檢查 10、工程數量 11、機械設備 12、施工組織 13、施工進度 14、施工管理、安全、衛(wèi)生和環(huán)境保護措施 1、試驗工程概況

哈大客專作為世界上第一條嚴寒地區(qū)高速鐵路,自去年12月1日開通以來,經歷了50年一遇的極寒天氣和較大風雪的考驗,經歷了繁忙春運工作的檢驗,運營安全平穩(wěn),工程質量得到了檢驗,社會反映良好。但是,在運營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部分橋梁和路基保護層混凝土出現(xiàn)凍融問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此,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多次組織路局、設計及科研單位召開專題會議,分析問題原因、研究解決方案、部署工作安排。通過工作調研,公司初步選定相應防護材料進行工程試點試驗,通過哈大客專工程實體驗證后再全線推廣。2、病害類型及程度橋面保護層設計為6cm現(xiàn)澆C30纖維混凝土,路基段保護層設計為10cm現(xiàn)澆C30纖維混凝土,由于抗凍融性能不足,在極寒天氣和較大風雪的共同作用下,均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凍融病害,病害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粉化、開裂、剝離和強度下降等。病害修補前必須先對試驗區(qū)段的保護層混凝土凍融情況進行調研,并針對不同的病害類型采取相應的修補及防護方案。針對混凝土粉化、開裂、剝離病害的嚴重程度,修補時將采用相應的處理措施。針對保護層混凝土強度下降,可將病害程度分為三級,Ⅰ級為保護層混凝土強度大于C30,Ⅱ級為保護層混凝土強度大于C20,Ⅲ級為保護層混凝土強度大于C10。針對不同的病害等級,修補時將采用不同的基面處理方案。2、病害類型及程度2、病害類型及程度2、病害類型及程度2、病害類型及程度3、混凝土防護及防水涂料的研發(fā)及應用情況2005年初,青藏公司與鐵科院金化所等簽訂了“青藏鐵路32m后張梁沿管道裂縫修補材料試驗研究”課題研究協(xié)議,隨后該課題列入鐵道部計劃項目。2006年3月10日,通過鐵道部科技司組織的課題評審。會后,鐵科院牽頭編制了《青藏鐵路后張梁耐久性防護工程技術規(guī)程(暫行)》和《青藏鐵路后張梁耐久性防護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規(guī)程》,并分別通過部科技司和建設司組織的專家評審。隨后青藏公司組織了青藏線混凝土梁防護施工。2009年8月鐵科院對對試驗梁及正式施工的梁體運營3至4年后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考察,梁體涂層外觀完整并且仍有一定的光澤,涂層沒有出現(xiàn)粉化、龜裂、剝落等現(xiàn)象,梁體修補過的地方沒有再出現(xiàn)新的裂紋。3.1青藏線混凝土梁防護涂料研究及應用情況

3、混凝土防護及防水涂料的研發(fā)及應用情況3、混凝土防護及防水涂料的研發(fā)及應用情況青藏線混凝土橋梁的耐久性防護施工后的實際使用效果證明了柔性氟碳漆用于混凝土結構耐久性防護的可行性。由于柔性氟碳漆成本較高,且內陸地區(qū)不存在類似于青藏線的強紫外環(huán)境,所以2009年哈大線軌道板出現(xiàn)裂縫后,我們在《青藏鐵路32m后張梁耐久性防護涂裝技術》研究的基礎上,研發(fā)一種具有類似功能的柔性聚氨酯涂料。并依據哈大線的工程特點及哈大公司的具體要求,參與制定了《哈大客運專線CRTSⅠ型板式無砟軌道混凝土軌道板用封閉涂層暫行技術條件》,并負責涂料的質量檢測。2010年底軌道板的封邊涂裝已全部完成,到目前涂層質量良好。3.2哈大線軌道板封邊涂料研究及應用情況

3、混凝土防護及防水涂料的研發(fā)及應用情況3.2哈大線軌道板封邊涂料研究及應用情況

3、混凝土防護及防水涂料的研發(fā)及應用情況2011年針對滬杭線聚脲防水層出現(xiàn)的病害情況,上海局杭州工務段、鐵科院金化所和北京博瑞眾誠公司合作承擔了上海局課題“高速鐵路橋面聚氨酯防水體系及聚脲防水層病害整治技術研究”。2012年9月4日通過上海鐵路局總工程師室組織的技術驗收,驗收意見認為,聚氨酯(PPU)防水體系中的防水層包括找平層、底涂層和面涂層。具有涂層薄,層間附著力(特別是潮濕基面上)強等特點,其面涂層所采用的脂肪族柔性聚氨酯面漆,綜合物理力學性能較好,耐紫外老化性能達3000h以上。同時具有施工工藝簡單、施工質量可靠、對基面的適應性好、綜合成本低等特點,可用于新建高鐵橋面防水和運營高鐵防水層病害整治。目前實際應用情況,滬杭線病害修補1孔,杭甬線新建防水2孔,杭長線新建防水2孔,應用情況良好。3.3高鐵橋面防水及病害修補涂料研究及應用情況

確定修補范圍,對出現(xiàn)剝離、龜裂、嚴重黃變及附著力不足的聚脲防水層橋面,進行修補;基面清理,使用手工或機械設備清除橋面的聚脲防水層;基面修補,對于清理后暴露的混凝土基面裂縫、孔洞、蜂窩、麻面、酥松等應按有關規(guī)范進行清除,并使用溶劑型環(huán)氧膩子或水性環(huán)氧砂漿找平層修補;潮濕基面的處理,對于潮濕基面,先噴涂1mm厚水性環(huán)氧找平層,48h后可涂底涂;噴底涂,對于含水率低于7%的混凝土基面,可直接噴涂或輥涂底涂;噴面涂,對于清理后附著力良好的的環(huán)氧底涂,經打毛后可直接噴涂或輥涂面涂;面涂構成,面涂由底面涂和表面涂構成,底面涂的干膜厚度≥400μm,表面涂的厚度≥200μm。3.4滬杭高鐵現(xiàn)場修補試驗情況-修補方案3、混凝土防護及防水涂料的研發(fā)及應用情況3、混凝土防護及防水涂料的研發(fā)及應用情況3.4滬杭高鐵現(xiàn)場修補試驗情況-基面清理情況3、混凝土防護及防水涂料的研發(fā)及應用情況3.4滬杭高鐵現(xiàn)場修補試驗情況-基面清理情況3、混凝土防護及防水涂料的研發(fā)及應用情況3.4滬杭高鐵現(xiàn)場修補試驗情況-修補施工情況3、混凝土防護及防水涂料的研發(fā)及應用情況試驗完成后,2012年4月9~10日上橋進行檢查及附著力測試。測試工作委托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進行。檢測結果表明,涂層外觀整體表面平整,無剝離、開裂、黃變等病害。18個測點中有14個測點的附著力≥2.5MPa、4個測點不足2.5MPa,2個為原有聚脲層底漆處斷裂,另2個為基材斷裂。3.4滬杭高鐵現(xiàn)場修補試驗情況-試驗結果3、混凝土防護及防水涂料的研發(fā)及應用情況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封閉漆技術要求序號項目技術指標1不揮發(fā)物含量≥20%,≤30%2細度μm≤203干燥時間表干h≤2實干h≤244附著力MPa≥3.0或混凝土基面破壞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薄涂型改性聚氨酯防水漆技術要求序號項目PPU-M1PPU-M21流出時間(6號杯),s30~6030~602不揮發(fā)物含量≥65%≥60%3細度,μm≤50≤304適用期,min≥15≥155干燥時間,h表干≤2≤2實干≤24≤246外觀均勻一致均勻一致7拉伸強度,MPa≥10≥78斷裂延伸率≥150%≥70%9低溫柔性(-35℃),mm≤2≤2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薄涂型改性聚氨酯防護層綜合技術要求1外觀涂層均勻、無色差、無流掛、無斑點、不起泡、不龜裂、不剝落2附著力,MPa≥2.5或基材破壞3耐溫變性(5個循環(huán))防水層無破壞4耐堿性(飽和Ca(OH)2,10d)不起泡、不龜裂、不剝落5耐鹽霧試驗(1000h)不起泡、不龜裂、不剝落6耐紫外老化性(1000h)無明顯變色,無粉化7耐紫外老化性(3000h)無明顯變色,無龜裂,無剝落8不透水性(防水層厚度600μm~700μm,0.3MPa,24h)不透水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密封膠的技術要求序號項目技術指標50LM25LM1流動性下垂度(N型)/mm垂直≤3水平≤無變形流平性(S型)光滑平整2表干時間/h≤83擠出性1/(ml/min)≥804適用期2/h≥0.55彈性恢復率/%≥定伸150%時定伸100%時806拉伸粘結性拉伸模量/MPa23℃≤0.4-40℃≤2.5拉伸強度/MPa23℃≥0.2-40℃≤3.0破壞伸長率/%23℃≥300-40℃≥150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7定伸粘結性定伸150%時定伸100%時無破壞8浸水后定伸粘結性定伸150%時定伸100%時無破壞9-40℃凍融循環(huán)定伸粘結性定伸100%時定伸50%時無破壞10冷拉-熱壓后粘結性拉伸壓縮率±50%拉伸壓縮率±25%無破壞11熱處理后定伸粘結性定伸150%時定伸100%時無破壞12質量損失/%≤813熱處理后硬度變化/邵氏≤1014-40℃下振動疲勞粘接性定伸75%時定伸37.5%時無破壞15紫外老化后定伸粘接性定伸150%時定伸100%時無破壞注1:擠出性僅適用于單組分膠。注2:適用期僅適用于多組分膠。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幾種主要性能的試驗方法:耐溫變性測定在150×75的水泥樣板上,按現(xiàn)場施工工藝依次涂裝封閉漆、PPU-M1和PPU-M2,干燥7d后做耐溫變性試驗。60℃熱烘2h,室溫下水中浸泡6h,-40℃冷凍16h,為一個循環(huán)。

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幾種主要性能的試驗方法:-40℃凍融循環(huán)定伸粘結性

將處理后的試件放入23℃±2℃的蒸餾水中浸泡2d后,開始-40℃凍融循環(huán)定伸粘結性試驗。第1天:先將試樣放入23℃±2℃的有水容器中,恒溫3h,然后取出擦干,放入-40℃±2℃的低溫箱內,3h后在試驗機上于相同溫度下以(5~6)mm/min的拉伸速度拉伸至表1規(guī)定的寬度,然后用相應尺寸的定位墊塊保持試樣寬度并在相同溫度條件下保持16h,檢查試樣粘結或內聚破壞情況,試件“破壞”的檢查方法同5.9。第2天~第20天:重復第1天的試驗。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幾種主要性能的試驗方法:-40℃下振動疲勞粘結性

按GB/T13477.10的A法處理后,將試件裝入低溫振動粘接試驗機,將試件倉環(huán)境溫度調至-40℃±2℃,并保持3h,然后將試件拉伸至密封膠標稱拉伸位移量的1.5倍,并開始振動。振動頻率30Hz,振幅±0.5mm,振動次數2000萬次。試驗結束后,密封膠在表面任何位置,如果粘結或內聚破壞深度超過4mm,則試件為“破壞”。三個試件中有兩個試件“破壞”,則試驗評定為“破壞”,若只有一個試件“破壞”,則試驗評定為“合格”。底涂材料的性能試驗-幾種底漆的性能測試

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底涂材料的性能試驗-幾種底漆的性能測試

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底涂材料的性能試驗-幾種底漆的性能測試

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底涂材料的性能試驗-幾種底漆的性能測試

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面涂材料的性能試驗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面涂材料的性能試驗-耐紫外老化性能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面涂材料的性能試驗-耐紫外老化性能紫外老化1000h后涂層狀態(tài)

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面涂材料的性能試驗-耐紫外老化性能紫外老化3000h后涂層狀態(tài)

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40℃下振動疲勞粘結性試驗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40℃下振動疲勞粘結性試驗4、主要材料的技術要求5、修補及防護方案防護涂層施工前,必須徹底清除混凝土保護層中的粉化層、浮漿層及剝離、酥松部分;防護涂層的基本構成為:底漆+底面漆+表面漆。底漆無厚度要求,應具有良好的滲透性、耐堿性,與混凝土基面及面涂具有良好的附著力。底面漆的干膜厚度≥400μm,表面漆的干膜厚度≥200μm。面漆應與底漆具有良好的附著力,具有較高的力學性能、表面漆由脂肪族聚氨酯構成,具有良好的防腐和耐紫外老化性能;保護層混凝土強度大于C30時;保護層混凝土強度大于C20,清理后平整、密實、無麻面時,直接涂裝防護涂層,涂層結構見圖1、圖4;5、修補及防護方案混凝土表面漆200μm底面漆400μm底漆5、修補及防護方案保護層混凝土強度大于C30,基面潮濕時;保護層混凝土強度大于C20,清理后存在較大面積的麻面時,或基面潮濕時,先施工找平層,再涂裝防護涂層。找平層由水性環(huán)氧和P.O.42.5水泥配合而成,厚度為1~2mm。找平層主要起封孔、找平及對基面水份的封閉作用,與混凝土基面(含潮濕基面)及底漆具有良好的附著力,涂層結構見圖2;保護層混凝土強度小于C20、大于C10時,先施工補強層,再涂裝防護涂層。補強層可由高滲透性樹脂滲入混凝土中構成,也可由特制的聚合物砂漿構成,厚度為2~4mm,主要起補強作用,與混凝土基面及底漆具有良好的附著力,涂層結構見圖3;保護層混凝土中存在裂縫時,應進行修補后,再涂裝防護涂層。裂縫寬度小于0.2mm時,可采用水性環(huán)氧封閉漆或溶劑型環(huán)氧封閉漆進行3次以上刷涂,讓漿液自然滲入裂縫中,至裂縫不再吸收漿液為止。裂縫寬度大于0.2mm時,則先沿裂縫切出V型槽,然后用聚合物砂漿堵塞修補5、修補及防護方案混凝土表面漆200μm底面漆400μm底漆找平層5、修補及防護方案混凝土表面漆200μm底面漆400μm底漆補強層5、修補及防護方案5、修補及防護方案橋梁段上,防護涂層在板間混凝土保護層與底座板間的轉角部位過渡時,先安裝三角型背襯材料,施工密封膠,再涂裝防護涂層。密封膠的厚度不小于3mm,與保護層及底座板混凝土的粘接寬度不小于10mm,涂層結構見圖5。橋梁段上,防護涂層在板外側混凝土保護層與底座板或防撞墻間的轉角部位過渡時,先施工密封膠,再涂裝防護涂層。密封膠與保護層及底座板或防撞墻混凝土的粘接寬度不小于5mm,涂層結構見圖6。路基段上,底座板間的接縫密封、板間保護層與底座板間的縱向縫密封及保護層間橫向縫的密封時,均依照《哈大客專路基面混凝土接縫密封膠暫行技術條件》的規(guī)定進行,結構見圖7、圖8。5、修補及防護方案5、修補及防護方案5、修補及防護方案5、修補及防護方案5、修補及防護方案6、密封膠施工技術要求6.1施工前準備主要包括人員培訓、技術方案編制、施工機具準備、施工材料準備和技術交底,并應按既有線上道維修相關規(guī)定上報施工計劃。6.2接縫清理與清潔首先用機械或工具清除原接縫中的失效瀝青密封膠,最好能將原接縫清除1mm~2mm為宜。并用磨光機將兩側基面打磨平整。然后用鐵鉤消除縫內殘留廢渣,再用空壓機將縫內灰塵、雜物清除干凈。表面清理的作用主要有三個方面,包括:除去妨礙粘接的表面污物及酥松層,提高表面能,增加表面積。清理完成后應保證露出混凝土的新基面,如果個別部位仍殘留有瀝青,可先使用砂紙打磨,再使用適當的有機溶劑清潔,清潔用溶劑必須不影響密封膠的粘結性能。施工時,要求混凝土基面保持干燥。對潮濕的基面,涂膠前先用烘干機將基面烘干或晾干后再進行下步施工。6、密封膠施工技術要求6.3安裝背襯材料接縫清潔完成后,應盡速安裝背襯材料。安裝過程可用木制專用工具,保證背襯材料嵌填至設計規(guī)定的深度。背襯帶的作用有兩個:一是控制灌縫深度,使密封膠在縫內均勻一致,不漏膠,保證灌縫質量;二是使密封膠同底部不粘接,確保材料的延伸率。背襯帶壓好之后應及時檢查其質量,檢查內容包括:壓入深度、有無漏膠點、接頭的搭接部份是否密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修正。采用圓形背襯材料時,其直徑應大于接縫寬度1mm~2mm左右。如果接縫深度較淺而不能使用背襯材料時,可用扁平的隔離材料隔離。通常使用的背襯材料一般為聚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閉孔泡沫。通常的隔離材料有聚乙烯膠條、聚乙烯涂敷紙條。6、密封膠施工技術要求6.4防污帶的粘貼防污帶有紙膠條、塑料膠條等,施工時可根據作用部位的需要選擇寬度和厚度不同的防污帶。當氣溫較高時,防污帶鋪貼時間不宜過長,防止防污帶上的膠向粘結面擴散導致污染基面。6.5上底涂由于混凝土材料多孔、吸濕,為保證密封膠與接縫面之粘著性,必須使用底涂材料。底涂應采用密封膠廠商之建議和工藝。底涂劑一般用刷子刷涂,待底涂劑干燥30min以上再填充密封膠。6.6密封膠配制雙組分膠,使用前需將2組份膠料按比例混合均勻。攪拌時先將乙組份材料攪拌均勻,然后按已試驗好的配合比進行攪拌,攪拌后材料應色澤均勻一致,無條帶狀,達到表面發(fā)亮為止。配料完成后,應立即移至灌縫機內,要隨用隨拌,避免久放而固化。攪拌及施工中應避免與水接觸。6、密封膠施工技術要求6.7密封膠灌注低粘度膠,可直接灌注,為了混合膠料易于灌入間隙,可使用帶有較小出口的容器。在灌注時應注意容器移動速度與灌膠量的平衡,使間隙的角落部位都被填充,同時注意不要帶入氣泡。高粘度膠可使用膠槍灌注。打膠時應將膠槍嘴深入接縫內,以確保密封膠能由下往上灌滿整個接縫,而無氣泡陷入膠內;膠槍嘴以45°止斜角推入接縫內,而不應以拖拉之方式打膠;對一定長度之接縫,應以穩(wěn)定連續(xù)性的方式施打,盡量避免施打速度時快時慢,而造成過量或過少的密封膠于接縫內;控制、調節(jié)打膠機之壓力,槍嘴之大小、形狀以控制施工速度;針對非自流平型密封膠,應以適當之整平工具,由上往下擠壓整平膠面,使膠受壓而與接縫面有充分的接觸粘著。膠體表面應成凹面狀,凹面處應低于混凝土表面1mm~2mm,并應視接縫寬度之增大而加深凹陷。自流平型密封膠雖無須整平動作,但膠面仍應低于表面1mm~2mm;打膠完成后,應檢視接縫填縫情況,以確保膠無起泡、隆起等現(xiàn)象。若發(fā)現(xiàn)有不當之情形,應立即處理。施工過程中應按驗收要求進行留樣。6、密封膠施工技術要求6.8密封膠防護施工完畢后,應對灌注完的密封膠采取防護措施,防止雨水或雜質落入。6.9施工條件施工條件應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表面應干燥。 2)環(huán)境溫度宜為10℃~25℃,不得超出5℃~35℃。如超出范圍,作業(yè)時間應調整。3)環(huán)境相對濕度不大于85%。4)施工中遇陣雨時,應立即停工,已施工部位應覆蓋,在下次施工前檢查,如有起泡、起皺、剝落等現(xiàn)象,應清除后再行施工。7、密封膠施工質量檢查檢測施工現(xiàn)場溫度和相對濕度等環(huán)境條件,應符合施工條件的要求。檢查接縫清理,應符合下列要求:a)基層應牢固、不開裂、不掉粉、不起砂、不空鼓、無剝離等;b)基面應清潔,無灰塵、無浮漿、無油跡、無霉點、無鹽類析出物和無苔蘚等污染物及其它松散附著物;c)接縫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按設計規(guī)定,檢查背襯材料壓入深度、有無漏膠點、接頭的搭接部份是否密封。檢查防污帶,粘接平直,沒有污染接縫基面。檢查底涂,涂層應連續(xù)、均勻,不允許有漏涂。7.1過程檢驗7、密封膠施工質量檢查密封膠施工并養(yǎng)護完成后進行最終密封膠層的質量檢測。檢測項目包括:外觀檢查、膠層厚度檢測和留樣定伸粘接性檢測。

外觀檢查方法和要求,對檢測區(qū)域進行目視檢查,密封膠層應連續(xù)、均勻、平整,不允許有裂紋、氣孔等缺陷。

膠層厚度檢查方法,現(xiàn)場密封膠厚度檢驗,采用背襯材料離接縫頂面的最小距離減去密封膠頂面離接縫頂面的最大距離的方法得出。

留樣定伸粘接性檢查方法,除制樣條件按現(xiàn)場實際施工條件外,其余按標準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7.2最終檢驗8、涂層施工技術要求8.1施工準備主要包括人員培訓、技術方案編制、施工機具準備、施工材料準備和技術交底,并應按既有線上道維修相關規(guī)定上報施工計劃。8.2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流程為:病害情況調查→基面清理→基面修補→潮濕基面處理→轉角及伸縮縫處理→底漆涂裝→底面漆涂裝→表面漆涂裝。8.3病害情況調查調查試驗工程范圍內保護層病害情況,按粉化、開裂、剝離和強度下降進行分類,調查病害范圍及病害程度,并做好記錄。針對不同的病害類型,設計不同的修補及防護方案。8.4基面清理混凝土基層應密實、平整。使用打磨砂輪、鋼絲刷等清除混凝土基面上的浮漿,雜渣以及疏松部位,尖角、凸起部位要予以剔除并打磨平緩。使用棕刷、吸塵器、棉紗、稀料等清除廢料和灰塵。有污垢、霉菌、苔蘚等應清洗處理干凈,清洗時可用相應的溶劑、水沖刷,再用淡水沖洗至中性。8、涂層施工技術要求8.5基面修補混凝土表面的裂縫、蜂窩、麻面、孔洞和模板錯位等缺陷,可用環(huán)氧膩子或找平層修補。找平層由水性環(huán)氧和P.O.42.5水泥配合而成,厚度為1~2mm。找平層主要起封孔、找平及對基面水份的封閉作用,與混凝土基面(含潮濕基面)及底漆具有良好的附著力;裂縫寬度小于0.2mm時,可采用水性環(huán)氧封閉漆或溶劑型環(huán)氧封閉漆進行3次以上刷涂,讓漿液自然滲入裂縫中,至裂縫不再吸收漿液為止。裂縫寬度大于0.2mm時,則先沿裂縫切出V型槽,然后用聚合物砂漿堵塞修補;保護層混凝土強度小于C20、大于C10時,先施工補強層。補強層可由高滲透性樹脂滲入混凝土中構成,也可由特制的聚合物砂漿構成,厚度為2~4mm,主要起補強作用,與混凝土基面及底漆具有良好的附著力;檢查合格的混凝土基面應盡快涂覆封閉底漆。8、涂層施工技術要求8.6潮濕基面處理對于含水率超標的潮濕基面,不可直接噴涂環(huán)氧底,應先噴涂1mm厚水性環(huán)氧找平層,48h后噴涂底漆;8.7轉角及伸縮縫的處理轉角及伸縮縫的處理方案詳見5;密封膠的施工工藝詳見6。8.8底漆涂裝基面清潔、干燥后可進行底漆涂裝,涂裝時應確保底漆充分潤濕基面。參考用量為0.125kg/m2-0.143kg/m2。刷涂、噴涂、滾涂均可。8.9底面漆涂裝底漆實干或間隔24h后即可進行底面漆涂裝,涂裝前應確認待涂表面無異物。底面漆在使用前應按材料使用說明進行配制,必要時可用40目-100目的篩網過濾。參考用量為0.8kg/m2。刷涂、噴涂、滾涂均可。8、涂層施工技術要求8.10表面漆涂裝底面漆實干或間隔24h后應檢查底漆的厚度及是否有氣泡。底漆厚度應不小于400μm,如果厚度偏薄,在表面漆涂裝時應適量增加用量,以確保防水層的總厚度;如果有氣泡,則須將氣泡剔除,并補涂底面漆。然后可以進行表面漆涂裝。表面漆在使用前應按材料使用說明進行配制,必要時可用40目-100目的篩網過濾。參考用量為0.4kg/m2。刷涂、噴涂、滾涂均可。表面漆實干或間隔24h后應進行檢查涂層的厚度及是否有氣泡,防水層的總厚度應不小于600μm,如果厚度達不到要求,則須進行補涂表面漆。如果有氣泡,則須將氣泡剔除,并補涂表面漆。8.11施工條件施工條件應符合下列要求:1)涂裝時混凝土表面應干燥。 2)涂裝時環(huán)境溫度:5℃~35℃(如超出范圍,作業(yè)時間應調整)。根據產品要求定。3)涂裝時環(huán)境相對濕度:不大于85%。風力≤3級。4)涂裝中遇下雨,應立即停工,已涂部位應覆蓋,在下次施工前檢查,如有起泡、起皺、剝落等現(xiàn)象,應清除后再行施工。9、涂層施工質量檢查檢測涂裝現(xiàn)場溫度和相對濕度等環(huán)境條件,應符合施工條件的要求。檢查結構表面處理,應符合下列要求:a)基層應牢固、不開裂、不掉粉、不起砂、不空鼓、無剝離等。b)基層應清潔,表面無灰塵、無浮漿、無油跡、無霉點、無鹽類析出物和無苔蘚等污染物及其它松散附著物。按設計規(guī)定,檢查涂裝道數和涂膜厚度。用濕膜厚度儀檢查濕膜厚度,結合涂料用量估算干膜厚度。防水層實干后,用指甲刮劃防水層檢查有無干噴。疏松、多孔、附著力低的地方,即為干噴,此時應對表面重新處理,重新涂裝。棱角、死角部位應加大檢查力度。對防水層外觀可目測檢驗,顏色均勻一致,沒有漏涂、疤痕、異物夾雜等缺陷。9.1過程檢驗9、涂層施工質量檢查涂層養(yǎng)護完成后進行最終涂層的質量檢測。檢測項目包括:外觀檢查、厚度檢查和附著力檢查。1)外觀檢查對抽樣檢測區(qū)域進行目視檢查,涂層應連續(xù)、均勻、平整,不允許有漏涂、流掛、變色、色差、針孔、裂紋、氣泡等缺陷。2)厚度檢查用鋒利的刀片從涂層直接切割下來,用游標卡尺進行測量或采用非磁性測厚儀進行測量。3)附著力檢查涂層附著力測定按GB/T5210-2006規(guī)定進行。9.2最終檢驗10、工程數量1、北沙河特大橋第668孔~第673孔,里程K379+185.24~K379+381.44。后3孔。2、拉林河特大橋第13孔~第18孔,里程K1154+393~K1154+589。后3孔。3、路基段K186+551-K187+100,長度549m。4、路基段K130+100-K130+877,長度777m。5、路基段K977+45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