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認識論部分_第1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認識論部分_第2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認識論部分_第3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認識論部分_第4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認識論部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認識論部分

1、實踐的概念2、實踐的特點3、實踐是認識的5、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6、實踐是認識的目的7、真理的客觀性8、真理的具體性9、真理的條件性10、真理和謬誤11、認識的反復性12、認識的無限性實踐的含義及特征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真理的特征認識的特點第一框:人的認識從何而來第二框: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考綱展示實踐(1)實踐的概念;(2)實踐的特點。考情分析1.從考查內容上看2個考點一般在地方卷中考查,全國卷中近5年未直接考查。復習時應理解實踐的概念,知道實踐的三種基本形式;重點理解并準確分析實踐的三個特點。2.從考查形式上看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兼有,選擇題的考查頻率較高。第1講實踐【高考考點】考點1:實踐的概念1、實踐的含義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主體性質對象兩層基本含義其一,凡是實踐都是以人為主體、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物質性活動。其二,實踐是一種直接現(xiàn)實性活動,它可以把人們頭腦中觀念的存在變?yōu)楝F(xiàn)實的存在。全面把握實踐的含義應注意以下幾點:1實踐的主體是人,這意味著實踐是人類特有的活動,不同于動物的本能活動。2實踐的對象是改造客觀世界。人類活動改造世界改造客觀世界自然界人類社會實踐實踐就是人們改造自然和社會的物質性的活動。認識世界改造主觀世界結論:實踐是人的活動,但人的活動不一定都是實踐,人的活動可以分為認識世界的活動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只有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才是實踐活動。判斷以下觀點:1、實踐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2、實踐是人們改造整個世界的活動。3、實踐是人們改造自然界的活動。4、實踐是人們改造社會的活動。

××××不能擴大實踐的外延,也不能縮小實踐的外延。全面把握實踐的含義應注意以下幾點:1實踐的主體是人2實踐的對象是改造客觀世界。3實踐的性質是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一種物質性活動。純粹的思維活動、認識活動,如思考、辯論、讀書、學習不是實踐活動。但物質性活動不一定是實踐,只有有人參加,人作為主體的物質性活動才屬于實踐活動。4實踐是介于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之間的橋梁,它既不是純客觀的活動,也不是純主觀的活動,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判斷:下列哪些屬于實踐活動?1、蜜蜂筑巢。2、教師講課。3、學生認真聽課。4、全面建設小康社會10、克隆羊“多利”問世。5、“神十”發(fā)射9、小行星撞擊地球6、全國大學生辯論賽7、調整農村產業(yè)結構8、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12、討論問題、研究學問11、建設三峽大壩245781011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性活動。2、實踐的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變革社會的實踐科學實驗活動考點1:實踐的概念1、實踐的含義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生產工具、設備從實踐的構成要素看:實踐活動的過程是物質相互作用的過程,實踐活動的過程及結果受到客觀事物及其運動規(guī)律的制約。1、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原因實踐的主體實踐的手段實踐的對象運用改造——具有客觀性、物質性---人---物質世界從制約實踐的條件看:具有客觀性物質性堅持實踐的客觀物質性,就是在實踐的問題上堅持了唯物主義,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唯物主義的統(tǒng)一考點2:實踐的基本特征1、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具有客觀性、物質性考點2:實踐的基本特征2、實踐具有能動性——具有目的性、能動性堅持實踐的能動性,也就是在實踐的問題上堅持了辯證法,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辯證法的統(tǒng)一實踐是人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改造自然,創(chuàng)造出自然界原來沒有的新的物質生活資料。改造社會,創(chuàng)造出新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1)原因:(2)表現(xiàn):意識指導實踐主體使用實踐手段實踐對象改造有意識、有目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1)盲目的實踐是指沒有正確意識做指導,從而導致失敗的活動。人的實踐活動無論成功與否,都有人的意識的參與,都是在一定的意識支配下進行的。(2)沒有意識參與的活動是不存在的,但是缺乏正確意識指導的盲目的實踐活動是存在的。

判斷分析: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盲目的實踐活動不存在。1、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考點2:實踐的基本特征2、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3、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1)實踐具有社會性:①任何實踐都是在一定社會關系中進行的,離不開他人和社會,孤立的活動是不存在的。②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既可以表現(xiàn)為集體行動的方式,也可以表現(xiàn)為單個人的活動,無論采取哪種方式,都是社會性的活動。

(2)實踐具有歷史性:人的實踐活動是歷史的發(fā)展著的。歷史上每個階段實踐的內容、規(guī)模、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物?!哂锌陀^性、物質性——具有目的性、能動性——具有社會性和歷史性實踐受一定的社會關系和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體現(xiàn)了唯物主義,實踐要在社會關系中進行(聯(lián)系的觀點),并隨著歷史條件變化而發(fā)展(發(fā)展的觀點)體現(xiàn)了辯證法。1、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考點2:實踐的基本特征2、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3、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總之:實踐的三個基本特征體現(xiàn)了實踐是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統(tǒng)一第一:體現(xiàn)了唯物主義:因為實踐是客觀物質性的活動(客觀物質性),受一定的社會關系和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社會歷史性)。第二:體現(xiàn)了辯證法:因為實踐是能動性的活動,實踐要在社會關系中進行(聯(lián)系的觀點),并隨著歷史條件變化而發(fā)展(發(fā)展的觀點)?!獜娬{實踐受客觀因素的影響——強調實踐受主觀因素的影響——社會性強調實踐受橫向因素的影響歷史性強調實踐受縱向因素的影響注意:實踐還具有直接現(xiàn)實性李白:人攀明日不可得毛澤東:可上九天攬月體現(xiàn)實踐的客觀物質性實踐的能動性體現(xiàn)二者對比:不同時代人類的實踐水平不同,體現(xiàn)了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1、閱讀是可以脫離社會的純粹的個人的實踐活動()2、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直接現(xiàn)實性改造活動()3、實踐是人類應對環(huán)境的一種活動,這種活動與動物適應環(huán)境的活動相比,只有高低程度的差異,沒有本質的區(qū)別()4、實踐是有意識的、有目的能動性活動,因此盲目的實踐活動是不存在的()5、實踐是社會性的活動,因此,單個人的實踐活動是不存在的()?!痢痢痢痢恋?講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考綱展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记榉治?.從考查內容上看本考點屬于高頻考點。在命題時一般會選取有關認識的一些古語、詩詞、典故等考查學生對實踐與認識關系的理解;也可能選取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具體的實踐或者人們的認識變化的事例,考查實踐與認識的關系;也有可能會把這個考點的知識放在整個認識論的范疇里和認識的過程結合起來綜合。2.從考查形式上看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兼有,非選擇題的考查頻率較高??键c3—6:實踐與認識的辨證關系原理(一)原理內容:1、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①認識的含義: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人們的認識受到主體狀況、客體狀況和認識條件的制約意識與認識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1、區(qū)別: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屬于唯物論范疇,與物質概念相對應;認識是人們在實踐基礎上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它既指反映過程,又指反映結果,屬于認識論范疇,與實踐相對應。2、聯(lián)系:它們都踐產生一定的影響,二者都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判斷:意識就是認識()×考點3—6:實踐與認識的辨證關系原理(一)原理內容:1、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只有在實踐中,通過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才能實現(xiàn)。②認識如何在實踐中產生?①認識的含義: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名言欣賞: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樵人?!安坏歉呱剑恢熘咭?;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也?!辈宦劜蝗袈勚?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荀子認識從哪里來?能不能說:兩者說法是否矛盾?“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即認識認識的來源。”前者指認識的內容來自于客觀事物(認識的內容是客觀的),是就認識產生的內容講的。后者是說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過程中,就認識產生的途徑講的。(2)獲得認識的途徑有兩個:思考:讀書也能獲得知識,讀書也是認識的“來源”嗎?(1)認識的實踐注意區(qū)別:認識的①參加實踐,獲得直接經驗。②通過學習,獲得他人或前人的

間接經驗。(一)、原理內容:1、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考點3—6:實踐與認識的辨證關系原理實踐是如何推動認識的發(fā)展?人們實踐新問題遇到產生新要求推動新探索和研究認識的發(fā)展促進①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實踐不斷產生新的問題)(一)、原理內容:1、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考點3—6:實踐與認識的辨證關系原理實踐是如何推動認識的發(fā)展?①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實踐不斷產生新的問題)②實踐的發(fā)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實踐的發(fā)展提供認識工具認識的發(fā)展促進(一)、原理內容:1、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考點3—6:實踐與認識的辨證關系原理實踐是如何推動認識的發(fā)展?①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實踐不斷產生新的問題)②實踐的發(fā)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③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鍛煉人的認識能力實踐提高認識的發(fā)展促進考點3—6:實踐與認識的辨證關系原理(一)、原理內容:1、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實踐不斷產生新的問題實踐提供新的認識工具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推動認識的發(fā)展判斷: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唯一動力()因為認識是多種力量作用的結果。有人腦的不斷進化,有客觀事物的發(fā)展,還有認識工具的創(chuàng)新等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根本動力,或主要動力,或第一動力×考點3—6:實踐與認識的辨證關系原理(一)、原理內容:1、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3)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正確的認識───主觀同客觀相

錯誤的認識───主觀與客觀不相符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就是將主觀認識同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進行對照,看二者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夠滿足這一要求的,就是處在主觀和客觀交匯點上的實踐。主觀認識實踐客觀事物指導改造為什么只有實踐才能檢驗認識正確與否呢?那么實踐怎樣檢驗呢?在實踐過程中,人們把指導自己實踐的認識和實踐所產生的結果加以對照,從而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一般來說,以一種主觀認識為指導在實踐中改造客觀事物,能夠達到預期目的,那就證明這種認識是正確的,否則就是錯誤的。實踐是介于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之間的橋梁,它既不是純客觀的活動,也不是純主觀的活動,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實踐具備將主觀和客觀聯(lián)系起來的特性。符合實踐結果實踐客觀世界認識指導改造不符合錯誤正確那么實踐是怎么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注意:實踐檢驗真理的過程是反復的,復雜的過程,不能簡單地以一次實踐的成功與否來判斷認識的正確與否?!霸囉褚獰諠M,辨材須待七年期”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真理無價寶,實踐里面找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事實勝于雄辯名言欣賞:考點3-6:實踐與認識的辨證關系原理(一)、原理內容:1、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3)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①認識,一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二是要應用于實踐,去指導實踐,為實踐服務,為人類造福。②認識世界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世界的目的和歸宿。正確認識如果脫離實踐,不為實踐服務,那么這種認識就失去了它的實際意義③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是實踐的觀點。實踐既是認識的起點,又是認識的終點。比較區(qū)別實踐決定認識的四種表現(xiàn):表現(xiàn)側重點反對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強調的是認識從哪里來;將認識的強調的是實踐推動認識不斷深化和發(fā)展;把認識絕對化,思想僵化強調的是實踐檢驗認識正確與否;將科學理論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強調的是認識到哪里去,要回到實踐中去,服務于實踐,突出認識的終極意義。將認識的根本目的是獲得真理考點3-6:實踐與認識的辨證關系原理(一)原理內容:1、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3)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2、認識対實踐具有反作用。(1)正確的認識,科學理論對人們的實踐活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2)錯誤的認識和謬誤會把人們的實踐活動引向歧途,對人們的實踐活動有阻礙作用。

方法論:要重視認識的作用,特別是科學理論對實踐的巨大指導作用,還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做到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方法論:要求我們要重視實踐,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積極投身實踐,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認識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1)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原理內容:(2)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理論及真理對于人們的實踐活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錯誤的認識和謬誤會把人們的實踐活動引向歧途,對人們的實踐活動有阻礙作用。方法論:1要求我們首先要重視實踐,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積極投身實踐,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認識;2還要重視認識的反作用,特別是科學理論對實踐的巨大指導作用,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反對錯誤傾向:(1)反對只強調實踐決定認識,否定認識對實踐反作用的形而上學(2)反對片面夸大認識的反作用,否定實踐決定作用的唯心主義A22015·課標全國Ⅱ長期以來,畫家筆下的馬往往是四蹄齊伸、騰空飛奔。然而,高速相機連拍的照片顯示,飛奔時的馬蹄是交替地移動的。但是,當畫家畫出馬蹄交替移動的奔馬時,有人卻批評畫得不像。這表明在藝術領域A認識的發(fā)展與認識工具的進步沒有直接關系B以往的認識經驗阻礙認識的發(fā)展C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客觀的評價標準D人們的主觀世界對認識的影響更加顯著D32015·江蘇下列名言警句中體現(xiàn)相近哲理的是

①為學之實,固在踐履②學如不及,猶恐失之③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④物有甘苦,嘗之者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4(2015?江蘇卷)某實驗團隊通過對細胞凋亡發(fā)生和調控機制的研究,揭示了細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過程。根據其研究成果研發(fā)的治療癌癥新藥,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這表明①意識能夠直接改造客觀世界②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就能認識規(guī)律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D5(2015?上海卷)隨著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的快速推進,與之相關的人口、資源、環(huán)境、生態(tài)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接踵而至,人類居住環(huán)境承載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驗。由此在融合建筑學、城市規(guī)劃學、風景園林學等學科基礎上,形成了人類環(huán)境學。這表明實踐是A、認識的重要人類認識的目的D、檢驗認識的標準B6(2016年天津卷,8)下列說法與漫畫《過溝》蘊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B世上無難事只要勤思考C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D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D考綱展示真理(1)真理的客觀性;(2)真理的具體性;(3)真理的條件性;(4)真理和謬誤。認識過程(1)認識的反復性(2)認識的無限性考情分析1.從考查內容上看理解真理客觀性的內涵及方法論要求;知道真理的具體性、條件性的內涵;重點理解真理和謬誤的辯證關系;分析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分析論證既要堅持真理又要發(fā)展真理的依據及方法論要求。2.從考查形式上看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兼有,非選擇題的考查頻率較高;命題素材緊扣時政熱點、選取角度多元;既有對小知識點的細化考查,又有對知識體系的全面考查。第3講真理和認識過程【高考考點】考點7-10:真理的含義及特點1、真理的含義: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人的認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有正確和錯誤之分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的正確認識真理謬誤與客觀對象不相符合的錯誤認識2、真理與謬誤的的辯證關系①二者相互依存,總是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fā)展。沒有真理無所謂謬誤,沒有謬誤無所謂真理;⑴對立(區(qū)別):⑵統(tǒng)一(聯(lián)系):真理與謬誤是對立的。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謬誤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錯誤認識。二者之間有著嚴格的界限,不容混淆的。②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超出了真理適用的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轉化為謬誤考點7-10:真理的含義及特點1、真理的含義: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2、真理的特點(屬性)(1)真理是客觀的——客觀性客觀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屬性因為:第一,真理的內容來自于物質世界的客觀事物及規(guī)律,真理的內容不依賴于人的主觀意志;

第二,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社會實踐。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键c7-10:真理的含義及特點3、真理是有用的,有用即真理。2、多數人的意見就是真理。4、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因此,真理屬于客觀范疇。1、對同一確定的對象,有多個正確的認識,因此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可以有多個真理;判斷并說明理由:×由于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每個人的知識結構、認識能力和知識水平不同,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即只能有一個真理。應堅持真理的一元論,反對真理的多元論,反對強權就是真理。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只能看它是否與客觀實際相符合,而絕不能因人而異,不以人的主觀需要意志)、權力、社會地位為轉移。任何人,不論他的出身、社會地位、職業(yè)狀況等如何,只要他的認識和客觀對象相符合,這個就是真理。真理多元化就是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可以有多個真理。主張不同的人,不同的階級可以有不同的真理,真理因人而異。真理多元論否認了真理的客觀性,是一種唯心主義的真理觀3、真理是有用的,有用即真理。2、數人的意見就是真理。4、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因此,真理屬于客觀范疇。1、對同一確定的對象,有多個正確的認識,因此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可以有多個真理;判斷并說明理由:××【點撥】多數人的意見不一定是真理?!吧贁捣亩鄶怠笔且粋€組織原則,與認識論原則有一定聯(lián)系,但不是一回事。當多數人的觀點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時候那就不是真理【點撥】真理作為正確認識,對人們的實踐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是有用的。“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有用的就是真理”以主觀需要作為衡量真理的標準,否認了真理的客觀性,否認了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是錯誤的?!痢?、真理的含義: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2、真理的特點(屬性)(1)真理是客觀的——客觀性客觀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屬性因為:第一,真理的內容來自于物質世界的客觀事物及規(guī)律,真理的內容不依賴于人的主觀意志;

方法論:要求我們要堅持真理,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社會實踐。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键c7-10:真理的含義及特點2、真理的特點(屬性)(1)真理是客觀的——客觀性客觀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屬性(2)真理是有條件的——條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適用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謬誤真理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tǒng)一:在這一定條件和范圍內,真理是客觀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從這個意義上講真理是絕對的;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故真理又是相對的(真理的相對性,又叫相對真理)因此,每個真理都是既有絕對性,又有相對性,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tǒng)一??键c7-10:真理的含義及特點方法論:一切以條件和范圍為轉移2、真理的特點(屬性)(1)真理是客觀的——客觀性客觀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屬性(2)真理是有條件的——條件性(3)真理都是具體的——具體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指主觀認識符合當地的實際(特定的事物)指主觀認識符合當時的實際(特定的時期)“特定”是指特定的事物(具體的)和特定的時期和階段(歷史的)考點7-10:真理的含義及特點1、真理的含義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2、真理的特點(屬性)(1)真理是客觀的——客觀性客觀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屬性(2)真理是有條件的——條件性(3)真理都是具體的——具體性反對錯誤觀點:①反對真理在任何情況下都是真理②反對真理是一成不變的

考點7-10:真理的含義及特點方法論:要求我們要不斷發(fā)展真理,堅持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小結:真理的特征(1)真理的客觀性:任何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它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方法論承認真理的客觀性,堅持真理的一元論,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反對真理的多元論,強權就是真理(2)真理的條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方法論一切以條件和范圍為轉移(3)真理的具體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方法論要求我們要不斷發(fā)展真理,堅持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1、認識具有反復性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實踐——認識——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1)什么是認識的反復性?(是什么)(2)認識為什么具有反復性?(為什么)因為:人們的認識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①從主體來看,會受到主觀與客觀條件的限制;②從客體來看,客觀事物的復雜性、變化性,使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xiàn)有一個過程。主觀條件——人的認識受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等條件的限制客觀條件——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特別是社會實踐所能達到的廣度和深度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考點11-12: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因此:追求真理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一個反復的過程1、認識具有反復性2、認識具有無限性(2)為人的認識具有無限性?認識的對象——客觀世界是無限變化的認識的主體——人類是時代延續(xù)的認識的基礎——社會實踐是不斷發(fā)展的原因人類認識無限發(fā)展人的認識總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地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是無限發(fā)展的(1)什么是認識的無限性?考點11-12: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因此: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1、認識具有反復性2、認識具有無限性3、認識具有上升性人的認識運動不是圓圈式的循環(huán)運動,而是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真理在發(fā)展中不斷超越自身考點11-12: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因此:追求真理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向前發(fā)展的過程1、認識具有反復性2、認識具有無限性3、認識具有上升性方法論:要求我們做到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在實踐中認識和發(fā)現(xiàn)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考點11-12: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原理內容: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因此追求真理是一個反復的、無限的不斷向前發(fā)展的過程比較認識、真理、理論、科學理論

意識

認識

真理

科學理論區(qū)別含義性質聯(lián)系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它是相對于物質而言的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事物的反映,它是相對于實踐而言的真理是人們對事物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科學理論是將真理性的認識系統(tǒng)化,形成一定的理論體系屬于主觀范疇,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屬于主觀范疇,有正確與錯誤之分真理具有客觀性,屬于主觀范疇,是正確的屬于主觀范疇,是正確的。在形式上都是主觀的,在內容上都是客觀的都對人的實踐活動具有能動的反作用ADC-63-4、2015·天津漫畫《塑造》所蘊含的哲理是

A認識的對象具有多重屬性B認識受主體自身狀況的影響C意識是移入人腦的客觀存在D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正確反映《塑造》徐鵬飛B5(2015年廣東卷,35)漫畫(作者:彭長征)蘊涵的哲學道理是,在認識事物時()A否認事物的客觀性,就不能全面看問題B立場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不同C著眼于全局的認識就是真理性認識D認識結果的差異受主體認識方法的影響D6(2016年浙江卷,28)漫畫《水沒多深》提醒我們()A失敗是成功之母B客觀事物是復雜的C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D一個人只有親身實踐才能獲得正確認識B7、(2016新課標1卷)習近平強調,要從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戰(zhàn)略高度,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切實抓好。重視智庫建設的認識論依據是()①腦力勞動者的認識活動越來越具有直接現(xiàn)實性②任何具體的認識主體總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③不同認識主體相互取長補短有利于發(fā)現(xiàn)真理④得到不同認識主體認同的知識才具有真理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