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輪復習教學案一體化必修上(自然地理)-必修第一單元_第1頁
高三地理一輪復習教學案一體化必修上(自然地理)-必修第一單元_第2頁
高三地理一輪復習教學案一體化必修上(自然地理)-必修第一單元_第3頁
高三地理一輪復習教學案一體化必修上(自然地理)-必修第一單元_第4頁
高三地理一輪復習教學案一體化必修上(自然地理)-必修第一單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地理一輪復習教學案一體化(自然地理)

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

1.1人類認識的宇宙

【考點搜索】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個天體: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地球是太陽

系中的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給了一個發(fā)展的觀念,即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不斷地得到修正,不斷地接近

真理。地球宇宙環(huán)境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兩點:(1)宇宙是物質的;(2)宇宙物質處于不

斷的運動和發(fā)展中,并且是有規(guī)律的。地球在宇宙中究竟是怎樣的一顆行星?教材通過

與其他行星進行比較,說明了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正確認識宇宙的概念、人類對宇

宙的認識過程、地球在太陽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等,是樹立正確的宇宙觀,培養(yǎng)辯證

唯物主義觀念的重要內(nèi)容。

?知識綱要

r天體:概念和類別

所觀測到的宇宙t天體系統(tǒng)

日地距離:1.496億千米,即一個天文單位

地球的普通性:質量、體積、平均密度、運動特征介于九大行星之間

地球的特殊性:擁有生命,尤其是高級智慧生物

宙穩(wěn)定的太陽光照?穩(wěn)定安全的

中<地球上擁有安全的行星際空間J宇宙環(huán)境

的生命的條件《日地距離適中

地質量體積適中[自身適當?shù)臈l件

球水的存在

I海洋的形成J

最初生命的出現(xiàn)

?重要圖釋

1、圖1.1”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

宇宙中存在有許許多多的物質,我們把它們通稱為天體。它們分別是:星云、恒星、

行星、衛(wèi)星、小行星、流星體、彗星、星空間的氣體和塵埃等。

2、圖1.3”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九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

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另外還有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天體圍繞太陽公轉,構成太

陽系。太陽系的范圍大?。黑ね跣鞘蔷嚯x太陽最遠的行星,軌道直徑約為120億千米。

據(jù)圖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①九大行星繞日公轉兒乎處在同一平面上,且公轉

方向一致,地球與太陽及八大行星、小行星、哈雷彗星之間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因此

地球處于一種比較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中;②地球與太陽距離適中。

對比思考:其它星球為何沒有生命,最可能有生命的行星是哪顆?(水星金星太熱,

遠日行星太冷。巨行星質量太大,氣體可能過于厚重?;鹦巧嫌猩目赡苄宰畲螅?/p>

的環(huán)境與地球相仿。)

【學習策略】

自主學習、探究討論: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天文知識,且有關宇宙的資料和圖片也

很多,學習時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探討,著重討論天體之間相互關系以及地球存在生命

的原因等。

【教學內(nèi)容】

一、人類目前觀測到的宇宙

1、列舉出宇宙中都有什么形態(tài)的物質存在

晴朗的夜晚,仰望天空會發(fā)現(xiàn)多種天體,它們是:塊狀的星云、閃爍的恒星、明亮

的行星、衛(wèi)星、小行星、流星體、彗星、星空間的氣體和塵埃等。

強調:地球是一個普通天體。這是站在宇宙的角度客觀觀察地球的第一步。

2、天體與天體之間有無關系,是什么關系?

[經(jīng)典例題1]在圖1T中填寫出“天體系統(tǒng)”的組成。

圖1T

解析:總星系是人類觀測到的最高級別的天體系統(tǒng),它包括銀河系和河外星系。銀河系

包括太陽系和除太陽系以外的其他恒星世界。太陽系包括太陽、九大行星、彗星、流星

體、小行星以及氣體和塵埃等物質。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答案: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依次是:河外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太陽,彗星、流星體、

小行星以及氣體和塵埃等。

小知識:

1光年=29.9792458萬千米秒(光速)X365X24X60X60

=94605億千米

以下距離的光行時間:

月球一一地球1秒多

地球---太陽8分鐘

太陽一一比鄰星4.2光年(比鄰屋是距太陽系最近的恒星)

系統(tǒng)空間尺度系統(tǒng)容量

地月系38.4萬千米(半徑)

太陽系120億千米(直徑)九大行星及其他天體

銀河系(河外星系)7萬光年(直徑)2000多億顆恒星

總星系200億光年(半徑)10億個星系

活動:地球半徑(6371千米)/太陽半徑(69.6萬千米)=

太陽系直徑(120億千米)/銀河系直徑。萬光年)=

銀河系直徑(7萬光年)/總星系半徑(200億光年)=

地球半徑(6371千米)/總星系半徑(200億光年)=

結論:地球在宇宙中是滄海?粟。

二、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

(1)光照條件穩(wěn)定從地球產(chǎn)生到地球上有生物,在這段時間里,太陽沒有明顯的

變化,地球所處的光照條件一直比較穩(wěn)定,生命從低級各高級的演化沒有中斷。

(2)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2、地球的物質條件是:

(1)適宜的溫度一一日地距離適中。

(2)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一一體積、質量適中。

(3)原始海洋的形成一一地球內(nèi)外溫度變化。

結論:地球在太陽系里是一顆特殊的行星。但是:在銀河系中太陽是兩千多億顆恒星

中的普通一顆,銀河系又是總星系的10億個星系中普通的一個星系,在這些恒星周圍

的行星上,也許有生命存在。

[經(jīng)典例題2]下列有關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條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地球與太陽距離適中

R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

C九大行星及小行星繞日公轉方向一致,且?guī)缀踉谕粋€平面上

D地球內(nèi)部的物質運動,抑制了地球生命物質形成的進程

解析:這條題目是選擇不正確的選項,做題時一定要看清。

答案:D

[經(jīng)典例題3]舉例說明地球是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星球。

解析:地球首先是普通的,然后才是特殊的。我們要樹立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的辯

證唯物主義觀點,進而形成辯證的宇宙觀。

答案:從質量、體積、密度、運動周期等方面可以看出,地球和其他八大行星一樣,沒

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是一顆極為普通的天體。但地球有獨特的大氣、水、溫度等條件,

使地球上存在生命,這便是地球的特殊性。

【知能訓練】

一、選擇題(第「5題為單項選擇題,第6-7題為雙項選擇題)

1、下列各行星中,屬于類地行星且距日由近及遠排序正確的是()

A.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B.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C.天王星、木星、火星、地球D.金星、水星、火星、木星

2、下列有關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說法錯誤的是()

A.宇宙是指天地萬物的總稱,古代“宇”為空間,'‘宙"為時間

B.哥白尼倡導的“日心說”,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意味著宇宙就是銀河系

C.18世紀天文學家引進“星系”一詞,在一定意義上是宇宙的同義詞

D.宇宙是物質世界,處于不斷的運動和發(fā)展之中

3、下列對宇宙環(huán)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宇宙是物質的,但物質之間沒有任何聯(lián)系

B.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任何物質之間都有相互吸引和繞轉的關系

C.宇宙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但物質運動沒有規(guī)律可循

D.宇宙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物質的運動和聯(lián)系是有規(guī)律和層次的

4、目前,人類能觀測到的宇宙范圍為()

A.太陽系B.銀河系C.總星系D.星系

5、在各種天體中,最基本的是

A.星云和恒星B.行星和衛(wèi)星C.行星和流星體D.星云和彗星

6、地球上自有生命以來,其宇宙環(huán)境穩(wěn)定的原因有:()

A.太陽較穩(wěn)定B.九大行星及小行星的公轉方向不同

C.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D.九大行星的公轉軌道面幾乎在同一平面上

7、關于太陽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九大行星繞日運動方向相同B.太陽系是太陽與九大行星構成的天體系統(tǒng)

C.太陽是太陽系的質量中心I).彗星遠離太陽忖彗尾加長

二、綜合題:

8、變式訓練(文字變圖表):畫一幅宇宙圖,表示出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說明地球在宇宙

中的位置。

1.2太陽、月球與地球的關系

【考點搜索】

太陽能量的來源、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教材分析】

太陽和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兩個天體,地球與宇宙環(huán)境之間物質和能量的關系,

更突出地體現(xiàn)在與這兩個天體之間的關系上,因此,教材的重點就是講述太陽、月球與

地球的關系。教材先介紹了有關太陽輻射的知識,再講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包括太

陽輻射對地理環(huán)境形成和變化的影響和太陽輻射對人們生產(chǎn)和生活的影響。太陽活動的

類型較多,其中黑子是太陽活動的標志,耀斑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教材主要介紹

了這兩種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能夠反映月、地、日三者關系的自然現(xiàn)象有很多,如

月相、月食、日食、潮汐等等,教材選取人們最常見的月相加以介紹,供感興趣者選學。

?知識綱要

氣體球:氫、M

「太陽概況

溫度高:表面溫度6000K

概念:電磁波

r太陽輻射

C日地關系<能量來源

(經(jīng)常性1

太地理環(huán)境形成和變化(水循環(huán)、大氣循環(huán))

影響

陽人類活動的能源

、I對地球的影響<

月概念

球「太陽活動

類型:黑子、耀斑

地特殊,雷周期:11年

球r干擾電離層

的、影響j產(chǎn)生磁暴

L

系影響氣候

「月相概念、簡單成因

”地關系1四種主要月相的研究

?重要圖釋

1、圖1.5“中國太陽年輻射總量的分布”此圖直觀地顯示了我國太陽輻射能的分

布狀況。從大興安嶺向西南,經(jīng)北京西側、蘭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這條

線以西、以北廣大地區(qū),太陽輻射能特別豐富。青藏高原因地勢高,大氣稀薄,成為我

國太陽年輻射總量最多的地區(qū);而四川盆地,因陰天多而成為我國太陽年輻射低值區(qū)。

2、圖1.9“太陽黑子與年降水量的相關性”此圖表明:太陽黑子的周期性出現(xiàn)與

降水量的多少有關聯(lián),有的地方呈正相關,有的地方呈負相關;同一地區(qū),有時呈正相

關,有時呈負相關。另外太陽黑子和降水量年際變化的周期都是大約為11年。

【學習策略】

知識遷移、案例分析:通過分析“太陽輻射和太陽常數(shù)”、“中國太陽年輻射總量的

分布”圖,理解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和太陽輻射能分布規(guī)律;利用相關資料、借助

具體事例分析討論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教學內(nèi)容】

一、太陽輻射

1、太陽輻射含義:電磁波的形式

2、太陽輻射的能量來源:核聚變反應

二、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

1、要精確測定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量應該在地球大氣上界,這里太陽輻射未受大

氣削弱;且在垂直于太陽光線方向上太陽輻射量最大。因此“太陽常數(shù)”強調五個條件:

日地平均距離、大氣上界、1個平方厘米的面積、1分鐘、垂直于太陽光線。顯然在地

球表面得到的太陽輻射是達不到這個數(shù)值的。

2、影響地血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主要有緯度、氣候、地形等。一般地說,緯度低,

太陽高度角大,太陽輻射強;天氣晴好,云量少,太陽輻射強;地勢高,空氣稀薄,空

氣中水汽、塵埃少,透明度好,太陽輻射強。

[經(jīng)典例題1]讀圖1—2"中國太陽年輻射總量的分布",回答:

(D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豐富的地區(qū)

在一,原因是。

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貧乏的地區(qū)

在一,原因是。

⑵太陽輻射具有緯度差異,因而各地

獲得的有差異。但是,赤道溫

度并沒有越來越高,兩極溫度并沒有

越來越低,而是保持相對穩(wěn)定。這說

明熱量盈余區(qū)與虧損區(qū)不斷,

其途徑主要是靠和。

解析:圖中左下角是圖例,結合

圖1-2

中國地形圖和圖中不同的圖例,可以

斷定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最豐富的地區(qū)是青藏高原,那里是世界屋脊,海拔極高,空氣

稀薄,水汽和塵埃都少,且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角較大。

答案:(1)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豢諝庵兴?,塵埃少,透明度好;緯

度低、太陽高度較大,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陰雨天多,

云量大,較多削弱了太陽輻射。②熱量傳輸熱量大氣環(huán)流洋流

三、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1、黑子、耀斑概況

表1-2太陽外部的大氣層表

位置太陽活動周期

光球由黑子11年

色球耀斑11年

日冕到太陽風11年

2、對地球的影響

(1)對地球氣候的影響

(2)對地球電離層的影響

(3)對地球磁場的影響

[經(jīng)典例題2]2001年4月15日,太陽出現(xiàn)特大耀斑爆發(fā),()

A爆發(fā)后兩三天內(nèi),短波通迅受到強烈干擾

B使到達地球的可見光增強,紫外線有所減少

C爆發(fā)幾分鐘后極光變得格外絢麗多彩

D對人造衛(wèi)星的運動沒有影響

解析:耀斑爆發(fā)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在大約幾分鐘至幾十分鐘內(nèi),以電磁波的形

式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電離層的擾動,在電離層傳播的短波無線電信號被部分或全

部吸收;電磁波對人造衛(wèi)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帶電粒子被地球磁場捕獲形成極光,但

耀斑爆發(fā)幾分鐘后不一定極光就變得格外絢麗。

答案:A

【知能訓練】

一、選擇題(第『5題為單項選擇題,第6-7題為雙項選擇題)

1、發(fā)生在太陽色球層的太陽活動主要有:()

A.黑子B.耀斑C.電磁波D.太陽風

2、日全食的月相為:()

A.新月B.上弦月C.滿月D.下弦月

3、太陽大氣的主要成份是:()

A.氧和氫B.氧和氮C.氫和氧D,氮和氮

4、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是()

A.生物能B.重力能C.太陽輻射能D.風能

5、下列地區(qū)中,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是:()

A.海南島B.青藏高原C.山東半島D.四川盆地

6、下列關于太陽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太陽山氣體組成,主要成分是氫和氫

B.太陽內(nèi)部進行著一連串的核裂變反應

C.太陽表面的溫度處處皆為6000K

D.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

7、有關太陽輻射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太陽常數(shù)是特殊條件下的太陽輻射能量,大小為8.24J/cni2

B.太陽產(chǎn)生輻射能量的同時要消耗質量

c.太陽輻射能量是我們生產(chǎn)生活所用的最主要能源

D.太陽輻射只有二十二分之到達地球,但是對地球的影響不可低估

二、綜合題:

8.讀圖1-3“太陽黑子的周期圖”,回答:

1850I8601870IflfiO1890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年)

圖W

(1)太陽黑子的周期年,黑子活動增多時,太陽大氣層中的

活動也隨之加強。

(2)黑子活動增多時,發(fā)出的會擾亂地球上空的層,對

________、電話及傳呼機等通信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擾和破壞,另外還將擾亂地球的

(3)北美洲受太陽黑子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是;這個國家的人們將可看到壯

觀的的現(xiàn)象。

(4)根據(jù)所學知識,你認為下列哪些部門應加強對太陽活動的研究和預報()

A.通信部門B.航天部門C.冶金工業(yè)部門D.氣候研究部門

1.3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

【考點搜索】

宇宙探測的意義和現(xiàn)狀。

【教材分析】

教材以人類對宇宙的認識為線索,從過去講到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講到未來,最后在保護

宇宙環(huán)境中結束,內(nèi)容比較完整。教材介紹了宇宙探測的發(fā)展和意義:從無人航天器上

天發(fā)現(xiàn)了許多關于地球和宇宙的新知識,到載人航天器上天后使人類更直觀地了解地球

的宇宙環(huán)境,使人們對一些天體、包括地球本身有了進一步了解,促進了天文科學的發(fā)

展;宇宙探測從空間探索到空間開發(fā)利用的新階段,影響和改變?nèi)祟惿鐣?。最后闡

述了人類對宇宙探索的目的之一是開發(fā)宇宙資源,帶來問題就是宇宙環(huán)境的保護。

?知識綱要

(1957年10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上

無人探測至有人探測

天到1981年第一?架航天飛機試航成功

人宇宙探索的發(fā)展,

對?實現(xiàn)了對宇宙空間的直接探測

意義《促進了天文學的發(fā)展

宇I

的.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生活

探空間資源

索,豐富的資源太陽能資源國際合作開發(fā)

、礦產(chǎn)資源.

開發(fā)宇宙4

太空垃圾產(chǎn)生的原因

【學習策略】

航天技術作為現(xiàn)代高科技的前沿,發(fā)展很快。學習人類對宇宙新探索的知識,不

僅要掌握好課本中有關宇宙探測發(fā)展和開發(fā)宇宙資源的重大事件,同時必須關注世界航

天發(fā)展過程中的重大進展和重要事件,尤其是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情況。

【教學內(nèi)容】

一、宇宙探測

1、三大階段

(1)古代人們的幻想階段;

(2)1957年10月原蘇聯(lián)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被火箭送上天,開創(chuàng)了太空觀測,

研究地球和整個宇宙的新時代;

(3)20世紀60年代起的逼近觀測,直接取樣和直接探測。

2、三大意義

(1)體現(xiàn)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的標志;

(2)推動人類進一步認識地球及其宇宙環(huán)境;

(3)影響和改變?nèi)藗兊纳鐣睢?/p>

具體分析上述意義時可從以下四方面進行理解:

①科技開發(fā)一航天技術是高科技技術,航天活動能帶來很多效益。

②經(jīng)濟效益一開發(fā)空間資源以解決地球資源危機,發(fā)展空間產(chǎn)業(yè)。

③社會效益一提高綜合國力,促進科技、文明進步及社會生活的現(xiàn)代化。

④綜合效益一利用衛(wèi)星從事多種活動,可獲得許多實際利益,例如:利用衛(wèi)星進行

軍事偵察、空間通信、氣象觀測以及尋找資源、為飛機導航等,同時也擴大人類活動和

生存空間。

[經(jīng)典例題1]我國航天技術已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2003年一.月一日9時我國

首位航天員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wèi)生發(fā)射中心升空,按照預定

計劃,飛船繞地球飛行14圈后,于北京時間次日清晨6時23分安全著落。6時54分,

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李繼耐宣布,“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著落,我國首次載人航天

飛行獲得圓滿成功。我國飛行船發(fā)射一般選擇在寒冷季節(ji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飛船發(fā)射選擇在晚上的原因是?!吧裰邸蔽逄栠x擇在白天發(fā)

射的原因是,飛船著落場選擇在內(nèi)蒙古高原的原因

是能實現(xiàn)載人航天的天體除宇宙飛船外還有

和等。我國除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外,還有和

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

解析:本題考核學生對世界重大航天事件的了解和對我國“神舟”號系列飛船發(fā)射知識

的掌握情況。

答案:1015楊利偉俄羅斯(前蘇聯(lián))美國避免南半球惡劣的海況,便于測

量船執(zhí)行測量任務夜晚飛船發(fā)射升空時,地面光學跟蹤測量設備易于捕捉跟蹤目標

白天氣溫有利于發(fā)射人員工作,也易于在意外情況發(fā)生時充分保障航天員的人身安全

地勢平坦、視野開闊、人員稀少,便于觀測及陸地搜尋車隊大規(guī)模行進空間站航天

飛機西昌太原

二、開發(fā)宇宙資源

宇宙探測的目的就是為了開發(fā)宇宙資源。目前主要開發(fā)宇宙空間資源、太陽能資源、

礦產(chǎn)資源等。如利用人造衛(wèi)星在距離地球一定高度上進行對地球的觀測,可以收集關于

地球的各種信息;在太空中進行各種科學實驗,如美國將西紅柿種子作太空搭載實驗,

種子發(fā)芽率高、生長快,果實個大色紅、美味可口、對人體無危害,增產(chǎn)大30%-60乳

通過開發(fā)宇宙資源,不僅可以補充地球某些資源的不足,還可以尋找到新的資源等。

思考:科學家們?yōu)槭裁匆接钪婵臻g去開發(fā)太陽能資源呢?

(答案:太陽能是巨大、永不枯竭且清潔的能源,但絕大部分不能穿透大氣層到達

地面,而被地球大氣削弱了,因此到宇宙空間去開發(fā)太陽能資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

陽能,并且太空沒有晝夜和季節(jié)變化,同樣的面積能收集到比地球多幾倍的能量。)

三、保護宇宙環(huán)境

1、空間垃圾的產(chǎn)生:壽命終止的航天器、因意外或有意爆炸產(chǎn)生的碎片、航天員扔

出船艙外的垃圾。

2、空間垃圾的危害:因其相對速度很大,即使輕微碰撞,也會造成航天器的破壞。

3、空間垃圾的清除方法:改變停止工作的衛(wèi)星軌道;回收殘骸。

[經(jīng)典例題2]據(jù)美國媒體報道,創(chuàng)立時曾被美國科技產(chǎn)業(yè)評為最佳科技成果的“綠星

電話系統(tǒng)”的美鉞星世界通訊公司,因背負巨額債務而于2000年3月18日宣告破產(chǎn),

該公司66顆地球軌道衛(wèi)星,將在推進器的推動下,由730千米的高空墜入地球大氣層。

包括摩托羅拉公司在內(nèi)的一批徐星手機用戶,將被停機或改用其他系統(tǒng)。

(1)能為無線通訊服務的地球軌道衛(wèi)星是指:()

A在地球赤道上空圍繞地球運動的人造衛(wèi)星

B在地球公轉軌道上空圍繞地球運動的人造衛(wèi)星

C在地球南北兩極上空圍繞地球運動的人造衛(wèi)星

D分布在地球不同地點上空,但都以每小時15度的角速度圍繞地球運動的人造衛(wèi)星

②美國鉞星世界通訊公司的66顆衛(wèi)星動力系統(tǒng)關閉后仍然能在太空作不規(guī)則的運動,

為什么不把它們留在太空,而要用推進器將它們送入地球大氣層?

(3)進入大氣層的人造衛(wèi)星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解析:此題意在開闊眼界。

答案:(1)D2留在太空的衛(wèi)星有可能與正常工作的衛(wèi)星及其他航天器發(fā)生碰撞,造

成太空事故。(3衛(wèi)星會與大氣摩擦產(chǎn)生高溫,使衛(wèi)星燒毀。

【知能訓練】

一、選擇題(第「5題為單項選擇題,第6-7題為雙項選擇題)

1、宇宙探測的重大意義不正確的有()

A.使人們進一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豐富了人類關于太陽系和宇宙的知識

B.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社會生活,使人類在許多領域獲得大量實際利益

C.可改變許多自然規(guī)律,使其向著有利于人類的方向變化和發(fā)展

D.開辟了人類利用資源的新領域,促進了航天工業(yè)的發(fā)展

2、宇宙空間的高真空使()

A.地球上的太陽輻射更加強烈

B.人類活動不會對宇宙環(huán)境造成污染

C.人類可以在衛(wèi)星上進行地球上無法完成的實驗

D.聲音傳播得更遠

3、目前人類對宇宙環(huán)境正處在()

A.很好地保護階段B.空間開發(fā)利用階段

C.初步探索階段D.大規(guī)模開發(fā)階段

4、1970年我國成功地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命名為()

A.“東方紅”1號B.“火星”號

C.“東方”1號D.“阿波羅”號

5、讀圖1-4,將各航天設備所對應的字母填在圖下括號內(nèi)。

圖1T

A.衛(wèi)星B.宇宙飛船C.航天飛機D.空間站E.火箭

6、宇宙空間的垃圾是指:()

A.壽命終止的航天器B.隕石C.小行星和星際物質D.航天員扔出的垃圾

7、人類在太空建造工廠,發(fā)展太空工業(yè)主要考慮的太空條件是:()

A.宇宙空間極其遼闊,工業(yè)“三廢”可以任意排放

B.宇宙環(huán)境具有高真空、強輻射、微重力的特點

C.宇宙空間的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

D.充分利用月球等天體上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

二、綜合題

8、我國航天技術已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2003年月日9時我國首位航天

員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wèi)生發(fā)射中心升空,按照預定計劃,飛

船繞地球飛行14圈后,于北京時間次日清晨6時23分安全著落。6時54分,載人航

天工程總指揮李繼耐宣布,“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著落,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

得圓滿成功。我國飛行船發(fā)射一般選擇在寒冷季節(jié)的原因是,飛船發(fā)

射選擇在晚上的原因是_“神舟”五號選擇在白天發(fā)射的原

因是,飛船著落場選擇在內(nèi)蒙古高原的原因是

能實現(xiàn)載人航天的天體除宇宙飛船外還有

—和等。我國除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外,還有和一

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

1.4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自轉和公轉

【考點搜索】

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速度;地球公轉的軌道、方向、周期、速度;黃赤交角及

其影響(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教材分析】

教材介紹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兩種運動:自轉和公轉,均從方向、周期、速度等方

面來說明其特點,這樣便于比較。地球自轉和公轉是同時進行的,地球運動是這兩種成

分的疊加。由于地球自轉和公轉相結合,產(chǎn)生了黃赤交角,進而使得太陽直射點具有回

歸運動規(guī)律。因此,黃赤交角的存在體現(xiàn)了地球自轉與公轉的關系,而太陽直射點的移

動規(guī)律又是由黃赤交角直接決定的。

?知識綱要

自轉公轉

定義地球繞其自轉軸的旋轉運動地球繞太陽的運動

地軸的空間位置地軸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

方向-從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旋轉

自西向東V

,從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旋轉

周期1恒星日,時間為23時56分41恒星年,時間:為365日6時9

秒,轉過角度為360°分10秒,轉過我1度為360°

諫除極點外,均為南北極點平均角速度為近日點較快,

心角速度

度15°/小時既無角速1°/天

自赤道向南北兩極度,也無線平均線速度為遠日點較慢

線速度

遞減,赤道最大速度30千米/秒

?重要圖釋

1、圖1.18”地球自轉的方向”地球繞軸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因觀察的角度不

同呈現(xiàn)不同的旋轉方式。此圖表示了從北極上空看,地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

空看作順時針方向旋轉。

2、圖1.19"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此圖表示了地球自轉角速度除極點外均為15°

/小時,線速度則隨緯度增加而降低,大致是赤道為1670千米/小時,60°N大約為

赤道的一半即837千米/小時,這是緯線圈的長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的結果。南、北極

點無論角速度、線速度均為0。

3、圖1.20“地球公轉的軌道”此圖是依據(jù)真實的比例繪制的地球公轉軌道圖,

說明了兩個問題:(1)地球公轉360°所用時間為365II6時9分10秒;(2)地球的

公轉軌道接近于正圓,太陽略微偏離地球公轉軌道的中心,日地距離有變化,公轉的速

度也隨之變化,但變化不大。

4、圖1.22“二分二至時地球的位置與黃赤交角”此圖分兩部分,上圖直觀地展

示了在地球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地球總是斜著身子繞日公轉的情形:因黃赤交角的存

在,在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半球;在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半球;在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

道。下圖形象和直觀地展示了黃赤交角:由于地球總是斜著身子繞日公轉,因此,地球

公轉軌道面與赤道面之間就存在著一個夾角,即黃赤交角。此圖中,將黃道平面與赤道

平面的交線放在了重要位置,這樣在地球繞日公轉時,位置不同,太陽光線與之關系就

不斷發(fā)生變化。

【學習策略】

直觀教具演示法:地球運動宏觀、抽象,難以感受,學習時應借助直觀教具,如運

用地球儀、三球儀親自演示,或借助CAI課件認真觀察,形成完整的立體的空間觀念;

在此基礎之上,學會運用比較法比較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特征、運用圖示法理解并掌握黃

赤交角的產(chǎn)生及其影響。

【教學內(nèi)容】

一、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特征(表格見“知識綱要”)

[經(jīng)典例題1]讀圖1-5"地球自轉示意”,完成下列各題:N

(1)標出地球自轉方向;

(與地球自轉的周期是,其長度為;公、[/、

(3)ARGD四點中線速度和角速度為0的是____點,\

角速度相等的是_______點,線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op7

解析:地球的自轉方向總是自西向東,在北極上空是逆時\0八

針方向,在圖上標出方向,一般都標在北極上空。地球自\-Z\c〉/

圖1-5

轉周期分恒星日和太陽日兩種周期,這里指的是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即恒星日。地球

自轉速度分線速度和角速度兩種,兩極點無自轉速度,其他各緯度角速度相等,線速度

是隨緯度增加而遞減。

答案:(1)略。(21個恒星日,23時56分4秒。(3)線速度和角速度為0的是A點,

角速度相等的是RGD點,線速度最大的是B點。

二、黃赤交角及其影響

1、由地球儀的特別姿態(tài)引出并介紹黃赤交角的概念。

由于地球總是傾斜著繞太陽公轉,因此地球公轉軌道面與赤道面既不平行、也不垂

直,兩者之間就存在著一個夾角,即黃赤交角。

2、介紹太陽直射點及其移動:山于黃赤交角的存

在及地軸傾斜方向始終不變,太陽直射點總是在

南北緯23°26,之間往返移動。太陽直射點的最北

和最南的緯度分別是北緯23°26,(北回歸線)和

南緯23°26,(南回歸線)(見圖1-6),

表17太陽直射點運動規(guī)律表

節(jié)氣變化時間段太陽直射點的半球太陽直射點南北移

位置動方向

春分一夏至3月21日前后至6月22日前后在北半球向北移動

夏至一秋分6月22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在北半球向南移動

秋分一冬至9月23日前后至12月22日前后在南半球向南移動

冬至一次年春分12月22日前后至次年3月21日前后在南半球向北移動

3、課堂討論:如果黃赤交角為0°或30°,太陽直射點移動范圍將會各有什么變化?

小結:黃赤交角決定了太陽直射點來回移動的范圍。

[經(jīng)典例題2]讀圖1—7"黃赤交角示意”,回答

(D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事物名稱

A恒星)附近B度數(shù))

C度數(shù))D平面)

E平面)

②角度C的名稱叫,它可表示地球

的運動和運動的關系。

解析:此題的目的就是認識黃赤交角示意圖。

答案:北極星6634'23r26'赤道平面

圖1-7

黃道平面黃赤交角自轉公轉

【知能訓練】

一、選擇題(第1-5題為單項選擇題,第6-7題為雙項選擇題)

1、下列地球公轉的特點中不正確的敘述是()

A.地軸與黃道面成66°34'的夾角

B.赤道面與黃道面成23°26'夾角

C.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其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

D.地球公轉是正著身子繞日運動

2、關于地球自轉速度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南北緯60°線速度為赤道的一半

B地球表面任何地點自轉角速度相等

C地球上赤道處自轉線速度最大

D兩極點既無角速度又無線速度

3、太陽從東偏南方向升起,在西偏南方向落下的城市()

A.3月21日開普敦(南回歸線附近)B.9月23日里約熱內(nèi)盧(南回歸線附近)

C.6月22日基多(赤道)I).12月22日墨西哥城(北回歸線附近)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每年春分日太陽直射赤道B.每年秋分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C.夏至日后太陽直射點北移D.冬至日后太陽直射點南移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黃赤交角的大小因季節(jié)而發(fā)生變化B.黃赤交角的大小不會發(fā)生變化

C.黃赤交角影響太陽直射的范圍D.黃赤交角變大則溫帶范圍也變大

6、地球公轉速度不均產(chǎn)生的地理現(xiàn)象()

A.北極的極晝期比南極長B.北極的極晝期比南極短

C.北半球的夏半年比冬半年長D.北半球的夏半年比冬半年短

7、圖1-8中正確反映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A.aB.bC.cD.d

二、讀圖題

8、讀圖上9“六城市的空間位置”,填充:

(1)一年中有陽光直射的城市。當陽光直

射E城時,日影最短的城市,C城市的正

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________值。

圖L

(2)6月22日10:00,A、D二城市太陽輻射強度是否相等?,原因

是O

1.5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

【考點搜索】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晝夜交替,地方時、時區(qū)和區(qū)時,地轉偏向力對地表水平運

動的物體的影響。

【教材分析】

了解地球運動的規(guī)律,其13的還在于了解這些規(guī)律會產(chǎn)生哪些具有地理意義的自

然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中,有??些主要是自轉的效應,另一些則主要是公轉的效應。教材分

兩個課題分別論述,本節(jié)介紹自轉產(chǎn)生的自然現(xiàn)象。

“晝夜交替”分靜態(tài)分布和動態(tài)交替的原因和周期、以及太陽日對人類的重要意

義。地方時、時區(qū)和區(qū)時等內(nèi)容在初中地理的基礎上,主要通過舉例說明各國在理論時

區(qū)的基礎上所采用的計時系統(tǒng)各不相同。關于水平運動物體偏移問題,只要求知道物體

在沿水平方向運動時.,受地球自轉的影響,其運動方向會發(fā)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

球左偏;至于地轉偏向力,只要明白其在水平運動中的重要作用即可。

?知識綱要妹,,地球是個不發(fā)光、不透明的球體1有晝半球和夜

'一位的成因[太陽照射J半球之分

晝夜的界限:晨昏線(圈)

晝夜更替

晝夜更替的原因:地球自轉

晝夜更替的周期:24小時(?個太陽日)

〔晝夜更替的意義{人類活動基本的時間單位

使整個地球表面增熱和冷卻不致過分劇烈

r地方時的成因:地球自西向東轉,不同的經(jīng)度有不同的時刻

地方時的概念:因經(jīng)度不同的時刻

時區(qū)的劃分: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qū),東西12區(qū)合并為一個時區(qū)

區(qū)時的計算:各時區(qū)都以中央經(jīng)線的地方時作為該區(qū)的區(qū)時

相鄰兩個時區(qū)的區(qū)時相差1小時

I國家標準時間:北京時間等

,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fā)生偏移{偏向的規(guī)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舉例:長江三角洲的發(fā)育過程

?重要圖釋

1、圖1.24“晝半球和夜半球”此圖形象地說明了不透明的地球在太陽光的照射

卜形成晝、夜兩半球的情形,晨昏線(圈)是晝、夜半球的分界線。地球自西向東轉,

因此,此圖中我們面對的晨昏線(圈)的這一段是晨線,與之相對的另一面的那一部分

稱為昏線。當?shù)厍蜃赞D時,處于夜半球的地區(qū)不斷地越過晨線進入晝半球:處于晝半球

的地區(qū)不斷越過昏線進入夜半球,如此反復,地球上的晝夜就交替不己。需要注意的是:

赤道永遠都被晨昏圈平分,因此,赤道地區(qū)晝夜永遠等長。

2、圖L25“長江三角洲的發(fā)育”此圖主要說明了在地轉偏向力的長期作用下,在

泥沙充分供應的條件卜,長江三角洲的發(fā)育過程:地處北半球,向東流,河水對右岸即

南岸沖刷強烈,河道右偏,而北支水道不斷淤塞,最后長江北岸三角洲、沼澤地及邊灘

連成?片,發(fā)育成廣闊的三角洲。

【學習策略】

溫故知新:本節(jié)內(nèi)容涉及到初中地理的許多知識點,如經(jīng)緯網(wǎng)、東西半球的劃分、

忖區(qū)、區(qū)時、日界限的概念等,應在復習I日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

【教學內(nèi)容】

一、晝夜更替

討論:如果沒有地球的自轉,是否會產(chǎn)生晝夜現(xiàn)象或晝夜交替

現(xiàn)象?為什么?(有晝夜現(xiàn)象,但無晝夜交替現(xiàn)象)

1、地球的晨昏線:是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見圖1-10)

2、太陽高度角:太陽光線對當?shù)氐仄矫嫜鼋恰?T0晨昏線示意圖

規(guī)律:表現(xiàn)為太陽高度角的日變化(如圖1-11)

①在晝半球(即白天)上各地太陽高度大于0;

②在晨昏線(早晨和黃昏)各地太陽高度等于0;

③在夜半球(即黑夜)上各地太陽高度小于0。

3、晝夜交替的周期為24小時,叫做1個太陽日。

[經(jīng)典例題1]一架在北半球飛行的飛機,飛越晨

昏線上空時,當?shù)貫?日19時。在圖1T2所示的四個地區(qū)中,它飛越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首先要提取題干中關鍵信息:北半球、晨昏線、當?shù)貢r間為8日19時。由此判

斷此時飛機正在飛越的是昏線,四張圖中只有②④兩地表示的是昏線。19時日落說明

北半球是晝長夜短,越往北去白晝越長。因此在②④兩地中只能選擇②地。

答案:B

二、地方時、區(qū)時

1、地方時: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不同的經(jīng)線有不同的時刻,這就產(chǎn)生了地方時;

同一條經(jīng)線上的地方時相同;經(jīng)度相差1°,地方時相差4分鐘;由于地球自轉產(chǎn)生的

東早西晚,東邊地點的時刻總是早于西邊(東邊地點的時刻早、數(shù)值大,西面地點時刻

晚、數(shù)值?。S嬎銝|面地點的時刻要用“巴知點時刻+兩點間的時間差”,計算西面地

點的時刻要用“已知點時刻一兩點間的時間差

注意:由于不同的經(jīng)線有不同的地方時,因此使用起來很不不便。

2、時區(qū)---分區(qū)計時

(1)統(tǒng)一劃分:每個時區(qū)跨經(jīng)度坨度,全球共21個時區(qū)

-中時區(qū)

J「鐘點相同

,東西12區(qū)一

東12區(qū)在180°西面,西12區(qū)在180°東面

(2)區(qū)時:各時區(qū)以其中央經(jīng)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qū)共同使用的標準時。

「中央經(jīng)線的經(jīng)度是“時區(qū)號X15°”;

■I相鄰時區(qū)區(qū)時相差1小時整,任意兩時區(qū)間時區(qū)相差幾個,區(qū)時即相差幾小時;

〔東+西一:計算東面時區(qū)的時刻要用“已知時區(qū)的時刻+兩時區(qū)間的區(qū)時差”,計

算西面時區(qū)的時刻要用“已知時區(qū)的時刻一兩時區(qū)間的區(qū)時差

(3)國家標準時

A.半?yún)^(qū)時的標準時

B.東時區(qū)的標準時「全國統(tǒng)?使用的時間

|C.首都區(qū)時的標準時北京時間:東八區(qū)區(qū)時

〔D.多個標準時東經(jīng)120°地方時

3、國際II期變更線(即II界線)

由于地球自轉,任一時刻,地球上有2個日期,畫圖證明(見圖1-13)。

172.5°E180°172.5°W

-1天

―^西

心甌

+1天

新一天舊一天

圖1-13圖1-14

(1)地方日期變更線——地方時為0時的經(jīng)線

(2)國際日期變更線——180°經(jīng)線(見圖1-14)

規(guī)定: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的東12區(qū)總比日界線東側的西12區(qū)早24小時(1天)

即東西12區(qū)鐘點相同,日期相差一天。

結論:日界線是地球上新一天的起點和終點;

注意:國際日期變更線不完全在180°經(jīng)線上(三處偏離180°經(jīng)線)

[經(jīng)典例題2]讀圖1T5"地球自轉示意”,回答:

(D圖中表示的是_______半球。

0ARC地,地方時較早的是,地球自轉線速

度較快的是o

(3)當A地為18點時,C點為點,北京時間為

點。

⑷地球上由高緯度向低緯度做水平運動的物體均向

偏移。

解析:此圖為俯視圖。根據(jù)逆時針自轉方向可判斷出是北半球。根據(jù)自西向東自轉方向,

可以判斷東面時刻早,所以A點地方時較早。赤道處的自轉線速度最大,所以,c處的

自轉線速度最大。C點在A點的西邊90,時間就比A點晚6小時,A地為18點時,C

地應為12點。A地在180經(jīng)線的對面,應為0經(jīng)線。此題就轉化為0經(jīng)線是18

點時,北京時間是幾點。算出來應是20CL北半球做水平運動的物體向右偏,南半球

做水平運動物體向左偏,所以地球上由高緯度向低緯度做水平運動的物體均向西偏移。

答案:(D北半球。(》AC(3)12點200④向西

[經(jīng)典例題3]圖1—16中陰影部分為夜半球,設北京時間為7

月1日20時,完成以下要求:

(1)在圖上畫出位于東半球、晝夜等長的一點A

(2)AJ也日期為月日。

(3)A地地方時應為時分至________時

________分之間。

解析:此題著重考查學生對日照圖的判讀能力和時間計算能

力。首先按提示先判定經(jīng)線的度數(shù),根據(jù)北京為7月1日20圖1T6

時,可判讀出圖中各條經(jīng)線的經(jīng)度,再根據(jù)東西半球的劃分和全年晝夜等長,知道A點

是在赤道上20Mo之間。然后根據(jù)日照狀況確定每條經(jīng)線的日期和地方時。

答案:(1)A點位于圖中20之間的赤道上

(2)7;1(3)IQ4Q12;0

三、水平運動物體的方向偏移:

由于地球的自轉,沿地表作水平運動的物體將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而方向發(fā)生偏

轉。規(guī)律: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不偏。

長江三角洲的形成進一步說明了地轉偏向力的存在和影響。

[經(jīng)典例題4]一條向南流的河流,其上游南

腌。.

AB

------------1^^30-S

(1)在圖上注出晝半球、夜半球、晨昏線

⑵在圖上畫出地球自轉方向

(3)a、b、c、d四點分別表示地平線上某

一點。把它們分別選入下題中:

①太陽高度角為90°的是點

②太陽高度角為0°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