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食葉害蟲識別與防治食葉害蟲
食葉害蟲是指危害林木葉片的一類害蟲。主要分屬四個目:直翅目(蝗蟲)、鱗(蛾、蝶)、鞘(葉甲、象甲)、膜(葉蜂)、雙(潛葉蠅)、竹節(jié)蟲等。食葉害蟲發(fā)生的特點:1、咀嚼式口器,幼蟲為主要危害期,葉甲、蝗蟲的成、幼蟲同時危害,初期性害蟲。2、營裸露生活,少數(shù)卷葉、潛葉危害,受環(huán)境因子影響較大,蟲口消長明顯。3、繁殖量大,具有主動遷移、迅速擴大危害的能力4、食葉害蟲的發(fā)生多具有階段性和周期性。5.初期害蟲,被害狀明顯,為次期害蟲侵入提供條件。食葉害蟲防治方法1.林業(yè)技術(shù)措施:對有在土中越冬和在土中化蛹習性的昆蟲如刺蛾、尺蛾、毒蛾、天蛾等可采用冬墾松土,挖蛹、挖卵塊(竹蝗),清理枯枝落葉措施(防治竹織葉野螟)2.物理防治:有趨光性-燈誘(如蛾類成蟲);糖醋液誘殺有該趨性昆蟲-白裙褚夜蛾成蟲;人工法:摘除蟲囊(袋蛾);群集-摘蟲葉(刺蛾、茶毛蟲、葉蜂)、除蟲繭(刺蛾、蠶蛾);假死性-振落捕捉(葉甲)3.生物防治保護利用天敵;用微生物制劑如Bt粉、白僵菌(春天時)防治。4.化學防治用具有胃毒、觸殺作用的殺蟲劑(潛葉蛾用內(nèi)吸劑)如敵敵畏、敵百蟲、殺螟松、馬拉硫磷、辛硫磷、吡蟲啉、殺蟲凈、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進行防治。常見食葉害蟲及控制技術(shù)一、袋蛾類
雌雄異型。雄蟲具翅,翅上稀被毛和鱗片。觸角雙櫛狀。雌蟲足、翅退化,幼蟲形,和幼蟲一樣在護囊內(nèi)生活.
幼蟲吐絲綴葉,造袋囊隱居其中,取食時頭胸伸出袋外。大袋蛾護囊
呈紡錘形(50mm以上),雄蟲護囊長約52mm,雌蟲護囊長約62mm,護囊上常有較大的碎片和小枝條,排列不整齊。生活史及習性:1年1代,以老熟幼蟲在護囊中越冬。幼蟲藏匿于囊內(nèi),取食遷移時均負囊活動。黛袋蛾護囊
呈長錐狀,袋囊長22—50mm,褐色,囊外附綴破葉,有時粘有全葉。生活史及習性:1年1代,以老熟幼蟲在護囊中越冬。幼蟲藏匿于囊內(nèi),取食遷移時均負囊活動。(二)茶袋蛾護囊長25~30mm,囊外緊貼一層縱列長短不齊的小枝?!旧盍曅浴繌V西一年發(fā)生3代,以老熟幼蟲越冬。越冬幼蟲于3月化蛹,4月上旬成蟲羽化并產(chǎn)卵。幼蟲為害至11月中、下旬。越冬前幼蟲用長10-20mm的絲束,將護囊垂掛于林木小枝上。卵產(chǎn)于護囊內(nèi)蛹殼中?!咀R別特征】圖示桉袋蛾(小袋蛾)蠟彩袋蛾:囊袋鐵釘狀白囊袋蛾護囊長30㎜,長圓錐形,灰白色?!舅蚨觐惪刂萍夹g(shù)】(1)冬季和早春人工摘除越冬蟲囊,消滅越冬幼蟲。平時也可結(jié)合日常管理工作,順手摘除蟲囊。(2)藥劑防治。噴施8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或50%殺螟松乳油1000~2000倍液。(3)保護利用天敵。蓑蛾卵期有赤眼蜂、黑卵蜂、幼蟲、蛹期有寄生蜂、寄蠅等天敵,尤其傘裙追寄蠅寄生率高達50%以上,應注意保護利用。另可采用微生物制劑防治蓑蛾幼蟲,如核型多角體病毒,青蟲菌等。(4)利用黑光燈或性信息素誘殺成蟲。二、尺蛾類分類地位:鱗翅目尺蛾科尺蛾類害蟲的主要識別特征:體細長。翅大而薄,前后翅顏色相似并常有波紋相連。幼蟲體長條形,只有2對腹足。尺蛾類代表種油桐尺蠖油桐尺蠖一年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次年3月底開始出現(xiàn)成蟲。第1代幼蟲5月出現(xiàn),11月上旬開始化蛹越冬。成蟲有趨光性。產(chǎn)卵于樹干縫隙內(nèi)、叢枝間、葉背或土隙中.幼蟲共6齡,3齡分散老熟后多在樹蔸附近3-6厘米深土內(nèi)化蛹?!究刂萍夹g(shù)】(1)結(jié)合冬季中耕撫育,消滅越冬蛹;在樹蔸周圍培土稍填壓,可阻止成蟲羽化出土。(2)應用黑光燈誘殺成蟲。(3)雨后噴含孢子100億/克的白僵菌粉或噴500倍菌液殺幼蟲;亦可噴蘇云金桿菌劑。(4)應抓住第一、二代的防治,降低蟲口基數(shù)。幼蟲期藥劑防治應在3齡分散之前,噴灑50%殺螟松乳油、80%敵敵畏乳油、90%敵百蟲、50%辛硫磷乳油、50%亞胺硫磷乳油1000-2000X,均有良好的效果刺蛾類(一)刺蛾類概述屬鱗翅目刺蛾科。中型,觸角線狀,雄蛾狀櫛齒狀。翅寬而密被厚鱗片,多呈黃、褐色或綠色;幼蟲蛞蝓形,頭內(nèi)縮,胸足退化,腹足吸盤狀。體上常具有瘤和枝刺。蛹外常有光滑堅硬的繭。識別特征成蟲體橙黃色。觸角絲狀。前翅黃褐色,基半部黃色,端半部褐色,有兩條暗褐色斜線,在翅尖上匯合于一點,呈倒“V”字形,內(nèi)面一條伸到中室下角,為黃色與褐色的分界線,后翅灰黃色。老熟幼蟲體長16~25mm,黃綠色。體背面有一塊紫褐色“啞鈴”形大斑。蛹黃褐色,繭灰白色,繭殼上有黑褐色縱條紋,形似雀蛋。黃刺蛾
(3)生活習性
1年1~2代,以老熟幼蟲在枝叉等處結(jié)繭越冬,翌年5~6月份化蛹,6月出現(xiàn)成蟲,成蟲有趨光性。卵散產(chǎn)或數(shù)粒相連,多產(chǎn)于葉背。卵期5~6d。初孵幼蟲取食卵殼,而后在葉背食葉肉,4齡后取食全葉。7月份老熟幼蟲吐絲和分泌粘液做繭化蛹。褐邊綠刺蛾扁刺蛾【刺蛾類的防治措施】(1)消滅越冬蟲繭??山Y(jié)合撫育修枝、松土等進行,特別是黃刺蛾繭目標明顯,可人工剝殺蟲繭。(2)人工摘除蟲葉。初孵幼蟲有群集習性,且目標明顯,可結(jié)合管理人工摘除。(3)藥劑防治。噴施Bt乳制5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制3000倍液、50%馬拉硫磷或50%殺螟松1000~2000倍液。(4)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三.毒蛾類分類地位:鱗翅目毒蛾科毒蛾類害蟲的主要識別特征:體中型。喙退化。觸角櫛狀或羽狀。休止時,多毛的前足向前伸出。幼蟲生有毛瘤或毛刷、毛束,第6、7腹節(jié)背面中央各有1個翻縮腺。棉古毒蛾幼蟲老熟幼蟲體長36mm,淺黃色,有稀疏棕色毛;背線及亞背線棕色,前胸背面兩側(cè)和第八腹節(jié)背面中央各有1棕色長毛束,第一至四腹節(jié)背面各有1黃色刷狀毛,第一,二腹節(jié)兩側(cè)各有1灰白色長毛束;頭部桔紅色;翻縮線紅褐色。松茸毒蛾
成蟲體長15-21mm,翅展40-60mm?;液谏G俺峋哂胁伙@著的波狀斑紋,后翅近前緣中間有1個深灰斑;前后翅從反面看,中央均有1個顯著的灰黑斑。幼蟲體長35-45mm。頭殼紅褐色,體黃褐雜有黑色斑紋及條紋,散生黑色長毛,在前胸背面兩側(cè)和第八腹節(jié)背面各生黑色長毛束。腹部1~4節(jié)背生黃褐色毛叢豎立如馬鬃。第七節(jié)背面有一翻縮腺,受驚時外露。茶毛蟲(油茶毒蛾)
成蟲:雌蛾體長10—13毫米,翅展28-32毫米。體黃褐色,觸角雙櫛齒狀。前翅黃色,翅面散生黑褐色小點,中央隱約有2條黃色橫帶,頂角附近有2個黑斑。幼蟲:老熟幼蟲體長18-20毫米,在4-11節(jié)背面各橫列黑毛瘤4個,中央2個較大,其中又以4-5節(jié)及11節(jié)背線與亞背線的瘤為最大。【生活習性】廣西南部1年發(fā)生4代,以蛹越冬。3月下旬羽化。幼蟲危害期為4-5月,廣西北部、湖南、江西、浙江等地1年發(fā)生3代,第1代幼蟲5-6月危害,第2代幼蟲7-8月危害,第3代幼蟲10月危害,卵期一般5-6天;幼蟲期30-60天,越冬幼蟲期150天,蛹期12-14天,越冬蛹期120-150天;成蟲壽命7天左右。成蟲卵聚產(chǎn)于松針上,成蟲有趨光性。幼蟲多在清晨孵化,孵出后先群集取食卵殼,然后取食針葉1側(cè),形成缺刻。1-2齡幼蟲有吐絲下垂的習性,隨風飄散傳播至周圍松樹,2齡時咬斷針葉,殘留1.5-4mm,3齡后食光全葉。老熟幼蟲在樹皮縫隙、針葉叢或附近石塊下、土洞內(nèi)及枯枝落葉間結(jié)繭化蛹?!径径觐惖姆乐未胧浚?)燈光誘殺成蟲。(2)潮濕季節(jié)可撒施白僵菌。在高溫季節(jié)可噴布蘇云金桿菌類制劑使幼蟲和蛹感染致死。(3)保護利用天敵。(4)幼蟲大發(fā)生時及時噴90%敵百蟲晶體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毒殺幼蟲。四.夜蛾類分類地位:鱗翅目夜蛾科夜蛾類害蟲的主要識別特征:中至大型,體翅多暗色,常具斑紋。喙發(fā)達。幼蟲體粗壯。光滑少毛,顏色較深。腹足3—5對,第1、2對腹足常退化或消失。趾鉤為單序中帶。
斜紋夜蛾成蟲體長14~20㎜,翅展33~42㎜。胸、腹部深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毛叢。前翅黃褐色,多斑紋,外橫線間從前緣伸向后緣有3條白色斜線,故名斜紋夜蛾。后翅灰白色。幼蟲老熟幼蟲38~51㎜,頭部淡褐色至黑褐色,胸腹部顏色多變。一般為黑褐色至暗褐色,背線及亞背線灰黃色,每節(jié)有一對黑褐色半月形的斑紋。白裙赭夜蛾【生活習性】1年發(fā)生2~6代。幼蟲危害期一般在每年5~11月。成蟲飛翔力強,趨光性強卵產(chǎn)于葉背或葉面。初齡幼蟲取食葉肉,3齡后取食全葉,各齡幼蟲遇驚擾即口吐褐液。靜息時,先在葉面吐絲作墊,然后停息其上;大齡幼蟲白天常躲伏在綴葉中;末齡幼蟲胸部向上膨大成直徑10毫米的圓球,在綴葉內(nèi)結(jié)繭。春夏季強度干旱常導致該蟲大發(fā)生?!疽苟觐惪刂萍夹g(shù)】(1)清除園圃內(nèi)或林分雜草或于清晨在草叢中捕殺幼蟲;(2)人工摘除卵塊、初孵幼蟲或挖蛹。(3)燈光誘殺成蟲或利用趨化性,用糖醋液誘殺(糖:酒:水:醋=2:1:2:2,混合液加入少量敵百蟲)。(4)初孵幼蟲期及時噴藥,如50%馬拉硫磷乳油500~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6000倍液、5%定蟲隆乳油1000~2000倍液。(5)注意保護天敵。五、枯葉蛾類分類地位:鱗翅目枯葉蛾科枯葉蛾類害蟲的主要識別特征:中至大型,體粗壯多毛。觸角雙櫛齒狀。喙退化。無翅韁,后翅肩角擴大。幼蟲多長毛,中后胸具毒毛帶,腹足趾鉤2序中帶。馬尾松毛蟲松毛蟲危害,不僅造成經(jīng)濟損失,還造成水土流失。二零二零年三月三、生活史及習性1、生活史:廣西一年1-5代,桂林1-2;柳州2-3;南寧3-4;欽州、合浦4-52、習性:卵5-6天;幼蟲45-54天;蛹12-17天;成蟲4-10天。成蟲產(chǎn)卵于受害輕的松林;1-2齡幼蟲:群集,食葉的邊緣,卷曲,吐絲下垂;3-4齡幼蟲:食整葉,分散,受驚彈跳下落;5-6齡幼蟲:食量大,喜食老葉,受驚卷首挺胸表示反抗;越冬幼蟲:蟲齡整齊(3齡)群集于針葉叢或2M以下的樹皮裂縫中越冬。四、發(fā)生與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林木組成:(混交)地形地勢:深山安全區(qū)(800M以上);淺山偶發(fā)區(qū)(500-800);丘陵猖獗區(qū)(200以下);發(fā)源地為四周環(huán)山的馬蹄形陽波山谷。氣候條件:高溫、干旱、短時暴雨,光足有利發(fā)生。天敵:赤眼蜂、大黑螞蟻、鳥類、姬蜂、白僵菌五、防治方法(一)原則1、確定防治重點,控制常災區(qū)發(fā)源地;2、加強測報,抓好越冬代的防治;(二)林業(yè)技術(shù)措施3、營造混交林;(三)物理防治4、黑光燈誘殺成蟲;5、人工摘卵塊、繭或捕殺群集幼蟲;(四)生物防治4、冬春季噴撒白僵菌;(放粉炮)5、噴蘇云金桿菌(夏季)每ML菌液1-2億孢子;6、保護和利用天敵;(赤眼蜂、灰喜雀、大黑螞蟻);(五)化學防治7、放殺蟲煙劑(敵敵畏、敵百蟲);10、化學藥劑防治2.5%敵殺死;90%敵百蟲晶體;30%敵百蟲粉;滅幼尿1號1000倍葉甲類分類地位:鞘翅目葉甲科葉甲類害蟲的主要識別特征:成蟲體小至中型,常具有金屬光澤。觸角絲狀,一般短于體長之半,不著生在額的突起上。復眼圓形,不環(huán)繞觸角。跗節(jié)“似為4節(jié)”。幼蟲肥壯,具3對胸足。植食性。
八角葉甲為例【分布與危害】廣西各地八角種植區(qū)均有發(fā)生。幼蟲和成蟲食害八角葉片和嫩梢。嚴重時葉片被吃光,造成果實歉收,甚至植株枯死?!咀R別特征】見圖【生活習性】一年發(fā)生1代,以卵在當年生的小枝椏間或葉腋內(nèi)越冬。3月中旬至4月中旬為幼蟲為害期,在深土中營造土室化蛹,5月中旬至8月中旬為成蟲為害期。卵期246-254天,幼蟲共3齡,歷期27-38天,預蛹期10-12天,蛹期8-16天,成蟲期50-65天。成蟲飛翔力不強,有假死性,遇驚擾時即墜落,稍后又起飛。卵一般以30-35粒聚集成塊,外覆有一層灰褐色膠粘物。初孵幼蟲常群集于嫩梢上取食,老熟幼蟲受觸動即卷縮假死。稍停又爬行.【葉甲類的防治措施】(1)消滅越冬蟲源。清除墻縫、石磚、落葉、雜草下等處越冬的成蟲,減少越冬基數(shù)。(2)人工震落捕殺成蟲或人工摘除卵塊。(3)化學防治:各代成蟲、幼蟲發(fā)生期噴灑2.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2.5%溴氰菊酯2500倍液。葉蜂類分類地位:膜翅目葉蜂總科葉蜂類害蟲的主要識別特征:體小而粗壯。觸角絲狀。胸腹連接處不縊縮。幼蟲多足型,具6—8對腹足。以浙江黑松葉蜂為例【生活習性】廣西柳州1年發(fā)生4代,以預蛹在繭內(nèi)越冬。結(jié)繭于針葉叢間或枝杈處。成蟲產(chǎn)卵于針葉組織中,每雌產(chǎn)卵90粒左右。幼蟲具群集性,一般以在樹的向陽面為多,1齡幼蟲僅能在當年生針葉上取食,2齡幼蟲可以取食老葉。薔薇三節(jié)葉蜂【葉蜂類的防治措施】(1)冬春季結(jié)合土壤翻耕消滅越冬繭。(2)尋找產(chǎn)卵枝梢、片葉人工摘除卵梢、卵葉或孵化后尚群集的幼蟲。(3)幼蟲危害期噴灑50%殺螟松乳油1500倍,或20%殺滅菊酯乳油2000倍液。
竹蝗類以黃脊竹蝗為例【分類地位】直翅目蝗科【分布與危害】主要為害毛竹、水竹、淡竹、剛竹等。亦為害禾本科植物。成、若蟲取食竹葉及嫩梢,受害時竹林形如火燒。新竹被害易枯死,壯竹被害發(fā)新筍少,被害竹竿內(nèi)往往積水,竹纖維遭破壞,不能利用。全國各地有分布,在廣西桂北、桂中常嚴重成災。
【識別特征】圖示【生活習性】1年1代,以卵塊在土中越冬,5月初孵化,1齡跳蝻盛期為5月中旬,2齡5月下旬,,3齡6月上旬,4齡6月中旬,5齡6月下旬,成蟲于7月開始羽化。初孵若蟲多群集在小竹及雜草上為害,3齡以后上大竹,若蟲有群集性,成、若蟲均有食尿臭咸味物的嗜好。成蟲取食20天左右性成熟,交配后不再遷移,選擇向陽山腰,山谷間的茂密竹林附近群集產(chǎn)卵,產(chǎn)卵后即在附近死亡,遍地皆是蟲尸。高溫干旱的年份適宜蝗卵孵化,氣溫較高時,竹蝗取食量增大,生長發(fā)育迅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陶瓷行業(yè)品牌授權(quán)與特許經(jīng)營合同
- 2025車庫租賃合同智能停車系統(tǒng)集成服務范本
- 銷售合同范本
- 國道210西安過境公路工程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
- 深??碧皆O備租賃協(xié)議
- 濟鋼股份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刨花流量計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螺旋式普通晶閘管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薄層液基細胞涂片系統(tǒng)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黑金屬水基防銹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版校園樂器銷售代理與服務協(xié)議3篇
- DB11-T 1004-2023 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檢查評定技術(shù)規(guī)程
- 2024-2025年天津河西區(qū)七年級上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含答案)
- 預制板粘貼碳纖維加固計算表格
- 2025年海南農(nóng)墾自然資源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筆試題
- 2023CSCO兒童及青少年白血病診療指南
- 醫(yī)療垃圾轉(zhuǎn)運流程
- 礦棉板模板施工合同
- DB31∕T 1148-2019 水量計量差錯的退補水量核算方法
- 2025蛇年元旦晚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