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部編版(2023)必修下冊第一單元本單元綜合與測試 第一單元測評_第1頁
高中語文部編版(2023)必修下冊第一單元本單元綜合與測試 第一單元測評_第2頁
高中語文部編版(2023)必修下冊第一單元本單元綜合與測試 第一單元測評_第3頁
高中語文部編版(2023)必修下冊第一單元本單元綜合與測試 第一單元測評_第4頁
高中語文部編版(2023)必修下冊第一單元本單元綜合與測試 第一單元測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測評(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題。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與動物的關(guān)系時,強調(diào)和諧、仁愛。如何實現(xiàn)此種理想?路徑就是“盡物之性”,即萬物向榮,各盡其性。董仲舒在總結(jié)儒家的仁愛思想時所說的“質(zhì)于愛民,以下至于鳥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謂仁?”實質(zhì)上不過是對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處理人與物之關(guān)系的延伸表達而已。不過,在先秦儒家看來,對動物的愛與對人的愛還是有區(qū)別的。這種有區(qū)別的愛源于儒家的差等之愛理念。這種差等之愛循著“親親—仁民—愛物”的路徑遞減。對人的愛尚且為差等之愛,對動物的愛自然又次之。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動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與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相一致的呢?他們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殺伐以時。荀子認為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而動物“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動物可以為人所用。不過他并不主張對動物隨便利用和過度利用,而是主張遵循自然規(guī)律而用,即“殺伐以時”。他說:“圣王之制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鳣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從實踐層面講,這種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時代。(摘編自王云嶺《儒家視野中人與動物的關(guān)系與啟示》)材料二我們之所以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將其作為堅持與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和新時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的首要原則,乃是因為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地球上本無人類,后來才有人類——地球形成已有45億年,產(chǎn)生生命已有42億年,出現(xiàn)人類不過短短的300萬年,這是科學事實。地球可以沒有人類,人類卻不可以沒有地球,地球是迄今為止被發(fā)現(xiàn)的唯一有生命存在、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也是科學事實。我們對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討論應基于上述科學事實,并把握兩個所指:其一,人是自然的產(chǎn)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類,為人類饋贈了居所與養(yǎng)分。自然是人類的根,是人類的源。馬克思曾經(jīng)指出:“自然界,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逼涠?自然界的演化出現(xiàn)了異化,產(chǎn)生出自己的對立面——人類,自從有了人類,地球史便進入“人類紀”,即由人類主導的地質(zhì)年代。隨著文明的發(fā)展,今天作為自然界之產(chǎn)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類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毀滅,而且人類的所作所為正在毀滅地球和自己,生態(tài)危機已經(jīng)使地球和人類面臨劫難。地球要延續(xù),人類要延續(xù),這是文明的思維。地球能否延續(xù),人類能否延續(xù),這是文明的憂患??傊?人類搭乘著地球之舟漂浮在無垠的星際海洋,與地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人類與地球命運與共,何去何從,全靠人類自己。其實,從更宏闊的視野上看,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在于地球上的自然萬物是一個普遍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即生命共同體。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是生命共同體,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體。地球是生命的搖籃,反過來又是生命的產(chǎn)物。地球正是因為有了生命才成其為地球——一顆綠色的星球,一顆向太陽開放、從太陽獲得源源不斷能量補充的星球,否則就會像太陽系其他星球一樣是毫無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生物多樣性一旦喪失,生物圈這一生命共同體就會崩潰,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就會瓦解。地球自然萬物作為生命共同體或生物共生體系的良性運轉(zhuǎn),是維系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前提。(摘編自劉湘溶《關(guān)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三點闡釋》)材料三在一個很長的時間內(nèi),人們曾經(jīng)“怨天尤人”,把環(huán)境危機的原因歸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來,隨著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發(fā)展,人們充分認識到,環(huán)境危機的根源在于人類自身的非科學活動,是人類無視自然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自我調(diào)節(jié)機制而為所欲為的必然結(jié)果。人類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將自然界視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資單,任意掠奪和浪費自然資源;另一方面,則錯誤地把自然界當作“垃圾桶”,肆意棄置生產(chǎn)和生活的廢棄物品。到頭來,人類意欲征服自然,卻反遭自然界的懲罰。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擺正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生態(tài)環(huán)境危機的產(chǎn)生,并不意味著人的能動性已經(jīng)發(fā)揮到了頂點,而是意味著人類并沒有解決好能動性與受動性的關(guān)系。其實,真正自覺的能動性的發(fā)揮,應當以對受動性的認識為約束條件,能動性本身也應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在認識自然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動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動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為基礎(chǔ),能動性就可能超越受動性而變成一種盲目性的意向活動。要調(diào)整好能動性和受動性的關(guān)系,人類就得不斷推進自己對自然界客觀規(guī)律的了解。長期以來,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觀念,把人們引向了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式開發(fā)和無節(jié)制的耗費上。在這種價值取向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會脫離人的受動性而盲目膨脹,這種“能動性”無疑會禍及自身。恩格斯在總結(jié)了人類向自然界索取的經(jīng)驗與教訓后精辟地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nèi)祟惖淖匀唤绲膭倮?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比藗儾荒苤蛔⒅馗脑?、征服和戰(zhàn)勝自然的力量的增長,而忽視了人和自然之間物質(zhì)交換的能動性與受動性的統(tǒng)一。總之,人與自然關(guān)系危機的出現(xiàn),是同過去幾個世紀中人把自己視作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的觀念有著密切關(guān)系的。(摘編自衛(wèi)美云《生態(tài)環(huán)境與人類健康之辨析》)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先秦儒家崇尚仁愛,主要表現(xiàn)在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博愛之情,而對于動物,他們認為愛人甚于愛物,是有差別的。B.人類離不開地球的哺育,地球更離不開人類的力量支持,二者互為依賴,互為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機勃勃的地球生命。C.材料三中“能動性”主要指人類的主觀意向和活動,如“殺伐以時”“善待地球”“掠奪和浪費自然資源”等都屬此類。D.作為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人類不僅負有改造、征服和戰(zhàn)勝自然的責任,還必須具有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答案C解析A項,理解概念有誤,文中“差等之愛”指對人的愛也有親疏之別,并非“對所有人一視同仁”。B項,夸大人類對地球的作用,錯在“更離不開人類的力量支持”,主要是“更”字的使用導致錯誤。原文的表述是:“地球可以沒有人類,人類卻不可以沒有地球,地球是迄今為止被發(fā)現(xiàn)的唯一有生命存在、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也是科學事實?!痹摹暗厍蚩梢詻]有人類”,說明對地球而言,“人類的力量支持”絕非必要。D項,曲解文意,“作為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的表述,對人類的界定錯誤。材料三最后一句話是:“總之,人與自然關(guān)系危機的出現(xiàn),是同過去幾個世紀中人把自己視作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的觀念有著密切關(guān)系的?!毖韵轮?人類自以為是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的觀點是錯誤的。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荀子看來,人類有智慧和道義,有超出動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動物、殺伐捕獵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B.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體”,是指人與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這與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觀點有所不同。C.人類創(chuàng)造了文明,文明的力量使得人類似乎擁有了對地球的生殺予奪權(quán),但地球的毀滅必定帶來人類的毀滅,二者命運與共。D.材料一中多處運用古人古籍中的話,材料二中列舉了一組數(shù)字,這些內(nèi)容都為觀點的論證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撐。答案B解析B項,分析不當,錯在對二者觀點異同的判斷。事實上,二者是相同的。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觀點是人與動物的關(guān)系應和諧仁愛,其“盡物之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xiàn),是尊重了動物與人是有機整體的存在關(guān)系。這與材料二所倡導的“生命共同體”是一致的。3.下列說法中,不能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盉.“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盋.“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guī)律?!盌.“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答案D解析材料二的觀點是“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選項是孟子勸諫齊宣王施行仁政的話,這強調(diào)的是君子的惻隱之心,與材料二的觀點不符。4.同一話題往往有不同的論述角度,請簡要說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論述角度上有何不同。(4分)參考答案材料二,立足科學事實,圍繞人與自然作為生命共同體的辯證關(guān)系,從正面展開論述。材料三,立足人類未能擺正與自然的關(guān)系而導致危機這一角度,從反面論述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重要性。解析材料二的中心論點是“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從“我們對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討論應基于上述科學事實”,說明立足點是“科學事實”,并且包含著兩個“所指”,是從正面論述的。而材料三第1段的最后:“人類意欲征服自然,卻反遭自然界的懲罰。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擺正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是從反面來說的,正是由于人類肆意地破壞,遭到了自然界的懲罰,并指出根源就是沒有擺正關(guān)系,自以為是主宰和統(tǒng)治者。5.當前我國提出“我們要建設(shè)的現(xiàn)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xiàn)代化”,請結(jié)合以上材料談談如何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6分)參考答案①了解自然。加強對自然規(guī)律的了解,擺正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②愛護尊重自然。愛護動物,尊重其本性(善待地球,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樣性)。③適當利用和改造自然。遵循自然規(guī)律,“殺伐以時”(控制自我欲望,有節(jié)制地開發(fā)利用資源)。解析探究要立足文本,相關(guān)問題的解決措施要有針對性。題干要求:請結(jié)合以上材料談談如何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其生。首先要從觀念上認識到: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其次,作為人類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認識自然,了解自然規(guī)律,才能做到遵循自然規(guī)律。再次,懂得自然規(guī)律后,要尊重自然,熱愛和保護自然。最后,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chǔ)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真正做到趨利避害,變害為利。(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題。生命是美麗的 李永康舉目遠眺,沒有綠色,天是黃的,地是黃的,路兩邊的蒿草也是焦黑的。盡管來這之前我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可眼前的景象還是讓我大吃一驚。最難的是給鄉(xiāng)村孩子們上課,書上好多外面世界的精彩,他們聞所未聞。一些新鮮的詞匯,我往往旁征博引設(shè)喻舉例講得口干舌燥,他們卻是一臉陌生。有一天上自然課講到魚,我問同學們鯽魚和鯉魚的區(qū)別,他們一個個都搖頭。他們壓根就沒走出大山見到過魚呀!我和學校領(lǐng)導商量,買幾條回來做活體解剖,校領(lǐng)導露出一臉難色。我只好借了輛自行車利用星期天騎了三十多里路到一個小鎮(zhèn)上,自掏腰包買了幾條回來。那節(jié)課同學們高興得像過節(jié)一樣,我卻流下了熱淚。聽當?shù)氐睦蠋熤v,這里的學生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上課愛遲到。但開學兩個月來,我教的班還未發(fā)現(xiàn)過這樣的現(xiàn)象。為此,我非常得意。我當初讀初中的時候,不喜歡哪位老師的課,就常常采取這種極端的行為來“報復”。雖然最終受傷害的是我,可當時就是不明白?,F(xiàn)在我也為人師表了,如果我的學生這樣對待我,我又作何感想呢?世界上的事就是怪,不想發(fā)生的事偏發(fā)生了。我的班上出現(xiàn)了遲到的學生。我把那位遲到的學生帶到辦公室了解情況。原來他家離學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準時到校的話,早晨五點鐘就得起床,還要摸黑走上十幾里山路。夏天還可以對付,可眼下是深冬——寒風刺骨。我要求他住校,他說他回家和父母說說。第二天,他卻沒來上課。我非常著急,找了個與他家相隔幾個山頭的同學去通知他,他還是沒來。我在當?shù)乩相l(xiāng)的帶領(lǐng)下,來到了他家。忽然間“家徒四壁”這個成語從我的記憶深處冒了出來。面對他的父母,我哽咽著對他說,老師不要求你住校,每天堅持來上課就行。離開他家的時候,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過了好幾道山梁。出乎意料的是,家訪的第二天,他居然背著被褥來到學校。我心里非常激動。可沒隔幾天,他又不來上課了。我再次來到他家里。他父母告訴我,說他小時候?;疾?身體弱,有尿床的壞毛病,他怕在學校尿床被同學笑話。我問他想不想走出大山。他說,想。我說,要走出大山就得好好讀書。他抹著眼淚點點頭。我說,相信老師,老師會幫你的。這個冬天,每天早晨等上課鈴響過后,我和另一位老師輪換著去查他的被褥。如果是濕的,我們就悄悄拿到自己的寢室里烘干。做這些工作,我們既是在盡責任,更是憑良知。坦率地說,我心里也有過埋怨:這個學生從來就沒有當面向我說過半個“謝”字——想到這一點我就臉紅——我是不是太自私,太虛榮,太渴望回報了呢?一件事凈化了我的靈魂。我知道山村孩子的渴求,他們需要知識,更需要做人的道理。課外活動時,我嘗試著給他們讀一些膾炙人口的詩篇:“風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走盡荒郊/便是人們的道/呀,黑暗里歧路萬千/教我怎樣走好/上天!/快給我些光明吧/讓我好向前跑/上天慌著說:光明/我沒處給你找/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一雙雙純潔晶亮的眼睛盯著我。我又聲情并地朗讀著穆旦的《理想》:“沒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發(fā),到秋日枯黃……沒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為什么聽不見它的歌唱/原來它已為現(xiàn)實的泥沙/逐漸淤塞,變成污濁的池塘……”下課后,同學們都圍過來,要我把詩集借給他們傳抄。我看了他們摘抄的詩,有的抄了顧城的《一代人》,有的摘錄了惠特曼的《我自己之歌》,有的摘了穆旦的《森林之魅》。我的心里充滿了喜悅。那位尿床的學生卻寫了這樣一句話:“老師,你讓我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生命是美麗的!”霎時,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中兩次寫“我”流淚,一次是在自然課上為孩子們得不到良好教育的傷感的淚,一次是感動于學生收獲做人道理言語的喜悅的淚。B.“我”對尿床的學生從來就沒有當面向“我”說過半個“謝”字的事也有過埋怨,說明“我”也有施恩圖報的心理需求。C.“我”讀初中的時候,不喜歡哪位老師的課,常常用遲到這種極端的行為來“報復”,那位學生的遲到,也是對“我”的“報復”。D.“我”不僅認真上好課,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而且嘗試通過誦讀膾炙人口的詩篇來讓學生體會做人的道理。答案C解析C項,“那位學生的遲到,也是對‘我’的‘報復’分析錯誤。根據(jù)原文“我把那位遲到的學生帶到辦公室了解情況。原來他家離學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準時到校的話,早晨五點鐘就得起床,還要摸黑走上十幾里山路”,那位學生遲到的真實原因是他家里貧窮而且離校距離遠。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1段簡筆寫出了景物“黃”“黑”兩種顏色,烘托了山村荒涼的自然環(huán)境,暗示當?shù)氐呢毟F,為下文情節(jié)的展開做鋪墊。B.小說情節(jié)一波三折,“我”讓那位遲到的學生住校—他不來上課—他住到學?!植粊砩险n—最后他告知原因,引發(fā)讀者閱讀興趣。C.小說前半部分語言自然平實,后半部分引用了兩首新詩以及詳細寫出一串詩人及其詩集的名字,充滿著濃郁的“詩情”。D.小說中“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過好幾道山梁”的行為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山里人的純樸善良和對老師的尊重。答案B解析B項,“他告知原因”錯誤,根據(jù)原文“我再次來到他家里。他父母告訴我,說他小時候?;疾?身體弱,有尿床的壞毛病,他怕在學校尿床被同學笑話”可知,應為他父母告知原因。8.小說寫“我”買魚講自然課的情節(jié)有哪些作用?(4分)參考答案①回應開頭,將同學們生存環(huán)境的艱難在日常生活中具體化。②表現(xiàn)了“我”是一個有責任心和敬業(yè)精神的人。③隱含了生命是美麗的,表現(xiàn)了主旨。解析從情節(jié)發(fā)展來看,自然課講到魚,學生們沒有見過魚,“我”提出買魚,校領(lǐng)導面露難色,學生和校領(lǐng)導的表現(xiàn),都表明這里的日常生活貧窮艱苦,回應了開頭對環(huán)境惡劣、生活艱苦的描寫。從人物的角度來看,“我”為了讓孩子們對魚有所了解,自己掏錢買魚,表明“我”有責任心,有敬業(yè)精神。從表達主題來看,“同學們高興得像過節(jié)一樣”表明學生們喜歡這些鮮活的魚,隱含了生命是美麗的這一主旨。9.“老師,你讓我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生命是美麗的!”那位尿床的學生寫的這句話包含了哪些含意?這句話給你帶來什么樣的啟示?(6分)參考答案含意:①老師的生命是美麗的。老師的所作所為讓孩子看到了老師美麗的心靈,這是對老師的感激與贊美。②自己苦難的生命也是美麗的。優(yōu)美的詩篇使孩子領(lǐng)悟到苦難的生命也可以靠奮斗綻放美麗,他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啟示:①要常懷感恩之心,對不論在物質(zhì)上還是精神上幫助過自己的人都要感謝并回報。②用心感受生命的美麗,通過奮斗,讓生命之花更加絢爛。③人生難免會處于困境、逆境,但是一定要記著生命是美麗的,給自己以希望,為未來努力。(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對這句話的含意理解,可結(jié)合著小說主題及小說具體內(nèi)容來理解。小說中“我”的所作所為感動了孩子們,孩子們感悟到了老師的心靈美;讀名人的詩歌等作品領(lǐng)悟到了困難的生命經(jīng)過奮斗也能綻放美麗,增添了孩子們的信心。第二問,在啟發(fā)方面,可以結(jié)合著小說中老師和學生的形象特點,根據(jù)自己對生活的感悟來從“感恩”的角度,從“生命是美麗的”啟發(fā)人們應樂觀面對困難挫折,奮斗拼搏的角度來分析作答。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題。魏仁浦,字道濟,衛(wèi)州汲人。幼孤貧,母為假黃縑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嘆曰為人子不克供養(yǎng)乃使慈母求貸以衣我我能安乎辭母詣洛陽濟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貴達不復渡此晉末,隸樞密院為小吏,任職端謹,儕輩不能及。契丹入中原,仁浦隨眾北遷。魏帥杜重威素知仁浦,欲留補牙職。仁浦以重威降將,不愿事之,遂遁去。漢祖起太原,次鞏縣,仁浦迎謁道左,即補舊職。乾祐末,隱帝密詔澶帥李洪義殺騎將王殷,令郭崇害周祖。洪義知事不濟,與殷謀,遣副使陳光穗赍詔示周祖。周祖懼,召仁浦入計,且示以詔。仁浦曰:“侍中握強兵臨重鎮(zhèn),有功朝廷,君上信讒,雖欲割心自明,奚可得也。今詔始下,外無知者,莫若易詔以盡誅將士為名,激其怒心,非徒自免,亦可為楊、史雪冤?!敝茏婕{其言,易詔書以示諸將。眾懼且怒,遂長驅(qū)渡河。及即位,以仁浦為樞密副承旨。周祖嘗問仁浦諸州屯兵之數(shù)及將校名氏,令檢簿視之。仁浦曰:“臣能記之。”遂手疏于紙,校簿無差,周祖尤倚重焉。周祖大漸,謂世宗曰:“李洪義長與節(jié)鎮(zhèn),魏仁浦無遣違禁密?!笔雷诩次?欲命仁浦為相,議者以其不由科第,世宗決意用之。宋初,進位右仆射。開寶二年春宴,太祖密謂仁浦曰:“朕欲親征太原,如何?”仁浦曰:“欲速不達,惟陛下慎之?!睆恼魈?中途遇疾。還,至梁侯驛卒,年五十九,贈侍中。仁浦性寬厚,務以德報怨。漢隱帝寵作坊使賈延徽,延徽欲并其第,屢譖仁浦,幾至不測。及周祖入汴,有擒延徽授仁浦者,仁浦謝曰:“因兵戈以報怨,不忍為也?!绷ΡH?。當時稱其長者。世宗朝近侍有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救之,全活者眾。(選自《宋史·魏仁浦傳》,有刪改)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母為假黃縑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嘆曰/為人子不克供養(yǎng)/乃使慈母求貸以衣我/我能安乎辭/母詣洛陽/濟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貴達/不復渡此/B.母為假黃縑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嘆曰/為人子不克供/養(yǎng)乃使慈母求貸以衣我/我能安乎辭/母詣洛陽/濟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貴達/不復渡此/C.母為假黃縑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嘆曰/為人子不克供/養(yǎng)乃使慈母求貸以衣我/我能安乎/辭母詣洛陽/濟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貴達/不復渡此/D.母為假黃縑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嘆曰/為人子不克供養(yǎng)/乃使慈母求貸以衣我/我能安乎/辭母詣洛陽/濟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貴達/不復渡此/答案D解析“仁浦”是人名,“年十三”是仁浦的年齡,故“仁浦年十三”不能斷開,排除A、C兩項。結(jié)合《陳情表》中“臣以供養(yǎng)無主”可知“供養(yǎng)”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項。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樞密院,古代官署名,掌管軍國機務、兵防、邊備等,宋朝時為最高軍事機構(gòu)。B.科第,科舉考試??婆e制是我國古代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始現(xiàn)于漢武帝時期。C.太祖,古代帝王廟號,常見于開國皇帝,多為創(chuàng)基業(yè)者,也有為其先人追授者。D.贈,即“追贈”,古代朝廷為表彰大臣的功績,給已死大臣或其父祖追封官爵。答案B解析B項,“始現(xiàn)于漢武帝時期”錯,漢武帝時期實行的是察舉制;科舉制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發(fā)展于宋元,衰落于明清。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魏仁浦為人正直,不肯侍奉降將。他在晉末做小吏時正直謹慎無人能比,契丹進入中原時魏帥杜重威想留他任職,他因重威是降將而連夜逃走投奔漢祖。B.魏仁浦足智多謀,助周太祖成事。在漢隱帝欲殺害周太祖時,他建議周太祖修改詔書,以激起將士們的憤怒,免去災禍,周太祖聽從了建議,取得了成功。C.魏仁浦熟習政務,牢記將名兵數(shù)。周太祖曾問他各州屯兵的數(shù)量和將校姓名,他提筆即在紙上寫成奏疏,核對名冊竟沒有一點差別,周太祖特別倚重他。D.魏仁浦寬容仁厚,以德報怨被贊。漢隱帝寵臣賈延徽曾多次誣陷他,險些使他遭遇不測,然而當賈延徽被擒后他不僅不報私怨,還保全賈延徽,被贊為長者。答案A解析A項,“連夜逃走投奔漢祖”錯,“連夜逃走”文中沒有體現(xiàn),文中說的是“不愿事之,遂遁去”,且“迎謁”漢祖是后來的事。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洪義知事不濟,與殷謀,遣副使陳光穗赍詔示周祖。(2)世宗朝近侍有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救之,全活者眾。參考答案(1)李洪義知道事情不能成功,與王殷商量,派遣副使陳光穗攜帶詔書給周太祖看。(2)世宗朝近侍有觸犯皇上定了死罪的,仁浦努力挽救他們,保全性命的人很多。14.周祖臨終交代世宗:“魏仁浦無遣違禁密”,要求世宗不要對魏仁浦隱瞞皇家秘密,周祖這樣說是因為在他眼里魏仁浦是一個怎樣的人?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作簡要概括。(不超過30個字)(3分)參考答案①正直仁厚;②謹慎穩(wěn)重;③熟悉政務;④善于籌謀。參考譯文魏仁浦,字道濟,衛(wèi)州汲縣人。幼年喪父而家貧,他的母親借黃縑為他做夏衣,當時仁浦十三歲,感嘆說:“作為人子不能夠供養(yǎng)母親,卻讓慈母求人借貸來給我做衣服穿,我能安心嗎?!备鎰e母親前往洛陽,過黃河時把衣服沉入河水,發(fā)誓說:“如不能富貴顯達,不再渡過此河。”晉末,在樞密院做一名小吏,任職正直謹慎,一同做事的人都比不上他。契丹進入中原,仁浦隨眾北遷。魏帥杜重威一向知道仁浦,想留他補任低級職務。仁浦因為重威是降將,不愿侍奉他,就逃走了。漢祖在太原起兵,駐扎鞏縣時,仁浦在道旁迎接,漢祖當即授予他原職。乾祐末年,隱帝密詔命令澶州節(jié)帥李洪義殺掉騎將王殷,命令郭崇殺害周太祖。李洪義知道事情不能成功,與王殷商量,派遣副使陳光穗攜帶詔書給周太祖看。周太祖很害怕,召仁浦入府謀劃,并且把詔書給他看。仁浦說:“侍中您掌握著強大的軍隊和重要藩鎮(zhèn),對朝廷有功,君上聽信讒言,即使想要表明心跡,又怎能做到呢?,F(xiàn)在詔書剛剛發(fā)下,外面沒有人知道,不如按照將殺掉全部將士的說法修改詔書內(nèi)容,激起將士的憤怒之心,不只能免去自己的災禍,也可以為楊、史洗雪冤屈?!敝芴娌杉{了他的意見,改動詔書給諸將看。大家又害怕又憤怒,于是長驅(qū)渡過黃河。到周太祖即位,任命仁浦為樞密副承旨。周太祖曾問仁浦各州屯兵的數(shù)量和將校姓名,命令翻閱名冊來查看。仁浦說:“臣記得?!庇谑翘峁P在紙上寫成奏疏,核對名冊沒有一點差別,周太祖特別倚重他。周太祖臨終,對世宗說:“李洪義永遠給予節(jié)鎮(zhèn),魏仁浦不要對他隱瞞皇家秘密?!笔雷诩次?想要任命仁浦為宰相,議者認為他不是科第出身,世宗堅決用他。宋初,提升官位為右仆射。開寶二年春天宴會,太祖悄悄對仁浦說:“我想親自出征太原,怎么樣?”仁浦說:“欲速則不達,望陛下慎重?!比势指鷱某稣魈?中途患病。返回途中到梁侯驛去世,享年五十九歲,贈侍中。仁浦性情寬容仁厚,一味以德報怨。漢隱帝寵信作坊使賈延徽,延徽想吞并仁浦的宅第,多次誣陷他,仁浦差點兒遭到不測。等到周太祖進入汴京,有人擒住延徽交給仁浦,仁浦推辭說:“趁戰(zhàn)亂報私怨,不忍心這樣做啊。”努力保全了延徽。當時輿論稱贊他是長者。世宗朝近侍有觸犯皇上定了死罪的,仁浦努力挽救他們,保全性命的人很多。(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第15~16題。夜坐池上用簡齋韻 朱槔①落日解衣無一事,移床臨水已三回。斗沉北嶺魚方樂,月過秋河雁未來。疏翠庭前供答話,淺紅木末勸持杯。明明獨對蒼華影,莫上睢陽②萬死臺。注①朱槔:南宋詩人,長年隱居,歷經(jīng)金兵南襲、靖康之亂。②睢陽:唐代安史之亂時,張巡、許遠堅守睢陽。巡每誓師,嚼齒穿齦。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點明詩人來到池塘乘涼的時間,不知不覺間已離開座席來到池邊多次,可見詩人追涼心切。B.頷聯(lián)中“魚方樂”“雁未來”借用典故,表面寫詩人的閑居之樂,實則暗含著雁書未達的惆悵。C.頸聯(lián)想象新奇,翠樹答話,紅花勸酒,以擬人手法生動地寫出池邊枝繁葉茂、紅花掩映的熱鬧景致。D.全詩無一“夜”字,卻通過“落日”“斗沉”“月過”等意象,體現(xiàn)夜色漸深,從而照應題目。答案C解析C項,曲解文意,錯在“枝繁葉茂”和“熱鬧景象”。原句“疏翠庭前供答話”中“疏翠”說明枝條稀疏了,并不繁密;既然是“疏翠”“淺紅”,說明景象并無“熱鬧”的氛圍。16.有人認為,尾聯(lián)用典看似突兀,實則合乎情理,意味深長。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參考答案詩人在描繪閑居生活后突然提到“睢陽萬死臺”,看似突兀,實則體現(xiàn)他“閑而不靜”的心理狀態(tài)。“莫上”為反語,寫自己并非不想“上”,只因統(tǒng)治者偏安一隅,自己雖有心效力卻報國無門,表達詩人年華老去、無所事事的寂寥。此意在頷聯(lián)也有暗示?!把阄磥怼?表明詩人期盼的音信并未傳來,暗示詩人雖超然塵世卻仍期盼國土收復的復雜心境,為尾聯(lián)的情感抒發(fā)做了鋪墊,故而合乎情理。解析尾聯(lián)用唐代安史之亂時,張巡、許遠堅守睢陽,張巡嚼齒穿齦的典故,表現(xiàn)了詩人對南宋統(tǒng)治者偏安江南一隅、茍安于現(xiàn)狀的憤慨。表面上頸聯(lián)是寫詩人在庭院的閑居生活,但其實是反襯了當朝統(tǒng)治者的昏聵無能,真正有志之士和力主抗金的官員,得不到重用,表達了他們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郁悶之情。所以用此典故并不是突兀,反而別有深意。同時,“莫上”二字,其實是反語,詩人內(nèi)心還是渴望殺敵立功的,怎奈“雁未來”,即喻指朝廷出兵征討金兵的音訊杳無,所以詩人借此典故委婉、巧妙地抒發(fā)了內(nèi)心憤懣不平的情愫。(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面對孔子的詢問,公西華(點)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學習,對于宗廟祭祀之事,他說“,”。

(2)《燭之武退秦師》中點明晉國、秦國聯(lián)合圍攻鄭國理由的句子是:“,。”

(3)《鴻門宴》中,比喻一個人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另有所指的句子是:“,。”

參考答案(1)端章甫愿為小相焉(2)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3)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解析注意題干中提供的關(guān)鍵信息。如第(1)題中“宗廟祭祀之事”,第(2)題中“晉國、秦國聯(lián)合圍攻鄭國的理由”,第(3)題中“真實意圖另有所指”。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題。突然,那人唱了起來,細聽,那歌無詞,也無統(tǒng)一的曲調(diào),只有一種內(nèi)在的音韻連續(xù)在一起。如果說有歌詞的話,那只有“咧”一個字。咧——咧——咧——,歌聲好似被鞭梢越溝撩過來,抑或是被風斷斷續(xù)續(xù)扔過來。滿地是無邊的黃土壑,昏黃的夕陽()在黃土上,滿地好似涂著秦漢邊卒那風干的血。那歌聲,似情歌卻含雄壯,似戰(zhàn)歌卻嫌凄婉,似悲歌卻多悠揚,①……那是一首真正的絕唱,無詞,而飽含萬有;無調(diào),卻調(diào)兼古今。

根據(jù)地勢,那是長城的外側(cè),也就是長城要守御的對象。長城一線,僅一墻之隔,即便同民族,甚至同家族也風俗迥異。其顯著標志便是寒食節(jié)長城內(nèi)側(cè)家家戶戶送寒衣,而長城外側(cè)則無此風俗。長城不光是一道軍事防御線,②,這條線已超越了歷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種習慣,一種地域自覺。那么,對面平臺上引吭高歌的究竟是秦漢邊卒的骨血還是匈奴的遺脈?僅一溝之隔,便有()之感。我只有傾聽他那洞穿物障的聲音。咧——咧——咧——,他究竟要詠嘆什么,歌頌什么,怨懣什么,冀求什么?他是為秦漢邊卒而歌還是為匈奴先民而歌,抑或是為千年歷史陳跡而歌?無詞,無調(diào),那單調(diào)而()無端的音符隨著朔風灑向山川溝壑,沿著陡崖一路流淌而去,()風沙中。

18.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3分)A.浮起可望而不可即變幻匯入B.升起望塵莫及變幻飄進C.浮起望塵莫及變換飄進D.升起可望而不可即變換匯入答案A解析浮起:漂在上面。升起:向上升。結(jié)合“昏黃的夕陽”“在黃土上”分析,選用“浮起”??赏豢杉?比喻事物高遠,難以實現(xiàn)或接近。望塵莫及:指只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比喻遠遠落后。常用作謙辭。結(jié)合“僅一溝之隔”分析,難以實現(xiàn),選用“可望而不可即”。變幻:沒有規(guī)律、難以揣測的變化。變換:事物的一種形式或內(nèi)容換成另一種。結(jié)合“無端”“音符”等分析,選用“變幻”。匯入:匯集起來一起流入的意思。飄進:力度輕,不知不覺中進入。結(jié)合“一路流淌而去”“風沙中”等分析,選用“匯入”。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我們想探究他要詠嘆、歌頌、怨懣、冀求什么,也想知道他是為秦漢邊卒而歌還是為匈奴先民而歌,還是為千年歷史陳跡而歌?!睆恼Z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3分)參考答案①原文單獨成小句,形成排比,有強調(diào)作用,增強了氣勢。②原文是強烈的疑問語氣,抒情性強。③上文的描述做了充分的鋪墊,用疑問語氣水到渠成。解析從語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的原因,主要從句式、修辭等角度分析。結(jié)合“詠嘆什么”“歌頌什么”“怨懣什么”“冀求什么”等分析,原句運用排比手法,有強烈的疑問語氣,抒情性強。與后面“他是為秦漢邊卒而歌還是為匈奴先民而歌”“抑或是為千年歷史陳跡而歌”形成銜接,用疑問語氣水到渠成。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參考答案①似頌歌卻兼哀怨②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線解析第①處,結(jié)合“那歌聲,似情歌卻含雄壯,似戰(zhàn)歌卻嫌凄婉,似悲歌卻多悠揚”分析,此處需要仿寫前面語句。第②處,結(jié)合“長城不光是一道軍事防御線”“這條線已超越了歷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種習慣,一種地域自覺”分析,需要用關(guān)聯(lián)詞“不是……更是……”,后面內(nèi)容主要講文化,應該是“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線”。21.下面文段有四處語言表達的問題,請指出有問題句子的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4分)①沒有氧氣就沒有生命,如果是在大海中也一樣。②海水的含氧量是否持續(xù)減少,會限制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間。③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的報告指出,④全球變暖是驅(qū)動海水氧氣減少的主要原因。⑤同時,還包括沿海水域的過度施肥和海洋環(huán)流的變化。⑥報告清晰指出,盡管海洋中的某些區(qū)域氧含量幾乎不變,⑦但沿海水域等其他區(qū)域的演變更為清晰。⑧含化肥的大量物質(zhì)順江河流入大海,有利于藻類生長,會消耗更多海水中的氧氣。答案示例(1)語句①:“如果”改為“即便(即使)”。(2)語句②:刪去“是否”。(3)語句⑤:“還包括”前面添加“海水氧氣減少的原因”。(4)語句⑧:“含化肥的大量物質(zhì)”改為“大量含化肥的物質(zhì)”。解析①關(guān)聯(lián)詞語使用不當,此處用“即便”加強語氣,強調(diào)“在大海中”;②兩面對一面,“是否”含有兩面性,“會限制”表肯定的一面,應刪去“是否”,改為“海水的含氧量持續(xù)減少,會限制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間”;⑤缺少主語,聯(lián)系上文可知,該句的主語是“海水氧氣減少的原因”;⑧定語語序不當,表數(shù)量的定語“大量”應放在表示性質(zhì)的定語“含化肥”的前面。22.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guān)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0個字。(6分)日前,國學英才系統(tǒng)化教育高層研討會暨北京人文大學國學院“長城班”啟動儀式在京舉行。院長蔡恒奇介紹,國學院將搭建平臺,每年從全國遴選25名優(yōu)秀學子組成國學“長城班”,以熟悉經(jīng)典、能解經(jīng)和力行為標準,實施國學英才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國學教育的根本在于知行合一,讓經(jīng)典活起來,讓經(jīng)典走進生活。與會學者建議,“長城班”的課程要深入淺出、循序漸進,通過深入學習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參考答案北京人文大學國學院“長城班”啟動,每年遴選優(yōu)秀學子,進行系統(tǒng)化培訓,達到知行合一,提升文化自信。解析所給新聞報道共包含四句話,第一句話的中心意思是北京人文大學國學院“長城班”啟動儀式在京舉行;第二句話介紹了國學院的目的和做法,其中核心信息是“遴選優(yōu)秀學子,進行系統(tǒng)化培訓”;第三句話介紹了國學教育的根本,關(guān)鍵詞語是“知行合一”;第四句話介紹了“長城班”的教學模式和目的,最終目的是“提升文化自信”。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材料一國家郵政局的調(diào)查顯示,多數(shù)快遞員的月收入仍然在5000元以下,月薪超萬元的情況并不普遍。盡管在“雙11”期間快遞員的收入普遍提高,但大部分也不超過萬元。據(jù)國家統(tǒ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