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二化學第一章化學反應與能量11《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課件_第1頁
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二化學第一章化學反應與能量11《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課件_第2頁
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二化學第一章化學反應與能量11《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課件_第3頁
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二化學第一章化學反應與能量11《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課件_第4頁
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二化學第一章化學反應與能量11《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化學反應與能量

化學反應除了有新物質(zhì)生成(物質(zhì)的變化),同時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能量的變化)。

物質(zhì)的變化遵守質(zhì)量守恒定律,而能量的變化則遵守能量守恒定律,那么一個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產(chǎn)物的質(zhì)量與能量的變化有沒有關系呢?質(zhì)量和能量雖然屬于兩個不同的范疇,但它們是密切相關的。在化學反應中,能量的釋放和吸收是以發(fā)生變化的物質(zhì)為基礎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質(zhì)為主。能量釋放和吸收的多少則以反應物和產(chǎn)物的質(zhì)量為基礎?;瘜W反應過程中所釋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化學反應的熱效應。⒈熱效應反應熱一、焓變反應熱

化學反應過程中所釋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熱量或換算成熱量的形式來表示,所以化學反應的熱效應一般稱為反應熱,用Q表示。第一節(jié)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變化⒉焓焓變

焓:

與內(nèi)能(描述物質(zhì)所具有的能量)有關的物理量,用符號H表示。

不同的物質(zhì)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其焓H也不相同。焓是物質(zhì)固有的性質(zhì)之一,不能測量。影響因素:反應物本身的性質(zhì)物質(zhì)的狀態(tài):g>l>s溫度:T↑→H↑壓強:P↑→H↑請在此輸入您的大標題A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B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5最新文檔精品文檔⑴

定義:生成物與反應物的焓值差:

ΔH=H生成物-H反應物⑶單位:⑵

符號:焓變:

影響因素:物質(zhì)的量、溫度、壓強、狀態(tài).....⑷反應熱與焓變的關系

一般反應都是在敞口容器中進行的,系統(tǒng)的壓力等于外界壓力,即反應在恒壓條件下進行的,

恒壓條件下反應的熱效應等于焓變,我們常用焓變ΔH來表示反應熱。ΔH=E舊鍵斷裂時吸收的總能量-E新鍵形成時放出的總能量ΔH=E反應物的鍵能之和

-E生成物的鍵能之和實驗測得1molH2與1molCl2反應生成2molHCl

時放出184.6kJ的熱量,從微觀角度應如何解釋184.6kJ?⑸ΔH的計算方法ΔH=E生成物的總能量

-E反應物的總能量=679kJ/mol

862kJ/mol=–183kJ/molΔH=E舊鍵斷裂時吸收的總能量-E新鍵形成時放出的總能量

分析結果(183kJ/mol)與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184.6kJ/mol)很接近,一般用實驗數(shù)據(jù)來表示反應熱。⒈ΔH的正負值是如何規(guī)定的?參照體系是什么?⒉體系的能量如何變化?環(huán)境的能量如何變化?

所謂體系是指被研究的物質(zhì)系統(tǒng);而體系以外的其他部分就稱為環(huán)境體系環(huán)境-

反應后體系的能量降低,因此規(guī)定放熱反應的?H為“-”或ΔH<0當△H為“-”或△H<O時,為放熱反應;體系環(huán)境+

反應后體系的能量升高,因此規(guī)定吸熱反應的?H為“+”或ΔH>0當△H為“+”或△H>O時,為吸熱反應。請在此處輸入您的標題點擊此處輸入您的內(nèi)容,建議微軟雅黑或者黑體,本模版所有圖形線條及其相應素材均可編輯、更改顏色。點擊此處輸入您的內(nèi)容,建議微軟雅黑或者黑體,本模版所有圖形線條及其相應素材均可編輯、更改顏色。輸入標題輸入標題12最新文檔精品文檔二、熱化學方程式⑴

定義:表示參加反應物質(zhì)的量和反應熱的關系的化學方程式,叫做熱化學方程式。H2(g)+I2(g)

==2HI(g)△H=-14.9kJ/mol200℃101kPa物質(zhì)變化能量變化熱化學方程式包含物質(zhì)變化和能量變化兩個部分。普通化學方程式只包含物質(zhì)變化一個部分。⑵

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⑶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⒈化學方程式的右邊必須寫上△H,并用“空格”隔開.若為放熱反應,△H為“-”;若為吸熱反應,△H為“+”.

△H的單位是kJ/mol或J/mol.⒉熱化學方程式需注明反應時的溫度和壓強。對于25℃、101kPa時進行的反應可不注明。⒊熱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表示參加反應的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可為整數(shù)或分數(shù)。

普通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宏觀上表示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微觀上表示原子分子數(shù)目,只能為整數(shù),不能為分數(shù)。H2(g)+O2(g)=H2O(g)△H=-241.8kJ/mol12H2(g)+O2(g)=H2O(l)△H=-285.8kJ/mol12H2O(l)

H2O(g)

請分析為什么二者的產(chǎn)物同樣是水,而釋放出的能量卻不同?液態(tài)水變成氣態(tài)水時,能量是如何變化的?液態(tài)水變成水蒸氣時要吸收熱量?結論:物質(zhì)所具有的能量與它們的聚集狀態(tài)有關。⒋熱化學方程式需注明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zhì)的狀態(tài)(s→固體、l→液體、g→氣體、aq→溶液)。不打↑、↓符號及注明反應條件H2(g)+O2(g)=H2O(g)△H=-241.8kJ/mol12H2(g)+O2(g)=H2O(g)△H=-241.8kJ/mol122H2(g)+O2(g)=2H2O(g)△H=-483.6kJ/mol★kJ/mol的含義:表示每摩爾反應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它的值與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有關,即對于相同的反應,當化學計量數(shù)不同時,其△H不同。具體來說,△H與化學計量數(shù)成正比。若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zhì)的化學計量數(shù)加倍,則△H的數(shù)值也加倍;2H2(g)+O2(g)=2H2O(g)△H=-483.6kJ/mol2H2O(g)=2H2(g)+O2(g)△H=+483.6kJ/mol⒌若反應逆向進行,則△H符號改變,但數(shù)值不變。鞏固規(guī)律:H2(g)+1/2O2(g)=H2O(g);ΔH=akJ·mol-1

H2(g)+1/2O2(g)=H2O(1);ΔH=bkJ·mol-1

2H2(g)+O2(g)=2H2O(l);ΔH=ckJ·mol-1

1.請問上述三個反應中哪些是放熱反應,哪些是吸熱反應?2.比較a、b、c的大小關系?3.找出b、c之間的關系?你做對了嗎?^_^例⒈今有如下三個熱化學方程式:⑴H2(g)+1/2O2

(g)

=H2O(g)

ΔH1=akJ/mol⑵2H2(g)+O2

(g)

=2H2O(g)

ΔH2=bkJ/mol⑶H2(g)+1/2O2

(g)

=H2O(l)

ΔH3=ckJ/mol⑷2H2(g)+O2

(g)

=2H2O(l)

ΔH4=dkJ/mol則a、b、c、d的關系正確的是()。A.a<c<0B.b>d>0C.2a=b<0D.2c=d>0C注意:比較反應熱?H的大小要注意前面的+、-號,類似于數(shù)學上的正負數(shù)比較;而比較反應吸收或釋放的能量大小則比較其絕對值。例⒉今有如下三個熱化學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誤的判斷:⑴看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⑵看△H的正負號、數(shù)值、單位;⑶看ΔH的數(shù)值和化學計量數(shù)、狀態(tài)是否對應;⑷看是否符合燃燒熱、中和熱等的概念等主要方面入手點撥:⑷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正誤的判斷:三、中和熱及其測定⒈中和熱

在稀溶液中,強酸與強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l)時所釋放的熱量叫做中和熱。H+(aq)+OH-(aq)=H2O(l)

△H=

-57.3kJ/mol概念辨析Ⅰ.條件:稀溶液。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離子Ⅱ.反應物:(強)酸與(強)堿。中和熱不包括離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熱、物質(zhì)的溶解熱、電解質(zhì)電離時吸熱所伴隨的熱效應。Ⅲ.生成物:H2O(l)。若反應過程中有其他物質(zhì)生成,這部分反應熱也不在中和熱之內(nèi)。Ⅳ.放出的熱量:57.3kJ/mol①濃酸和濃堿的中和熱數(shù)值﹥57.3kJ/mol。

中和熱僅指在稀溶液中,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液態(tài)水時的反應熱,與強酸、強堿的類別、用量無關。任何中和反應的中和熱都相同。但是不同的中和反應,其反應熱可能不同。中和熱與中和反應的反應熱的比較。②強酸和弱堿、強堿和弱酸、弱堿和弱酸的中和數(shù)值﹤57.3kJ/mol。NaOH(aq)

+H2SO4(aq)

=Na2SO4(aq)

+H2O(l)

△H=

-57.3kJ/mol12122.中和熱的測定實驗目的

測定強酸與強堿反應的反應熱,體驗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實驗用品

大燒杯(500ml)、小燒杯(100ml)溫度計、量筒(50ml)兩個、泡沫塑料或紙條、泡沫塑料板或硬紙板(中心有兩個小孔)、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實驗步驟兩杯口相平,可使蓋板把杯口盡量蓋嚴,從而減少熱量損失;思考1:為什么杯口相平?碎紙條的作用填碎紙條的作用是為了達到保溫隔熱、減少實驗過程中熱量損失的目的。若換用隔熱、密封性能更好的裝置(如保溫杯)會使實驗結果更準確。思考2:為什么不用環(huán)形鐵攪拌棒?

鐵與鹽酸之間會發(fā)生反應,另外鐵的導熱性好,這樣都會造成熱量的損失。請在此輸入您的大標題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25最新文檔精品文檔思考3:在中和熱測定實驗中能否用金屬(不與酸反應)質(zhì)環(huán)形攪拌棒代替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不能,因為金屬易導熱,會造成熱量損失,增大實驗誤差。思考4:溫度計上的酸為何要用水沖洗干凈?沖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燒杯?為什么?

因為該溫度計還要用來測堿液的溫度,若不沖洗,溫度計上的酸會和堿發(fā)生中和反應而使熱量散失,故要沖洗干凈;沖洗后的溶液不能倒入小燒杯,若倒入,會使溶液的總質(zhì)量增加,而導致實驗誤差。請在此輸入您的大標題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您的小標題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請輸入文本27最新文檔精品文檔思考5:實驗中為何使用0.55mol/LNaOH溶液而不用0.50mol/L的NaOH溶液?

為了保證0.50mol/L的鹽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0.55mol/LNaOH溶液,使堿稍稍過量,提高實驗的精確度。思考6:酸、堿混合時,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燒杯而不能緩緩倒入?

因為本實驗的關鍵是測反應的反應熱,若動作遲緩,將會使熱量損失而使誤差增大。

溫度實驗次數(shù)

起始溫度t1/℃終止溫度t2/℃溫度差(t2-t1)/℃HClNaOH平均值12320.420.320.3523.520.220.420.33.1520.220.520.3523.623.53.33.15

重復實驗步驟2~4三次,取測量所得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作為計算依據(jù)。

減少實驗過程中的誤差

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t1/℃t2/℃(t2-t1)/℃⒈取三次測量所得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作為計算依據(jù).

如果某一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與另外兩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怎么辦?⒉計算反應熱.

為了計算簡便,近似地認為鹽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和比熱容與水相同,并忽略實驗裝置的比熱容。⑴50ml0.50mol/L鹽酸的質(zhì)量m1=50g,50ml0.55mol/LNaOH溶液的質(zhì)量m2=50g。生成1molH2O時的中和熱:則實驗中反應放出的熱量為:

Q=(m1+m2)·c·(t2-t1)=0.418(t2-t1)kJ

H+(aq)+OH-(aq)

=H2O(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