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基本知識與技能》 獲獎_第1頁
《木工基本知識與技能》 獲獎_第2頁
《木工基本知識與技能》 獲獎_第3頁
《木工基本知識與技能》 獲獎_第4頁
《木工基本知識與技能》 獲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五節(jié)鑿削第二章木工基本工具及其使用

鑿子是傳統(tǒng)木工工藝中用于鑿眼、挖空、剔槽、鏟削的加工工具。鑿子是最易使人受傷的工具之一,故操作時必須特別謹慎,按規(guī)范操作。一、鑿的種類與用途鑿的種類較多,根據(jù)形狀和用途分以下幾種,每一種鑿又可依刀刃寬度分為數(shù)種規(guī)格。1.打鑿:適宜敲打,又稱孔鑿。主要用于鑿削榫孔或狹窄的溝槽。刃角的角度約為300-350左右,通常柄用硬木制成,頂端裝有鐵環(huán)以保護鑿柄。2.薄鑿,又稱鏟鑿。刀刃長而薄,以手推為主,不適合用鐵錘敲打。刀刃角度約為200-350左右。通常用于修銷無法刨削處。3.斜邊鑿:刀刃長而薄,主要用于修整。4.圓鑿:有內(nèi)圓鑿和外圓鑿兩種,主要用于修整曲面或雕刻。圖2-27各種寬度打鑿圖2-28各種鑿

鑿主要由鑿刀和鑿柄組成(如圖2-29所示),鑿子的鋼面不僅影響切削效率,同時是鑿切的基準面,所以必須平直,因為向下鑿切時鋼面具有導(dǎo)向作用。鑿柄由硬木制成,頂端裝有鐵環(huán),因頂端常受錘打容易崩裂,必須裝鐵環(huán)加以強化。鑿褲是裝鑿柄的孔,要選鍛造扎實整齊光滑無裂紋的。這樣可以保證鑿子的使用壽命。刃身部分要選齊整厚實的,剛性好和熱處理好的,和刨刃的要求一個樣。鑿囿的鐵圈要圓滑,略窄不易太寬,鑿柄也需圓潤光滑。二、鑿的組成圖2-29鑿的組成三、鑿削的使用

1.鑿削方法:打眼(又稱鑿孔、鑿眼)前應(yīng)先劃好眼的墨線,木料放在墊木或工作凳上,打眼的面向上,人可坐在木料上面,如果木料短小,可以用腳踏牢(如圖2-30所示)。打眼時,左手緊握鑿柄,將鑿刃放在靠近身邊的橫線附近(約離橫線3—5mm),鑿刃斜面向外。鑿要拿垂直,用斧或錘著力地敲擊鑿頂,使鑿刃垂直進入木料內(nèi),這時木料纖維被切斷,再拔出鑿子,把鑿子移前一些斜向打一下,將木屑從孔中剔出。以后就如此反復(fù)打鑿及剔出木屑,當鑿到另一條線附近時,要把鑿子反轉(zhuǎn)過來,鑿子垂直打下,剔出木屑。當孔深鑿到木料厚度一半時,再修鑿前后壁,但兩根橫線應(yīng)留在木料上不要鑿去。圖2-30鑿削姿勢三、鑿削的使用

打全眼時(鑿?fù)缚祝?,?yīng)先鑿背面,到一半深,將木料翻身,從正面打鑿(如圖2-31所示),這樣眼的四周不會產(chǎn)生撕裂現(xiàn)象。鑿不透孔時,要注意深度,隨時測量深度,并將木屑清理掉。圖2-31鑿?fù)缚琢鞒虉D2-32鑿?fù)缚琢鞒倘㈣徬鞯氖褂?/p>

2.鑿削時的注意事項(1)孔的左右壁應(yīng)平直、前后壁的中間稍微凸出(如圖2-32所示),切不可中間凹陷。(2)以鐵錘打擊鑿頂時,應(yīng)注視刃口處。若注視鑿頂,則易刃口擺動,而鑿錯位置。(3)每一次鑿切,要搖動一下鑿,否則容易使鑿夾在孔內(nèi),不易拔出(如圖2-32所示)。(4)不能將薄鑿當作打鑿用,以免折斷或刃口缺角。對于較窄小的鑿子,不要太用力扳動而造成鑿子折斷。三、鑿削的使用

3.安全使用規(guī)則(1)不可勉強使用不銳利的鑿子,因為較鈍的鑿子刃口容易打滑,極易傷人。(2)握鑿子時,禁止跑步,禁止將鑿子放入口袋。(3)不用時,應(yīng)把鑿子放在工作臺上或置于工具箱內(nèi),刃口不可外露。(4)把鑿子遞給別人時,刃口應(yīng)朝向自己。1.下列有關(guān)鑿孔操作的說法不對的是()A.對于長木料,人可坐在上面鑿孔;對于短木料,可用腳踏住鑿孔B.鑿孔時,木料要放平整,否則易造成孔眼歪斜C.鑿孔時,鑿子的斜面朝身體方向,平面向外,用斧或錘敲打鑿柄D.鑿?fù)缚讜r,先打半深,翻過來再鑿另一面,以防撕裂2.鑿子是最易使人受傷的木工工具之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把鑿子遞給別人時,刃口應(yīng)朝向自己。

B.不可勉強使用不銳利的鑿子C.禁止將鑿子放入口袋D.應(yīng)把鑿子放在工作臺上或置于工具箱內(nèi),刃口不可外露。鞏固練習(xí)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