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9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課標要求】1.認識兩宋時期在經濟與社會等方面的新變化。2.認識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必備知識·自主排查知識點一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發(fā)展1.農業(yè)的發(fā)展耕作制度一年兩熟的稻麥復種制,有些地方一年三熟,提高了糧食產量經濟結構出現了固定種植某種經濟作物的農戶,對________________有一定突破作物種植棉花在內地的種植始于宋朝,元朝南方植棉逐漸普遍,帶動了棉紡織業(yè)的發(fā)展邊疆農業(yè)漠北、東北、西北、西南的農業(yè)都有顯著進步2.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制瓷業(yè)宋朝出現了以五大名窯為代表的眾多特色瓷器;元朝燒出了青花瓷和________。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礦冶業(yè)北宋煤的開采量很大,________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燃料的改進大大提高了金屬冶煉的產量和質量印刷業(yè)發(fā)展迅速,有力地推動了文化的普及,進一步帶動了造紙業(yè)的發(fā)展3.商業(yè)和城市的繁榮市場面向大眾的基層市場蓬勃涌現邊境官方設置________進行互市交易;民間貿易也相當活躍貨幣需求量劇增,紙幣出現外貿海外貿易非常繁榮,外貿稅收成為宋元兩朝國庫的重要財源城市北宋東京、南宋________、元朝大都4.經濟重心南移過程唐中葉以來南方經濟實力漸漸超過北方北宋在經濟上對南方依賴明顯北宋滅亡進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經濟重心地位影響經濟上________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蘇湖熟,天下足”交通上為將南方財賦順利北運,元朝重新開通大運河,開辟長途海運航線文化上北宋時,南方人在科舉考試中優(yōu)勢明顯,朝廷被迫對北方地區(qū)的考生單獨分配________。自南宋起,江浙一帶尤其成為人才集中的地區(qū)知識點二遼宋夏金元的社會變化1.宋朝時期門第觀念淡化原因科舉制度更為完善,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________進入政壇表現婚姻擇偶以當下政治、經濟地位為重人身依附關系減弱賤民階層數量顯著減少家內服役更多地來自雇傭無地農民與地主簽訂契約,租種土地,較少受到契約關系以外的人身束縛國家放松對社會的控制________、典當基本不受官府干預,僅辦理法律手續(xù),繳納交易稅即可百姓遷移住所、更換職業(yè),以及日常生活標準,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為松弛2.金元時期:受女真、蒙古族自身社會發(fā)展進度影響,上述變化出現一定程度的逆轉,但從長時段來看,發(fā)展趨勢沒有大的改變。1.思維拓展——宋代農業(yè)發(fā)展的特點(1)南北農作物品種得到推廣及耕地面積擴大。①北方的粟、麥、豆等傳到南方,南方的優(yōu)良稻種傳到北方。②從越南引入的占城稻,從福建推廣到江淮流域;棉花的種植向北推廣。③耕地面積擴大,梯田、圩田、沙田大量開辟。(2)區(qū)域農業(yè)生產發(fā)展不平衡:南方經濟發(fā)展,南宋時經濟重心南移完成。2.學習情境——宋代礦冶業(yè)的發(fā)展《蘇軾詩集》記載:彭城舊無石炭(煤),元豐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訪獲于州之西南白土鎮(zhèn)之北。以冶鐵作兵,犀利勝常云。……投泥潑水愈光明,爍玉流金見精悍。南山栗林漸可息,北山頑礦何勞鍛?為君鑄作百煉刀,要斬長鯨為萬段!思考:據此我們可以獲取哪些歷史信息?試答:3.概念闡釋——榷場指遼、宋、西夏、金各政權在邊界設置的互市市場。榷場貿易是因各地區(qū)經濟交流的需要而產生的。對于各政權統治者來說,還有控制邊界貿易、提供經濟利益、安定邊界的作用。4.學術情境——古代城市的發(fā)展有學者認為,在中國歷史上,城與市的關系經歷了五個演變階段:有城無市,城中有市,城區(qū)即市區(qū),城在市中和有市無城。思考:這一演變過程說明了什么問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試答:5.圖解歷史——經濟重心南移6.社會情境——宋代是市民階層正式產生的時代宋朝是中國社會市民階級正式產生的時代……市民的富裕閑暇生活及審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榮。思考:簡述宋朝經濟發(fā)展對社會階層變化的主要影響。試答:7.生活情境——宋代社會變化宋代社會出現了新變化,“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思考:分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試答:8.體系構建——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關鍵能力·素養(yǎng)提升探究點經濟繁榮,社會變遷——遼宋夏金元時期經濟與社會的變化史料實證——兩宋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史料一宋代經濟已含有近代商業(yè)的很多因素。9世紀,中國出現了匯票形式的紙幣(飛錢),用于從遙遠的外地購買商品。隨后私人金融家開始發(fā)行票據,只需付3%的手續(xù)費即可兌換成現鈔。1023年,政府收購了最有名的一家錢莊,票據首次兌換成由政府擔保的紙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分工需要同樣發(fā)達的經濟組織。宋朝時的中國已經有了一些經紀人。奔走于地方市場與中央市場之間。宋朝人精通批發(fā)和零售的概念……已經有了專業(yè)經理,負責經營與自己非親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時還有理財專家,負責客戶的投資業(yè)務。——摘編自[美]查爾斯·默里《文明的解析》史料二(宋朝)中國經濟尤其是商業(yè)的飛躍,我們不妨稱之為中國的“商業(yè)革命”。但是這種商業(yè)沒有改變商業(yè)的依附地位,更沒有催生出近代社會,其中的原因非常耐人尋味!——摘編自[美]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遷》【探究】(1)根據史料一,概括宋代商業(yè)發(fā)展中出現的近代經濟因素。試答:(2)根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這些因素沒有使中國步入近代社會的主要原因。試答:【通法悟道】歷史解釋——宋朝商業(yè)發(fā)展的特點(1)商品市場形式多樣:為大眾服務成為宋朝商業(yè)的主流,基層市場蓬勃涌現。宋與遼、夏、金各政權之間的經濟往來十分密切,不僅官方設置榷場進行互市交易,民間貿易也相當活躍。(2)城市商業(yè)經濟發(fā)達:《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的繁華,南宋臨安市場活躍,交易頻繁,娛樂活動豐富多彩。(3)對外貿易發(fā)達: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要渠道的對外貿易發(fā)達,是古代商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推動沿海港口城市興盛。(4)貨幣種類不斷豐富:在貨幣流通領域,北宋錢幣年鑄造量大大提高,并開始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開放探究——經濟重心南移的一個折射:北宋都城的貨品來源史料北宋汴京貨品來源表產地貨品產地貨品江淮地區(qū)稻米、麥河北鐵器沿海地區(qū)水產西北地區(qū)炭洛陽、成都酒浙江漆器山西、江南、福建各種果品陜西陶瓷江淮、四川、福建名茶遼、西夏牛羊南方地區(qū)絲織品高麗墨料山西、成都紙大食香料、珍珠福建、成都、杭州印本書籍日本扇子——呂振基、蘇榮編著《中國史析論》【史料導讀】(1)“產地”涉及我國南北方、內地和邊地、其他一些國家。(2)“貨品”涉及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手工業(yè)品。【探究】從史料中提取一個論題,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表述清晰。)試答:唯物史觀——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1)經濟格局:促進了江南的經濟發(fā)展,使之成為國家賦稅的主要來源地。(2)文化重心:教育文化重心南移,南方教育不斷發(fā)展。(3)交通貿易:經濟重心的南移,促進了南方沿海城市海上交通和運輸的發(fā)展。(4)人口分布: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脹,我國南部、東南部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不斷上升。(5)生態(tài)環(huán)境: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可持續(xù)發(fā)展。家國情懷——宋代社會變化的影響因素及其新變化(1)宋代社會變化的影響因素①經濟繁榮,商業(yè)發(fā)達,給人民帶來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改變了宋人的社會生活。②政治環(huán)境相對寬松,大力發(fā)展教育和經濟,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民族關系:采取妥協政策,促進了民族交流,使邊境獲得了安寧。(2)宋代社會的新變化①門第觀念淡化,社會階層流動加強:由于科舉制的發(fā)展,世家大族已經無法再像唐代以前一樣壟斷仕途,而布衣入仕的途徑更加寬廣。②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平民階層大量通過科舉進入仕途;賤民階層數量顯著減少;家內服役人員多來自雇傭;佃農、雇農與雇主是契約關系。③契約納租方式的確定,租佃關系的發(fā)展使佃農對地主的依附關系相對減弱,生產自主權大為提高。④城市經濟崛起,商業(yè)信用體系興起。命題溯源·聚焦高考真題引領——在體驗中品悟真諦[示例][2022·山東高考,3]目前考古發(fā)現的宋代紡織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黃昇墓的紡織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蘇金壇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蘇武進宋墓衣物殘片。湖南衡陽宋墓和寧夏西夏陵區(qū)108號墓絲麻織品,浙江蘭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絲織衣裙,浙江臺州南宋趙伯澐墓紡織品60余件等。據此我們可以推斷,宋代()A.海上絲綢貿易興盛B.紡織業(yè)中心位于南方C.衣料材質發(fā)生明顯變化D.南方紡織技藝已超過北方[解題流程][答案][演練1]命題點:宋代和金朝桑棗經濟作物的廣泛種植[2022·新高考海南卷,4]種植桑、棗樹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詔“廣植桑棗者”免稅,“伐桑棗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棗為薪”的規(guī)定;金朝也規(guī)定“凡桑棗,民戶以多植為勤”,即使戶籍少的猛安謀克也須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種植桑棗。上述現象說明兩宋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表現在()A.疆域拓展B.民戶管理C.文化認同D.政權認同[演練2]命題點:宋代對海外貿易的管理[2021·浙江高考,6]宋代曾規(guī)定:“市舶司監(jiān)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買蕃商雜貨及違禁物色。如違,當重置之法?!睋丝芍敃r()A.商品買賣必須明碼標價B.海外商業(yè)運輸發(fā)展迅速C.朝廷決定市的設立廢止D.政府規(guī)范管理海外貿易[演練3]命題點:歐陽修上書對當時的茶鹽禁榷制度的建言[2021·遼寧省適應性測試]北宋中期,歐陽修上書對當時的茶鹽禁榷制度建言:“為今議者,方欲奪商之利,一歸于公上而?!瓕6磽p”,“夫欲十分之利,皆歸于公,至其虧少,十不得三,不若與商共之,常得其五也。今為國之利多者,茶與鹽耳”。他主張()A.分利于商人以增加財政收入B.改變傳統重農抑商政策C.取消對商人茶鹽經營的限制D.加強對茶鹽經營的管理[演練4]命題點:宋代的海外貿易[2021·福建省新高考適應性測試]在宋代海外貿易中,瓷器、絲織品和書籍等大宗出口商品產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和廣東等地;被稱為“香藥犀象”的海外商品,主要的銷售地是京城、四川和東南地區(qū)。上述現象出現的背景是()A.海外貿易的拓展B.經濟重心的南移C.經濟結構的變化D.消費市場的擴大[演練5]命題點:北宋法律規(guī)定體現的經濟思想[2021·八省聯考廣東,4]北宋法律規(guī)定,所有與農戶有關的田宅、婚姻、債務之類的民事訴訟,必須在每年十月一日后才能起訴,次年正月三十日停止受理,三月三十日以前審理完畢。這一規(guī)定體現了()A.薄賦觀念B.程朱理學思想C.重本思想D.經世致用觀念[演練6]命題點:宋代官府和蘇轍對農工商的不同主張[2021·全國乙卷,26]宋代,官府強調“民生性命在農,國家根本在農,天下事莫重于農”,“毋舍本逐末”。蘇轍說:“凡今農工商賈之家,未有不舍其舊而為士者也。”鄭至道說,士農工商“皆百姓之本業(yè),自生民以來未有能易之者也”。從中可以看出宋代()A.商品經濟發(fā)展受到阻礙B.重農抑商政策瓦解C.社會群體間流動性增強D.四民社會地位相同創(chuàng)新應用——在訓練中提升能力1.命題點:宋代的經濟發(fā)展[2023·武昌區(qū)高三質量檢測]唐代城市中,同一行業(yè)在每個“市”內都有各自的行業(yè)組織。到了宋代,同一行業(yè)在同城只有一個統一的行業(yè)組織,分散各處的零售商、批發(fā)商都要加入行業(yè)組織。各行業(yè)的首領由官府批準,有權掌握買賣價格、檢查商品質量和校驗度量衡器具。這反映出,宋代()A.官府嚴格管理商品交易B.行業(yè)性壟斷開始出現C.商人社會地位有所提高D.商品經濟進一步發(fā)展2.命題點:唐至南宋南北方人口比例的變化[2023·山東濰坊抽測]下圖為唐至南宋南北方人口比例變化圖。據此可知,當時()A.北方社會經濟持續(xù)衰退B.土地兼并現象緩和C.南北經濟的不平衡加劇D.自耕小農日益破產3.命題點:遼宋時期的榷場貿易[2023·安徽皖北聯考]遼代中晚期,宋遼邊界設立榷場,派管理監(jiān)督貿易,從宋輸入遼的香藥、犀角、象牙、茶、漆器等極大豐富了遼的生活物資,實現了“終仁宗、英宗之世,契丹固守盟好,互市不絕”。據此可知,宋對遼的榷場貿易()A.以增加財政收入作為主要目的B.推動了政府經濟政策的轉變C.成為管轄少數民族的重要手段D.利用經濟手段推動民族交融4.命題點:宋代社會的變化[2023·泰安市高三二模]學者陳義彥統計:《宋史》列傳中的人物,出身高官名門的不過四分之一,而從社會底層中脫穎而出的就有二分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出身于布衣的官員越來越多。這表明()A.商品經濟在不斷發(fā)展B.宗法觀念逐漸消亡C.社會階層流動性增強D.各民族間交融加強必備知識·自主排查2.提示:北宋已經使用煤作為冶鐵燃料;北宋時期由煤冶煉出來的鐵制作的兵器異常鋒利;北宋煤的推廣使用部分取代了木材的作用。4.提示:問題: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商業(yè)活動逐漸突破時空限制,獲得發(fā)展。原因:農業(yè)、手工業(yè)得到很大發(fā)展,政府對商稅的依賴增加,從而推動了城市的發(fā)展。6.提示:促使市民階層產生,出現了獨立的價值追求和社會生活方式。7.提示:科舉制不斷完善,商品經濟發(fā)展,門第觀念的淡化。知識點一1.傳統自然經濟結構2.釉里紅東京3.榷場臨安4.長江下游錄取名額知識點二1.士人土地買賣關鍵能力·素養(yǎng)提升探究點1.[提示](1)因素:出現“飛錢”;政府擔保銀行票據;專業(yè)經紀人;精通批發(fā)和零售;專業(yè)經理;理財專家等。(2)主要原因:小農經濟占主導;封建專制制度的阻礙;重農抑商政策;重義輕利的觀念。3.[提示]論題:北宋汴京貨品來源反映了經濟重心南移的趨勢。說明:北人南遷帶來了先進的耕作方式,推動了江南農業(yè)的發(fā)展,在為汴京提供稻米的同時,還提供北方的主食麥,打破了“南稻北麥”的格局,南方農業(yè)已經超過北方;農業(yè)的發(fā)展,推動了經濟作物的種植,南方為北方供給各種果品、名茶;農業(yè)發(fā)展還推動了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南方為汴京提供絲織品、印本書籍、漆器。綜上所述,經濟重心的南移歸根結底是農業(yè)重心的南移,在農業(yè)重心南移的基礎上,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重心也逐漸南移,北宋經濟重心南移趨勢已日趨明顯。命題溯源·聚焦高考真題引領——在體驗中品悟真諦[示例]答案:B[演練1]解析:根據材料“西夏有‘禁民伐桑棗為薪’的規(guī)定”“凡桑棗,民戶以多植為勤”,可知兩宋時期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也認同中原漢族政權的做法,鼓勵種植桑樹和棗樹,體現了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對中原文化的認同,故選C項;西夏和金朝屬于獨立王朝,不屬于宋朝的疆域,排除A項;政府鼓勵種植桑樹和棗樹是為了鼓勵農業(yè)生產,排除B項;西夏、金朝和宋朝屬于不同的國家政權,周邊少數民族認同的是中原政權的文化而不是政權本身,排除D項。答案:C[演練2]解析:據材料“今后不得收買蕃商雜貨及違禁物色。如違,當重置之法”可知,宋代禁止官員私自向蕃商購買蕃貨,有利于保護蕃商的正當商業(yè)利益,并制定了法律規(guī)范海外貿易,故選D項;“明碼標價”與不得收買蕃商雜貨及違禁物色不符,排除A項;“今后不得收買蕃商雜貨及違禁物色”與海外商業(yè)運輸發(fā)展迅速無關,排除B項;材料是禁止官員私自向蕃商購買蕃貨,與市的設立廢止無關,排除C項。答案:D[演練3]解析:根據“皆歸于公,至其虧少,十不得三,不若與商共之,常得其五也”可知歐陽修認為如果實行茶鹽官營,茶鹽之利只能得到十分之三,而分利給商人則可能得到十分之五,所以他主張分利于商人以增加財政收入,故選A;歐陽修論述的是茶鹽經營,并不是改變重農抑商的政策,排除B;歐陽修是主張分利給商人,并不是取消或加強對商人茶鹽經營的管理,排除C、D。答案:A[演練4]解析: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遷已完成,大宗出口商品集中在南方,反映南方經濟地位的上升,B項正確。A、D兩項與題干材料無關,可排除;當時中國的經濟結構仍是小農經濟,C項可排除。答案:B[演練5]解析:從材料“必須在每年十月一日后才能起訴,次年正月三十日停止受理,三月三十日以前審理完畢”可以看出涉及農業(yè)生產的訴訟案件,要避開農耕最繁忙的時間,這體現了古代重本的思想,故選C項;材料沒有涉及賦稅的征收,排除A項;北宋時期理學初創(chuàng),并沒有形成太大的影響力,且材料與之無關,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經世致用觀念,排除D項。答案:C[演練6]解析:材料信息是,宋代官府強調重農抑商,而蘇轍則強調舍農工商賈而為士、鄭至道則強調士農工商皆本業(yè)。從中可以看出宋代社會階層流動較為增強,故C項正確;這一情況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結果,故A項錯誤;重農抑商政策是封建國家的國策,故B項錯誤;“四民社會地位相同”的說法錯誤,故D項錯誤。答案:C創(chuà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京課改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1課《秦朝的統一》聽課評課記錄
- 新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第19課《現代音樂和電影》聽課評課記錄
- 蘇科版九年級數學聽評課記錄:第31講 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
- 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下冊:29《復習題》聽評課記錄1
- 二年級體育聽評課記錄
- 首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1.2《彼此尊重顯自尊》聽課評課記錄
- 五年級數學下冊聽評課記錄-《6 圓的面積》蘇教版
- 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口算部分
-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模板
- 新員工入職工作計劃書
- 人教版小學數學(2024)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綜合素養(yǎng)測評 B卷(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北京市豐臺區(qū)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度體育賽事贊助合同:運動員代言與贊助權益2篇
- 2025屆西藏林芝一中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英語試卷含解析
- 藥企銷售總經理競聘
- 開封市第一屆職業(yè)技能大賽健康照護項目技術文件(國賽)
- 公路電子收費系統安裝合同范本
- 醫(yī)院培訓課件:《傷口評估與測量》
- 2021年全國高考物理真題試卷及解析(全國已卷)
- 期末試卷(試題)-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數學滬教版
- 《第一單元口語交際:即興發(fā)言》教案-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