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蜀相 同課異構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蜀相 同課異構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蜀相 同課異構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蜀相 同課異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蜀相》教學設計【教學目的】①

了解杜甫對“蜀相”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精神。②

進一步掌握詩歌鑒賞的要領;③

初步掌握懷古詩的表現手法?!窘虒W重點】律詩中“起、承、轉、合”四聯的結構及其各自在創(chuàng)設意境上的作用。

掌握懷古詩借古喻今、借古諷今或借古人以自況的手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步驟】一、導入諸葛亮輔佐劉備振興漢室,建立了蜀漢政權,形成了與曹魏、孫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后又輔佐劉禪,多次出師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積勞成疾,最后血吐五丈原,病死于軍中,諸葛孔明雖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但畢竟未能實現一統(tǒng)天下之大業(yè),這不能不叫后世之人扼腕嘆息。有一個曠世詩人,在臥龍先生去世五百年后,參謁了他的紀念祠堂,感慨之余,寫下了一首傳世的詩作?,F在,請大家一起來欣賞唐代大詩人杜甫所寫的《蜀相》。二、作者生平提示:杜甫,字子美,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公元746年,杜甫懷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遠大政治抱負,到京城長安應進士考試,沒有考中,困守長安少陵之西十年之久,自號“少陵野老”(也稱杜少陵)。這一時期,他生活困頓,常挨餓受凍,過著屈辱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杜甫曾被叛軍扣押在營中。不久逃脫,投奔新帝,被唐肅宗任命為左拾遺。759年冬關中大旱,為了逃荒,他辭去官職,伴著家小輾轉秦州、同谷(今甘肅一帶),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國家政局動蕩中,杜甫的命運也激烈動蕩著。這一時期他寫下了許多反映戰(zhàn)亂年代人民苦痛生活的詩作。

760年暮春,杜甫在友人幫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蓋了一座簡陋的茅屋(史稱“成都草堂”)定居,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但仍很貧困。764年,杜甫幼時好友嚴武再鎮(zhèn)蜀州,表薦杜甫為節(jié)度參謀,工部員外郎(后人因稱“杜工部”)。后來嚴武死了,四川內亂,杜甫又伴同家族,離開四川,乘舟沿江東下,轉徙于湘鄂之間。770年冬,死在由長沙到岳陽的一條破船上,結束了他漫長的漂泊生涯。“戰(zhàn)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這是詩人對祖國和人民最后的懷念。他的作品猶如安史之亂前后唐代社會的一面鏡子,被公認為“詩史”,明清文人推崇他為“詩圣”三、翻譯賞析蜀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尋找?在錦官城外柏樹繁茂的地方。映著石階的綠草自成一片春色,隔著樹葉的黃鸝徒有好聽的聲音。三顧茅廬頻繁討論天下大計,輔佐兩代君主忠心耿耿。出師還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淚滿衣襟。

簡析

1、這首詩歌題目叫做《蜀相》,“蜀相”,指的是誰?

2、

我們看這首詩,很明顯也有景的描寫和主旨的揭示,哪幾聯在寫景?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開頭一句,以問引起。祠堂何處?錦官城外,數里之遙,遠遠望去,早見翠柏成林,好一片蔥蔥郁郁,氣象不凡——那就是諸葛武祠所在了。這首一聯,開門見山,灑灑落落,而兩句又一問一答,自開自合。

這首聯兩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處尋”是自問。這里不稱“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親切。特別是其中的“尋”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專程來訪,而不是漫不經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環(huán)境生疏,所以才下了這樣一個“尋”字。這個尋字有著豐富的含義,它還有力地表現出杜甫對諸葛亮的強烈景仰和緬懷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時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詩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這是詩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寫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點明祠堂的所在地,用來呼應前一句。“柏森森”三個字還渲染了一種安謐、肅穆的氣氛。這兩句直承“蜀相”的詩題,起得很得勢,用的是記敘兼描述的筆墨。

4、頷聯有人說:“那首聯是起,此頷聯是承,章法井然。”詩的一開始作者以設問提起,好像憑空高歌,飄然不俗。然后自答:就就在那古柏森森的錦官城外的地方!緊接著他寫下了祠堂內部的荒涼景色。滿院的綠草映襯著臺階,黃鸝在濃蔭密葉中發(fā)出婉轉的鳴叫,卻空無人欣賞。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寂寞和感傷。雖是寫景,字里行間卻寄寓著感物思人的情懷,這就叫情景交融。奠定了本詩的感情基調,為下面轉寫人事作了過渡)

這頷聯兩句,有如特寫鏡頭,由遠寫到近,從祠堂的外部說到祠堂的內部,寫的是丞相祠堂的內景?!坝畴A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階,足見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來到這里。“隔葉黃鸝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黃鸝隔葉,足見樹茂;黃鸝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嘔心瀝血所締造的一團糟,已被后人遺忘。這兩句詩襯托出了祠堂的荒涼冷落,并含有詩人感物思人、追懷先哲的情味。它同時還含有碧草與黃鸝并不理解人事的變遷和朝代的更替這一層意思。特別是詩句中的“空”和“自”兩個字的巧妙運用,使這一聯的含義更加豐富。對于這兩句,杜詩的評注者們有的認為是寫景,有的認為是“真正抒情,而非實在寫景”,這兩種說法當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確切些說,應當把這兩句看成是“景語含情,情語寓景”。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對床夜語》一書中所說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這樣的例子在杜詩中是屢見不鮮的。如杜甫在夔州時所寫的《武侯廟》一詩,開篇兩句:“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寫出了廟外景色的荒蕪,寄托著詩人對諸葛武侯身后凄涼的哀惋,就是生動的一例。清代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分。神于詩者,妙合無限。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寫景抒情詩句,可以說是真正達到了這種境地。5、分析本詩的關鍵句。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6、頸聯(1)頸聯兩句詩中寫誰?寫了什么內容?明確:五、六兩句凝練地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偉大功績;詩人專程為憑吊諸葛亮的祠堂,自然要想到他的生平: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恩遇,出山輔佐劉備,聯吳抗曹,取荊州,定四川,開創(chuàng)蜀漢,濟助后主,六出祁山,最后病死在五丈原軍中。這樣的輝煌業(yè)績,被詩人用兩句話概括出來,既有高度的文字技巧,又有深刻的思想內容。(2)該怎樣來理解兩句詩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詩句表達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樣的?)明確:流露出詩人對諸葛亮品德和智慧的傾慕。

“三顧”,這里指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是,劉備三次登門拜訪的事。諸葛亮《出師表》上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薄邦l煩”,多次地煩勞。另一說見清代汪師韓的《詩學纂聞》,汪師韓認為“頻煩”是唐代俗語,意思與“鄭重”差不多?!疤煜掠嫛保侵附y(tǒng)一天下的謀略。具體地說,這里指諸葛亮所制定的以荊州、益州為基地,整飭內政,東聯孫權,北搞曹操,而后統(tǒng)一天下的策略。“兩朝”,指蜀先主劉備和后主劉禪兩代?!伴_濟”,“開”指幫助劉備開創(chuàng)基業(yè);“濟”是指輔佐劉禪匡濟艱危?!皾保型瓿傻囊馑?,也可以解釋為守成、成了事業(yè)。“老臣心”,指諸葛亮盡忠蜀國,不遺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這頸聯兩句寫得格外厚重,含義十分豐富,既生動地表達出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報國苦衷和生平業(yè)績,也生動地表現出他忠貞不渝、堅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時還鄭重地道出詩人所以景仰諸葛武侯的緣由。因為這一聯是全首詩的重點和核心,所以詩人從開篇起便暗運斧斤,不斷蓄勢,一路盤旋,到此才著力點明,并用了濃重的筆墨。這也正合乎律詩中間二聯“宜乎一濃一淡”的寫作法則。這一聯同時還是杜甫以議論入詩的范例。本來,以抒情為主是詩歌的顯著特征,一般并不夾有議論。但是杜甫在這方面卻打破了常規(guī),而常以議論入詩,這不僅使他的詩歌內容有了特色,還體現了杜詩的一種技巧。清代沈德潛曾經說過:“人謂詩主性情,不主議論。似也,而亦不盡然?!h論須帶情韻以行?!倍旁姷淖h論正由于有情韻,不僅沒有沖淡詩的氣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詩的抒情氣氛更為濃重,形象更為豐滿。仇兆鰲說這兩句詩寫得“沉摯悲壯”;浦起龍認為這個聯語“句法如兼金鑄成,其貼切開侯;亦如镕金渾化?!倍际呛苡幸姷氐摹_@尾聯兩句承接著五、六句,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yè)未竟的痛惜心情。這兩句詩是敘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鋪墊,使讀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漁洋曾經說:“為詩結處總要健舉?!鄙虻聺撘舱J為“宕出遠神”是詩歌結尾的一種好方法。所有這些妙處,都在本詩的結句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7、尾聯尾聯簡要分析,談談思想情感又是怎樣的呢?明確:深沉、嘆惋、感傷的思想感情。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諸葛亮統(tǒng)一全國的理想畢竟沒有實現,所以詩人在尾聯中說“出師未捷身先死”,包含了無限惋惜。這種惋惜當然不只是杜甫一人有,后來有志于匡扶社稷的英雄們,都曾為之痛哭流淚。而杜甫的這首詩對后代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據載,時隔四十多年,永貞革新失敗,革新派首領王叔文就曾吟誦過杜甫的這首詩。幾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將宗澤,正要收復祖國山河時,不幸病危,臨死也曾吟詠過這兩句詩。這一方面說明了杜詩的成功,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諸葛亮的浩然正氣激動人心。杜甫一生不得志。他慨嘆自己未能像諸葛亮那樣得遇明主,不能像諸葛亮那樣去建功立業(yè),所以常常吊古抒情,懷古寄志,通過對諸葛亮的贊揚和惋惜,表達自己憂國憂民,盼望為國立功的心情。正如《唐詩鈔》中語“公之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古代詩歌跟古代散文一樣,很講究起承轉合的章法。所謂“起承轉收,一法也”?!妒裣唷愤@首詩的第一、二句,緊扣詩題,寫專程尋訪丞相祠堂,這是“起”;第三、四兩句,直承上文,寫祠堂內的春色,這是“承”;第五、六句,推開一層,寫對諸葛武侯評價,這是“轉”;第七、八句,收束全詩,寫對諸葛武侯的悼念,這是“合”。在短短的八句當中,有敘事,有寫景,有議論,有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