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思想的淡化與心靈的轉向暴力之下評《好人難尋》_第1頁
宗教思想的淡化與心靈的轉向暴力之下評《好人難尋》_第2頁
宗教思想的淡化與心靈的轉向暴力之下評《好人難尋》_第3頁
宗教思想的淡化與心靈的轉向暴力之下評《好人難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宗教思想的淡化與心靈的轉向暴力之下評《好人難尋》

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弗蘭納里奧康納是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她繼承了福克納和其他南方作家的特點,探索了南方社會結構和獨特文化的材料。他的作品往往具有強烈的宗教色彩和沉重的歷史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主義敘事中。作為其代表作,短篇小說《好人難尋》體現(xiàn)了作家強烈的個人風格和鮮明的藝術特色。故事敘述的是美國南方一個普通的六口之家駕車出游,途中遭遇逃犯“不合時宜的人”及同伙,并最終慘遭殺害的故事。奧康納沒有刻意渲染屠戮和暴力,而是以平實的筆觸記敘了貌似荒誕的情節(jié),并佐以黑色幽默和諷刺,達到一種出離恐怖的奇異效果。暴力與死亡的背后實際隱藏著時代變遷、社會變化條件下人在精神上的異化,信仰的喪失導致人與人之間、人與上帝之間的疏離。一、梅太的救贖暴力情節(jié)是奧康納作品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身為正統(tǒng)天主教徒的作家卻采用了這種非正統(tǒng)的手段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曾備受爭議。同時,由于小說基本延續(xù)了現(xiàn)實主義流派按時間順序進行敘述的傳統(tǒng),致使這部作品在結構上顯得嚴謹有余、創(chuàng)新不足。弗里德曼評論到:“天主教徒認為奧康納的天主教遠非正統(tǒng),而那些緊抓文本的評論家們又批評她在結構上的創(chuàng)新不夠大膽”233。但需要指出的是,嚴謹?shù)慕Y構是為了呼應嚴肅的主題。另外,奧康納并不致力于描寫刺激感官的血腥屠戮,作為她作品里的必要元素,暴力并沒有得到大肆渲染,反而常被一筆帶過。《好人難尋》中逃犯一伙沒有被塑造成兇神惡煞的模樣,“不合時宜的人”甚至“還顯出一副堂堂學者的派頭”659。反觀奧康納的另一名篇《格林立夫》1,其中也不乏極為相似的細節(jié)。作者以超然物外的冷靜安排了梅太太的結局:將她頂死的公牛不像一頭瘋狂的野獸,“倒像是極有耐心的神明下凡來向她求婚似的”45。貝雷一家的遇害理應是小說的高潮環(huán)節(jié),而奧康納對逃犯行兇過程的描寫卻被極大的簡化了。作者有意讓老太太的五個家人葬身于隱秘幽暗的樹林里,使讀者無法目睹暴力的過程,我們所得到的全部描寫都是側面的——樹林里傳來的幾聲槍響。作家只對老太太的死進行了正面描寫,即便如此也不過寥寥數(shù)語。奧康納關注的并不是死亡本身,她有意讓讀者把目光從鮮血淋漓的尸體上移開,讀者應當“看到”的不是暴力行為,而是這種行為帶來的后果,集中體現(xiàn)在老太太的連串反應上:從眼看親人被害,驚恐萬狀;到自知噩運難逃,絕望無助;到最終死于槍下,臉上凝固著神秘的笑容。天主教認為死亡一方面意味著世俗生活的終點,人的軀體“本是塵土,仍要歸于塵土”5,另一方面又意味著不朽的靈魂終于有機會進入永恒的天國,因此死亡更象征了生命的升華。除此之外,中外文學作品中以旅途隱喻人生的例子不勝枚舉,基督教文學更是不遺余力地教誨善男信女們要追隨主的道路,以免誤入歧途。一個虔誠的信徒應該如同班揚筆下的基督徒那樣,堅定執(zhí)著地求索天國之路。奧康納顯然也套用了這個比喻。這最后一次旅程是老太太整個人生軌跡的縮影——自作聰明、再三迷路,好在她最終醒悟,得到救贖,找到了通天之路。正如奧康納自己強調的,“在這個故事中應該注意的是祖母靈魂的得救而不是尸體”113。盡管奧康納的筆調頗為超然甚至有些冷酷,我們仍能察覺她對筆下人物的悲憫之情。老太太在臨死前稱“不合時宜的人”也是她的一個孩子,終于認識到自己和“不合時宜的人”一樣,在上帝面前都是罪人,從而得到救贖,含笑死去。同樣,《格林立夫》里的梅太太雖然死于牛角之下,卻得到某種啟示,“死時的神情就好像一個突然恢復了視力的人,但又覺得光線太刺眼?!?5因此,暴力和死亡并非奧康納意欲展示給人們看的內容,那只是“對讀者采取的一種立場”127。二、奧康納:“不符的人”小說中一共有十個人物,貝里一家,加油站老板夫婦,匪徒一伙,次要人物幾乎都有名字。唯獨沒有說清兩個主角——逃犯頭子和老太太——姓甚名誰。逃犯頭子自稱“不合時宜的人”,似乎是個迷一樣的人物,他的身世來歷、所犯何罪都沒有交代清楚;他看似溫文爾雅甚至容易害羞,指揮手下殺人時卻鎮(zhèn)定自若、冷酷異常;他明明作惡多端,卻敢自比耶穌基督;他懷疑上帝、從不祈禱,卻比老太太這樣自詡虔誠的教徒更加深入地探究宗教的意義。他為自己起的名字——不合時宜的人——也頗耐人尋味。他的父親曾說過“有人一輩子也沒問過一個為什么,可是另有一些人總愛刨根問底”661。大多數(shù)人,比如他的兄弟姐妹,以及老太太一家屬于前者,輕而易舉、不假思索地融入物質的生活里去,沒有什么精神上的求索,自以為自己是好人,是世俗意義上的好人;而以“不合時宜的人”為代表的少部分人卻總在“刨根問底”地置疑生活,有意無意地發(fā)掘生活里更深層的東西,比如人生的意義、信仰的價值,與世俗世界似乎總有些格格不入。如果說作者奧康納是有意識的通過合適的手段(文字)啟發(fā)讀者思考這些問題、是當之無愧的“現(xiàn)代社會女先知”的話,“不合時宜的人”就是個無意識狀態(tài)下用不合適的手段(暴力)驗證問題的另類“哲學家”。殺人放火都只是他用來驗證耶穌是否擁有神力能起死回生——上帝是否存在——的實驗。對于自己的罪行,“不合時宜的人”并非全無悔意,他無意“變成如今這個樣兒了”,但是“不知在哪里做了點錯事,就被送進教養(yǎng)院,活活給埋沒了”662。他認為自己“沒完沒了地受懲罰,而別人卻從來也沒挨過罰”664,這種不公正驅使他蔑視法律一再犯罪,“律法,憑它的作用,非但不能洗凈心里的罪,反而使他復活,給他力量,使他在心靈里擴大起來”。31這不能不說是他不合時宜的原因之一??v觀全文“不合時宜”的又豈止逃犯頭子一個。在某種意義上老太太的位置和言行更顯得突?;?、不合時宜。先看她的著裝打扮:“雪白的線手套”“戴一頂海軍藍的硬邊草帽,帽檐上有一束人造的白紫羅蘭。她穿一身帶小白點的深藍色長衣服,鑲花邊的領子和袖口全是白玻璃紗做的,領口那兒還別一枝帶香囊的布做的紫羅蘭”,儼然“一位高貴夫人”652。如此精致講究的行頭與兒媳婦一成不變的寬松褲、綠頭巾形成鮮明對比。旅途中她批評孩子們數(shù)落自己的家鄉(xiāng),責備孫女粗魯無禮,不準孩子把紙盒和揩嘴的紙巾隨便往窗戶外頭亂扔,津津有味地追憶當年的種植園、大宅子,紳士求愛等逸事。雖然作者沒有特別交待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但從一家人自駕汽車外出旅游、老太太一語雙關提到的《飄》、電唱機里播出的《田納西圓舞曲》等細節(jié)推斷,故事最早也發(fā)生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距離紳士淑女的舊南方時代已經(jīng)很遠了,然而老太太對遙遠的過去卻始終念念不忘,如同E·M·福斯特塑造的艾米莉一樣,她像是一座代表過往歲月的紀念碑、一個日漸衰落的舊傳統(tǒng)。她認為世道變的好人難尋,固守曾經(jīng)美好的飄走了的的時代。種種老古董式的做派當然引得新一代的不滿,在家庭中她不是個令人喜愛的角色,兒子媳婦對她的話常常置若罔聞,孫兒們更會出言不遜。她雖然與家人們共同生活,在精神上卻相互隔閡、不能溝通。老太太一輩子以端莊的貴婦、慈愛的長輩、守法的公民、虔誠的教徒自居,以一個好人自居,然而身陷絕境時,信仰發(fā)生動搖,開始懷疑“也許耶穌沒有叫人起死回生過”,直到臨死的時候她終于“頭腦突然清醒了一下”665,最終從一個自以為是的虛偽的假好人蛻變成接受了天惠、真正皈依了造物主的真信徒,她“像孩子那樣盤著腿,臉上還掛著一絲微笑,仰視萬里無云的晴空”665,似乎看見天國之門為她敞開。逃犯頭子的不合時宜歸根到底是由于現(xiàn)代西方社會人在宗教信仰上的困惑,即使不像尼采宣布的那樣“上帝已死”,現(xiàn)代人在精神上已與上帝漸行漸遠,惶惑而憤懣,面臨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機;以老太太為代表的大部分人沉溺在日益物質化的生活里,還沒有覺悟到這一點,她的這種不合時宜則根源于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三、個好心腸的人—尋找好人縱觀全文各色人物——逃犯一伙、貝雷一家三代、寶塔餐廳老板夫婦——正應了小說的題目好人難尋。逃犯一伙以殺人作惡為樂,不但不可能是好人,而且是法律制裁的對象。然而,奧康納讓一家“好人”死于非命,行兇者卻依然活在世上,這實在是對世俗世界善惡觀莫大的諷刺。貝雷一家最像好人的是老太太,她穿衣打扮、言行舉止無不力求高尚,她注重對兒孫們的教導,無論對成年的已經(jīng)開始謝頂?shù)膬鹤舆€是對七八歲的孫輩都表現(xiàn)出一副滔滔不絕、循循善誘的長輩模樣。然而一本正經(jīng)的老太太也是虛偽的,她提醒兒子注意時速,并不是因為她遵紀守法,而是怕“巡警往往躲在廣告牌和樹叢后面,趁你還沒來得及放慢速度就冷不防一下子把你逮住”652;面對不合時宜的人舉起的槍時,她拼命勸說其祈禱,卻不是為了讓他幡然悔悟得到耶穌的幫助,而是為了救自己一命。老太太自命為好人,其實只是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普通人,這類普通人沉睡在罪惡里,渾然不覺。時代變遷,舊南方的影子日漸淡去,新一代的南方人更加的冷漠和世俗化,他們對長輩缺乏尊敬,對家鄉(xiāng)毫無感情。貝雷作為兒子對母親并不關心,作為父親對子女缺少正確的教導。孩子媽幾乎總是沉默無語,沒有反應。小孫女瓊斯塔張口閉口都是錢,不滿意奶奶干涉出游路線時她說道“就是給她一百萬塊錢,她也不愿意呆在家里”651。奶奶談起年輕時的追求者時,她(瓊斯塔)“說她絕不會嫁給一個每逢星期六只給她帶一個西瓜來的男人”654,發(fā)生車禍時大人們驚魂未定,兩個孩子卻感到驚險刺激歡呼不已,只是遺憾:“真可惜誰也沒死”658!孩子們著迷的只有金錢和冒險,是非觀、善惡觀極度淡化;老太太還會自命為好人,而他們連這個念頭都喪失了,是一群無所謂好與壞的麻木的現(xiàn)代人。寶塔餐廳是貝雷一家通往死亡之路上最后停歇的驛站,老板紅薩米夫婦熱情而健談,紅薩米抱怨之前不該讓兩個小伙子灌滿要買的汽油。這一小段看似毫不相干的閑談透露了重要的情節(jié)——兩個看起來還算規(guī)規(guī)矩矩的小伙子,一輛撞得稀里嘩啦的破車——奧康納似乎在暗示他接待的那兩個人就是“不合時宜的人”的一對手下,即博比?李和海勒姆。利欲熏心的紅薩米此刻已有悔意,更急于安撫自己的良心,于是嘆息“真不知道相信誰才好”655。為了自身利益,紅薩米在與老太太的攀談中隱瞞了這個事實,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逃犯們的幫兇。在為《瑪麗·安回憶錄》寫的序里,奧康納這樣闡述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