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課件-通用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05bf81b0f827dc5d3b1049525348ce/4305bf81b0f827dc5d3b1049525348ce1.gif)
![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課件-通用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05bf81b0f827dc5d3b1049525348ce/4305bf81b0f827dc5d3b1049525348ce2.gif)
![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課件-通用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05bf81b0f827dc5d3b1049525348ce/4305bf81b0f827dc5d3b1049525348ce3.gif)
![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課件-通用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05bf81b0f827dc5d3b1049525348ce/4305bf81b0f827dc5d3b1049525348ce4.gif)
![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課件-通用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05bf81b0f827dc5d3b1049525348ce/4305bf81b0f827dc5d3b1049525348ce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1緒論第二章兩晉詩壇第四章南北朝民歌第一章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第三章陶淵明第八章魏晉南北朝的辭賦、駢文與散文第六章永明體與齊梁詩壇第七章庾信與南朝文風的北漸第五章謝靈運、鮑照與詩風的轉(zhuǎn)變第九章魏晉南北朝小說目錄緒論第二章兩晉詩壇第四章南北朝民歌第一章從建安風骨到2緒論一、魏晉南北朝文學的起訖及分期:東魏→北齊漢魏北方十六國→北魏末蜀西晉西魏→北周建吳隋安南方東晉→宋→齊→梁→陳↓↓(196)………(約400年)……(589)緒論一、魏晉南北朝文學的起訖及分期:3魏晉南北朝文學是從漢末建安(196)開始,到隋文帝統(tǒng)一中國(589)結(jié)束,約400年的文學史。建安文學正始文學西晉太康文學東晉文學南朝文學北朝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4二、魏晉南北朝文學所處的時代、政治、思想、文化環(huán)境:1、魏晉南北朝四百年間的時代特征是戰(zhàn)亂和分裂。2、由于政權(quán)的更迭頻繁,統(tǒng)治集團中為了爭奪權(quán)力的斗爭也充滿著殺氣,許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爭而遭到殺戮。3、這一時期思想文化界的特點是:儒學衰微,玄學興起,清談成風,佛道盛行。二、魏晉南北朝文學所處的時代、政治、思想、文化環(huán)境:1、魏晉5三、魏晉南北朝文學的主要特征
——文學的自覺
魯迅在他的著名論文《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中說:
曹丕的一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是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一派?!拔膶W的自覺”是本時期文學的最主要的特征。貫串整個魏晉南北朝,大約經(jīng)過三百年才實現(xiàn)。三、魏晉南北朝文學的主要特征
——文學的自覺6所謂文學的自覺有三個標志:第一,對文學的重視和文學觀的發(fā)展,。第二,對文學的各種體裁有了比較細致的區(qū)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對各種體裁的文體辨析的意識。
第三,對文學的審美特性有了自覺的追求。
所謂文學的自覺有三個標志:第一,對文學的重視和文學觀的發(fā)展7【作業(yè)】1、課外閱讀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2、課外閱讀李澤厚《美的歷程·魏晉風度》。返回【作業(yè)】返回8第一章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第一節(jié)曹操與曹丕第一章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第一節(jié)曹操與曹丕9一、曹操1、建安文學
2、曹操的生平。一、曹操10形式上主要用四言為主的樂府古題,抒寫全新的時代感受。內(nèi)容上主要有二:一是用樂府記時事,二是用樂府抒壯懷。風格:蒼勁有力,慷慨悲涼,已完全脫出“三百篇”境,更非漢人四言可比。3、曹操的詩歌創(chuàng)作。
形式上主要用四言為主的樂府古題,抒寫全新的時代感受。3、曹11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茨系芊Q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蒿里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12評賞“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二句,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大幅度的勾畫出戰(zhàn)亂時代百姓悲慘的生活畫面。明·鐘惺評此詩:“漢末實錄,真詩史也?!比姵錆M著強烈的愛憎感情,言簡意賅,悲慨深沉。評賞“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二句,從視13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叮瑧n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討論《短歌行》主題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討論《短歌行14總結(jié)
全篇由兩個相互聯(lián)系的主題組成:一是感嘆時光易逝,人生短暫;一是渴慕賢才,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實現(xiàn)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正因為感到時光易逝,人生短暫,所以才有時不我待的焦慮,大業(yè)未成的憂慮,求賢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業(yè)的決心。詩人追求不朽的事業(yè),不僅是一種社會責任感,而且是為了使自己有限的生命獲得崇高的價值??偨Y(jié)全篇由兩個相互聯(lián)系的主題組成:一是感15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16討論:請將《步出夏門行·觀滄?!放c毛澤東《浪淘沙》作對比分析附:毛澤東《浪淘沙》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漁船。一片汪洋都不見,之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討論:請將《步出夏門行·觀滄?!放c毛澤東《浪淘沙》作對比分析17《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
神龜雖壽,尤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神龜雖壽,尤有竟時。18前人評曹操詩文鐘嶸《詩品》卷下:“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睿不如丕,亦稱‘三祖’”敖陶孫《詩評》:“魏武帝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眲⑽踺d《藝概·詩概》:“曹公詩氣雄力堅,足以籠罩一切,建安諸子未有其匹也?!鄙虻聺摗豆旁娫础罚骸敖韫艠穼憰r事,始于曹公?!濒斞浮段簳x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的關系》:“在曹操本身,也是一個改造文章的祖師。”前人評曹操詩文鐘嶸《詩品》卷下:“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睿19小結(jié)
曹操是一個叱咤風云的亂世英雄,又是建安文學的領袖,影響了一代詩風。曹操繼承漢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精神,反映社會動亂和人民苦難,表現(xiàn)其政治理想,抒發(fā)雄偉抱負。他的詩歌絕少華美辭藻,結(jié)構(gòu)也不很精致,喜歡從大處落筆,語言古樸,氣勢宏偉,內(nèi)涵厚重,風格悲涼慷慨,沉郁雄健,顯示出鮮明的個性色彩。樂府詩從他開始,走上了新的發(fā)展道路。小結(jié)曹操是一個叱咤風云的亂世英雄,又是20二、曹丕:
曹丕在文學上的貢獻,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二、曹丕:21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PPT課件-通用22(一)他的《典論·論文》是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專門性的論著?!兜湔摗肥且徊繉W術(shù)性的著作,已逸,《論文》是其中唯一保存下來的一篇。涉及到文學的價值、作家評論、作家的氣質(zhì)、作品的風格、文體的區(qū)別等文學批評中幾個很重要的問題,為此后的文學批評理論的繁榮開了先河。(一)他的《典論·論文》是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專門性的論著?!?3(二)曹丕有一首樂府詩《燕歌行》,內(nèi)容上仍脫不了古詩十九首“少婦閨怨”的題材,主要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風格清麗婉轉(zhuǎn),低徊哀怨;更重要的,《燕歌行》是我國現(xiàn)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詩。(二)曹丕有一首樂府詩《燕歌行》,內(nèi)容上仍脫不了古詩十九首“24劉勰論曹丕才氣魏文之才,洋洋清綺,舊談抑之,謂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儁,詩麗而表逸;子桓慮詳而力緩,故不競于先鳴。而樂府清越,《典論》辯要,迭用短長,亦無懵焉。但俗情抑揚,雷同一響,遂令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未為篤論也?!段男牡颀垺げ怕浴穭③恼摬茇Р艢馕何闹牛笱笄寰_,舊談抑之,謂去植千里,然子25小結(jié)
與曹操相比,曹丕的詩表現(xiàn)出新的變化:(1)更注重個人情感的抒發(fā);(2)文人化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的使用與藝術(shù)風格的形成,這主要表現(xiàn)在語言的工麗綺練和藝術(shù)形式的創(chuàng)造上。小結(jié)與曹操相比,曹丕的詩表現(xiàn)出新的變化:26一、曹植生平。第二節(jié)曹植一、曹植生平。第二節(jié)曹植27陳思王植子建,年十余歲,誦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請)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時鄴銅雀臺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性簡易,不治威嚴,與馬服飾,不尚華麗。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特見寵愛?!踩涡远?,不自雕勵,飲酒不節(jié)。(《三國志·魏書·陳思王傳》)陳思王植子建,年十余歲,誦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善屬文。太祖28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PPT課件-通用29曹植墓:位于東阿縣城西南10公里魚山西麓,依山而建。墓室分甬道、前室、后室3部分。曹植墓:位于東阿縣城西南10公里魚山西麓,依山而建30謝靈運嘗云: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敏捷,安有繼之?(李瀚《蒙求集注》)漢、魏以來,二千余年,以詩名其家者眾矣。顧所號為眾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蘇子瞻三人而已。(清·王士禎《帶經(jīng)堂詩話》)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PPT課件-通用31二、曹植的創(chuàng)作。曹植的創(chuàng)作,以公元220年曹丕稱帝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詩歌的內(nèi)容,一是反映戰(zhàn)爭和動亂,如《送應氏》,情調(diào)悲涼,如同他父親的詩一樣。二是抒發(fā)理想和抱負,呈現(xiàn)出一種豪邁氣概,洋溢著樂觀和浪漫的情調(diào)。富于進取精神和自負自信的少年意氣。二、曹植的創(chuàng)作。曹植的創(chuàng)作,以公元220年曹丕稱帝為界,分32《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少小去鄉(xiāng)邑,揚聲沙漠陲。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叵移谱蟮?,右發(fā)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胡虜數(shù)遷移。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qū)蹈匈奴,左顧陵鮮卑。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33曹植后期因受到曹丕的壓制、猜忌甚至迫害,心情憂憤悲傷,作品的內(nèi)容和風格發(fā)生顯著變化,早期的那種豪邁氣概和開朗的情調(diào)消失了,代之出現(xiàn)的是反映個人命運的失望和對曹丕政治集團的不滿和怨恨。在他的后期詩文中,主要表達由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充滿著受壓迫的苦悶與痛苦,和預感到生命即將在屈辱與碌碌無為中消耗,失去其應有價值而產(chǎn)生的悲哀,以及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他的前后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內(nèi)容和風格明顯不同。他的詩歌是政治悲劇與詩歌才華的展現(xiàn)。他的后期詩歌,又開啟了正始詩風。曹植后期因受到曹丕的壓制、猜忌甚至迫害,34《野田黃雀行》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利劍不在掌,結(jié)友何須多?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拔劍捎羅網(wǎng),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兑疤稂S雀行》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35《贈白馬王彪》全詩共七章,感情豐富復雜:旅途的艱辛,骨肉分離的悲傷,對人生的失望,對曹丕不敢明言的怨恨,對監(jiān)視者的詛咒,兄弟之間強作達觀的慰勉等等,層見錯出,真切感人。而且詩中還出現(xiàn)了一種從根本上對人生表示懷疑、否定的傾向。這是因為,曹植既不能放棄對人生價值的追求,又看不到現(xiàn)實矛盾有任何解決的可能。天命可疑,神仙虛妄,人生無常,現(xiàn)實世界一片黑暗。本來建安文學具有一種慷慨激昂的基調(diào),但這種基調(diào)是建立在對人生價值追求的自信自負的基礎之上的。當嚴酷的政治現(xiàn)實粉碎了這種自信自負之后,詩歌的格調(diào)就隨之改變。由此開啟了“正始詩風”。但從根本上說,曹植早期詩歌的激昂之氣與后期詩歌的悲哀情調(diào)有相通之處。正是由于建安文人對于人生自由和生命價值有著強烈的追求,當這一追求受到打擊時,他們的悲哀才如此強烈。《贈白馬王彪》全詩共七章,感情豐富復36寫法上:1、“憤而成篇”為一篇之警策,無論寫景、敘事,都滲透了作者強烈的悲憤感情。2、章章蟬聯(lián),層層頂針,由表及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由眼前遭遇到人生遭際,層層加深感情抒發(fā),其感情迂徐曲折,反復深入。寫法上:1、“憤而成篇”為一篇之警策,無論寫景、敘事,都滲透37小結(jié)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創(chuàng)作五言詩的文人,五言詩在他的手中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zhuǎn)變。他的詩骨氣奇高,辭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zhì)。風格兼有父兄之長,達到風骨與文采的完美結(jié)合,成為建安詩壇最杰出的代表。小結(jié)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創(chuàng)作五言詩的文人,五言詩在他的手中完成38鐘嶸《詩品》評曹植詩其源出于國風。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zhì),粲溢今古,卓爾不群。嗟乎!陳思之于文章也,譬人倫之有周、孔,鱗羽之有龍鳳,音樂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爾懷鉛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馀輝以自燭。故孔氏之門如用詩,則公干升堂,思王入室,景陽、潘、陸,自可坐于廊廡之間矣!鐘嶸《詩品》評曹植詩其源出于國風。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39曹植《贈白馬王彪》結(jié)構(gòu)全詩分七章,詩前有小序,交代寫作緣由。第一章,離開京師的依戀與感傷。第二章,歸藩途中的艱難與孤苦。第三章,讒巧離間激起的胸中悲憤。第四章,秋日暮景觸動的內(nèi)心凄涼。第五章,由曹彰之死引發(fā)的人生感喟。第六章,與白馬王彪的惜別之情。第七章,與曹彪的絕望之別。曹植《贈白馬王彪》結(jié)構(gòu)全詩分七章,詩前有小序,交代寫作緣由。40第三節(jié)王粲、劉楨和蔡琰第三節(jié)王粲、劉楨和蔡琰41曹丕《典論·論文》論“七子”文風王粲長于辭賦,徐干時有齊氣(舒緩之氣),然粲之匹也。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兹隗w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以至乎雜以潮戲。及其所善,揚、班之儔也。……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人體,不可力強而致。曹丕《典論·論文》論“七子”文風王粲長于辭賦,徐干時有齊氣(42第四節(jié)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征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征,亦即“建安風骨”。所謂“建安風骨”,即建安文學(“三曹”、“七子”的詩歌創(chuàng)作)所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風格、氣骨。其內(nèi)涵是:1、政治理想的高揚。造成悲涼慷慨的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2、人生短暫的哀嘆。表現(xiàn)為三種不同的態(tài)度(見教材41頁)。第四節(jié)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征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征,亦即“建安風433、強烈的個性表現(xiàn)。曹操的詩古直悲涼,氣韻沉雄;曹丕詩便娟婉約,有文士氣;曹植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zhì)”(鐘嶸《詩品》)。4、濃郁的悲劇色彩。以曹植詩最有代表性。這些時代特征也正構(gòu)成了“建安風骨”美學范疇的內(nèi)涵。3、強烈的個性表現(xiàn)。曹操的詩古直悲涼,氣韻沉雄;曹丕詩便娟婉44補充劉師培把“建安風骨”總結(jié)為四個方面(見《中古文學史》):1、清峻。曹操以刑名法術(shù)治理天下,于鞍馬間為詩為文,用語簡潔,詞氣峭厲,不傍經(jīng)典,直抒胸臆,故文風清峻。2、通脫。即隨便之意。詩文的隨便由思想的隨便而來。這跟漢末儒學衰微,玄學興起有關。故這一時期的文學,既有直面現(xiàn)實人生,積極建功立業(yè)的樂觀精神,也有命運無常、人生短促的感嘆。但總的看來,建安文人對生命短暫的感嘆,最終導向及時建功立業(yè)、追求人生的不朽的精神。所以,慷慨悲壯,乃成為建安文學的又一風格特征。補充劉師培把“建安風骨”總結(jié)為四個方面(見《中古文學史》):453、騁詞。即氣盛詞壯。建安文人思想束縛較少,精神比較自由,故其議論時事,抒寫情志,無不暢所欲言,力求充分地表現(xiàn)自我,由此形成“騁詞”的藝術(shù)風格。4、華靡。即華麗。曹操尚質(zhì)樸為文,而注重詩文華靡的,首推七子和曹丕、曹植兄弟。建安文學之漸趨華靡,表明文學已擺脫經(jīng)學的附庸地位,其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開始受到文人的自覺重視。這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3、騁詞。即氣盛詞壯。建安文人思想束縛較少,精神比較自由,故46建安風骨建安時期文學的基本特點是:真實地反映現(xiàn)實的動亂和人民的苦難,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理想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同時也流露出人生短暫、壯志難酬的悲涼幽怨的情感,在藝術(shù)精神上繼承漢樂府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形式上亦帶有鮮明的民歌風調(diào)。作品內(nèi)容充實,意境宏大,筆調(diào)朗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個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的藝術(shù)風格,文學史上稱之為“建安風骨”或“漢魏風骨”。建安風骨建安時期文學的基本特點是:真實地反映現(xiàn)實的動亂和人民47第五節(jié)阮籍、嵇康與正始文學一、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正始”是魏齊王曹芳的年號(240-249),文學史上所說的正始文學,還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晉立國(265)這一時期的文學。正始時期,魏國內(nèi)部發(fā)生了殘酷血腥的權(quán)力斗爭,司馬氏擅權(quán),大肆屠殺異己。政治的黑暗和恐怖之中,文人少有全其身者,所謂“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晉書·阮籍傳》)。活著的人,或放浪形骸,或寄情山水,借以逃避禍端;或曲折為文,借以發(fā)泄不滿。文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現(xiàn)危機感和幻滅感,詩風由建安時的慷慨悲壯變?yōu)樵~旨淵永、寄托遙深,詩歌表現(xiàn)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銳的人生悲哀,體現(xiàn)出正始詩風的獨特面貌。第五節(jié)阮籍、嵇康與正始文學一、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48二、“竹林七賢”魏晉之際文學的代表作家是“竹林七賢”。其名稱始見于《世說新語·任誕》:
陳留阮籍、譙郡嵇康、河內(nèi)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nèi)向秀、瑯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參顏延之《五君詠》、《世說新語·劉伶病酒》,見作品選。]二、“竹林七賢”魏晉之際文學的代表作家是“竹林七賢”。其名49《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圖中的榮啟期是春秋時代的名士,他與七賢有共同之處,故被畫在一起。南壁為嵇、阮、山、王四人北壁為向、劉、阮、榮四人。人物之間以銀杏、垂柳、松槐相隔。八人均席地而坐,但各以一種最能體現(xiàn)自己個性的姿態(tài)來表現(xiàn),有的撫琴嘯歌,有的頜首傾聽,有的高談玄理,有的舞弄如意,人人寬衣博帶,孤傲高雅;崇尚老莊之情,追求個性之心,溢于畫面。士族知識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畫像磚上得到充分地表現(xiàn).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圖中的榮啟期是春秋時代的名士,他50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PPT課件-通用51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PPT課件-通用52“竹林七賢”,實際上是個名士集團。山濤、王戎后來投靠司馬氏,其余五人都崇尚老莊,任性嗜酒,寄情山水,反對禮法名教,對司馬氏的篡權(quán)奪位不滿。文學成就上,向秀的《思舊賦》為悼念好友嵇康和呂安所作,十分感人,但無詩流傳;劉伶只有一首五言詩傳世;山濤、王戎、阮咸沒有詩歌傳世。因此,七賢中真正能代表正始文學最高成就的只有阮籍和嵇康。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PPT課件-通用53三、阮籍1、生平、性格
籍容貌環(huán)杰,志氣宕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于色?;蜷]門視書,累月不出;或登臨山水,經(jīng)日忘歸。博覽群籍,尤好莊、老。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忘其形骸,時人多謂之癡。(《晉書·阮籍傳》)三、阮籍54籍早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文帝(司馬昭)初欲為武帝(司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晉書·阮籍傳》)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備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晉書·阮籍傳》)籍早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與552、創(chuàng)作阮籍的代表作是《詠懷》詩八十二首。這些詩非一時一地而作,是總計平生所作詩,總題為“詠懷”。是詩抒感慨,發(fā)議論,寫理想,充滿苦悶和孤獨的情緒。2、創(chuàng)作阮籍的代表作是《詠懷》詩八十二首。這些詩非一時一地56《詠懷》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对亼选菲湟灰怪胁荒苊拢鹱鴱楕Q琴。57《詠懷》其三:佳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驅(qū)馬舍之去,去上西山址。一身不自保,何況憐妻子!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对亼选菲淙杭褬湎鲁甚瑁瑬|園桃與李。583、阮籍詩小結(jié):(1)、阮籍的詠懷詩體現(xiàn)了正始文學最基本的特點,即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銳的人生悲哀。過去還從未有人把人生描述的如此孤獨、悲涼。他的詩重在寫心,從自己的心理感受揭露封建社會壓迫人性、人權(quán)的本質(zhì)。是另一種形式的憤世疾俗之情的發(fā)泄。3、阮籍詩小結(jié):592、阮籍的詠懷詩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學史上政治抒情詩的先河,它擺脫了對樂府民歌的模仿,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詩中,同時與一系列的藝術(shù)形象相結(jié)合,表現(xiàn)手法多用象征寓意,形成曲折幽隱的風格特點,使詩歌的內(nèi)涵更為深厚??梢哉f,中國的詩歌到了阮籍的詠懷詩,明顯變的厚重了。3、阮籍的詠懷詩首創(chuàng)了我國五古抒情組詩的體例。2、阮籍的詠懷詩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學史上政治抒情詩的先河,它擺脫了60四、嵇康1、生平、性格
“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鳳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晉書·嵇康傳》)?!皫r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然若玉山之將崩”。(《世說新語》)。四、嵇康61“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淡h(huán)顧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稄V陵散》于今絕矣!’時年四十,海內(nèi)之士,莫不痛之”。(《晉書·嵇康傳》)初康居貧,常與向秀共鍛于大樹之下,以自贍給。穎川鐘會,貴公子也,精練有才辯,故往造焉??挡粸橹Y,而鍛不輟。良久會去,康謂曰:“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會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睍源撕叮ê蓿┲?。(晉書·嵇康傳)“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淡h(huán)顧日影,索琴彈之曰:‘昔622、嵇康詩歌創(chuàng)作
嵇康的“使氣命詩”(《文心雕龍·明詩》),以表現(xiàn)其追求自然、高蹈獨立、厭棄功名富貴的人生觀為主要內(nèi)容,風格清峻。他的四言詩(如《憂憤詩》)成就較高,詩經(jīng)之后,唯曹操、嵇康和此后的陶淵明,開拓了四言詩的新境界。但總的看,嵇康的詩歌創(chuàng)作成就不如散文。2、嵇康詩歌創(chuàng)作633、嵇康的散文創(chuàng)作,?!杜c山巨源絕交書》。公元261年,山濤被任命為吏部郎,這說明“竹林七賢”發(fā)生了分化。山濤舉康代自,嵇康得知消息后,于是給山濤寫了一封信,要與他絕交。這封信在中國書信史上是繼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之后的又一篇力作。信中反復申說自己的政治立場和個人的性格、愛好,提出了“七不堪”、“二不可”為不能出仕的理由,說自己不能舍其所樂而從其“九患”。信中鮮明的表明自己的個人意識和追求個性自由的精神,這正是魏晉文學最顯著的特色。3、嵇康的散文創(chuàng)作,。64寫法上,主要用冷嘲熱諷、嬉笑怒罵的筆調(diào)進行反語諷刺。體現(xiàn)在兩點:1、故意以言過其實的言詞,放縱的態(tài)度,極度的丑化自己。這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越是丑化自己,就越反襯出自己的清白、山濤的墮落;二是他丑化自己——那“七不堪”、“二不可”的理由讓明眼人一看就是虛假的,自己并非沒當官的素質(zhì),而是官場太腐敗,太黑暗,這才是自己不愿出仕的真正理由,即不愿與司馬氏集團同流合污。寫法上,主要用冷嘲熱諷、嬉笑怒罵的筆調(diào)進行反語諷刺。體現(xiàn)在兩652、言在此而意在彼。作者在文中指桑罵槐,出語鄙俗,毫無禮節(jié),表示出對受信者的極大不恭敬。有時用比喻憤怒的責罵對方(如“自以嗜腐臭,養(yǎng)鴛雛以死鼠也”)。其實,罵山濤變節(jié)只是個借口,其真正的目的是揭露司馬氏集團的虛偽和官場的腐敗黑暗。2、言在此而意在彼。作者在文中指桑罵槐,出語鄙俗,毫無禮節(jié),663、一般書信皆以言事為主,以簡要為重。而此信卻有多種文體風格:其犀利透辟的辨析,近似政論文;其引經(jīng)據(jù)典,寓言指事,含蓄深邃而富有哲理,又像諸子散文;而其嬉笑怒罵,幽默諷刺,又類小品雜文。魯迅的雜文受魏晉散文影響很大,我們從他的大量雜文中可以看到嵇康散文的影子。3、一般書信皆以言事為主,以簡要為重。而此信卻有多種文體風格67【思考與作業(yè)】1、“建安風骨”與“正始詩風”的內(nèi)涵是什么?二者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2、翻譯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返回【思考與作業(yè)】1、“建安風骨”與“正始詩風”的內(nèi)涵是什么?二68第二章兩晉詩壇第一節(jié)陸機、潘岳與太康詩風“太康”,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年號。文學史上所說的“太康文學”,是指從“泰始”(晉武帝司馬炎年號,公元264年)到“元康”(晉惠帝司馬衷年號,公元299年)約30多年間的文學。陸機、潘岳是西晉詩壇的代表,太康詩風就是指以陸機、潘岳為代表的西晉詩風。第二章兩晉詩壇第一節(jié)陸機、潘岳與太康詩風69
太康詩風總的特點:繁縟。主要體現(xiàn)在:(1)語言由樸素古直趨向華麗藻飾;(2)描寫由簡單趨向繁復(3)句式由散行趨向駢偶。太康詩風總的特點:繁縟。主要體現(xiàn)在:70左思的詩歌創(chuàng)作。左思博學多才,其文學成就是賦和詩歌。其賦名作《三都賦》(班固有《兩都賦》,張衡有《二京賦》,“精思傅會,十年乃成”)曾名震京師,一時引起“洛陽紙貴”(見注釋8)。但奠定其文學地位的,則是他的《詠史》詩8首。左思的詩歌創(chuàng)作。左思博學多才,其文學成就是賦和詩歌。其賦名71詠史·其一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雖非甲胄士,疇昔覽穰苴。長嘯激清風,志若無東吳。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詠史·其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72詠史·其二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籍舊業(yè),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詠史·其二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73小結(jié)
左思的詠史詩主要寫寒士的不平與抗爭,其詩多引史實,不再是“就史(事)敘史(事)”。而是借古諷今、借古喻今,借古述懷。名為詠史,實為詠懷。開創(chuàng)了詠史詩借詠史以詠懷的新傳統(tǒng)。小結(jié)左思的詠史詩主要寫寒士的不平與抗爭,其詩多引史實,不再74第二節(jié)王羲之與蘭亭唱和1、《蘭亭集序》與蘭亭詩
王羲之和朋友于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在蘭亭聚會,欣賞山水,唱和賦詩,成詩37首,編為《蘭亭集》,王羲之作《蘭亭集序》。第二節(jié)王羲之與蘭亭唱和1、《蘭亭集序》與蘭亭詩752、蘭亭詩的主題是抒寫山水游賞之樂,表現(xiàn)山水審美的情趣,和由山水直接抒發(fā)玄理。蘭亭詩標志著山水詩的興起。3、蘭亭雅集對中國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響,同時對詩歌流派的形成也有推動作用。2、蘭亭詩的主題是抒寫山水游賞之樂,表現(xiàn)山水審美的情趣,和由76返回返回77第三章陶淵明第三章陶淵明78陶淵明
一個在詩中能“開其心扉”的人
陶淵明
一個在詩中能“開其心扉”的人
79他的詩作象打開一本書,毫無掩飾地顯露他的個性,記錄了一個謙和自耕的詩人的生活史和他對自然與人生的而深刻的思考。他的詩表現(xiàn)出一種與自然與環(huán)境和諧一致的沖淡閑適的奇妙意境,構(gòu)成了中國哲學所認為的最高幸福。陶淵明成就的秘密在于,他在詩中能開其心扉他的詩作象打開一本書,毫無掩飾地顯露他的個性,記錄了一80陶淵明畢生走過三個時期,界線分明:少年、青年的閑居時期。壯年的輾轉(zhuǎn)出仕時期。中晚年的隱居時期。陶淵明的人生道路與思想性格陶淵明畢生走過三個時期,界線分明:81出身望族,少有壯志。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jīng)。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閑靜少言,不慕榮利。性愛丘山與游好六經(jīng)少年、青年的閑居時期性愛丘山與游好六經(jīng)82陶淵明先后五次出仕:394年,29歲,為江州祭酒,不久辭歸;召為主薄,不就。398年,33歲,入桓玄幕府;五年(401)冬,歸家居母喪。404年,39歲,任鎮(zhèn)軍將軍劉裕參軍。405年,40歲,任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參軍。405年8月,任彭澤令。在官八十余日,11月,辭歸。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仕輾轉(zhuǎn)出仕時期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十三年陶淵明先后五次出仕: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仕83躬耕田園的隱者簞瓢屢空,不慕榮利。最超脫、最徹底的隱士。抱樸含真,任情自得。最真誠的詩人。詩酒自娛,縱浪大化。最藝術(shù)化的人生。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隱居終老時期躬耕田園的隱者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84王維論陶淵明之棄官近有陶潛,不肯把板屈腰見督郵,解印綬棄官去。后貧,《乞食》詩云“叩門拙言辭”,是屢乞而慚也。嘗一見督郵,安食公田數(shù)頃。一慚不忍,而終身慚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計)其后之累也?!杜c魏居士書》,見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卷十八王維論陶淵明之棄官近有陶潛,不肯把板屈腰見督郵,解印綬棄官去85寫田園風貌、鄉(xiāng)居生活及感受,多作于棄官歸里之后。為陶氏最具個性之作,最能代表其詩風,自成一體,在詩歌史上影響也最大。陶淵明的田園詩寫田園風貌、鄉(xiāng)居生活及感受,多作于棄官歸里之后。陶淵明的田園86多組詩,如《飲酒》、《擬古》、《雜詩》,《詠貧士》、《詠三良》、《讀山海經(jīng)》等。明顯繼承了阮籍、左思詩歌的傳統(tǒng),又有陶氏自己的特點,多圍繞仕與隱的矛盾,表現(xiàn)他與世俗的隔閡和對恬淡生活的安然;當然也有憂憤激越時。如《詠荊軻》、《讀山海經(jīng)·精衛(wèi)》等。陶詩的另一面詠懷與詠史多組詩,如《飲酒》、《擬古》、《雜詩》,87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永夕。欲言無余和,揮杯勸孤影。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雜詩其二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雜詩其二88陶淵明的行役詩悲嘆行役的辛苦,表達對仕宦的厭倦,反復訴說對田園的思念和歸隱的決心,是陶淵明行役詩共有的主題。如《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guī)林》二首、《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jīng)錢溪》等。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陶淵明的行役詩悲嘆行役的辛苦,表達對仕宦的厭倦,反復訴說對田89陶淵明詩歌的藝術(shù)成就平淡自然,親切淳真。——陶詩主體風格。渾融完整,意境高遠。情景事理的融合。語言自然而精工。陶詩用語質(zhì)樸無華,而又精煉傳神。如:“有風自南,翼彼新苗?!保ā稌r運》),“傾耳希無聲,在目皓已白?!保ā豆锩畾q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風格多樣。陶詩以自然沖淡的風格為主,但有時也顯得抑郁悲戚。如《雜詩》其二(白日淪西阿)、其五(憶我少壯時)等;而《詠荊軻》、《讀〈山海經(jīng)〉》等作品,則又露出如魯迅所言的“金剛怒目式”的雄豪悲慨之氣。陶淵明詩歌的藝術(shù)成就平淡自然,親切淳真?!赵娭黧w風格。90朱熹論陶詩“自豪放”陶淵明詩,人皆說是平淡。據(jù)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覺耳。其露出真相者,是《詠荊軻》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說得這樣言語來?
——《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朱熹論陶詩“自豪放”陶淵明詩,人皆說是平淡。據(jù)某看他自豪放,91鐘嶸評陶詩
宋征士陶潛,其源出于應璩,又協(xié)左思風力。文體省凈,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典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嘆其質(zhì)直,至如“歡言酌春酒”、“日暮天無云”,風華清麗,豈直為田家語耶!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对娖贰风妿V評陶詩宋征士陶潛,其源出于應璩,又協(xié)92沈德潛《說詩啐語》云:“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王維)有其清腴,孟山人(孟浩然)有其閑遠,儲太祝(儲光羲)有其樸實,韋左司(韋應物)有其沖和,柳儀曹(柳宗元)有其峻潔?!碧諟Y明的影響沈德潛《說詩啐語》云:“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王維)有其清腴,93
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
——《與蘇轍書》蘇軾談陶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zhì)而實綺94蕭統(tǒng)評陶淵明詩文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橫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白璧微瑕,惟在《閑情》一賦,揚雄所謂“勸百而諷一”者乎?卒無諷諫,何足搖其筆端?惜哉!無是可也。并粗點定其傳,編之于錄。嘗謂有能觀淵明之文者,馳競之情遣,鄙吝之意怯,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豈止仁義可蹈,抑乃爵祿可辭,不必游太華,遠求柱史;此亦有助于風教也。
———《陶淵明集序》蕭統(tǒng)評陶淵明詩文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95CrystalGraphicsPowerPlugsTransitionsI飲酒其二CrystalGraphicsPowerPlugs96陶淵明逸致圖陶淵明逸致圖97《晉書·陶潛傳》“以親老家貧,起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為鎮(zhèn)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で捕洁]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義熙二年,解印去縣?!薄稌x書·陶潛傳》“以親老家貧,起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98《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以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寶貴?!瘶O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酣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返回《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99第四章南北朝民歌第一節(jié)南朝民歌一、南朝民歌的分類: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清商曲辭》里,主要有吳歌與西曲兩類。第四章南北朝民歌第一節(jié)南朝民歌100二、南朝民歌的內(nèi)容和情調(diào):由于采集民歌的目的是滿足聲色之欲,加上統(tǒng)治者的提倡等原因,南朝民歌中反映男女之情的情歌特別發(fā)達。這類情歌表現(xiàn)的感情真摯細膩,情調(diào)艷麗柔弱,哀怨纏綿。吳歌的產(chǎn)地多是長江流域商業(yè)發(fā)達之地,故其民歌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層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有較多的市井氣息,而西曲則多寫水邊船上旅客商婦的離別之情,且能結(jié)合勞動來寫,情調(diào)較吳歌開朗明快。二、南朝民歌的內(nèi)容和情調(diào):101三、南朝民歌的特點:1、體制小巧,多為五言四句。2、語言清新自然。3、大量運用雙關語。四、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抒情長詩《西洲曲》:《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藝術(shù)性最高的一篇三、南朝民歌的特點:102形式上,南曲多為整齊的四言或五言的歌詩;而北歌則于四、五、七言和雜言的靈活運用。用語上,南曲多綺麗精工,而北歌多質(zhì)樸剛健。形式上,南曲多為整齊的四言或五言的歌詩;而北歌則于四、五、七103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PPT課件-通用104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PPT課件-通用105【作業(yè)】
比較賞析《西洲曲》和《木蘭詩》,并進一步辨析南北詩風的區(qū)別。返回【作業(yè)】比較賞析《西洲曲》和《木蘭詩》,并進一步辨析南北詩106第五章謝靈運、鮑照與詩風的轉(zhuǎn)變第一節(jié)謝靈運所開啟的新風與山水詩的興盛一、山水詩(也包括田園詩)的源起、興盛的原因:在《詩經(jīng)》、《楚辭》的時代,詩中就出現(xiàn)了山水景物(如《蒹葭》、《伐檀》、《山鬼》、《九辨》等),但那只是作為生活的襯景或比興的媒介,而不是作為一種獨立的審美對象。曹操的《觀滄?!肥侵袊姼枋飞系谝皇淄暾纳剿姟x宋時代則是山水詩興盛的時期,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談到:“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备爬诉@個時期山水詩的特點。第五章謝靈運、鮑照與詩風的轉(zhuǎn)變第一節(jié)謝靈運所開啟的新風與107劉宋時期山水詩興盛的原因大致是:1、文人生活環(huán)境變遷的影響。2、受魏晉之后隱逸之風的影響。3、玄學的影響。劉宋時期山水詩興盛的原因大致是:108二、謝靈運的山水詩謝靈運是真正大力創(chuàng)作山水詩并起了巨大貢獻的詩人。謝靈運山水詩的特點是鮮麗,清新,自然,他的詩開啟了南朝一代的新詩風,實現(xiàn)了詩歌藝術(shù)由魏晉的古樸向南朝追求聲色的轉(zhuǎn)變。二、謝靈運的山水詩109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110三、謝詩與陶詩的比較
1、謝詩善于描繪畫境,在移步換景中領略山水之美,把敘事與寫景結(jié)合起來。而陶詩寫田園山水,往往是靜觀;靜觀須心境純凈,方能物我親切交流。2、謝詩中也有哲理,但主要在于化其心中郁結(jié),且哲理往往游離于詩外,形成敘事—寫景—說理的程式,往往在詩的最后拖上一個玄言的尾巴,這說明他的詩脫胎于玄言詩但仍留著玄言詩的尾巴。而陶詩的哲理則融于體物之中,故能達到超然物外、遇景成趣的境地。三、謝詩與陶詩的比較1113、語言上,謝詩精工綺麗,刻意追求,多用深奧的書面語和典故,深澀難懂,有佳句而無佳篇。而陶詩則樸素、平淡、自然。3、語言上,謝詩精工綺麗,刻意追求,多用深奧的書面語和典故,112四、其他山水詩詩人:1、除謝靈運之外,南朝寫山水詩的詩人還有謝惠連、顏延之、鮑照、謝朓、王融、沈約、何遜、陰鏗等人。2、謝靈運與顏延之并稱“顏謝”,與顏延之、鮑照并稱“元嘉三大家”。他們的詩的共同特點是“尚巧似”,但顏延之的山水詩成就不及謝靈運。四、其他山水詩詩人:113五、山水詩的文學價值:1、山水詩的產(chǎn)生,標志著人對自然美的認識加深了,標志著人與自然進一步的溝通與和諧。大自然已經(jīng)從作為陪襯的生活環(huán)境或作為比興的媒介變成具有獨立美學價值的欣賞對象。山水詩啟發(fā)人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即美學的角度去親近大自然,發(fā)現(xiàn)和理解大自然。它的出現(xiàn),使山水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為中國詩歌增加了一種題材,這無論在文學史上還是美學史上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五、山水詩的文學價值:1142、山水詩的出現(xiàn),改變了“詩言志”的傳統(tǒng),打破了儒家功用主義的詩教觀,為詩歌走向純審美的藝術(shù)化鋪平了道路,南朝詩歌所具有的美學特征,正是隨著山水詩的建立而產(chǎn)生的。2、山水詩的出現(xiàn),改變了“詩言志”的傳統(tǒng),打破了儒家功用主義115第二節(jié)鮑照及其創(chuàng)新一、鮑照的生平。(見文學史教材118頁注釋18)二、鮑照的詩歌創(chuàng)作鮑照的文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詩、賦、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還是詩歌。他的詩內(nèi)容豐富,題材多樣,有邊塞詩,如《代出自薊北門行》;有描寫游子、思婦、棄婦的詩,如《代白頭吟》;而以《擬行路難》18首為其代表。這組詩主要表現(xiàn)其建功立業(yè)的愿望,抒發(fā)寒門志士備遭壓抑的痛苦,傳達出寒士們慷慨不平的呼聲,充滿了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情緒和抗爭精神(較左思的詩,不但有不滿,更有抗爭)。第二節(jié)鮑照及其創(chuàng)新一、鮑照的生平。(見文學史教材118頁注116擬行路難·其四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擬行路難·其四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117擬行路難·其六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cè)。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擬行路難·其六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118三、鮑照詩的創(chuàng)新
鮑照模擬和學習樂府,經(jīng)過充分的消化吸收和熔鑄創(chuàng)造,不僅得其風神氣骨,自創(chuàng)格調(diào),而且還發(fā)展了七言詩,創(chuàng)造了以七言體為主的歌行體。它以豐富的內(nèi)容充實了七言體的形式,并且變逐句押韻為隔句押韻,同時還可以自由換韻,為七言體詩的發(fā)展開拓了寬廣的道路。(參文學史教材119頁注釋23,同時與曹丕的《燕歌行》作比較)三、鮑照詩的創(chuàng)新119【思考與作業(yè)】1、背誦并賞析謝詩中寫景的名句;2、從內(nèi)容、題材、風格等方面將陶詩與謝詩作比較。返回【思考與作業(yè)】1、背誦并賞析謝詩中寫景的名句;返回120第六章永明體與齊梁詩壇第一節(jié)沈約、謝朓與永明體一、永明體:永明是齊武帝蕭賾的年號(483-493)。永明年間,沈約、謝朓、王融、周颙等詩人創(chuàng)造了一種跟古體詩不同的新體詩,史稱“永明體”。其主要特征是講究聲律和對偶。永明體的興起與聲律的追求有關。第六章永明體與齊梁詩壇第一節(jié)沈約、謝朓與永明體121齊、梁、陳三代是永明體形成和發(fā)展的時期。隨著文人五言詩創(chuàng)作的不斷繁榮,五言詩逐漸擺脫樂律的依附而創(chuàng)造符合詩之聲律,已成為必然的追求。隨著音韻學的發(fā)展,四聲的提出,在沈約等人的探索、創(chuàng)作中,詩歌聲律的規(guī)范要求逐漸完美起來。四聲的發(fā)現(xiàn)和永明體的產(chǎn)生,使詩人具有了掌握和運用聲律的自覺意識,它對于增加詩歌藝術(shù)形式的美感、增強詩歌的藝術(shù)效果是有積極意義的??梢哉f,永明體為唐代格律詩的出現(xiàn)及其繁榮奠定了基礎。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又一次劃時代的革命。齊、梁、陳三代是永明體形成和發(fā)展的時期。隨著文人五言詩創(chuàng)作的122二、沈約、謝朓的詩歌創(chuàng)作:沈約是著名的永明體詩人,鍾嶸在《詩品》中將其詩歌風格概括為“長于清怨”,這種風格主要表現(xiàn)在他的山水詩和離別哀傷詩中。二、沈約、謝朓的詩歌創(chuàng)作:123謝朓是永明體詩的代表詩人,也是齊梁時期最為杰出的詩人,與謝靈運并成為“二謝”,后代稱他為“小謝”。謝眺最突出的貢獻是對山水詩的發(fā)展和對新詩體的探索,體現(xiàn)在:①在山水詩方面,他繼承了謝靈運山水詩細致、清新的特點,通過山水景物的描寫來抒發(fā)情感意趣,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②在新詩體的探索方面,他將永明聲律運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中,其詩音調(diào)和諧,體現(xiàn)出圓美流轉(zhuǎn)的特點。謝朓善于熔裁警句,警句對仗工整,和諧流暢,清新雋永,體現(xiàn)了“新詩體”的特點。謝朓是永明體詩的代表詩人,也是齊梁時期最為杰出的詩人,與謝靈124第二節(jié)齊梁詩人集團及宮體詩一、家族文學向以宮廷為中心的詩人集團的轉(zhuǎn)變:東晉時期門閥士族的勢力達到鼎盛,一些名門望族世代習文,注重家族內(nèi)部的文化教育,并由此而形成了諸多以家族為中心的文學集團,王、謝可為代表。劉宋之際,門閥政治向皇權(quán)政治回歸,以門閥家族為中心的文學集團,也逐步向以宮廷和諸王勢力為中心的文學集團轉(zhuǎn)變。第二節(jié)齊梁詩人集團及宮體詩125二、齊梁詩人集團:齊梁時期文學集團的詩歌創(chuàng)作活動,方式大體一致,多是應制、應教、同題共賦、相互唱和的作品,視野大多停留在宮廷,題材單調(diào)狹窄,內(nèi)容脫離社會生活。二、齊梁詩人集團:1261、南齊竟陵王蕭子良文學集團以南齊竟陵王蕭子良為中心,有竟陵八友等人。2、梁代蕭衍、蕭統(tǒng)文學集團蕭衍喜好文學,倡導并鼓勵文學創(chuàng)作。蕭統(tǒng)受父親影響和自己愛好,也召集文士進行詩賦創(chuàng)作和學術(shù)研討,他們在學術(shù)研究中成就突出,編篡了《文選》。3、蕭綱文學集團他們最突出的特征是大力創(chuàng)作宮體詩。1、南齊竟陵王蕭子良文學集團以南齊竟陵王蕭子良為中心,有竟127三、南朝民歌從市井進入了宮廷——宮體詩:南朝皇室皆行伍出生,來自社會下層,留戀、學習市井之風。南朝樂府機構(gòu)曾采集大量民歌配樂演唱,滿足統(tǒng)治者縱情聲色的需要。統(tǒng)治者及宮廷文人也有潤色或擬作新聲歌曲的習慣。這樣南朝民歌便從市井進入了宮廷,形成“宮體詩”。返回三、南朝民歌從市井進入了宮廷——宮體詩:返回128第七章庾信與南朝文風的北漸第一節(jié)南北文風的交融南北朝時期,南北文學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文學人才分布不均衡是影響南北文化實力懸殊的基本因素,但南北朝政權(quán)的對峙并未造成文化的隔絕,這一時期南北朝文化之間的接觸與交流仍然是廣泛而深刻的。在南北之間,通過使臣往來,導致人才、書籍交流,并逐漸促進了南北文風的交融。第七章庾信與南朝文風的北漸第一節(jié)南北文風的交融129第二節(jié)庾信文章老更成一、庾信生平。(見教材153-154頁)二、庾信前期詩文主要是奉和之作,思想內(nèi)容輕淺單薄,宮廷趣味濃厚。但由于這些詩在詩歌形式上的多方面探索,為庾信積累了美感形式上和美感內(nèi)容上的經(jīng)驗,他的詩已經(jīng)有了“流連哀思”的審美趣味,以綺艷之辭抒哀怨之情。這些經(jīng)驗結(jié)合后期的生活經(jīng)歷,使他的后期詩歌達到了“窮南北之勝”的高度。第二節(jié)庾信文章老更成一、庾信生平。(見教材153-154130三、庾信后期作品主要抒寫鄉(xiāng)關之思,包括感傷時變,魂牽故國和嘆恨羈旅憂嗟身世兩方面。內(nèi)容豐富,筆調(diào)勁健蒼涼,藝術(shù)上更為成熟。其代表作是《哀江南賦》。三、庾信后期作品主要抒寫鄉(xiāng)關之思,包括感傷時變,魂牽故國和131寄王琳
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寄王琳玉關道路遠,132四、庾信承前啟后的地位由南入北的經(jīng)歷,使庾信的藝術(shù)造詣達到“窮南北之勝”的高度,這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典型的意義。他吸取了齊梁文學聲律、對偶等修辭技巧,并接受了北朝文學的渾灝勁健之風,從而開拓和豐富了審美意境,為唐代新的詩風的形成作了必要的準備。返回四、庾信承前啟后的地位由南入北的經(jīng)歷,使庾信的藝術(shù)造詣達到133第八章魏晉南北朝的辭賦、駢文與散文第一節(jié)別開生面的魏晉文壇一、建安文章:1、建安文風“以氣質(zhì)為體”,影響及建安文章注重“氣質(zhì)”。曹丕提出“詩賦欲麗”,加速了東漢以來文章漸趨駢化的進程,推動駢文臻于成熟,建安文章“氣”與“麗”的結(jié)合,為后世確立了“以情緯文,以文被質(zhì)”的典范。2、在建安各體文章中,曹操的教令甚具異彩,饒有通脫之風。其《讓縣自明本志令》自敘身世志愿,懇切率真。3、曹丕、曹植的書札,能隨境生趣,慷慨任氣,文采煥然。曹植的表文也是情文并茂。第八章魏晉南北朝的辭賦、駢文與散文第一節(jié)別開生面的魏晉文134二、抒情小賦的繁盛:1、辭賦在魏晉時期出現(xiàn)了新局面,其標志是抒情小賦的涌現(xiàn),從而拓展了辭賦的表現(xiàn)領域與表現(xiàn)風格。沿著東漢以來情理賦發(fā)展的方向,魏晉之際的辭賦創(chuàng)作顯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的特色。這一時期的作家往往集詩人與小賦作者于一身,這也標志著詩賦交相影響的深化。2、王粲的代表作《登樓賦》將荊州的離異之感于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融為一體,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二、抒情小賦的繁盛:135三、論辯文的勃興:魏晉是繼春秋戰(zhàn)國以后又一個思想高峰,各種思想交鋒爭辯,受談辯風氣的影響,論辯文出現(xiàn)高潮。其中嵇康的辯論文最為杰出(前面已講過)。三、論辯文的勃興:136第二節(jié)南朝美文的衍化1、南朝文壇沿著魏晉以來文章追新逐麗的趨向繼續(xù)發(fā)展,并帶有階段性的特點。劉宋時代,抒情體物的華美文章繁盛起來,至齊梁時期,變本加厲,美文的影響力還波及北方。2、元嘉三大家的美文創(chuàng)作。3、陳壽的《三國志》,敘事議論,高簡有法,質(zhì)而不野。范曄的《后漢書》合史職與文才于一體,尤其是紀傳的論贊部分,對偶工穩(wěn),辭采潤澤,聲律協(xié)暢,顯示出以駢文論史的高超水平。史傳文學的遞嬗軌跡,反映了南朝美文的衍化。第二節(jié)南朝美文的衍化1、南朝文壇沿著魏晉以來文章追新逐麗的1374、劉勰的《文心雕龍》以“深得文理”著稱,但也表現(xiàn)出卓爾不凡的駢文才力。齊梁時期,文學的“新變”意識更加突出,對于文章體貌深有影響,表現(xiàn)在:①永明聲律說興起;②文筆之辨的深入;③不拘常體的呼聲增多。5、齊梁文章新變的成果表現(xiàn)在:在題材與風格的處理上翻新出奇和出現(xiàn)了詩體賦。這反映在江淹、任昉、庾信、徐陵等人的創(chuàng)作中。6、南朝的寫景文也取得很大成就,以丘遲、吳均、陶弘景為代表。4、劉勰的《文心雕龍》以“深得文理”著稱,但也表現(xiàn)出卓爾不凡138第三節(jié)《水經(jīng)注》與《洛陽伽藍記》一、《水經(jīng)注》:1、《水經(jīng)注》產(chǎn)生與北方,但對東晉以后南方地方志廣泛參考和吸取,并不以南方為鴻溝,體現(xiàn)出大一統(tǒng)的理念。2、《水經(jīng)注》集六朝地志之大成。3、《水經(jīng)注》對山水的記敘描寫盡自然之趣,文學意識濃厚,文風清朗疏樸。第三節(jié)《水經(jīng)注》與《洛陽伽藍記》一、《水經(jīng)注》:139
酈道元
140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文學-PPT課件-通用141二、《洛陽伽藍記》:1、《洛陽伽藍記》是現(xiàn)存最早的文史典籍中寺塔記的典范之作。它在結(jié)構(gòu)上采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書合本子注之體,即正文與子注相配的方式,把博洽的內(nèi)容組織的有條不紊。2、《洛陽伽藍記》記敘塔寺,筆端帶有感情,有對古都伽藍往昔的懷念,有對北魏皇族間的豪奢與貪欲的揭露。全書善于使用整齊的筆法,以四言為主,間有四六駢句,同時又發(fā)揮散句的長處,節(jié)奏感與自由韻律有機結(jié)合,形成了典麗而清拔的風格。二、《洛陽伽藍記》:142【作業(yè)】課外閱讀曹植《洛神賦》、吳均《與朱元思書》。返回【作業(yè)】課外閱讀曹植《洛神賦》、吳均《與朱元思書》。返回143第九章魏晉南北朝小說中國古代小說有兩個系統(tǒng),即文言小說系統(tǒng)和白話小說系統(tǒng)。魏晉南北朝時期,只有文言小說。這時的小說可以統(tǒng)稱為筆記體小說,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記敘社會上流傳的奇異故事、人物的遺聞軼事或其只言片語。在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人物性格的描寫等方面都已初具規(guī)模,作品的數(shù)量也已相當可觀。但就作者的主觀意圖而言,還只是當成真實的事情來寫,而缺少藝術(shù)的虛構(gòu)。它們還不是中國小說的成熟形態(tài)。中國文言小說成熟的形態(tài)是唐傳奇,白話小說成熟的形態(tài)是宋元話本。第九章魏晉南北朝小說中國古代小說有兩個系統(tǒng),即文言小說系統(tǒng)144第一節(jié)小說的起源與魏晉南北朝小說的興盛1、“小說”的最早出處與本義。2、中國小說的起源:①神話傳說;②寓言故事;③史傳。3、魏晉南北朝是小說的興盛期,這一時期主要有邯鄲淳《笑林》,張華《博物志》,干寶《搜神記》,劉義慶《幽明錄》、《世說新語》,王琰《冥祥記》,沈約《俗說》,殷蕓《小說》等作品。第一節(jié)小說的起源與魏晉南北朝小說的興盛1、“小說”的最早出145第二節(jié)志怪與志人一、志怪小說:1、魏晉南北朝小說可以分為兩類:志怪小說和志人小說。志怪小說記述神仙方術(shù)、鬼魅妖怪、殊方異物、佛法靈異,雖然有迷信色彩,但也保存了一些有積極意義的民間故事。志人小說記述人物的遺聞軼事、言談舉止,從中可以窺見當時社會的一些面貌。2、志怪小說興盛的背景:宗教迷信思想盛行。3、志怪小說的內(nèi)容:①地理博物;②鬼神怪異;③佛法靈異。第二節(jié)志怪與志人一、志怪小說:146二、志人小說:1、志人小說興盛的背景:士族文人之間品評人物和崇尚清談風氣盛行。2、志人小說的內(nèi)容:①笑話;②野史;③遺聞軼事。二、志人小說:147三、魏晉南北朝小說的特色和影響:1、魏晉南北朝小說篇幅短小,敘事簡單,沒有藝術(shù)的想象力和細節(jié)的描寫。雖有人物性格的刻畫,但還不能展開。所以還只是初具小說的規(guī)模,而不是成熟的小說。2、在小說的發(fā)展史上,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和志人小說是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在人物刻畫、細節(jié)描寫,以及敘事語言的運用等方面,都為唐傳奇的寫作積累了經(jīng)驗。一些唐傳奇的故事就取自這個時期的小說。三、魏晉南北朝小說的特色和影響:148第三節(jié)《世說新語》1、《世說新語》的編篡。2、《世說新語》的內(nèi)容主要是記錄魏晉名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虛清談,也可以說這是一部魏晉風流的故事集。3、魯迅概括《世說新語》的藝術(shù)特色為:“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妒勒f新語》寫人重在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通過獨特的言談舉止寫出了獨特人物的獨特性格。語言簡約含蓄,雋永傳神,透出機智和幽默?!妒勒f新語》對后世影響深刻,不僅模仿它的小說不斷出現(xiàn),而且不少戲劇、小說也都取材于它。第三節(jié)《世說新語》1、《世說新語》的編篡。149【思考與作業(yè)】1、簡述小說從先秦、兩漢到魏晉的演變過程。2、課外閱讀《世說新語》?!舅伎寂c作業(yè)】1、簡述小說從先秦、兩漢到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融資租賃服務協(xié)議書
- 酒店連鎖經(jīng)營投資協(xié)議
- 2024年鋼鐵產(chǎn)能優(yōu)化改造項目合作合同
- 車輛協(xié)議書年
- 學校門衛(wèi)人員聘用協(xié)議書
- 構(gòu)建農(nóng)產(chǎn)品市場穩(wěn)定機制的現(xiàn)代策略
- 生產(chǎn)線效率提升的科技應用
- 《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說課稿)-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蘇教版
- 環(huán)境保護在電力工程設計階段的重要性
- 現(xiàn)代科技背景下如何利用心理學提高醫(yī)療類APP的用戶粘性
- 2024-2025學年人教新版高二(上)英語寒假作業(yè)(五)
- 冰心《童年的春節(jié)》
- GB/T 7324-2010通用鋰基潤滑脂
- 鄭州小吃詳細地點
- 上海高考英語詞匯手冊
- 2021年江蘇省淮安市淮陰中學高一政治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
- 公共政策工具-課件
- 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氣化工優(yōu)劣勢分析
- 客戶的分級管理培訓(共60頁).ppt
- 廣東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轉(zhuǎn)學轉(zhuǎn)出申請表(樣本)
- 如何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生產(chǎn)經(jīng)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