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控制課件_第1頁
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控制課件_第2頁
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控制課件_第3頁
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控制課件_第4頁
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控制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與控制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與控制1SSI是外科醫(yī)生的“災難”!SSI是外科醫(yī)生的“災難”!2SSI更是患者的“災難”!安徽宿州眼球事件[事件回放]2005年12月11日安徽省宿州市立醫(yī)院眼科為10位患者做白內(nèi)障手術,次日上午,10位患者相繼出現(xiàn)眼部腫瘤等感染表現(xiàn),17日,9日患者相繼實施單眼眼球摘除手術。[深度調(diào)查]1、無菌手術室與污染手術是混用!2、手術器械未做到一人一用一滅菌!3、連臺手術時間短,不能保證滅菌時間!4、采用浸泡法消毒,導致器械污染!5、操作過程存在污染!SSI更是患者的“災難”!安徽宿州眼球事件3SSI更是患者的“災難”!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市婦兒醫(yī)院制劑員將新購進未標明有效濃度的戊二醛(濃度為1%)當做20%的稀釋200倍供手術室使用,致使292例手術,發(fā)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為56.85%。2007年,某醫(yī)院手術縫合線被污染,使用同種縫合線的21例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2016年,伊能靜,美國,二胎剖腹產(chǎn),術后切口感染。SSI更是患者的“災難”!1998年4月至54SSI患者與非SSI患者比較死亡率ICU時間住院天數(shù)增加1倍增加7.5天增加60%40%~60%SSI可預防!SSI患者與非SSI患者比較死亡率ICU時間住院天數(shù)增加1倍5培訓要點外科手術部位感染(SSI)概述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防控要點培訓要點外科手術部位感染(SSI)概述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防控要6=外科手術部位感染什么是SSI≠切口感染占外科病人感染的38%占醫(yī)院感染的14%~16%SurgicalSiteInfection=外科手術部位感染什么是SSI≠切口感染占外科病人感染的387切口淺部組織感染切口深部組織感染器官/腔隙感染皮膚皮下組織深部組織器官/腔隙組織SSI的分類切口淺部切口深部器官/腔隙皮膚皮下組織深部組織器官/腔隙組織8切口深層19.34%器官腔隙6.99%切口淺層73.67%ABCABCSSI的發(fā)病現(xiàn)狀切口深層19.34%器官腔隙6.99%切口淺層73.67%A9病人皮膚50%手術器械10%手術人員35%空氣5%細菌的來源病人皮膚50%手術器械10%手術人員35%空氣5%細菌的來源10致病菌與SSI致病菌導致SSI的致病菌多種多樣污染手術部位是前提SSI的危險=細菌污染劑量×毒性患者抵抗力致病菌與SSI致病菌導致SSI的致病菌多種多樣污染手術部位是11手術傷口有異物或壞死組織污染的縫合絲線10萬個細菌/克200個細菌/克100個細菌/克SSI發(fā)病機制新觀點手術傷口有異物或壞死組織污染的縫合絲線10萬個細菌/克20012結論異物或壞死組織遠比細菌危險!結論異物或壞死組織遠比細菌危險!13SSI致病菌排行榜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CNS)陰性桿菌厭氧菌鏈球菌12345SSI致病菌排行榜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CNS14感染的影響因素—患者方面肥胖年齡營養(yǎng)狀況免疫功能健康狀況感染的影響因素—患者方面肥胖年齡15感染的影響因素—手術方面術前住院時間、手術持續(xù)時間備皮方式及時間手術部位皮膚消毒手術室環(huán)境手術器械的滅菌手術過程的無菌操作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感染的影響因素—手術方面術前住院時間、手術持續(xù)時間16手術切口的分類—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預防指南》1類2類4類3類清潔切口手術未進入炎癥區(qū),未進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閉合性創(chuàng)傷手術符合上述條件者污染切口新鮮開放性創(chuàng)傷手術;手術進入急性炎癥但未化膿區(qū)域;胃腸道內(nèi)容有明顯溢出污染;術中無菌技術有明顯缺陷(如開胸心臟按壓)者清潔-污染切口手術進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無明顯污染,例如切口無感染且順利完成的膽道、胃腸道、陰道、口咽部手術感染切口有失活組織的陳舊創(chuàng)傷手術;已有臨床感染或臟器穿孔的手術

手術切口的分類—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預防指17手術切口分類與SSI的相關性1.5%~4.2%清潔<10%清潔污染10%~20%污染20%~40%感染國家清潔切口感染率控制標準≤1.5%手術切口分類與SSI的相關性手術切口分類與SSI的相關性1.5%~4.2%清潔<10%清18

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膚及皮下組織,感染發(fā)生于術后30天內(nèi),并具有下述兩條之一者即可做出臨床診斷:1、表淺切口有紅、腫、熱、痛,或有膿性分泌物2、臨床醫(yī)生診斷的表淺切口感染;病原學診斷在臨床診斷基礎上細菌培養(yǎng)陽性。表淺手術切口感染SSI的診斷—衛(wèi)生部2001年頒布《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膚及皮下組織,感染發(fā)生于術后19

無植入物手術后30天內(nèi)、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臟瓣膜、人造血管、機械心臟、人工關節(jié)等)術后1年內(nèi)發(fā)生的與手術有關并涉及切口深部軟組織(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并具有下述四條之一即可做出臨床診斷:1、從深部切口引流或穿刺抽到膿液,感染性手術后引流液除外。2、自然裂開或由外科醫(yī)生打開的切口,有膿性分泌物或發(fā)熱≥38℃,局部有疼痛或壓痛。3、再次手術探查、經(jīng)組織病理學或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涉及深部切口膿腫或其他感染證據(jù)。4、臨床醫(yī)生診斷的深部切口感染。病原學診斷在臨床診斷基礎上,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陽性。深

部手術切口感染SSI的診斷—衛(wèi)生部2001年頒布《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無植入物手術后30天內(nèi)、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臟瓣20

無植入物手術后30天、有植入物手術后1年內(nèi)發(fā)生的手術有關(除皮膚、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并具有下述三條之一即可做出臨床診斷。1、引流或穿刺有膿液2、再次手術探查、經(jīng)組織病理學或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證據(jù)。3、由臨床醫(yī)生診斷的器官(或腔隙)感染。病原學診斷在臨床診斷基礎上,細菌培養(yǎng)陽性器官或腔隙感染SSI的診斷—衛(wèi)生部2001年頒布《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無植入物手術后30天、有植入物手術后1年內(nèi)發(fā)生21SSI診斷的相關說明淺部深部都感染=深部感染經(jīng)切口引流鎖止的器官腔隙感染(不需手術)=深部感染外科手術切口≠創(chuàng)口感染細菌培養(yǎng)陰性≠沒有感染切口針眼輕微炎癥≠SSI切口脂肪液化≠SSI局限的刺傷切口感染≠SSI外陰切開術切口感染≠SSISSI診斷的相關說明淺部深部都感染=深部感染經(jīng)切口引流鎖止的22SSI診斷的相關說明切口脂肪液化≠SSI常見于肥胖患者或脂肪豐富的部位,表現(xiàn)為切口愈合不良,中央出現(xiàn)黃色滲液,其中有脂肪滴及少許壞死組織;局部沒有明顯紅腫等炎癥反應;滲液鏡檢有大量脂肪顆粒;培養(yǎng)無細菌生長;場均檢查正常。切口感染則局部有紅腫熱痛或有膿性分泌物,分泌物常規(guī)檢查以白細胞為主,細菌培養(yǎng)也可能有陽性結果。SSI診斷的相關說明切口脂肪液化≠SSI常見23手術部位感染標本的采集辦法及注意事項常規(guī)染色檢查細菌培養(yǎng)注意事項1、無菌鹽水棉簽擦拭切口表面兩邊,以去除表面污染菌;2、在用生理鹽水的無菌棉簽取分泌物放入無菌試管中;3、塞上試管塞,及時送檢1、無菌鹽水棉簽擦拭切口表面兩遍,以去除表面污染菌;2、再用生理鹽水的無菌棉簽用力擦拭病灶邊緣或膿腔囊壁1、干燥、結痂傷口不做培養(yǎng),除非有滲出物;2、標本應在1小時內(nèi)送往實驗室,厭氧菌培養(yǎng)要在10分鐘內(nèi)送檢;3、不能用干棉簽取樣;4、厭氧菌培養(yǎng)時,要取深部標本而不能只擦拭表面。手術部位感染標本的采集辦法及注意事項常規(guī)染色檢查細菌培養(yǎng)注意24培訓要點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防控要點外科手術部位感染(SSI)概述培訓要點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防控要點外科手術部位感染(SSI)概25SSI的防控目標減少微生物暴露A降低微生物毒力或耐藥性B為組織修復和愈合創(chuàng)造理想的微環(huán)境C提高宿主的抵抗力DPK敵我SSI的防控目標ABCDPK敵我26SSI的術前防控

1、盡量縮短患者術前住院時間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正確準備手術部位皮膚

4、正確預防使用抗菌藥物

5、手術人員要嚴格進行外科手消毒

6、重視患者術前的抵抗力SSI的術前防控1、盡量縮短患者術前住院時間2、27SSI的術前防控盡量縮短患者術前住院時間

盡量縮短患者術前住院時間為1~2天可減少在等待手術期間院內(nèi)固有致病菌定制與病人的機會。當然擇期手術患者應當盡可能待手術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術SSI的術前防控盡量縮短患者術前住院時間盡量縮28SSI的術前防控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圍手術期血糖控制在8mmol/L。血糖正常的患者,不但SSI風險更低,而且中風,尿路感染,腸梗阻,術后出血及死亡的風險均更低。SSI的術前防控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圍29SSI的術前防控正確準備手術部位皮膚

1、手術區(qū)域無需備皮時,不備皮比剃刀剃毛更利于降低SSI;2、備皮和手術間隔越長,感染率越高;術前備皮應當在手術當日,最好是進入手術室前即刻進行;3、除非切口周圍的毛發(fā)干擾手術操作,數(shù)錢盡量不要去除毛發(fā),確需去除手術部位毛發(fā)時,應當使用不損傷皮膚的方法。4、術前消毒沐浴可以降低皮膚的菌落數(shù)量,通常主張術前2~3天開始消毒沐浴。SSI的術前防控正確準備手術部位皮膚1、手術區(qū)30SSI的術前防控正確預防使用抗菌藥物

1、正確的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降低SSI的發(fā)生率;2、抗生素不能替代精細的手術操作;3、【給藥途徑】大部分為靜脈輸注;

4、【給藥時間】應在皮膚、粘膜切開前0.5~1小時內(nèi)或麻醉開始時給藥,在輸注完畢后開始手術,保證手術部位暴露時局部組織中抗菌藥物已達到足以殺滅手術過程中沾染細菌的藥物濃度。SSI的術前防控正確預防使用抗菌藥物1、正確的31SSI的術前防控

5、【給藥療程】預防用藥時間為24小時;污染手術必要時延長至48小時,過度延長用藥時間并不能進一步提高預防效果,且預防用藥時間超過48小時,耐藥菌感染機會增加。

當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或者手術時間長于所用抗菌藥物半衰期的,或者出血量大于1500mL,術中應該追加一次。6、【給藥選擇】手術部位感染預防用藥有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第一代頭孢菌素主要為頭孢唑林,第二代頭孢菌素主要為頭孢呋辛。SSI的術前防控5、【給藥療程】預防用藥時間為32SSI的術前防控重視患者術前的抵抗力高血糖、營養(yǎng)不良、低蛋白血癥、貧血及機體潛在的感染病灶,均可增加術后感染的機會,術前應予積極糾正,使患者處于最佳狀態(tài)。SSI的術前防控重視患者術前的抵抗力高血糖、營33SSI的術前防控

1、空氣、環(huán)境表面方面要求

2、保證使用的手術器械、器具及物品等達到滅菌水平

3、嚴格遵循無菌技術原則和手衛(wèi)生防范

4、良好的手術技術以減少損傷、出血、缺血、壞死

5、術中保持患者體位舒適、體溫正常,防止低體溫

6、科學、有效地放置引流SSI的術前防控1、空氣、環(huán)境表面方面要求2、保34SSI的術中防控空氣、環(huán)境表面方面要求

減少人員數(shù)量,減少人員流動,保持正壓通氣,保持環(huán)境清潔,控制特殊人群。健康成人走動時,每分鐘脫落約5000個帶菌皮屑;人員增加5名,微生物數(shù)量會增加15倍。SSI的術中防控空氣、環(huán)境表面方面要求減少人員35SSI的術中防控預防術中低體溫

【低體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