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考研債法_第1頁
復旦考研債法_第2頁
復旦考研債法_第3頁
復旦考研債法_第4頁
復旦考研債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編債法

第一章債的概述

一、債的概念、要素,債法的特點和功能

二、債權和物權的區(qū)別、債的本質

兩者的聯(lián)系在于,物權是債權的前提和結果,債權是物權的取得途徑和法律保障。

兩者的區(qū)別在于:

1、債權是請求權,物權是支配權。前者得請求相對人為或不為一定的法律行為,后者則可直接處分

標的物;

2、債權實行任意主義,物權實行法定主義;

3、債權是相對權,物權是絕對權;

4、債權的客體廣泛,物權的客體狹窄,傳統(tǒng)上僅限于有體物、特定物;

5、在權利效力上,債權具有相容性,物權具有排他性(一物一權);債權具有平等性,物權具有優(yōu)

先性;

6、債權有時限,物權無時間限制;

7、債權的轉讓受限制,物權的轉讓無限制;

8、債權的保護方法比較狹窄(一般僅限于損害賠償),物權的保護方法廣泛。

債的本質在于一種受法律保護的信用。

三、債的發(fā)生根據(jù)

債的發(fā)生根據(jù)包括合同、不當?shù)美?、無因管理、侵權行為、拾得物、因防止、制止不當侵害行為而

受損害、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

1、締約過失(后面詳論)

2,懸賞廣告:是以廣告方式公開向不特定的人表示對于完成一定行為的人給付報酬的意思表示。目

前傾向于認為是單方的意思表示。

3、不當?shù)美ㄍ▌t92解釋132)

4、無因管理(通則93解釋132)

5其他情形

四、債的分類

1、意定之債和法定之債

根據(jù)在于意思內容是否由當事人設定,意義在于適用的規(guī)范不同,前者是協(xié)議后者是法律;

2,特定之債和種類之債

根據(jù)在于標的物的屬性不同,意義在于交付義務是否可以免除以及公示方法不同(不動產(chǎn)的公示方

法為登記,動產(chǎn)的公示方法為交付)

3、單一之債和多數(shù)人之債

意義在于權利義務的復雜性不同

4、按份之債和連帶之債

根據(jù)是否按照份額享受權利承擔義務

5、簡單之債和選擇之債

6、主債和從債

7、財務之債和勞務之債

第二章債的效力

一、概念

債的效力是指基于債權債務關系所生法律上之力。對債務人的拘束是其消極效力,包括:全面履行

債務;債務人的全部財產(chǎn)構成責任財產(chǎn);違約責任;根據(jù)誠實信用原則履行附隨義務。對債權人的

是積極效力,包括請求權人的請求力、受領權人的保持力以及保護請求人的執(zhí)行力。

二、效力的內容

1、對人的效力:債務人、債權人和笫三人

2、效力的內容:積極效力和消極效力

3、效力的范圍:一般效力和特殊效力

4、效力的關系:主要效力和從屬效力

5,是否涉及第三人:對內效力和對外效力

三債的效力的發(fā)展

債的效力的發(fā)展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效力范圍擴張:可能涉及到第三人

買賣不破租賃

第三人侵害債權

附保護第三人利益的契約

2、內容的擴張:附隨義務的產(chǎn)生

附隨義務是指并非自始確定,隨債的關系發(fā)展,基于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履行以維護對方利

益的義務。附隨義務一般存在于合同存在期間,債產(chǎn)生之前為先合同義務,債消滅之后為后合同義

務。

違反附隨義務的結果不能解除合同,只能要求損害賠償。

附隨義務主要包括:注意義務、告知義務、照顧義務、說明義務、保密義務、忠實義務、不作為義

務等。

3、賦予法官一定的權利

如情事變更、合同落空等以維持雙方的利益平衡。

四、債務履行及違反義務的形態(tài)

1、履行、清償、給付

2、履行的基本原則:全面履行、誠信履行、協(xié)商原則、按規(guī)定履行(質量、價款、地點、期限、方

式、費用等)

3、違約形態(tài)

違約形態(tài)是指根據(jù)違反合同義務的性質和程度對違約行為所作的分類。違約形態(tài)的劃分意義在于:

不同的違約形態(tài),對當事人而言,可選擇不同的補救方式,對司法機關而言,可要求行為人承擔不

同的違約責任。

違約和債的不履行:違約是英美合同法的專門術語,債的不履行是大陸法系的概念。大陸法系的學

者往往在債的不履行的概念下討論違約問題,很少單獨討論違約問題,而合同法向來是英美法中的

一個獨立領域。但畢竟,在大陸法系的邏輯體系中,合同作為債的下位概念,仍需要借助債的有關

概念來分析。因此,我國的作法是傾向于保留兩個概念,并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應用。

大陸法系:大陸法系對違約的劃分繼自羅馬法,羅馬法將違約分為給付不能和遲延履行。所謂給付

不能,在羅馬法上有兩種含義:?是指實際上無給付的可能(狹義的給付不能);另一種是指雖然

給付是可能的,但給付的結果在當事人之間顯失公平(廣義的給付不能).

德國:《德國民法典》將違約行為置于兩種不同的債的不履行的原因中,即履行不能和遲延履行。

但在法學理論和審判實踐中,學者和法院又同時接受了“積極侵害債權''或"積極違約”作為債的不履

行的一種獨立類型,形成三種違約行為并存的局面。

法國:《法國民法典》重視雙務合同中的義務相互性以及該種相互義務的特殊法律后果,所以其違

約的分類具有動態(tài)和彈性化的特點。將違約行為分為完全不履行、遲延或不完全履行、附隨義務的

違反三種類型。附隨義務的違反類似于德國的積極違約,學術界有時稱為瑕疵履行,但含義比積極

違約更豐富。

違反條件/違反擔保、先期違約/實際違約、重大違約/輕微違約

美國合同法已基本放棄了違反條件/違反擔保的分類方法,而代之以重大違約/輕微違約實用性很強

的新分類方法。但是,應當指出的是,英美法雖然也對違約行為的?些分類,但其對違約形態(tài)是不

甚重視的,其根據(jù)在于,任何違約都會導致對合同義務的違反,并使受害人獲得救濟的權利,受害

人選擇救濟的方式也應由自己決定?!堵?lián)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主要采納了英美法系的做法。

根據(jù)我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中國法上對違約形態(tài)的分類主要有:單方違約/雙方違約(120條);預期

違約/實際違約(108條);根本違約/非根本違約(94條);不履行/履行義務不符合約定(107條);

還有遲延履行及因第三人的原因違約等。

4、受領遲延

債權人受領遲延是否屬一種違約形態(tài),眾說紛紜,我認為不屬于。理由在于:(1)受領應認為是債

權人的一種權利而非義務。臺灣學者大多持此看法。權利可以拋棄,因而,受領遲延責任實為權利

不行使的一種效果,債務人不得強制債權人受領。(2)受領遲延責任一般是消極減輕債務人的負擔

而不是積極增加債權人的責任。(3)受領并不一定為實現(xiàn)合同目的所必須,如國際貿易中,承運人

可在債權人未受領的情況下,將貨物置于卸貨港即為交付,保管費用由債權人支付。

第三章債的保全

-、概述

債的擔保可以分為一般擔保和特殊擔保。一般擔保即是指債的保全,指債的關系成立后,債務人以

自己的全部財產(chǎn)保障債權人債權的實現(xiàn),其全部財產(chǎn)構成責任財產(chǎn)。

債的保全制度包括代位權和撤銷權制度兩種。

債的保全制度使得債的效力突破了債的相對性,延伸到第三人身上。

二、代位權

1、概念:是指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債務人對第三人的權利的權利。

2、條件:(見合同法解釋11條)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的規(guī)定提起代位權訴訟,應當符合下

列條件:

()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

(二)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

(三)債務人的債權已到期;

(四)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債權。

解釋第十:條規(guī)定“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是指基于扶養(yǎng)關系;

撫養(yǎng)關系、贍養(yǎng)關系、繼承關系產(chǎn)生的給付請求權和、勞動報酬、退休金、養(yǎng)老金、撫恤金、安

置費、人壽保險、人身傷害賠償請求權等權利”。

3、行使:以自己的名義,以一般人應有的注意行使;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行使的后果由債務人受

領;

4、效力:在代位權訴訟中,次債務人對債務人的抗辯、可以向債權人主張;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

人勝訴的,訴訟費由次債務人負擔,從實現(xiàn)的債權中優(yōu)先支付;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的代位權訴

訟經(jīng)人民法院審理后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

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消滅。

三、撤銷權

1、概念:債權人在債務人與他人實施處分其財產(chǎn)或權利的行為危害其債權的實現(xiàn)時可以請求法院予

以撤銷的權利。羅馬法上稱為廢罷訴權。

2、條件:

(1)客觀條件:(無償行為只需要客觀條件)債務人實施行為;債務人的行為危害債權;債務人的

行為以財產(chǎn)為標的;行為在債權發(fā)生、有效成立并繼續(xù)存在期間;

(2)主觀條件:以債務人惡意為要件。債務人的惡意以行為時為準。

3,行使:以自己的名義;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由被告(債務人)所在地法院管轄。

4、效力:該行為自始無效;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所支付的律師代理費、差旅費等必要費用,由債務

人負擔;第三人有過錯的,應當適當分擔。

第四章債的擔保

一、概述

1、概念:債的擔保是指促使債務人履行其債務,保障債權人的債權得以實現(xiàn)的法律措施。

2、功能:擔保債權實現(xiàn)的功能;救濟債權的功能;促進資金融通的功能;保障交易安全的功能。

3、種類:

(1)人的擔保:保證

物的擔保:抵押、質押、留置

金錢擔保:定金

(2)一般擔保和反擔保

反擔保是指債務人就其保證人的保證責任提供的擔保。

(3)典型擔保:保證、抵押、質押、留置、定金

非典型擔保:所有權保留、讓與擔保

4、法律性質:從屬性、補充性、保障債權的實現(xiàn)性

二、保證

1、保證的范圍

2、保證人與債權人的關系

3、保證人與主債務人的關系

4、保證責任消滅的情形

(1)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的;

(2)主合同債權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

況下提供保證的;

(3)合同約定債權轉移保證免除;

(4)債務轉移保證人未同意;

(5)債權人與債務人協(xié)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

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6)保證期間已過;

(7)債務已履行。

三、定金

1、種類:證約定金、違約定金、立約定金、成約定金、解約定金

2、定金和預付款

3、定金的效力:不能超過總價款的20%,超過部分無效。

四、抵押

1、類型:共同抵押,最高額抵押

2、性質:

(1)物權性:支配性、排他性、追及性、物權保護方法

(2)擔保性:從屬性、不可分性(債權和抵押物不可分)

五、質押

特征:支配權;收取孳息,充抵債權;物上代位性;從屬性;不可分性。

六、留置

1、概念

2、特征:占有;以標的物的留置為內容;以占有為存續(xù)要件

3、條件:動產(chǎn);合法占有;未履行債務;留置物與原合同標的有牽連關系(必須在同一法律關系中,

但可以非是債務人的財產(chǎn))

3、擔保物權的競合問題

所謂擔保物權的競合是指同一標的物上存在著兩個以上不同種類的擔保物權,從而使擔保物權的實

現(xiàn)產(chǎn)生沖突、何者效力優(yōu)先的問題。擔保物權的競合包括:抵押權與質權的競合、抵押權與留置權

的競合、留置權與質權的競合以及典型擔保和非典型擔保的競合。

《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笫79條規(guī)定:同一財產(chǎn)法定登記的抵押權

與質權并存時,抵押權人優(yōu)先于質權人受償;同一財產(chǎn)抵押權與留置權并存時,留置權人優(yōu)先于抵

押權人受償。

《海商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船舶優(yōu)先權先于船舶留置權受償,船舶抵押權后于船舶留置權受償。

《合同法》第286條規(guī)定了建筑工程優(yōu)先權。

七、非典型擔保

(-)概念

非典型擔保,乂稱權利轉移型擔?;蜃儜B(tài)擔保,是與典型擔保相對應的一個概念。以民法典是否規(guī)

定為標準,可將擔保劃分為典型擔保和非典型擔保,前者包括抵押權、質權以及留置權等,后者主

要包括讓與擔保和所有權保留兩種。應當指出,非典型擔保已逐漸為各國立法所規(guī)定,上述區(qū)分已

經(jīng)沒有什么法律上意義,而只是一種傳統(tǒng)的稱謂。就其擔保功能而言,非典型擔保和典型擔保并無

差異,但就其制度構造和實行方式來看,兩者存在相當?shù)夭町?。就制度構造而言,典型擔保在其?/p>

的物上設定的都是定限物權,而非典型擔保則是將標的物的所有權或權利之整體轉移于擔保權人,

擔保權人至少在形式上擁有標的物的全權利;就擔保權實行方式而言,非典型擔保由于標的物權利

本身已在外形上屬于擔保權人,擔保權的實行通常非產(chǎn)簡單,不想實行抵押權或質權那樣須經(jīng)過一

些正規(guī)程序。

買回:是指將賣出之物再行買回的行為,是一種附條件的買賣。

(-)所有權保留

1、定義:約定買受人未履行支付價款或其他義務之前,雖由買受人占有,使用標的物,但其所有權

仍保留于出賣人,即所有權保留。

2、所有權保留與一般買賣的區(qū)別:所有權保留買賣與一般買賣不同,主要是雙方買賣關系延續(xù)期更

長,權利義務關系也更為復雜。

(1)標的物的處分權,買受人未取得所有權,就不得擅自處分、轉讓標的物。

(2)對標的物的使用收益,買受人可以使用標的物,并對標的物的孳息有收益權,但買受人在使用

管理標的物時,應盡善良管理人的義務。

(3)標的物的危險負擔即風險責任,一般買賣合同中標的物自交付時起轉移所有權,風險責任也隨

之轉移,雙方有約定的除外,在所有權保留買賣合同中,如對標的物風險責任未作特別約定的,標

的物交付后的風險責任應由買受人承擔。

(4)標的物的瑕疵擔保責任,所有權保留合同與其他合同一樣,出賣人應當擔保標的物具有合同約

定的效用、價值。

3、所有權保留的幾個問題

第一、出賣人是否有權放棄所有權而徑直要求買受人支付價金?

所有權保留為一種非典型擔保物權,旨在實現(xiàn)買賣合同上的權利義務。當事人當然可以放棄其享有

的所有權保留這一物權,而依合同法之實際履行原則要求買受人實際履行,正如在有典型擔保物權

的債權中,擔保物權人可以放棄其所享有之擔保物權,而使之變?yōu)?般債權一樣,此均由當事人權

衡決定。放棄擔保物權,并不意味著放棄一般債權,其仍可要求債務人實際履行債務。這在我國合

同法已規(guī)定"繼續(xù)履行”等違約責任的情況下尤為可行。合同法第109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

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即是法律依據(jù)。

第:、出賣人行使保留之所有權后是否還有權追究買受人的違約賠償責任

出賣人拉回貨物只是為了避免自己遭受更大的損失而采取的一種保全措施,其性質為出賣人行使擔

保物權。買受人的違約行為使得出賣人訂立買賣合同的期待利益受損,理應承擔違約責任,此為債

權。

第三、買受人可否以未取得所有權為由要求出賣人取回標的物并以此解除合同

取回標的物是出賣人作為所有權人享有的權利,而非義務。按權利可以放棄、義務必須履行的原則,

出賣人可自由選擇是否行使該權利。買受人未取得所有權是因其未履行合同上的支付價金之義務,

當然無權要求出賣人取回標的物,更不可就此解除合同。

笫四、所有權保留中買受人利益如何保護

權利的平衡是民法重要原則。

由于所有權保留買賣合同中標的物雖然交付給了買受人,但所有權并不隨之轉移,買受人享有的僅

是期待權。如果出賣人在買受人按約交付價金之后,不將所有權轉移至買受人,或出賣人在買受人

交付價金之前將此物再轉讓他人,即?物二賣,買受人的利益如何保護?依傳統(tǒng)法律規(guī)則,買受人

只享有向出賣人要求違約賠償?shù)膫鶛嗾埱髾啵@顯然有違買受人簽約之初麥。合同法中雖也規(guī)定了

實際履行原則,但合同法的權利屬債權,債權作為相對權,顯然不能對抗作為絕對權的物權,因此

僅靠合同法中的實際履行這一違約責任形式尚不足以保護買賣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傳統(tǒng)理論把

買受人的期待權物權化,或定性為"不完全的"所有權等概念,但這一做法將導致所有權觀念的紊亂,

不利所有權制度維護“靜的安全”之目標實現(xiàn)。筆者以為將所有權保留定性為附條件的所有權移轉可

更好地保護買受人的利益。依這一定性可產(chǎn)生如下規(guī)則:買賣合同成立之后,在買受人未付清價款

和履行完義務前,出賣人雖保留標的物的所有權,然其保留之所有權僅為擔保意義上的所有權,其

時,買受人已實際占有標的物,在買受人依約付清價金之后,所附條件即成就,所有權自然轉移于

買受人,買受人當然享有標的物的所"權。據(jù)此,買受人在合同期限未至之前,可以留置該標的物

至合同約定期滿之口以對抗出賣人的違約行為,在此之前,買受人依約支付了價款或履行完義務,

即當然享有該標的物的所有權;如其未支付價款或未履行義務,出賣人可收回其保留之標的物并追

究買受人的違約責任。這一規(guī)則在動產(chǎn)和不動產(chǎn)的具體操作中又稍有區(qū)別:在動產(chǎn)買賣中,先買人

依占有即可直接對抗后買人和出賣人;在不動產(chǎn)買賣中,由于涉及登記問題,必須完善登記制度。

可作如下規(guī)定:在所有權保留的情況下,在交付之后,雙方當事人將所有權保留約定登記在冊,在

所^]?權保留約定失效之前,出賣人不得再次轉讓標的物。這一規(guī)則較好地兼顧了買賣雙方當事人的

利益,體現(xiàn)了民法中的衡平原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4、所有權保留的效力

(1)對內的效力

所有權保留的實行——標的物的返還請求,在買方未付價款時,賣方得實行所有權保留的擔保權,

請求返還標的物;

清算義務,在上述情況下,標的物的價值超過債權的殘余價值(即未付價款),清算后必須退回超

過部分;

處分禁止的約定,所有權保留當事人之間可約定禁止買方處分標的物。

(2)對外的效力

賣主因不能占有標的物而無法處分,對賣主的查封不影響標的物,賣主破產(chǎn)或重整,所有權保留的

權利列入破產(chǎn)財團;

買主除被禁止處分外,若處分標的物,第:人可取得標的物的權利。對買主的查封,賣主可提出第

三人異議之訴。買主破產(chǎn)重整,標的物列入破產(chǎn)財產(chǎn),賣主不能收回(僅是擔保權)。

(三)讓與擔保

1、定義:讓與擔保,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為擔保債務人的債務,將擔保標的物的權利移轉于債權人,

于債務清償后,標的物應返還于債務人或第三人,于債務不履行時,擔保權人可就該標的物優(yōu)先受

償?shù)臋嗬?/p>

2、標的:凡依法可轉讓的財產(chǎn)或財產(chǎn)權利,均可以設定讓與擔保。

3、設定:依法律行為設定讓與擔保時,標的(物)的所有人須與債權人以書面形式訂立與擔保合同。

以動產(chǎn)為標的物設定讓與擔保權的,應以占有改定的方式移轉財產(chǎn)所有權。以不動產(chǎn)為標的物設定

讓與擔保權的,應就標的物所有權的移轉進行登記。以權利設定讓與擔保權的,應依各種權利的轉

讓方式完成權利的移轉;有權利憑證的,應當將該權利憑證交付讓與擔保權人占有。

第五章債的變更和轉移

一、債的變更:主體、客體、內容的變更

二、債的轉移

1、債權轉移

2、債務轉移

3、債權債務的概括轉移

第六章債的消滅

一、概述

二、債的消滅的各種情況

1、提存

我國《合同法》對提存的規(guī)定主要有如下內容:

(1)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

第一,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

第二,債權人下落不明;

第三,債權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未確定監(jiān)護人;

第四,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2)標的物提存后,除債權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債務人應當及時通知債權人或者債權人的繼承人、監(jiān)

護人。

(3)標的物提存后,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債權人承擔。提存期間,標的物的孳息歸債權人所有,提存

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4)債權人可以隨時領取提存物,但債權人對債務人負有到期債務的,在債權人未履行債務或者提供

擔保之前,提存部門根據(jù)債務人的要求應當拒絕其領取提存物。債權人領取提存物的權利,自提存

之口起五年內不行使而消滅,提存物扣除提存費用后歸國家所有。

2、抵銷

債的抵銷是指當事人雙方互負債務、互享債權,一方以自己的債權充抵對方的債權,是自己的債務

和對方的債務在等額內消滅的制度。債的抵銷分為法定抵銷和約定抵銷,后者在當事人互負債務,

標的物品質、數(shù)量不相同時,經(jīng)雙方協(xié)商?致,也可以抵銷。

法定抵銷的條件:互負債務;同種類(可以抵銷);債務都已屆履行期。

3、其他還有履行、解除、混同、免除。

第三編合同

第一章合同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

二、合同的分類

三、基本原則

第二章合同的訂立

一、概述

二、要約

1、定義:要約是指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要件:

(1)要約是特定當事人所為的意思表示。所謂特定,是指要約人是能夠為外界所客觀確定的人;

(2)要約必須具有與他人訂立合同的目的。要約是一種意思表示,這種意思表示必須具有與他人訂

立合同的真實意愿;

(3)要約的內容必須具體確定;

(4)要約必須表明,要約人在受要約人承諾時接受約束的意旨。

3、要約的生效、撤回、撤銷

要約可以撤回。要約的撤回,是指在要約發(fā)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約人取消要約的意思表示。任何要

約,即使不可撤銷的要約也可以撤回。

要約可以撤銷。要約撤銷是指在要約發(fā)生法律效力之后,使其喪失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撤銷要約

的通知必須在受要約人發(fā)出承諾之前到達受要約人,否則不發(fā)生撤銷的效力。并不是所有的要約都

可以撤銷,具備下列情形的,要約不得撤銷:?是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方式明示要約

不可撤銷;二是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并已為履行合同作了準備工作。

4、要約邀請: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發(fā)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交叉要約:是指當事人之間偶然的互為同一內容的要約。合同即為成立,無需另行承諾。

三、承諾

1、含義: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2、要件: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如果依照雙方的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規(guī)定能夠判斷,受要約

人也可以行為作出承諾,緘默和不作為不夠成承諾。一項有效的承諾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受要約人;

(2)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但這里的一致并非要求承諾和要約不能有絲毫不同,而是

指承諾不能對要約作出實質性地變更。

3、承諾的生效、撤回

四、合同的形式和內容

格式條款的立法規(guī)制

格式條款,是指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訂,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商量的條款。

(1)訂立合同:(39條)公平擬約義務、提示義務、說明義務

(2)無效格式條款

無效格式條款,是指由于格式條款中含有法律所禁止的內容,或者在訂立合同是違反法律規(guī)定而導

致格式條款無效的情況。格式條款的無效包括:具有合同法第52條規(guī)定情形的(法定免責);具有

合同法笫53條規(guī)定情形的(約定免責);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當事人免除其責任的;加重對方責任的;

排除對方當事人主要權利的。

(3)解釋:(41條)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fā)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

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采

用非格式條款。

五、合同的解釋

文義解釋、體系解釋、目的解釋、習慣解釋、誠信解釋

第三章合同的生效

一、合同生效的條件

二、合同成立和生效的區(qū)別

買賣合同的成立是指買賣合同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要求,買賣合同的生效是指該合同對當事人產(chǎn)生法律

效力。一般來說,買賣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因此,在通常情況下兩者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時間

上并無不同。但是,買賣合同的成立和生效畢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買賣合同的成立不同于合同的

生效,而只是合同成立的前提。兩者的區(qū)別主要在于:(1)兩者要件不同,買賣合同的成立僅需要

雙方達成合意即可,但是要發(fā)生法律效力還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買賣合同是種民事法律行

為,首先要具備民事法律行為的一般生效要件,即行為人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以

及不違背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此外,買賣合同的成立還要符合特定的條件,如規(guī)定合同須經(jīng)批準

才生效,則必須具備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條件合同才生效。不過,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逐漸成熟,對

合同的行政干預越來越少,對買賣合同的干預已非常少見。(2)合同成立意味著合同的存在,其主要

體現(xiàn)了當事人的意志;合同的生效則主要體現(xiàn)合同的效力,表明了法律對其肯定或否定的評價,并

不由當事人的意志決定;(3)兩者的效力不同,僅僅是成立而沒有生效的合同對當事人沒有約束力,

當事人并不承擔違約責任,而生效的合同當事人必須履行,否則要承擔違約責任;(4)兩者的后果

不同,合同不成立的后果使當事人間產(chǎn)生締約過失責任,這是一種民事責任,而合同不生效的后果

除了要承擔民事責任外,還可能承擔刑事或行政責任。

三、無效合同

無效合同是指雖經(jīng)當事人協(xié)商訂立,但因其違反國家法律規(guī)定而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合同。導致合同

無效的原因可分為:1、不具備相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合同。2、一方以欺詐、

脅迫的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3、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4、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5、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6、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

規(guī)定的合同。

四、可撤銷合同

1、可撤銷合同的特點:

(1)可撤銷的合同在未被撤銷前,是有效的合同;

(2)可撤銷的合同一般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

(3)可撤銷合同的撤銷要由撤銷權人通過先例撤銷權來實現(xiàn)。

2、重大誤解的要件:

(1)誤解一般是因受害方當事人自己的過失產(chǎn)生的;

(2)必須是要對合同的內容構成重大的誤解;

(3)這類合同要能直接影響到當事人所應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合同一旦履行就會使誤解方的利

益受到損害;

(4)重大誤解與合同的訂閱或者合同條件存在因果關系。

3、重大誤解的情形:

(1)對合同的性質發(fā)生誤解,如以為出租為出賣;

(2)對對方當事人發(fā)生的誤解,如甲誤以為乙與之簽訂合同。特別是在信托、委托等信用為基礎的合

同中對對方當事人的誤解就完全屬于重大誤解的合同;

(3)對標的物各類的誤解;

(4)對標的物的質量的誤解直接涉及到當事人訂約的目的或者重大利益的。

4、顯失公平:是指一方當事人在緊迫或者缺乏經(jīng)驗的情況下訂立的使當事人之間享有的權利和承擔

的義務嚴重不對等的合同。

5、對于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未損害到國家利益的,為可撤銷合同,但只有受損害方才有

權請求撤銷。

五、效力待定的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的生效與否尚未確定,需要由第三人做出承認或者拒絕的意思表示才能確定

自身的效力的合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效力待定的合同包括:(1)限制民事

行為能力人未經(jīng)法定代理人許可與相對人訂立的與其年齡、智力或者精神狀態(tài)不相適應的合同;

(2)無代理權人與相對人訂立的合同;

(3)無處分權人訂立的處分權利人財產(chǎn)的合同。

六、合同無效、被撤銷的法律后果

返還財產(chǎn)、賠償損失、追繳財產(chǎn)

七、締約過失責任

1含義: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締結過程中,一方因違背其依據(jù)誠實信用原則所應盡的義務,而

致另一方的信賴利益的損失,并應承擔民事責任。締約過失責任不以合同有效為前提。

2與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比較

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之間即有聯(lián)系又有許多不同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締約過失責任發(fā)生在合同

尚未有效成立之前,即締約階段,而違約責任發(fā)生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在締約過失的情況下,責

任人違反的是依誠實信用原則產(chǎn)生的義務而違約責任違反合同約定的義務產(chǎn)生的;承擔締約過失責

任的形式僅為賠償損失,因為合同尚未有效成立,不能運用違約金、實際履行、修補更換、定金等

責任形式,而承擔違約責任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違約金、實際履行等形式。

締約過失責任與侵權責任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締約過失責任要求當事人雙方存在締約中的特殊信賴

關系,而侵權責任的發(fā)生不需要當事人之間存在任保關系,只要有侵權行為發(fā)生,就應承擔侵權責

任;締約過失行為因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而產(chǎn)生附隨義務,而侵權行為是因違反了不得侵害他人財

產(chǎn)與人身權利的?般義務;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是信賴利益的損失,屬財產(chǎn)上的損失,而侵權

責任的賠償范圍是人身權、財產(chǎn)權受到侵害所遭受的損失,即包括財產(chǎn)損失也包括非財產(chǎn)損失。

3締約過失責任的成立要件

(1)締約過失行為必須發(fā)生在合同訂立階段,也就是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前。

(2)必須有締約?方違背其依誠實信用原則所應負義務的事實,即有過失行為。過失行為主要表現(xiàn)

在:假借訂立合同,以損害對方利益為目的,惡意進行磋商;有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

實或提供虛假情況的欺詐行為;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3)必須有已造成他人信賴利益損失的事實。如果根據(jù)客觀情況締約相對人不應對合同的有效成立

產(chǎn)生信賴,則不能適用締約過失責任。

(4)締約方必須有過錯,締約過失責任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并且這種過錯應發(fā)生在締約階段。

(5)締約過失行為與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所謂因果關系,即損失是由締約過失行為造成的,而不

是由違約行為或侵權行為造成的。

八、附條件和附期限的合同

1、附條件的合同是指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某種事實狀態(tài),并以其將來發(fā)生或者不發(fā)生作

為合同生效或者失效的限制性條件的合同。根據(jù)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的規(guī)定,附條件合同的效力在所

附條件出現(xiàn)時分為兩種情況:即生效條件的出現(xiàn)使該合同產(chǎn)生法律效力;解除條件的出現(xiàn)使該合同

失去效力。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shù)刈柚箺l件成就的,視為條件成就;不正當?shù)卮俪蓷l件成就

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2、附期限的合同是指附有將來確定到來的期限作為合同的約定條款,并在該期限到

來時合同的效力發(fā)生或者終止的合同。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

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

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章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

一、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則(同債的履行的基本原則)

二、同時履行抗辯權

是指雙務合同成立后,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有證據(jù)證明對方不能履行義務,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義

務的可能時,在對方?jīng)]有履行或者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履行合同義務。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成立

條件有四個:

(1)雙方之債務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發(fā)生。只有當不可抗力等不可歸責的合同解除的條件出現(xiàn)時,

同時履行抗辯權才消滅。由于一方不履行合同、不完全履行合同或逾期履行合同而承擔違約責任的,

因其與原合同仍有牽連關系,所以同時履行抗辯權仍然存在。對于那些雖然不是因雙務合同所發(fā)生

的債務,但只要其相互之間具有牽連性,應允許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行使抗辯權的一方當事人須無先為履行合同的義務。即按合同約定雙方須同時履行合同。

(3)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行使須相對人有未為履行或未為履行之提出的行為。該履行必須是合同規(guī)定

的主要履約部分。對合同次要部分的違反,不能作為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條件。但如合同有特殊

約定的應另行對待。如相對人僅為部分履行,則本方提出對未履約部分有抗辯權應予準許,即享有

部分履行抗辯權,亦稱不完全履行抗辯權。

(4)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行使應以合同具備能履行的客觀條件為準。即如發(fā)生法律規(guī)定或當事人約定

的免責事由時,不發(fā)生同時履行抗辯權。但如可歸責事由造成一方給付不能而成為損害賠償之債或

瑕疵物補全之債時,他方亦享有同時履行抗辯權。

三、先履行抗辯權(有的學者稱后履行抗辯權)

1、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未履行債務或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

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2、后履行抗辯權的發(fā)牛.,需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須是雙方當事人因同一合同互負債務,在履行上存在關聯(lián)性,形成對價關系;

(2)須由一方當事人先為履行;

(3)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適當履行合同。

后履行抗辯權屬延期的抗辯權而非永久的抗辯權,只能暫時阻止對方當事人請求權的行使。一旦對

方當事人完全履行了合同義務,后履行抗辯權就消失了,當事人應當履行自己的義務。

四、不安抗辯權

1、含義:是指在雙務合同中有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在對方經(jīng)營、財產(chǎn)狀況惡化,有喪失或可能喪失

履行能力之虞時得中止履行自己義務的權利。

2、要件:不安抗辯權必須具備兩個要件:

(1)其一,必須在雙務合同成立后,后履行方發(fā)生財產(chǎn)狀況惡化的情形。我國合同法第六十八條兼

用列舉和概括兩種方式規(guī)定了后履行方出現(xiàn)危及其履行能力的情形,即列舉三種典型的財產(chǎn)狀況惡

化的情形:經(jīng)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chǎn)、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的;嚴重喪失商業(yè)信譽。同時,

抽象地規(guī)定了“其他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形”。關于危及對待給付的惡化事實應于何時

發(fā)生的問題,我國認為應當在締約之后,締約之前,先履行方往往可以基于錯誤或欺詐而撤銷合同,

無行使此抗辯權的必要。

(2)其二,必須是后履行方財產(chǎn)明顯減少而有難以履行的可能。并非所有的可能影響后履行方履約

能力的事實都將引發(fā)不安抗辯權的適用,而是需要該事實達到一定的程度。我國合同法以喪失或可

能喪失后履行方之履約能力為限。

3、不安抗辯權與預期違約的區(qū)別

(1)前提條件不同。英美法的預期違約制度不以雙務合同當事人債務之履行存在先后順序為前提,

不安抗辯權行使的前提條件之一是當事人的債務履行順序存在先后之分。若沒有履行時間的先后順

序,則僅僅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而無發(fā)生不安抗辯權之余地。

(2)適用事由不同。依大陸法,行使不安抗辯權的條件是對方財產(chǎn)在締約后明顯減少并有難為對待

給付的可能。而英美法中的默示毀約所依據(jù)的理由并不限于財產(chǎn)的減少,也包括債務人的經(jīng)濟狀況

不佳、商業(yè)信譽不好、債務人在準備履約以及履約過程中的行為或者債務人的實際狀況表明債務人

存在違約的危險等情況。

(3)過錯是否為構成要件上不同。預期違約制度考慮了當事人的主觀過錯問題。其中,由于明示毀

約是指?方明確地向另方作出其將屆期不履行合同的表示,行為人從事某種積極行為侵害對方的

期待債權,因此,其在主觀上是有過錯的。在默示毀約中,由于要以債務人不按期提供履行保證為

要件,所以,如果債務人不能按時提供履約保證,則表明債務人主觀上存在過錯。相反,大陸法認

為,不安抗辯權的成立無須對方主觀上存在過錯,只要其財產(chǎn)在締約后明顯減少并導致難為對待給

付的危險即可;至于由于何種原因所引起,在所不問。

(4)法律救濟不同。就預期違約制度的救濟方法而言,在明示毀約中,當事人一方明示毀約時,另

一方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利益作出選擇,既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置對方的提前毀約于

不顧而繼續(xù)保持合同的效力,以等待對方在履行期屆至時履約。若對方屆期仍不履約,則提起違約

賠償之訴。在默示毀約中,預見他方將違約的一方當事人可以中止履行合同而請求對方提供履約保

證。如果對方在合理的期限內不能提供履約的充分保證,則可以視為對方毀約,從而解除合同并請

求損害賠償。而在大陸法的不安抗辯權制度中,先行履行一方的救濟方式是該權利人可以中止合同

履行,一旦對方提供充分的擔保,則應繼續(xù)履行自己的債務。如果對方不提供履約的保證,我國合

同法允許權利人解除合同。

第五章合同的解除

一、概述

合同解除,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以后,當解除的條件具備時,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使合

同自始或僅向將來消滅的行為。

二、解除的類型

(1)單方解除和協(xié)議解除;(2)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

三、合同解除的條件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遲延履行;

(4)當事人一方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四、解除的法律后果

返還財產(chǎn)、賠償損失

第六章違約責任

一、概述

1、侵權是侵犯絕對權,違約是侵犯相對權。

2、不真正義務:指其不履行并不導致賠償對方的損失,而是減少自己要求賠償?shù)姆秶?/p>

二、違約責任的形式

1、預期違約

(1)含義:指在履行期限到來之前一方無正當理由而明確表示其在履行期到來后將不履行合同,或

者其行為表明在履行期到來以后將不可能履行合同。預期違約分為明示的預期違約和默示的預期違

約。明示毀約是指當事人一方向對方明確表示將不履行合同,默示毀約是指當事人一方以自己的行

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

(2)明示毀約的構成要件:

第一、明示毀約方必須明確地、肯定地、自愿地、不附加任何條件向對方提出違約的意思表示,如

果毀約方在作出違約表示時附有條件,則其毀約的意圖是不確定的,不構成預期違約。

第二、必須在合同履行期限到來之前向對方表示不履行合同義務,如果在履行期到來后才提出毀約

的屬于實際違約。

第三、必須表示不履行合同主要義務,妨礙對方追求合同的根本目的,如果被拒絕履行的只是合同

部分內容或附屬義務,不構成預期違約。

第四、明示毀約無正當事由,即毀約方無法定的解除權、撤銷權,不可抗力,合同無效等正當理由。

(3)默示毀約的構成要件

第一、?方預見到另一方到合同履行期到來之時將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預見的內容一般包括對

方資金緊張,支付能力欠缺,欠債過多無法清償債務,商業(yè)信用不佳,資產(chǎn)變賣等情況。

第二、一方的預見有確切的證據(jù),預見是?種主觀臆斷,具有強烈的主觀因素,為平衡雙方的利益,

預見方必須以一定的證據(jù)來說明自己判斷的恰當性。

第三、被要求提供履行保證的一方不能在合理的期間內提供充分的保證,若對方在合理的期限內提

供充分的保證,則不構成預期違約。

2、實際違約,在履行期限到來以后,當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都構成實際違約。實際

違約包括拒絕履行、遲延履行、不適當履行、部分履行。

第七章轉讓財產(chǎn)的合同

一、買賣合同

1、賣方的義務:

(1)交付標的物并轉移其所有權的義務;

(2)對標的物瑕疵的擔保義務,包括權利瑕疵擔保義務以及質量瑕疵擔保義務;

(3)按約定的數(shù)量、質量、期限和地點交付標的物;

(4)其他附隨義務,如交付與標的物有關的文件等義務。

2、買賣合同的所有權轉移和風險承擔問題

(1)所有權轉移。

所有權轉移,即標的物的所有權由賣方轉移至買方。根據(jù)我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買賣合同中所有

權轉移的規(guī)則是:

<1》依合同約定時間。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標的物所有權轉移的時間。約定的時間既可以是

某一時間界點,也可以是附轉移條件,待條件成就,所有權轉移。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了所有權轉

移時間的標的物的所有權自該時轉移。

〈2〉交付完成時間。若合同未約定標的物所有權轉移的時間,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轉

移。即交付完成時間為所有權轉移時間。

〈3〉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時間。法律、法規(guī)要求所有權轉移須履行特殊手續(xù)的,則以該特殊手續(xù)辦理

完畢時間為所有權轉移的時間。

(2)風險負擔。

買賣合同申的風險負擔是指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分配給哪?方當事人負擔。依照我國合同

法,風險負擔的規(guī)則是:

〈1〉標的物毀損十天失的風險,交付前由賣方負擔;交付后由買方負擔。但當事人另有約定或法

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2〉因買方的過錯使標的物不能按照約定的期限交付的,買方應承擔自約定交付之口至實際交付

時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負擔。

<3>賣方出賣運輸途中的標的物,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自合同生效時

起由買方負擔。

<4>合同未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標的物由賣方運輸?shù)?,賣方將標的物交付第?承運人后,

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買方負擔;未約定由賣方運輸?shù)?,賣方將標的物置于交付地點,買方違反

約定沒有接受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自違反約定之日起由買方負擔。

<5>因標的物的質量不符合質量要求,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買受人拒絕接受或解除合同的、

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賣方承擔。

<6>賣方禾按約定交付有關標的物單證和資料的,不影響標的物毀損、滅失風險的轉移。

3、瑕疵擔保責任

(1)物的擔保:表面瑕疵和隱蔽瑕疵

(2)權利擔保:無處分權、共有、權利上有負擔(如抵押等)、知識產(chǎn)權問題

4、合同法與拍賣法的關系:

案例:拍賣行拍賣鷹品

(1)適用消法還是拍賣法?

(2)拍賣行是否承擔瑕疵擔保責任

(3)出賣人是否欺詐?

二、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

未付電費,停電造成損失由誰承擔?

供電人因供電設施計劃檢修、臨時檢修、依法限電或者用電人違法用電等原因,需要中斷供電時,

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事先通知用電人。未事先通知用電人中斷供電,造成用電人損失的,應當承

擔損害賠償責任。

規(guī)定了催告程序,合理期限是多少?國務院條例30天,電力部3—7天

三、贈與合同

1、贈與合同的特征

2、死因贈與和遺贈的區(qū)別:遺贈是單方法律行為,贈與是雙方法律行為;遺贈以遺囑的方式為之,

受繼承法調整,贈與以合同的方式為之,受合同法調整;死因贈與是以贈與人死亡作為受贈人取得

贈與物所有權的條件。

第八章、財產(chǎn)使用合同

一、租賃合同

1、租賃合同的特征

2、租賃權的物權化

3、優(yōu)先購買權

二、融資租賃合同

三、借用合同

第九章完成工作合同

一、承攬合同

1、承攬合同的特征

2、承攬合同中的風險承擔

二、建設工程合同

1、承包人的侵權責任

2、合同法第286條規(guī)定的優(yōu)先權的性質以及與其他權利沖突問題

(1)權利的性質,學界有三種觀點:留置權、法定抵押權、優(yōu)先權

(2)若建筑物上同時存在其他擔保物權,則產(chǎn)生擔保物權的沖突問題

第四編物權法

一、物權法的制定及其發(fā)展趨勢

物權法的發(fā)展趨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物權的社會化趨勢。物權法中的所有權絕對原則是近代民法的三大原則之一。認為所有權先于

國家而生,國家系為保護所有權而存在,所有權為神圣不可侵犯之權利,所以所有權之行使應不受

任何限制。但是所有權絕對卻導致兩種不良后果:其所有人不僅對所有物得直接的任意的支配,

即對他人亦可間接的發(fā)揮其威力。因此,經(jīng)濟上的強者不免對弱者進行欺凌,導致社會的不公;其

所有權系絕對的權利而不含任何義務,則所有權人行使權利是其自由,不行使權利也是其自由,

因而導致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于是,所有權社會化思想應運而生。所謂所有權社會化思想,特別

強調所有權行使的目的,不僅應為個人的利益,同時亦應為社會公益,進而主張所有權本身包含義

務成分。各國在公法方面通過各種行政管制措施,私法方面通過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以及

權利濫用之禁止原則,對所有權的行使進行限制。此即所謂物權的社會化;

(2)物權的價值化趨勢。本來的物權屬于對物進行現(xiàn)實支配的實體權。但是,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

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有了極大的發(fā)展。物權由原來注重對標的物的現(xiàn)實支配,演變?yōu)樽⒅厥杖〈鷥r

或獲取融資的價值權。此即所謂物權的價值化趨勢;

(3)物權的國際化趨勢。所有權通常重在土地,土地為不可移動之物,故物權法本質上最具有固有

法的色彩。但是為確保物權之效力和交易安全,物權法定主義應運而生,不僅物權種類逐漸減少,

物權內容也日趨統(tǒng)、隨著國際貿易的發(fā)達,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日趨統(tǒng)、遂造成物權的國際化

趨勢,各國的物權法制度已大同小異。

適應物權法的上述趨勢,我國的物權立法應該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1)堅持以權利為本位。強調對公民法人民事權利保護的同時,也要兼顧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益;

(2)適應物權的價值化趨勢,注重擔保物權制度,盡量規(guī)定適應現(xiàn)代化市場經(jīng)濟要求的擔保物權種

類;

(3)適應物權的國際化趨勢,在物權的種類和內容上與國際接軌。

二、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1、物權法定主義

(1)法定的內容:物權的內容;物權的種類;物權的效力;物權的公示

(2)物權法定的法理基礎:物權的優(yōu)先效力

(3)物權法定的原因:建立物權體系;有效利用社會資源;推動改革深入。

2、一物一權主義

(1)一物之上只有一個所有權;

(2)一物之上不得設立兩個互相沖突的物權。

3、物權的公示和公信原則

三、物權的客體

有價證券是表示一定的財產(chǎn)權利的書面憑證,權利人行使權利必須持有證券,原則上不得高開證券

行使權利。有價證券具有以下特征:

(1)有價證券與其所載的財產(chǎn)權利不能分離,持有證券即可享受其所載的權利,否則即喪失其權利;

(2)有價證券的持有人只能向特定的對有價證券負有支付義務的人主張證券上所載的權利;

(3)對有價證券負有支付義務的人所負的義務屬于單方義務,義務人無權要求有價證券持有人支付

對價。

四、物權的效力

物權的排他效力、優(yōu)先效力、追及效力、請求權效力

五、物權的變動

物權變動的規(guī)則:

(1)債權意思主義;

(2)對抗主義;

(3)折衷主義或要件主義;

(4)物權意思的形式主義。

六、所有權制度

1、取得時效

取得時效是指無權利人以行使所有權或其他財產(chǎn)權利的意思,公然、和平、持續(xù)的占有他人之物,

經(jīng)過法定期間即取得該物的所有權或其他權利的法律制度與法定時效相比較,其特點在于:

(1)起源不同,取得時效起源于十二銅表法前的習慣規(guī)則,而消滅時效則起源于裁判官法之出訴期

限;

(2)構成要件不同,取得時效以占有之事實狀態(tài)為要件,消滅時效以權利不行使的事實狀態(tài)為要件;

(3)法律效果不同,取得時效是權利取得的依據(jù),消滅時效為權利消滅之原因;

(4)取得時效中的占有須以當事人的故意為前提,即以行使權利的意思公然占有,消滅時效對占有

的主觀狀態(tài)在所不問。

2、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是指數(shù)人區(qū)分一建筑物而各專有其一部,就專有部分有

單獨所有權,并就該建筑物及其附屬物的共有部分,除另有約定外,按其專有部分比例共有的建筑

物所有權。

3、善意取得

基于法律行為有償受讓動產(chǎn)且已占有該動產(chǎn)的善意受讓人,即使讓與人無處分權,仍取得該動產(chǎn)的

所有權。

受讓人在受讓動產(chǎn)時不知讓與人無處分權且無重大過失,為善意。

動產(chǎn)上的笫三人權利于善意受讓人取得該動產(chǎn)所有權之時消滅。

4、先占

先占,指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占有無主的動產(chǎn)而取得其所有權的事實。任何占有均推定為以所

有的意思占有,提出相反主張者應負舉證責任。

七、共有

1、共同共有

2、按份共有

3、準共有:對所有權以外的財產(chǎn)權按份共有?或公同共有的情形。

八、用益物權

1、永佃權:是指以支付地租為代價在他人所有的土地上進行永久性耕種或畜牧的權利。

2、用益物權和擔保無權的區(qū)別

兩者的區(qū)別表現(xiàn)在:

(1)對標的物進行支配的方面有所不同,用益物權對物的使用價值進行支配,擔保物權則著重于物

的交換價值;

(2)用益物權為獨立物權,擔保物權為從屬物權;

(3)權利實現(xiàn)的時間不同,用益物權的取得與實現(xiàn)之間并無時間間隔,而擔保物權則不同;

(4)占有在權利行使中的地位不同,用益物權之行使以占有為前提,而擔保物權,除留置權、質權

必須占有外,其他均不以直接占有為必要;

(5)二者在物上代位性上不同,擔保物權具有物上代位性,而用益物權則因標的物的滅失,確定的、

終局的歸于消滅。

3,典權

回贖:是指出典人以原典價贖回典物。

九、占有

十、其他物權

空間權:是指以土地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