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荀子_第1頁
第五單元 荀子_第2頁
第五單元 荀子_第3頁
第五單元 荀子_第4頁
第五單元 荀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荀子

勸學一、荀子簡介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后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戰(zhàn)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新絳)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名況,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時人尊為荀卿.荀況是孔、孟之后的一位儒家大師,也是戰(zhàn)國后期儒家學派最大的代表人物。荀子簡介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游學於齊。騶衍之術迂大而閎辯;奭也文具難施;淳于髡久與處,時有得善言。故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奭,炙轂過髡?!碧锺壷畬俳砸阉例R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李斯嘗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因葬蘭陵。《史記·荀卿列傳》

二、荀子思想主張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他批判總結了先秦諸子的學術思想,對古代唯物主義有所發(fā)展。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說,主張性惡論,認為人、物皆可改變。能“知明而行無過矣”。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天下既法制有兼用“禮”治。三、《荀子》一書《荀子》現存三十二篇。其中大多數是他親手所寫,小部分出於門人之手。《荀子》有唐代的楊倞(jìng)注?,F在通行的注本是清代王先謙的《荀子集解》,采集各家之說很豐富。今人梁啟雄的《荀子簡釋》,注釋簡要,便於初學。《荀子·勸學》[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2]。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3];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4],輮以為輪[5],其曲中規(guī)[6],雖有槁曓[7],不復挺者[8],輮使之然也[9]。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10],君子博學而舊參省乎己[11],則知明而行無過矣[12]。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13],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14],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15],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16]:"嗟爾君子[17],無恒安息[18],靖共爾位[19],好是正直[20]。神之聽之[21],介爾景福[22]。"神莫大於化道[23],福莫長於無禍[24]。

《荀子·勸學》

[1]勸,鼓勵。勸與勉同義。這篇文章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善於利用外物并自強不息,才能在學業(yè)上有杰出的成就。[2]已,停止。[3]青,青色,也就是現在所謂藍色。藍,染青色的植物。于,介詞,放在形容詞后引進比較的對象。關于“中”字(1)中(zhòng),符合,適合。繩,指匠人用來取直的墨線。梁啓雄《荀子簡釋》:“《淮南·原道》注:‘中,適也?!稘h書·刑法志》注:‘中,當也。’歸納:《天論》‘中則可從’,《正名》‘心之所可中理’,《賦》‘圓者中規(guī),方者中矩’,《儒效》‘比中而行之’,《哀公》‘行中規(guī)繩’,各句的‘中’字都有‘適當’之意?!本渲袃伞爸小弊志斪x去聲,動詞,義爲“符合”?!赌绿熳觽鳌贰拔吨忻游付?,郭璞注:“中,猶合也。”《管子·四時》“不中者死”,注:“中,猶合也。”《商君書·君臣》:“言不中法者,不聽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爲也?!比爸小弊种x亦爲“符合”。梁啓雄所舉《正名》“心之所可中理”,《賦》“圓者中規(guī),方者中矩”,《哀公》“行中規(guī)繩”,其“中”字之義亦當爲“符合”。至於《淮南子·原道》“動靜不能中”,高誘注:“中,適也?!薄稘h書·刑法志》“斯豈刑中之意哉”,顔師古注:“中,當也。”《正論》“中則可從”,《儒效》“比中而行之”等句之“中”字,則皆讀平聲,有“適中”之義;而與讀去聲、義爲“符合”之“中”字不宜相混。關于“中”字(2)漢語方言的“中”“中”在現代漢語里的用法:(1)中(之中,方位詞,讀陰平),在一定界限內;里。不單用?!?】名+中。多用于書面。a)指處所。如:家~無人b)指時間。如:假期~c)指范圍。如:從群眾~來,到群眾~去d)指情況狀態(tài)。多用在介詞“在、從”等后。如:沉浸在歡樂的氣氛~關于“中”字(2)漢語方言的“中”【2】動+中。a)指過程。如:討論~發(fā)現了一些新的問題b)指持續(xù)狀態(tài)。用在介詞“在”之后。如:戰(zhàn)斗在進行~【3】中+名。表示不偏向兩端的。a)指位置。如:長江~游b)指時間。如:~古時期c)指等級規(guī)模。如:~篇小說關于“中”字(2)漢語方言的“中”(2)中(動詞,讀去聲)【1】符合預期目的。可帶“了、過”。可帶名詞動詞作賓語。如:百發(fā)百~【2】遭受(指不好的事)。可帶“了、過”。必帶名詞賓語。如:~毒【3】作動結式第二成分,表示達到目的。用在少數單音節(jié)及物動詞后??刹迦搿暗谩⒉弧?。如:這話打得~要害打不~要害?漢語方言的“中”的用法:

以河南方言為例“中”在河南方言中,不僅具有上述用法,而且還具有特殊的用法。1.“中”用于答話中,表示肯定的回答,一般位于回答句的句首,用法同普通話中的“行,可以,好吧,嗯”等。其否定式是“不中”,也位于回答句的句首,用法同“中”?!安恢小敝笸忻鞔_的理由,少數無需說明“不中”的理由。如:--“這本書借我看看吧?”---“中,拿去吧?!?-“你明天再來吧?”---“不中,我明天出差,后天吧?!睗h語方言的“中”的用法:

以河南方言為例2.“中”用于問句中,表示征求對方意見,其形式是“中不中?”,(也常常用其省略形式“中不?”來替換)一般位于問句的句末,“中不中”的意義同普通話中的“行嗎/吧?”、“可以嗎/吧?”、“好嗎/吧?”等。如:--“你看這樣中不中?”--“不中,太大了!”中”在河南方言中具有褒義特征,有“肯定、贊揚、贊美、認可、可以、好、行、能”等特殊意義,其否定式是“不中”。如:中看不中用!《荀子·勸學》[5]輮,通煣(róu),用火熨木使彎曲。本指車網,也叫輞,即車輪的外框。漢代以前又叫牙?!墩f文》:“糅,屈申木也。從火、柔。糅亦聲?!敝赣煤婵臼箯澢蛏熘?。也作“揉”。[6]規(guī),圓規(guī),匠人用來取圓的工具。[7]槁曓,通藃(hào)暴,翹棱,木頭由於受潮曝曬而變形,即今所謂"翹(qiáo)了"。《玉篇》:“藃,耗也,縮也,物變形而不平?!盵8]挺,直。[9]然,這樣?!盾髯印駥W》[9]然,這樣。[10]金,指金屬制成的刀劍等。礪(lì),磨刀石。利,銳利。[11]博學,廣泛地學習。參,檢驗。省(xǐng),檢查。乎,於。[12]知(zhì),智慧。行(xìng),行為。過,過失。[13]溪,谷。[14]先王,指古代的賢明君主。關于遺言1.臨終的話?!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俺幽疫€自伐吳,卒。將死,遺言謂子庚:‘必城郢?!薄缎绿茣じ邇€傳》:“長孫無忌伏馬前,陳士廉遺言,乞不臨喪?!薄抖膛陌阁@奇》卷二一:“今染病危急,萬一不好,有甚遺言回覆父母?”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一章二:“死時留下幾句哀切的遺言:‘如此國家,如此社會,如此自身,無能為力矣?!?.猶古訓?!盾髯印駥W》:“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睗h王粲《公宴》詩:“古人有遺言,君子福所綏。”清朱仕琇《送葉蔚文南歸序》:“今通政雷先生服孔子遺言,能自得其志?!标P于遺言3.遺漏之語,不盡之言。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道要在斯,無有遺言?!?.留傳下來的說法;古詞語。晉干寶《搜神記》卷十四:“故今世或謂蠶為女兒者,是古之遺言也?!闭卤搿段膶W說例》:“語有惡其冗長,而施用遺言,則一二字可了者,于勢固最為徑便。”?!盾髯印駥W》[15]干,小國名,后來被吳國滅掉。越,國名。夷,東方的外族。貉,即貊(mò),北方的少數民[16]見《詩經·小雅·小明》。[17]嗟,感嘆詞。爾,你們。[18]不要常安然無事地歇著。無,通毋。恒,常。息,歇息。[19]安心地供奉你的職位。靖,通靜(用朱熹說)。共,供,供職(用朱駿聲說)。后來寫作"供"。[20]喜歡這正直的道理。好(hào),喜歡。[21]神,指天神。第一個"之"是介詞。第二個"之"是代詞,指"靖共爾位,好是正直"。聽,等於說"察"。[22]〔神會〕賜給你大福。介,給予。景,大。[23]神,是指精神修養(yǎng)。道,指圣賢之道?;?,變化,起變化。化道,等於說"化於道"。[24]長(cháng),也是大的意思?!盾髯印駥W》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1];吾嘗跂而望矣[2],不如登高之博見也[3]。登高而招[4],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5];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6];假輿馬者,非利足也[7],而致千里[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9],而絕江河[10]。君子生非異也[11],善假於物也?!盾髯印駥W》[1]須臾(yú),極短的時間。其他義:有優(yōu)游自得?!秲x禮·燕禮》:“寡君有不腆之酒,以請吾子之與寡君須臾焉,使某也以請?!薄段倪x·離騷》:“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須臾以相羊?!崩钌谱⒁跻菰唬骸绊汈?、相羊,皆游也。”一本作“逍遙”。又作從容,茍延?!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白阆滤缘庙汈е两裾?,以項王尚存也?!蓖跄顚O《讀書雜志·史記五》:“此‘須臾’與《中庸》‘道不可須臾離’異義。須臾,猶從容,延年之意也。言足下所以得從容至今不死者,以項王尚存也。還是古代陰陽家的一種占卜術?!逗鬂h書·方術傳序》:“其流又有風角、遁甲、七政、元氣、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專、須臾、孤虛之術。”李賢注:“須臾,陰陽吉兇立成之法也。今書《七志》有武王《須臾》一卷。”《荀子·勸學》[2]跂(qǐ),提起腳后跟?!墩f文·足部》“跂,足多指也”,“跂、歧、枝為同源詞”。[3]博,廣。博見,見得廣。[4]招,招手。[5]見者遠,看見的人很遠,等於說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也可以看見。[6]彰,清楚。這里指聽得清楚。[7]假,憑藉。輿,車。利,便利。利足,指善於走路。[8]致,使......至。[9]檝,同楫(jí),船槳。能水,指能泅水,"水"用如動詞。[10]絕,橫渡。[11]生,通性(從王念孫說,見《讀書雜志》)。《荀子·勸學》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1],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系之葦苕[2]。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3],所系者然也[4]。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5],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6],不扶而直;白沙在涅[7],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8],其漸之滫[9],君子不近,庶人不服[10]。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11],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盾髯印駥W》[1]蒙鳩,又叫鷦鷯(jiāoliáo),也叫巧婦。[2]苕(tiáo),蘆葦的穗。[3]完,堅固。課文為“完整”錯誤。[4]等於說系的處所使它這樣。[5]射(yè)干,植物名,白花長莖,生於高地。[6]蓬,草名。[7]涅(niè),黑泥。今本《荀子》沒有這兩句,據王念孫說補(見《讀書雜志》)。[8]蘭槐,香草名。是,指示代詞,復指根。[9]其,等於說"若"。漸(jiān),浸。之,指芷。滫(xiǔ),臭水。漸之滫,等於說"漸之於滫"。[10]服,佩帶。[11]游,有目的的旅行。就,接近,這里指結交。士,指賢士。中正:公平正直?!盾髯印駥W》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1];榮辱之來,必象其德[2]。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災禍乃作[3]。強自取柱,柔自取束[4];邪穢在身,怨之所構[5]。施薪若一,火就燥也[6];平地若一,水就濕也[7]。草木疇生,禽獸群焉[8],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9];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聚焉[10]。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11]!

《荀子·勸學》[1]這句是說,物類的興起,一定有它開始的原因。[2]象,像。象其德,等於說依照各人的德性。[3]忘身,指忘記了自身的利害。作,起。[4]剛強的東西自己導致折斷,柔弱的東西自己導致約束。柱,通祝,這里當"斷"講(從王引之說,見《讀書雜志》)。[5]構,集結。[6]這兩句大意是說,把柴同樣地放在那里,火總是向比較乾燥的柴燒去。施,鋪陳。若一,像一樣。[7]水就濕,指水向潮濕的地方流。[8]疇,通儔,同類。疇生,同類的草木生長在一起。"群焉"應為"群居"(依王念孫說,見《讀書雜志》)。[9]質,箭靶。的,箭靶正中的圓心。張,指張掛起來。[10]醯(xī),醋。蜹(ruì),同蚋,蟲名,蚊類。[11]立,指立身行事。《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1];積水成淵,蛟龍生焉[2];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3],圣心備焉[4]。故不積蹞步[5],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6],不能十步;駑馬十駕[7],功在不舍[8]。鍥而舍之[9],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10]。螾無爪牙之利[11],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12]。蟹六跪而二螯[13],非蛇蟺之穴無可寄托者[14],用心躁也[15]。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16]。行衢道者不至[17],事兩君者不容[18]。目不能兩視而明[19],耳不能兩聽而聰[20]。螣蛇無足而飛[21],梧鼠五技而窮[22]。詩曰[23]:"尸鳩在桑,其子七兮[24]。淑人君子[25],其儀一兮[26]。其儀一兮,心如結兮[27]。"故君子結於一也[28]?!盾髯印駥W》[1]積土成山,就能在那里產生風雨。[2]蛟,古代傳說中能發(fā)洪水的一種龍。[3]而,連詞,這里當"則"字講。神明,指人的智慧。得,獲得。[4]圣心,圣人的思想。備,具備。[5]蹞,同跬(kuǐ),半步。按,古人以再舉足為步,古人所謂蹞(或跬),等於今天所謂一步。[6]騏驥,良馬名。[7]駑馬,劣馬。十駕,馬拉車一天叫一駕,十駕也就是積十天的路程。[8]功,成績,指至千里。不舍(shě),不止,這里指不停止前進。[9]鍥(qiè),雕刻。[10]鏤(lòu),也是雕刻。[11]螾,同蚓,蚯蚓。[12]這是用心專一〔的緣故〕?!盾髯印駥W》中關于六跪與八跪跪,腳。六跪應當是八跪之誤(依盧文弨說。見《荀子》謝墉校本)。螯(áo),節(jié)足動物前面的鉗夾。楊倞注:“跪,足也;《韓子》以‘刖足’爲‘刖跪’?!S叔重《說文》云:‘蟹六足二警也?!北R文弨曰:“案《說文》‘蟹有二敖八足’,《大戴禮》亦同此。正文及注‘六’字疑皆‘八’字之訛?!?《抱經堂叢書·荀子》)梁啓雄《荀子簡釋》:“跪本是人兩膝支地,在這裏作形名詞用,轉變爲蟹足?!惫?,當指雙脛,即雙腿之膝蓋以下部分?!俄n非子·內儲說下》有“門者刖跪”,《外儲說左下》曰:“齊有狗盜之子與刖危子戲而相誇,盜子日:‘吾父之襲獨有尾?!W釉?‘吾父獨冬不失袴?!薄半疚!奔础半竟颉?。陳奇猷曰:“‘失’當爲‘必’,音近而誤?!盾髯印駥W》中關于六跪與八跪《說文》:‘袴,脛衣也。’段玉裁注、朱駿聲通訓定聲並云‘即今所謂套袴’?!柑籽F者,冬日加於脛上以禦寒,今刖跪雖冬日亦不穿袴,故曰‘冬不必袴’?!笨梢婋竟蛑藨笖嗳ルp脛之人,唯斷去雙脛,方可云“冬不必袴”;而“跪”則當指雙脛。後來“脛”亦稱“腿”,故“跪”亦應指雙腿。然斷去一足則不稱“刖跪”,而“足”亦不稱“跪”?!俄n非子·和氏》曰:“王以和爲誑,而刖其左足?!薄白笞恪睕Q不可稱“左跪”。“跪”與“足”實不應混同,古書中亦未見二字可通用之例。荀子·勸學》中關于六跪與八跪楊注以“足”訓“跪”,未允當?!傲颉敝傲?,似當爲“四”字之誤?!傲保瑧?zhàn)國《陳侯因▇(上“次”、下“月”)敦》作“”,信陽簡”作“”;

“四”,戰(zhàn)國“布貨”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