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稅收體制改革_第1頁
財政稅收體制改革_第2頁
財政稅收體制改革_第3頁
財政稅收體制改革_第4頁
財政稅收體制改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會計學1財政稅收體制改革財政和稅收的基本概念財政財政的含義:財政是指國家為了實現(xiàn)其職能而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和提供公共物品所引起的籌集和分配經費和資金的活動。財政包括收入和支出兩個方面。第1頁/共37頁中國財政收入主要來源:稅收收入是財政收入最重要的形式和最主要的來源。國有資產收益國家憑借國有資產獲得的利潤、租金、股息、資金使用費等收入的總稱。第2頁/共37頁國債收入國家通過發(fā)行債券取得的有償性收入。收費收入國家政府機關或事業(yè)單位在提供公共服務、實施行政管理或提供特定公共設施的使用時,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費用的收入。第3頁/共37頁財政支出主要方向:經濟建設費支出;

科學、教育、文化、衛(wèi)生支出;行政管理費支出;其它支出:包括國防支出、債務支出、政策性補貼支出等。第4頁/共37頁財政的作用:促進經濟發(fā)展;促進科學、教育、文化、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鞏固國防提供物質保障;可調節(jié)資源配置;促經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促進經濟機構的優(yōu)化和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

第5頁/共37頁稅收稅收的含義: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xiàn)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按照法律規(guī)定,通過稅收工具強制地、無償地征收參與國民收入和社會產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稅收的基本特征:強制性:國家依靠政治權力強制征收;無償性:國家不向納稅人支付任何報酬或代價;固定性:稅收是按照國家法令規(guī)定的標準征收的。第6頁/共37頁改革前的中國財稅體制(1956-1979)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逐步建立了與計劃經濟相適應的財政稅收體系。計劃經濟下,國家把全社會組織成一個大企業(yè),消除了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差別。政府不僅負責公共物品的提供,還負責私人物品的提供,公共財政與企業(yè)財務之間的界線消失了;同時,全部物品供給的權力集中在政府手中,公眾無法有效地顯示自己對公共物品的偏好,也無法形成對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行為的有效監(jiān)督和控制,很難實現(xiàn)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給。第7頁/共37頁1956-1979年中國財稅體制的特點:政府的公共財政與企業(yè)賬務合一,組成統(tǒng)一的國家財政系統(tǒng)全國經濟和企業(yè)受國家的統(tǒng)一計劃和領導,納入到統(tǒng)一的財政體系,企業(yè)沒有獨立的財務。政府運用定價權和對國有企業(yè)的控制權,通過征收利潤和稅收組織大部分預算收入一方面政府運用定價權,對農產品等初級產品規(guī)定很低的價格,將農村集體部門創(chuàng)造的剩余轉移到國有企業(yè);一方面,通過從國有企業(yè)征繳利潤和稅收,把國民經濟幾乎全部的剩余納入預算。第8頁/共37頁不同部門和不同企業(yè)之間財政負擔差異很大政府廣泛運用稅收政策貫徹自己在產業(yè)發(fā)展上的意圖,對不同部門和產品規(guī)定了差別很大的稅率;如1980年輕工業(yè)工商稅平均稅率為18.9%,而重工業(yè)平均稅率為4.6%。高度集中這一時期始終保持著高度集中的財政體制,中央財政占據整個財政絕大多數比重,國家的重點建設和主要支出都是由中央統(tǒng)一撥款。第9頁/共37頁以財政承包制為中心的財稅改革(1980-1993)背景1976年“文革”結束后,百廢待興,由于各種原因,公共財政出現(xiàn)困難和巨額的赤字。這些赤字由中央政府承擔,加大了中央政府的財政壓力。為了緩解這一壓力,1980年起,中央決定向地方政府下放財政權力,實行地方財政包干制度。財政包干是指:地方的年度預算收支指標經中央核定后,由地方包干負責完成,超支不補,結余留用,地方自求平衡,而對少數民族地區(qū),中央予以特殊照顧。第10頁/共37頁財政承包制的具體措施1980年的“分灶吃飯”改革:1976年“文革”結束后,中央決定在江蘇省開始試行“劃分收支、分級包干”的辦法。1979年在嚴峻的財政形勢下,國務院決定在除北京、天津、上海外的其他省區(qū)從1980年全面推行這一辦法。第11頁/共37頁“劃分收支”和“分級包干”劃分收支是指明確劃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支出范圍。規(guī)定明確中央和地方分別有哪些收入,以及財政支出如何在中央和地方之間劃分和承擔。分組包干是指,按照中央和地方各自的收支范圍,以1979年收入預計數字為基礎,地方收入大于支出的,計算多余部分占財政收入的比例,地方政府以后按照這一比例向中央政府上繳財政收入。實際上這一比例每年都會通過中央與地方的談判而有所調整。對于支出大于收入的,中央進行一定補助。分成比例和補助數額確定后,五年內不變。在這五年中,地方收多了可以多支,少收了少支,自行安排預算,自求收支平衡。第12頁/共37頁1988年的“財政大包干”“財政包干”是1980年“分灶吃飯”制的繼續(xù)和發(fā)展。它將全國37個省、市、自治區(qū)和“計劃單列市”全部納入“包干體系”。第13頁/共37頁政府和企業(yè)財務關系的變化1979-1993年,隨著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財政承包制的實施,政府與國有企業(yè)之間的財務關系也有了調整:由過去稅利全部上繳財政和投資全部由財政劃撥的方法改為不同形式的“留成”和“包干”。從70年代末開始,實行“擴大企業(yè)自主權”的改革,使企業(yè)實行利潤留成,增加企業(yè)自身的財力。1984-1986年實行“利改稅”改革,逐步把國有企業(yè)由原來的上繳利潤改為繳納企業(yè)所得稅的形式,稅后利潤留給企業(yè)。第14頁/共37頁財政承包制的缺陷實行財政承包制原本是為了在確保中央財政收入穩(wěn)定的前提下,明確各級財政的權利和責任,發(fā)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這一制度實行以后,地方政府積極性得到一定程度的發(fā)揮,但是它并沒有能夠實現(xiàn)增加中央財政收入的目標,而且從中長期來看,還帶來了一系列消極后果。第15頁/共37頁財政承包制的缺陷中央財政收入下降過多,使國家財力不足以支持政府履行其社會職責在地方政府擁有很大財政稅收決策權的情況下,各地盡量少繳多留,傾向于越權減免和放松監(jiān)管。一方面,財政收入占經濟總量比重逐年降低,另一方面財政仍然要承擔絕大部分原有的任務,這樣財政赤字不斷增長。而財政負擔主要壓在了中央政府身上;在這一制度下,中央財政收入不能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而相應的提高,特別是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中央收入往往不升反降;地方收入增量中,地方財政留得過多,中央所得份額過少,導致中央財政在新增收入中份額逐步下降。第16頁/共37頁1984-1993年,全國財政收入占GDP比重,以及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的比重不斷下降。第17頁/共37頁分成率不公平造成各地區(qū)之間利益分配不均等各地區(qū)的財政收入分成率是根據歷史基數和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分別談判決定的,很難做到公平合理;一些原來經濟發(fā)展水平低的地區(qū)上繳的比重低,在成為改革開放試點地區(qū)后發(fā)展很快,增收也很快,就從這種體制中獲益較多。而一些老工業(yè)基地原來收入上繳的比例高,改革開放后發(fā)展較慢,財政上繳的任務卻很重,財政比較困難。強化地方保護主義,市場割據加劇把國有企業(yè)的利潤和企業(yè)所得稅規(guī)定為所屬政府的固定收入,各級政府為增加收入部分地采用了地方保護主義來保護本地企業(yè)免受外地企業(yè)競爭。第18頁/共37頁財稅體制的全面改革(1994-1998)背景1992-1993年,中國出現(xiàn)了一次經濟過熱的現(xiàn)象,人們認為這一問題部分地是由財政體制的缺陷造成的。在1993年6月開始的宏觀調控中,財稅體制改革提上日程。第19頁/共37頁改革的措施以“分稅制”取代“包干制”分稅制是在國家各級政府之間合理劃分事權的基礎上,結合稅種的特性,劃分中央與地方的稅收管理權限和稅收收入,并輔之以轉移支付的預算管理體制。實質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如何分配稅收收入。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上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分稅制”改革,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財權與“事權”(支出責任)進行重新劃分。第20頁/共37頁“分稅制”改革主要內容調整中央與地方的事權、財權劃分調整后,中央財政主要承擔國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國家機關運轉所需經費,負責調整國民經濟結構、協(xié)調地區(qū)發(fā)展、實施宏觀調控所必需的支出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業(yè)發(fā)展支出;地方財政主要承擔本地區(qū)政權機關運轉所需支出及本地區(qū)經濟、事業(yè)發(fā)展所需支出。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權的劃分按照稅種劃分中央與地方的收入;將維護國家權益、實施宏觀調控所必需的稅種劃為中央稅;將同經濟發(fā)展直接相關的主要稅種劃為中央與地方共享稅;將適合地方征管的稅種劃為地方稅。第21頁/共37頁實行稅收返還為了保護富裕地區(qū)在財政包干制下獲得的既得利益,減小分稅制改革的阻力,實行中央財政對地方稅收返還的緩沖方法。第22頁/共37頁稅收制度的全面改革“分稅制”要求按照事權與財權相結合的原則按稅種劃分中央與地方收入,而原有的稅種設置和征收體制無法做到這一點。為了配合“分稅制”而進行了全面的稅收制度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建立以增值稅為主體的流轉稅制度開征增值稅、營業(yè)稅、消費稅等。統(tǒng)一企業(yè)所得稅制度取消了按所有制形式設置所得稅的做法,對國有企業(yè)、集體企業(yè)、私營企業(yè)等各類企業(yè)實行統(tǒng)一的企業(yè)所得稅制度。第23頁/共37頁建立統(tǒng)一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新的個人所得稅法適用于所有有納稅義務的中國公民和從中國境內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員。個人所得稅采取超額累進制。開征農業(yè)特產稅其他稅收制度的改革和調整開征一些新的稅種,并對原有一些稅種進行了調整。第24頁/共37頁劃分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加強稅收征管組建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兩套征管體系;中央專享稅和中央與地方共享稅由國家稅局征收,地方專享稅由地方稅務局征收。第25頁/共37頁構建公共財政體制框架(1998-2003年)財政支出結構由專注于生產建設領域逐步擴展至整個公共服務領域的優(yōu)化調整調整和優(yōu)化財政收支結構,逐步減少盈利性、經營性領域投資,大力壓縮行政事業(yè)經費,把經營性事業(yè)單位推向市場,將財力主要用于社會公共需要和社會保障方面。稅費改革將可以改為稅收形式的收費改為規(guī)范化的稅收,對應當保留的收費加以規(guī)范并加強管理,堅決取締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第26頁/共37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財政體制(2003年—)新一輪稅制改革取消農業(yè)稅;營業(yè)稅改增值稅政策;改進個人所得稅內容;增值稅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改革;內外資企業(yè)所得稅法合并第27頁/共37頁我國財政收入增長圖(單位:億元)中國財政與稅收收入變化情況第28頁/共37頁財政收入增長率中國財政與稅收收入變化情況第29頁/共37頁中央和地方財政比重中國財政與稅收收入變化情況第30頁/共37頁稅收增長圖中國財政與稅收收入變化情況第31頁/共37頁稅收占GDP和財政收入比重中國財政與稅收收入變化情況第32頁/共37頁主要稅種增長圖(單位:億元)中國財政與稅收收入變化情況第33頁/共37頁主要稅種占稅收比重中國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