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 8410-2006 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相比其前版《GB 8410-1994 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整和更新:

  1. 適用范圍擴展:2006版標準不僅適用于原有汽車內飾材料,還對適用范圍內的具體材料類型進行了更加明確的分類,涵蓋了更多的內飾組件,如座椅、頂棚、門飾板等,以適應汽車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和新型材料的應用。

  2. 測試方法優(yōu)化:新標準對燃燒特性的測試方法進行了改進,包括樣品的制備、試驗裝置的要求以及具體的測試步驟,旨在提高測試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例如,明確了樣品尺寸、燃燒器的火焰高度及燃燒時間等參數(shù),確保測試條件的一致性。

  3. 性能指標調整:2006版標準對內飾材料的燃燒速率有了更嚴格的要求,明確了燃燒速度的極限值,以此提升汽車內飾材料的阻燃性能,增強車輛的安全性。同時,引入了更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以適應國際上對汽車內飾材料阻燃性能的最新要求。

  4. 術語定義更新:為了與國際標準接軌并確保標準的清晰度,2006版標準對一些關鍵術語和定義進行了修訂或新增,使得標準內容更加精確和易于理解。

  5. 標準結構和表述優(yōu)化:新版標準在格式和表述上做了調整,使其更加規(guī)范、條理清晰。增加了前言部分,說明了標準修訂的背景和主要技術內容變化,便于使用者快速把握標準的核心內容。

  6. 參考國際標準:2006版標準在制定過程中參考了更多的國際先進標準和研究成果,增強了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的兼容性,有利于促進汽車內飾材料的國際貿易和技術交流。

這些變化體現(xiàn)了隨著汽車行業(yè)的技術進步和安全標準的不斷提高,對汽車內飾材料燃燒特性的要求也日益嚴格,以確保車輛火災安全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xiàn)行
  • 正在執(zhí)行有效
  • 2006-01-18 頒布
  • 2006-07-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 8410-2006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_第1頁
GB 8410-2006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_第2頁
GB 8410-2006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 8410-2006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13.220.40T0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標準GB8410—2006代替GB8410—1994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Flammabilityofautomotiveinteriormaterials2006-01-18發(fā)布2006-07-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愛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8410—2006本標準的第3章、第4章為強制性的,其余為推薦性的,本標準對應于美國聯(lián)邦機動車輛安全標準FMVSS571.302《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本標準與FMVSS571.302《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本標準代替GB8410—1994《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本標準與GB8410一1994標準相比.主要變化如下根據(jù)GB3730.1—2001標準的要求,修改了第1章中汽車分類方法:-按照GB/T1.1一2000標準的要求,修改了第2章中術語部分的編排方式,并增加了英文內容:修改了層積復合材料定義,見2.2條:完善了內飾材料的定義,加寬了內飾材料的定義范圍,見2.5條;修改了第3章的技術要求,取消了原標準技術要求中的3.1條及3.3條,將其內容體現(xiàn)在4.6條中:-修改了試驗用熱源的要求,見4.2.4條;增加了零件彎曲無法制得平整試樣時的試驗要求,見4.3.2條;加了零件形狀和尺寸不符合取樣要求時如何制備試樣的要求,見第4.3.2條;增加了零件厚度不均時的取樣要求.見第4.3.2條;-增加了取樣示例并附圖示,見第4.3.2條;改了試驗程序中表面起毛試樣試驗前梳理的方向,見第4.4.1條:增加了試樣慢燃時的試驗方法,見第4.4.9條;-增加了結果表示的內容,見第4.6條。本標準由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提出。本標準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技術中心負責起草。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清國、李菁華。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GB8410—1987、GB8410—1994。

GB8410—2006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汽車內飾材料水平燃燒特性的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本標準適用于汽車內飾材料水平燃燒特性的評定鑒于各種汽車內飾零件實際情況(零件應用部位、布置方法、使用條件、引火源等)和本標準中規(guī)定的試驗條件之間有許多差別,本標準不適用于評價汽車內飾材料所有真實的車內燃燒特性。2術語和定義2.1燃燒速度burningrate按本標準規(guī)定測得的燃燒距離與燃燒此距離所用時間的比值,單位為毫米每分鐘(mmn/min).2.2層積復合材料compositematerial若干層相似或不同材料,其表面之間由熔接、粘接、焊接等不同方法使全面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材料23單一材料exclusivematerial由同種材料構成的均勾的整體材料。若不同材料斷續(xù)連接在一起(例如縫紉、高頻焊接、鉚接).這種材料應認為不是層積復合材料.每種材料均屬單一材料。2.4暴露面exposedside零件裝配在車內面向乘員的那一面。2.5內飾材料interiormaterials汽車內飾零件所用的單一材料或層積復合材料,如座墊、座椅靠背、座椅套、安全帶、頭枕、扶手、活動式折疊車頂、所有裝飾性襯板(包括門內護板、側圍護板、后圍護板、車頂棚襯里)儀表板、雜物箱、室內貨架板或后窗臺板、窗簾、地板覆蓋層、遮陽板、輪罩覆蓋物、發(fā)動機罩覆蓋物和其他任何室內有機材料,包括撞車時吸收碰撞能量的填料、緩沖裝置等材料,3技術要求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必須滿足以下技術要求燃燒速度不大于100mm/min.試驗方法41原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驍?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