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心理學試題答案_第1頁
人際關系心理學試題答案_第2頁
人際關系心理學試題答案_第3頁
人際關系心理學試題答案_第4頁
人際關系心理學試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際關系心理學試題答案【篇一:人際關系心理學教程—論述題和答案】txt>1、人際關系是指人與人在相互交往過程中形成的(心理)關系。2、“人際關系”作這專用名詞是在20世紀初由(美國人事管理協(xié)會)最先提出來的。3、人際關系作為早期行為科學理論之一,也稱(人群關系論),1933年由哈佛大學教授(梅奧)創(chuàng)立。4、從心理學角度考察,人際關系包含三種成分,即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為成分)。5、在人際關系心理學各理論流派中,提出群體動力學的心理學家是(勒溫),提出人際特質理論的心理學家是(修茨)。6、弗羅姆提出的理論流派是(期望理論),海德和凱利提出的理論是(歸因理論)。7、人際關系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就測量法而言,目前應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諾的(社會測量法)。8、人際關系心理學的學科性質是:人際關系心理學是一門(綜合性)、(邊緣性)學科。9、在心理學的各分支學科中,(社會心理學)與人際關系心理學聯(lián)系尤其密切。10、社會關系是人們在共同的(物質)和(精神)活動過程中所結成的相互關系的總稱。11、人際關系是(社會關系)的產(chǎn)物。12、良好人際關系建立的三個階段是:(注意)階段、接觸階段和(融合)階段。13、人際關系惡化的過程包括:冷漠階段、(疏遠)階段和終止階段。第二章人際關系的研究、理論和方法一、填空題1、人際關系的心理學實驗研究,始于20世紀(20)年代。2、(萊維特)為了探索正式群體中個體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種有代表性的人際關系溝通模式。3、人際溝通四種模式包括:圓形傳遞、(輪式傳遞)鏈式傳遞和(y式傳遞)。4、對非正式群體的人際關系交往進行研究的心理學家是(戴維斯)。5、在非正式群體中存在的四種人際關系交往模式分別是:(單線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6、對人際關系的結構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心理學家是(紐科姆)。7、人際關系從其結構組成來說可以分為五類:生活型、(勞動型)、休息型、(學習型)和活動型。8、人際關系中交往積極性的經(jīng)典實驗——霍桑實驗是心理學家(梅奧)和他的學生一起進行的。9、霍桑實驗包括四個分實驗:(照明實驗)、福利實驗、群體實驗和(態(tài)度調查)。10、人際關系特質理論的代表人物是(修茨)。11、修茨認為,在人際關系的建立中,不同的人際關系需要會構成不同的人際關系。這里的人際需要包括: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感情的需要)。12、在需要理論中,較為著名的三個理論是:(需要層次理論)、e.R.G理論和(成就激勵理論).13、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把人的需要分為七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愛歸屬需要)尊重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需要)。14、E.R.G理論把馬斯洛的需要層次壓縮為三個需要,包括:生存需要、相互關系的需要和(成員發(fā)展需要)。15、歸因理論主要包括兩種:(海德)提出的通俗心理學和韋納提出的(成就動機歸因)。16、韋納認為成就動機的歸因必須包括兩個步驟:一是控制源,二是(穩(wěn)定性)。17、社會測量法的結果都可以通過圖表方式出來,常用的方法有(矩陣表示法)、圖示法和(數(shù)學公式法)第三章態(tài)度及其轉變一、填空題1、心理學中最早使用態(tài)度這一概念的心理學家是(斯賓塞)。2、態(tài)度是個體對特定對象(特定的人、觀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3、態(tài)度由三部分組成,即(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為)成分,其中態(tài)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4、態(tài)度的功能包括:順應功能、(認識功能)防御功能和(調節(jié)功能)。5、態(tài)度的特性包括:態(tài)度的社會性、態(tài)度的(具體性)和態(tài)度的協(xié)調性。6、心理學家伯恩.克勞雷和(斯臺茨)首先把學習理論應用在態(tài)度的研究中。7、態(tài)度形成與發(fā)展中的平衡理論是由(海德)提出的。8、態(tài)度一致性理論認為,(態(tài)度的一致性)是導致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因素。9、態(tài)度的形成與發(fā)展的心理條件包括:個體的需要、個體的(經(jīng)驗)、交往的對象和性質以及個體的(自我意識)10、態(tài)度形成與發(fā)展的心理過程通過兩步實現(xiàn):首先是(內化),第二是(同化)。11、認知失調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來的。12、人們可以通過參加活動來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改變的方法稱為(參與活動法)。13、態(tài)度轉變中的溝通包括下列三個因素:溝通者、(溝通內容)和(溝通對象)。14、私下保留的態(tài)度要比公開表達過的態(tài)度更(容易)改變。第四章行動與態(tài)度一、填空題1、認知失調理論首先是由(費斯汀格)提出來的。2、認知之間的關系可以分為三類:認知無關、(認知協(xié)調)和(認知失調)。3、“紐約到巴黎有4800多公里”與“北京今天下雨”之間的認知關系屬于(認知無關)。4、認知失調程度與不一致認知數(shù)和(不一致認知的重要性)成正比,與(協(xié)調性認知數(shù))和協(xié)調性認知的重要性成反比。5、減少失調的方法包括:改變認知、(增加認知)和(改變重要性)。9、誘導服從實驗的結論認為,為完成行為而提供的誘因與將要發(fā)生的態(tài)度改變的程度之間存在著一個(相反)的關系。10一般來說,如果我們對公眾作出違反自己態(tài)度的表白,與我們自己私下思考這些違反自己態(tài)度的表白相比,我們會體會到更多的失調。這是(承諾)因素在起作用。11、在認知失調理論的一些研究中,(不足障礙)研究對于兒童教育的應用,尤其對于我們理解兒童內化態(tài)度等有著重要意義。12、一般來說,一個決策過程往往會在作出決定后產(chǎn)生(失調)。13、認知失調理論的應用范圍很廣,可以應用于(心理治療)、兒童教育、消費行為和(決策)等方面。14、一個人在數(shù)個備擇方案中選中一個方案,作出了決定。當實行了這個方案后,雖然發(fā)現(xiàn)它是一個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會堅持自己作出的決定。這種現(xiàn)象稱為(承諾升級)。第五章印象形成一、填空題1、所謂人際印象形成是指,認知的主體把有關他人的各種信息綜合在一起從而形成對他人的(整體印象)的過程。2、印象形成過程包括三個成分:(行動者)、知覺者和(交往情景)。3、印象形成的特點包括:一致性、(評估性)、中心特質的作用和(隱含的個性理論)。4、普通人都有著關于個性中哪些特質互相聯(lián)系在一起,哪些特質互相沒有關系的假設,這些假設稱為(隱含的個性理論)。第1頁共7頁5、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權平均模式)。6、知覺者在形成一個對他人的整體印象中是把所有單個特質的評估的值簡單相加而得到的,這種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累加模式)。7、在印象形成中,對他人知覺的順序效應包括(優(yōu)先效應)和(新近效應)。8、(新近效應)又稱為近因效應,是指我們獲得的最新信息會對于形成的印象有強烈的影響。9、一旦我們對另一個人形成了一個大體的印象后,我們往往會以與這種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價他所有的特征或特點,這就叫做(暈輪效應)。10、“北方人身材魁梧,豪爽率直;南方人身材矮小,靈活精明”。這種人際印象的偏見稱為(定型)。11、人們能夠使得其他人按照人們對這些人的期望來行動,這種現(xiàn)象稱為(自我實現(xiàn)預言)。12、所謂印象管理就是試圖(控制)他人對我們所形成的印象的過程。13、自我表現(xiàn)論主要是心理學家(戈夫曼)提出來的。14、、亞歷山大提出了(情景認同論)來解釋印象管理。15、(自我表現(xiàn))是有意或無意地通過自己的言語和行為向他人顯示自己,以達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術。16、影響自我表現(xiàn)的因素包括:(情感因素)、參照群體的認同和(其他人的影響)。第六章人際知覺、填空題1、(人際知覺)是個體試圖了解周圍人們的認知過程。2、人際的非言語溝通包括三種:臉部表情、(目光接觸)和(身體語言)。3、人們對于辨認表示(危險)的表情應該特別容易。4、歸因的理論化是從(海德)開始的,他提出了(通俗心理學)的理論來解釋歸因。5、相應推論理論主要是由心理學家瓊斯和(戴維斯)提出的。6、相應推論理論認為,人們的歸因是通過(非共同效果)和社會贊許這兩個因素來完成的。7、(凱利)提出的歸因理論稱為因果歸因模型。8、韋納提出了(成功和失?。┑臍w因模型。9、成功和失敗的歸因理論認為歸因包括兩個步驟的過程,一是決定(控制源),二是決定(穩(wěn)定性)。10、控制源理論是由(羅特)提出來的,他把人分為(內控者)和(外控者)。11、控制源理論認為,(內控者一外控者)是因果歸因的一個基本維度。12、對人的歸因偏見主要有三種:行為中心偏見、(顯著性偏見)和(一致性反應信息利用不足偏見)。13、我們對他人的知覺常常根據(jù)他的行為,而忽略行為發(fā)生的環(huán)境的前后關系,這種現(xiàn)象稱為(行為中心)偏見。14、從歸因理論來看,在沖突中,對沖突行為的(歸因)可能要比引起沖突的行動本身更為重要。第七章自我知覺一、填空題1、凱利的自我歸因理論有三條線索,即實體的特異性、(一致性反應)和(一貫性)。2、詹姆士認為情緒能分成兩個部分:(情感的)和(認知的)5、我們常常把自己的行為歸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為歸因于(內在)的原因。6、習得無助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學習)和(歸因)兩個方面。7、習得無助者的心理問題常常表現(xiàn)在(動機)、情緒和(認知)三個方面,其中情緒上容易產(chǎn)生輕微或嚴重的(憂郁)癥。8、個人對缺乏控制所作的歸因中的歸因維度主要表現(xiàn)在(內在性一—外在性)、(普遍性)和(穩(wěn)定性)等三個方面上。9、自我障礙是個體為(保護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著可能導致(行動失?。┑耐庠谠蛩扇〉囊环N(歸因)策略。10、習得無助使人們在心理上產(chǎn)生三個問題,表現(xiàn)為(動機)、(認知)和(情第八章自我導向一、填空題1、控制行為變量的兩種方式是那些突然產(chǎn)生的(行為線索)和緊隨其后而來的(行為結果)。2、卡羅利區(qū)分了自我調節(jié)變化的四個階段:(1)問題識別,(2)(承擔義務),(3)擴展自我管理,(4)(習慣形成)。3、自我控制是以(自我意識)的發(fā)展為基礎,以(自身)為對象的人的高級心理活動。4、個體的活動對象主要包括(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兩個方面。5、當個體覺得無法成為環(huán)境改變的動因的時候,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無助感)。6、自我作為一種社會結構,它是以(人們之間)相互作用為基礎的。在人際交往中任何一方都必須學會(自我控制)。7、自我控制能力是由提高(自我意識)、把握自我控制、形成(習慣性行為)等因素構成的。8、控制行為變量的方式主要包括(行為的線索)和(行為的結果)。緒)幾個方面。11、時尚的形成經(jīng)歷了(模仿)、(感染)和(從眾)等連鎖反應,成為社會上一時的普遍行為。12、時尚根據(jù)發(fā)展的過程,分為(陣熱)、(流行)和(時狂)。13、時尚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形式有(文化態(tài)度)、(裝飾)、(風度禮儀)和(生活行為)等幾個方面。14、輿論的形成過程經(jīng)歷了(問題的發(fā)生)、(引起議論)和(意見的歸納與綜合)三個階第十章利他行為一、填空題1、影響利他行為的情景因素:旁觀者效應、(情景的模糊性)及(榜樣人物的作用)。2、利他行為理論主要有:生物學理論、(社會規(guī)范理論)和(學習和模仿理論)。3、利他行為中求助者的特點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依賴性)、(親密關系和吸引力)、(類似性)、(責任)。4、利他行為的產(chǎn)生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例如,人們的價值觀念、社會規(guī)范和個人信仰等等,都會影響人們的利他行為。單就社會規(guī)范來說,就有(社會責任規(guī)范)、(互惠規(guī)范)和(平等規(guī)范)等會促進人們去幫助他人。5、利他行為發(fā)生后,個體會感覺到愉快、自豪、驕傲、感到滿足,這種現(xiàn)象稱為(自我獎賞)。6、助人行為的認知決策過程的最后一個步驟稱為(執(zhí)行助人行為),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可能的(代價)所影響。7、利他行為不只是發(fā)生在(緊急事態(tài))時,也表現(xiàn)在長期地承擔(社會責任)的行動中。8、利他行為理論中的生物理論認為利他行為受先天決定是(本能的表現(xiàn),同時還指出利他行為的目的是(保存基因)。9、利他行為理論中的生物學理論中在解釋基因判斷的觀點認為,個體是依據(jù)(熟悉性)和(鄰近性)來推論基因的類似性。10、利他行為的社會規(guī)范理論認為影響利他行為的社會規(guī)范主要包括(社會責任規(guī)范)和(回報規(guī)范)兩種。第十一章人際吸引一、填空題1、人際吸引的個人特質因素包括個體的外表和容貌、(才華和能力)以及(個性品質)等成分。2、人際吸引的理論可歸為兩類,一類是(強化的),另一類是(認知的)。3、影響人際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類:情景因素、(個人特質因素)和(類似和互補)。4、強化過程是通過(獎勵)、(懲罰)等強化形式來完成。5、人際關系中的強化理論主要揭示(情感強化)和(人際吸引)之間的關系。6、人際吸引中的相互作用論著重探討交往雙方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對人際吸引的影響。是西方社會心理學動)理論的一種,是一種(真相倚)情形。7、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主要包括(情景因素)、(個體特質因素)和(類似和互補因素)等幾大類。8、個性品質具有的吸引力,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持久)、(穩(wěn)定)、(深刻)的特點。9、在所有個性品質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真誠),最富排斥力的是(虛偽)。第十二章人際合作與沖突1、沖突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個人內部沖突),一類是(人際沖突)。2、人際沖突的形式有(“零一總和”)沖突和(“非零一總和”)沖突。3、社會交換理論用(比較水平)來說明個體對于交往結果的滿意程度。4、社會兩難情況是指自私的行為產(chǎn)生個體的(得益),但可能導致集體的(損失)的一種情景。5、社會交換情景中混合型行為方式表現(xiàn)為(個人主義者一競爭者類型)和(個人主義者一平衡者類型)兩面三刀種形式。名詞解釋第一章:1人際關系:是指人與人在相互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心理關系。2人際關系心理學:是在人際關系心理方面的客觀事實和規(guī)范的基礎上,運用現(xiàn)代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知識探討人際關系心理方面客觀規(guī)律的心理學分支。本質上,人際關系心理學是一門正在形成的社會心理學分支或應用心理學分支學科。3社會關系:是人們在共同的物質和精神活動過程中所結成的相互關系的總稱。第二章:1人際特質:心理學家認為在個體心理發(fā)展過程中,尤其是在個體的人格體系形成過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際關系的基本傾向,稱之為人際反應特質。2符號相互作用論:又稱象征性交往理論,是一種強調人類生活和行為意義的社會生活理論觀。符號相互作用論重視語言符號在交往中的作用,強調對他人行為傾向的預測、估計,要求人們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動中所擔任的角色來行事,并注重行為效果的反饋。3自我呈現(xiàn)論:是人們運用多種策略控制和反饋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論。自我呈現(xiàn)也可稱為印象管理。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人廣泛研究基礎上形成的觀點。它屬于社會相互作用理論中的一種,主要闡述人際交往中的自我暴露問題。4公平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提出來的,這種理論旨在社會比較中探討個人所作的貢獻與他所得到的報酬之間如何平衡的一種理論。它側重于研究公平性對人際關系的影響。因此,這個理論也稱為社會比較理論,是社會交換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5歸因:是一個觀察根據(jù)外在的行為作出有關行動者或他本人的內部狀態(tài)的推論過程。6歸因理論:是關于知覺者推斷他人與自己行為的一組理論。它側重于對人的活動因果關系進行分析。人們通過這種理論來理解、預測和控制他們的環(huán)境,以及隨這些環(huán)境而出現(xiàn)的行動,從而達到有效地控制人際關系的目的。7通俗心理學:是海德提出來的,海德認為每一個正常人都是心理學家,都有一些關于人類行為因果解釋的基本理論,這些理論是由生活經(jīng)驗積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學。8社會測量法:又稱為社交測量法。這是美國心理學家莫雷諾創(chuàng)立的一種用來測量群體成員之間人際關系的一種方法。其目的是從群體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個群體以及各成員在該群體內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關系。第三章:1態(tài)度:是人體對特定對象(特定的人、觀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2認知失調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來的,該理論主要研究認知各元素之間的關系。費斯汀格認為認知元素之間的關系有三種:認知無關、認知協(xié)調、認知失調。該理論認為人們會由于認知失調而體驗到一種不愉快的驅力狀態(tài),各個認知元素之間的失調程序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不一致的認知數(shù)、協(xié)調的認知數(shù)、重要性。3參與活動法:參與活動要求人們通過活動來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人們的態(tài)度往往在交往中體現(xiàn)出來,并在交往中得到別人的啟發(fā)和教育,從而改變。4登門拜訪:是一種轉變的方法。這種方法認為態(tài)度轉變必須逐步提出要求,從一個小請求開始,然后向大請求過渡,從而達到徹底改變態(tài)度的目的。5團體規(guī)定論:是一種態(tài)度轉變的方法。它認為群體所具有的公約、規(guī)章、準則等可以有效改變人們的態(tài)度。這樣,我們可以利用群體的紀委來要求各個成員,使他們改變態(tài)度,與群體保持一致。6全面宣傳法:一般來說,要改變個體的態(tài)度,既要進行積極方面的宣傳,又要進行消極方面的宣傳。把正反兩方面的宣傳結合起來,有助于改變人們的態(tài)度。這就是全面宣傳法。7睡眠者效應:一則溝通的說明力隨著時間而增長,這個效應就稱為“睡眠者效應”。“睡眠者效應”的本質在于人們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溝通者分離開來,而且人們遺忘溝通者要比忘記溝通內容更快一些。第四章:1認知:是人對于外部世界和對自我的種種認識。認知是態(tài)度的一部分,是關于態(tài)度對象的任何思想、信念和知識等。2認知失調:如果一個人認知與另一個認知相對立,即從一個認知能推斷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這兩個認知的關系就是認知失調。人們會因為認知失調而體坐到一種不愉快的驅力狀態(tài)。3、承諾升級:一個人在數(shù)個備擇方案中選中一個方案,作出了決定。當衽這個方案之后,發(fā)現(xiàn)它是一個拙劣的方案,但他仍會堅持自己作出的決定,把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資源投入到導致失敗的行動過程中去。這種現(xiàn)象稱為“承諾升級”第五章名詞解釋:1人際印象(人際印象形成):是指認知的主體把有關他人的各種信息綜合在一起從而形成對他人的整體印象的過程。這種整體印象實際上就是我們在與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對他人外表、特質、情緒特點和行為方式的整體印象。2平均模式:是安德森提出的,該模式認為,知覺者是通過把所有單個特質評估的值平均起來形成一個總的印象的。在平均模式中,所追加的新信息其效用要取決于它比已有的印象更好一些還是更壞一些。3優(yōu)先效應:也稱為首因效應,指的是在信息呈現(xiàn)順序中,首先呈現(xiàn)的信息比后來呈現(xiàn)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權重。4新近效應:也稱為近因效應,即我們所獲得的最新的信息會對于形成的印象有強烈的影響。5暈輪效應是指一旦我們對另一個人形成了一個大體的印象后,我們往往會以與這種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價他所有的特征或特點,這就叫做暈輪效應,也稱為光環(huán)效應。6定型:是認為某個特定社會群體的所有成員擁有同樣的某些特質或特點的信念。它能強烈影響個體加工輸入的社會信息的認知架構。定型發(fā)生在各個不同的種族、民族、性別、職業(yè)、年齡、地域、心理疾病、癖好、畢業(yè)的學校等方面。7自我實現(xiàn)預言:是指人們能夠使得其他人按照人們對這些人的期望來行動。8印象管理:是試圖控制他人對我們所形成的印象的過程。9自我表現(xiàn):是有意或無意地通過自己的言語和行為向他人顯示自己,以達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術。自我表現(xiàn)的目的是在他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印象。第六章:1人際知覺:是人體試圖了解周圍人們的認知過程。2身體語言:我們的心境和情緒常常反映在身體的姿勢,位置和動作中。來自于它們的非言語線索,稱為身體語言,它為我們提供了有關他人的多種有用信息。3通俗心理學:海德認為每一個正常人都是心理學家,都有一些關于人類行為因果解釋的基本理論,這個理論就叫通俗心理學。第2頁共7頁4歸因:是指一個觀察者根據(jù)外在的行為作出有關行動者或他本人的內部狀態(tài)的推論過程。5行為中心偏見:對他人的知覺常常太多地根據(jù)行為,而不大根據(jù)行為發(fā)生的環(huán)境的前后關系來作出。這種現(xiàn)象稱為行為中心偏見。海德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行為”吞沒“場”,也有人把這種偏見稱為“基本的歸因錯誤”。6顯著性偏見:人們常常利用他們最容易獲得的刺激來解決紛繁復雜的問題或任務。一個刺激越容易被某個人獲得,這個刺激越有可能被他用來影響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響反應。同樣,在知覺他人的過程中,一個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會成為因果歸因的關鍵。這種現(xiàn)象稱為顯著性偏見。第七章:1行動者和觀察者偏見:行動者和觀察者在歸進存在著區(qū)別,這種區(qū)別主要在于我們往往把自己的行為歸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為歸因于內在原因。

2自我服務偏見:指人們常常從好的方面來看待自己,當取得一些成功時,常常容易歸因于自己,而做了錯事后,怨天尤人,把它歸因于外在因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把功勞歸于自己,把錯誤推給人家”。這顯然是一種主觀主義的表現(xiàn)。3自我障礙:是人體為保護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著可能導致行動失敗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種歸因策略。4習得無助:人們經(jīng)受了極端嚴重或持續(xù)的緊張后,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一種不尋常的心理現(xiàn)象,即當事件完全在人們自己控制之下時,他們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覺得希望渺茫無所作為,從而產(chǎn)生“習得無助”5習得無助的歸因含義:當人們感到他們不能控制事件的發(fā)生時,他們想知道為什么。第八章:1自我控制:是個人對自身心理與行為的主動掌』1自我控制:是個人對自身心理與行為的主動掌』。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識的發(fā)展為基礎,以自身為對象的人的高級心理活動。2自我實現(xiàn):指的是使個人潛能獲得最充分的發(fā)揮。2自我實現(xiàn):指的是使個人潛能獲得最充分的發(fā)揮。3強化:指的是能加強或減弱我們行為效果的任何東西。4情景認同:指的是每種社會環(huán)境都有一種它所認可的具體社會行為方式。第九章:1去個性化:是指處在群體中的人體不是以個人的方式來行動而是溶化于群體中,喪失個體可辨別的一種狀態(tài)。群體中的去個性化程度將會極大地影響群體中遵從的程度。2遵從:是由于群體成員行為或信念上的改變,這種改變是真實的或想象的群體壓力的結果。3社會助長作用:是指他人在場與他人一起活動可以促進行動效率的提高。4感染:由榜樣解除內心約束就是行為的感染。5模仿:就是在沒有外界控制的條件下,人體仿效他人行為舉止而引起與之相類似的行為活動。6時尚:又稱時髦,指在一定時期內社會上或一個群體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數(shù)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為模式。7社會輿論: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是眾人對普遍關注的社會事件和社會問題公開表達的一致意見,或者說是信息溝通后的一種共鳴。8社會風氣:是指社會上或者某個群體內,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相仿效和傳播流行的觀念、愛好、習慣、傳統(tǒng)和行為。9反模仿:是指個體觀察了群體中其他人的行為后,采取了一種與他們對立的行為,或者相反而極端的行為。10獨立:是指個體對如何行動作出自己的決定,而不是簡單地對群體壓力作出反應。11簡單的服從:是指人體保留他的個人觀念而僅僅改變其公開行為。12內心接受:是指既在公開行為上又在私下態(tài)度上與群體相一致的行為。13群眾規(guī)范:是指群體所確立的行為標準。14社會助長作用:指他人在場或與他人一起活動可以促進行動效率的提高。第十章:1旁觀者效應:是指人體對于緊急事態(tài)的反應,在個體單獨時以及有他人在一起時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場,個體會抑制利他行為。2利他行為:是指一處不期望任何形式報答的,自覺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為。3回報規(guī)范:也稱互惠規(guī)范,是指人們應該幫助那些曾經(jīng)幫助過他們的人,不應該傷害曾經(jīng)幫助過他們的人。4責任擴散:給對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幫助,個體必須感到自己有責任采取行動,但當有許多人同時在場的時候,就造成了責任擴散,即個體不清楚到底誰應該采取行動。5社會責任規(guī)范:是指我們對于需要幫助的人負有社會責任,我們應該幫助需要幫助的人。6自我獎賞:是指利他行為發(fā)生后,個體會感覺到愉快、自豪、驕傲,感到滿足的現(xiàn)象。第十一章:7自我暴露:就是向別人講心里話,坦率地表達自己、陳述自己、推銷自己。8人際吸引:又稱人際魅力,是指個人間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歡和親和的現(xiàn)象,即一個人對其他人所抱的積極態(tài)度。9犯錯誤效應:能力非凡可以使一個人富有吸引力,犯錯誤使他同普通人更接近,使其吸引力又增加一層。這稱為犯錯誤效應。10強化:是指行為與影響行為的環(huán)境(包括行為產(chǎn)生之前的前因和行為產(chǎn)生后的結果)之間的關系,也就是通過不斷的改變環(huán)境刺激來達到增強、減弱或消失某種行為產(chǎn)生頻率的過程。11人際交往的互補性:是雙方在交往過程中獲得互相滿足的心理狀態(tài)。第十二章:1人際沖突:是個體或群體彼此知覺到對方陰撓或將來阻撓自身利益的實現(xiàn)所引起的直接對立的行為。2比較水平:指的是個體從一定的交往關系中所感覺到的應該獲得的結果,這種結果的值受到該個體所了解的所有交往結果的影響。這里所有的結果指的是個體直接體驗到的或者是象征性(符號性)體驗到的結果。3社會兩難情景:是指自私的行為產(chǎn)生個體的得益,但可能導致集體的損失這樣的一種情景。4合作:是指相對軟弱的個體或群體能通過與其他個體和群體組成聯(lián)盟,從而達到共同的目標的現(xiàn)象。5報復:指人們對他人的惡意傷害和侵犯的行為,往往采取同樣的方式進行回報。6建設性沖突:凡是利于人際關系、群體和組織目標實現(xiàn)的沖突稱為建設性沖突。7互動:是指一方或多方的反應取決于或依賴于另一方所說所做的程度。簡答題第一章:緒論1簡述人際關系心理學的理論任務答:(1)全面揭示與闡明人際關系發(fā)生、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和機制,分析人際關系的理論基礎,弄清楚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際關系體系中的動作,探討人際態(tài)度、社會知覺、自我知覺、心理控制、人際影響、人際吸引、人際沖突和群體行為等對人際關系的影響,建立人際關系心理學所獨有的概念、術語、范疇體系,進一步完善人際關系心理學的科學理論體系提供依據(jù)。(2)人際關系心理學的另一理論任務是要使人際關系心理學盡快中國化,即適合中國國情,經(jīng)過“選擇■提取-中國化”的途徑,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適合改革開放實際的人際關系心理學體系。2簡述人際關系心理學的實踐任務答:(1)正確處理人際關系(2)有效調整人際關系(3)不斷改善人際關系(4)建立和發(fā)展新型人際關系,這是人際關系的根本任務(5糾正畸形人際關系,減少人際沖突、人際內耗,增強群體凝聚力3為什么說人際關系是社會關系的產(chǎn)物?答:(1)一定的人際關系總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產(chǎn)生的。(2人際關系的根本性質是由該社會形態(tài)的社會生產(chǎn)關系的性質決定的。(3)人際關系的變化是由社會關系的變化決定的。(4人際關系的復雜性也是由社會關系的復雜性決定的4簡述人際關系研究的必要性答:(1)有利于促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2)有利于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力(3)有利于形成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4)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質和促進個體的發(fā)展。第二章:1簡述萊維特的人際溝通網(wǎng)絡模式答:萊維特為了探討人際關系中個體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對正式群體中各個成員的溝通網(wǎng)絡進行了實驗研究,他提出了四種有代表性的溝通網(wǎng)絡模式:

1、形傳遞:這個模式?jīng)]有核心,信息傳遞過程成員間處于平等距離21、方傳遞。3、鏈式傳遞:在這個模式中信息一個接著一個地傳遞。4、y式傳遞:這個溝通模式的特點是先進鏈式傳遞,然后發(fā)生變化。一般來說,要提高解決問題的速度和正確性,應采取輪式傳遞的交往模式;要發(fā)揮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提高積極性,應采用圓式傳遞。2簡述戴維斯所發(fā)現(xiàn)的非正式群體的人際交往模式答:戴維斯對非正式群體中的人際關系交往模式進行了實驗研究,他發(fā)現(xiàn)在非正式群體的人際關系中存在著四種交往模式:1、單線型:單線型的傳遞方式是通過一連串的人,把信息傳播給最終的接受者。2、集中型:集中型的傳播方式是把信息有選擇地告訴自己的朋友或有關的人,這是一種藤工的溝通傳遞。3、偶然型:偶然型的傳播方式是按偶然的機會來傳播信息,有些人未接受到信息,與人體的交際面有關。5、流言型:流言型的傳播方式是一個人主動將信息傳播給所有與他接觸交往的人。3簡述人際關系的結構答:一般說來,人際關系就其結構組成來說可以分為下列幾類:1生活型:以共同生活的標準來組成人際關系。2勞動型:以共同工作的標準來組成人際關系。3休息型:以共同休息的標準來組成人際關系。4學習型:以共同學習的標準來組成人際關系。5活動型:以共同生活動的標準來組成人際關系。4簡述米德的符號相互作用論。答:符號相互作用論又稱為象征性交往理論。是心理學家米德創(chuàng)立的。符號相互作用論重視語言符號在交往中的作用,強調對他人行為傾向的預測、估計,要求人們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動中所擔任的角色來行事,并注重行為效果的反饋。具體地說,其主要理論觀點如下:1它把個體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單元,強調在人類意義上符號和語言的作用。2主要研究的是個體、群體、社會是如何發(fā)出信息、傳遞信息以及對方對此的反應。3提出一個人際交往的公式:刺激一符號的意義一反應,并由此提出其象征性交往的模式圖。5如何理解修茨的人際特質理論?答:修茨的人際特質理論認為每個人都具有與別人建立人際關系的愿望和需要。這種需要是與別人建立心理相容的人際關系的基礎,是人際關系得以建立的內在動力。人們有三種不同類型的需要,構成了三種不同形式的人際關系。這三類需要對人際關系的影響如下:1包容的需要:這種需要表現(xiàn)為希望和他們交往、交際,有與別人建立并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的愿望。如果包容需要強烈,則行為主動、積極、喜歡與別人交往。2控制的需求:這種需要表現(xiàn)為在權力上有要求控制別人的愿望。如果只有控制需求,感情需求和包容需要,就必然爭權奪利,使人厭惡,從而造成人際關系緊張。3感情的需求:這種需求表現(xiàn)為在愛情和友誼上同別人建立并維持良好關系的愿望。如果包容和感情需求強烈,就會處處關心別人、愛護別人、尊重別人,在人際關系中得心應手,左右逢源。6簡述弗羅姆的期望理論。答:期望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弗羅姆1964年在《工作與激勵》一書中提出來的,這是通過考察人們的努力程度,及其所獲得的最終報酬之間的因果關系,來說明激勵過程中人們通過選擇合適的行為,從而達到最終的獎酬目標的理論。其理論要點如下:(1)激勵水平取決于行為的期望與行為的效價的乘積。用公式表示如下:激勵水平=期望值*效價(2)這個理論認為影響激勵的因素除期望值與效價外,還有關聯(lián)性(指工作績效和所得報酬之間的關系),報酬、能力和個人選擇的特定行為方式等因素。7簡述亞當斯的公平理論。答:亞當斯的公平理論旨在社會比較中探討個人所作的貢獻與他所得的報酬之間如何平衡的一種理論。它側重于研究公平性對人際關系的影響。亞當斯把人的社會活動看作是以自己的潛能同社會交換的過程。這一過程以個人期待公平結果為前提。期待公平是個人內部愿望,他人的情況常是個人確定公平標準的依據(jù)之一。當個體發(fā)現(xiàn)自己付出多獲得少,或者獲得多付出少時,就會體驗到心理上的緊張感,就會對自己的努力與由此工作而得到的報酬之比。同其他人的投入與結果之比相等時,就顯得公平,否則就不公平。8簡述輪式傳遞溝通模式及其優(yōu)缺點。答:這種溝通模式以一個成員或作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傳遞。優(yōu)點是解決問題的速度快,領導得能發(fā)揮作用,溝通中其成員判斷的正確性高。缺點是各個成員的積極性很難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受到限制。因此整個群體士氣低。9簡述鏈式傳遞溝通模式及其優(yōu)缺點。答:這種模式中信息一個接著一個地傳遞。優(yōu)點:解決問題的速度快,領導者效能顯著,正確性高缺點:成員士氣低,成員的反應是被動做出的。10霍妮劃分的人際關系類型答:霍妮根據(jù)個體與他人的關系,氫人們相五作用形成的人際關系分為三種類型:1遜順型。特征是“朝向他人”。這種人在交往中往往被動的。2進取型:特征是“對抗他人”。這是一種自人中心主義的表現(xiàn)。3分離型:特征是“疏離他人”。這種人往往自命清高,易造空虛、孤獨的心境。第三章態(tài)度及其轉變1態(tài)度的功能答:態(tài)度的功能:1順應功能:社會態(tài)度能促使個體把活動指向有助于達到自己目的的事物上去,以保持與環(huán)境的平衡關系。人能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去達到自己的目的。2認識功能:一般人容根據(jù)現(xiàn)成的態(tài)度去判斷他人與自己的人際關系。3防御功能:態(tài)度是決定行為的潛在動機能促使個體增強對挫折的忍受力。4調節(jié)功能:態(tài)度能幫助個體擺脫自己內部的緊張狀態(tài),并作為個性的一部分而存在,調節(jié)著自己的行為,同時也調節(jié)著與他人的交往。2述學習理論關于態(tài)度形成和發(fā)展過程的主要觀點2由獎勵、贊賞或社會承認所促進的心理傾向多半能持續(xù)下去,對個體的態(tài)度或行為是一種積極強化。3人們可以通過學習來模仿其他人行為。4一種態(tài)度的發(fā)展可能間接來自其他態(tài)度的情緒聯(lián)系。第3頁共7頁3述態(tài)度形成和發(fā)展的心理條件答: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與下列幾個心理因素密切相關。1個體的需要。態(tài)度是在滿足個體的社會性需要的基礎上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2個體的經(jīng)驗。態(tài)度是在社會生活經(jīng)驗逐步積累中形成的,直接經(jīng)驗以及與之相關的觀念是其重要的源泉。3交往的對象、性質。態(tài)度是在與交往對象的交互作用中形成和發(fā)展的。交往的性質也影響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4個體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水平,直接影響著個體的活動傾向和態(tài)度傾向。4述態(tài)度形成與發(fā)展的心理過程。答: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就個體而言,可以把態(tài)度形成和發(fā)展的心理過程看成是個體社會變化的過程,即個體接受社會教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兩步來實現(xiàn)的。1內化。人們接受社會的行為規(guī)范而作為衡量自己行為的內在尺度,用這個標準來指導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盡量與社會保持一致,與大多數(shù)人形成共同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內化多屬態(tài)度的認知部分,是建立人際關系的內部心理基礎。2同化。在交往中人們總是以其他社會角色的態(tài)度、意見、觀點、行為作為參照系來指導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同化多屬于態(tài)度的情感成分,它是人際關系得以建立的直接推動力。5述認知失調理論的主要觀點。答:認知失調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來的,其主要理論觀點如下:1認知元素之間的關系有三種:認知無關、認知協(xié)調、認知不協(xié)調。2這個理論認為,各個認知元素之間的失調程度可用下列公式表示:失調程度=(不一致的認知數(shù)*重要性)/(協(xié)調的認知數(shù)*重要性)3人們會由于失調而體驗到一種不愉快的驅力狀態(tài)。個體一般采取自我辯護的過程以減少或消除這種不協(xié)調。具體方法是:改變認知、增加認知、改變重要性。4當人們面臨多種可能選擇時,會產(chǎn)生認知不協(xié)調的情況。要減少這種不協(xié)調,可以采取重新評價選擇對象的方法。(如減少未中選對象的吸引力,增加中選對象的吸引力,于是可以得到一種心理平衡)6述態(tài)度轉變的強化理論主要觀點。答:強化理論是心理學家霍夫蘭德和凱萊在1953年根據(jù)行為主義觀點提出的態(tài)度轉變理論。該理論的主要觀點如下:1度就是對環(huán)境刺激的一種反應。態(tài)度更趨向于接近或回避一個確定的人、物、群體或觀點等。在一定條件下,勸導性溝通可以誘使一個人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這種改變就像改變行駛習慣一樣,其中必定有某種強化因素參與其中,通常采取報酬、獎賞形式和對于不愉快刺激的回避方式來強化。2個體面對的強化物所要求的態(tài)度和其本人的態(tài)度不同時,就會產(chǎn)生心理矛盾。這種態(tài)度的改變程度依賴于強化物提供的誘因。當誘因的強化大于原有態(tài)度的強化時,就會產(chǎn)生態(tài)度的轉變。在這一方面,大多數(shù)人都把社會贊同當作一種強化物來使用。7何理解態(tài)度的概念?答:態(tài)度是個體對特定的對象(特定的人、觀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對態(tài)度的概念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1態(tài)度只是一種心理傾向,并非指行為本身2態(tài)度具有對象性3態(tài)度具有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4態(tài)度具有組織性和結構性5態(tài)度具有經(jīng)驗性第四章:行動和態(tài)度1述認知之間的關系答:認知之間的關系可分為三類:認知無關、認知間協(xié)調和認知失調。1認知無關:認知無關描了一個個認知之間的大部分關系。人知無關簡單地說就是一個認知與另一個認知沒有關系。2認知間協(xié)調:如果一個認知能推另一個認知,這兩個認知就是協(xié)調的。3認知失調:如果一個認知與另一個認知相對立,即從一個認知能推斷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這兩個認知的關系就是認知失調。2述認知失調程度的影響因素答:影響認知失調程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1認知失調程度隨著認知之間差異程度的加大而增加。如你發(fā)現(xiàn)自己排隊去買一張武打片的票,比你的同學幫你買,上你陪他一起去看失調的程度要大。2失調程序隨著差異性認知數(shù)目的增加而增加。如,你買的電影票所在的影院設備很差,而且你買的座位排號也差的時候,失調程度會增加。因此,失調直接與差異性認知數(shù)目成正比,認知數(shù)目增加,失調程度也增加。3失調程度與個體所有的協(xié)調性認知數(shù)目成反比。如,和你一起去看的是你的好朋友,或者這個武打片是很流行的一個大片,那么你的失調程度會減少。這些協(xié)調性認知數(shù)目越多,失調程度越小。4失調程序還必須考慮各個認知的重要性。有一些認知很重要,如,明天如果要考試,還有好幾章內容安排在晚上復習,那么認知失調會增加。因此,失調程度必須由個體根據(jù)它們的重要性來加權。3述減少認知失調可以采用的方法答:費斯汀格認為,人們會由于失調而體會到一種不愉快的驅力狀態(tài)。這樣便產(chǎn)生了想要減少或消除這種壓力的動機。根據(jù)影響認知失調程度的因素,通常人們減少失調的辦法有以下三種:1改變認知:如兩個認知互相矛盾,我們便簡單地改變其中一個認知,使它和其他一個相一致。如,該同學認為,票買了就算了,最多晚上開個夜車復習,這樣心理就會好受一些。2增加認知:如果兩個不一致的認知導致了失調,那么失調程度可由增加一個或多個協(xié)調性認知減少。如,該同學認為反正寢室里好向個同學也買了一起去看,那么認知失調就會減少一些。3改變重要性:因為一致和不一致的認知對失調的影響必須根據(jù)它們的重要笥來加權,因此可以通過改變認知的重要性來減少失調。如,該同學可以認為,明天的考試只是小考試,不計入成績,并不重要,這樣也能減少失調。4述誘導服從實驗得出的結論答:誘導服從實驗是由心理學家費斯汀格和卡爾史密斯做的。實驗結果是:為一塊錢而進行反態(tài)度行為的被試比為20元線而進行反態(tài)度行為的被試產(chǎn)生了更大的態(tài)度轉度。這個實驗的結論如下:1行為可以改變態(tài)度,與一個人的態(tài)度相矛盾的行為可以改變態(tài)度。2為完成行為而提供的誘因與將要發(fā)生的態(tài)度轉變的程度之間存在著一個相反的關系。5述誘導服從的前提因素答:(1)自愿選擇。產(chǎn)生誘導服從的一個主要因素是人們對自愿選擇從事與態(tài)度相矛盾的行為的知覺。如果你是自愿選擇從事與自己態(tài)度相矛盾的行為,則你可能改變自己對這個任務的態(tài)度。(2)承諾:如果我們對公眾作出公開違反自己態(tài)度的表白,與我們自己私下思考這些違反自己態(tài)度的表白對比,前者會體會到更多的失調。(3)責任感:把改變態(tài)度作為減少失調的一種機制,其關鍵還在于個人是否對先前決定有著責任感,只要這個人感到不能改變對行為結果的責任,失調就會促使態(tài)度轉變。(4)預期的消極后果:并不是每一種與態(tài)度相反的行為都會產(chǎn)生失調。一般來說,只有當與本人態(tài)度相反的行為產(chǎn)生了預期的不希望的或消極結果時,這種行為才會產(chǎn)生失調。第五章印象形成1述印象形成過程的三個成分答:印象形成過程中包含著三個成分,它們是認知的對象——即行動者,認知的主體——知覺者,以及交往的情景。1行動者:行動者是被形成印象的人。在人際交往中,行動者的非言語線索,談吐、舉止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興趣、愛好、態(tài)度、反映著個性特征的行為等,都為知覺者提供了形成印象的一定信息。2知覺者:由于人際印象是在知覺者頭腦中形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知覺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信息加工過程的影響。知覺者對人的本性的看法、定勢,過去與他人交往的實踐經(jīng)驗,對行動者所具有的知識,自己的興趣、態(tài)度、動機和個性,交往時的心境等都會在印象形成過程中發(fā)揮種種不同的作用。3交往情景:交往的情景會對印象形成產(chǎn)生影響。由于行動者的行為線索發(fā)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因而它們會被賦予不同的權重。2述印象形成的特點答:印象形成有許多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印象形成的一致性、評估性、中心物質的作用和隱含的個性理論。1一致性。對人形成印象的過程,與客觀物體形成印象的過程有一個明顯的區(qū)別,這就是我們會形成有關他人的協(xié)調致的印象。2評估性。在人際印象形成過程中,我們常根據(jù)有效的信息對他人作出判斷。這種評估性是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最有影響力的方面,因為評估會影響對有關知覺對象的其他判斷。3中心特質的作用。在印象形成過程中某些特質起著中心作用,另一些特質只起著邊緣的作用。前者稱為中心特質。后者稱為邊緣特質。4隱含的個性理論。普通人都有著關于個性中哪些特質互相聯(lián)系在一起,哪些特質互相沒有關系的假設,5羅特的控制源理論:認為知覺者之間存在著一些穩(wěn)定的個別差異,這些個別差異影響了因果推論。7簡述歸因理論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答:歸因理論可以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1心理健康。在韋納的成功和失敗歸因理論中了解到,人們具有很多問題明顯取決于他們對消極事件的解釋,而不在于消極事件本身。因此,如何解釋消極事件與心理健康有密切關系。在個體的問題出于歸因的情況下,歸因訓練對心理健康是有幫助的。2績效評價??冃гu價是評定員工過去成績的過程。歸因在員工績效評價上起著關鍵作用,歸因的研究對于如何改進績效評價,消除評價中的偏見,增進人際關系具有現(xiàn)實意義。3沖突。許多研究證明了在影響沖突的多種因素中,歸因起著重要作用。在影響行為方面,歸因比引起沖突的行動本身更為重要。8述凱利歸因模型中的三個維度。答:凱利的因果歸因模型認為,人們在對一個行為進行推論時必須考慮三個基本維度。1實體的特異性。某個人對不同的刺激或不同的事件作出相同反應的程度。這些假設稱為隱含的個性理論。3述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答印象形成的整合模式主要有三種:1累加模式:累加模式認為,知覺者形成一個對他人的整體印象是把所有單個特質的評估值相加而得到的。2平均模式:平均模式認為,知覺者是通過把所有單個物質評估的值平均起來形成一個總的印象的。3加權平均模式:這個模式認為,每個特質對整體印象的影響是不同的,因而其權重也是不同的,因此應該對每一特質乘上它的權重,再加以平均4述印象管理的主要理論觀點答:印象管理的理論觀點包括:1符號相互作用論認為,人從出生到成人,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交往,由語言、姿態(tài)等抽象符號溝通之后,漸漸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外觀以及別人對他的評價,從而逐步學會了印象管理。2自我表現(xiàn)論認為,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希望維持一種和當前社會情景相適應的形象,并確保從他人那里獲得彼此都感到愉快和維護自我的評價。戈夫曼的自我表現(xiàn)論認為人際交往要求參與者約束自己的表現(xiàn),使之能被他人恰當?shù)刂X,和從他那進里獲得恰當?shù)脑u價。3亞歷山大提出的情景認同論認為,對于每一個社會背景,每一個人際交往的場合,都存在著一種社會行為形式,這種行為形式傳遞著對這個場合來說是恰當?shù)恼J同。這種行為形式就叫做情景認同。在人際交往中,人們都努力創(chuàng)造著對他們自己最恰當最滿意的情景認同。5述影響自我表現(xiàn)的因素。答:影響自我表現(xiàn)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因素是情景因素、參照群體的認同和其他人的影響。1情景因素:人際交往環(huán)境的性質影響了個體決定建立何種形象。2參照群體的認同:自我表現(xiàn)的另一重要影響因素是參照群體的認同。研究發(fā)現(xiàn),為表現(xiàn)出宗教群體的形象,人們會忍受生理上的更多的痛苦。3其他人的影響。自我表現(xiàn)會受到同伴特特質的影響,人們總是試圖擴大自己與自己喜歡的人的類似性。6述印象管理的作用答:印象管理使得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對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自我表現(xiàn)。印象管理在人際關系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1印象管理是社會交往的一個基本事實。任何人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進行著印象管理。印象管理顯示了人們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2印象管理有助于維護我們的真面目,使他人了解我們的真實意圖、心理特點和個性。尤其是當別人對我們有所誤解的時候,我們憑借印象管理,可以糾正這種誤解。3印象管理能使我們在現(xiàn)代社會里更快、更富有彈性地適應不同人們的角色要求,使我們針對形形色色的環(huán)境中作恰如其分的自我表現(xiàn)和社會行為。第六章人際知覺1人際的非言語溝通的方式答:人類的非言語溝通很多,也很復雜。人際非言語溝通包括:1臉部表情。人的臉部表情在人際交往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反映出一個人具有的情感,表現(xiàn)出一個人的性格,以及傳達著一個人的肯定或否定的態(tài)度。2目光接觸。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對于傳遞人際交往的信息具有重要作用。人的心理特征的表達與接受往往是與眼睛分不開的。3身體語言。我們的心境和情緒常常反映在身體的姿勢、位置和動作中,來自于它們的非言語線索,稱為身體語言,它為我們提供了有關他人的多種有用信息。2述海德的通俗心理學的主要觀點答:海德的通俗心理學認為,人們有兩種強烈的需要:一種是形成對周圍環(huán)境的一般性理解的需要,另一種是控制環(huán)境的需要。為了滿足這兩種需要,就要預測人們將怎樣行動。就一般人而言,都或多或少能夠做到這一點。所以海德認為每一個正常人都是心理學家,都有一些關于人類行為因果解釋的基本理論。這個理論就叫做通俗心理學。那么,我們怎樣作出因果關系的歸因呢?海德認為我們利用一條“不變原則”。如果把原因歸因于內在狀態(tài),如行動者的人格、品質、動機、情緒、心境和態(tài)度能力等,這種稱為內在歸因;如果把原因歸因于外在狀態(tài),如運氣、任務難度等,這種稱為外在歸因。3述相應推論理論的主要觀點等特殊信息來推論出相應的個人的內在心理傾向性。相應推論指的是,推論出的行動者的內在心理傾向性同這個人外在行為相符合相一致的程度。兩者相一致、相適應的程度越大,我們作出歸因的信心就越大。決定相應推論程度的因素有:非共同效果和社會贊許性。答:相應推論理論由瓊斯和戴維斯提出。般來說,我們根據(jù)行為答:相應推論理論由瓊斯和戴維斯提出。般來說,我們根據(jù)行為4述韋納的成功與失敗歸因理論的主要觀點答:韋納的成功和失敗的歸因理論認為,歸因類別中,有一種特殊形式的歸因就是在成功或失敗體驗中的歸因。韋納提出歸因可以包括兩個步驟:一是決定控制源,包括內在和外在的;二是決定穩(wěn)定性,包括穩(wěn)定的和不穩(wěn)定的。如把這個理論應用于考試成敗的歸因,我們判斷那位同學考得好的同原因:因為他確實好,能力好(穩(wěn)定的內在歸因);因為考試容易(穩(wěn)定的外在歸因);因為他做了努力(不穩(wěn)定的內在歸因);因為運氣(不穩(wěn)定的外在歸因)。因此,歸因的類型有四種類型:即能力、任務難度、努力和運氣。5述控制源理論的主要觀點答:控制源理論是羅特對心理控制源進行研究并發(fā)展起來的歸因理論。心理控制源被認為是有關個人性格或行為與事件結局之間關系的泛化性期待。羅特認為,對于行為的積極的和消極的強化來源,人們所抱的期望是不同的。某些人把他們自己看成是有能力控制強化的事件是否產(chǎn)生,這些人被稱為“內控者”;還有些人認為強化的事件不是自己控制的,而是由運氣、機遇,以及其他人等等這些外在因素所控制,這此人被稱為“外控者”。內控性一外控性是因果歸因的一個基本維度。6述自我歸因的理論。答:自我歸因理論有以下幾個方面:1海德的通俗心理學:人們有兩種強烈的需要:一種是形成對周圍環(huán)境的一般性理解的需要,另一種是控制環(huán)境的需要。為了滿足這兩種需要,就要預測人們將怎樣行動。就一般人而言,都或多或少能夠做到這一點。所以海德認為每一個正常人都是心理學家,都有一些關于人類行為因果解釋的基本理論。這個理論就叫做通俗心理學。2相應推論理論:由瓊斯和戴維斯提出。認為獨特的、非共同效果、不符合社會要求的行為容成為推論依據(jù)。3凱利的因果歸因模型:歸因的三個維度:特異性、一致性、一貫性4韋納的成功和失敗歸因理論。第4頁共7頁2一致性反應。指其他人對這個實體都這樣反應的程度,即反應是否是一個一致性的反應。3一貫性。是指個體對于這種刺激在其他的時間和其他的場合下以同樣方式反應的程度。9述對人的歸因偏見包括哪些?答人的歸因偏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行為中心偏見——“行為”吞沒“場”。對他人的知覺常常太多地根據(jù)行為,而不大根據(jù)行為發(fā)生的環(huán)境的前后關系來作出。這種現(xiàn)象稱為行為中心偏見。海德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行為”吞沒“場”,也有人把這種偏見稱為“基本的歸因錯誤”。2顯著性偏見。人們常常利用他們最容易獲得的刺激來解決紛繁復雜的問題或任務。一個刺激越容易被某個人獲得,這個刺激越有可能被他用來影響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響反應。同樣,在知覺他人的過程中,一個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會成為因果歸因的關鍵。這種現(xiàn)象稱為顯著性偏見。3一致性反應信息利用不足偏見。人們往往忽視一致性反應的信息,即對一致性反應信息利用不足。當一個人做出了一種反應時,人們在對此做歸因的過程中,不太注意其他人如何反應。第七章自我知覺1述沙赫特一辛格的情緒學說,你從這個學說里學會了哪種調整情緒的方法?答:沙赫特一辛格人為,情緒的產(chǎn)生是環(huán)境、生理和認知三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其中認知因素起最主要作用。方法:(1)處于惡劣環(huán)境時要改變自己對情景的認知評價;(2)身心與精神密切相關,要設法改變生理因素(3)要脫離情景,脫離刺激。2些因素導致了行動者和觀察者在歸因上的偏差?答:(1)行動者與觀察者得到了不同的信息,自然由此得出不同的結果。行動者容易把行為歸因于不同的情景,在情景中獲得解釋。而觀察者只看到了行動者一種即時的行動,以此來判斷行動者。他不知道行動者在過去不同情景下的行動,因而,觀察者常常對這種行動加以泛化,以為此行動者的行為在許多情景下都是一致的。結果,觀察者往往傾向于把行為的原因歸因于行動者的內在傾向性。(2)在于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每個人會利用最顯著、可利用性最高的那類信息。從行動者角度,行動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環(huán)境方面,所以更可能利用環(huán)境提供的線索來作為歸因的基礎。相反地,從觀察者的角度來說,環(huán)境成為了背景而行動者的行動成了注意的中心,行動吸引了觀察者作出因果解釋。所以,觀察者與行動者相比,觀察者會利用行動者的行為作為歸因的基礎,來推論出他相應的內在傾向性。3自我服務偏見最容易在什么條件下發(fā)生?產(chǎn)生的原因有哪些?答:最容易發(fā)生的條件:1當行動者高度介入到一種活動中去的時候,這時往往會失去判斷的能力和自覺性,陷入“當局者迷”的境界中,而無法從客觀的角度去看待問題。2當行動者的成績公開的時候,即為大家所知的時候,出于對自身利益的維護而不愿意接受其他的意見。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包括:1自我服務偏見有助于保護或提高我們的自尊,支持自己的自我價值感。提高自我認同和自我接納。2自我服務偏見有助于提高我們的公開形象,可以幫助個體緩解壓力和困境。4習得無助使人們在心理上產(chǎn)生哪些改變?答:這種改變表現(xiàn)在:1是動機上的,無助的人不再努力采取必要的步驟來改變這種結果。2是認知上的,無助的人不去學習能有助于擺脫不良結果的反應。3是情緒上的,習得無助能產(chǎn)生輕微的或嚴重的憂郁癥。5、簡述歸因治療中認知上的重新評價策略干預的方法。答:主要包括:1可以引導他改變對結果的評價。這種評價不在唯一,幫助個體進行有效的自我調整。2改變認知的目的指向性,使人體關注問題的方向更加有積極意義,促進自身的健康發(fā)展,,緩解特定時期的焦慮緊張狀態(tài)。2改變一個人的期望,使之從不可控的期望改變?yōu)榭煽仄谕?,重新樹立對問題解決的信心,樹立科學合理的目標。4能改變一個人對失敗作的歸因,將對內部的、整體的、穩(wěn)定的歸因改變?yōu)橥獠康摹⑻厥獾?、不穩(wěn)定的歸因,相對客觀地樹立良好的歸因習慣。6、簡述貝姆的自我知覺理論。答:自我知覺理論是貝姆1972年提出來的,該理論認為人們常常不了解自己的態(tài)度、情感和情緒。認為我們不是從外界獲得這些知識,而是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來獲得的。我們的所作所為,成了內心世界發(fā)生了什么的有用指標。還進一步提出,人們用于推論自己態(tài)度的過程與用于推論其他人態(tài)度、情感等等的過程沒有多少差別。貝姆說,個體欲了解自己的態(tài)度、情緒和其他內在狀態(tài),部分是通過對觀察他自己的外顯行為和行為發(fā)生的環(huán)境進行推論得來的。對自我歸因過程的限定:1自愿選擇2當內在線索模糊或者微弱的時候,我們才利用外在行為來推論自己的態(tài)度。3當缺乏有關個人態(tài)度的外在反饋源的時候,我們利用外在行為來推論自己的態(tài)度。7舉例說明自我歸因的應用。答:自我歸因的應用1痛苦歸因。通過改變自我歸因的一些因素,研究者要以使被試增加或減少其對痛苦的知覺和忍耐力。2“錯誤歸因”治療:主張使病人對激起原因做出錯誤歸因,從而使其焦慮得以緩解,得到治療。3習得無助與心理健康:三個歸因維度即內在一外在性,普遍性和穩(wěn)定性的輔導模型。第八章自我導向1述自我導向中目標的尋找和選擇是怎樣進行的?答:主要包括:1確定目標:以肯定的方式確定個體的目標是可取的。一個積極的目既是一個良好的起點,又是下一步發(fā)展的重要前提。2選擇目標:一個合適的目標應該是通過個體的努力可以實現(xiàn)的,為了選擇一個現(xiàn)實的目標,采用自我障礙也是有效的。3記錄行為。選擇目標后,還要觀察,記錄自己的行為,并選擇記錄行為的有效方式。記錄個體的行為,對于改變個體傳統(tǒng)習慣和落后的行為模式,保持有效行為的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是很有價值的。2卡羅利是怎樣區(qū)分自我調節(jié)變化的四個階段的?答:可以分為這樣內處階段:1問題識別(本人而不是其他人對目前行為中暫時沖突的識別)2承擔義務(人體不僅必須了解問題,而且必須對覺察到的問題進行曲自我控制)3擴展自我管理(包括自我監(jiān)察、自我管理、自我強化)4習慣形成(形成固定的反應模式)3計數(shù)法的記錄行為方式有哪些形式?各有什么特點?答: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記錄方式是計數(shù)法。包括:1記錄消耗的能量量和工作量,這種方法比較簡單2記錄總持續(xù)時間和行動所耗費的時間,這種記錄形式比較費力。3記錄某種行為產(chǎn)生結果所需的時間4有效的強化必須服從哪些原則?答:應當符合這樣幾個原則:1它必須能加強個體的某種行為,對行為發(fā)生發(fā)揮作用。2個體用過的強化方式是否切實可行?一般它必須是方便且可立即使用。3強化方式必須是強有力的,即強化的結果必須是有效的,能指導個體去實施,并產(chǎn)生良好的結果。5如何理解作為學習行為的自我控制。答:自我控制是個人對自身心理與行為的主動掌握。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識的發(fā)展為基礎,以自身為對象的人的高級心理活動。對于自我控制概念的理念至少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傳統(tǒng)描述自我控制;二是把自我作為動因的自我控制。心理學家根據(jù)行為的控制技術,把自我控制視為一學習技能,并認為掌握這種技能是學習知識和建立人際關系的基本過程。斯金納人為,由自我控制能力構成的行為,能夠通過對待其他行為一樣的原則,答:可以分為這樣幾個步驟1對緊急事態(tài)的注意。旁觀者作出任何反應之前,首先必須知覺到問題的存在并且注意到緊急事態(tài)的發(fā)生。2正確地解釋情景。對注意到的情景要判斷它是否是緊急事態(tài),就是旁觀者是否能夠正確的解釋情景3對個人責任的決定。旁觀者對自己是否有行動的責任作出決定。4對恰當介入方式的決定。這個環(huán)節(jié)受到個人訓練和經(jīng)驗的影響很大,另外,有時恰當?shù)陌駱尤宋镆矔l(fā)揮重要的作用。5執(zhí)行助人行為。這個步驟的決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可能的代價影響。2影響利他行為的情景因素有哪些?答:這些因素主要包括:(1旁觀者效應(2情景的模糊性(3榜樣人物的作用(4求助者的特點3影響利他行為的助人者個體因素有哪些?答:助人者個體因素包括:(1助人者的心境(2同情和內疚(3責任和承諾需要不斷修改、補充、甚至改變。所以,個體的行為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改變的,而這些改變都是學習的結果。把自我控制作為一種學習的技能,人們就可以在與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充分表現(xiàn)個體的行為,一旦行為產(chǎn)生后,就成為個體和環(huán)境共同擁有的成果。6簡述如何恰當?shù)剡\用強化方式。答:在運用某種強化方式時,比較理想的做法就是在個體剛完成一次比較令人滿意的行為后馬上就加以強化,此時采用食物獎勵和金錢獎勵。非馬上見效的用以下幾種方法來填補強化與直接經(jīng)驗之間的空隙:1是利用視覺的幫助2是運用記號3實行快速強化的最好辦法是利用計劃。它是一種連續(xù)性的正確評價方法,即利用強化循序漸進地進行強化,使其行為不斷地向目標行為發(fā)展。第九章人際影響1時尚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形式有哪幾種?答:包括這樣幾種形式:1文化態(tài)度,實際上是個體的價值觀,它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表現(xiàn)內容。2裝飾,包括個人裝飾和家庭擺設等方面3風度禮儀,個體在環(huán)境中的外在形象4生活行為,包括語言和生活習慣方面。2研究偏離和獨立的意義?答:意義表現(xiàn)為:非遵從行為是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歷史上許多偉大的人物常常是非遵從的人,了解人們發(fā)生偏離行為的問題,有助于社會的安定,個人的幸福,具有正反兩方面的意義。3遵從行為中行為感染存在的前提條件有哪些?答:主要包括四個前提條件:1觀察者受到激勵,想要以一定的方式行動;2觀察者知道如何完成這種行為,但是沒有完成它;3觀察者看到了一個榜樣完成了這種行為;4觀察了榜樣之后,觀察者完成這種行為。4研究時尚有哪些現(xiàn)實意義?答:其意義表現(xiàn)在這樣幾個方1代表著群體新思想、新價值和新行為方式的形成過程。2有助于對時尚概念、特點,時尚文化的機制和規(guī)律的理解。3有助于發(fā)展生產(chǎn)、調節(jié)市場需求的參考價值。5人們的時尚現(xiàn)象具有哪些特點?答:主要包括這些方面的特點:1包含內容廣泛。從低到高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無處不在。2表現(xiàn)方式獨特。人們習慣于將標新立異作為時尚的表現(xiàn),注重自身與他人的不同。3變化的速度很快。時尚是一種短期現(xiàn)象,尤其是現(xiàn)代社會條件下,信息溝通的速度越來越快,使時尚的變化呈現(xiàn)短期化的特點。4受崇拜對象影響。受個體崇拜心理的影響,崇拜對象的行為往往是個體的重要選擇。5時尚的象征作用。代表著個體某些方面的特色,是個體身份、地位、財產(chǎn)等方面的體現(xiàn)。6時尚的層次。受個體的教育、文化、風俗等多因素影響,而呈現(xiàn)差異性。6簡述如何理解偏離和獨立的理論。答:偏離和獨立理論有:1對抗理論。認為人試圖保護和維護完成某些行為的自由,如果人體完成這些行為的自由受到威脅或被減弱了的話,他就會體驗到要重新獲得這種自由的一種動機上的“激起”,這種動機上的激起稱為“對抗”。這種對抗表現(xiàn)出個偏離出群體或某種規(guī)范的限制,使行為更加自主,增加了與群體之間的矛盾性。2去個性化。這種理論認為人們在群體通常會表現(xiàn)出個體單獨時不會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去個性化是指處在群體中的個體不是以個人的方式來行動而是溶化于群體中,喪失個體可辨別性的一種狀態(tài)。群體中的去個性化程度將會極大地影響群體中遵從的程度。3個人特質信任學分理論7簡述如何理解模仿的意義和機制。答:模仿是在沒有外界控制的條件下,個體仿效他人行為舉止而引起與他人類似的行為活動,其目的是使自己的行為與之相同或相似,是人們之間彼影響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實現(xiàn)個體行為社會化的基本歷程之一。模仿律是當國心理學家塔爾德于是9世紀末提出的,認為人們行為往復過程和適應過程。班杜拉認為模仿有三種功能。1使原有的行為得以鞏固或改變。2學到新的、原來不會的行為動作一致是最基本的,而要達到行為一致,必須通過模仿的對立過程、一致是最基本的,而要達到行為一致,必須通過模仿的對立過程、3使原來潛伏存在的而未表現(xiàn)的行為得到發(fā)展。8簡述研究時尚具有的現(xiàn)實意義答:研究時尚具有的現(xiàn)實意義:1時尚現(xiàn)象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從某種意義說,乃是群體新思想、新價值觀和新行為方式的形成程。因此,它是我們了解、研究群體心理與行為的一面窗子2研究時尚現(xiàn)象,對于弄清時尚的概念、特點、時尚文化的機制和規(guī)律,豐富人際關系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3時尚現(xiàn)象的特點和規(guī)律的掌握,對發(fā)展商品生產(chǎn),調節(jié)市場需求有一定參考價值。第十章利他行為1利他行為的決策過程分幾個步驟?第5頁共7頁(4個性4怎么理解利他行為?答:利他行為是指一種不期望任何形式報答的,自覺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為利他行為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特征:1利他行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2利他行為是一種自覺自愿的行為,它不是在外界壓力下作出的3利他行為是不期望任何形式的報答或獎勵的行為。4利他行為具有自我犧牲性。5哪些因素會阻礙個體不去及時幫助他人呢?答:對這種現(xiàn)象的解釋有兩種:1責任擴散,給對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幫助,個體必須感到自己有責任采取行動,但當有許多人在場的候,就造成了責任擴散,即個體不清楚到底誰應該采取行動。2害怕社會舉止失措,擔心因舉止失措而受到別人嘲笑。6簡述利他行為的學習和模仿理論答:學習和模仿理論,認為利他行為的發(fā)生是因為這種行為在過去受到了強化。該理論認為影響利他行為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1改變利他行為的概率(2利他行為作為強化來源(3獎勵和代價(4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論第十一章人際吸引1簡述相似性能導致吸引的理由答:理由主要包括:1類似與相符本身具有一種增強作用2類似與相符能保證態(tài)度正確的基準3類似與相符能得到預期的報償4類似與相符被作為一個同一體而感受5類似與相符驗證了自身的能力和才干2簡述影響自我暴露的相關因素答:影響因素有:1)回報與自我暴露2)喜歡和自我暴露3)社會贊同與自我暴露4)非語言行為和自我暴露5)自我暴露的速度3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有哪些?答: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有以下方面:1情境因素:包括時間距離(距離、交往頻率)、結群、體驗2個人特質因素:包括外表和容貌、才華和能力、個性品質3類似和互補:包括類似性、互補性第十二章人際合作與沖突1人際競爭和人際沖突有什么不同?答:不同可以這樣理解:人際競爭指的是人體或群體常常在使他方遭受損害的基礎上使自身的成果達到最大化的一種社會行為。人際沖突是個體或群體彼此知覺到對方阻撓或將要阻撓自身利益的實現(xiàn)所引起的直接對立的社會行為。2簡述沖突的管理和解決策略。答:可以表現(xiàn)在這樣兩個方面。1威脅的作用(1多伊奇和克勞斯的模擬研究;(2影響使用威脅的因素:個性、挽回面子和沖突的強度。2協(xié)商(1突雙方有不同的利益(2存在著某些問題(3沖突雙方有可能提供某種東西或有可能作出某種讓步(4影響達成一致的解決辦法的因素:①最初的立場②讓步③通過代表解決沖突④減少緊張的逐漸回報策略2仲裁。就是當雙方經(jīng)過直接協(xié)商無法解決沖突時,就需要通過中間人作出仲裁來解決。3建立超越?jīng)_突雙方的共同目標。解決辦法是通過建立超越雙方的共同目標,并且這個目標是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的,以達到求同存異,解決沖突的目的。3簡述引起沖突的原因有哪些?答:引起沖突的原因主要包括:1對稀有資源的競爭。在具有高度需要但資源數(shù)量有限的場合下,通??倳l(fā)生某種形式的沖突。2歸因。對他人的合作行為的歸因影響了人們的回報行為,對他人的損害行為所作的歸因同樣影響了人們如何作出反應。3報復。是指人們對他人的惡意傷害和侵犯的行為,往往采取同樣的方式進行回報。報復是人際沖突產(chǎn)生的重要的根源之一【篇二:浙江省2010年4月自學考試《人際關系心理學》試題和答案06050】>課程代碼:06050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提出人際特質理論的心理學家是(d)1-5a.弗羅姆c?亞當斯b?馬斯洛d.修茨.按照情感體驗來分,態(tài)度可以分為(b)3-84a,正性的態(tài)度與否性的態(tài)度c.肯定的態(tài)度和否定的態(tài)度b.積極的態(tài)度和消極的態(tài)度~.外顯的態(tài)度和內隱的態(tài)度.一旦我們對他人形成了一個大體印象之后,就往往會以與這種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評價他所有的特征或特點,這種效應稱為(c)5165a.先入為主效應c.光環(huán)效應b.以偏概全效應~.定型效應.有關個人性格或行為與事件結局之間關系的泛化性期待成為(a)6-194盤控制源c.自我定型b.歸因模式d.個性范式.認為情緒的發(fā)生機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丘腦觀點的提出者是(b)7-211a.坎農(nóng)-巴德c.沙赫特和辛格b.詹姆斯&阿特金森.個體對自身心理與行為的主動掌握,稱為(b)8-228盤自我歸因c,自我定型^自我控制d?印象管理.以下不屬于牢騷的特點的是(d)9-292a,現(xiàn)實針對性強c.認識的片面性b.宣泄性大d.情緒性強.我們喜歡讓自己得到超過付出的人是因為(d)11-323盤強化c.得失理論b.相互作用d.相等理論.提出利他行為的模仿理論的學者是(d)10-318a.威爾遜c.拉塔內b.洛倫茨d.班杜拉.社會交換理論的研究取向是(c)2-49a.發(fā)展理論c.公平理論b.互動理論d.行為理論二、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2.先進行鏈式傳遞,然后發(fā)生變化,這種溝通模式稱為y式傳遞。N)2-35.研究表明,人們往往忽視一致性反應,而根據(jù)特殊的信息作出歸因。(^)6-198.消極的強化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