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漢光武帝》評介_第1頁
《正說漢光武帝》評介_第2頁
《正說漢光武帝》評介_第3頁
《正說漢光武帝》評介_第4頁
《正說漢光武帝》評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正說漢光武帝》評介

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他也是中國封建皇帝中的十大英雄之一,在中國歷史上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于劉秀這個歷史人物的解讀,一直存在著兩個圈子、兩種不同的解讀方式,一個圈子是學術界的,注重從理性的角度,考證辨析劉秀乃至整個東漢的政治、經(jīng)濟、民族、軍事、外交、用人等等政策,力圖還原一個歷史的劉秀,另一個圈子是文藝界的,注重從形象思維的角度,演義史書記載,串聯(lián)民間傳說,夸張?zhí)摌?gòu),妙筆生花,力圖塑造一個鮮活的劉秀。2015年11月,棗陽市趙正鵬先生的著作《正說漢光武大帝》,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該書洋洋灑灑24萬余字,多方面解讀了劉秀的生平行事、功過得失、歷史影響。讀起來,我們能夠感受到其嚴謹?shù)闹螌W精神、科學的研究方法、創(chuàng)新的學術觀點,但卻又感受不到一般學術成果的那種生硬、冰冷,相反的,我們還能夠感受到文學作品的那種通俗、熱情,個中原因正如王君正先生在序言中說的那樣,“趙正鵬同志以史學專家的嚴謹治學精神研究漢光武帝,卻用極其通俗易懂的語言,公允簡潔的評述,再現(xiàn)光武帝劉秀之生平,發(fā)揚光武文化之精髓,歷數(shù)光武影響之遺存,梳敘東漢開國將相之故事。”“力求找到一種讓讀者最易親近、最易接受的表達方式?!睂W術研究“高大上”,但卻圈子小,不利于大眾接受,文藝創(chuàng)作易于大眾接受,但卻多虛構(gòu)臆斷,而該書是學術研究成果,卻出之以通俗的形式,綜合了學術研究的嚴謹和文藝創(chuàng)作的通俗兩方面的優(yōu)長,是一本雅俗共賞的劉秀研究著作。這是筆者讀完這部著作之后,首先體會到的總的特色。具體地說,該書的特色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劉秀對劉秀文化的影響該書共分九章,在內(nèi)在邏輯上可以分為四個板塊:第一章《光武帝其人》和第二章《光武帝的生平》,為第一板塊,是在解讀劉秀的生平行事;第三章《光武帝留給后世的正能量》、第六章《光武帝留下的歷史遺憾》和第九章《有關名家及名典對光武帝的評價》為第二板塊,是在評價劉秀的功過得失;第四章《與光武帝有關的成語典故》、第五章《光武帝對地方文化的影響》和第七章《光武帝與家鄉(xiāng)襄陽、棗陽》為第三板塊,是在探究劉秀的文化影響;第八章《光武帝的文武功臣》為第四板塊,帶有補敘的味道。這四個板塊有著系統(tǒng)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孟子曰知人論世,就是說研究評價一個人必須結(jié)合他的生平和所處的時代,所以第一板塊解讀劉秀的生平行事是評價其功過得失,研究其對傳統(tǒng)文化影響的基礎。第二板塊評價劉秀的功過得失建立在第一板塊劉秀生平行事解讀的基礎上,同時又為第三板塊探究劉秀對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做過渡,打基礎。而第三板塊研究劉秀對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正是前兩個板塊的必然延伸,也是本書的落腳點之一。至于第四板塊對光武帝文武功臣的述評,可以說是對廣大讀者普遍關注的與劉秀有關的問題的一種補敘。全書先解讀劉秀的生平行事,后評價劉秀的功過得失,再探究劉秀的文化影響,最后對相關問題予以補述,顯現(xiàn)出嚴密系統(tǒng)的邏輯結(jié)構(gòu)。這種章法結(jié)構(gòu)符合由表及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的認識過程。這種結(jié)構(gòu)顯現(xiàn)了作者知其人,論其事,得其精神,用于當下的研究思路,也顯現(xiàn)了作者研究劉秀、撰寫此書的目的,那就是繼承劉秀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推動地方文化建設。二、對作者“說”的回顧從書名中,我們就能感受到作者與種種“戲說”劃清界限的自覺意識,通讀全書,我們更能感受到作者嚴肅認真的寫作態(tài)度。作者嚴肅認真的寫作態(tài)度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劉秀不同的1人該書第一章,極其簡略地介紹了劉秀的籍貫、相貌、出生、性情、家庭成員和駕崩墓葬等情況;第二章,分苦難的少年、好學的青年、奮斗的中年、輝煌的老年四個階段,高度概括地評述了劉秀的一生。劉秀從亂世中崛起,奪取帝位,統(tǒng)一全國,在位30余年,權(quán)謀機變自然不在話下,但作者沒有將其權(quán)謀機變放大成厚黑學。劉秀與陰麗華的恩愛終身,與郭圣通的功利婚姻,還有帝王專屬的后宮佳麗,自然有些風流韻事,但作者沒有演繹其風流艷遇和宮廷爭斗。劉秀武力奪取天下,金戈鐵馬,征戰(zhàn)無數(shù),但作者沒有夸大其軍功,沒有將其寫成武俠高手或傳奇英雄??傊?在這兩章解讀劉秀的生平行事的過程中,作者不戲說、不獵艷、不作噱頭,而是客觀、平實、公允的評述,有著《漢書·光武帝紀》一般的真實,而且能夠剝?nèi)ナ窌o帝王籠罩的光環(huán),因而顯得更加平實周正。(二)從歷史過失看劉秀功過得該書對劉秀的評價遵循了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第三章《光武帝留給后世的正能量》,主要內(nèi)容是評論劉秀的功勞長處,第六章《光武帝留下的歷史遺憾》,主要內(nèi)容是評論劉秀的缺點短處,功是功,過是過,一分為二,既不神化劉秀,也不為劉秀遮丑。正如作者在第六章引言中所說的“筆者作為光武帝的家鄉(xiāng)人,試圖在肯定光武帝歷史貢獻的同時,客觀公正地分析他的歷史過失,以更準確地還原他的歷史形象,使之更加立體和正常?!痹摃鴮⑿愎^得失的評價是建立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的。比如第三章第一節(jié)為了證明劉秀采用寬刑輕法,以柔治國的觀點,作者列舉出了建武二年至建武十四年的十二年間,劉秀先后9次下詔解放奴婢的歷史事實。再如第三章第二節(jié)為了佐證劉秀“每逢大的戰(zhàn)事,必身先士卒,御駕親征”的觀點,作者從《后漢書·光武帝紀》中摘取出建武二年至十一年劉秀6次御駕親征的事實。通覽全書,我們發(fā)現(xiàn)在評價劉秀功過得失的這三章中引文最多,可見作者是在用事實說話,實事求是。該書第九章《有關名家及名典對光武帝的評價》是作者匠心獨具之作。撰寫這一章的目的,正如作者在引言中所說的,“在前面敘述其歷史貢獻影響及歷史遺憾的基礎上,本章將專門對后世‘比較行’的名家和‘比較行’的名典評價光武帝的名人名言進行介紹,以進一步強化讀者對光武帝的認知?!毖酝庵?作者已經(jīng)對劉秀的功過得失做了評價,如果讀者覺得不公正的話,那就看看歷代第三者是如何評價的,由此可見作者的一片公心和客觀公允的評價態(tài)度。(三)對劉秀高校陵陵地理位置的認識對于歷史疑案,民間往往會給出一定的解說,雖然不能說全盤否定,但虛妄成分相對較多。一個嚴肅的學者就應該洞幽燭微,正本清源,而不應以訛傳訛,錯上加錯。該書的作者就秉承了這種原則,對傳說加以辯駁,以正視聽。比如第二章第六節(jié),劉秀的陵墓為什么不在邙山上,而在黃河故道里呢?作者首先反駁了民間傳說,然后又提出了自家觀點,對劉秀陵墓的選址給出了三點較為科學的解釋:一是黃河多次改道,劉秀陵墓所在的地勢現(xiàn)在不好,不說明當時就不好;二是從更加宏大的空間來看,劉秀陵墓所在地背山臨水,是個風水寶地;三是劉秀提倡節(jié)儉,愛惜民力,不愿在邙山勞民傷財,修建陵墓。三、歷史文化的特點作為長期研究東漢文化的學者,作者對劉秀的文治武功和東漢的歷史文化自然有自己的見解,該書就不乏新穎的觀點。比如,作者認為“劉秀租驢求學,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勤工儉學”,對“最愛家鄉(xiāng)的黃帝”這個稱號,光武帝應該當之無愧,等等。(一)從善如流的內(nèi)容分析在全書中,第三章《光武帝留給后世的正能量》、第六章《光武帝留下的歷史遺憾》和第九章《有關名家及名典對光武帝的評價》,學理性最強,也最能顯現(xiàn)作者的真知灼見。第三章將劉秀的功勞優(yōu)點,概括為十個方面:“柔治天下,以人為貴”“勤于政事,樂此不?!薄皡栃泄?jié)約,克勤克儉”“百折不饒,有志竟成”“得隴望蜀,統(tǒng)一中華”“推心置腹,誠信待人”“手不釋卷,尊師重教”“尊崇法律,不徇私情”“勇于納諫,從善如流”“忠貞愛情,始終如一”。概括得系統(tǒng)全面,客觀公允,而且又簡潔曉暢,易于傳誦。第六章指出了劉秀三個方面的缺點:“迷信讖緯”“埋下體制隱患”“對部分功臣不公”,雖然有商榷的地方,但大體不錯?;蛟S是出于濃濃的桑梓之情,作者用“遺憾”一詞替代“過失”的真實內(nèi)容,有點淡化劉秀缺點、筆下留情的傾向,但并不是原則性的錯誤,也并不影響本章總結(jié)劉秀過失的中心內(nèi)容。第九章梳理歷代名家名典對劉秀的評價,但并不僅僅是資料匯編,人云亦云,而是在羅列前人觀點的過程中,闡明自己的觀點。這體現(xiàn)在每個名人評價的后面都有一段“評價意義”的論述,例如在摘錄范曄對劉秀的評價之后,該書寫了一段“范曄評價的意義”,首先指出范曄第一個以史書形式對光武帝作出評價,對后世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接著指出范曄對劉秀評價的核心在于肯定劉秀的勤政、善政、仁政,這段評價意義的文字不僅增進了讀者對范曄觀點的認識,也體現(xiàn)出了作者的思想觀點。第四章《與光武帝有關的成語典故》,在每個典故后面都有一段“簡評”,第八章《光武帝的文武功臣》在每個人物的后面也有一段“簡評”,這些簡評也很能看出作者的獨到見解。這些簡評揭示了成語典故的要義,評價了歷史人物的貢獻,也聯(lián)系當下實際,表現(xiàn)出作者的理論觀點與思想情感,其在文中的作用就好比《史記》中的“太史公曰”、《聊齋志異》中的“異人氏曰”。(二)《劉秀》著作《地方文化研究提要》該書的思想內(nèi)容始終貫穿著一種指導思想,那就是聯(lián)系實際,古為今用。從全書來說,作者研究劉秀,撰寫此書,就是為了借古鑒今,古為今用,發(fā)掘傳統(tǒng)文化,為地方文化建設服務。從具體的字句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作者古為今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想與做法。(三)從《決定》規(guī)定,應首先列舉觀點該書在闡釋觀點的時候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用事實說話,這既是作者認真寫作態(tài)度的體現(xiàn),也是作者科學研究方法的運用。在書中,有時先提出觀點,然后列舉史事來佐證觀點。如第三章第一節(jié)為了證明劉秀采用寬刑輕法,以柔治國的觀點,作者列舉出了建武二年至建武十四年的十二年間,劉秀先后九次下詔解放奴婢的歷史事實。有時先列舉史事,然后歸納出觀點。比如,同樣的第三章第一節(jié),作者引用了建武二十二年地震后,劉秀制詔救災的史事,然后從詔書中歸納出劉秀五點救災賑民的措施。不論哪種方式,都是在用事實說話,做到有理有據(jù)。四、“這一種”不培養(yǎng)通讀全書,我們明顯地感覺到,該書引用文獻,并不晦澀難懂,論證觀點,并不生硬古板,敘述史事,并不枯燥無味,這是因為作者“力求找到一種讓讀者最易親近、最易接受的表達方式”(序文王君正先生語)。這種“最易親近、最易接受的表達方式”首先表現(xiàn)在文中大量的注釋和翻譯。(一)古代為官所帶來的理解通讀該書,不難發(fā)現(xiàn)書中有大量的注釋,或者在文中以括弧的形式注釋,或者在頁下注釋,或者在正文中直接予以解說,方式靈活。這些注釋大致有以下情況:一是,注釋古代年號,在所有的帝王紀年后面都注釋了公元紀年,這一點很好理解,此不贅述。二是,注釋古代地名,對文中所涉及的古地名進行注釋,解釋其現(xiàn)今位置和管轄范圍。古地名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有些地名不注釋,讀者根本不理解,甚至不知道那是地名,如“射犬”,是漢代邑名,治所在今河北省博愛縣東南,“當成里”,是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南陽市,“藍鄉(xiāng)”聽起來像個人名,卻是一個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新野縣東,如此等等,該書都做了注釋。三是注釋古代官名。與古地名一樣,古代官職同樣有著很深的學問?!逗鬂h書·光武帝紀》中記載劉秀曾經(jīng)感嘆“仕宦當作執(zhí)金吾,娶妻當?shù)藐廂惾A”,后一句還好理解,前一句對廣大讀者來說可就難了,執(zhí)金吾到底是個什么東西?作者急讀者之所想,在文中夾注“漢代官名,官軼中二千石,主要職責為管理京城巡行治安,逮捕犯官?;实鄢鲂?在車隊前負責清理障礙,引導車駕,處理突發(fā)事件。金吾,為兩頭鍍金的銅棒,執(zhí)掌此棒以示威武和權(quán)力,故稱執(zhí)金吾?!弊x了這段注釋,讀者就可以明白這是一個什么樣官職。四是注釋古代人名。該書涉及人物眾多,對那些影響讀者認識理解的人物,該書或在夾注中,或在頁下注中給予了必要的注釋。比如《后漢書·光武帝紀》中記載劉秀的哥哥劉縯常常取笑劉秀喜好種地,像劉邦的哥哥劉喜一樣,但劉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讀者自然會產(chǎn)生疑問,作者就在頁下注對劉喜做了簡要介紹。五是注釋歷史典故。有些歷史典故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但有些典故卻比較生僻,不易被理解,比如第三章第二節(jié)在評價南陽太守杜詩“造作水排”“修治陂池,廣拓田地”,被百姓贊為“前有召父,后有杜母”時,作者隨文夾注“召父是指西漢時南陽太守召信臣,在位期間,為民興修水利,深得人民擁護”。這樣讀者就可以明白召父是誰,為什么杜詩和他并稱。六是注釋文化知識。廣大讀者在閱讀古籍時,除了人名、地名、官職、典故,難以理解之外,還有許多古代文化知識也是種閱讀障礙。例如,堅譚曾經(jīng)隨劉秀在盧奴打敗大槍,這里有兩個詞讓讀者不解,盧奴是什么,大槍是什么,該書在文中夾注“盧奴,漢代縣名,治所在今河北省定縣”,在頁下注釋“大槍:新莽末年,河北地區(qū)的一支農(nóng)民起義軍,公元24年被劉秀陸續(xù)擊敗,收編?!比绱朔N種,這些解釋清除了廣大讀者閱讀過程中的障礙。劉秀是歷史人物,研究解讀劉秀,難免遇到大量的古代紀年、地名、人名、官職,這些歷史信息,現(xiàn)在大都不用了,有的雖然在用,但與現(xiàn)今的實際情況已經(jīng)大相徑庭,所以,不論是從讀者閱讀方便的角度,還是從傳播文化知識的角度,對其進行注釋是必要的。(二)引用歷史文獻的方式該書是在研究歷史人物,作者又秉承一種嚴肅認真的寫作態(tài)度,故而文中大量引用《后漢書》《東觀漢記》《資治通鑒》等等歷史文獻來作為論據(jù),這些文獻資料用古文撰寫,難免古奧難懂,作者采取翻譯的方式使其通俗易懂。一是以括弧的形式翻譯。比如第二章,在評述劉秀新野販糧,得到樊曄幫助時,引用了《東觀漢記》原文“饋餌一笥”,作者在括弧中夾注到“饋贈劉秀餅子一筒”。經(jīng)過這一翻譯,難懂的文言文就明了了。二是直接在正文中以“釋義”“譯文”“說的是”“意思是說”“是說”的等等方式予以翻譯。例如,對收錄的30條與光武帝有關的成語典故,作者逐一“釋義”“譯文”,使讀者不僅知道有哪些與劉秀有關的成語,而且理解了其中的含義。再如,第三章第七節(jié)、第八節(jié)在論述劉秀尊師重教、尊崇法律時,第六章在評述劉秀迷信讖緯的歷史遺憾的時候,引用了《后漢書》《資治通鑒》的數(shù)條引文,在每條引文之后,作者都以“說的是”一詞領起,對引文進行了翻譯。總之,文中多處引用歷史文獻來作為論據(jù),作者都能隨文對所引用的文獻給予翻譯,學者可以看原文,一般讀者可以跳過原文,只看翻譯,也不影響對全書的理解。而且這種注釋和翻譯包含眾多的歷史文化知識,所以讀這本書,我們不僅認識了劉秀,還學到了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五、其主要特點為虛實通俗的提出了相應的方法讀過該書的讀者,就會有種感覺,該書的語言既沒有小說戲曲的那種艷麗煽情的色彩,也沒有史書論文那種生硬古板的特點,而是有著一種平實通俗的特色,這同樣是作者“力求找到一種讓讀者最易親近、最易接受的表達方式”(序文王君正先生語)的具體體現(xiàn)。作者之所以能夠形成平實通俗的語言風格,除了上文所說的對歷史文化知識和引用文獻進行必要的注釋和翻譯之外,還有以下原因。(一)《漢書光武帝紀》,云:“早在前獄,必身先士卒‘御駕親征’”,其又引用“《說”或?qū)⑵渌肥乱?也借鑒其支撐的劉秀身先士卒的+“朝級”的觀點論證方法多樣,可以用歸納、演繹等等方法,舉例子也可以舉史事、舉名人典故,但相比之下,用小故事來佐證觀點,就顯得通俗易懂了。例如該書第三章第二節(jié)提出了劉秀“每逢大的戰(zhàn)事,必身先士卒‘御駕親征’”的觀點,作者用史事說話,從《后漢書·光武帝紀》中摘取出建武二年至十一年劉秀六次御駕親征的事實來佐證這一觀點,按說,已經(jīng)做到了有根有據(jù),但作者不滿足于此,還引用了《資治通鑒》中記載的郭憲砍斷馬車皮帶阻止劉秀親征的小故事來印證劉秀身先士卒的勤政精神,與列舉史事的方式相比,引用小故事更顯得通俗生動。(二)引用俗話“開放”“定位”的“正能量”詞語作者在評述劉秀進攻睢陽劉永時,寫道“于建武三年三月就開始‘解放’豫東、皖西的戰(zhàn)役”,在論述劉秀歷史貢獻時,運用“正能量”詞語,在賈復評傳后面的簡評中,一開頭引用俗話“莊家佬兒愛的是勤謹人”,在陳俊評傳后面的簡評中,開頭寫道“人生的最高境界怎么定位?人們經(jīng)常說,就是要做個政治上靠得住的人,工作上離不了的人。”如此等等,這些話語讀起來沒有學術語言的生硬古奧,有的只是通俗靈動。(三)斷語、燒腦的推理評述劉秀生平,論述劉秀得失,多論述性話語。該書在論述觀點時,不用生硬的斷語、燒腦的推論,故而顯得平實。而第五章《光武帝對地方文化的影響》和第七章《光武帝與家鄉(xiāng)襄陽、棗陽》,多敘述性話語,在敘述事件時,該書不用華麗的辭藻、繁復的修辭,故而顯現(xiàn)出一種通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