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教學計劃范文匯編6篇_第1頁
初一歷史教學計劃范文匯編6篇_第2頁
初一歷史教學計劃范文匯編6篇_第3頁
初一歷史教學計劃范文匯編6篇_第4頁
初一歷史教學計劃范文匯編6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一歷史教學計劃范文匯編6篇一、學生狀況分析

初一是起始階段年級,最大特點是:好動,好講,比擬浮夸。初一(2)、(3)班課堂比擬活潑,絕大局部學生上課時能圍圍著教師思路轉,但有個別學生問題答復完畢后就會跑調,放出去就收不回來。初一(1)班上課紀律較好,但思維不夠活潑。所以這個年級主要抓常規(guī)工作。

二、教材簡析

本學年講授第2冊中國歷史,主要以課為單位,第2冊中國歷史表達我國隋朝至清朝的歷史,共22課,每課教學一課時,其中有*的為彈性課,不做統(tǒng)一要求,可依據學生狀況,敏捷把握。其余課時除每單元安排一節(jié)活動課外,可敏捷把握,每課課文由引導框、正文、閱讀課文、圖、表、資料、解釋以及課文中動腦筋和課后練習,活動與探究等組成。其中正文緊扣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可作為課堂教學應完成的根本任務。其余內容,可依據學生詳細狀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三、教學目標

初一歷史教學要使學生增加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把握重要的歷史大事,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根本特征及其進展趨勢。培育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力量,增加學生的民族驕傲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四、重點工作及措施

(一)重點工作:

1、抓好起始年級的常規(guī)教育,端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培育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2、深化對課標及現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

3、積極參加課題討論,把信息技術與課堂激趣有效整合。

(二)措施:

1、抓好課堂45分鐘的效率,在教學中貫徹“全面性、系統(tǒng)性、精確性、綜合性、科學性、穩(wěn)固性”的原則。要做到精講精練,概念清晰明白,條理清晰,重點突出,難點講清,切實做到落實“三基”,打好根底,進展學生智力,培育學生力量。

2、注意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力量。以學生為本,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制造性,轉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為探究性學習制造條件。

3、注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多媒體,網絡等進展幫助性教學。

初一歷史教學規(guī)劃篇2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教學規(guī)劃為指導,落實推動課程改革,形成先進的課程構造和綜合的教學理念,提高語言力量、教學力量;在歷史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力量,努力提升教學的境地;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力量。

二、學生狀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總體水平差不多。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局部同學求知欲較強,課堂紀律較好。但缺乏綜合歸納力量,且有局部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學期七年級歷史第一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學問性于一體??勺x性強,圖文并茂,新增了很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學問活動。

2、教材內容

《中國歷史》第一冊的內容是從我國的遠古居民寫到的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文化的改革和進展,共22課。

3、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于與歷史進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大事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進展。難點在于向學生進展思想教育及對歷史大事、人物的評價。

四、主要措施與教學目標

針對以上幾點,本學期教學措施:

第一、落實好課堂的教學目標:1、目標統(tǒng)一,精確。2、以“內容標準”的要求為依。3、表達統(tǒng)一要求與共性進展統(tǒng)一。

其次、使學生主動參加到課堂教學中,如課堂上答題、小爭論,故事會,通過這些活動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也使學生主動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留意力集中,加強課堂紀律的治理。準時發(fā)覺缺乏,準時總結。

第三、積極開展歷史活動課,鼓舞學習參加歷史小制作,通過課外讀物,網上探訪古跡、名人軼事,擴大歷史的學問面,通過自主的學習方式,提高探究學習力量。加強培育學生制造精神實踐力量

第四、上公開課及聽課,課后評議相互促進,提高教學效果。

五、教學進度

這套課本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構成,以課為單位。文化課每課教學一課時,活動課的時間可適當增加。

第一周:說在前面的話;我們的遠古祖先

其次周:原始的農耕生活;

第三周:華夏之祖

第四周:公元紀年法;西周的分封

第五周:月考

第六周:青銅器

第七周:春秋戰(zhàn)國的紛爭;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

第八周:春秋戰(zhàn)國的科技與文藝;百家爭鳴

第九周:歷史文物仿制活動;單元回眸

第十周:復習、中考

第十一周:中考狀況總結;六王畢四海一

第十二周:伐無道誅暴秦;漢武帝“大一統(tǒng)”

第十三周:絲綢之路的開拓;評價歷史人物

第十四周:秦漢的科學技術;秦漢的宗教、史學和藝術

第十五周:月考

第十六周:三國歷史故事會;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十七周: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科技和藝術

第十八周:文體節(jié)

第十九周:文體節(jié)

其次十周:復習

其次十二周:期考

初一歷史教學規(guī)劃篇3

一、本學期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課的總目標是:

本學期歷史與社會課程是在把握必要的人文社會科學學問和技能的根底上,體驗對歷史、社會現實問題進展綜合探究的過程和方法,正確面對人生和社會進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逐步樹立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理解人們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豐富內涵,學會恰當地展現自己,關愛他人與人合作。幫忙學生提高道德素養(yǎng),形成安康的心理素養(yǎng),樹立法律意識,增加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力量。

二、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fā):

1、文書資源:圖書,教材,報紙,雜志,照片,地圖。

2、音像教材:電影電視節(jié)名目像,VCD,磁帶,各類教材軟件。

3、實物資源:圖書館,閱覽室,試驗室,視聽教室,對媒體設備,

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等。

4、人力資源:學生,求職人員,教師,鄰居等社會人士。

三、學生分析:

初一年級是學生生活的一個新的轉折點,學生從今跨入初中,跨入一個新的學習階段。為了珍惜新的起點,為了更好地成長,要熟悉新環(huán)境,提高自己的各方面適應力量,因此,在教學中藥充分利用學生對事物新穎的特點,促使他對本學科產生興趣,進而珍惜這個學習時機;這一階段的學生有比擬活潑好動,因此在教學中就要抓住這一特點進展有效教學。

四、教學措施

1.仔細專研課程標準,熟透教材,通過聽課等方法吸取閱歷。把握每一節(jié)學生互動的內容,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2.課堂上,讓大多數學生都有時機參加發(fā)言,發(fā)表見解,教師從中點拔。

3.指導學生做到課前的收集資源,資料和圖片的預備。養(yǎng)成積存學問,做筆記的良好學習習慣,課堂上多讓學生發(fā)言,培育學生的口頭表達力量。

五、教材分析及課時安排

本冊教材共劃分四個單元,每個單元后有一課綜合探究活動,每一課為四課時,探究活動兩課時,詳細安排見進度表。

本學期增補《地理讀本》為擴展學生的視野學問的積存供應了良好的條件。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共四個單元,總授課36課時。

1.第五單元:講授六課時,活動課二課時。

2.第六單元:講授十課時,活動課二課時。

3.第七單元:講授六課時,活動課二課時。

4.第八單元:講授六課時,活動課二課時。

《地理讀本》共四單元,總授課28課時。

初一歷史教學規(guī)劃篇4

初一是起始階段年級,最大特點是:好動,好講,比擬浮夸。初一(1)、(5)班課堂比擬活潑,絕大局部學生上課時能圍圍著教師思路轉,但有個別學生問題答復完畢后就會跑調,放出去就收不回來。

初一(7)班上課紀律較好,但思維不夠活潑。所以這個年級主要抓常規(guī)工作。教材簡析本學年講授第一冊中國歷史,主要以課為單位,第一冊中國歷史表達我國遠古至南北朝的歷史,共22課,每課教學一課時,其中有*的為彈性課,不做統(tǒng)一要求,可依據學生狀況,敏捷把握。其余課時除每單元安排一節(jié)活動課外,可敏捷把握,每課課文由提示、正文、閱讀課文、圖、表、資料、解釋以及課文中思索題和課后練習,活動建議等組成。其中正文緊扣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可作為課堂教學應完成的根本任務。其余內容,可依據學生詳細狀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教學目標初一歷史教學要使學生增加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把握重要的歷史大事,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根本特征及其進展趨勢。培育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力量,增加學生的民族驕傲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重點工作及措施重點工作:

1、抓好起始年級的常規(guī)教育,端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培育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2、深化對《歷史教學大綱》及現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

3、積極參加課題討論,把信息技術與課堂激趣有效整合。

4、組織學生參與廣州市中學生戰(zhàn)略戰(zhàn)術學問競賽。

措施:

1、抓好課堂40分鐘的效率,在教學中貫徹“全面性、系統(tǒng)性、精確性、綜合性、科學性、穩(wěn)固性”的原則。要做到精講精練,概念清晰明白,條理清晰,重點突出,難點講清,切實做到落實“三基”,打好根底,進展學生智力,培育學生力量。

2、注意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力量。以學生為本,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制造性,轉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為探究性學習制造條件。

3、注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多媒體,網絡等進展幫助性教學。

初一歷史教學規(guī)劃篇5

學習可以這樣來看,它是一個潛移默化、厚積薄發(fā)的過程。編輯了初一年級歷史教學規(guī)劃,盼望對您有所幫忙!

一、指導思想

1.以教學大綱要求,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力量。

2.培育學生學習興趣,使優(yōu)生更優(yōu),中等生更進一步,后進生前進一大步。

3.為培育學生學習歷史和用好歷史打下良好的根底

4.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念,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二、根本狀況分析

(一)、學情分析

由于在小學時對歷史學問接觸較少,學生對歷史學問把握程度不一,成績懸殊較大.有的學生智力較好,自尊心強,好動.有的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紀律松散.教師要關愛每個學生,建立公平,和諧的師生關系.從本學期開頭我要抓緊,抓扎實,重視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端正學習及生活的態(tài)度。

(二)、教材分析

要使學生在學問,力量,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全面進展,必需引導學生主動參和體驗各種學科探究活動,而不僅僅是被動地學習學問,因此擺脫以學科為中心和學問為中心的課程觀念的束縛,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被動式學習轉為主動探究式學習.這是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點。

三、目標要求

通過八年級歷史新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進展.

1、通過學生嘗試使學生熟悉和了解中國古代史,從而提高對歷史學問的分析理解力量。培育民族驕傲感和自信念。

2、通過引導學生嘗試、思索、爭論、培育學生的自主探究力量,通過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和歷史大事的學習來培育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力量與全面、客觀評價歷史人物的力量。結合課文圖片信息,培育學生的觀看和想象力量;通過探究嘗試活動,培育學生獨立思索和學會搜集資料并能從有關資料中提取信息的力量及讀圖識圖力量。

3、理解人與自然,社會的親密關系,和諧進展的意義,提高環(huán)境愛護意識.

4、初步形成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和科學態(tài)度,為確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奠定必在的根底.

5、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進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文明禮貌等的教育.培育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學習態(tài)度.

6、樹立學生堅固樹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意識,讓學生樂學,愛學,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全面進展,讓學校成為學生的天堂.

五、輔導對象

各班全體學生特殊是后進生要賜予更多的關懷和輔導

六、輔導時間

課余時間

七、輔導地點

辦公室或班級

八、方法措施

專題輔導和集中輔導相結合,后進生應賜予更多的關注,下面就具體分析一下:

(一)智力因素型:對于智力因素型的學生,

1、用急躁與鼓舞撥開這些學生心理的迷霧,讓其重新定位,樹立自信;由于這類學生對自己錯誤地定位為缺少學習的藝術細胞,而且這種熟悉在其心里已經根深蒂固,我們只能急躁鼓舞再鼓舞,反復向學生說明或者證明其原本不笨,只是自己對自己的定位錯誤才導致的結果,告知他們自作聰慧要不得,自作愚笨更可怕;待其樹立起自信以后,再施以相應的方法和輔導。

2、精確定位,因材施教。在學校教書的這幾年,讓我見足了智力型差生的那種差勁;一個接一個的那又怎樣是他們問問題的常用語言;對這類學生進展精確的定位是有效實施轉化的有力保證。

3、回歸自然,笨中求進。對智力型的后進生我們是不能急于求成、期望值太高的;將問題降低難度,回歸自然是促成其學習進步的必要條件。

(二)非智力因素型:非智力因素型的后進生,主要表達在學習沒興趣、沒目的,學習習慣較差等方面;所以對非智力因素型的后進生轉化的工作重點主要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改進學生的學習習慣。非智力因素型的后進生,他們的智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一旦將這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他們同樣可以制造奇跡!

1、樹立個人典范,分散集體力氣。

2、啟迪才智,寶中淘寶。在非智力因素型的后進生珍寶當中,假如我們留意觀看就會發(fā)覺,他們當中不乏智力超強、悟性超群者。對這些學生我們只須常常對其灑點陽光,準時鼓勵輔導,可能就會有意想不到的轉化效果。

抓好后進生的轉化除了上面的方法,加強常規(guī)訓練,嚴格要求也是必不行少的。另外后進生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單獨作用而造成的,兩者在后進生身上是穿插綜合表現的,熟悉了這點,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后進生的整體素養(yǎng),提高后進生歷史教學成績。

八、輔導詳細內容安排如下:

周次

時間

內容

8.15-8.21

1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2原始的農耕生活

8.22-8.28

3華夏之祖單元復習檢測

8.29-9.4

4夏、商、西周的興亡5絢爛的青銅文明

9.5-9.11

6春秋戰(zhàn)國的分爭7大變革的時代

9.12-9.18

8中華文化的勃興(1)9中華文化的勃興(2)

9.19-9.25

單元復習檢測

9.26-10.2

10秦王掃六合11伐無道,誅暴秦

10.3-10.9

復習第一單元

10.10-10.16

復習其次單元

10.17-10.23

綜合復習

十一

10.24-10.30

期中考試

十二

10.31-11.6

12大一統(tǒng)的漢朝13兩漢經濟的進展

十三

11.7-11.13

14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zhàn)15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十四

11.14-11.20

16興盛的秦漢文化(1)17興盛的秦漢文化(2)

十五

11.21-11.27

第三單元復習檢測

十六

11.28-12.4

18三國鼎立19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

十七

12.5-12.11

20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1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1

十八

12.12-12.18

22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2)第四單元復習

十九

12.19-12.25

第四單元檢測總結復習第一、二單元

二十

12.26-1.1

總結復習第三單元總結復習第四單元

二十一

1.2-1.8

綜合復習

二十二

1.9-1.15

期末考試

初一歷史教學規(guī)劃篇6

一、學期三維教學目標:

本學期七年級下冊教學教學內容主要是中國古代史其次局部,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材包括三個單元的內容,包括隋唐、宋元和明清三個階段,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力求實現以下教學目標:

1、學問與力量:

把握根本的歷史學問,包括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大事和歷史現象,以及重要的歷史概念和歷史進展的根本線索。

在把握根本歷史學問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時空概念,把握正確計算歷史年月、識別和使用歷史圖表等根本技能,初步具備閱讀、理解和通過多種途徑獵取并處理歷史信息的力量,形成用口頭和書面語言,以及圖表等形式陳述歷史問題的表達力量。

形成豐富的歷史想象力和學問遷移力量,逐步了解肯定的歸納、分析和推斷的規(guī)律方法,初步形成在獨立思索的根底上得出結論的力量;初步了解人類社會是從低級向高級不斷進展的、歷史進展是有規(guī)律的等科學的歷史觀,學習客觀地熟悉和評價歷史人物、歷史大事和歷史現象。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課堂學習和課后活動,逐步感知人類在文明演進中的艱辛歷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積存客觀、真實的歷史學問;通過收集資料、構建論據和獨立思索,能夠對歷史現象進展初步的歸納、比擬和概括,產生對人類歷史的認同感,加深對人類歷史進展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釋。

注意探究性學習,勇于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學習解決歷史問題的一些根本方法;樂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問題,溝通學習心得;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學習運用歷史的眼光來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培育對歷史的理解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漸漸了解中國國情,理解并喜愛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形成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初步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培育愛國主義情感,逐步確立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立、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yè)做奉獻的人生抱負。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安康的審美趣,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頑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加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huán)境的力量,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良好的根底。

在了解科學技術給人類歷史進展帶來巨大物質進步的根底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學精神的意識,確立求真求實和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

了解歷史上專制與民主、人治與法治的演化過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歷史進展的必定趨勢,不斷強化民主與法治意識。

了解人類社會歷史進展的多樣性,理解和敬重世界各國、各地區(qū)、各民族的文化教傳統(tǒng),學習吸取人類制造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對世界、面對將來的國際意識。

二、單元教學目標及教材內容分析:

第一單元;富強與開放的社會。主要敘述隋唐時期,消失了社會經濟文化富強、政治開明的局面,國內各民族友好交往和中外溝通得到了進一步進展。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知道隋朝的建立;隋朝的統(tǒng)一及意義。了解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和大水道的開通。知道隋朝滅亡的緣由。知道唐太宗和“貞觀之治”,知道唐玄宗和“開元盛世”,初步熟悉唐朝興盛的緣由。以文成公主入藏、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史實為例,說明唐代民族和諧與中外文化溝通的進展。通過經濟富強、開放的社會風氣和唐詩的盛行,了解繁盛的社會風氣。

其次單元;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進展。通過本單元的教學,合使學生了解主宋元時期,經濟重心由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南下,民族關系消失了新變化。

時第三單元;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穩(wěn)固和社會的危機。敘述明清時期,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進展和穩(wěn)固,經濟和文化取得了肯定成就。同時專制統(tǒng)治不斷強化,對外閉關鎖國,社會危機日益加深。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綿延不斷,成就輝煌,對人類進步做出了宏大奉獻。

三、學生評價:

本學期七年級共有兩個班,每班平均都在55人左右,班額適中,大局部學生來自豐收鎮(zhèn)各村,一少局部來自西湖農場,回族學生居多。

依據上課及與班主任溝通了解到的狀況來看,絕大多數學生由于家庭條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