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疆域、行政區(qū)劃、人口和民族29_第1頁
中國的疆域、行政區(qū)劃、人口和民族29_第2頁
中國的疆域、行政區(qū)劃、人口和民族29_第3頁
中國的疆域、行政區(qū)劃、人口和民族29_第4頁
中國的疆域、行政區(qū)劃、人口和民族2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遼闊的疆域位置、疆域和行政區(qū)劃

中國地理南北半球——北半球東西半球——東半球(1)半球位置一、中國在世界的位置(2)緯度位置:跨緯度很廣,南北跨了近50°,從南至北,從熱帶直到寒溫帶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附近)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4°N附近)南北差異知多少江蘇淮安開建我國南北方分界線標志探究提示:從自然條件(氣候、地形、河流、植被等)和人文地理(農作物、飲食文化、建筑物風格、旅游風景等)(3)經度位置在新疆帕米爾高原上(72°E附近)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匯合處(135°E附近)

東部瀕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部背靠最大的陸地—亞歐大陸(4)、海陸位置探究東西差異知幾何提示:從自然條件(氣候、地形、河流、植被、資源等)和社會經濟地理(農業(yè)、交通、工業(yè)、城市、旅游風景、民族風情等)中國位置的優(yōu)越性北半球東半球大部分在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的西岸半球位置海陸位置緯度位置位置優(yōu)越有寒暖適宜的氣候緯度位置對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南北氣候差異使動植物資源多樣,為發(fā)展多種農業(yè)提供條件北部緯度高,熱量不足.便于發(fā)展海洋事業(yè)海陸位置對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便于海陸各國往來板塊交界處,多地質災害;臺風東部雨量豐沛,利于農業(yè)生產

我國的陸地面積達960萬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國中,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的面積相等。中國疆域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面積(萬Km2)

1701997960937854769世界主要國家面積比較表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2、鄰國陸地相鄰: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還有緬老越1234567891011121314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隔海相望國家6個·湖南教育版·湖南教育版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我國瀕臨的海洋臺灣海峽瓊州海峽渤海海峽三大島嶼.三大半島.最大群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雷州半島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舟山群島中國的行政區(qū)劃要求:1.識記全稱、簡稱2.識記各省會或首府的名稱與位置3.識記各省區(qū)輪廓的特征3、行政區(qū)劃中國的行政區(qū)劃我國部分省區(qū)輪廓形狀象形像大象頭像跪俑陜西像孔雀云南廣東黑龍江湖南、江西——兄妹頭像像天鵝緯度最高的?。壕暥茸畹偷氖。嚎缃浂茸顝V的省區(qū):黑龍江省

海南省

內蒙古自治區(qū)

面積最大的?。喝丝谧疃嗟氖。亨弴疃嗟氖。盒陆S吾爾自治區(qū)

河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900E1000E1100E1200E北回歸線300N400N500N800E根據經緯網等條件定位【例1】請你根據圖中的條件定位。

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圖內四個省中,臨海的有

,臨

海,陸上同鄰國接壤的有

,鄰國分別是

,

緯度最高的是

。②①④越南老撾緬甸俄羅斯④.我國領土的4個端點,按照緯度自高到低的正確排序是 A.最北端、最西端、最東端、最南端B.最北端、最東端、最西端、最南端C.最南端、最東端、最西端、最北端D.最南端、最西端、最東端、最北端B寫出下列圖中四個序號所在省區(qū)的簡稱及行政中心。

魯濟南寫出下列圖中四個序號所在省區(qū)的簡稱及行政中心。

蘇南京寫出下列圖中四個序號所在省區(qū)的簡稱及行政中心。

黑哈爾濱2008年奧運青島帆船賽的海域屬于A.東海 B.黃海 C.渤海 D.南海B(2009·太原模擬)讀下圖,回答。從臺灣島中間穿過的虛線是北回歸線,北回歸線還穿過我國的①廣東②廣西③云南④貴州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B從臺灣東部海域開始,按逆時針方向,臺灣島瀕臨的海域分別是 A.南海、太平洋、東海、臺灣海峽 B.太平洋、東海、臺灣海峽、南海C.太平洋、南海、臺灣海峽、東海 D.臺灣海峽、南海、太平洋、東海B陜西四川浙江福建江西內蒙古黑龍江新疆安徽云南河北廣東江蘇寧夏山東貴州遼寧臺灣湖北青海西藏吉林廣西甘肅河南山西湖南海南中國的人口和民族2005年1月6日零點2分,中國第13億個公民在北京婦產醫(yī)院出生,這一天也成為“中國13億人口日”。中國的人口(1)分布: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平均人口密度為134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39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特點:分布不均衡,其特點是東南稠密,西北稀疏(以黑河市和騰沖縣連線為界),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和東南部沿海地超過400人/平方千米,東南沿海一些省區(qū)可達500-600人/平方千米。我國東、中、西部地區(qū)人口密度分別為452.3人/平方千米、262.2人/平方千米和51.3人/平方千米,東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西部的多數地區(qū)人口密度10人/平方千米以下。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人口在東、中、西部地區(qū)分布情況,由多到少為東部4.9億人、中部4.2億人、西部3.6億人,而東、中、西部地區(qū)面積大小排序恰好倒置,依次為108.6萬平方公里、158.5萬平方公里和692.7萬平方公里。農村人口比重大約占總人口的63.91%,住在鄉(xiāng)村的人口80739萬人,城鎮(zhèn)人口比重占總人口的36%以上。(2)數量與增長:

①我國人口基數過大。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口為13億,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21%(世界人口約60億)。②增長速度過快及原因。

由上圖可知,我國人口呈直線上升的趨勢,僅用了47年時間,人口就增長了1.3倍,達到12.2億。

目前,我國已基本實現了人口增長模式從傳統(tǒng)型向現代型轉變,由于我國人口基數特別大,據2005年6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布,我國每年凈增人口有800-1000萬人。

建國以后,由于經濟文化發(fā)展,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改善,人們生活水平與人均壽命提高,死亡率下降等原因,我國人口迅速地增長。(3)問題由于人過快的增長帶來了多方面的不良影響:①人均資源占有量低。由于我國人口的急劇增長,給我國帶來的是環(huán)境的巨大壓力,人口問題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巨大障礙,我國大多數資源和工農業(yè)產品,按人口的平均數都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②國家、社會、家庭、生態(tài)環(huán)境負擔重而影響進一步發(fā)展;③容易造成過渡利用資源而破壞境問題;④容易造成城市人口過快膨脹導致失業(yè)人口增加、交通擁堵、住房困難、環(huán)境污染、社會秩序混亂等一系城市問題;⑤影響人們生活水平提高;⑥影響醫(yī)療衛(wèi)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等事業(yè)的發(fā)展。⑦就業(yè)與老齡化問題突出。我國雖然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我國目前的人口規(guī)模已經大大超過合理人口容量(8-9億),并且距離最大人口容量16億不遠。同時,隨著我國人口增長模式進入現代型以后,老齡化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也日益突出。(4)措施

①把實行計劃生育做為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自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在全國城鄉(xiāng)大力推行計劃生育以來,全國大約少生3億多人口,為國家和社會節(jié)約社會撫養(yǎng)費7.4萬億元,節(jié)約物質技術裝備費用6.99萬億元,同時還對緩解人口對資源環(huán)境的壓力,促進國民經濟的發(fā)展、綜合國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使“世界60億人口日”的到來時間推延了近4年。②主要目標:使人口增長同我國的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相適應,同我國的環(huán)境、資源相協調。③基本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④具體要求:晚婚、晚育、少生、優(yōu)生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22周歲,女不得早于20周歲”。按法定年齡推遲3年以上結婚為晚婚。女青年24周歲以后生育為晚育。

⑤實現優(yōu)生措施:

禁止近親結婚(指有共同祖先的直系血親和3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的婚配);開展婚前檢查和產前診斷(減少低素質嬰兒的出生);提倡女子適齡生育(即23-29歲為最佳年齡)。

我國政府將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之一。實行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人口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yōu)生,這是控制人口的關鍵,也是提高人口素質的前提。我們要積極地宣傳這一基本國策,使我國的人口得以控制。

(2)其中漢族人口最多,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91.6%;其他55個民族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8.4%,統(tǒng)稱為少數民族。(1)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這個大家庭里生活著56個民族,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中國的民族在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超過400萬的有壯、滿、回、苗、維吾爾、土家、彝(Yí讀儀)、蒙古、藏共九個民族。在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超過100萬的有壯、滿、回、苗、維吾爾、土家、彝、蒙古、藏、侗、瑤等18個民族。1壯族2滿族3回族9藏族5維吾爾族10傣族8蒙古族11朝鮮族6土家族7彝族4苗族南東北西12珞巴族西南西北東北黎族布朗族瑤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鶚倫春族赫哲族(2)民族分布我國各民族的地區(qū)分布情況是: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