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_第1頁
鐵路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_第2頁
鐵路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_第3頁
鐵路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_第4頁
鐵路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鐵路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1.0.1為統(tǒng)一鐵路工程概預算工程量的計算,制定本規(guī)則。

1.0.2本規(guī)則適用于鐵路工程設計階段編制概預算和設計變更后的工程量計算。本規(guī)則與現(xiàn)行鐵路工程預算定額(房屋工程除外)配套使用。1.0.3除執(zhí)行現(xiàn)行鐵路工程預算定額和本規(guī)則各項規(guī)定外,尚應依據(jù)以下文件:1.經(jīng)審定的設計圖紙及其說明。2.經(jīng)審定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3.經(jīng)審定的其他有關技術經(jīng)濟文件。一、總則1.0.4本規(guī)則的計算尺寸,以設計圖紙表示的尺寸或設計圖紙能讀出的尺寸為準。除另有規(guī)定外,工程量的計量單位一般采用以下基本單位:1.以體積計算的子目——立方米(m3)。2.以面積計算的子目——平方米(m2)。3.以長度計算的子目——米或公里(m或km)。4.以重量計算的子目——公斤或噸(kg或t)。

5.以自然計量單位計算的子目——個、處、孔、組、座或其他可以明示的自然計量單位。匯總工程量時其小數(shù)點后有效位數(shù)應按以下規(guī)定取定:(1)計量單位為“立方米”、“平方米”、“米”的取2位,第3位4舍5入。(2)計量單位為“公里”的,軌道工程取5位,第6位4舍5入;其他工程取3位,第4位4舍5入。(3)計量單位為“噸”的取3位,第4位4舍5入。(4)計量單位為“個、處、孔、組、座”或其他可以明示的自然計量單位和“公斤”的取整,小數(shù)點后第1位4舍5入。2.1共性計量規(guī)則2.1.1土石方數(shù)量以體積計算時,開挖與運輸數(shù)量以天然密實體積計算,填筑數(shù)量以壓(夯)實體積計算。土方體積如遇有必須以天然密實體積換算時,除另有規(guī)定外,可按表1系數(shù)換算。表1

土方體積換算系數(shù)表二、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虛方體積天然密實度體積夯實后體積松填體積1.000.770.670.831.301.000.871.081.501.151.001.251.200.920.801.002.1.2平整場地指原地面挖填土方厚度在±0.3m以內(nèi)的原土找平。挖填土方厚度超過±0.3m以外時,按土石方挖填數(shù)量計算。2.1.3平整場地和原地面壓實的數(shù)量按設計邊界線所包圍的面積計算。2.1.4溝槽、基坑開挖、回填2.1.4.1溝槽、基坑開挖數(shù)量以天然密實體積計算,填筑數(shù)量以壓實體積計算。2.1.4.2當在天然土層上挖溝槽、基坑,深度在5m以內(nèi),施工期較短、坑底在地下水位以上,土的濕度接近最佳含水量、土層構造均勻時,計算挖溝槽、基坑工程量需放坡時,放坡坡度見表2。表2溝槽、基坑開挖放坡坡度巖土分類坑壁坡度坡頂緣無載重坡頂緣有靜載坡頂緣有動載砂類土1:11:1.251:1.5碎石類土1:0.751:11:1.25黏性土、粉土1:0.331:0.51:0.75極軟巖、軟巖1:0.251:0.331:0.67較軟巖1:01:0.11:0.25極硬巖、硬巖1:01:01:0注:1.挖溝槽、基坑通過不同土層時,邊坡可分層選定,并酌留平臺。

2.在既有建筑物旁開挖時,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3.計算放坡時,在交接處的重復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礎墊層時,放坡自墊層上表面開始計算。

2.1.4.3溝槽、基坑深度大于5m時,應將坑壁坡度適當放緩或加設平臺。2.1.4.4當土的濕度可能引起坑壁坍塌時,坑壁坡度應緩于該濕度下土的天然坡度。2.1.4.5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寬度1.橋涵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無水土質基坑底面,按基礎設計平面尺寸每邊放寬0.5m計算。適宜垂直開挖且不立模板的基坑,基底尺寸應按基礎輪廓確定。有水基坑底面,應滿足四周排水溝與匯水井的設置需要,按每邊放寬0.8m計算。2.除另有規(guī)定外,其他構筑物基礎所需工作面寬度見表3。表3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寬度基礎材料每邊各增加工作面寬度(m)磚基礎0.20漿砌石基礎0.15混凝土基礎墊層支模板0.30混凝土基礎支模板0.30基礎垂直面做防水層0.80(防水層面)2.1.4.6挖管道溝槽,溝底寬度設計有規(guī)定的按設計規(guī)定尺寸計算,設計無規(guī)定的可按管道外徑加0.6m計算。計算管道溝土石方開挖數(shù)量時,除另有規(guī)定外,各種井類及管道接口等處需加寬增加的土石方量按溝槽全部土石方開挖體積的2.5%計算。2.1.4.7除另有規(guī)定外,溝槽、基坑深度按設計圖示溝槽、坑底面至地面深度計算。2.1.4.8挖溝槽、基坑需支擋土板時,其寬度按設計圖示溝槽、基坑底寬,單面加0.1m,雙面加0.2m計算。擋土板面積按槽、坑垂直支撐面積計算,支擋土板后不得再計算放坡。2.1.4.9溝槽、基坑回填的工程量按設計開挖體積扣除構筑物(含基礎及墊層等)所占體積計算;管道溝槽回填的工程量,管徑500mm以上的,按開挖體積扣除管道所占的體積計算;管徑500mm及以下的,不扣除管道所占的體積。2.1.5余土或取土工程量,可按下式計算:余土外運體積=挖土總體積-回填土總體積,式中計算結果為正值時為余土外運體積,負值時為取土體積。2.1.6土(石)方運距,挖方區(qū)重心至填方或堆方區(qū)重心之間的最短距離計算。2.1.7汽車運輸運距按1km進級,不足1km者按1km計,其余運輸方式按10m進級,不足10m者按10m計。2.1.8砌體體積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實體體積計算,除另有規(guī)定外,不扣除預留孔洞、預埋件的體積。勾縫、抹面按設計砌體表面勾縫、抹面的面積計算。2.1.9混凝土的體積,按混凝土設計尺寸以實體體積計算,除另有規(guī)定外,不扣除混凝土中鋼筋(鋼絲、鋼絞線)、預埋件和預留壓漿孔道等所占的體積。

2.1.10非預應力鋼筋的重量按鋼筋設計長度(應含架立筋和定位筋)乘理論單位重量計算。不得將搭接和焊接、綁扎料、接頭套筒、墊塊等材料等計入工程數(shù)量。2.1.11預應力鋼筋(鋼絲、鋼絞線)的重量按設計圖示結構物內(nèi)的長度或兩端錨具之間的預應力筋長度乘理論單位重量計算。不得將張拉等施工所需的預留長度部分和錨具、管道、錨板及聯(lián)結鋼板、封錨、捆扎、焊接材料等計入工程數(shù)量。2.1.12鋼結構的重量按設計圖示尺寸計算,不含搭接、焊接材料、下腳料、纏包料和墊襯物、涂裝料等的重量。2.1.13復合地基處理樁(包括石灰樁、碎石樁、水泥攪拌樁、旋噴樁、砂樁、CFG樁等),其樁身體積按設計樁長×設計樁截面積計算,其樁長按設計樁頂至樁底的長度計算。如需試樁,按設計文件要求計入工程數(shù)量。2.1.14工程量以面積計算時,除另有規(guī)定外,其面積按設計圖示尺寸計算,不扣除各類井和1m2及以下的構筑物所占的面積。2.1.15工程量以長度計算時,除另有規(guī)定外,按設計圖示中心線的長度計算,不扣除接頭、檢查井等所占的長度。2.1.16各種光纜、電纜、導線敷設(架設)的工程量,按設計長度計算,并將附加長度計入工程量。附加長度包括垂度、弛度、預留長度等。2.1.17除另有規(guī)定外,工地設場預制的小型混凝土構件,其制作運輸及操作損耗按1.5%計入工程數(shù)量。2.2路基工程2.2.1土石方工程2.2.1.1當以填方壓實體積為工程量,采用以天然密實方為計量單位的定額時,所采用的定額應乘以表4的系數(shù)。注:1.上表系數(shù)已包括路堤兩側超填的土石方數(shù)量。即路堤兩側超填幫寬的土石方數(shù)量在計算路基工程數(shù)量時不予考慮。2.采用表列系數(shù)后,不得再計邊坡壓實的費用。3.當采用借土(石)填方時,借方的開挖、運輸在套用定額時均應乘以換算系數(shù),但當移挖作填時,利用的挖方和棄方應通過換算確定。表4換算系數(shù)表巖土類別鐵路等級土方石方松土普通土硬土設計速度及以上鐵路區(qū)間1.2581.1561.1150.941站場1.2301.1301.0900.920設計速度及以下Ⅰ級鐵路區(qū)間1.2251.1331.0920.921站場1.1981.1081.0680.900Ⅱ級及以下鐵路區(qū)間1.1251.0641.0230.859站場1.1001.0401.0000.8402.2.1.2路塹開挖按照設計開挖線計算土石方數(shù)量,側溝的土石方數(shù)量計入挖方數(shù)量,不再單獨計算。2.2.1.3路堤填筑按照設計填筑線計算土石方數(shù)量,護道土石方、需要預留的沉降數(shù)量計入填方數(shù)量。2.2.1.4清除表土及原地面壓實后回填至原地面標高所需的土、石方數(shù)量按設計確定的數(shù)量計算,并納入到路基填方數(shù)量內(nèi)。2.2.2路基防護及加固工程2.2.2.1全坡面護坡、護墻其挖基數(shù)量僅計算原地面(或路基面)線以下部分;骨架護坡挖基需另計在坡面開挖溝槽的數(shù)量。2.2.2.2砂漿錨桿按設計錨桿長度計算。2.2.2.3噴射混凝土按設計噴射混凝土外圍面積計算。2.2.2.4沙漠路基防護1.鋪卵石按設計鋪設面積計算。2.栽草方格按設計外圍面積計算。3.鋪黏土按設計實體體積計算。4.樹條沙障、刺鐵絲網(wǎng)按設計長度計算。2.2.2.5地基處理1.插塑料排水板按設計長度計算。2.鉆孔按設計鉆孔長度計算,壓漿按設計壓漿體積計算。3.強夯加固地基按設計夯擊面積計算。4.地基墊層那設計壓實后的體積計算。5.鋼筋混凝土管樁的數(shù)量按設計圖示樁頂至樁底的長度計算。2.2.2.6鋪設土工材料1.鋪設土工織物、土工膜、土工格室、土工格柵等按設計鋪設面積計算,但特殊設計需要回折的,回折部分另行計算并納入工程數(shù)量中。2.路基邊坡斜鋪土工網(wǎng)墊按照設計鋪設面積計算,定額中已經(jīng)包括了撒播草籽。3.透水軟管按設計軟管敷設長度計算。2.2.2.7填筑砂石等按設計填筑體積計算。2.2.2.8鋪設排水管道按設計管道長度計算。2.2.3路基支擋結構工程2.2.3.1錨桿擋土墻1.錨桿、錨索制安按所需主材(鋼筋或鋼絞線)重量計算,附件重量不得計入。其計算長度是指嵌入巖石設計有效長度,按規(guī)定應留的外露部分及加工過程中的損耗,均已計入定額。2.鉆孔及壓漿按設計鉆孔長度計算。3.錨墩、承壓板制安按設計數(shù)量以“個”計算。2.2.3.2加筋土擋墻1.編織帶拉筋按設計拉筋長度計算。2.鋼塑復合帶拉筋按設計拉筋帶重量計算。2.2.3.3擋土墻欄桿按設計長度以延長米計算。2.2.3.4防水層、伸縮縫按設計敷設面積計算。2.2.3.5抗滑樁樁孔開挖,不論哪一深度均執(zhí)行總孔深定額。樁身混凝土工程量按樁頂至樁底的長度乘以設計樁斷面積計算,不包括護壁混凝土的數(shù)量。護壁混凝土按設計實體體積另計。2.2.4其他2.2.4.1沉降板、位移樁按設計觀測斷面數(shù)量以“個”計算。2.2.4.2灑水按設計要求以灑水重量計算。2.2.4.3在斜坡上挖臺階按設計水平投影面積計算。2.2.4.4路拱、路面、底面、邊坡修整按設計修整面積計算。2.2.4.5原地面壓實、推土機推除植被按設計面積計算。2.2.4.6推土機清除表土按設計要求以天然密實體積計算。2.2.4.7割草、挖竹根按設計外圍面積計算。2.2.4.8挖樹根按樹的數(shù)量以“棵”計算。2.2.4.9噴播植草、噴混植生、栽植露地花卉、花壇內(nèi)應季花草、鋪草皮、撒草籽、鋪設植生袋和花卉、草皮養(yǎng)管按設計外圍面積計算。2.2.4.10栽植香根草、穴植容器苗按設計數(shù)量以“株”計算。2.2.4.11灌木、喬木栽植、養(yǎng)護按設計數(shù)量以“株”計算。2.2.4.12綠籬栽植及養(yǎng)管分單雙排按設計栽植長度計算。2.2.4.13栽植攀援植物按設計數(shù)量以“株”計算。2.2.4.14換填種植土按設計換填體積計算。2.3橋涵工程2.3.1橋梁長度梁式橋按橋臺(擋砟)前墻之間的長度計算;拱橋按拱上側墻與橋臺側墻間兩伸縮縫外端之間的長度計算;框架式橋按框架順跨度方向外側間的長度。涵洞長度系指設計圖示進出口帽石外邊緣之間中心線長度。2.3.2第一章下部工程2.3.2.1第一節(jié)挖基及抽水1.基坑開挖的工程量按基坑設計容積計算。2.擋土板支護的工程量按所支擋的基坑開挖數(shù)量計算。3.基坑回填數(shù)量=基坑開挖數(shù)量-基礎(承臺)圬工數(shù)量。4.基坑深度一般按坑的原地面中心標高、路塹地段按路基成形斷面路肩設計標高至坑底的標高計算。5.井點降水使用費的計算,以50根井點管為一套,不足50根的按一套計。使用天數(shù)按施工組織設計確定的日歷天數(shù)計算,24小時為一天。6.與無砂混凝土管井配套的水泵臺班數(shù)量,按施工組織設計確定的日歷天數(shù)計算,24小時為一天,每天每臺水泵計3個臺班。7.基坑抽水工程量為地下水位以下的濕處開挖數(shù)量。已含開挖、基礎澆(砌)筑及至混凝土終凝期間的抽水。8.抽靜水定額僅適用于排除水塘、水坑等的積水。工程量按設計抽水量計算。2.3.2.2第二節(jié)圍堰及筑島1.土壩、土袋圍堰(1)圍堰堰頂寬度按1.5m計算,長度按圍堰中心長度,高度按設計施工水位加0.5m計算。(2)圍堰填筑坡度,土壩圍堰按外側1:2、內(nèi)側1:1計算,土袋圍堰按外側1:1、內(nèi)側1:0.5計算。(3)堰底內(nèi)側坡腳距基坑頂緣距離按1m計算。(4)圍堰內(nèi)填心數(shù)量,按設計填筑數(shù)量計算。2.打拔鋼板樁按設計鋼板樁重量計算。3.鋼圍堰制作、拼裝按設計的圍堰身重量計算,不包括工作平臺的重量。4.拼裝船組拼拆除按設計使用次數(shù)計算。5.下沉設備制安拆按設計使用墩數(shù)計算。6.鋼圍堰浮運按設計確定所需的浮運重量計算。7.雙壁鋼圍堰在水中下沉的工程量按圍堰外緣所包圍的斷面積乘以施工設計水位至原河床面中心標高的高度計算。8.雙壁鋼圍堰在覆蓋層下沉的工程量按圍堰外緣所包圍的斷面積乘以河床面中心標高至圍堰刃腳基底中心標高的高度計算。9.鋼圍堰拆除的工程量按施工組織設計確定的拆除數(shù)量計算。10.雙壁鋼圍堰基底清理的工程量按圍堰刃腳外緣所包圍的斷面積計算。11.鋼圍堰內(nèi)抽水按設計所需抽水量計算。12.浮箱組拼拆除按設計所需的只數(shù)計算。2.3.2.3第三節(jié)定位船、導向船及錨碇設備1.定位船艙面設備按施工組織設計所需數(shù)量以“艘”計算。2.導向船艙面設備按施工組織設計使用墩數(shù)計算。3.聯(lián)接梁按施工組織設計使用重量計算。4.錨碇按施工組織設計確定的錨的數(shù)量計算。2.3.2.4第四節(jié)鉆孔樁及挖孔樁1.鉆孔樁鉆孔深度,陸上以地面標高、水上以河床面標高、筑島施工以筑島平面標高、路塹地段以路基設計成形斷面路肩標高至樁尖設計標高計算。當采用管柱作為鉆孔護筒時,鉆孔深度應扣除管柱入土深度。2.鉆孔樁樁身混凝土工程量按設計樁長乘以設計樁徑斷面積計算,不得將擴孔因素及鑿除樁頭部分計入工程量。3.水中鉆孔工作平臺的工程量,一般鉆孔工作平臺按承臺面尺寸每邊各加2.5m計算面積,鋼圍堰鉆孔工作平臺按圍堰外緣尺寸每邊加1m計算面積。4.鋼護筒和鋼導向護筒的工程量按設計重量計算,包括加勁肋及連接部件的重量,不包括固定架的重量。當設計確定有困難時,可參考表5所列計算。當設計樁徑介于表列樁徑之間時,采用內(nèi)插法計算。樁徑(m)0.60.81.01.21.52.02.5鋼護筒重量(kg/m)109.90140.35175.94258.62312.62513.70630.505.鉆孔用泥漿和鉆渣外運工程量按鉆孔體積計算,計算公式為:V=0.25πD2H(m3)式中:D—設計樁徑(m);H—鉆孔深度(m)。6.聲測管數(shù)量按設計鋼管重量計算。7.挖孔樁開挖工程量按護壁外緣包圍的斷面積乘以設計孔深計算。8.挖孔樁樁身混凝土工程量按承臺底至樁底的長度乘以設計樁徑斷面積計算,不包括護壁混凝土的數(shù)量。護壁混凝土按設計實體體積計算,木護壁按設計孔壁面積計算。9.挖孔抽水按設計地下水位以下的開挖體積計算。2.3.2.5第五節(jié)鋼筋混凝土方樁與管樁1.鋼筋混凝土方樁預制與沉入的工程量按承臺底至樁尖的長度乘以樁斷面積計算。樁靴按設計重量計算。方樁接頭按設計接頭個數(shù)計算。2.鋼筋(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工程量按承臺底至樁尖的長度計算。3.鋼管樁制作的工程量按設計重量計算。4.鋼管樁沉入的工程量按承臺底至樁尖的長度計算。5.船上打樁工作平臺按施工組織設計確定的打樁船數(shù)量計算。2.3.2.6第六節(jié)管柱1.管柱下沉定額中未含管柱的數(shù)量。預制管柱的工程量按承臺底至柱底的長度計算。鋼樁靴按設計重量計算。2.管柱下沉的工程量按設計的入土深度計算。3.管柱及鉆孔內(nèi)清孔洗壁按設計管柱根數(shù)計算。2.3.2.7第七節(jié)沉井1.沉井支撐墊木鋪拆按沉井忍腳周長計算。2.沉井土模制作按設計的土模實體體積計算。3.沉井陸上下沉的工程量按沉井外緣所包圍的斷面積乘以原地面或筑島平面中心標高至沉井刃腳基底中心標高的高度計算。4.浮運鋼沉井在水中下沉的工程量按鋼沉井外緣所包圍的斷面積乘以設計施工水位至原河床面中心標高的深度計算。5.浮運鋼沉井在覆蓋層下沉的工程量按鋼沉井外緣所包圍的斷面積乘以河床面至沉井刃腳基底中心標高的高度計算。6.沉井基底清理的工程量按沉井刃腳外緣所包圍的斷面積計算。7.沉井內(nèi)壁管路制安拆工程量按沉井混凝土實體體積計算。8.沉井外管路制安拆(1)泥漿、風水干管路按設計管道長度計算。(2)泥漿管路及地表圍圈、空氣幕管路、鋼沉井打氣管路按設計所使用墩數(shù)計算。(3)沉井射水吸泥管路按設計數(shù)量以“套”計算。9.拌泥漿工作臺按設計座數(shù)計算。2.3.2.8第八節(jié)墩臺1.混凝土冷卻管制安按設計管道重量計算。2.勁性鋼骨架的工程量按設計鋼結構重量計算,不包括鋼筋的重量。2.3.3第二章上部工程2.3.3.1拱橋1.鋼拱架安拆按設計所需鋼材重量計算。2.木拱架按設計所需木材體積計算。2.3.3.2架設T梁1.架設鐵路橋T梁按設計數(shù)量以“單線孔”計算。2.架設公路橋T梁按設計數(shù)量以“片”計算。3.架橋機安拆、調(diào)試一般按每臺機械在一個項目為1次計算。4.橋頭線路加固按設計橋梁座數(shù)計算。2.3.3.3架設鋼梁1.架設簡支鋼板梁按設計數(shù)量以“單線孔”計算。2.架設鋼桁梁按設計桿件和節(jié)點板的重量計算,不包括附屬鋼結構、檢修設備走行軌和支座、高強度螺栓的重量。3.鋼桁梁架設用上下滑道按設計滑道長度計算。4.鋼桁梁縱移、橫移按設計鋼梁重量與移動距離之乘積以“tm”計算。5.鋼桁梁就位按設計孔數(shù)計算。6.浮箱壓重安拆按設計壓重與次數(shù)之乘積以“t次”計算。7.鋼桁梁拼裝腳手架制安拆按設計腳手架桿件重量計算。8.臨時走道制鋪拆按設計走道長度計算。9.吊索塔架制安拆按設計塔架桿件重量計算,吊索塔架卸載與走行按鋼梁孔數(shù)計算。10.安全網(wǎng)安拆按沿橋梁的長度計算。11.鋼梁面漆按鋼梁構件的重量計算。2.3.3.4鋼管拱1.鋼管拱按設計重量計算,不包括支座和鋼管拱內(nèi)混凝土的重量。2.系桿按設計重量計算,不包括錨具、保護層(套)的重量。2.3.3.5斜拉橋1.斜拉索的工程量按設計斜拉索重量計算。不包括錨具、錨板、錨箱、防腐料、纏包帶的重量。2.斜拉索張拉的工程量按設計數(shù)量計算,每根索為一根次。3.斜拉索調(diào)索的工程量按設計要求計算,每根調(diào)整一次算一次。4.斜拉橋鋼梁的工程量按設計桿件和節(jié)點板的重量計算,包括錨箱重量,不包括附屬鋼結構、檢修設備走行軌和支座、高強度螺栓的重量。2.3.3.6支座1.簡支梁金屬支座、板式橡膠支座按設計簡支梁單線孔數(shù)計算。2.盆式橡膠支座按設計支座個數(shù)計算。3.鋼桁梁金屬支座按設計的支座重量計算2.3.3.7橋面1.鐵路橋面(1)鋼梁橋面人行道板及欄桿按設計欄桿長度以“雙側延長米”計算。(2)鐵路橋面防護網(wǎng)按設計網(wǎng)面面積計算。(3)橋上電纜槽、明橋面風水管路按橋長計算。(4)護輪軌按設計鋪設長度計算,不包括彎軌和梭頭的長度。彎軌和梭頭按橋梁座數(shù)計算。(5)梁端伸縮縫按橫向敷設長度計算。2.公路橋面(1)人行道欄桿按設計欄桿長度以“單側延長米”計算。(2)梳形板按設計的鑄鋼梳形板及與之連接的鋼料重量之和計算。(3)氯丁橡膠條按設計敷設長度計算。(4)毛勒按設計重量計算。(5)瀝青路面按設計表面積計算。(6)橋面排水管路按自公路面至鋼梁底的直線長度計算3.橋上設施(1)圍欄、吊籃支架、欄桿、檢查梯、鐵蹬、護柵按設計金屬構件重量計算。(2)橋梁拼裝式檢查工具按設計套數(shù)計算,固定設備按橋梁孔數(shù)計算,懸吊式檢查設施按設計套數(shù)計算。(3)預應力混凝土梁檢查車軌道按設計長度計算。(4)通信、信號、電力支架按設計套數(shù)計算。(5)防震落梁擋塊內(nèi)鋼筋及舊鋼軌數(shù)量按設計鋼材重量計算。4.纜索吊(1)鋼塔架、地錨鋼結構、索鞍、主纜、牽引索、纜風索、錨繩鋼鉸線等按設計金屬件重量計算。(2)地錨混凝土按設計混凝土實體體積計算。2.3.4第三章涵洞工程2.3.4.1倒虹吸管(1)鋼筋混凝土倒虹吸管身及套管數(shù)量按設計管身長度計算。(2)倒虹吸附屬設施按設計數(shù)量以“單孔座”計算(3)鑄鐵管管節(jié)按設計管身長度計算。曲管或丁字管安裝按管件設計重量計算。2.3.4.2渡槽(1)渡槽雙側人行道欄桿按設計長度計算。(2)止水縫按設計孔數(shù)計算。(3)支座按設計重量計算。2.3.5第四章既有線頂進橋涵工程2.3.5.1頂進框架式橋涵身重量按設計的鋼筋混凝土橋涵身和鋼刃腳的重量計算。2.3.5.2打拔槽鋼樁的數(shù)量按不同樁長的設計根數(shù)計算。打拔鋼板樁按設計鋼板樁重量計算。2.3.5.3底板隔離層及潤滑層按設計面積計算。2.3.5.4橋涵身涂石蠟按設計涂層面積計算。2.3.5.5橋涵身止水縫按設計止水縫長度計算。2.3.5.6鋼構件、預埋件按設計鋼件重量計算。2.3.5.7橋涵身頂進的工程量按設計頂程計算,即為被頂進的結構重心移動的距離。2.3.5.8接縫處隔板與鋼插銷的工程量按橋身外沿周長計算。2.3.5.9框架橋人行道欄桿按設計單側欄桿長度計算。2.3.5.10既有線加固(1)橫抬梁法加固按設計加固股道數(shù)計算。(2)施工便梁法加固按設計加固孔數(shù)計算。2.3.6第五章其他工程2.3.6.1防水層、防護層(玻璃纖維混凝土和聚丙烯網(wǎng)狀纖維混凝土除外)和伸縮縫按設計敷設(涂刷)面積計算。玻璃纖維混凝土和聚丙烯網(wǎng)狀纖維混凝土防護層按設計混凝土體積計算。2.3.6.2枕木垛、木支架搭拆按設計木料體積計算。2.3.6.3吊軌梁、扣軌梁安拆按設計單線長度計算。2.3.6.4軍用梁、鋼萬能腳手架安拆按設計軍用梁重量計算。2.3.6.5使用滿堂式支架搭拆定額時,滿堂支架的工程量按以下公式計算:滿堂支架空間體積=梁底至地面的平均高度×[梁的跨度(Lp)-1.2m]×(橋面寬+1.5m)2.3.6.6橋上電纜槽(1)電纜槽按設計電纜槽長度計算。(2)接頭電纜盒按設計數(shù)量以“處”計算。2.3.6.7拆除及鑿毛(1)拆除砌體與混凝土按砌體與混凝土的實體體積計算。(2)混凝土鑿毛按設計表面鑿毛面積計算。(3)拆除鋼板梁按拆除孔數(shù)計算。2.3.6.8航標燈支架制安按設計所需設置航標燈的墩數(shù)計算。2.3.6.9限高防撞架按設計防撞架鋼結構重量計算。2.3.6.10零小構件防腐處理按設計構件重量計算。2.3.6.11鐵路便線軌道鋪拆及使用按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