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的認識課件_第1頁
現(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的認識課件_第2頁
現(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的認識課件_第3頁
現(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的認識課件_第4頁
現(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的認識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風1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中風1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概述】“中風”這一病名首見于《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第四篇》:“五臟之中風奈何?岐伯曰:陰陽俱感,邪乃得往”。這里古人雖然明確地指出了中風病名,但系五臟外感而已,并非今曰“中風”,乃是名同而實異也。但在《內經(jīng)》中早已有從病證、發(fā)病狀態(tài)方面去認識“中風”的論述,如“仆擊偏枯”,即指患者突然昏倒,半身不遂也。到了漢代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風歷節(jié)篇》指出:“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才第一次揭示了“中風”的本質,為后世醫(yī)家診斷、治療、預防這個疾病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概述】“中風”這一病名首見于《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第【定義】

中風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僅有半身不遂、口歪,或語言不利、偏身麻木等癥為臨床特征的一類疾病。

由于發(fā)病急,變化快,變癥多,如風善行而數(shù)變,如矢石之中人,故曰“中風”。3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定義】中風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

【病因病機】

中風的病因,前人從不同的角度去闡明,多與風、火、痰、正氣自虛(瘀)等關系密切,簡單概括如下:

心火暴盛劉河間,痰濕生熱朱丹溪,正氣自虛李東垣,陰虛陽亢葉天士。4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機】中風的病因,前人從不同的角度去闡明,【診斷】

1.以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憒,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蹇或不語,偏身麻木為主癥。

2.多急性起病。

3.病發(fā)多有誘因,病前常有頭暈、頭痛、肢體麻木、力弱等先兆癥。

4.好發(fā)年齡以40歲以上為多見。

5.腦脊液檢查、眼底檢查,顱腦CT、MRI等檢查有助于診斷。

5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診斷】1.以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憒,半身不遂,【辨證】1.中經(jīng)絡

多因肝腎陰虛,氣虛血瘀,風痰阻絡所致。見半身不遂,肌膚不仁,舌強言蹇,口舌歪斜,但無神志改變。多為缺血性中風及出血性中風的恢復期。臨床上又分為五種證型。

6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辨證】1.中經(jīng)絡6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2.中臟腑根據(jù)病因、病機不同,分為閉證和脫證,均有神志改變。表現(xiàn)為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7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2.中臟腑7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療】

基本治療

(1)中經(jīng)絡治法:醒腦開竅,滋補肝腎,疏通經(jīng)絡。以手厥陰經(jīng)、督脈及足太陰經(jīng)穴為主。主穴:內關水溝三陰交極泉尺澤委中

操作:8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療】基本治療操作:8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配穴:

肝陽暴亢者,加太沖、太溪;風痰阻絡者,加豐隆、合谷;痰熱腑實者,加曲池、內庭、豐?。粴馓撗稣?,加足三里、氣海;陰虛風動者,加太溪、風池;

9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配穴:肝陽暴亢者,加太沖、太溪;9感謝你的觀看2019(2)中臟腑

治法:醒腦開竅,啟閉固脫。以手厥陰經(jīng)及督脈穴為主。主穴:內關水溝配穴:閉證加十二井穴、太沖、合谷;脫證加關元、氣海、神闕。

10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2)中臟腑治法:醒腦開竅,啟閉固脫。以手厥陰經(jīng)及督脈

其他治療

(1)頭針法選頂顳前斜線、頂旁1線及頂旁2線,毫針平刺人頭皮下,快速捻轉2~3分鐘,每次留針30分鐘,留針期間反復捻轉2~3次。行針后鼓勵患者活動肢體。

(2)電針法在患側上、下肢體各選兩個穴位,針刺得氣后留針,接通電針儀,以患者肌肉微顫為度,每次通電20分鐘?!窘?jīng)驗介紹】【附注】11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其他治療(1)頭針法選頂顳前斜線、頂旁1線及頂【小結】

中風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僅有半身不遂、口歪,或語言不利、偏身麻木為臨床特征。

中風的發(fā)病其主因是風、火、痰、瘀,病及心、肝、脾、腎,病位在腦。病性總屬本虛標實、下虛上實?;静C為氣血逆亂,上犯于腦,“竅閉神匿,神不導氣”。輕者中經(jīng)絡,重者中臟腑。中臟腑又有閉證與脫證之分。中經(jīng)絡以選用病側肢體陽經(jīng)腧穴為主,并可配合使用頭針法、耳針法。中臟腑之閉證則以針刺督脈與井穴為主,脫證以艾灸任脈穴為主。1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小結】中風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僅有半身【思考題】1.簡述中風半身不遂的治法、主穴、配穴及方義。

2.中風中臟腑分為什么證型?它們的治法、主穴及方義如何?13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思考題】1.簡述中風半身不遂的治法、主穴、配穴及方義【附】假性延髓麻痹

假性延髓麻痹,又稱假性球麻痹,是兩側皮質延髓束損害所產生的癥狀。其表現(xiàn)為延髓神經(jīng)所支配的肌肉呈上運動神經(jīng)元性癱瘓或不完全性癱瘓,出現(xiàn)軟腭、咽喉、舌肌運動障礙,吞咽、發(fā)音、講話困難,無舌肌萎縮及纖維性震顫,咽反射存在,下頜反射增強,常出現(xiàn)強哭強笑。本癥常見于腦血管意外、肌萎縮性側索硬化、梅毒性腦動脈炎等病。本癥主要表現(xiàn)為吞咽困難,在腦血管病中常并發(fā),常需要插鼻飼管而保證攝入量,病人較為痛苦。14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附】假性延髓麻痹假性延髓麻痹,又稱假性球麻痹,是兩側皮【病因病機】

本病歸屬中醫(yī)學的類噎膈、痦痱等范疇。中醫(yī)理論認為,心開竅于舌,舌為心之苗;腦為元神之府,舌竅機關為神所主;足太陰經(jīng)、足少陰經(jīng)、手少陰絡與舌本相連,足太陽之筋結于舌本。因此,心之機能失?;蛱禎?、瘀血等病邪阻滯腦絡及上述經(jīng)絡,均可導致舌竅失靈,語言、吞咽等功能障礙。15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機】本病歸屬中醫(yī)學的類噎膈、痦痱等范疇。中醫(yī)理論【治療】

治法:調神導氣,通關利竅。以手厥陰、手少陰經(jīng)及督脈穴為主。取穴:內關水溝通里風池完骨翳風金津玉液咽后壁操作:內關、水溝、通里用瀉法;風池、完骨、翳風針向喉結,震顫徐入2~2.5寸,施小幅度捻轉補法,以咽喉部麻脹為佳,應持續(xù)捻轉1~3分鐘;金津、玉液用三棱針點刺出血;用3寸以上長針點刺咽后壁。16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療】治法:調神導氣,通關利竅。以手厥陰、手少陰經(jīng)及督【附注】1.針灸治療本病效果較好,但應注意針刺的深度和手法刺激量,如果針刺深度不夠,手法操作刺激量不足,療效差。。

2.導致皮質延髓束損傷的原發(fā)病穩(wěn)定并逐漸恢復時,預后良好。原發(fā)病的加重和反復發(fā)作,預后不佳。17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附注】1.針灸治療本病效果較好,但應注意針刺的深度和手眩暈18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眩暈18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

病名含義及主癥

眩指眼花;暈指頭暈,臨床上頭暈與眼花常同時并見,故合稱為“眩暈”。眩暈有輕重程度不同,輕者閉目休息片刻即可緩解,重者如坐舟車之中,旋轉不定,或伴有惡心嘔吐、汗出、甚則昏暈欲倒。病位主要在腦髓清竅?!靖攀觥俊静∫虿C】【辨證】19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病名含義及主癥眩指眼花;暈指頭暈,臨床上頭暈與眼【治療】

基本治療

(1)實證治法:平肝化痰,定眩。以足少陽經(jīng)、督脈及手足厥陰經(jīng)穴為主。主穴:風池百會內關太沖20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療】基本治療20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

配穴:肝陽上亢者,加行間、俠溪、太溪;痰濕中阻者,加頭維、豐隆、中脘、陰陵泉。操作:毫針瀉法。本證型處方包括平肝、化痰、定眩三部分。用風池、太沖平抑肝陽,用內關運脾和中化痰,用百會清利腦竅而定眩。

21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配穴:肝陽上亢者,加行間、俠溪、太溪;痰濕中阻者,(2)虛證治法:益氣養(yǎng)血,定眩。以足少陽經(jīng)、督脈穴及相應背俞穴為主。主穴:風池百會肝俞腎俞足三里配穴:氣血兩虛者,加氣海、脾俞、胃俞;腎精虧虛者,加太溪、懸鐘、三陰交。操作:風池用平補平瀉法,肝俞、腎俞、足三里等穴用補法。2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2)虛證2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

其他治療

(1)頭針法:選頂中線,沿頭皮刺人,快速捻轉,每日1次,每次留針30分鐘。

(2)耳針法:選腎上腺、皮質下、額。肝陽上亢者,加肝、膽;痰濕中阻者,加脾;氣血兩虛者,加脾、胃;腎精虧虛者,加腎、腦。毫針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貼壓?!窘?jīng)驗介紹】【附注】【小結】23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其他治療【經(jīng)驗介紹】【附注】【小結】23感謝你的觀看

【思考題】眩暈常見有幾種證型?如何進行針灸治療?24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思考題】24感謝你的觀看201面癱

面癱是以口眼向一側歪斜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疾病,故又稱“口眼歪斜”。本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無明顯的季節(jié)性。本病的主癥為一側面部肌肉運動障礙,因而發(fā)生口眼歪斜。本病在祖國醫(yī)學中名稱較多,如“口歪”、“口僻”、“面癱”、“歪嘴風”等,多列在“中風”門下。

25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面癱面癱是以口眼向一側歪斜為主要癥狀的一【病因病機】

本病多由正氣不足,脈絡空虛,衛(wèi)外不固,風邪乘虛入中經(jīng)絡,導致氣血痹阻,面部太陽、陽明經(jīng)筋失于濡養(yǎng),以致肌肉縱緩不收而發(fā)?!颈孀C】

【鑒別診斷】

注意周圍性面癱與中樞性面癱的鑒別:26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機】本病多由正氣不足,脈絡空虛,衛(wèi)外不固,

【治療】

基本治療治法:祛風通絡,疏調經(jīng)筋。以手足陽明和手足太陽經(jīng)穴為主。主穴:攢竹魚腰陽白四白顴髎頰車地倉合谷昆侖配穴:風寒證加風池;風熱證加曲池;恢復期加足三里;人中溝歪斜者,加水溝;鼻唇溝淺者,加迎香。操作:

27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療】基本治療27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經(jīng)驗介紹】1.臨床治療常用局部灸法,如溫和灸,雀啄灸,隔姜灸等療法。

2.穴位貼敷:冰片10、乳香10、丁香6、肉桂6、VitB120片,共研末撒在麝香風濕膏膠布上,剪成1.2×1.2cm大小,貼在翳風、下關、太陽,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3.局部可配合TDP照射及穴位按摩。其他治療:詳見講義【附注】28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經(jīng)驗介紹】1.臨床治療常用局部灸法,如溫和灸,雀【思考題】

1.什么叫(面癱)“倒錯”現(xiàn)象?

2.周圍性面癱與中樞性面癱如何鑒別。

3.簡述面癱的治則、針灸處方及方義。

29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思考題】1.什么叫(面癱)“倒錯”

痿證

病名含義:痿,同萎,猶如草木枯萎不榮。痿證是指肢體痿軟無力,不能隨意活動,或伴有麻木、肌肉萎縮一類病證。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手足軟弱無力,肌肉失去收縮功能,呈松軟狀態(tài),無疼痛感覺,抬舉、起坐、行走、蹲站、持物軟弱無力,不能運動,日久則肌肉萎縮,肢體癱瘓廢痿不用,概言之肢體無力、癱瘓、萎縮是其臨床特征。因多數(shù)發(fā)生于下肢,故古人也稱本病為“痿躄”、“軟風”。30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痿證病名含義:痿,同萎,猶如草木枯萎不榮?!静∫虿C】1.痿證病因繁多。

2.基本病理為津液、氣血、精髓虧耗,筋脈失于濡養(yǎng)。

【辨證】主癥:肢體軟弱無力,筋脈弛緩,甚則肌肉萎縮或癱瘓。31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機】1.痿證病因繁多?!尽局委煛?/p>

基本治療治法:祛邪通絡,濡養(yǎng)筋脈。以手足陽明經(jīng)穴和夾脊穴為主。主穴:上肢:肩髃、曲池、合谷、頸胸部夾脊穴;下肢:髀關、伏兔、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腰部夾脊穴。配穴及操作:如何理解“治痿獨取陽明”?3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療】基本治療3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

其他治療

(1)皮膚針法:用皮膚針反復叩刺背部肺俞、脾俞、胃俞、膈俞和手足陽明經(jīng)線。隔日1次。

(2)電針法:在癱瘓肌肉處選取穴位,針刺后加脈沖電刺激,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每次20分鐘?!窘?jīng)驗介紹】【附注】33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其他治療【經(jīng)驗介紹】【附注】33感謝你的觀看20【思考題】1.痿證的治則、處方、及方義如何?2.為什么說“治痿獨取陽明”?34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思考題】1.痿證的治則、處方、及方義如何?34感謝你的觀看不寐

不寐,通常稱為“失眠”或“不得眠”、“不得臥”、“目不瞑”,是指經(jīng)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難,或睡眠時間不足,或睡眠不深,嚴重時則以徹夜不眠為特征的一種病證。35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不寐不寐,通常稱為“失眠”或“不得眠”、“不得臥”【病因病機】1.病因為內傷;

2.病機總屬陰陽失調;

3.心主神明,其病位在心。

【辨證】臨床辨證主要從臟腑虛實入手。36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機】1.病因為內傷;【辨證】36感【治療】

基本治療治法:調理蹻脈,安神利眠。以相應八脈交會穴、手少陰經(jīng)及督脈穴為主。主穴:照海申脈神門印堂四神聰安眠配穴及操作:37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療】基本治療37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

其他治療

(1)耳針法:選皮質下、心、腎、肝、神門、垂前、耳背心。毫針刺,或撳針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貼壓。

(2)皮膚針法:自項至腰部督脈和足太陽經(jīng)背部第1側線,用梅花針自上而下叩刺,叩至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

(3)電針法:選四神聰、太陽,接通電針儀,用較低頻率,每次刺激30分鐘。

(4)拔罐法:自項至腰部足太陽經(jīng)背部側線,用火罐自上而下行走罐,以背部潮紅為度。【經(jīng)驗介紹】

【附注】38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其他治療【經(jīng)驗介紹】【附注】38感謝你的

【思考題】

試述不寐的辨證分型、針灸治法、處方及辨證配穴。39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思考題】39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心悸

心悸指患者自覺心中悸動,甚則不能自主的一類癥狀。本病證可見于多種疾病過程中,多與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并存,凡各種原因引起心臟搏動頻率、節(jié)律發(fā)生異常,均可導致心悸。西醫(yī)學中某些器質性或功能性疾病如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各種心律失常,以及貧血、低鉀血癥、心臟神經(jīng)官能癥等出現(xiàn)心悸,均可參照本篇治療。40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心悸心悸指患者自覺心中悸動,甚則不能自主的一類癥狀。本

【病因病機】1.本病的病因;2.其病變主臟;3.病理變化。【辨證】41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機】【辨證】41感謝你的觀看2019【治療】

基本治療治法:調理心氣,安神定悸。以手厥陰、手少陰經(jīng)穴為主。主穴:內關郄門神門厥陰俞巨闕配穴及操作:其他治療4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療】基本治療4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

【經(jīng)驗介紹】【附注】

【思考題】試述心悸的針灸治法、處方、配穴及方義。43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經(jīng)驗介紹】【附注】【思考題】試述心悸感冒

病名含義:感,感受;冒,觸冒。即感受觸冒外界風邪而致病,臨床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fā)熱、全身不適為特征。

【病因病機】

【辯證分型】44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感冒病名含義:感,感受;冒,觸冒。即感受觸【治療】

基本治療

治法:祛風解表。以手太陰、手陽明經(jīng)及督脈穴為主。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陽風池配穴及操作:其他治療45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療】基本治療45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

【經(jīng)驗介紹】

【附注】

【小結】【思考題】46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經(jīng)驗介紹】【附注】【小結】【思考

哮喘

概念: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反復發(fā)作性疾患。臨床以呼吸急促,喉間哮鳴,甚則張口抬肩,不能平臥為主癥。哮與喘同是指呼吸困難,但癥狀表現(xiàn)有所不同,哮是喉中哮鳴有聲,呼吸氣促困難;喘是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臨床上哮證必見喘,故一般統(tǒng)稱哮喘;喘未必兼哮,是多種心肺疾病的一個癥狀。47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哮喘概念: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反復發(fā)作性疾患。【病因病機】【辨證分型】

首辨虛與實:主要根據(jù)病程、體質、脈象等方面來辨別:

實證:一般多新病,哮喘聲高氣粗,呼吸深長,呼出為快,體質不虛,脈象有力。

虛證:一般多久病,哮喘聲低氣怯,氣急短促,體質虛弱,脈象無力。48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機】【辨證分型】首辨虛與實:主要根據(jù)病程、

【治療】基本治療

(1)實證治法:祛邪肅肺,化痰平喘。以手太陰經(jīng)穴及相應背俞穴為主。主穴:列缺尺澤膻中肺俞定喘配穴及操作:49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療】49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2)虛證治法:補益肺腎,止哮平喘。以相應背俞穴及手太陰、足少陰經(jīng)穴為主。主穴:肺俞膏盲腎俞定喘太淵太溪足三里配穴及操作:

其他治療:50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2)虛證50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

【經(jīng)驗介紹】

【附注】

【小結】

【思考題】

哮喘的臨床辨證如何分型?它們的治法、處方及方義如何?51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經(jīng)驗介紹】【附注】【小結】【

嘔吐

病名含義嘔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胃內容物上逆從口吐出的病證?!秹凼辣T罚骸皣I吐者,飲食入胃而復出也?!眹I與吐在古代文獻中有所區(qū)別,《東垣十書·嘔吐干嘔噦欬逆辨》:“夫嘔者,聲物皆出者也。吐者,物出而無聲者也。至若干嘔與噦,皆聲出而無物也?!焙笫姥試I吐者,即古代文獻中的嘔,因嘔、吐常同時發(fā)生,嘔中寓有吐,故合稱為嘔吐。5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嘔吐病名含義嘔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氣逆

【病因病機】

【辨證】

1.辨證要點

2.證候分型53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機】【辨證】53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治療】

治則:和胃降逆,理氣止嘔。以手厥陰、足陽明經(jīng)穴及相應募穴為主。主穴:中脘內關足三里

隨證配穴及針刺方法:其他治療:【經(jīng)驗介紹】【附注】【小結】54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療】治則:和胃降逆,理氣止嘔。以手厥陰、足陽明

【思考題】

1.實證嘔吐與虛證嘔吐在病機、治則及針灸方法上有哪些異同?

2.嘔吐的針灸處方及配穴如何?55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思考題】1.實證嘔吐與虛證嘔吐胃痛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部經(jīng)常反復發(fā)作性疼痛為主的癥狀。病名含義胃痛是一個癥狀,又稱胃脘痛。胃,位于膈下,上口為賁門,接于食道,下口為幽門,連于小腸。脘者,胃腔,胃之上口賁門部為上脘,胃之中部為中脘,胃之下口幽門部為下脘。56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胃痛胃痛,又稱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部經(jīng)常反復發(fā)作性疼

【病因病機】

1.病因

2.基本病理變化:

3.病位在胃,而與肝、脾關系密切?!颈孀C】1.辨證要點2.證候分型57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機】1.病因【辨證】57感謝你的觀看

【治療】

治法:和胃止痛。以足陽明、手厥陰經(jīng)穴及相應募穴為主。主穴:中脘內關足三里(同嘔吐)配穴及操作:

【其他治療】58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療】治法:和胃止痛。以足陽明、手厥陰經(jīng)穴

【經(jīng)驗介紹】

【附注】

【小結】

【思考題】

試述胃痛的治法、處方、方義及隨證配穴。59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經(jīng)驗介紹】【附注】【

泄瀉

泄瀉,亦稱腹瀉,是指大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清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泄如水樣而言。泄瀉的含義及古代名稱:所謂“泄”,有漏泄之義,是指糞出稀溏,其勢較緩;“瀉”有傾瀉的含義,是指糞出如水,其勢較急。因兩者微有不同,但其病則一,故統(tǒng)稱“泄瀉”?!秲冉?jīng)》并稱之為“泄”,有“濡泄”、“洞泄”、“殖泄”、“騖溏”、“溏泄”、“泄注”、“注下”等。60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泄瀉泄瀉,亦稱腹瀉,是指大便次數(shù)增

【病因病機】

泄瀉的病因,有感受外邪、飲食所傷、神志失調及臟腑虛弱等,但關鍵在于脾胃的功能障礙?!毒霸廊珪ば篂a》曰:“泄瀉之本,無不由于脾胃”。本病的病位在脾胃與大小腸,與肝腎有關。脾虛、濕盛是導致本病發(fā)生的重要因素,故不論是因為濕盛困脾,或是由于脾虛不運,總屬脾胃運納不健,小腸受納和大腸傳導失常所致。61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機】泄瀉的病因,有感受外邪、飲食所傷、神

【辨證】

(1)辨緩急

急性泄瀉(暴瀉)屬實,多因外邪、飲食所傷。發(fā)病急驟,病程較短,常以濕盛為主。

慢性泄瀉(久瀉)屬虛,或虛中挾實,多為久病體虛,或情志郁怒,臟腑功能失調而成,發(fā)病緩慢,遷延日久,每因飲食不當、勞倦過度而發(fā)生。6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辨證】(1)辨緩急62感謝你的

(2)辨虛、實、寒、熱

虛證:起病多緩,病程較長,腹痛不甚,喜溫喜按,小便利,不渴者;

實證:起病較急,病程短,脘腹脹滿,腹痛拒按,瀉后痛減,小便不利者;

寒證: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腹痛喜溫,畏寒,手足欠溫者;

熱證:大便黃褐臭穢,瀉下急迫,肛門灼熱,小便短赤,口渴者。63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2)辨虛、實、寒、熱63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

【治療】

(1)急性泄瀉治則:除濕導滯,通調腑氣。以足陽明、足太陰經(jīng)穴為主。主穴:天樞陰陵泉上巨虛水分隨證配穴及操作:64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療】(1)急性泄瀉64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2)慢性泄瀉治法:健脾溫腎,固本止瀉。以任脈及足陽明、足太陰經(jīng)穴為主。主穴:神闕天樞足三里公孫方義及配穴:

【其他治療】65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2)慢性泄瀉65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

【經(jīng)驗介紹】

【附注】

【小結】【思考題】

試述泄瀉的辨證分型、治則、處方及方義。66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經(jīng)驗介紹】【附注】【小結】【思考題】

癃閉

癃閉是指排尿困難,點滴而下,甚至小便閉塞不通的一種疾患。【病因病機】【辨證】1.實證2.虛證67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癃閉【病因病機】【辨證】1.實證67感謝你的觀看2

【治療】基本治療

(1)實證治法:清熱利濕,行氣活血。以足太陽、足太陰經(jīng)穴及相應俞募穴為主。主穴:秩邊陰陵泉三陰交中極膀胱俞配穴及操作:68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療】68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2)虛證治法:溫補脾腎,益氣啟閉。以足太陽經(jīng)、任脈穴及相應背俞穴為主。主穴:秩邊關元脾俞三焦俞腎俞配穴及操作:

其他治療【附注】【思考題】69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2)虛證其他治療【附注】【思考題】69感謝你的觀遺精

遺精是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遺泄的病證。

生理現(xiàn)象:正常成人未婚男子或婚后久曠,每月偶有遺精,此為“精滿自溢”,不屬病態(tài)?!毒霸廊珪みz精》篇說“有壯年氣盛,久節(jié)房欲而遺者,此滿而溢者也”,又說“若滿而溢者,則去者自去,生者自生,勢出自然,無足為意也”。

70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遺精遺精是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遺泄的病證。

【病因病機】

【辨證】(1)辨有夢與無夢(2)分型:71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病因病機】【辨證】71感謝你的觀看20

【治療】

基本治療治法:益腎固攝。以任脈及足太陰、足太陽經(jīng)穴為主。主穴:關元三陰交志室配穴及操作:其他治療:7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療】基本治療7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

【經(jīng)驗介紹】

【附注】【小結】【思考題】試述遺精針灸治法、處方、方義及隨證配穴。73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經(jīng)驗介紹】【附注】【小結】【思考題】試述遺精針“中風”,現(xiàn)代醫(yī)學稱之為“腦卒中”、“急性腦血管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表明,腦血管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是人類三大致死病(腦卒中、心梗、癌腫)之一。對于中風者,由于發(fā)病急,來勢兇,病情重,關系到病人生死存亡,必須采用中西醫(yī)綜合療法,積極搶救病人,才能轉危為安,達到留人治病的目的。而對中風的恢復期及后遺癥的治療,就目前國內來講,無疑是針灸占據(jù)主導地位,從大量文獻資料和臨床實踐中證明了這一點。所以,今天我們在這里一起學習討論中風病的針灸治療,這對中風病的療效提高、縮短療程、降低致殘率及減輕社會負擔具有重要的意義。74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中風”,現(xiàn)代醫(yī)學稱之為“腦卒中”、“急性腦血管病”。中風的條件:發(fā)病突然中風的必然見癥:半身不遂(理論依據(jù)源于“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臨床分型:臨床按病位深淺及病情輕重分為:

中經(jīng)絡

中臟腑鑒別中臟腑與中經(jīng)絡的關鍵所在:

有無神志改變75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中風的條件:發(fā)病突然中風的必然見癥:半身不遂(理論依據(jù)源于“1.金元四大家劉河間主張中風是由“心火暴盛”所致。因心主血脈,肝主疏泄,肝郁化火,木生火,母病及子,則心火暴盛,風火相煽,血之于氣并走于上(腦),則為大厥。常見于高血壓腦出血,屬中臟腑。

2.朱丹溪則主張“痰濕生熱”為中風的主要病因病機。由于高粱厚味,飲食不節(jié),脾胃受損,脾失健運,水濕內停,聚濕生痰化熱,熱可生風,肝風挾痰熱橫竄經(jīng)絡則表現(xiàn)為中經(jīng)絡;肝風挾痰熱蒙閉心竅則為中臟腑。

76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1.金元四大家劉河間主張中風是由“心火暴盛”所致。因心主3.李東垣主張“正氣自虛”為中風發(fā)生的主要病因病機。由于先天不足,久病體虛,正氣自虛,心氣不足,心主血脈功能失司,氣不能推動血行,氣虛血瘀,血瘀髓海,痹阻脈絡,發(fā)為中風。臨床多見于腦梗塞,屬中經(jīng)絡。

4.清代醫(yī)家葉天士主張“陰虛陽亢”是中風發(fā)生的主要病因病機。由于年老體虛,肝郁化火傷陰,導致肝腎陰虧,陰虛陽亢,肝風內動,血隨氣升,血郁于上,血瘀髓海(腦),發(fā)為中風。多見于腦出血,屬中臟腑。77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3.李東垣主張“正氣自虛”為中風發(fā)生的主要病因病機。由于

歸納起來,中風總的病因病機是:人體在內外致病因素作用下,使臟腑陰陽失去相對平衡,尤其是五臟中的心肝脾腎功能失司,則會導致風、火、痰、瘀,最后氣血逆亂,上犯于腦,發(fā)為中臟腑;或風痰/痰熱橫竄經(jīng)絡,發(fā)為中經(jīng)絡。其病位在腦。病性總屬本虛標實、下虛上實。肝腎陰虛,氣血衰少為本,風、火、痰、瘀為標。其基本病機為氣血逆亂,上犯于腦,“竅閉神匿,神不導氣”。78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歸納起來,中風總的病因病機是:人體在內外致病因素作用下

肝陽暴亢:兼見面紅目赤,眩暈頭痛,心煩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黃,舌紅或絳,苔黃或燥,脈弦有力。治宜平肝瀉火通絡,方選天麻鉤藤飲。風痰阻絡:肢體麻木或手足拘急,頭暈目眩,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滑。治宜活血化瘀,化痰通絡,方選化痰通絡湯。痰熱腑實:口粘痰多,腹脹便秘,舌紅,苔黃膩或灰黑,脈弦滑大。治宜化痰通腑,方選星蔞承氣湯。79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肝陽暴亢:兼見面紅目赤,眩暈頭痛,心煩易怒,口苦咽干,便

氣虛血瘀:肢體軟弱,偏身麻木,手足腫脹,面色淡白,氣短乏力,心悸自汗,舌暗,苔白膩,脈細澀。治宜益氣活血,扶正祛邪,方選補陽還五湯。陰虛風動:肢體麻木,心煩失眠,眩暈耳鳴,手足拘攣或蠕動,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治宜滋養(yǎng)肝腎,潛陽熄風,方選鎮(zhèn)肝熄風湯。80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氣虛血瘀:肢體軟弱,偏身麻木,手足腫脹,面色淡白,氣短乏

閉證:多見風火上擾清竅,痰熱內閉心竅,或痰濕蒙塞心神所致。見神昏,牙關緊閉,口噤不開,肢體強痙;脫證:因元氣敗脫,心神散亂所致,最終為陰陽離決。見面色蒼白,瞳神散大,手撒口開,二便失禁,氣息短促,多汗腹涼,脈散或微。81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閉證:多見風火上擾清竅,痰熱內閉心竅,或痰濕蒙塞心

方義:心主血脈藏神,內關為心包經(jīng)絡穴,可調理心神,疏通氣血;腦為元神之府,督脈入絡腦,水溝為督脈穴,可醒腦開竅,調神導氣;三陰交為足三陰經(jīng)交會穴,可滋補肝腎。極泉、尺澤、委中,疏通肢體經(jīng)絡。8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方義:心主血脈藏神,內關為心包經(jīng)絡穴,可調理心神,疏

內關用瀉法;水溝用雀啄法,以眼球濕潤為佳;刺三陰交時,沿脛骨內側緣與皮膚成45°角,使針尖刺到三陰交穴,用提插補法;刺極泉時,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經(jīng)上取穴,避開腋毛,直刺進針,用提插瀉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脹和抽動感為度;尺澤、委中直刺,用提插瀉法使肢體有抽動感。余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83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內關用瀉法;水溝用雀啄法,以眼球濕潤為佳;刺三陰交時,沿

口角歪斜者,加頰車、地倉;上肢不遂者,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加環(huán)跳、陽陵泉、陰陵泉、風市;頭暈者,加風池、完骨、天柱;足內翻者,加丘墟透照海;便秘者,加水道、歸來、豐隆、支溝;復視者,加風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極、曲骨、關元。84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口角歪斜者,加頰車、地倉;上肢不遂者,加肩髃、手三里、

方義:內關調心神,水溝醒腦開竅。十二井穴點刺出血,可接通十二經(jīng)氣,調和陰陽。配太沖、合谷,平肝熄風。關元為任脈與足三陰經(jīng)交會穴,灸之可扶助元陽。神闕為生命之根蒂,真氣所系,配合氣??梢鏆夤瘫荆仃柟堂?。85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方義:內關調心神,水溝醒腦開竅。十二井穴點刺出血,可

十二透刺法(原北京市中醫(yī)醫(yī)院針灸科主任王樂亭教授)處方:肩髃透臂臑腋縫透胛縫曲池透少海外關透內關陽池透大棱合谷透勞宮環(huán)跳透風市膝陽關透曲泉陽陵泉透陰陵泉絕骨透三陰交丘墟透申脈太沖透涌泉

功用:通經(jīng)活絡,舒筋利節(jié)。86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十二透刺法(原北京市中醫(yī)醫(yī)院針灸科主任王樂亭教授)81.療效評價

腦血管病是臨床常見病,其死亡率及致殘率極高。特別是后遺癥目前仍無滿意治療方法。針灸是治療本病的有效方法。不僅常用于恢復期、后遺癥期,也可用于急性期,或用于預防。

2.急性期的治療

對急性期中經(jīng)絡,可積極使用針灸治療,收效良好。一般在發(fā)病后3~7天,如果沒有見到明顯的腦水腫、顱內壓增高、腦疝形成,血壓比較穩(wěn)定,即可開始針灸治療。對腦溢血、腦血栓形成的重癥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者,出現(xiàn)閉證或脫證時,則應采取包括針灸在內的綜合搶救措施。87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1.療效評價腦血管病是臨床常見病,其死亡率及致殘率3.恢復期的治療與功能鍛煉

恢復期及后遺癥期肢體及語言的功能鍛煉十分重要??梢愿纳拼竽X功能,促進其恢復與代償;有利于癱瘓肢體恢復功能;有利于改善全身狀況。功能鍛煉在中風病情穩(wěn)定后即可開始,可采取主動與被動、徒手與器械等多種方式。

4.本病應重在預防,如年逾40,經(jīng)常出現(xiàn)頭暈頭痛、肢體麻木,偶有發(fā)作性語言不利、肢體痿軟無力者,多為中風先兆,應加強防治。88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3.恢復期的治療與功能鍛煉恢復期及后遺癥期肢體及語

與現(xiàn)代醫(yī)學相應的病癥

本病在現(xiàn)代醫(yī)學中相當于耳源性眩暈(即:舊稱美尼爾綜合癥)、腦動脈硬化、高血壓、貧血、神經(jīng)衰弱、頸椎病等。89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與現(xiàn)代醫(yī)學相應的病癥本病在現(xiàn)代醫(yī)學中相當于耳

肝陰暗耗—肝陽上擾情志失調—肝郁化火實證煉液成痰—痰蒙清竅痰濁中阻飲食偏嗜—脾失健運氣血不足,不能上榮頭目久病體虛—心脾兩傷虛證

體虛勞欲—腎精虧虛—髓海不足,不能上充于腦90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

首先辨別證候虛實:

凡病程短,或呈發(fā)作性,易因情志因素誘發(fā),主癥重,兼有惡心、嘔吐痰涎,體質壯實者,多由肝陽或痰濁所致,屬實證。凡病程長,反復或持續(xù)不解,每于煩勞則易發(fā)作或加重,主癥輕,兼有全身虛弱癥狀者,多由血虛或腎精不足所致,屬虛證。91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首先辨別證候虛實:91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

主癥:頭暈目眩,泛泛欲吐,甚則昏眩欲仆。肝陽上亢:兼見急躁易怒,口苦,耳鳴,舌紅,苔黃,脈弦;痰濕中阻:頭重如裹,胸悶惡心,神疲困倦,舌胖苔白膩,脈濡滑;腎精虧損:耳鳴,腰膝酸軟,遺精,舌淡,脈沉細;氣血兩虛:神疲乏力,面色咣白,舌淡,脈細。9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主癥:頭暈目眩,泛泛欲吐,甚則昏眩欲仆。92感謝你的觀看

方義:肝經(jīng)為風木所寄,與膽經(jīng)相表里,取膽經(jīng)風池和肝經(jīng)太沖,清瀉肝膽,平抑肝陽。內關寬胸理氣,和中化痰止嘔。百會用瀉法,可清利腦竅而定眩。93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方義:肝經(jīng)為風木所寄,與膽經(jīng)相表里,取膽經(jīng)風池和肝經(jīng)

方義:肝俞、腎俞滋補肝腎、養(yǎng)血益精、培元固本以治本。足三里補益氣血。風池用平補平瀉法,可疏調頭部氣血,百會用補法可升提氣血,二穴配合以充養(yǎng)腦髓而緩急治標。94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方義:肝俞、腎俞滋補肝腎、養(yǎng)血益精、培元固本以治本1.臨床上治療眩暈常取百會穴,其上能升提陽氣,下能平肝潛陽,又能健腦填精充髓,可用于各證型眩暈。

2.徐笨人等用針刺治療內耳性眩暈,取主穴:印堂、內關、安眠。配穴:聽宮、風池。主穴每次必刺,耳鳴、耳聾、重聽者配聽宮、風池,快速進針,待出現(xiàn)針感后用平補平瀉法捻針1~2min,留針2O~3Omin,每日針1次,1O次為1療程。用此法治療75例,痊愈29例,顯效25例,好轉16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3.4%。(徐笨人,等.針刺治療內耳眩暈75例。中國針灸1986;6(1):31)95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1.臨床上治療眩暈常取百會穴,其上能升提陽氣,下能平肝潛

針灸對內耳眩暈癥療效較好。該病以突然發(fā)作性眩暈,同時伴有惡心、嘔吐、耳鳴等為主癥,多見于中青年。本病發(fā)作時以邪實為主,或為肝陽上亢,或為痰濁上蒙,緩解期正虛或虛實兼見為多。本病在發(fā)作時用針灸治療可使眩暈、惡心、嘔吐等立即緩解,眼震速度明顯減小,故為向世界衛(wèi)生組織椎薦的針灸適應癥之一。針灸對心血管病變引起的眩暈也有效果。

內耳眩暈癥病因至今尚無定論,有認為末梢血管循環(huán)障礙、有認為全身代謝障礙使組織水腫等,較多學者認為由于膜迷路水腫引起,故主張發(fā)作時少飲水、進淡食。

96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針灸對內耳眩暈癥療效較好。該病以突然發(fā)作性眩暈,同時

眩暈是常見病的自覺癥狀,其病多由內傷所致。病理有風、火、痰、虛之別,且每可相兼為患。一般發(fā)作時以標實為主,緩解時以正虛或虛實兼見為主。

針灸治療有從標與從本論治之異,證急者多實,宜先治其標,如選用熄風、化痰穴位,體針、頭針、耳針均有很好即時效果。證緩者多虛證或虛實相兼,針灸當標本兼顧,除配用部分祛邪通絡穴位外,還應健脾和胃、滋養(yǎng)肝腎。97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眩暈是常見病的自覺癥狀,其病多由內傷所致。97感謝你

現(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的認識

本病相當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面神經(jīng)炎引起的周圍性面神經(jīng)麻痹。面神經(jīng)炎的確切病因尚未明了。一部分患者在著涼或頭面部受冷風吹拂后發(fā)病,故認為可能是局部營養(yǎng)神經(jīng)的血管因受冷而發(fā)生痙攣,導致神經(jīng)缺血、水腫、受壓迫而發(fā)病。莖乳突孔內的骨膜炎也可產生面神經(jīng)腫脹、受壓、血循環(huán)障礙而致神經(jīng)麻痹。病理變化主要為面神經(jīng)水腫、髓鞘或軸突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在以莖乳突孔和面神經(jīng)管內的部分尤為顯著。腦中風引起的中樞性面癱也可對照本篇方法治療。98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現(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的認識本病相當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面

周圍性面癱包括眼部和口頰部筋肉的癥狀,由于足太陽經(jīng)筋為“目上岡”,足陽明經(jīng)筋為“目下岡”,故眼瞼不能閉合為足太陽和足陽明經(jīng)筋功能失調所致;口頰部主要為手太陽和手、足陽明經(jīng)筋所主,因此,口歪主要系該三條經(jīng)筋功能失調所致。99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周圍性面癱包括眼部和口頰部筋肉的癥狀,由于足太陽經(jīng)筋為

(1)絕大多數(shù)急性起病,一側面部表情肌突然癱瘓,可于數(shù)小時內達到高峰,部分病人發(fā)生癱瘓后的1周內,病情可能繼續(xù)加重。

(2)有的病人在起病前幾天有同側耳后、耳內、乳突區(qū)或面部輕度疼痛,數(shù)日即消失。(3)多數(shù)病人在清晨嗽口時發(fā)現(xiàn)面頰動作不靈,水從病側口角流出。病側面部表情肌癱瘓,額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肌肉被牽向健側。100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1)絕大多數(shù)急性起病,一側面部表情肌突然癱瘓,可于

(4)面部肌肉運動時,上述體征更為明顯。病側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露齒、鼓氣、厥嘴等動作。閉目不緊,鼓頰或吹口哨時漏氣,進食時,食物常滯留于病側的齒頰間隙內,并常有口水自該側淌下,淚點隨下瞼而外翻,使淚液不能正常吸收而外溢。(5)一部分病人可有病側的前三分之二舌部味覺減退,聽覺過敏,病側乳突部以及外耳道或鼓膜中出現(xiàn)皰疹,或病側淚液分泌減少和面部出汗障礙等。兼見面部有受涼史,舌淡苔薄白,為風寒證;繼發(fā)于感冒發(fā)熱,舌紅,苔黃膩,為風熱證。101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4)面部肌肉運動時,上述體征更為明顯。病側不能作皺額、

(6)面神經(jīng)麻痹如恢復不完全時,??僧a生癱瘓肌的攣縮、面肌痙攣、或聯(lián)帶運動。(7)本病通常在起病1~2周內開始恢復,大約75%的病人在幾周內可基本恢復正常。兼見面部有受涼史,舌淡苔薄白,為風寒證;繼發(fā)于感冒發(fā)熱,舌紅,苔黃膩,為風熱證。10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6)面神經(jīng)麻痹如恢復不完全時,常可產生癱瘓肌的攣縮周圍性面癱與中樞性面癱的鑒別:

中樞性面癱:面癱輕,口角歪斜,眼睛閉合自如,額紋存在,舌伸偏歪,多有半身不遂。周圍性面癱:面癱重,口眼歪斜,眼睛閉合不全,額紋消失,舌伸居中,無半身不遂。103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周圍性面癱與中樞性面癱的鑒別:中樞性面癱:面癱輕,

方義:面部腧穴可疏調局部筋絡氣血,活血通絡。合谷、昆侖為循經(jīng)遠端選穴,急性期用瀉法可祛除陽明、太陽筋絡之邪氣,祛風通絡。在恢復期,加足三里用補法,可補益氣血,濡養(yǎng)經(jīng)筋。104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方義:面部腧穴可疏調局部筋絡氣血,活血通絡。合谷、昆侖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補平瀉法,恢復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過重,針刺不宜過深,取穴不宜過多,肢體遠端的腧穴行瀉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復期,肢體遠端的足三里施行補法,合谷、昆侖行平補平瀉法。余穴均用瀉法。105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補平瀉法,恢復期可加灸法。在急性

治療本病的針刺手法:針刺治療本病以透刺、淺刺、輕刺為主,有利于癱瘓神經(jīng)的恢復。在透刺時應注意選用細針,以輕柔的手法操作,以防刺穿神經(jīng)鞘膜、使新生的面神經(jīng)長入鄰近的神經(jīng)通路中而引發(fā)面肌痙攣。透刺方向宜沿著面肌纖維走向。透刺除了常用的一針透兩穴外,也可從一個穴位進針后,在原處向幾個穴位的方向平刺,或在一個穴位,分別用兩根針進針后向不同穴位透刺。

106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療本病的針刺手法:針刺治療本病以透刺、淺刺、輕刺為

掌握針刺的刺激量:本病初期不可片面追求速效而在針刺時給予超限度的刺激,以免導致面肌痙攣或“倒錯現(xiàn)象”。所謂“倒錯現(xiàn)象”,指病變后期面神經(jīng)恢復不完全所導致的后遺癥,癱瘓肌攣縮、面肌痙攣或聯(lián)帶運動。面肌攣縮表現(xiàn)為癱瘓側反而鼻唇溝加深,口角牽向癱瘓側,眼裂縮小;面肌痙攣表現(xiàn)為癱瘓側面肌不自主抽動,于情緒激動或精神緊張時更為明顯;聯(lián)帶運動為病人瞬目時即出現(xiàn)癱瘓側上唇輕微顫動,露齒時病側眼睛不自主閉合,閉目時癱瘓側額肌收縮,咀嚼時癱瘓側眼淚流下或顳部皮膚潮紅、局部發(fā)熱、汗腺分泌等。此外少數(shù)患者可能遺留面部板滯感。107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掌握針刺的刺激量:本病初期不可片面追求速效而在針刺1.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評價

由于本病邪在淺表,故治療較為容易?,F(xiàn)代醫(yī)學認為本病有較高的自愈率,約有8O%患者在1~2個月可以自然恢復。本病的早期治療十分重要,一般說病程在三個月內的患者,只要治療及時、適當,約有9O~95%可以治愈,平均療程約一個月。說明針灸對本病有提高恢復率和縮短病程的作用。

108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1.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評價由于本病邪在

2.周圍性面癱的輔助治療與護理:針灸治療過程中應囑患者避免風寒侵襲,適當做熱敷?;謴推诨颊咭俗孕邪茨肮δ苠憻捒梢蕴岣忒熜А2⒅笇Щ颊叻乐寡鄄扛腥?,可用眼罩和眼藥水點眼,每日2~3次。

3.預后判斷:肌電圖提示面癱急性期可有多量的纖顫波、正銳波,波幅降低,病后3日,收縮時波幅不低于50%,預后好;下降70-90%,一年內恢復。109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2.周圍性面癱的輔助治療與護理:針灸治療過程

與現(xiàn)代醫(yī)學相應的病證:

痿證可見于現(xiàn)代醫(yī)學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肌肉損害所引起的肢體緩性癱瘓,如感染性多發(fā)性神經(jīng)根炎、急性脊髓炎、運動神經(jīng)元病、重癥肌無力、周期性麻痹、肌營養(yǎng)不良、癔病性癱瘓及表現(xiàn)為軟癱的中樞神經(jīng)感染后遺癥等。110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與現(xiàn)代醫(yī)學相應的病證:痿證可見于現(xiàn)代醫(yī)學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

導致痿證有外感和內傷之別,感受濕熱外邪、水濕(熱)內侵等均屬外感。外感濕熱,或水濕侵淫,郁而化熱都會灼傷津液,使筋脈失于儒養(yǎng),因而使手足痿弱不用。內傷如飲食不當,損傷脾胃,使?jié)駨膬壬瑵穹e蒸熱,濕熱侵淫筋脈漸而成痿。內傷還有久病勞欲,使脾胃虛弱,氣血津液生化乏源,或致肝腎虧虛,精血不足,使筋脈失養(yǎng)??傊∫蚩煞滞飧信c內傷兩大類,外感致痿又每易導致氣血津液虧虛,轉為內傷痿證,使疾病纏綿難愈。111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導致痿證有外感和內傷之別,感受濕熱外邪、水濕(熱)

痿證的基本病理為津液、氣血、精髓虧耗,筋脈失于濡養(yǎng)。濕熱邪毒犯肺,肺受熱灼,津液耗傷,則筋脈失于儒養(yǎng);或因脾胃虛弱,運化不健,氣血生化乏源,筋脈失于儒養(yǎng);精血同源,久病體虛,或勞欲太過,肝腎精血虧損,不能儒養(yǎng)筋脈,均可使肢體痿軟無力。可見病變部位涉及肺、脾胃、肝、腎。11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痿證的基本病理為津液、氣血、精髓虧耗,筋脈失于濡養(yǎng)【辨證】

肺熱傷津:兼有發(fā)熱,咳嗽,心煩,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濕熱浸淫:兼有身重,胸脘痞悶,小便赤澀熱痛,苔黃膩,脈濡數(shù)。脾胃虛弱:兼見納差氣短,腹脹便溏,面色無華,神疲無力,苔簿白,脈細弱。肝腎虧損:兼見腰脊酸軟,眩暈耳鳴,遺精早泄,或月經(jīng)不調,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113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辨證】肺熱傷津:兼有發(fā)熱,咳嗽,心煩,口渴,小便短赤,

方義:陽明經(jīng)多血多氣,選上、下肢陽明經(jīng)穴位,可疏通經(jīng)絡,調理氣血。夾脊穴為督脈之旁絡,又與膀胱經(jīng)第1側線的臟腑背俞相通,可調臟腑陰陽,行氣血。三陰交健脾益腎,濡養(yǎng)筋脈。筋會陽陵泉,可疏調經(jīng)筋。114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方義:陽明經(jīng)多血多氣,選上、下肢陽明經(jīng)穴位,可疏通經(jīng)絡

配穴:肺熱傷津加尺澤、肺俞、二間;濕熱襲絡加陰陵泉、大椎、內庭;脾胃虛弱加太白、中脘、關元;肝腎虧損加太溪、腎俞、肝俞。上肢肌肉萎縮加手陽明經(jīng)排刺;下肢肌肉萎縮加足陽明經(jīng)排刺。操作:主穴中足三里、三陰交用補法,余穴用瀉法或平補平瀉法,夾脊穴用平補平瀉法。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115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配穴:肺熱傷津加尺澤、肺俞、二間;濕熱襲絡加陰陵泉、大椎

對“治痿獨取陽明”的理解“治痿獨取陽明”語出《素問·痿論篇》。意思是治療痿證當重視調節(jié)陽明經(jīng)氣、調治脾胃。因為手足陽明經(jīng)多氣多血,分布于頭面、上下肢,若陽明經(jīng)氣血不足或氣血運行不暢,則影響其他各經(jīng),使經(jīng)脈失養(yǎng),諸脈縱而不收,肢體痿而不用。另胃為水谷之海,與脾臟相表里,陽明主潤宗筋,脾胃虧虛則宗筋無所養(yǎng),不能維系筋脈而利關節(jié)。從肺、肝腎與脾胃關系而言,肺熱津傷、濕熱侵淫、肝腎虧虛皆可致痿,而肺所輸布的津液、肝腎所藏精血,皆賴脾胃吸收水谷精微,浸淫于陽明經(jīng)脈的濕熱之邪也有賴于陽明經(jīng)氣血旺盛與通暢方能清化,故歷代醫(yī)家多宗此治療原則。

116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對“治痿獨取陽明”的理解“治痿獨取陽明”語出《素

針灸如何體現(xiàn)這一原則?痿證發(fā)于上肢者常用肩髃、曲池、合谷;下肢痿證多用髀關、伏兔、足三里、解溪等穴。在此基礎上肺熱加尺澤,濕熱加陰陵泉,脾胃虛弱加脾俞、胃俞,肝腎不足加肝俞、腎俞。肺熱、濕熱者單針不灸,針用瀉法,脾胃、肝腎虧虛者針用補法,可配合用灸法。117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針灸如何體現(xiàn)這一原則?痿證發(fā)于上肢者常用肩髃、曲池、

治痿除傳統(tǒng)的“獨取陽明”之外,現(xiàn)有觀點主張,提出“治痿首取督脈”。因督脈為“陽經(jīng)之海”,總督一身之陽,取督脈可振奮諸陽,以期陽生陰長??烧{動全身十二條經(jīng)脈、奇經(jīng)八脈以及所屬的臟腑機能,有利于恢復和改善機體的機能狀態(tài)。所以治療痿證應著眼于整體,開闊思路,不應獨取一徑。此外,從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角度來講,痿證所屬范疇,多為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即疾病定位多在大腦、脊髓,而針刺督脈,直接刺激病病變部位,更有利于改善病變組織的血供、代謝、炎癥吸收及組織的修復。故有“治督法(十三針)”:

方穴:百會風府大椎陶道身柱神道至陽筋縮脊中懸樞命門陽關長強

功能:疏通督脈,補髓健腦(王樂亭:原北京市中醫(yī)醫(yī)院針灸科主任、教授)118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治痿除傳統(tǒng)的“獨取陽明”之外,現(xiàn)有觀點主張,提出“1.明確診斷,多種方法配合治療痿證所包括的現(xiàn)代醫(yī)學病種很多,其嚴重程度及預后大不一樣。針灸治療痿證的療效與病種關系密切,對痿證中某些疾病有較好療效,對某些疾病針灸只能起輔助治療作用。

2.預防與護理痿證發(fā)病的外因以感濕多見,故平時應居住干燥環(huán)境,若為水上作業(yè),應及時換去濕衣。痿證患者應加強肢體主動與被動功能鍛煉,防止肌肉萎縮。平時注意飲食調理,保護脾胃功能,防止積濕生熱。119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1.明確診斷,多種方法配合治療痿證所包括的現(xiàn)1.中醫(yī)病名

《內經(jīng)》中稱本證為“目不瞑”、“不得臥”、“不得眠”,《難經(jīng)》始稱“不寐”。古代文獻所載之“郁證”、“頭痛”、“眩暈”、“驚悸”、“健忘”、“陽萎”等門類中也可見到有關本病的論述。

2.討論范圍導致不寐的原因主要有環(huán)境、身體疾病及精神性因素。本篇所討論的多屬精神性,也有一部分以不寐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疾病,包括神經(jīng)衰弱、貧血、消化不良、更年期綜合征等所致,亦可參照本篇治療。對因如發(fā)熱、咳嗽、各種疼痛等其它疾病所致的失眠則應著重處理原發(fā)病。120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1.中醫(yī)病名《內經(jīng)》中稱本證為“目不瞑”、“1.病因內傷。本病的病因可由五志太過,勞逸失調,素體虛弱或病后體虛,以及飲食不節(jié)所致。

2.病機總屬陰陽失調。人的睡眠,是由人體的陰、陽之氣,隨自然界之晝夜交替而有規(guī)律地出入轉化,由于各種致病因素影響或破壞了這種規(guī)律,陽氣不得入于陰而不寐。故其總的病機是為臟腑陰陽失調,氣血失和,虛者心失所養(yǎng),實者邪擾心神。

3.心主神明,其病位在心,病變臟腑涉及腎、肝、膽、脾、胃等功能失調,導致氣血不足或痰、火內擾因素,累及心神。121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1.病因內傷。本病的病因可由五志太過,勞逸失調,素體

思慮太過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勞逸失調素體虛弱臟腑功能失調—腎陰虧虛心神失養(yǎng)病后體虛心膽虛怯不寐驚恐、郁怒—氣機逆亂——心肝火旺上擾心神飲食不節(jié)——胃氣不和——生痰釀熱12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思慮太過122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臨床辨證主要從臟腑虛實入手。心火亢盛或肝郁化火——心煩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

脾虛不運,陰血不足——面色少華,神疲懶言。

胃腑宿食,痰濁內盛——脘悶苔膩。

陰虛火旺,心腎不交——心煩心悸,頭暈健忘。123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臨床辨證主要從臟腑虛實入手。123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

不寐證候分型表

證型主證兼證苔脈心脾虧虛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頭暈目眩,納差舌淡苔薄倦怠,面色無華,易汗出脈細弱心腎不交

心煩不寐或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質紅稍寐即醒五心煩熱,遺精盜汗脈細數(shù)心膽氣虛

多夢易驚、善多疑善慮,氣短倦怠舌淡恐、心悸膽怯脈弦細肝陽上亢

急躁易怒,不寐頭暈頭痛,胸脅脹悶,口苦舌紅脈弦脾胃不和

胸悶曖氣,脘腹咽干曖腐吞酸,大便不爽苔厚膩不適,不寐脈滑數(shù)124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

方義:心藏神,神門為心經(jīng)原穴;腦為元神之府,印堂可調理腦神,兩穴相配可安神利眠。四神聰、安眠穴鎮(zhèn)靜安神。照海、申脈為八脈交會穴,分別與陰蹻脈、陽蹻脈相通,陰、陽蹻脈主睡眠,若陽蹻脈功能亢盛則失眠,故補陰瀉陽使陰、陽蹻脈功能協(xié)調,不眠自愈。125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方義:心藏神,神門為心經(jīng)原穴;腦為元神之府,印堂可調

配穴:肝火擾心者,加行間、俠溪;痰熱內擾者,加豐隆、內庭、曲池;心脾兩虛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腎不交者,加太溪;水泉、心俞、脾俞;心膽氣虛者,加丘墟、心俞、內關;脾胃不和者,加太白、公孫、內關、足三里。操作:神門、印堂、四神聰,用平補平瀉法;對于較重的不寐患者,四神聰可留針過夜;照海用補法,申脈用瀉法。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126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配穴:肝火擾心者,加行間、俠溪;痰熱內擾者,加豐隆、內庭1.印堂穴埋針治療不寐效果好。

2.李漢友等用針刺配合涌泉貼敷治療重癥失眠168例。方法:先針百會(快速左右捻轉法),起針后再針四神聰(提插法);均向前橫刺,進針1寸,行針2min,行針間隔1Omin,共3次。均留針48h,取穴:涌泉(雙);用藥粉(珍珠、朱砂、大黃、五味子,適量混勻)3g,加鮮竹瀝汁,調糊,分兩等份,穴位貼敷,每晚睡前一次。9日為1療程,療程間隔3日。結果:治愈85例,有效69例,無效14例。(李漢友.針刺配合涌泉貼敷治療重癥失眠168例臨床觀察。中國針灸1997;17(9):17)127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1.印堂穴埋針治療不寐效果好。127感謝你的觀看21.療效評價針灸治療本病,療效確切,顯著、但應明確診斷,由其他原因引起的不寐,應著重治療其原發(fā)病。

2.針灸治療的時機午后陽衰陰長。陽漸入于陰,此時針灸可順其勢,而提高療效。故針灸時間一般以下午或晚上為好。

3.預防與護理針灸治療的同時應注意起居有時,勞逸適度,情志平和。并幫助病人調整不良情緒,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128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1.療效評價針灸治療本病,療效確切,顯著、但

1.本病的病因主要為體質因素如素體不強、久病,各種失血,勞欲過度造成氣血陰陽的虧虛;情志因素如憂思,驚恐等所致。

2.其病變主臟在心,涉及腎、脾、肝、膽等臟器?;蛐哪懱撉?,或心脾兩虛,或心陽不振,或心腎不交,或脾腎陽虛,水飲凌心,或心脈痹阻。

3.病理變化有虛實兩個方面,并互為兼夾和轉化。實因虛火、水飲、血瘀擾亂心神,虛因氣血陰陽不足,不能上奉心神,總導致心神失寧而發(fā)為本證。實證日久可耗傷氣血陰陽,虛證亦每兼有實象,如陰虛兼火旺,陽虛伴水飲,氣血不足而致氣血瘀滯。129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1.本病的病因主要為體質因素如素體不強

心膽虛怯心脾兩虛心失所養(yǎng)心陽不振陰虛火旺,心腎不交心神失寧脾腎陽虛,水飲上犯擾亂心神心脈痹阻130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月13日心膽虛怯130感謝你的觀看2019年5心悸證候分型表證型主癥兼癥苔脈心膽虛怯心悸,善驚易恐,氣短神疲,少寐多夢舌淡苔薄,脈遇驚而悸,坐臥不安細數(shù)

心脾兩虛心悸不安,怔忡頭暈目眩,納差乏力,舌淡脈細弱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