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第二中學2022年高三生物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第二中學2022年高三生物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第二中學2022年高三生物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第二中學2022年高三生物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第二中學2022年高三生物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第二中學2022年高三生物模擬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關于教材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紫色洋蔥鱗片葉的外表皮既可以用于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又可以用于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B.在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鹽酸的作用是增大細胞膜對染色劑的通透性并使DNA與蛋白質分開C.像一個密閉玻璃容器中的綠色植物提供C18O2和H218O,檢測所產生的氧氣中同位素的種類,用以探究氧氣中氧元素的來源D.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液泡在質壁分離過程中顏色越來越深參考答案:D2.下圖表示人體細胞中四種主要元素占細胞鮮重的百分比,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參考答案:B3.科學家從發(fā)綠色熒光的海蜇體內獲得一段DNA片段,并將其導入到小鼠的受精卵中,培育出了發(fā)綠色熒光的小鼠。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受精卵開始分裂與結束分裂時相比物質運輸效率更低B.該DNA片段可在小鼠體內表達,說明具有遺傳效應C.小鼠體內的熒光蛋白與海蜇熒光蛋白的氨基酸順序不同D.該基因翻譯時,多個核糖體參與能提高每條肽鏈的合成速率參考答案:B【考點】本題考查基因的概念和表達。開始分裂時,染色體、DNA等物質復制,所以運輸效率比后來過程都要高一些;

小鼠體內的熒光蛋白也是在海蜇體內的該片段指導合成的,所以與海蜇熒光蛋白的氨基酸順序相同;一個核糖體只合成一條肽鏈,多個核糖體同時翻譯,只會使同一時間內產出肽鏈數量變多。4.下列關于影響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因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幼嫩組織較成熟組織易培養(yǎng)成功B.給外植體消毒用70%的酒精和0.1%的氯化汞C.接種外植體后一段時間內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D.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較高時有利于芽的分化參考答案:D5.下列關系圖解,錯誤的是參考答案:C6.以下是某同學制作的脫氧核苷酸對模型(圖中氫鍵數依此為2、3、2、2),其中正確的是()參考答案:D7.如圖中有兩個反射弧,其中膝反射的效應器為伸肌,屈肌反射的效應器為屈?。畵D分析錯誤的是()A.圖中一共有5個神經元 B.膝反射的中樞是結構④C.運動神經元的胞體位于脊髓 D.電刺激①處,屈肌不能收縮參考答案:A【考點】反射弧各部分組成及功能;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分析】反射弧結構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動完成的結構基礎.三元反射弧是指由3個神經元組成的反射弧,即由傳入神經元、中間神經元、傳出神經元組成.【解答】解:A、涉及4個神經元,1個傳入神經元,1個中間神經元,2個傳出神經元,屬于三元反射弧,A錯誤;B、膝反射的中樞是結構④脊髓,B正確;C、運動神經元的胞體位于脊髓,C正確;D、電刺激①傳入神經元處,興奮能到達效應器,引起屈肌舒張或伸肌收縮,D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反射弧的組成和結構、神經傳導等知識點,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8.下列有關遺傳和進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某種群A的基因頻率在一段時間內由0.4變?yōu)?.6且無新基因產生,該種群沒進化

B.水稻(2n=24)一個染色體組有12條染色體,水稻的基因組有13條染色體

C.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其實質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D.基因突變產生等位基因,基因重組形成多種基因,使種群出現大量變異參考答案:C9.下表是生物科學史上一些經典實驗的敘述,表中“方法與結果”和“結論或觀點”能匹配的是(

)選項方法與結果結論或觀點A觀察到植物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觀察到動物受精卵分裂產生新細胞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B單側光照射下,金絲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長也不彎曲生長素具有極性運輸的特點C將載有水綿和好氧細菌的裝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環(huán)境中,用極細光束照射后,細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來自于水D將活的R型肺炎雙球菌與加熱殺死的S型肺炎雙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體內,小鼠體內出現活的S型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參考答案:A【知識點】細胞的結構及功能綜合動植物細胞能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的細胞,故能說明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A正確;單側光照射下,金絲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長也不彎曲,說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與尖端有關,不能證明極性運輸,B錯誤;將載有水綿和好氧細菌的裝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環(huán)境中,用極細光束照射后,細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說明水綿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不能證明氧氣來自于水,C錯誤;將活的R型肺炎雙球菌與加熱殺死的S型肺炎雙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體內,小鼠體內出現活的S型菌,只能說明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中含有轉化因子,能使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D錯誤。10.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兩株同種植物在相同條件下CO2吸收速率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植株在a點開始進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點有機物積累量最多C.曲線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兩曲線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氣孔無法關閉參考答案:D縱坐標CO2吸收速率代表凈光合作用,原點表示只進行呼吸作用;0-6時代表呼吸作用強度大于光合作用強度;6時和18時代表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6-18小時代表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b~c段由于光照過強,氣孔關閉,光合作用減弱,d~e段由于光照強度減弱導致光合作用減弱;18-24時光合作用逐漸減弱最終為0,因此在18時積累的有機物最多。11.為研究甲地植物a能否移植到乙地培養(yǎng),雅禮中學生物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質壁分離法測定了植物a細胞液濃度,實驗結果如下表:濃度(mol/L)0.150.20.250.3質壁分離不分離剛分離顯著顯著為保證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你認為乙地土壤溶液的濃度(mol/L)應為

A.≥0.2

B.≤0.2

C.>0.2

D.<0.2參考答案:D12.利用大腸桿菌探究DNA的復制方式,實驗的培養(yǎng)條件與方法是:①在含15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若干代,使DNA均被15N標記,離心結果如圖中甲;②轉至含14N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每20分鐘繁殖1代;③取出每代大腸桿菌的DNA樣本,離心。乙、丙、丁是某學生畫的結果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乙是轉入14N培養(yǎng)基中繁殖1代的結果B.丙是轉入14N培養(yǎng)基中繁殖2代的結果C.位于丁管上部的DNA含有15N和14ND.探究過程采用了密度梯度離心技術參考答案:DDNA的復制是半保留復制,甲是重帶,復制一次后出現的2個DNA都是一條鏈含15N,一條鏈含14N,都是中帶,而乙中一條重帶一條輕帶,A錯誤。丙中都是中帶,應是轉入14N培養(yǎng)基中繁殖1代的結果,B錯誤。在丁的上部的DNA應是兩條帶都含有14N的DNA,C錯誤。該過程采用的是密度梯度離心技術,D正確。13.下列對生物技術實踐的相關實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用平板劃線法接種微生物時,每次劃線前后都要對接種環(huán)進行滅菌B.配制MS培養(yǎng)基時,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激素類物質的使用都需先配制母液C.在胡蘿卜素的提取實驗中,濃縮前,需進行過濾,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D.在其他條件適宜時,果膠酶量增加到某個值后果汁體積不能再提高,則該酶量為此條件下的最適用量參考答案:D【考點】果膠酶的活性測定;從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專題】正推法;酶的應用.【分析】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接種時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稀釋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劃線法,用平板劃線法接種時,每次劃線后都要對接種環(huán)進行滅菌,在酒精燈火焰旁冷卻后再進行下次劃線.用于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MS培養(yǎng)基,需要先配置母液.培養(yǎng)基按其特殊用途可分為加富培養(yǎng)基、選擇性培養(yǎng)基和鑒別培養(yǎng)基.溫度、pH和酶抑制劑等條件會影響酶的活性.【解答】解:A、用平板劃線法接種時,每次劃線后都要對接種環(huán)進行滅菌,在酒精燈火焰旁冷卻后再進行下次劃線,A正確;B、用于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MS培養(yǎng)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激素類物質的使用都需先配制母液,B正確;C、在胡蘿卜素的提取實驗中,濃縮前,需進行過濾,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C正確;D、酶具有高效性,但易受溫度、pH和酶抑制劑的影響,在最適溫度、pH條件下酶的用量還受酶催化反應時間、果泥的影響,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微生物的接種方法、植物組織培養(yǎng)、胡蘿卜素的提取和果膠酶的實驗等內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14.下表是有機物從植物傳遞到植食動物鱗翅目幼蟲過程中部分能量流動的情況,根據表中數據不能得出的結論是項目被鱗翅目幼蟲吃掉的植物鱗翅目幼蟲糞便含有的能量鱗翅目幼蟲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鱗翅目幼蟲生長的能量能量(J)419.00209.50146.6562.85A.鱗翅目幼蟲的同化量為209.5JB.食物中的能量只有15%用于了幼蟲自身的生長C.鱗翅目幼蟲從第一營養(yǎng)級獲取的能量有一部分以呼吸熱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流動是不可循環(huán)的D.能量由植物傳遞到植食動物鱗翅目幼蟲的效率為50%參考答案:D15.測交是讓F1與隱性類型雜交,測交的結果是A.1:1

B.1:1:1:

C.1:1或1:1:1:1

D.結果未知參考答案:D16.一般的說,物質進的細胞的方式有自由擴散、協(xié)助擴散、主動運輸、胞吹和胞吐5種方式。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只有主動運輸會消耗能量

B.只有協(xié)助擴散需要載體蛋白協(xié)助C.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中物質都要穿過至少兩層磷脂分子層D.人體組織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包括協(xié)助擴散和主動運輸參考答案:D17.下列關于遺傳學的一些基本概念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長毛和卷毛都是相對性狀B.后代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就叫性狀分離C.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時,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發(fā)生自由組合D.純合子aabb在減Ⅰ后期也可能發(fā)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參考答案:D相對性狀是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兔的白毛和黑毛是相對性狀,而狗的長毛和卷毛不屬于相對性狀,A錯誤;雜種后代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才叫性狀分離,B錯誤;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也發(fā)生自由組合,C錯誤;若a、b位于不同染色體上,則純合子aabb在減Ⅰ后期也可能發(fā)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D正確。18.下列結合種群特征的概念圖(下圖)所作的分析,錯誤的是()A.利用性引誘劑誘殺害蟲會影響③B.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C.預測種群數量變化的主要依據是④D.春運期間,北京人口數量變化主要取決于圖中①②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種群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種群密度取決于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而年齡組成可以預測將來種群密度,性別比例會影響出生率,故①為死亡率,②為出生率,③為性別比例,④為年齡組成。利用性引誘劑誘殺害蟲會影響③,故A正確。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故B正確。預測種群數量變化的主要依據是④,故C正確。春運期間,北京人口數量變化主要取決于圖中的遷入率和遷出率,故D錯誤??键c:本題考查種群各特征和種群密度的關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19.下列物質或結構中,沒有特異性識別功能的有(

參考答案:B略20.某生物調查小組對本市人口進行了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調查,統(tǒng)計數據如下表: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甲病致病基因是顯性基因,乙病致病基因是隱性基因B.甲病和乙病的遺傳肯定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C.若甲病患者中有200個人為純合子,且控制甲病的基因在常染色體上,則甲病致病基因的頻率為3.89%D.控制甲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體上,控制乙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參考答案:D21.下圖表示蛙的受精卵發(fā)育至囊胚過程中,DNA總量、每個細胞體積、所有細胞體積之和、有機物總量的變化趨勢(橫坐標為發(fā)育時間)。其中正確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A22.動物細胞中的一類基因是維持基本生命活動的,在各種細胞中都處于活動狀態(tài)。另一類基因是選擇性表達的基因。右圖為胰島B細胞,關于該細胞中三個基因的開閉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其中有一個處于活動狀態(tài),即胰島素基因B.其中有一個處于活動狀態(tài),即ATP合成酶基因C.其中Ⅰ號染色體上的兩個基因處于活動狀態(tài)D.三個都處于活動狀態(tài)參考答案:C23.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演繹推理、檢驗推理、得出結論”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利用該方法,孟德爾發(fā)現了兩個遺傳定律。下列關于孟德爾的研究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A.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性狀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爾依據減數分裂的相關原理進行“演繹推理”的過程C.為了驗證作出的假設是否正確,孟德爾設計并完成了測交實驗D.測交后代性狀比為1∶1可以從細胞水平上說明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參考答案:C24.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信息分為物理信息和化學信息兩大類B.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信息來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種生物C.牧草生長旺盛時,為食草動物提供采食信息,這對食草動物有利,對牧草不利。D.植物生命活動過程產生的生物堿、有機酸等代謝產物就是化學信息參考答案:答案:D25.下面的細胞器中,發(fā)生有機物合成作用的是(

)①核糖體

②線粒體

③內質網

④溶酶體

⑤葉綠體A.①③⑤

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參考答案:B①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故①正確;②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和合成ATP的主要場所,故②正確;③內質網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質合成“車間”,故③正確;④溶酶體有“消化車間”之稱,內含多種水解酶,不能合成有機物,故④錯誤;⑤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并存儲能量的細胞器,是植物細胞的“養(yǎng)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故⑤正確,故選B。26.下列關于細胞內糖類的敘述,正確的是

A.所有的核苷酸均含有核糖

B.淀粉進入動物細胞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產物都是葡萄糖

D.脫氧核糖與果糖都屬于單糖參考答案:D27.分裂期細胞的細胞質中含有一種促進染色質凝集為染色體的物質。將某種動物的分裂期細胞與G1期(DNA復制前期)細胞融合后,可能出現的情況是A.來自G1期細胞的染色質開始復制

B.融合細胞DNA含量是G1期細胞的2倍C.來自G1期細胞的染色質開始凝集

D.融合后兩細胞仍按各自的細胞周期運轉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分裂期細胞的細胞質中含有一種促進染色質凝集為染色體的物質。當分裂期細胞與G1期細胞融合后,該物質就會促進來自G1期細胞的染色質凝集為染色體,導致融合的細胞無法進入S期,所以來自G1期細胞的染色質不再復制,A項錯誤,C項正確;分裂期細胞中DNA含量是G1期的1倍(末期)或2倍(前、中和后期),因此融合細胞中的DNA含量是G1期細胞的2倍或3倍,B項錯誤;融合的細胞由于染色質凝集,無法進行染色體的復制,因此不會進入分裂狀態(tài),D項錯誤。28.酵母菌在有氧的條件下進行需氧呼吸,在無氧條件下能進行厭氧呼吸產生酒精。如果在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中,它們產生CO2的比為2:1,那么它在這兩種過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為A.1:2

B.2:1C.3:2

D.2:3參考答案:D29.如圖所示為細胞內物質合成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甲是DNA,乙為RNA,此過程為轉錄,酶為DNA聚合酶B.甲是DNA,乙為DNA,此過程為復制,原料為核糖核苷酸C.甲是RNA,乙為DNA,此過程為轉錄,原料為脫氧核苷酸D.甲是RNA,乙為蛋白質,此過程為翻譯,原料為氨基酸參考答案:D30.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核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B.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分裂間期的真核細胞,可觀察到細胞核中的染色體C.衰老細胞的細胞核體積增大,染色體固縮D.減數分裂過程中,細胞核中的染色體通過復制后數目加倍參考答案:答案:C31.下列關于染色體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A.染色體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達水平,是有利變異B.染色體缺失有利于隱性基因表達,可提高個體的生存能力C.染色體易位不改變基因數量,對個體性狀不會產生影響D.通過誘導多倍體的方法可克服遠緣雜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類型參考答案:D染色體變異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包括有利和不利變異,是否有利取決于能否更好的適應環(huán)境,與基因表達水平的提高無直接聯(lián)系,故A錯誤。染色體缺失也有可能導致隱性基因丟失,這時便不利隱性基因的表達,所以B錯誤。染色體易位不改變基因的數量,但染色體易位有可能會影響基因的表達,從而導致生物的性狀發(fā)生改變,所以C選項錯誤。遠緣雜交獲得雜種,其染色體可能無法聯(lián)會而導致不育,經秋水仙素等誘導成可育的異源多倍體從而培育出生物新品種類型,故D選項正確。32..下列有關生物體內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中絕大多數的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B.生物體內無機鹽濃度的大小會影響細胞的吸水或失水C.患急性腸炎的病人脫水時輸入葡萄糖鹽水是常見的治療方法D.給水中毒患者注射質量分數為1.8%的鹽水,是為了降低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參考答案:D細胞中絕大多數的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A正確;水分子是順相對含量的梯度跨膜運輸的,生物體內無機鹽濃度的大小會影響細胞的吸水或失水,B正確;患急性腸炎的病人脫水時輸入葡萄糖鹽水是常見的治療方法,C正確;給水中毒患者注射質量分數為1.8%的鹽水,是為了升高細胞外液的滲透壓,D錯誤。33.ATP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下列有關ATP的敘述,不正確的有幾項()①人體成熟的紅細胞、蛙的紅細胞、雞的紅細胞中均能合成ATP②若細胞內Na+濃度偏高,為維持Na+濃度的穩(wěn)定,細胞消耗ATP的量增加③ATP中的“A”與構成DNA、RNA中的堿基“A”不是同一物質④ATP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直接供能物質,但在細胞內含量很少⑤能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胞不一定含有線粒體,但一定含有相關的酶,可產生ATP⑥ATP中的能量可以來源于光能、化學能,也可以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A.0項 B.1項 C.2項 D.3項參考答案:A【考點】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的綜合.【分析】ATP既是貯能物質,又是供能物質,因其中的高能磷酸鍵中儲存有大量能量,水解時又釋放出大量能量;ATP在活細胞中的含量很少,因ATP與ADP可迅速相互轉化;細胞內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吸能反應一般與ATP的分解相聯(lián)系,放能反應一般與ATP的合成相聯(lián)系,人體內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線粒體,但可以通過無氧呼吸產生ATP.【解答】解:①ATP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人體成熟的紅細胞、蛙的紅細胞、雞的紅細胞中均能合成ATP,①正確;②Na+從細胞內運輸到細胞外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過程,需要消耗ATP,因此細胞內Na+濃度偏高,為維持Na+濃度的穩(wěn)定,細胞消耗ATP的量增加,②正確;③ATP中的“A”是指腺苷,DNA、RNA中的堿基“A”是指腺嘌呤,不是同一物質,③正確.④ATP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直接供能物質,但在細胞內含量很少,可和ADP迅速轉化,④正確.⑤能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胞不一定含有線粒體,如好氧性細菌,但一定含有相關的酶,可產生ATP,⑤正確.⑥光合作用過程合成ATP的能量來源于光能,呼吸作用過程合成ATP能量來源于化學能,ATP水解釋放的能量也可以轉化成光能和化學能,⑥正確.因此,以上敘說均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ATP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以及ATP和ADP之間的相互轉化,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ATP的合成場所及ATP的結構和特點34.下面有關生物學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在純蔗糖溶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試劑,水浴加熱后出現紅黃色沉淀B.鑒定蛋白質時,要用雙縮脲試劑A液與B液各1ml混合,現配現用C.對酵母菌鏡檢計數時,壓在方格線上的細胞只計算左線和上線上的細胞數D.觀察黑藻葉綠體時,換用高倍物鏡后,需要轉動轉換器以增加通光量參考答案:C35.下列關于化合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脂肪、蛋白質和核酸都能被相應的酶水解B.骨骼肌纖維內乳酸積累過多,會引起細胞體積增大C.人體細胞內,線粒體中O2/CO2比值比細胞質基質高D.適宜條件下,光合作用過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應CO2后比停止前高參考答案:C脂肪、蛋白質和核酸均為生物大分子,都能被相應的酶水解,A正確;骨骼肌纖維內乳酸積累過多會導致細胞內濃度增大,進而引起細胞吸水使細胞體積增大,B正確;人體細胞在進行有氧呼吸時,每分解1摩爾的葡萄糖,則在線粒體基質中產生6摩爾的CO2,在線粒體內膜上消耗6摩爾的O2,人體細胞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的無氧呼吸,既無CO2的產生,也無O2的消耗,所以人體細胞內O2/CO2值,線粒體比細胞質基質低,C錯誤;在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首先CO2與C5結合生成兩個C3,然后C3接受ATP釋放的能量并且被[H]還原,因此適宜條件下,光合作用過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應CO2后比停止前高,D正確。36.漸變態(tài)昆蟲的發(fā)育特征是

A.無蛹期,生活習性與成蟲一樣

B.無蛹期,生活習性與成蟲不一樣

C.有蛹期,生活習性與成蟲不一樣

D.有蛹期,生活習性與成蟲一樣參考答案:A37.擬南芥是生理學研究模式植物,為探究油菜素(BR)對生長素(IAA)生理作用的影響,研究人員用擬南芥植株開展實驗,對多組植株施加不同濃度的IAA和BR,測量統(tǒng)計主根長度,結果如圖。據圖分析正確的是A.本實驗的自變量是IAA濃度B.B點之后,隨生長素濃度增加,BR促進主根生長作用逐漸加強C.通過本實驗無法反映IAA作用的兩重性D.外源IAA濃度為0時,I組主根長度大于Ⅱ組,原因可能是BR抑制了IAA的生理作用參考答案:D【分析】實驗目的是探究油菜素(BR)對生長素(IAA)生理作用的影響,對多組植株施加不同濃度的IAA和BR,測量統(tǒng)計主根長度,因此實驗的自變量是IAA和BR的濃度,因變量是擬南芥主根的長度。由圖可知,單獨IAA處理即曲線Ⅰ,即BR為0nM/L時,在0-100nM/L之間,隨著IAA濃度上升,主根生長加快,在100nM/L時最長,大于100nM/L隨著IAA濃度上升,主根生長減慢,1000nM/L時對主根生長起抑制作用。BR與IAA同時處理即曲線Ⅱ,施加BR后對主根伸長都起抑制作用,分析BR為100nM曲線,在IAA濃度為0-10nM/L時,BR對主根伸長的抑制作用逐漸增強,在IAA濃度為10-1000nM/L時,BR對主根伸長的抑制作用逐漸減弱?!驹斀狻緼.本實驗的自變量是IAA濃度和BR濃度,A錯誤;B.B點之后,隨生長素濃度增加,BR促進主根生長作用逐漸減弱,B錯誤;C.根據曲線Ⅰ,在0-100nM/L之間,隨著IAA濃度上升,主根生長加快,1000nM/L時對主根生長起抑制作用,因此通過本實驗能反映IAA作用兩重性,C錯誤;D.對比兩條曲線,外源IAA濃度為0時,I組主根長度大于Ⅱ組,原因可能是BR抑制了IAA的生理作用,D正確。38.下列關于酶特性的實驗設計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用過氧化氫、新鮮的豬肝研磨液和氯化鐵溶液探究酶的高效性B.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適PH,設置過酸、中性、過堿三組C.用淀粉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斐林試劑鑒別D.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來探究酶的專一性,可用碘液來鑒別參考答案:A【考點】酶的特性.【分析】本題是對酶的專一性、高效性和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的實驗思路的考查,分析實驗的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根據實驗設計的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的原則對選項中實驗設計思路進行分析和評價.【解答】解:A、酶的高效性是與無機催化劑相比的,因此可以用無機催化劑作為對照,A正確;B、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適PH,需設置一系列PH梯度的、不同PH值的溶液,設置過酸、中性、過堿三組,PH值梯度過大,實驗結果不準確,B錯誤;C、斐林試劑檢測實驗結果需要水浴加熱,水浴加熱會干擾實驗結果,因此不能用斐林試劑檢測實驗結果,C錯誤;D、蔗糖能否水解都不能與碘液反應,因此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來探究酶的專一性,不能選擇碘液檢測實驗結果,D錯誤.故選:A.

39.某研究人員對玉米組織、小鼠組織、T2噬菌體、乳酸菊、酵母菌等5種樣品進行化學成分分析。以下分析結論不正確是A.可能含有水、DNA、RNA、肝糖原、蛋白質等成分的樣品是小鼠組織B.只含有蛋白質和DNA成分的樣品是T2噬菌體C.含有水、DNA、RNA、蛋白質、纖維素等成分的樣品是玉米組織和乳酸菌D.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組織、小鼠組織、乳酸菌和酵母菌參考答案:C40.關于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核、核糖體、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均能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

B.卵細胞、神經細胞雖沒有細胞周期,但化學成分都不斷更新

C.肺炎雙球菌等原核細胞、酵母菌等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都是DNA

D.藍藻之所以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是因為細胞內含有葉綠體參考答案: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41.提取玫瑰精油的實驗流程如下圖所示,請據圖回答問題:(1)提取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2)請指出該實驗裝置的不妥之處(2分):------------------------------、————————————————————(3)②步中使用_____________(水中、水上、水氣)蒸餾更簡便易行。(4)油水混合物分層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⑤~⑥中需______________操作。(5)分離的油層還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_將其除去。參考答案:42.[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多環(huán)芳香烴(PAHs)是一類高毒性有機污染物,由于具有致癌物和致突變性而受到關注.實驗小組從土壤中分離出能降解PAHs的細菌,并對其進行培養(yǎng)和計數.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小組從富含PAHs的土壤中取樣后,放置在以PAHs為唯一碳源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其目的是

.(2)將PAHs降解菌的菌液稀釋105倍后取0.1mL分別涂布在3個平板中,經培養(yǎng),3個平板上的菌落數分別是79個、57個和41個,則樣液中的活菌數是

個/mL.也可以在顯微鏡下采用

直接計數的方法統(tǒng)計樣液中PAHs降解菌的數量.(3)若采用平板劃線法分離樣液中的PAHs降解菌,操作時接種環(huán)通過

滅菌.在涂布平板時,滴加到培養(yǎng)基表面的菌液不宜過多,其原因是

.示意圖A和B中,圖

表示的是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培養(yǎng)后得到的結果.(4)若某一實驗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數為201個,而空白對照組的1個平板上出現了3個菌落,該結果說明這次實驗可能出現了

.參考答案:(1)增加PAHs分解菌的濃度,以確保能夠從樣品中分離出目的菌(2)5.9×107

血細胞計數板(3)灼燒

菌液過多會出現積液,導致菌體堆積而不能獲得單個細菌形成的菌落

B

(4)雜菌污染

【考點】I1:微生物的分離和培養(yǎng).【分析】1、無菌操作技術有消毒和滅菌,消毒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和化學藥劑消毒法,滅菌有灼燒滅菌法適用于接種工具、干熱滅菌法適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屬工具、高壓蒸汽滅菌法適用于培養(yǎng)基及容器的滅菌.2、接種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平板劃線分離法:由接種環(huán)以菌操作沾取少許待分離的材料,在無菌平板表面進行平行劃線、扇形劃線或其他形式的連續(xù)劃線,微生物細胞數量將隨著劃線次數的增加而減少,并逐步分散開來,如果劃線適宜的話,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經培養(yǎng)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單菌落.稀釋平板計數是根據微生物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所形成的單個菌落,即是由一個單細胞繁殖而成這一培養(yǎng)特征設計的計數方法,即一個菌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