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籃施工方案1_第1頁
掛籃施工方案1_第2頁
掛籃施工方案1_第3頁
掛籃施工方案1_第4頁
掛籃施工方案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5×5單箱雙室雙室四、預應力鋼束張拉工藝:混凝土澆筑采用泵送方式混凝土拌合安排有經(jīng)驗的管理人員和操作工25擬采用鋼管樁加25#工字鋼在承臺上搭設支架基礎(祥見下圖)。在承臺周圍間距1m打Φ35鋼管樁,在鋼管樁上用角鐵和16#工字鋼工字鋼焊接三腳架,三腳架頂橫放25#工字鋼與承臺頂面齊平,在橫向25#工字鋼與承臺之間間距1m擱置兩排縱向25#工字鋼,縱向25#工字鋼與三腳架焊接相連,工字鋼上下、水平之間采用焊接加固。支架采用調(diào)節(jié)撐腳支承于工字鋼上,并旋緊絲口,確保撐腳完全支承于工字鋼頂面,避免支架支撐發(fā)生脫空。掛籃預埋件為1.5cm厚1m×1m的鐵板,每個承臺6個,布置在箱梁腹板正下方承臺上,鐵板與承臺邊緣間距10cm,在稱臺混凝土澆筑初凝時埋入,使鐵板上邊緣與承臺混凝土頂面相平。在每塊鐵板四角開孔插入4根Ф28螺紋鋼,沿鐵板中心對稱布置,間距0.9m,Ф28螺紋鋼插入承臺內(nèi)部不小于1.5m,下設90度彎鉤,與承臺鋼筋焊接相連,高出承臺頂面10cm。鐵板開孔處與Ф28螺紋鋼焊接相連形成整體??v橫向25#工字鋼之間焊接相連,然后在承臺上搭設門式支架,門式支架橫橋向布設,相鄰兩榀門架縱向間距60cm。Φ48*3mm大口徑0→20%→40%→60%→80%→100%→80%→60%→40%→20%→0%,混凝土拌和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整個0#的底板、腹板和頂板混凝土采用一次澆筑完成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90%以上張拉,張拉后24h內(nèi)壓漿,漿液為水泥凈漿,采用真空壓漿,水泥采用PO52.5水泥,漿液標號為M50。(6)掛籃的后錨為保證掛籃的穩(wěn)定,在澆筑箱梁時頂板和翼板上預留每個掛籃腳φ60mm孔洞4只(經(jīng)計算后確定),掛籃前移到位后,將后橫梁利用預留孔采用φ25精軋螺紋錨固錨牢。經(jīng)計算掛籃在澆筑砼時后支點最大反力為60t,按6根精軋螺紋計算,每根承受25t,精軋螺紋許可承受拉力為63t,整個后錨固穩(wěn)定。6箱梁砼為C50級場后取樣送至南通建威工程檢測有限公司對材料的力塑料波紋管并且固定牢固或用電焊在波紋管上進行引火壓漿液采用水泥凈漿,強度等級為50Mpa,并符合設計要求。壓漿水泥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52.5低堿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控制在0.36—0.4,不得泌水,流動度控制在30~50s之間。1、合攏段施工順序按設計文件要求,如泰運河大橋合攏段采用先合攏邊跨,再進行中跨合攏段的施工順序。2、邊跨合攏段施工工藝全橋4個邊跨合攏段均采,合攏段模板系統(tǒng)由掛籃的底模、外模及內(nèi)模改裝而成。絕大部分合攏段荷載由吊架承受,邊跨現(xiàn)澆段托架承受小部分荷載。邊跨合攏段施工工藝流程圖所示。2.1、氣溫觀測合攏段勁性骨架鎖定按設計要求在施工當天最低氣溫時間段進行,我部對最低溫度的確定,根據(jù)施工前幾日每天最低溫度情況推算,并根據(jù)如東當?shù)貧庀筚Y料,在正常氣候下,11月份氣溫在10℃~15℃,這也正好適合我部澆筑合攏段混凝土。2.2、合攏段軸線偏位以及高程誤差復核合攏段施工前,復核合攏段兩側梁端的軸線偏位以及高程,應將軸線偏位控制在10mm以內(nèi),高程控制在20mm以內(nèi)。如超出此范圍,應及時制定相應的技術措施,報送監(jiān)控單位、設計單位以及監(jiān)理單位,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2.3、配重懸臂澆筑完成后,將橋面上多余的設備、材料等一切雜物清除,保證懸臂兩端荷載大體相當。按邊跨合攏段重量,制作相當體積的水箱。合攏邊跨時,于“T”構兩端分別放置盛水等同于合攏段1/2重量的水箱,中跨46.9T,邊跨32.4T。澆筑混凝土,邊跨水箱同步放水,中跨保持荷載不變。水箱采用竹膠板、防水土工布及∠100×8角鋼、10b槽鋼制作,體積為每個水箱配備2個Φ80閥門,滿水至放空約需2~3小時。全橋合攏段施工共需制作8個水箱。

施工準備施工準備氣溫觀測軸線高程復核備重水箱制作底模拼裝勁性骨架鎖定外模就位滑梁接長安裝底板鋼筋、預應力安裝腹板鋼筋、預應力澆筑混凝土安裝頂板鋼筋、預應力內(nèi)模就位張拉、壓漿砼養(yǎng)生拆模邊跨合攏段施工工藝流程圖另外需特別注意的是,水箱應位于橋半幅中線位置。2.4、模板系統(tǒng)2.4.1、底模拼接當掛籃懸臂澆筑完成最后一個梁段(7#段)時,掛籃主桁架以及底模系統(tǒng)均不再前移,此時掛籃底模距邊跨現(xiàn)澆段底模0.5m左右,可采用10mmA3鋼板將此0.5m空隙補齊,并在鋼板下設置一道7m長2[10槽鋼,與掛籃底橫梁及邊跨現(xiàn)澆段底模板連接,形成一個吊模底托,其上部按正常情況安裝固定。2.4.2、外模合攏段外模采用掛籃模板改裝而成。澆筑完7#段后,割除掛籃底橫梁以上部分外模,然后接長外模滑梁并錨固于7#及邊跨現(xiàn)澆段,移動外模就位,錨緊。2.4.3、內(nèi)模合攏段內(nèi)模采用掛籃內(nèi)模。內(nèi)模頂板上預留一0.5m×0.5m的方孔,用于澆筑底板混凝土。2.5、勁性骨架鎖定合攏段勁性骨架按照施工設計圖紙加工,設計圖紙?zhí)峁┑逆i定方案為“預埋鋼板+連接槽鋼”的結構形式,槽鋼型號為32。勁性骨架須在配重完畢后方能安裝,這樣做兩大好處:抵消懸臂的預拋高,否則,易造成橋梁線性不柔順;防止勁性支撐受過大剪應力。設計圖紙要求勁性骨架須在全天氣溫最低時鎖定,可由4-6個焊工同時施焊,保證在氣溫回升前鎖定完畢。焊接時,可準備冷水降溫,以防焊裂混凝土。2.6、外模就位外模采用箱梁大塊鋼模板。立模前,清理施工縫、檢查鋼筋保護層和預埋件等,鋼模板表面應用磨光機打磨,清除表面銹跡和泥污,然后所有模板均涂刷脫模劑。脫模劑采用新鮮液壓油,模板安裝前應用棉紗仔細擦除模板表面多余的脫模劑。模板接縫粘貼雙面膠,使接縫嚴密不漏漿。在施工過程中,禁止用猛烈的敲打和強扭等方法進行模板的安裝,防止模板出現(xiàn)較大變形,影響施工的正常進行。如出現(xiàn)較大變形,需及時進行校正,以保證施工質量。模板安裝后,應進行測量檢查,保證模板位置準確,線形平順。仔細檢查模板接縫螺栓是否齊全和緊固,拉桿是否符合設計規(guī)格,螺帽是否上緊(要求采用雙螺帽),模板接縫不得有較大錯臺。2.7、安裝底板鋼筋、預應力鋼筋均在加工場加工制作,汽車吊起吊到現(xiàn)場綁扎成型。預應力管道安裝和定位與鋼筋綁扎同時進行。2.7.1、鋼筋加工鋼筋在加工棚集中加工,加工好的鋼筋按規(guī)格、長度、編號堆放整齊,并注意防雨防銹;鋼筋下料前,應編制鋼筋配料單,以減少鋼筋接頭和鋼筋數(shù)量為原則,做到合理搭配。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折;鋼筋表面應潔凈,使用前應將表面油濁、漆皮、鱗銹等清除干凈;鋼筋的彎制和末端的彎鉤應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規(guī)定,應符合《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2.7.2、鋼筋連接合攏段Φ20mm橫向鋼筋采用電弧焊接長,縱向Φ16mm、Φ12mm鋼筋采用綁扎接長。鋼筋采用搭接電弧焊時,兩鋼筋搭接端部應預先折向一側,使兩接合鋼筋軸線一致。接頭雙面焊縫的長度不應小于5d,單面焊縫的長度不應小于10d(d為鋼筋直徑)。鋼筋接頭應設置在內(nèi)力較小處,并錯開布置。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不小于35d(d為鋼筋直徑),受壓鋼筋的搭接長度應取受拉鋼筋綁扎接頭搭接長度的70%。當帶肋鋼筋直徑不大于25mm時,其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可較少5d采用,當帶肋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其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應增加5d采用。2.7.3、鋼筋安裝鋼筋安裝原則:大面平整,線條順直,間距均勻。當鋼筋與預應力管道和索道管交叉時,可適當移動鋼筋位置,嚴禁隨意割斷。如確需割斷,應按等強度原則重新連接。鋼筋安裝應按設計圖紙放大樣,除設計有特殊規(guī)定者外,箍筋應與主筋垂直;鋼筋現(xiàn)場焊接時,在需要焊接的位置用楔形卡卡住,在焊縫兩端點焊固定,然后施焊,防止電焊時局部變形。鋼筋的交叉點應用鐵絲綁扎結實,必要時也可用點焊焊牢。箍筋彎鉤的疊合處,在梁中應沿梁長方向置于上面并交錯布置。鋼筋與模板之間設置高性能混凝土墊塊,墊塊應與鋼筋扎緊,并梅花形錯開布置。非焊接鋼筋骨架的多層鋼筋之間,應用短鋼筋支墊,保證位置準確。鋼筋保護層采用塑料保護層塊,用扎絲綁扎在鋼筋上,呈梅花型分布,每平米2個。在混凝土澆筑前派專人檢查保護層墊塊,發(fā)現(xiàn)漏缺或走位及時處理,確?;炷临|量。2.8、安裝腹板鋼筋、預應力鋼筋安裝同底板。2.9、內(nèi)模就位內(nèi)模為建筑組合模板拼裝。鋼模板表面應用磨光機打磨,清除表面銹跡和泥污,然后所有模板均涂刷脫模劑,模板安裝前應用棉紗仔細擦除模板表面多余的脫模劑。模板接縫粘貼雙面膠,使接縫嚴密不漏漿。2.10、安裝頂板鋼筋、預應力施工方法同底板、腹板。2.11、混凝土澆筑2.11.1、混凝土生產(chǎn)合攏段設計為C50砼,屬高強度混凝土。選用符合質量標準的水泥和砂、石料,同時摻加緩凝高效減水劑,使配置的砼和易性良好、泌水率小、強度高、抗?jié)B、抗裂和耐久性好,能滿足主梁高、遠程泵送的需要,坍落度控制在12~16cm,水灰比為0.36。2.11.2、混凝土拌合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炷涟韬衔锏奶涠?,應在攪拌地點和澆筑地點分別取樣檢測,每一工作班不應小于兩次,必要時增加檢測次數(shù)。評定時應以澆筑地點的測值為準。如從出料到入模的時間不超過15min,坍落度可僅在攪拌地點取樣檢測。在檢測坍落度時,還應觀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高強度混凝土必須準確控制用水量,砂石中的含水量應于開盤前仔細測定后從用水量中扣除。2.11.3、混凝土輸送本工程混凝土采用砼輸送泵泵送入模。混凝土泵送施工時,采取對講機進行通訊聯(lián)絡。混凝土泵送施工現(xiàn)場?;炷帘盟蛻B續(xù)進行。如必須中斷時,其中斷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從攪拌至澆筑完畢所允許的延續(xù)時間。2.11.4、混凝土澆筑合攏段混凝土澆筑時間按設計要求在一天氣溫中較低的時間,該工程按設計要求應控制在15℃~20℃之間。澆筑完畢后氣溫開始回升,這樣混凝土膨脹受壓比較有利。邊、中跨合攏段混凝土的方量為21m3,混凝土澆筑可在2小時完成。施工前,我項目根據(jù)當?shù)貢円箽鉁胤植家?guī)律及如東當?shù)貧庀筚Y料和混凝土澆注所需時間,確定混凝土澆筑的時間區(qū)段。澆筑混凝土前,仔細檢查鋼筋、模板及預埋件等,施工縫表面灑水濕潤,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砼澆注。結合設計與施工要求,合攏段砼澆注順序的主要原砼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實,水平分層澆注,分層振搗,每層澆筑厚度為30-40cm,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或能重塑前澆筑完上層混凝土。在每層砼澆注過程中,隨砼的灌入及時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振動棒移動間距不超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振搗過程中,振動棒與模板間距保持5~10cm的距離,并避免碰撞鋼筋與骨架,不得直接和間接地通過鋼筋施加振動。振搗上層砼,振動棒應插入下層砼內(nèi)5~10cm,每一處振搗完畢后,應徐徐提出振動棒。對每一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表面呈現(xiàn)平坦、泛漿?;炷翝仓瓿珊?,主梁頂面及時進行拉毛。2.12、混凝土養(yǎng)生合攏段為高強砼,加強混凝土的保溫、保濕養(yǎng)生尤其重要,尤其是要注意其早期養(yǎng)生,高性能混凝土極易由于早期養(yǎng)生不到位導致前期失水產(chǎn)生早期收縮裂縫,影響砼的耐久性。主梁采用土工布覆蓋、指派專人進行灑水養(yǎng)護,合攏段左右各2-3米范圍內(nèi)也應一起灑水養(yǎng)護,箱內(nèi)箱外均應不間斷灑水,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7天,可根據(jù)空氣的濕度、溫度和水泥品種及摻加的外加劑等情況,酌情延長或縮短,每天灑水次數(shù)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處于濕潤狀態(tài)為度。2.13、張拉、壓漿預應力張拉施工要在合攏段混凝土達到90%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兩端和左右均對稱張拉,按先長束后短束的順序張拉鋼束至設計噸位,張拉過程實行雙控,鋼絞線錨下張拉控制應力符合設計要求,引伸量控制在±6%以內(nèi)。預應力筋張拉結束后,應盡早進行管道壓漿,壓漿用水泥漿標號為M50,采用真空輔助壓漿工藝。施工方法同前.3、中跨合攏段施工工藝如泰運河大橋中跨合攏采用吊架抬澆的施工方法。吊架采用掛籃模板系統(tǒng)、及錨固系統(tǒng)改裝而成,具有足夠的剛度及強度。中跨合攏段砼強度達90%時張拉頂、底板預應力鋼束→壓漿→封錨→解除臨時剛接→拆除吊架。3.1、配重與邊跨合攏段相同3.2、掛籃前移懸臂澆筑施工最后一個梁段(7梁段)時,與兩個中跨7塊頂板、翼緣板以及底板上均設置預留孔道,分別作為內(nèi)模、外模以及底模的錨固點。當掛籃吊帶前移至接近7墩中跨7#塊時,分別于掛籃底前橫梁、外?;荷习惭b鋼絲繩,然后拆除吊帶,通過手拉葫蘆將底模和外模牽引就位,錨固。3.2、掛籃主桁架退回、拆除待中跨合攏段外模、底模錨固完畢后,將中跨、邊跨掛籃菱形主桁架同步退回至0#塊,拆除。3.3、其它其余施工工藝與邊跨合攏段施工工藝相同,不再詳述。質量保證體系框圖項目經(jīng)理胡良玉項目經(jīng)理胡良玉顧兆華崗位職務姓名職責分工組長項目經(jīng)理胡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